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家莊有多少戶多少人口
⑴ 新泰市汶南鎮汶南北村舊村改造獲批了嗎
目前還沒有獲批的消息。
汶南鎮,隸屬山東省泰安市新泰市,地處新泰市東南部,東與臨沂市蒙陰縣接壤,南接臨沂市平邑縣,西連東都鎮,北鄰青雲街道,全鎮行政區域面積185.22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汶南鎮戶籍人口109690人。1958年,成立汶南公社。1984年,撤銷公社設辦事處。1985年,撤辦事處分建汶南鎮和沈家莊鄉。2001年,沈家莊鄉並入汶南鎮。截至2020年6月,汶南鎮轄85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鮑庄。2011年,汶南鎮財政總收入2.4億元,比上年增長20%。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6億元。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2294萬元,增值稅5981萬元,企業所得稅1058萬元。人均財政收入2337元。截至2019年末,汶南鎮有332個工業企業,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超市或綜合商店167個。
2011年末,汶南鎮轄東湖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下村、西村、北村、東村、吳山、鮑庄、水家莊、小河東、公家莊、青沙、大河東、盤古、周家溝、分水嶺、仙人橋、李家樓、二龍庄(曹庄)、鮑音、甄家莊、果庄、玉泉庄(下峪)、尹家屋、雙龍(西官莊)、兩橋、東魯、類家莊(國家莊)、北安、重興、西魯、類王莊、紙坊、李家營(李家莊)、朝陽、盤車溝、薛家莊、平山莊(東官莊)、魯家溝、光明、洞山後(上峪)、南洪河、東洪河、莊家莊、柳平庄(楊庄)、柳溝、南趙庄、山口、崖庄、許庄、沈家莊、借庄、太平庄、東周、陳糧、東楊家窪、東單家莊、常嶺庄(北西官)、北張庄(張庄)、北鮑、李仙、西南辰(西陳)、東南辰、中南辰、向陽、小劉庄、韓庄、小張庄、南嶴陽、澇坡、雙山、窪子、英家莊、大辛、小辛、白家莊、德營、嶴山東、北嶴陽、柳子溝、楊家河、大官莊、黃崖圈、王石山子、付石山子、青雲山、崔石山子85個村民委員會。
⑵ 隆堯縣和燕王掃北有關系嗎
河北省農村流傳著一種說法:自己的祖先是從山西洪洞縣遷來的。為什麼這么說呢?是因為燕王掃北,把河北一帶的人都殺死了。
燕王為什麼對河北一帶百姓大肆屠殺呢?史書上說:「惠帝(即建文帝)承太祖(朱元璋)遺威餘烈,因勢初張,仁聞昭宣,眾心悅服,成祖(即燕王)奮起方隅冒不韙以爭天下」。可見當時百姓在思想上傾向建文帝,而不傾向燕王。當燕王發動"靖難"戰爭後,各地官民對他進行了頑強抵抗。據《南宮縣志》記載,"燕兵所過,各州、縣義民目為叛逆,爭抗拒之",《邢台縣志》記載,「靖難兵起,傳檄征響,秀(邢台地方官方秀)抗不」。由於各地人民的大力抵抗,燕王的軍隊連受挫折,引起了燕王的極大憤怒。於是每攻一地,便屠其城,赤其地,殘無人道地屠殺百姓,即所謂"燕王憤甚,燕京以南,所過為墟,屠戮無遺"(《南宮縣志·兵事篇》)。另外戰爭期間人民大量外逃,也造成河北人口急劇減少。史書上記裁"青燐白骨,怵驚心目","長淮以北則鞠為草莽。"當時景狀之慘,可想而知。
