江陵縣常住人口是多少
『壹』 江陵的縣城
江陵縣是中國湖北省荊州市所轄的一個縣,位於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腹地、荊江河段北岸。總面積為1032平方公里。2009年末全縣常住人口(指常住本縣半年以上人口)為402215人,其中:城鎮人口124001人,農村人口278214人。今天的江陵縣在江陵古城東南約50公里處,江陵城遺址在與江陵縣毗鄰的荊州市荊州區。
江陵縣轄7個鎮(資市、灘橋、熊河、白馬寺、沙崗、普濟、郝穴)、2個鄉(馬家寨、秦市)。共有13個居委會、203個村委會。省管江北監獄、三湖、六合垸農場在轄區之內。縣人民政府駐郝穴鎮。郵編:434101。行政區劃代碼:421024。區號:0716。拼音:Jiangling Xian。
地形西高東低,較為平坦,海拔高程在40米以上(馬家寨鄉文新村五家河)——25.3米(沙崗鎮九甲湖電排)之間。境內大小湖泊星羅棋布,河流溝渠縱橫交錯,主要湖泊有三湖、白鷺湖。
江陵生物資源豐富,有動植物1200多種,其中動物200餘種,植物1000餘種。農作物及栽培物20餘種,蔬菜80餘種,水果13種,花類近80餘種,林木88種,竹類13種,葯材222種,其它500餘種,主要農作物有水稻、大麥、小麥、蠶豆、大豆、綠豆、棉花、油菜、花生、芝麻;主要動物有華南兔、黃鼠狼、豬獾、鵪鶉、七彩山雞、紅頸雉雞及鳥類、蛇類、蛙類等;主要優勢樹種有意楊、水杉、池杉;主要鄉土樹種有楓楊、苦楝、桑樹、竹類;主要林果類樹種有柑橘、葡萄、桃、梨;其中珍稀植物有資市鎮百年銀杏;主要水產品有鱔魚、河蟹、大口鯰、泥鰍、鯽魚、鯉魚、草魚、花白鰱、烏鱧、小龍蝦、中華鱉、螃蟹、中華草龜、黃顙魚。
江陵縣國土面積104873.52公頃,佔全省國土總面積的0.56%。其中耕地面積68740.72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65.55%;園地面積286.13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0.27%;林地面積1609.21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53%;城鎮村莊及獨立工礦用地10012.02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9.55%;交通運輸用地2566.46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2.45%;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21605.69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20.60%;其他土地48.38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0.05%。土地利用類型多樣,適宜性廣,耕地資源和水資源相對優勢突出。但土地類型占土地總面積的比例不盡合理,居民點及獨立工礦用地面積大,園地、林地所佔比例偏低,缺乏牧草地。同時,各地類內部利用結構也不盡合理,耕地中,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大,其他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少;林地中用材林比重大,經濟林比重小。土地開發利用主要是走遷村騰地、土地整理的新路,增加可耕地面積,其次是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養殖業和林牧業,大力發展高效農業。
2009年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98605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5%。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137205萬元,增長3.1%;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63331萬元,增長23.9%;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98069萬元,增長11.4%。人均生產總值8116元,較上年提高718元,增長9.7%;三次產業比例由上年的48:19:33調整為46:21:33。
