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中國多少家全家

中國多少家全家

發布時間: 2022-09-25 10:35:02

① 中國現在到底有多少戶家庭

2021年全國共有家庭戶494157423戶,集體戶28531842戶,家庭戶人口為1292809300人,集體戶人口為118969424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62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10人減少0.48人,這意味著我國家庭戶規模繼續縮小。
探究的一般過程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發現問題後,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問題的答案作出假設.設計探究的方案,包括選擇材料、設計方法步驟等.按照探究方案進行探究,得到結果,再分析所得的結果與假設是否相符,從而得出結論.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確的結論.有時,由於探究的方法不夠完善,也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因此,在得出結論後,還需要對整個探究過程進行反思.探究實驗的一般方法步驟: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和資料分析法等.
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科學觀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藉助放大鏡、顯微鏡等儀器,或利用照相機、錄像機、攝像機等工具,有時還需要測量.科學的觀察要有明確的目的;觀察時要全面、細致、實事求是,並及時記錄下來;要有計劃、要耐心;要積極思考,及時記錄;要交流看法、進行討論.實驗方案的設計要緊緊圍繞提出的問題和假設來進行.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它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做對照實驗.一般步驟:發現並提出問題;收集與問題相關的信息;作出假設;設計實驗方案;實施實驗並記錄;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調查是科學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調查時首先要明確調查目的和調查對象,制訂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過程中有時因為調查的范圍很大,就要選取一部分調查對象作為樣本.調查過程中要如實記錄.對調查的結果要進行整理和分析,有時要用數學方法進行統計.收集和分析資料也是科學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收集資料的途徑有多種.去圖書管查閱書刊報紙,拜訪有關人士,上網收索.其中資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圖片、數據以及音像資料等.對獲得的資料要進行整理和分析,從中尋找答案。