隆堯縣與燕王「掃北有關」的地名志 :
白家莊:
相傳,明代前,該村叫「雙獅口」,因村西口一雙石獅得名。明「燕王掃北」時,雙獅口毀於兵禍。明永樂間,白姓民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占籍為村,遂以姓氏取村為白家莊,沿用至今。
孟村:
據該村孟氏族譜記載:該系明代前因姓氏而得名的自然村。明「燕王掃北」後,該村尚存孟、宋二戶。永樂間,山西民相繼遷入,仍襲用「孟村」之名及今。
北寨子:
相傳,在明代前該村曾有九座樓,環村築寨,時名「九樓寨」。「明燕王掃北」時,九樓毀於兵,空留殘垣土寨,因以更名為「寨子」。明景泰年間,孫氏民由此南遷另建村寨,亦名「寨子」。一九四五年前,二寨為一個行政村。解放後,二寨各自獨立。該居北,故名北寨子。
小孟:
相傳,明「燕王掃北」時,該地只有一名叫小孟的人倖存。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山西民遷此,因小孟名村。當時村東、西各有一寺,曰「昭窪寺」,至今仍有「東昭窪,西昭窪,中間住著小孟家」之民謠。
齊村:
相傳,該村始於春秋時期,村因姓氏而得名。後因宣務山聞名遐邇,村也隨之興旺起來,素有「山後齊村」之稱。明「燕王掃北」時,該村被夷為平地,齊姓民所剩無幾。(按:據該村老年人劉會川述:他在去今五十年前收錢糧時,見該村帳目上曾有過齊三片之人名。)現該村已無齊姓,其他姓氏皆明永樂初由山西遷入的。
西尚:
古時,該與東尚本為一村,曰「尚村」,始建於春秋時期,因姓氏而得名(據該村元代至順年間二郎廟碑文)。原村毀於明「燕王掃北」。明永樂間,山西民徒此,仍沿用原村名。後分為東、西二村,該為西尚村,簡為西尚,沿至今。
水飯:
考甄家莊土地廟碑文:該水飯庄在明「燕王掃北」前謂「小西庄」,系去東一里甄家莊(原名大西庄)之支系村。相傳,明永樂間,山西常某至柏鄉縣中魯尋其長兄,要求寄居,其嫂不留,並立趕出門。常無奈,就在這個南北交通要道的「小西庄」處設館,以賣水、飯為主。後張姓由去東大張庄遷入,亦營水、飯業。水飯庄之名緣此而致,沿用至今。
甄家莊:
考該村土地廟殘碑,該本名「大西庄」,約建於元代。明「燕王掃北」後,村中只剩一戶甄姓民,遂更大西庄為甄家莊。現該村王、李諸姓皆系爾後由山西遷入的。
白木:
考該村老爺廟之元代碑文:該在元時為「北陳村」,「戶數百餘家」。相傳,北陳村毀於「燕王掃北」。明永樂間,居民由山西遷此,以村南老爺廟之落皮古槐,名村為「白木庄」,現簡為白木。
良村:
考該村閻氏族譜:明代前此即為村落,但名稱不詳。「燕王掃北」後,此地只留一家閻姓民。明永樂間,王、李、曹等姓民由山西遷入,遂以嘉言名村為「小良村」。(按:考其名前冠以「小」字,是為與當時內邱之良村有別)一九四五年簡為現名。一九六一年劃良村為四個大隊。
高村:
據該村關帝廟碑文記載,該村系以高姓命名的自然村,曰「高村」,約建於明代前。明「燕王掃北」後,北地尚孑遺一戶高姓氏。明永樂間,山西民遷此,命村為「高庄」。後因村之人口發展較快,清乾隆間復為高村,沿至今。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村民曾創修環村土寨,「周圍650丈,牆基厚1.5丈,壕闊1丈,深1丈。建寨人:附貢生李清芬,生員李文炳,監生韓鑒,地方張庭選。」現此寨已無存。
