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中國有多少姓周的

中國有多少姓周的

發布時間: 2022-09-25 05:03:59

㈠ 姓周全中國有多少人口

周姓在《百家姓》中排第5位,周姓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主要源於姬姓,台灣土著族、瑤族、東鄉族、彝族、布朗族、白族、蒙古族、回族、土家族、保安族、黎族、壯族、羌族、朝鮮族等民族均有此姓 。

當代周姓的人口已達2400多萬,為全國第10大姓,大約佔全國人口的2.02%。在全國的分布湖南、四川、江蘇、湖北四省,大約占周姓總人口的34%。湖南居住了周姓總人口的10%,為周姓第一大省。

㈡ 百家姓姓氏大典周

百家姓姓氏大典周

周姓的朋友,你們對自己的姓氏了解嗎?知道它的起源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搜集的百家姓姓氏大典周,供大家參考。

周姓是一個歷史悠久,姓源復雜的姓氏,歷史可以上溯至遠古黃帝時代。周姓源於姬姓,是黃帝的後裔。

1、周姓緣源周姓氏來源較多,有以下幾種:

一、是出自姬姓,用國名作姓氏的。後稷的裔孫古公父(即周太王)為狄所逼,率領族人自邰遷徙至陝西岐山下周原,從此稱為周族。古公的曾孫姬發,繼承其父姬昌的遺志,聯合諸侯,攻滅商朝,建立周朝。平王以後,傳至第24王周赧王時,於公元前256年被秦國滅掉,以赧王為首的王族,都被廢為庶人百姓,遷到今河南臨汝縣西北。當地人稱其為周家,於是他們就以“周”作為自己的姓氏。

二、是周平王有個兒子叫姬烈,被另封於汝南(今屬河南),被當地人稱為周家,後來演化成周氏。

三、是東周莊王時,周公姬旦的後代周公黑肩企圖殺死庄王而改立王子克,事泄被殺,其後代亦稱周氏,這也是出自姬姓之周。

四、是由姬氏改的周氏。唐先天年間,唐玄宗名叫李隆基,為了避諱,把姬氏改為周氏。

五、是鮮卑族復姓中有賀魯氏,後改為周氏。

六、周姓還有一支是少數民族改姓,北魏時魏獻帝的次兄晉乃氏改為周氏。孝文帝遷都洛都後改鮮卑姓為漢姓周氏。

七、周氏除上述來源外,北周、唐、後梁時又有因改姓、賜姓而姓成的,還有冒為王姓而成的周氏。

周姓的祖根在河南,早期主要在河南繁衍發展。從東漢末年到晉代,都有中原周氏南遷的記載。唐高宗總章年間,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辟漳州,隨行人員中有周姓將校。從清朝康乾年間始,閩、粵周氏陸續有人移居台灣,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定居。

在《百家姓》里,周姓居第五位。按現在人口統計,周姓為中國第九大姓。周姓也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有很多姓氏甚至都是從周姓發源的。相傳周人的祖先後稷本來居住在邰(今陝西武功縣西南),夏末時公劉又遷往幽地居住。商朝後期,游牧民族戎和狄族不斷侵襲周人,使得從事農業為生的周人無法安居。這時古公亶父率領族人遷往周原(今陝西渭河平原一帶),開荒耕種,興建宗廟和宮殿,還修了堅固的城牆,從此稱周族。

古公的曾孫周武王建立周朝,立國約800年。公元前256年,秦國滅掉東周,將周赧王廢為庶人,遷到憚孤(今河南臨汝縣西北)。當地百姓謂赧王是周家後代,稱為周氏,史稱正宗。春秋時,周公旦的後代周公黑肩在周朝執政,他企圖殺死周莊王,改立王子克,因事泄被殺,他的後代也稱周氏;改姓周的姓氏有北魏時鮮卑皇族普乃氏、代北地區賀魯氏、北周普屯氏等。此外唐代避唐玄宗名諱,姬姓朝臣也改姓周,五代時後梁賜汭姓周。