② 中國有多少個家

不計其數吧。「百家」表明當時思想家較多,但也是一種誇張的說法。主要人物有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老子、莊子、列子、韓非子、商鞅、申不害、許行、告子、楊子、公孫龍子、惠子、孫武、孫臏、張儀、蘇秦、田駢、慎子、尹文、鄒衍、晏子、呂不韋、管子、鬼穀子等。
春秋時代王室衰微,諸侯爭霸,學者們便周遊列國,為諸侯出謀劃策,到戰國時代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
傳統上關於百家的劃分,最早源於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他在《論六家要旨》中,將百家首次劃分為:「陰陽、儒、墨、名、法、道」等六家。後來,劉歆在《七略》中,又在司馬談劃分的基礎上,增「縱橫、雜、農、小說」等為十家。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襲劉歆,並認為:「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後來,人們去「小說家」,將剩下的九家稱為「九流」。
自此,中國古代學術界都依從班固,百家就成了「九流」。今人呂思勉在《先秦學術概論》一書中再增「兵、醫」,認為:「故論先秦學術,實可分為陰陽、儒、墨、名、法、道、縱橫、雜、農、小說、兵、醫十二家也。」 [編輯本段]諸子百家的歷史淵源諸子百家是對春秋戰國時期各種學術派別的總稱。西周滅亡,促使人們更多地轉向對天下興亡的思考,打破了ˇ庶人不議ˇ的觀念,取而代之的是ˇ處士橫議ˇ的活躍風氣。在對人、事及社會的廣泛探討中,人們不再崇信ˇ天道ˇ,進而在如何統一天下、治理國家、教化民眾等方面形成了各種不同的學派。這些學派的創立者和代表人物被合稱為ˇ諸子ˇ,ˇ百家ˇ則指這些學派。最有影響的主要是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各學派的人物針對一些社會問題四處游說,推行自己的政治 主張,或著書立說,人們的思想空前活躍,在中國文化史上形成了一個百家爭鳴的空前繁榮的局面。諸子百家的學術觀點反映在他們的文學作品中也隨之形成了不同的學術和文學派別。諸子散文大都觀點鮮明,言辭犀利,感情充沛,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所以諸子百家散文不僅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同時也具有重要的文學價值。
諸子百家之中最為流傳的是: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雜家、農家、小說家 、縱橫家。 [編輯本段]諸子百家簡介一、儒家: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論語》、《孟子》、《荀子》
儒家是戰國時期重要的學派之一,它以春秋時孔子為師,以六藝為法,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張「德治」和「仁政」,重視道德倫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養的一個學術派別。
儒家強調教育的功能,認為重教化、輕刑罰是國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張「有教無類」,對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都應該進行教育,使全國上下都成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還主張以禮治國,以德服人,呼籲恢復「周禮」,並認為「周禮」是實現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戰國時,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兩派。
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貴君輕」,提倡統治者實行「仁政」,在對人性的論述上,他認為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論 」,與荀子的「性惡論」截然不同,荀子之所以提出人性本惡,也是戰國時期社會矛盾更加尖銳的表現。
二、道家:
代表人物:老子、莊子、列子。作品:《道德經》、《莊子》、《列子》
道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又稱「道德家」。這一學派以春秋末年老子關於「道」的學說作為理論基礎,以「道」說明宇宙萬物的本質、本源、構成和變化。認為天道無為,萬物自然化生,否認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張道法自然,順其自然,提倡清靜無為,守雌守柔,以柔克剛。政治理想是「小國寡民」、「無為而治」。老子以後,道家內部分化為不同派別,著名的有四大派:莊子學派、楊朱學派、宋尹學派和黃老學派。
三、墨家:
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
墨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創始人為墨翟。
這一學派以「兼相愛,交相利」作為學說的基礎:兼,視人如己;兼愛,即愛人如己。「天下兼相愛」,就可達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張尚賢、尚同和非攻;經濟上主張強本節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時,又提出「非命」的主張,強調靠自身的強力從事。
墨家有嚴密的組織,成員多來自社會下層,相傳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勵志。其徒屬從事談辯者,稱「墨辯」;從事武俠者,稱「墨俠」;領袖稱「巨(鉅)子」。其紀律嚴明,相傳「墨者之法,殺人者死,傷人者刑」(《呂氏春秋·去私》)。
墨翟死後,分裂為三派。至戰國後期,匯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認識論、邏輯學、數學、光學、力學等學科的研究,是謂「墨家後學」(亦稱「後期墨家」),另一支則轉化為秦漢社會的游俠。
四、法家:
代表人物:韓非、李斯、商鞅。作品:《韓非子》
法家是戰國時期的重要學派之一,因主張以法治國,「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故稱之為法家。春秋時期,管仲、子產即是法家的先驅。戰國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開創了法家學派。至戰國末期,韓非綜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勢」和申不害的「術」,以集法家思想學說之大成。
這一學派,經濟上主張廢井田,重農抑商、獎勵耕戰;政治上主張廢分封,設郡縣,君主專制,仗勢用術,以嚴刑峻法進行統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則主張禁斷諸子百家學說,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其學說為君主專制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論根據和行動方略。