南位:
據考,該村原名「南衛」,與去北之「北衛」村遙遙相對,原為北宋末年宋、金交兵戰場上的兩個防衛地。「燕王掃北」時,北衛村廢於兵。明永樂間,山西民徒此南衛定居,仍為南衛名。至清光緒時,村名諧音書為「南位」(據清乾隆和光緒間《唐山縣志》),沿用至今。今南位村北尚有北衛廢村遺址。
⑶ 姓甄的原來姓什麼 甄姓在大陸的具體分布
[編輯本段]甄姓何來甄氏的來源有二 1以官名為姓,來自舜帝。上古的時候,舜帝品德高尚,處處以身做則。他聽說東夷部落的燒陶技術落後。於是就到東夷部落去燒陶。在舜的指點之下,東夷部落很快掌握了燒陶的主要技術,而且成了著名的陶器產地。由於經濟的發展,東夷部落的所在地很快發展成為一個城邑,這就是甄城。舜的子孫有的留在甄城做甄官,掌管制陶業 。後來甄官的後代便以這一官名為姓,稱為甄姓。 2以封地為姓。上古部落首領皋陶的兒子仲甄在夏朝做官,後來被分封到甄,他的子孫於是根據祖先的封地和字,將自己的姓氏定做甄。 甄姓分布 甄氏的望族居住在中山。 山東臨清金郝庄肖北村有大概800人,甄八里有1500人多 河南駐馬店平輿縣十字路鄉甄庄有數千人, 河南汝州市夏店鄉夏北村有800餘人夏店鄉甄窯村有1000多人甄陽光22歲夏北人都認識.現在河南長垣縣張占鄉甄庄村有甄姓者六百餘人。 河南登封市盧店鎮景店村甄家巷、瓦爻溝村甄家溝有甄氏族人千餘。 河南省寧陵縣也有甄氏族人聚居地。 河北定州流駝庄村,有甄姓者達三千之多,又有東西兩甄村、賈村、南北兩王宿,甄姓者又有數千人。 河北隆堯縣有一甄家莊有姓甄者近千人。 安徽省長豐縣義井鄉有以甄氏命名行政村數個,人數不下千人。 有又在廣東開平一帶也有少量甄姓分布。又有貴州六枝也有少量甄姓分布。
⑷ 邢台縣有哪幾個鄉
邢台縣有以下6個鄉:太子井鄉、北小庄鄉、龍泉寺鄉、城計頭鄉、白岸鄉、冀家村鄉。
1、太子井鄉
太子井鄉是河北省邢台市邢台縣轄鄉,位於縣境西南部,總面積65平方公里,轄15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西太子井,位於邢台縣政府駐地西偏南21公里處。
太子井鄉地處太行山脈東側低山區,土壤以褐土為主,土地瘠薄,十年九旱,水源奇缺,是邢台縣有名的乾旱區。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穀子、綠豆、薯類,果樹主要有核桃、大棗、酸棗、黑棗、柿子等。
境內石灰岩和白雲岩資源儲量豐富、品質優良,以石子、灰粉為支柱的建材業為太子井鄉主導產業。
2、北小庄鄉
北小庄鄉是河北省邢台市邢台縣轄鄉,位於邢台縣西部,總面積114平方公里,轄30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北小庄村,距邢台縣人民政府35.1公里。
3、龍泉寺鄉
龍泉寺鄉是河北省邢台市邢台縣轄鄉,位於邢台縣西部,總面積152平方公里,轄48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龍泉寺村,位於邢台縣政府以西29.7公里處。
龍泉寺鄉地處太行山脈東側丘陵區,地勢西高東低,土壤以褐土為主,氣候乾旱。河流有野河、漿水川、路羅川、道溝川、天井溝、孔庄溝、龍泉溝等,朱庄水庫坐落於境內。