『貳』 湖北江陵縣屬於哪個市
湖北江陵縣屬於荊州市。
江陵縣,隸屬湖北省荊州市,位於湖北省中南部,地處江漢平原腹地、長江中游荊江北岸。全縣版圖呈馬鞍形,東西距53.5千米,南北距36.2千米。面積1032平方千米。2010年末總人口40.5萬人。 1998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原江陵區在郝穴鎮設立江陵縣。
截至2010年,江陵縣轄6個鎮、2個鄉,縣人民政府駐郝穴鎮。江陵縣擁有精細化工、醫葯器械、造紙包裝、輕工紡織、建築建材、食品飲料、汽車零配件等七大支柱產業。2012年,江陵縣實現生產總值48.7億元。
『叄』 荊州是中國哪個省的城市
荊州市,古稱江陵、郢都,是湖北省地級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鄂中南地區的中心城市、長江中游交通樞紐之一[1]。全市共轄2個市轄區、4個縣級市、2個縣,總面積1.41萬平方公里,[2-3]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荊州市常住人口為5231180人。[54]2020年,荊州市地區生產總值2369.04億元。[56]
荊州地處中國華中地區、湖北中南部、長江中游、江漢平原腹地,是春秋戰國時楚國都城所在地,是國務院公布的首批2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和長江港口城市。
荊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一座古老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濱江城市。「禹劃九州,始有荊州」,荊州建城歷史長達3000多年。自公元前689年楚國建都紀南城,先後有6個朝代、34位帝王在此建都。從「天下第一循吏」孫叔敖到明朝萬曆首輔張居正,從荊州走出去的宰相達138位。從愛國詩人屈原到李白、杜甫,歷史上有大批文人墨客曾在荊州吟詩作賦。
中文名
荊州
外文名
Jingzhou
別名
江陵、郢都、南郡
行政區劃代碼
421000
行政區類別
地級市
所屬地區
湖北省
地理位置
湖北省中南部,長江中游
面積
14100 km²
下轄地區
2個市轄區、4個縣級市、2個縣[4]
政府駐地
沙市區
電話區號
0716
郵政區碼
4340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荊州古城、熊家冢、關公廟、章華寺、洪湖、洈水風景區
機場
荊州沙市機場
火車站
荊州站、荊州東站(在建)、松滋站
車牌代碼
鄂D
地區生產總值
2369.04 億元(2020年)[56]
現任領導
市委書記:吳錦[57]、市長:周志紅[6][52]
人口
5231180人(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歷史沿革
荊州市風光(43張)
1994年9月29日,經國務院(國函〔1994〕99號)批准,撤銷荊州地區、沙市市和江陵縣,設立荊沙市(地級)。荊沙市新設沙市區、荊州區和江陵區。沙市區轄原沙市市的解放路、崇文街、中山路、勝利街、朝陽路5個街道辦事處和立新、關沮、聯合、羅場4個鄉;荊州區轄原江陵縣的荊州、川店、馬山、李埠、彌市5個鎮和紀南、八嶺山2個鄉。荊沙市轄原荊州地區的松滋縣、公安縣、監利縣、京山縣和新設立的沙市區、荊州區、江陵區。原荊州地區的仙桃市、潛江市、天門市、鍾祥市、石首市、洪湖市由省直轄。(鍾祥市、石首市、洪湖市由荊州市代管)[9]
1996年11月20日,經國務院(國函〔1996〕99號)批准,荊沙市更名為荊州市。
『肆』 湖北省有哪些縣(包括名錄)
湖北省內共40個縣,具體名單如下:
1、黃石管轄:陽新縣。
2、十堰管轄:鄖西縣、竹山縣、竹溪縣、房縣。
3、荊州管轄:公安縣、監利縣、江陵縣。
4、宜昌管轄:遠安縣、興山縣、秭歸縣、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
5、襄陽管轄:南漳縣、谷城縣、保康縣。
6、荊門管轄:京山縣、沙洋縣。
7、黃岡管轄:團風縣、紅安縣、羅田縣、英山縣、浠水縣、蘄春縣、黃梅縣、麻城市(縣級市)。
8、孝感管轄:孝昌縣、大悟縣、雲夢縣。
