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康省有多少
❶ 抗日戰爭時中國有多少省
抗日戰爭時中國只有8個省份1個直轄市(重慶)沒有落入日寇之手。這8個省份分別是:西康省、寧夏省、青海省、新疆省、四川省、陝西省、甘肅省和西藏自治區。
當時沒有被淪陷的大城市基本上只有: 成都,重慶,西安,昆明,貴陽,南寧。其他的大城市基本上被佔領了,新疆,西藏,甘肅,等省份的城市屬於人口稀少城市,經濟實力較差。
拓展資料:
抗日戰爭,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 日本侵華戰爭。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中國戰場是二戰的主戰場之一。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抗日戰爭_網路
❷ 西康省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西康省管轄范圍包括如今的四川甘孜州、涼山州、攀枝花市、雅安市及西藏昌都市、林芝市。
西康省是中國原省級行政區,共存在16年。省名來於境內的康巴藏區,省會曾設於康定、雅安等。1953年,全省人口約338.11萬人,下轄2專區、2自治區、2辦事處、46縣、1市、1自治縣。
西康省設置於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由西康行政督察區(原川邊特別區)和四川所屬第十七、十八行政督察區合並而來,省會設在康定。
1955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決議撤銷西康省,原西康省所屬區分別並入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今西藏自治區),金沙江以東並入四川省,金沙江以西的昌都並入西藏。
管轄范圍
所轄管轄主要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涼山彝族自治州、攀枝花市、雅安市及西藏東部昌都市、林芝市等地。民國36年(1947年)全省面積估計為為45萬1521平方公里,實際控制區域,東至雅安金雞關與四川分界,西至德格、巴安以金沙江與西藏相接,北至石渠一帶與青海相連,南至會理、鹽邊與雲南相鄰。
金沙江以西,至泡河老-鹿馬嶺-屈羅穆達一線,為西藏占據。西鄰西藏地方,北鄰青海省,東鄰四川省,東南鄰雲南省,西南與印度接壤。
建省沿革
民國17年(1928年)8月1日,西康及西藏代表向中央請願,要求改康藏為行省。8月29日,中央政治會議大致決定熱河、察哈爾、綏遠、青海、川邊改省,9月17日,國民黨中央全會決議改熱河、察哈爾、綏遠、寧夏、青海、西康特別區為省。
民國18年(1929年)2月4日派吳醒漢為西康專使,處理川軍入康及組織省政府事宜。民國23年(1934年)12月25日,行政院決議派劉文輝為西康建省委員會委員長。
民國24年(1935年)川邊特別區改為西康行政督察區,7月22日西康建省委員會在雅安正式設立,轄康定地區20個縣以及已被西藏地方政府占據的13個縣,劉文輝就職委員長,並設立民政、財政、教育、建設等科。民國25年(1936年)9月23日,西康建省委員會遷至康定縣。
在籌建之初,劉文輝提出要將四川省的雅安和西昌地區劃入西康省的要求,但遭到四川省民政廳廳長甘績鏞的回絕,同時當時的四川省省主席劉湘對此要求也不贊同。
民國27年(1938年)1月20日劉湘病逝,其部下第四十四軍軍長王纘緒為了當上四川省主席極力拉攏劉文秀,許諾如果他當上省主席後同意劃雅安和西昌給劉文輝。
時值全國各地全民、全軍對日抗戰的持續擴大,局勢日漸危急,四川省政府和西康建設委員會向行政院呈文指出建立西康省的必要性。民國27年(1938年)4月,劉文輝與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在漢口會面,蔣中正答應將西昌和雅安劃給劉文輝、西康的財政會由四川和國民政府補助並提出撥款援建川康公路。
11月22日,行政院議決西康准予建省,11月28日行政院致電劉文輝批准建立西康省,12月13日通過西康省政府委員,以劉文輝任主席。
民國28年(1939年)1月1日,西康省政府成立,省會設在康定縣,劉文輝為省主席。全省轄33個縣和3個設治局,以康定縣為省會,全省面積共351,521平方公里,人口一百五十萬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西康