據考,周姓有聲望的世家大族居汝南郡(今河南汝南縣東南60里)。

2、遷徙分布

周姓的最初發源地在今陝西渭河平原一帶。秦漢時期,周姓主要以河南、陝西為中心地帶繁衍生息,後逐漸成為當地的名門望族。秦時,有河南臨汝的周姓人遷往江蘇沛縣。西漢時,有河南葉縣周姓人遷往河南平輿縣。漢末,此支中又有遷往安徽廬江的,河南周燕在漢時遷往山東任太守。可見,這一時期,周姓已活動於陝西、河南、山東、安徽等省,且以河南為主要支流。魏晉南北朝時期,戰亂頻繁,社會動盪,大規模的南遷使得周姓人也捲入其中,於是湖北、江西、江蘇等地有了周姓人活動的足跡。如晉代,有周訪任江西潯陽梁州刺史。南朝宋有周毅在江西臨川郡任太守之職。隋唐時,周姓有了大范圍的分布與發展。唐初,隨著陳元光入閩開基福建漳州,周姓族人有加入者,此為周姓最初入閩者。唐僖宗時,又有周姓人隨王潮、王審之入閩而後移居廣東者。這一時期,周姓更廣泛地分布於南方地區。宋元時期,周姓人最為顯著的特點仍是南遷,以致於此期周姓名人多出於南方,如哲學家周敦頤、詞人周邦彥、音韻學家周德清等。明清時期,是周姓發展中一個比較興盛的時期,台灣、雲南、四川、貴州等地也有了周姓人居住。據記載,明初周正行五兄弟從江西遷到貴州麻陽。清初有福建人周延郡入台,廣東人周朝德居於台灣。此時,周姓可謂遍布祖國的山山水水。今日周姓在長江流域的省、市中所佔比例相對高於其他地區。周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九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二點一。

3、歷史名人

周勃:江蘇省沛縣人,西漢時開國武侯,被劉邦賜予列侯的爵位,時稱:“絳侯”。

周瑜:三國時吳國名將,安徽省舒城人。聯合劉備共同抵抗曹操數十萬大軍,火燒赤壁,大敗曹軍。

周處:晉朝陽羨(今江蘇省宜興南)人,是一位改惡從善的典型人物,官至御史中丞。

周興:雍州長安(今陝西省西安)人,唐朝武則天時酷吏,官至秋官侍郎、尚書左丞。

周忱:吉水(今江西省吉水)人,明朝大臣,官至工部尚書。

周璇:上海人,一代影後,又有“金嗓子”的雅號,曾拍攝過《喜盈門》、《歌女之歌》、《憶江南》等影片。

周亞夫:江蘇省沛縣人,西漢名將,以治軍嚴整聞名於世。

周氏子:汝南周氏子,吳郡人也,亡其名,家於崑山縣。元和中,以明經上第。調選,得尉崑山。既之官,未至邑數十里,舍於逆旅中。

周日方:京兆(今陝西省西安)人,唐代著名的畫家,擅長於肖像、佛像畫。畫風“衣裳簡勁,色彩柔麗,以豐厚為體。”

周文矩:句容(今屬江蘇省)人,五代南唐時畫家,擅長於人物畫,尤以仕女為最,題材多取自宮廷生活。

周敦頤:北宋著名哲學家,湖南省道縣人。根據陳摶的《無極圖》,著《太極圖說》,理學大師朱熹曾推崇他為理學的開創人。

周邦彥:北宋著名詞人,浙江省杭州人。平生創作了許多新詞調,對後世影響很大,開南宋格律詞派之先河。

周德清:元代著名音韻學家,江西省高安人。著有《中原音韻》,為北音韻書的創始人。

周樹人:浙江省紹興人,筆名魯迅,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奠基人,著作有《狂人日記》、《吶喊》、《彷徨》等。

周恩來:祖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省淮安,中國共產黨早期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者之一,傑出的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總理,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鞠躬盡瘁,無私地獻出自己的一切,建立了豐功偉績,贏得了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愛戴和尊敬。