礦產資源有石英石、鐵礦等。主要種植小麥、玉米、棉花等農作物,果樹以板栗、大棗、柿子為主。工業以采礦、建材為主。境內有小西天、龍泉湖等旅遊景區。
4、城計頭鄉
城計頭鄉隸屬於河北省邢台縣,該鄉位於邢台縣西部山區,東鄰龍泉寺鄉,北界漿水鎮,西連路羅鎮,南與沙河市禪房鄉接壤。距縣人民政府58公里。 面積85.9平方公里。鄉鎮企業有運輸、飲食、服務等業。農業主產小麥、玉米、花生。
5、白岸鄉
白岸鄉位於河北省邢台縣縣境西部,距縣政府60.7千米。北靠山西松煙,西接山西左權,南聯沙河、武安,東臨路羅大川。鄉政府駐白岸村。面積118.9平方千米。
白岸鄉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和人文景觀,郭守敬書院、張果老山、牛郎織女峰在當地有著廣泛傳說,中國愛情山,冀南第一漂已成為白岸鄉一大亮點;八路軍彈葯庫、兵工廠、製革廠、造紙廠、八路軍後方醫院、冀南銀行在白岸鄉境內留有遺址。
⑸ 河北省石家莊市無極縣各村由來。知道幾個說幾個希望能補全。
1、七汲鎮,相傳西漢時該村街內為一古河,人們分居兩岸,為便於相互往來,在河上建起七座小橋,以此取名七汲。因鎮政府駐在該村七汲稱之七汲鎮。
2、張段固鎮,唐代有張、段、固三姓首先在此定居,合三代之姓取名張段固村。
因鎮政府在此村稱之張段固鎮。建國前屬二區,建國初期屬一區,1953年建小鄉,1956年並為大鄉,1959年為無極公社張段固生產管理區,1962年建人民公社,1983年復置鄉,1985年改為建制鎮。
3、高頭回族鄉,明代原有白氏三兄弟居於北蘇,後來一遷郭庄,一遷高頭,一留北蘇。高頭村址地勢低窪,常受水災,人們嚮往高地,其意而名曰高頭。因鄉政府駐此高頭村,名高頭鄉。
4、郝庄鄉,明代郝、張兩姓在此定居,取名郝張村,後隨字音演變稱郝庄。1963年人民公社駐地遷至中郝庄,1983年改稱郝庄鄉。
5、里城道鄉,唐代有一姓李官員在此修建通往縣城大道,故取名李城道,後演變為里城道,鄉政府駐地該村,定名里城道鄉。
截止到2018年末,無極縣下轄6鎮5鄉:無極鎮、七汲鎮、張段固鎮、北蘇鎮、郭庄鎮、大陳鎮、高頭回族鄉、郝庄鄉、東侯坊鄉、里城道鄉、南流鄉。
⑹ 現在的甄氏家族還有嗎
現在當然還有「甄」姓,比如甄子丹、甄龍等。
不過我估計樓主是不是看了《甄嬛傳》問的那個甄氏家族啊?首先本劇是根據流瀲紫原創的小說《後宮甄嬛傳》改變的,而小說則是杜撰的,所以這個家族是不存在的,當然沒有流傳。
甄嬛的歷史原型清世宗孝聖憲皇後,鈕祜祿氏,生於1693年1月1日(康熙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滿洲鑲黃族人四品典儀官凌柱之女。十三歲時入侍雍和宮邸,為雍王胤禛之側福晉。 卒於1777年3月2日(乾隆四十二年正月二十三),葬泰東陵。謚:孝聖慈宣康惠敦和誠徽仁穆敬天光聖憲皇後。
最初在雍親王府邸為妾,號格格,為低階侍妾。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庚午,生雍親王四子弘歷即後來的乾隆帝。生下乾隆後地位未獲提升,十餘年間皆號格格,也未生下其他皇子,看來並不受寵。雍正即位初,直接封為熹妃,估計跟乾隆被密定為儲君有關, 居景仁宮。地位次於烏喇那拉皇後、年貴妃、齊妃。但後來隨著年妃、皇後相繼逝世,齊妃之子弘時失帝意,地位日漸升高。八年(1730年),晉封為熹貴妃,為雍正朝後期後宮統攝者。