《漢書·藝文志》著錄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書》和《韓非子》。
五、名家:
代表人物:鄧析、惠施、公孫龍和桓團。作品:《公孫龍子》
名家是戰國時期的重要學派之一,因從事論辯名(名稱、概念)實(事實、實在)為主要學術活動而被後人稱為名家。當時人則稱為「辯者」、「察士」或「刑(形)名家」。代表人物為惠施和公孫龍。
六、陰陽家:
代表人物:鄒衍
陰陽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因提倡陰陽五行學說,並用它解釋社會人事而得名。這一學派,當源於上古執掌天文歷數的統治階層,代表人物為戰國時齊人鄒衍。
陰陽學說認為陰陽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兩種對立和轉化的力量,可用以說明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五行學說認為萬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原素組成,其間有相生和相勝(葜)兩大定律,可用以說明宇宙萬物的起源和變化。鄒衍綜合二者,根據五行相生相勝說,把五行的屬性釋為「五德」,創「五德終始說」,並以之作為歷代王朝興廢的規律,為新興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論根據。
《漢書·藝文志》著錄此派著作二十一種,已全部散佚。成於戰國後期的《禮記·月令》,有人說是陰陽家的作品。《管子》中有些篇亦屬陰陽家之作,《呂氏春秋·應同》、《淮南子·齊俗訓》、《史記·秦始皇本紀》中保留一些陰陽家的材料。
七、縱橫家:代表人物:蘇秦、張儀。創始人:鬼穀子。主要言論傳於《戰國策》
縱橫家是中國戰國時以縱橫捭闔之策游說諸侯,從事政治、外交活動的謀士。列為諸子百家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蘇秦、張儀等。
戰國時南與北合為縱,西與東連為橫,蘇秦力主燕、趙、韓、魏、齊、楚合縱以拒秦,張儀則力破合縱,連橫六國分別事秦,縱橫家由此得名。他們的活動對於戰國時政治、軍事格局的變化有重要的影響。
《戰國策》對其活動有大量記載。據《漢書·藝文志》記載,縱橫家曾有著作「十六家百七篇」。
八、雜家:
代表人物:呂不韋
雜家是戰國末期的綜合學派。因「兼儒墨、合名法」,「於百家之道無不貫綜」(《漢書.藝文志》及顏師古注)而得名。秦相呂不韋聚集門客編著的《呂氏春秋》,是一部典型的雜家著作集。
九、農家:
農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因注重農業生產而得名。此派出自上古管理農業生產的官吏。他們認為農業是衣食之本,應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孟子.滕文公上》記有許行其人,「為神農之言」,提出賢者應「與民並耕而食,饔饗而治」,表現了農家的社會政治理想。此派對農業生產技術和經驗也注意記錄和總結。《呂氏春秋》中的〈上農〉、〈任地〉、〈辯土〉、〈審時〉等篇,被認為是研究先秦農家的重要資料。
十、小說家:
小說家,先秦九流十家之一,乃採集民間傳說議論,藉以考察民情風俗。《漢書·藝文志》雲:「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
諸子百家簡述 諸子百家中,儒家創始人孔子因繼承三代中原文化正統,在諸子百家中脫穎而出。以致儒家學說不僅在諸子百家中地位顯著,而且還成為傳統文化的主流、核心內容,對中民民族精神形成產生了無與倫比的影響。事實上,我們可以說,儒家並非通常意義上的學術或學派,儒家學說是華夏民族的文化精華,也是華夏固有價值系統的一種表現。它已滲透傳統文化的每一根毛細血管之中,極大地影響著中國文化的每一個領域。凡是從中國土壤里產生的學說思想、宗教派別,甚至是外來文化、外來宗教,都不能避免帶上儒家文化的痕跡。於今而言,猶不止此。儒家思想亦對世界文化還產生了永久的影響(我們知道,日本和「四小龍」推崇儒學也是在它們已實現或者基本現代化後,為解決現代化所帶來的信仰危機、道德滑坡問題而採取的補偏救弊措施。所謂「東南亞文化圈」,基本上就是以儒學為主體的文化構成模式。它有力地推動了東南亞的社會文明與進步。隨著歷史的發展,儒家倫理正在進入西方國家)。 關於對諸子百家的派別歸類,司馬談列舉了六家,「乃論六家之要指曰:易大傳:『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途。「夫陰陽、儒、墨、名、法、道德,此務為治者也」(《史記·太史公自序》)。《漢書·藝文志》中的劉歆《七略》的諸子略分為十家: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小說。除去小說家不談,所以稱「九流十家」。
諸子所以說是政治學派的總稱,是因為其各家的基本宗旨大都是為國君提供政治方略。儒家主張以德化民;道家主張無為而治;法家主張信賞必罰;墨家主張兼愛尚同;名家主張去尊偃兵。漢代以後,墨家和名家成為絕學,農家獨立成一門技術性學科,陰陽家演化為神秘的方術。因此對後來大一統王朝政治產生影響的只有儒、道、法。
諸子百家的許多思想給後代留下了深刻的啟示。如儒家的「仁政」、「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恕道」;孟子的古代民主思想;道家的辯證法;墨家的科學思想;法家的唯物思想;兵家的軍事思想等,在今天依然閃爍光芒。便是那「詭辯」的名家,也開創了中國哲學史上的邏輯學領域。我們可以、也應該鑒借儒家的剛健有為精神,來激勵自己發憤圖強;鑒借儒家的公忠為國精神,來培育自己的愛國情懷;鑒借儒家的「以義制利」精神,來啟示自己正確對待物質利益,鑒借儒家的仁愛精神,來培育自己熱愛人民的高尚情操;鑒借儒家的氣節觀念,來培育自己的自尊、自強的獨立人格;也鑒借墨家的「兼愛」、「尚賢」、「節用」;道家的「少私寡慾」、「道法自然」;法家的「廢私立公」等等思想。
十一、兵家。兵家主張運用武力通過戰爭來達到統一國家的目的.創始人是孫武兵家又分為兵權謀家、兵形勢家、兵陰陽家和兵技巧家四類。
兵家主要代表人物,春秋末有孫武、司馬穰苴;戰國有孫臏、吳起、尉繚、魏無忌、白起等;漢初有張良、韓信等。今存兵家著作有《黃帝陰符經》、《六韜》、《三略》、《孫子兵法》、《司馬法》、《孫臏兵法》、《吳子》、《尉繚子》、《將苑》、《百戰奇略》、《唐太宗李衛公問對》等。各家學說雖有異同,然其中包含豐富的樸素唯物論與辯證法因素。兵家的實踐活動與理論,影響當時及後世甚大,為我國古代寶貴的軍事思想遺產。【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賈生年少,頗通諸子百家之書。文帝召以為博士。」
十二、醫家:
代表人物:扁鵲、華佗、張仲景、葛洪、孫思邈、李時珍 作品:《本草綱目》、《瀕湖脈》、《奇經八脈考》、《金丹》、《仙葯》、《黃白》、《肘後救卒方》、《玉函煎方》、《傷寒雜病論》
中國醫學理論的形成,是在公元前五世紀下半葉到公元三世紀中葉,共經歷了七百多年。公元前五世紀下半葉,中國開始進入封建社會。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到封建制度確立,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大動盪的時期。社會制度的變革,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意識型態、科學文化領域出現了新的形勢,其中包括醫學的發展。醫家泛指所有從醫的人。