4、現代明星

周潤發:1974年考入無線電視第三期藝員訓練班,後接連主演連續劇《狂潮》、《奮斗》、《網中人》、《上海灘》《千王群英會》、《笑傲江湖》、《蘇乞兒》、《親情》等。他給自己名字的註解是“饅頭泡在稀飯里”(粥潤發),這是他的諧;即使到了好萊塢,他的英文名字也只是“CHOWYOU-FAT”不好記也不好讀,這是他的酷;他很少回香港,卻始終不入美國籍,他說“做中國人,爽”,這是他的.傲。知道嗎?5月18日是他50歲的生日,英雄半百,但依舊是英雄。

周星馳:上海人,學畢業後考入無線電1962年6月22日出生於香港。中視第十一期夜間訓練班,1983年結業成為無線藝員,同年被派任兒童節目'430穿梭機'當主持,做了四年。1987年他被派演戲劇,參演的第一個劇集是《生命之旅》,繼後他又主演了《他來自江湖》等劇,其中最得好評的是《蓋世豪俠》,在該劇中出現了他那獨特的表演風格、1988年他得到導演李修賢的賞識,出任《霹靂先鋒》男主角之一。由於演出優異,因此獲得台灣二十五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他那非邏輯性和帶有神經質的演技,開創了“無厘頭”文化,成為香港文化的重要一環,因而他擔綱演出的電影更歷破票房記錄,為香港喜劇帶來另一出路和高峰,被譽為“喜劇之王”。

周迅:周迅清水芙蓉般的周迅,在人們的眼裡,是個充滿靈氣的“小精靈”。從《大明宮詞》,到《橘子紅了》,再到《煙雨紅顏》,她的每一部戲都是那麼引入注目……周迅不是典型的美女,但以另類氣質取勝,又具雙重性格,所以她不困於特定的形象:“以前是學跳舞的,沒有學過表演,沒上過戲劇學院,因此我的演出不是學院派那一套,比較自然、著重感覺。”

周傑倫:e世代的新音樂人,唱歌風格是R&B結合古典西方中國樂曲,是個公認的音樂才子,有獨特完美的唱腔和音樂天賦,影響了一代活力新軍。

周筆暢:拿下“2005超級女聲”廣州唱區的冠軍,周筆暢聲名鵲起,在各大BBS上都有了一幫死忠“筆迷”。男裝、戴眼鏡、唱R&B,這是周筆暢一貫的亮相,也讓她成為超級女聲中的另類形象。