鈕祜祿氏家族在大清朝可是大姓,見於《皇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鈕祜祿,滿語「狼」。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主要分布在松花江流域、牡丹江流域、長白山區。滿語「鈕祜祿」漢譯「狼」之意。「狼」是滿族先世女真的圖騰之一,女真人出於對「狼」的崇拜,而以其為姓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鈕祜祿」這個姓氏的稱謂曾幾度變化:遼代稱「敵烈氏」,金代稱「女奚列氏」,元代稱「亦氣烈氏」,明代稱「鈕祜祿氏」。滿洲氏族「鈕祜祿」氏,冠以漢字姓稱「鈕」姓,也有的冠以漢字姓稱「郎」姓。「鈕祜祿」氏是典型的"一氏冠兩姓"的滿洲氏族。詳見《滿族八大姓》。鈕祜祿氏家族出了很多的人才,其中最有名的要算軍事家、政治家、翻譯家、理財家、文學家和珅了。
甄姓分布
山東省陽谷縣李台鎮甄台村甄姓3000餘人
河北省曲陽縣黨城鄉城南村甄姓4000-5000人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區商橋鎮前甄村、後甄村有甄姓者大概1000人。
甄氏的望族居住在中山。
山東臨清金郝庄肖北村有大概800人,甄八里有1500人多
河南駐馬店平輿縣十字路鄉甄庄有數千人,
河南汝州市夏店鄉夏北村有800餘人
河南省汝州市夏店鄉甄窯村有1000多人
河南長垣縣張占鄉甄庄村有甄姓者六百餘人。
河南登封市盧店鎮景店村甄家巷、瓦爻溝村甄家溝有甄氏族人千餘。
河南省寧陵縣也有甄氏族人聚居地。
河北省邢台縣大賈鄉村有甄姓者2000餘人,比鄰的南崗西村有甄姓1000餘人。
河北定州流駝庄村,有甄姓者達三千之多,又有東西兩甄村、賈村、南北兩王宿,甄姓者又有數千人。
河北隆堯縣有一甄家莊有姓甄者近千人。
河北石家莊行唐縣溝北村甄姓者千餘人。
安徽省長豐縣義井鄉有以甄氏命名行政村數個,人數不下千人。
安徽省六安市有以甄氏命名人數有500到700人左右
有又在廣東開平一帶也有少量甄姓分布。又有貴州六枝也有少量甄姓分布。
江蘇省邳州市陳樓鎮甄家村甄姓大概600人,該市其他地方也有分布.
山東省章丘市聖井鎮,甄姓上千多人,輩分為:學德宜廣,克繼守城...................
天津市武清區畦疃村,有甄姓居民300多人。
安徽省泗縣黑塔鎮三甄村姓甄的大概不足一千人
⑺ 河北省無極縣的歷史沿革
春秋時隸鮮虞,戰國歸中山,秦建苦陘,漢置毋極,唐通天二年(公元697年)定名無極。
魯陰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大夫毋駭帥兵侵佔極邑(今山東魚台縣極亭),極侯出奔燕。燕即封侯於此地(今無極縣境),此又稱此地為極邑,魯隱公二年大夫毋駭又帥兵北侵滅極,更名為毋極,取其滅極之意,唐武則天萬歲通天二年改毋為無,即無極至今。清雍正十二年屬正定府,民國二年(1913)年置范陽道轄無極縣,1928年廢道,無極縣直屬河北省。1949年8月1日無極縣劃歸河北省定縣專區,1954年4月改屬石家莊專區,1958年無極藁城合並為藁城縣,1962年三縣復置。