❸ 解放前的西康省是指哪裡
西康省是民國時期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早期的一個省,所轄地主要為現在的川西及西藏東部,多數地區是以藏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地。從1939年建立到1955年撤銷,西康省在歷史上只存在了16年。西康建省,明末清初就有倡議。民國二十四年(1935 年)7月22日,西康建省委員會在雅安成立,劉文輝任建省委員會委員長,次年遷往康定。在劉文輝的努力下,西康省政府於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1月1日正式成立,劉文輝任主席,省會設在康定。1949年12月9日,西康省解放。
1949年西康省位置示意圖
不過,盡管西康省幅員遼闊,但其轄區內多高山大川,土地貧瘠。這里人口一直十分稀少,經濟實力也薄弱。因此在1955年9月,西康省被正式撤銷,金沙江以東各縣劃歸四川省,金沙江以西各縣劃歸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
轉自:拙筆舊人 國家人文歷史
❹ 西康省有那些縣市是今天的那裡分別國士面積是多少
原西康省包含現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涼山彝族自治州、攀枝花市、雅安市以及現西藏自治區的昌都市和林芝市。希望這個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❺ 中國已經消失的一個省,存在16年,面積45萬平方公里,它是哪兒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領土面積也非常龐大。古人為了更好地管理這個龐然大物,按照風土人情和地理特點,把整個國家分成了若干個省份。 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省份的土地越來越大,有些省份則已經消失多年,不再被人提起。其中有一個省份,在我國的歷史上僅僅存在了16年,你知道是哪兒嗎?它就是鮮為人知的西康省。
到現在很少有人再提起這個省份。不過從結果來看,西康省的撤銷,對整個國家確實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比如四川省最近幾十年,就發展得相當迅猛,百姓的生活水平普遍都提高了很多。按照這個速度發展下去的話,四川省甚至有可能會發展出更多一線城市。
❻ 新中國建立後撤銷了八個省,到底是哪八個省份
“跑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雲喲……”《康定情歌》讓這座川西小城聲名遠揚,然而又有多少人還記得康定曾經也是一個省份,這首歌曲也是見證了它的消失,這個消失的省份名為西康省。
察哈爾省,1912年建立,省會一開始設立在直隸省張北縣,民國十七年改為設置為省,省會在萬全縣,到1947年,省會又遷到張家口,1952年,正式被撤銷,領地被劃入山西、河北和內蒙。
熱河省
熱河省是東北四省之一,承德市、赤峰市、凌源縣等地都屬於熱河,面積有17萬平方公里,熱河的歷史相當悠久,從戰國時期就有關於熱河的記載,1955年,熱河被撤銷,領地被劃入了河北、遼寧、內蒙。
❼ 中國有多少個省,多少個直轄市
中國共計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一、23個省分別為:
1、河北省
2、山西省
3、吉林省
4、遼寧省
5、黑龍江省
6、陝西省
7、甘肅省
8、青海省
9、山東省
10、福建省
11、浙江省
12、河南省
13、湖北省
14、湖南省
15、江西省
16、江蘇省
17、安徽省
18、廣東省
19、海南省
20、四川省
21、貴州省
22、雲南省
23、台灣省。
二、4個直轄市分別為:
1、北京市
2、上海市
3、天津市
4、重慶市。
三、5個自治區分別為:
1、內蒙古自治區
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3、寧夏回族自治區
4、廣西壯族自治區
5、西藏自治區
四、2個特別行政區分別為:
1、香港特別行政區
2、澳門特別行政區。
省制解釋:
元朝實行的行省制是現代省級行政區的開端,清朝時全國共18個布政使司(省)等25個省級行政區。中華民國初年,行政區劃沿襲清朝。後歷經變動,又由於戰亂或時局原因,區劃不常固定;1945年收回台灣省,1946年外蒙古獨立。至1949年全國依法共有35個省等50個省級行政區。