5、郡望堂號1、郡望

汝南郡:漢時置郡。此支周氏為周平王少子烈的後代,其開基始祖為周平王少子姬烈裔孫周跋扈邕。

沛國郡:漢高帝將泗水郡改為沛郡,東漢時改為沛國。治所相縣,在今安徽省睢溪縣。此支周氏,其開基始祖為漢代汾陰侯周昌。

陳留郡:秦始皇置陳留縣,漢代改置陳留郡。在今天河南省開封地區。此支周氏為漢代周仁之後,其開基始祖為晉代的周震。

潯陽郡:西晉永興元年置潯陽郡,治所在今江西省潯陽。唐時,改九江郡為江洲,天寶元年(742年)改為河陽郡。至乾元元年(758年)復為江洲。

臨川郡:三國時吳國置。在今天江西省南城縣及撫州市一帶。

廬江郡;秦代的九江郡,在楚漢之際分出一部分為廬江郡,在今天安徽省長江以北廬江一帶。

泰山郡:西漢置,治所在今天山東省泰安縣東南。

淮南郡:漢高帝時置郡,治所在壽春縣(今安徽壽縣)。

永安郡:治所在新城縣(今河南省光山縣西)。

河間郡:漢高帝置郡。治所在樂成縣(今河北獻縣東南)。

臨汝郡:治所在梁縣(今河南省臨汝)。

華陰郡:唐天寶元年(742年)改華州置華陰郡,治所在鄭縣(今陝西省華縣)。

河東郡:秦初置。治所在安邑(今天山西省黃河以東、夏縣一帶)。

清河郡:漢高帝置。治所在清陽(相當於今河北省清河至山東省臨清一帶)。

江陵郡:漢代設置江陵縣,為南郡治所。南朝齊改置江陵郡,治所在江陵(在今湖北省江陵及川東一帶)。

長安郡:唐置,治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一帶。

河南郡:漢高帝置。治所在今天河南省洛陽市東北一帶。

昭州郡:治所在今廣西平樂西。

武功郡:戰國時期孝公置。治所在今陝西眉縣以東。

2、堂號

細柳堂:漢文帝六年冬,匈奴6萬兵馬犯漢。文帝令周亞夫駐兵細柳[今陝西咸陽西南]。幾日後,文帝御駕親往勞軍。走近軍營,只見甲兵森嚴,個個持刀執戟,張弓挾箭,如臨大敵。當令門崗傳報,營兵卻直挺挺地站著,一絲不動,並喝令車駕停住,說:“軍中聞將令基始祖為周平王少子姬烈裔孫周跋扈邕。

愛蓮堂:哲學家周敦頤,一生清正廉潔。他一生最愛蓮花。他把蓮花比成君子,誇它雖然從污泥里鑽出來,但一塵不染,雖然整天在清潔的水裡洗濯,但一點兒也不妖艷。它的香又清又遠,它的直不會發枝或拖秧,我愛它這君子的品質。

此外,周姓的主要堂號還有:“汝南堂”、“廬江堂”、“潯陽堂”、“臨川堂”、“陳留堂”、“沛國堂”、“泰山堂”、“河南堂”、“篤祜堂”、“武功堂”、“世德堂”、“亦政堂”、“誦芬堂”、“清白堂”、“繼述堂”、“世善堂”、“忠厚堂”等。

6、宗族特徵1、周姓以忠孝廉愛仁義為其主要特點,其自立堂號中多以此取名,如“清白”、“忠厚”等。

2、周姓之忠孝仁義也反映在其字行輩份中,如浙江一支為:“智仁聖義,中和道德,繼體守義,傳家以孝。”另有一支為:“孝友振家業,種德培祖恩,和睦致瑞祥,忠義永吉慶。”

s("content_relate");

㈢ 中國有多少個姓

百家姓前100個姓為趙 、錢 、孫 、李 、 周、 吳、 鄭、 王、 馮、 陳 、褚、 衛、 蔣、 沈、 韓 、楊、 朱、 秦 、尤 、許、 呂、 施 、張、孔、 曹 、嚴 、華、金、 魏 、陶、 姜、戚 、謝、 鄒 、喻、 柏 、水、 竇 、章、 雲 、蘇 、潘 、葛 、奚 、范 、彭、 郎、魯 、韋、 昌 、馬 、苗、 鳳 、花 、方 、俞、 任、 袁、 柳 、酆、 鮑 、史 、唐、費、 廉 、岑、 薛、 雷、 賀、 倪 、湯、 滕、 殷、 羅 、畢 、郝 、鄔 、安、 常、樂、 於、 時 、傅、 皮、 卞 、齊、 康、 伍 、余、 元、 卜 、顧 、孟、 平 、黃、和 、穆、 蕭、 尹


下列讀音都為普通話讀音、姓氏部分由來:

趙Zhào:伯益的後裔造父為周穆王駕車,穆王把趙城賜了給他,其後代以國為姓。趙匡胤是宋代的開國皇帝,據說趙姓放在第一位與此有關。

錢Qián:彭祖的孫子彭孚在西周朝廷中任錢府上士,其後人以其官為姓。

孫Sūn:周文王的一後代叫惠孫,他的後代以他的名字"孫"作為姓。

李Lǐ:皋陶的後人理征因得罪紂王被處死,其妻兒在一棵李子樹下摘果充飢得以活命,其後人為紀念李子的救命之恩改為"李"姓。

周Zhōu:相傳黃帝時就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將,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這兩個人的後代都以周為姓氏,還有以周文王或者周公的部分後人也以周為姓,以及唐朝時為避唐玄宗名諱,姬姓改為周姓。