2000年,無極縣轄6個鎮、5個鄉。總人口483538人,各鄉鎮人口: 無極鎮 73613 七汲鎮 42466 張段固鎮 41453 北蘇鎮 54327 郭庄鎮 43033 大陳鎮 31774 高頭鄉 33315 郝庄鄉 48279 東侯坊鄉 48998 里城道鄉 41068 南流鄉 25212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年,無極縣轄6個鎮、4個鄉、1個民族鄉,213個村委會、4個社區居委會。
無極鎮:東城區、西城區、光明街、幸福街4個社區;東中鋪、西中鋪、東關、西關、角頭、高家莊、姚村、張村、鄭村、柴城、朱家莊、戶村、東羅尚、西羅尚、莊裡、佛堂、營里、東合 流、中合流、西合流、柳見、高村、房家莊、安城、里家莊村委會
七汲鎮:東七汲、西七汲、西漢、東漢、西庄、東流村、西流村、楊村、東 小鎮、西小鎮、蔡庄、王村、王先、泗水、崔村、大漢、小漢、大 漢營、甄家莊、小呂
大陳鎮:大陳、小陳、高陵、趙戶、趙戶營、西郎、泊頭、東侯、金谷、北 侯、北家莊、石家莊、王家莊
張段固鎮:張段固、司家莊、霓家莊、東南豐、西南豐、北豐、東兩問、西兩 河、耿家莊、東辛庄、西辛庄、南江、郭呂、萇家莊、東驗村、西 驗村、齊洽、呂呂村、王呂樹、田莊、市庄
郭庄鎮:郭庄、馮家莊、張家莊、北牛、西牛、東牛、姚家營、張家營、甄 家營、王家營、牛家莊、崔家莊、戶合營、北汪、馬村、南牛、前 北焦、後北焦、楊坊、穆家莊、西李家莊、楊家莊、磁河店
北蘇鎮:北蘇、馬橋、林中、寺下、月旦、樓下、彭家莊、東市庄、西市庄、新城、費家莊、明秩奪、東庄、大名庄、驛頭、史村、南焦、南蘇
南流鄉:東南流、西南流、東宋、西宋、江仁、固現、呈現、大中郎、小中 郎、彭村、大召、南俱佑
里城道鄉:里城道、東東丈、西東丈、面東丈、蘇村、金山、西侯、里尚、南 里尚、袁流村、南沙窩、北少窩、東大戶、西大戶、馬庄、東北牛、 趙正寺、里貴於、北合庄、南候、周家莊、東池陽、祁村
郝庄鄉:西郝庄、北郝庄、西中郝庄、東中郝庄、東郝庄、東陳村、西陳村、 東北遠、西北遠、裴里村、東店尚、北店尚、西店尚、東東門、西 東門、東門營、牛辛庄、黃台、固汪
東侯紡鄉:東侯坊、武家莊、西南江、古庄、北侯坊、南侯坊、西池陽、南池陽、羅庄、北朱村、南朱村、東朱村、甄村、馬孤庄、西東陽、東東 陽、北東田、曹家莊、東豐庄、東豐、南馬、北馬、東東馬、西東馬
高頭回族自治鄉:西朱家莊、西王家莊、高頭一村、高頭二村、高頭三村、小西門、 劉家莊、北虎、南虎、南談下、北談下、中談下、馬坊、北虎庄、 西高
無極縣歷史沿革
春秋時隸鮮虞,戰國歸中山,秦建苦陘,漢置毋極,唐通天二年(公元697年)定名無極。
魯陰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大夫毋駭帥兵侵佔極邑(今山東魚台縣極亭),極侯出奔燕。燕即封侯於此地(今無極縣境),此又稱此地為極邑,魯隱公二年大夫毋駭又帥兵北侵滅極,更名為毋極,取其滅極之意,唐武則天萬歲通天二年改毋為無,即無極至今。清雍正十二年屬正定府,民國二年(1913)年置范陽道轄無極縣,1928年廢道,無極縣直屬河北省。1949年8月1日無極縣劃歸河北省定縣專區,1954年4月改屬石家莊專區,1958年無極藁城合並為藁城縣,1962年三縣復置。