1950年,全國大部分地區雖已解放,但國民經濟建設尚未走上正軌。因此基本上沿襲舊中國的劃分,全國共設有52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9個省、12個直轄市、9個行署區、1個自治區、1個地方。
1、12個直轄市:北京市、天津市、重慶市、上海市、沈陽市、撫順市、鞍山市、本溪市、西安市、南京市、武漢市、廣州市。
2、29個省:河北省、山西省、平原省、綏遠省、察哈爾省、遼東省、遼西省、吉林省、黑龍江省、松江省、熱河省、陝西省、甘肅省、寧夏省、青海省、新疆省、山東省、福建省、浙江省、台灣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廣東省、廣西省、貴州省、雲南省、西康省。
3、9個行署區:旅大行署區、蘇北行署區、蘇南行署區、皖北行署區、皖南行署區、川東行署區、川南行署區、川西行署區、川北行署區。
4、1個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
5、1個地方:西藏地方。
後歷經多次變動,1965年基本穩定下來;1967年設立天津市,1988年設立海南省,1997年設立重慶市,同年收回香港,1999年收回澳門。全國共有23個省。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省
❽ 請問中國一共有多少個省
新中國成立時的1949年,全國分為30省、1自治區、12直轄市、5行署區、1地方、1地區。直至1967年區劃多次調整,到1967年調整為22省、5自治區、3直轄市共計30省級行政區,直至1988年新增海南省,1997年新增重慶直轄市,1997年和1999年香港和澳門回歸中國,相繼新設2個特別行政區,至此共計23省、5自治區、4直轄市和2特別行政區共計34省級行政區。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將全國分為5大行政區(東北、華北、西北、華東、西南、中南)和一個中央直屬行政單位,總共有30省、1自治區、12直轄市、5行署區、1地方、1地區。 1950年,撤銷旅大行署區,設立旅大市,並設立中央人民政府華北事務部,撤銷四川省,設立川東、川南、川西、川北4個行署區。 1952年,撤銷中央人民政府華北事務部,設立政務院華北行政委員會。並將原來的大行政區改稱為行政委員會。撤銷了行署區的建制,恢復為原來的省。撤銷平原省,將其行政區域並入河南、山東二省。撤銷察哈爾省,將其行政區域並入河北、山西二省。直轄南京市改為江蘇省轄市。 1953年,吉林省的長春市和松江省的哈爾濱市升為直轄市。總計6大行政區,下轄30省、1自治區、14直轄市、1地方、1地區。 1954年,撤銷6大行政委員會,最高一級的地方行政單位變為省。撤銷遼東、遼西二省,恢復遼寧省。撤銷松江省,將其行政區域並入黑龍江省。撤銷寧夏省,將其行政區域並入甘肅省;1954年6月撤銷綏遠省,將其行政區域並入內蒙古自治區。歸綏市改稱呼和浩特市,定為自治區首府。總計26省、1自治區、3直轄市、1地方、1地區。 1955年7月30日,撤銷熱河省,將其行政區域並入河北省、遼寧省及內蒙古自治區;1955年10月,撤銷西康省,將其行政區域並入四川省;1955年10月1日,撤消新疆省,設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市(1953年迪化新名),成立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昌都地區劃其管轄。 1958年3月5日,撤銷廣西省,正式設立廣西僮族自治區。 1958年10月25日,從甘肅省劃出部分區域,正式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1958年2月11日,中央直轄的天津市改為河北省省轄市;至此全國分為22省、4自治區、2直轄市、1籌備委員會。 1965年9月9日,西藏自治區正式成立;1965年10月12日,廣西僮族自治區更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 1967年1月2日,河北省天津市重新升為中央直轄市;截至1967年全國分為22省、5自治區、3直轄市。 1988年4月13日,撤銷海南行政區,設立海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