吳Wú:周太王亶父之子太伯、仲雍建立吳國,其子孫稱為吳氏。

鄭Zhèng:鄭桓公遺族以國名為姓。

王Wáng:出自姬姓,為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的後代。

馮Féng:畢公高的後人就以封地為姓。

陳Chén:最早出自媯姓,胡公滿的子孫們以國為姓。

褚Chǔ:恭段受封於褚邑,子孫就都以"褚"為姓。

衛Wèi:周文王的第九個兒子叫康叔,建立了衛國,他的後代以國名為姓。

蔣Jiǎng:周武王的兄弟伯齡,被封到"蔣",公族子孫以國名為姓。

沈Shěn:周文王的第十個兒子叫季載,成立沈國。沈國君主的後代都以沈為姓。

韓Hán:周時貴族武子,受封於韓原,子姓以地名為姓;戰國時的韓國,被秦國並,原韓國王族世代姓韓。

楊Yáng:上古時候,周宣王的兒子尚父,封到楊邑,稱做楊侯,建楊國,子孫用楊姓。

朱Zhū:西周時,周武王封曹俠到邾,後代以地名為姓,寫作朱。

秦Qín:伯益的後裔非子善於馴養馬匹,被周孝王封為秦地的首領,建立了秦國。其後人以國為姓。

尤Yóu:尤姓是由沈姓而來。

許Xǔ:遠古炎帝的後代。文叔建立了許國,後代就以許為姓。

何Hé:春秋戰國時,韓國的公族中有一支遷移至江淮,以國為姓。

呂Lǚ:炎帝後代伯夷被封為呂侯,他的後代就用呂作為姓。

施Shī:夏朝時,有諸侯國,稱施國,今湖北恩施縣,其後代姓施。

張Zhāng:春秋時晉國貴族叫解張,他的後代用他的名作為姓。

孔Kǒng:開國君主叫天乙,後將乙字和子字並攏,形成孔字,定為姓。

曹Cáo:遠古有一貴族叫"安",幫助大禹治水,被恩賜給一個曹姓。

嚴Yán:嚴姓是由庄姓變來。

華Huà:西周時候,宋國公子,受封於"華",他的子孫後來就以地名為姓。

金Jīn:遠古黃帝的兒子少昊的後代以金為姓。

魏Wèi:畢萬的後代畢斯建起魏國,稱魏文侯,其後人以國為姓。

陶Táo:堯的子孫中,有人以制陶為榮耀,就姓陶,世代延續。

姜Jiāng:以地名為姓。

戚Qī:以地名為姓。

謝Xiè:用地名做姓。

鄒Zōu:最早出自姚姓,以地名為姓。姓名名典《姓觽》:鄒國,舜後,姚姓。舜帝後裔姚姓族人開創建有鄒國,是最早的鄒國。 參見舜文化,虞舜文化。

喻Yù:遠古黃帝時,有個醫官叫俞柎,為喻姓祖先。

柏Bǎi:柏姓起源非常古老,黃帝有個孫子叫顓頊,他的老師就姓柏。

水Shuǐ:水姓是大禹的後代,大禹治水,他的族人都當水工,後來就以水為姓。

竇Dòu:大禹的後代,紀念先人。

章Zhāng:部落得一姓,其中就有章姓。

雲Yún:黃帝的後代。

蘇Sū:遠古貴族昆吾,因為封在蘇城為首領,就以地名為姓。

潘Pān:季孫的後代就以潘為姓。

葛Gě:最早的葛姓源於葛天氏。

奚Xī:奚姓是黃帝的子孫。

范Fàn:貴族士會,被晉國國君封為范邑的首領,他的子孫就以地名為姓。

彭Péng:大彭國的創建者篯鏗,就是彭祖。

郎Láng:地名為姓。

魯Lǔ:周公旦的兒子伯禽受封於魯地,後來魯國的王公貴族都以魯為姓。

韋Wéi:韋姓的一支是韓信的後代。

昌Chāng:始祖昌意,是黃帝的兒子。

馬Mǎ:伯益的後裔趙奢受封馬服君,他的子孫姓馬。

苗Miáo:春秋時期的賁皇享用苗邑的物產,就以地名為姓。

鳳Fèng:黃帝的後代帝嚳有個大臣叫鳳鳥氏,主管歷法天文,其後代以鳳為姓。

花Huā:正史上發現最早的花姓名人為唐代有倉部員外郎花季睦。

方Fāng:神農氏的後代中有一位叫榆罔,其兒子受封方山後叫方雷,方雷的子孫就以地名為姓。

俞Yú:黃帝時,有個名醫叫俞跗,是俞姓的始祖。