2000年,無極縣轄6個鎮、5個鄉。總人口483538人,各鄉鎮人口: 無極鎮 73613 七汲鎮 42466 張段固鎮 41453 北蘇鎮 54327 郭庄鎮 43033 大陳鎮 31774 高頭鄉 33315 郝庄鄉 48279 東侯坊鄉 48998 里城道鄉 41068 南流鄉 25212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年,無極縣轄6個鎮、4個鄉、1個民族鄉,213個村委會、4個社區居委會。
無極鎮:東城區、西城區、光明街、幸福街4個社區;東中鋪、西中鋪、東關、西關、角頭、高家莊、姚村、張村、鄭村、柴城、朱家莊、戶村、東羅尚、西羅尚、莊裡、佛堂、營里、東合 流、中合流、西合流、柳見、高村、房家莊、安城、里家莊村委會
七汲鎮:東七汲、西七汲、西漢、東漢、西庄、東流村、西流村、楊村、東 小鎮、西小鎮、蔡庄、王村、王先、泗水、崔村、大漢、小漢、大 漢營、甄家莊、小呂
大陳鎮:大陳、小陳、高陵、趙戶、趙戶營、西郎、泊頭、東侯、金谷、北 侯、北家莊、石家莊、王家莊
張段固鎮:張段固、司家莊、霓家莊、東南豐、西南豐、北豐、東兩問、西兩 河、耿家莊、東辛庄、西辛庄、南江、郭呂、萇家莊、東驗村、西 驗村、齊洽、呂呂村、王呂樹、田莊、市庄
郭庄鎮:郭庄、馮家莊、張家莊、北牛、西牛、東牛、姚家營、張家營、甄 家營、王家營、牛家莊、崔家莊、戶合營、北汪、馬村、南牛、前 北焦、後北焦、楊坊、穆家莊、西李家莊、楊家莊、磁河店
北蘇鎮:北蘇、馬橋、林中、寺下、月旦、樓下、彭家莊、東市庄、西市庄、新城、費家莊、明秩奪、東庄、大名庄、驛頭、史村、南焦、南蘇
南流鄉:東南流、西南流、東宋、西宋、江仁、固現、呈現、大中郎、小中 郎、彭村、大召、南俱佑
里城道鄉:里城道、東東丈、西東丈、面東丈、蘇村、金山、西侯、里尚、南 里尚、袁流村、南沙窩、北少窩、東大戶、西大戶、馬庄、東北牛、 趙正寺、里貴於、北合庄、南候、周家莊、東池陽、祁村
郝庄鄉:西郝庄、北郝庄、西中郝庄、東中郝庄、東郝庄、東陳村、西陳村、 東北遠、西北遠、裴里村、東店尚、北店尚、西店尚、東東門、西 東門、東門營、牛辛庄、黃台、固汪
東侯紡鄉:東侯坊、武家莊、西南江、古庄、北侯坊、南侯坊、西池陽、南池陽、羅庄、北朱村、南朱村、東朱村、甄村、馬孤庄、西東陽、東東 陽、北東田、曹家莊、東豐庄、東豐、南馬、北馬、東東馬、西東馬
高頭回族自治鄉:西朱家莊、西王家莊、高頭一村、高頭二村、高頭三村、小西門、 劉家莊、北虎、南虎、南談下、北談下、中談下、馬坊、北虎庄、 西高
⑻ 想知道: 陽泉市 甄家莊人口有多少 在哪
甄家莊村,位於陽泉市郊區李家莊鄉,是陽泉市的近郊。人口大約1000人。
⑼ 邢台市隆堯縣人口超過一萬的有多少個村,村名是什麼
隆堯縣轄6個鎮、6個鄉:隆堯鎮、魏家莊鎮、尹村鎮、山口鎮、蓮子鎮、固城鎮、北樓鄉、東良鄉、雙碑鄉、牛家橋鄉、千戶營鄉、大張庄鄉
隆堯鎮 鎮政府駐西甫村。面積77平方千米,人口6.36萬。轄40個村委會:西甫、東甫、南甫、北甫、永興、東關、西關、南關、北關、義豐、西河、杜村、沙灣、韓解、東里、韓庄、北和、東河、西張、郭園、官莊、虎中、宋村、陳村、楊河、丘底一、丘底二、丘底三、南柏舍、北柏舍、西柏舍、東柏舍、南小河、堯家莊、白家莊、南潘庄、堯南關、堯北關、堯東庄、顯化寺。