9、咸寧管轄:嘉魚縣、通城縣、崇陽縣、通山縣。
10、恩施管轄:建始縣、巴東縣、咸豐縣、宣恩縣、來鳳縣、鶴峰縣。
11、隨州管轄:隨縣。
(4)江陵縣常住人口是多少擴展閱讀
科技事業
2017年,湖北省共登記重大科技成果1600項。其中,基礎理論成果20項,應用技術成果1540項,軟科學成果40項。全年共簽訂技術合同24742項,技術合同成交金額1066.0億元,合同金額比2016年增長14.9%。共建有160家省級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475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天氣雷達觀測站點有14個,衛星雲圖接受站點17個。地震遙測台網3個,地震台站47個。
教育事業
截至2017年末,湖北省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招生40.7萬人,在校生140.1萬人,畢業生39.5萬人;研究生招生5.2萬人,在校研究生13.6萬人,畢業生3.5萬人;各類中等職業教育招生15.9萬人,在校生44.9萬人,畢業生13.7萬人;普通高中招生27.1萬人,在校生81.9萬人,畢業生29.0萬人;普通初中在校生148.7萬人,小學在校生354.6萬人,幼兒園在園幼兒176.0萬人。
『伍』 江陵縣什麼時侯分田到戶
還沒有正式的政府相關文件下達會分戶到田。
江陵縣,隸屬湖北省荊州市,位於湖北省中南部,地處江漢平原腹地、長江中游荊江北岸。全縣版圖呈馬鞍形,東西距53.5千米,南北距36.2千米。面積1032平方千米。2020年人口是278192人。江陵歷史悠久,自周莊王八年(前689年),楚文王即位,將國都自丹陽徙郢(今荊州城北五千米外紀南城),至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8年),白起拔郢,楚國連續二十代王在此建都400餘年,其宮殿台榭遍布江陵全境及潛江、監利一帶。楚漢相爭時,江陵曾為臨江國國都。以後晉安帝、齊和帝、梁元帝、後梁蕭銑均在此建都。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年),升荊州為江陵府,置為南都。五代十國時,江陵為荊南國國都。另外,自西漢至明,江陵均為王、公藩封之地。其歷史文化地位歷來為世人所關注。1998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原江陵區在郝穴鎮設立江陵縣。
2020年,江陵縣下轄6個鎮、2個鄉,另設有1個監獄、2個管理區,常住人口33.81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9.05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4.35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36.59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2.83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比為26:39:35。2020年末,常住人口278192人。
『陸』 江陵屬於哪個省
江陵(縣)屬於湖北省,位於湖北省中南部,地處江漢平原腹地、長江中游荊江北岸。全縣版圖呈馬鞍形,東西距53.5千米,南北距36.2千米。面積1032平方千米。2010年末總人口40.5萬人。 1998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原江陵區在郝穴鎮設立江陵縣。
位置境域:
江陵縣,位於湖北省中南部,地處江漢平原腹地、長江中游荊江北岸。東西距53.5千米,南北距36.2千米。
地形:
江陵位於揚子准地台江漢沉降區江漢盆地西南部的凹陷構造帶。江陵地勢平坦,屬長江沖積平源和四湖濱湖平原並列地帶。其地貌有洲灘平地、淤沙平地、中間平地、低濕平地四類。江陵縣海拔高程在25.3~40米之間,相對高差14.7米。
氣候:
江陵縣屬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具有四季分明,熱量豐富,光照適宜,雨水充沛,雨熱同季,無霜期長等特點。全年日照時數1827~1897小時,全年太陽總輻射量為103~110千卡/平方厘米。全年平均氣溫16℃~16.4℃,極端值最熱39.2℃,最冷-19℃;無霜期246~262天。全年平均降雨量900~1100毫米。