任Rén:黃帝的小兒子叫禺陽,受封於任邑。其子孫以任為姓。

袁Yuán:周朝伯轅的後代將轅省去左半邊,作為姓。

柳Liǔ:春秋時期展禽,改姓了柳下,史書上稱他柳下季,柳姓由此開頭。

酆Fēng:周武王將弟弟封於酆邑,他的後代以地名為姓。

鮑Bào:春秋時期敬叔在齊國做官,受封於鮑邑,後代就以鮑為姓。

史Shǐ:黃帝有一名史官叫倉頡,後代以其官職為姓,就形成了史姓。倉頡被中國人尊為造字的聖人。

唐Táng:遠古時,堯曾經在"唐"那個地方做首領。堯的族人就有以地名為姓。

費Fèi:春秋時期,魯國有個人物叫父,因有功勞受封為費邑的首領,現今山東魚台縣費亭一帶,他的子孫就以地名為姓,世代延續。

廉Lián:遠古黃帝的七世孫叫大廉,大廉(伯益之長子)的後代形成了廉姓。

岑Cén:周朝岑子建岑國,岑國的公族子孫,以國名為姓。

薛Xuē:薛登的後代以薛為姓。

雷Léi:黃帝的一個妻子姓方雷,雷姓由此而來。

賀Hè:賀姓由慶姓轉變來。

倪Ní:倪氏本為郳氏,因避仇改為倪。

湯Tāng:湯王的後代有人就以祖先的名為姓。

滕Téng:周武王封弟弟叔綉封於滕國,後代子孫以國名為姓。

殷Yīn:源出於子姓。

羅Luó:源於熊姓,是以國為名的姓。

畢Bì:畢公高的後代以國名為姓,稱為畢氏。

郝Hǎo:源於子姓,是伏羲氏的後裔。

鄔Wū:古帝顓頊後裔陸終氏第四子求言(妘姓)別封於鄔,後代子孫以鄔為姓。

安Ān:源自始祖。

常Cháng:出自姬姓。

樂Yuè:樂源出於子姓,西周末,公子衎字樂父,他的孫子以祖父字中"樂"命氏,稱為樂氏。

於Yú:源出於姬姓。周武王的第三個兒子叔分封在邘國,與馮姓相同,後代去邑為姓,稱為於氏。

時Shí:春秋時齊國賢士時子的後代以其名字中的"時"為姓。

傅Fù:黃帝裔孫大由封於傅邑,其後代以地名為姓。

皮Pí:樊仲皮的後人以他字中的"皮"為姓。

卞Biàn:西周時,曹叔振鐸的子孫分封在卞,他的後代稱為卞氏。

齊Qí:齊康公後人,稱為齊氏。

康Kāng:源於謚號。

伍Wǔ:春秋時,楚莊王有個寵臣名叫伍參,是楚公族的後人。庄王封伍參為大夫,稱為伍氏。

余Yú:春秋時,晉人由余穆公重用,他為穆公出謀劃策,攻滅西戎十二國,使秦國成為西方霸主。他的後世子孫以其名字中的"余"為姓,稱為余氏。

元Yuán:春秋時,因衛國大夫元 的封地在元,其後世子孫即以元為姓。

卜Bǔ:卜姓是古代從事占卜者的後代。

顧Gù:夏朝附庸國顧國,顧國為商湯所滅後,原王公族人以國名為姓。

孟Mèng:春秋時,衛國國君叫衛襄公,衛襄公的兒子叫公孟。公孟的子孫有的姓公孟,有的省去公字而姓孟。

平Píng:戰國末期,韓哀侯之子婼封於平邑。秦滅韓後,婼率族人遷居於下邑,他的孫子以原封地命姓。

黃Huáng:出自嬴姓,為伯益的後裔。

和Hé:祝融氏重黎的後人羲和的後代。

穆Mù:意為賢良、和氣。

蕭Xiāo:蕭國後代子孫以國名為姓。

尹Yǐn:上古少昊氏的後裔。

㈣ 全國姓周的有多少人

周姓: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2.12%=25,400,000人。
周姓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當代周姓的人口已達2500多萬,為全國第九大姓,大約佔全國人口的2.02%。為全國第九大姓,大約佔全國人口的2.02%。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於湖南、四川、江蘇、湖北四省,大約占周姓總人口的34%。湖南居住了周姓總人口的10%,為周姓第一大省。周姓的郡望有19個之多,汝南、廬江、尋陽、臨川、陳留、沛國、泰山、河南、淮南、永安、河間、臨汝、華陰、河東、清河、江陵、長安、昭州、武功。