③ 到2019年為止,全家便利店一共有多少家店

之前好像看新聞有說,大概是十四萬家,其中東莞市最多,每千人一家,而且還說我國便利店太少了。

④ 全家便利店有多少家

截至2022年6月18日,美宜佳便利店自1997年成立以來,門店發展以廣東為中心,逐漸擴張至全國二十個省市200多座城市,真正意義上逐步實現全國覆蓋,全國有效門店數量已突破28000店。28000的店數,也是美宜佳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⑤ 中國有多少個家庭全世界有多少個家庭

截止2014年,中國家庭數量達4.3億戶。

2014年國際家庭日中國紀念大會5月14日在北京召開。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在發布《中國家庭發展報告2014》時指出:

中國家庭數量居世界之首,有約家庭戶4.3億戶,佔世界家庭戶總數約1/5。家庭規模日益小型化。在1950年代前,家庭戶平均人數基本保持在5.3人水平,到2012年縮小為3.02人。

獨居老人比例逐漸升高,單親家庭、丁克家庭、隔代家庭出現快速增長態勢。流動人口舉家遷移趨勢日益明顯,流動家庭和留守家庭大量出現。

(5)中國多少家全家擴展閱讀:

我國家庭結構趨勢:

1、家正在變小。

兩人家庭、三人家庭正在成為我國家庭類型的主體,核心家庭佔到6成以上。除了家庭規模小型化以外,家庭類型還出現多樣化的趨勢,單人家庭、空巢家庭等形態不斷涌現。

2、城鄉家庭收入差距明顯。

城市最高20%的家庭收入是最低20%家庭收入的19倍,農村家庭間的收入不均程度大於城鎮家庭。

3、在養老服務方面,目前對社會化服務需求較大。

養老,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加劇,城鄉養老照護和醫養結合需求較大,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目前主要還是依靠自己和家庭成員。

⑥ 中國有多少家庭

據中國民政部2007年5月23日發布的《2006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報告》,2006年辦理離婚手續的有191.3萬對,比上年增加12.8萬對。其中,離婚率最高的城市是北京離婚率為39%,其次是上海38%,深圳36.25%,廣州35%,廈門34.9%…… 專訪
曾經的單親爸爸:希望更多人不再單身

2005年6月,一個名叫「中國單親家庭網」的網站在網路上出現,兩年間,點擊率已達12萬多。然而,網站和論壇的創始人周學軍卻說:「我寧願網站論壇都垮掉,沒人看,沒人討論。」作為一個曾經的單親爸爸,周學軍深深地體會到:積極地面對單親生活,不再自我封閉,給孩子健康的成長環境,才能走出陰影,過上快樂的生活。
域外:單親家庭不再悶悶不樂

單親家庭是一個復雜的群體,有社會學家列出家庭關系不和諧給人們帶來的三大痛苦:喪偶、離異、父母分居。單親家庭幾乎包含了這三大痛苦,他們曾被視為是這些痛苦的必然承受者。然而,其實隨著家庭觀念和社會關系的變革,在西方國家,單親家庭的父母和孩子都漸漸形成這樣的觀念:我們不是異類,我們不再悶悶不樂。