『柒』 湖北一共有多少個縣
湖北,中部省份,總面積18.59萬平方千米,下轄12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3個省直管市,1個神農架林區。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5828.31億元,增長7.5%,經濟總量位列全國第七位。2019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927萬人,其中,城鎮 3615.47萬人,鄉村 2311.53萬人。城鎮化率達到61%。
『捌』 白馬寺鎮的概況
江陵縣轄鎮。面積149.4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1470人(2010年六普)。轄1個居委會、32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白馬寺。
『玖』 湖北省荊州市總共有多少人口最好有一個清單。
全市總人口642.1萬人
『拾』 江陵縣有哪些鎮鄉及辦事處
江陵縣,隸屬湖北省荊州市,位於湖北省中南部,地處江漢平原腹地、長江中游荊江北岸。全縣版圖呈馬鞍形,東西距53.5千米,南北距36.2千米。面積1032平方千米。2010年末總人口40.5萬人。 1998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原江陵區在郝穴鎮設立江陵縣。
鄉鎮:資市鎮
人口:28344人
面積:88.1平方千米
轄區:轄2個居委會、12個村委會:寺橋、金龍橋、凡湖、古堤、潘市、范淵、林星、李塘、先進、平淵、資嶺、玉古、花章、青山。
鄉鎮:灘橋鎮(荊州開發區託管)
人口:25641人
面積:63.7平方千米
轄區:轄2個居委會、16個村委會:灘橋、觀音寺、高興、太山、曹市、單嶺、五三、灘橋、代港、黃橋、陳灣、竺橋、吳場、寶蓮、月堤、北閘、觀中、觀寺、黃場、華湘、花港。
鄉鎮:熊河鎮
人口:46128人
面積:139.2平方千米
轄區:轄1個居委會、31個村委會:熊河、花橋、司馬、花彭、熊堤、熊河、捷口、明星、新莊、建國、彭市、國強、荊干、躍進、民主、沙嶺、新河、南橋、永固、洋湖、兩橋、邊江、三閘、南湖、嚴中、候壋、黃林、楊林、花南、嚴北、吳橋、新壋
鄉鎮:白馬寺鎮
人口:51000人
面積:149.4平方千米
轄區:轄1個居委會、33個村委會:白馬、白馬、雙河、青港、壽港、新長、中江、荊州、鄧港、豐河、新孟、新口、同蘭、江嶺、盧巷、宋興、業新、陳崗、李店、赤岸、黃淡、天井、長河、金剅、王市、金渡、小河、陶咀、曲垸、五勝、譚港、香垸、石淵、凡橋。
鄉鎮:沙崗鎮
人口:51541人
面積:146.5平方千米
轄區:轄1個居委會、27個村委會:沙崗、洗馬、公議、丁垸、中橋、丁堤、吳新淵、黃剅、荊南、東庄湖、三合、白湖、九甲湖、李公垸、彭家台、西河、玉台、中堤、沙崗、黃義河、劉湖、方樂寺、中嶺、東津、林市、潘垸、東岳、荊台。
鄉鎮:普濟鎮
人口:40516人
面積:76.3平方千米
轄區:轄1個居委會、26個村委會:普濟、羊子廟、楊岔路、嚴仲堤、西李、周家坊、趙家嶺、古樹、熊溝、譚灣、林口、田家坊、星星、復興場、立新、普濟、陳巷、朱港、佛仙橋、東李、西庄湖、柳口、洪淵、金果寺、金馬、鄧趙港、大軍湖。
鄉鎮:郝穴鎮
人口:41482人
面積:36.5平方千米
轄區:轄3個居委會、10個村委會:西湖、沿江、江陵、新躍、龍淵、雙橋、顏閘、大興、雙港、齊心、新園、永興、荊江。
鄉鎮:馬家寨鄉
人口:45557人
面積:130.6平方千米
轄區:轄1個居委會、25個村委會:馬市、文村、文興、耀興、同心、萬興、青安、長江、張黃、龍橋、楊淵、馬林、白洋、鄧泓、趙橋、金旗、金硯、金場、曾橋、萬場、資聖、蝦湖、高淵、沖河、長坑、祁淵。
鄉鎮:秦市鄉
人口:28146人
面積:55.8平方千米
轄區:轄1個居委會、20個村委會:秦市、秦家場、陸陽台、永豐、張公壋、廖堤、東陳嶺、陽湖、、曾家灣、劉家剅、聶堤、河淵、藤梓樹、譚彩剅、磚井、台湖、吳堤、千合、拖船埠、劉港、連心。
鄉鎮:三湖農場
人口:14800人
面積:61平方千米
鄉鎮:六合垸農場
人口:11495人
面積:33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