㈤ 周姓有多少人口2021

2021年全國姓氏排名第九名的是周姓,25,400,000人,佔中國人口的2.12%,2021年全國姓氏排名第十名的是吳姓,24,600,000人,佔中國人口的2.05%。

周姓,是中國第九大姓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屬於以氏族和國名作氏。

截止2020年12月31日,周姓在《百家姓》中排第10位,歷史可以上溯至遠古黃帝時代,古今絕大多數周姓人奉黃帝玄孫後稷為周姓始祖,也有一些周姓人尊黃帝之臣周昌、周文王姬昌或者周公姬旦為得姓始祖。

姓氏源流

出自古周國。周姓的最早出現,可追溯到遠古的黃帝時期。5000年前的黃帝時代已經存在周部落,黃帝臣子周昌和周書,都屬周部落(古周國)。據《姓氏考略》所載,相傳黃帝時就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將,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這兩個人的後代都以周為姓氏。

《河圖運錄法》載,遠古黃帝軒轅氏有大將周昌,商代有太史周任,兩人後代均以周為姓氏,分散於古時的汝南(今河南、安徽一帶)、廬江(今安徽、湖北境)、潯陽(今屬江西)、臨川(今屬江西)、陳留(今屬河南)、沛國(今河南、安徽、江蘇境)、泰山(今屬山東)、河南(今屬河南)等地。

㈥ 周姓人口數量

當代周姓人口已達2560萬,大約佔全國人口的1.6%。

主要分布於湖南、江蘇、四川、福建四省,大約占周姓總人口的26.7%,其次分布於湖北、河南、浙江、安徽、山東、廣東、江西、上海八省市,占周姓總人口的38%。湖南占周姓總人口的9.5%,為周姓第一大省。中國形成了沿長江的省份、豫魯兩塊高比率周姓分布區域。

姓氏源流

出自古周國。周姓的最早出現,可追溯到遠古的黃帝時期。5000年前的黃帝時代已經存在周部落,黃帝臣子周昌和周書,都屬周部落(古周國)。據《姓氏考略》所載,相傳黃帝時就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將,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這兩個人的後代都以周為姓氏。

《河圖運錄法》載,遠古黃帝軒轅氏有大將周昌,商代有太史周任,兩人後代均以周為姓氏。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周姓

㈦ 全國姓周的有多少人

周姓: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2.12%=25,400,000人。
周姓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當代周姓的人口已達2500多萬,為全國第九大姓,大約佔全國人口的2.02%。為全國第九大姓,大約佔全國人口的2.02%。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於湖南、四川、江蘇、湖北四省,大約占周姓總人口的34%。湖南居住了周姓總人口的10%,為周姓第一大省。周姓的郡望有19個之多,汝南、廬江、尋陽、臨川、陳留、沛國、泰山、河南、淮南、永安、河間、臨汝、華陰、河東、清河、江陵、長安、昭州、武功。