在英國,2005年有1900萬單親家長撫養310萬名兒童,大約四個育有兒女的家庭就有一個是單親家庭。2006年的一次調查,英國境內的單親家長,父親佔了9%。英國有1/3的婚姻破裂。單身女性(包括離婚和未婚)的人數首次超過了在婚女性的人數。單親家庭和非婚同居、非婚家庭一樣,在英國是很普遍的。在學校,老師要想了解學生同居家庭的情況,已不問你父母是做什麼的,而是問「和你一起生活的大人是做什麼的」。2007年,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離婚率更是高達66%,德國離婚率也居高不下,已達到51.9%。

美國單親家庭孩子占孩子總數的20.6%,由於這些國家單親家庭數目龐大,整個社會有很大的寬容度和完善的社會保障系統,所以單親家庭與雙親家庭沒什麼兩樣。

一個移居美國的中國家庭曾遇到這樣的尷尬,她的左鄰右里幾乎都是單親家庭,一天,中國小朋友回到家裡問了一個問題:「隔壁小朋友的爸爸媽媽都離婚了,爸爸媽媽你們什麼時候離婚啊?」聽來像是笑話,但是卻能反映:單親家庭在美國人看來,不過是一般家庭關系中的一種,並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他們更重視個人情感,認為「強迫兩個價值觀念不同、不相愛的人勉強維持婚姻十分殘酷。」因此,很多人寧願成為單親父母,也不願強求不幸福的完整家。關注孩子健康成長是每個家庭的夢想。

⑦ 中國有多少家庭

截止2014年,中國家庭數量達4.3億戶。

2014年國際家庭日中國紀念大會5月14日在北京召開。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在發布《中國家庭發展報告2014》時指出:

中國家庭數量居世界之首,有約家庭戶4.3億戶,佔世界家庭戶總數約1/5。家庭規模日益小型化。在1950年代前,家庭戶平均人數基本保持在5.3人水平,到2012年縮小為3.02人。

獨居老人比例逐漸升高,單親家庭、丁克家庭、隔代家庭出現快速增長態勢。流動人口舉家遷移趨勢日益明顯,流動家庭和留守家庭大量出現。

(7)中國多少家全家擴展閱讀:

我國家庭結構趨勢:

1、家正在變小。

兩人家庭、三人家庭正在成為我國家庭類型的主體,核心家庭佔到6成以上。除了家庭規模小型化以外,家庭類型還出現多樣化的趨勢,單人家庭、空巢家庭等形態不斷涌現。

2、城鄉家庭收入差距明顯。

城市最高20%的家庭收入是最低20%家庭收入的19倍,農村家庭間的收入不均程度大於城鎮家庭。

3、在養老服務方面,目前對社會化服務需求較大。

養老,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加劇,城鄉養老照護和醫養結合需求較大,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目前主要還是依靠自己和家庭成員。

⑧ 全國哪些城市有全家便利店

全家官網有介紹,我截了圖,您可以參考一下


⑨ 中國目前🈶️多少個家庭

如果平均一個家庭5個人,那麼我國現在可能有近3億個家庭。這個基本上可以從全國人口總數推算。

⑩ 中國家庭比重的數據是多少例如三口之家佔多少四口之家佔多少

人民網北京5月15日電(記者常紅 閆妍)今天,全國婦聯發布中國和諧家庭建設狀況調查報告。報告指出,家庭人口結構:以三口之家為主,佔36.5%,城鄉有所不同。從家庭人口結構和家庭類型看,調查顯示,城鄉綜合起來3口之家佔36.5%,排第一, 4口之家佔25.0%,排第二,這與我國家庭人口規模小型化、核心家庭占據主導地位的發展趨勢是一致的。分城鄉進行對比,在城市,依然是3口之家排第一,4口之家排第二;農村則不然,排在第一的是4口之家,排在第二才是3口之家。此外,兩代人或三代人同住的家庭中,城市「與已婚女/婿同住的」家庭比重最高(63.8%),遠高於農村,農村「與公婆/岳父母同住的」比重最高(49.6%)。這些城鄉差別,是國家人口政策和城鄉不同的經濟社會文化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2120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584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888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954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712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2039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2185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819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814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