尹村鎮 鎮政府駐西尹村。面積69.8平方千米,人口4.25萬。轄23個村委會:西尹、東尹、田西、楊村、王村、彭村、大霍、東侯、西侯、前良、後良、西良、東良、屯裡、前楊、後楊、東楊、楊村、染紅、霍庄、南西董、大寧鋪、北小霍。
固城鎮 鎮政府駐固城村。面積61.5平方千米,人口4.00萬。轄18個村委會:固城、後岳、前岳、小孟、孟村、戶曹、鄉觀、王橋、大營、東王、西潘、東潘、新劉庄、北寨子、北辛庄、北西董、火連庄、胡家莊。
華龍鎮 鎮政府駐蓮子鎮村。面積78平方千米,人口3.77萬。轄23個村委會:蓮子鎮、白家寨、東閻庄、西閻庄、北閻庄、崔家樓、北鹽池、耿家莊、西店子、王家莊、南吳疃、西哈口、北哈口、東店馬、前辛庄、後辛庄、任村、東范、西范、東庄、賈庄、辛庄、東潘。
魏家莊鎮 鎮政府駐魏家莊村。面積43.5平方千米,人口2.98萬。轄25個村委會:魏家莊、西庄頭、東庄頭、公子前、公子後、公子中、肖庄西、肖庄東、肖庄前、肖庄後、王貫庄、多稼庄、趙孟、郭賈、孟賈、王尹、角城、西魏、東魏、牛張、南牛、北牛、張汪、南丈、、李賈。
山口鎮 鎮政府駐山口村。面積49.5平方千米,人口3.07萬。轄21個村委會:山口、白木、東尚、西尚、東齊、西齊、東董、北潘、佃戶營、東山南、西山南、茅山營、茅山莊、南寨子、水飯庄、後蘇薛、中蘇薛、前蘇薛、甄家莊、前棗林庄、後棗林庄。
北樓鄉 鄉政府駐北樓村。面積29平方千米,人口2.85萬。轄20個村委會:北樓、重賢、河北、南羊、辛賈、景福、小汪、范賈、尚禮、堯張庄、白家屯、南樓東、南樓前、南樓後、牛家莊、東曲底、西曲底、周張庄。
東良鄉 鄉政府駐東良三村。面積78平方千米,人口4.91萬。轄26個村委會:東良一、東良二、東良三、東良四、南寺庄、北寺庄、小干言、大幹言、黃家營、大市口、陳庄、南位、店頭、澤畔、邢村、高村、石村、尹後、尹前、東霍、西霍、周村、東庄、唐庄、耿庄。
大張庄鄉 鄉政府駐大張庄村。面積66平方千米,人口3.23萬。轄27個村委會:大張庄、宋家莊、成家莊、檀家莊、郝家莊、渠家莊、焦家莊、殷家莊、馬家莊、白家莊、大曹庄、南王莊、肖張庄、大蟲營、東劉庄、西劉庄、小曹庄、楊家窯、霸王營、張家口、王雄庄、小王莊、黃家莊、劉通莊、范庄、胡家疙瘩、羊毛疙瘩。
牛家橋鄉 鄉政府駐牛家橋村。面積46平方千米,人口2.30萬。轄15個村委會:牛家橋、大興庄、林家莊、西清灣、東清灣、北吳疃、王盤庄、楊家莊、菅村、梅庄、馬頭、舊城、開河。
雙碑鄉 鄉政府駐雙碑村。面積36.21平方千米,人口2.68萬。轄17個村委會:雙碑、亦城、北村、城角、木花、崗頭、里王街、里邊街、里南庄、西良中、前良中、後良中、大崔庄、東崔庄、西崔庄、東小崔、西小崔。
千戶營鄉 鄉政府駐千戶營村。面積83平方千米,人口3.37萬。轄21個村委會:千戶營、唐家莊、孔家莊、岳家莊、陳家莊、蘇家莊、杜家莊、趙家莊、國家莊、徐麻營、舍落口、東王莊、王家場、邢家營、棗駝、南魚、蘇庄、連仲
⑽ 唐山路北區有哪些村兒
路北區果園鄉
轄38個村委會:常各庄、八神庄、丁家屯、張大里、王鄄子、壽王莊、郭家莊、陳家屯、碑子院、瓦官莊、衛家莊、西袁庄、曹家口、興隆庄、大官莊、許各寨、賴旺庄、馬駒橋、吳家莊、娘娘廟、李官屯、周官屯、張思庄、甄家莊、楊家口、李家莊、馬家涯、馮大里、河沿庄、張各庄、邊一、邊二、邊三、邊四、許庄、謝庄、劉火新莊、宋學新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