㈧ 2019中國姓周的人有多少個

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人口學》1991年第3期載,周姓占漢族人口1%以上,這就是說,現代周姓人口不少於1300萬。根據最新研究資料,周姓在中國大陸地區占第9位,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2.1%。在長江流域的省市中,周姓所佔比例相對要高一些。

由此推算如今周姓人應該在3000萬左右。

㈨ 姓周的人數有多少

周姓排名第十,總數大概是2000W—3000W。
昨天(24日),公安部公布了我國百家姓的最新排名,王、李、張分列前三位,其總人口數就已達2.7億,這接近了美國總人口數。排在前10名的還有劉、陳、楊、黃、趙、吳、周。

根據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對全國戶籍人口的統計分析,王姓目前仍是我國的第一姓,有9288.1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7.25%。也就是說每13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姓王,這相當於四川省的總人口,比德國的總人口還高1000萬人。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姓名研究專家王大良昨天分析了王姓在北京的特點。「北京歷史上就是移民城市,這里的姓氏符合北方各個地方的特點,王姓在北京也是大姓。」他說,北京城的王姓一部分來自河北、東北、山西、河南等地的移民,還有一部分元代的蒙古皇族、清朝貴族,沒落之後改為漢姓「王」。相傳王姓漢族人是周陵王太子晉的後代。

王大良認為,這次最新排名是有史以來最准確的一次,這對了解姓氏的分布與人口遷徙過程都有著重要意義。王大良說,「以前的排名方法,是在全國抽取50多萬人進行抽樣調查,然後根據調查結果確定排名順序,這些姓氏也主要是漢族的姓氏。「而此次的排名,是依託公安部的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其准確率更高,而且涵蓋了56個民族的姓氏。如排在94位的『覃』姓,就是土家族的一個姓氏。」

昨天(4月24日),公安部公布了我國百家姓的最新排名,王、李、張分列前三位,其總人口數就已達2.7億,這接近了美國總人口數。排在前10名的還有劉、陳、楊、黃、趙、吳、周。

根據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對全國戶籍人口的統計分析,王姓目前仍是我國的第一姓,有9288.1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7.25%。也就是說每13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姓王,這相當於四川省的總人口,比德國的總人口還高1000萬人。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姓名研究專家王大良昨天分析了王姓在北京的特點。「北京歷史上就是移民城市,這里的姓氏符合北方各個地方的特點,王姓在北京也是大姓。」他說,北京城的王姓一部分來自河北、東北、山西、河南等地的移民,還有一部分元代的蒙古皇族、清朝貴族,沒落之後改為漢姓「王」。相傳王姓漢族人是周陵王太子晉的後代。

王大良認為,這次最新排名是有史以來最准確的一次,這對了解姓氏的分布與人口遷徙過程都有著重要意義。王大良說,「以前的排名方法,是在全國抽取50多萬人進行抽樣調查,然後根據調查結果確定排名順序,這些姓氏也主要是漢族的姓氏。「而此次的排名,是依託公安部的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其准確率更高,而且涵蓋了56個民族的姓氏。如排在94位的『覃』姓,就是土家族的一個姓氏。」

新版百家姓排名

姓氏 排名

王 1

李 2

張 3

劉 4

陳 5

楊 6

黃 7

趙 8

吳 9

周 10

㈩ 中國有多少姓周的名人

1、【周亞夫】西漢時期的著名將軍、軍事家,漢族,沛人。在歷史上也非常有名的軍事家。2、【周瑜】吳國名將,安徽廬江人。聯合劉備共同抵抗曹操數十萬大軍,火燒赤壁,大敗曹軍。3、【周樹人】: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詩歌、評論、散文、翻譯作品。對「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文學產生了深刻而廣泛的影響。

姓周的名人

4、周作人:魯迅(周樹人)之弟,之兄。中國現代著名散文家、文學理論家、評論家、詩人、翻譯家、思想家,中國民俗學開拓人,新文化運動的傑出代表。

5、周敦頤:北宋著名哲學家,是學術界公認的理學派開山鼻祖。作《太極圖說》、《通書》,推明陰陽五行之理,明於天而性於人者,瞭若指掌。」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974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444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728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804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570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97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2034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679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667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