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吸煙率最低多少
Ⅰ 「控煙令」再升級,10元以下香煙會成歷史嗎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煙民數量大概為3.5億左右,而中國當前總人口為14億人,也就是平均每4個人當中就有一個煙民。多年以來,中國煙草也一直保持著多個「世界第一」,煙草產量,吸煙人數世界第一,煙卷消費量世界第一,煙草利稅世界第一。
也就是說,如果香煙價格提升了50%以上,那麼這些10元以下的香煙數量將會變得更少,如果特別針對10元以下的香煙進行調控的話,那麼相當一部分煙民只能選擇「放棄」吸煙了。
而除了對於香煙的價格進行調控外,也可以從相應的知識進行普及,比如從小培養好小孩對於香煙危害的教育,或者學習其他國家將吸煙者對於肺部的危害直接印在煙盒上,通過公益廣告的方式增加戒煙的宣傳力度,這些都是很不錯的辦法。
如果香煙的價格提升50%,你還會選擇抽煙嗎?
Ⅱ 20年吸煙率僅下降1.5%,控煙為何這么難
隨著生活的壓力,工作壓力的影響,現在吸煙的人越來越多,大家選擇吸煙並不是不知道吸煙的危害,而是想通過吸煙來緩解壓力,有人說吸咽吸的不是煙,而是寂寞,甚至有人覺得,人生不如意,一根香煙解決所有。
提醒大家,吸煙對人體的健康會造成很大的危害,希望大家要對自己的身體引起重視,不要等到身體出了毛病才後悔。長期吸煙的人容易對肺部造成影響,吸煙時間越長對肺的傷害就越大,久而久之,就容易導致肺部疾病的發生,因此,奉勸大家盡量的戒煙吧!
Ⅲ 我想知道中國有多少億煙民每年消耗多少條香煙
中國目前煙民的數量大致在3.5億,多年來,中國煙草一直保持了七個"世界第一":煙葉種植面積第一;煙葉收購量第一;卷煙產量第一;卷煙消費量第一;吸煙人數世界第一;煙草利稅第一;死於吸煙相關疾病人數第一,進入2000年以來,中國每年死於吸煙相關疾病約100萬人,是全球死亡人數的五分之一
去年11月,山東一名年僅9歲的女孩,被查出肺癌晚期,發現時,該女孩的右側胸腔內都已有積水,肺上已經有個腫塊,肺、胸膜和縱膈淋巴結上都有癌細胞的轉移,已沒有任何治療希望。
該****在國內醫學抗癌領域引起了很大震動,上海第八人民醫院放射科主任、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微創治療專業委員會委員楊秀軍向《第一財經日報》提到這個病例時至今心痛,他說,後來查證發現,該小孩的父親已經酗酒多年,每天能抽兩包煙,並且當著孩子的面從不避開。即使在當初妻子懷孕期間也沒有戒煙。"孩子之所以得肺癌,正是因為每天被動吸煙所至。"
衛生部於5月29日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目前煙民已達3.5億,"被動"煙民5.4億,其中15歲以下兒童有1.8億,每年死於被動吸煙的人數已經超過10萬。
今年5月31日,是第20個世界無煙日,主題是"創造無煙環境",然而"無煙環境"在中國已是十年之殤。一份內部研究報告顯示,1997年開始,歐美國際香煙巨頭由於國內禁煙政策的影響,開始大肆進軍亞洲尤其是中國市場。而中國的控煙步伐卻遠遠落後於歐美國家。
吸煙與致貧
煙草對於健康的破壞度不言而喻,煙草對死亡和疾病的作用也已得到了很好的證實。但是,煙草加劇貧困卻沒有得到足夠多的重視。有限的家庭資源被消耗在香煙而不是花在食物和其他必需開支如教育和營養上。貧困家庭用於香煙支出的費用(占其家庭總的可支配收入的4%~5%)有著非常高的機會成本,浪費了本應滿足食物和其他基本需求的寶貴資源。
早在1995年第八個"世界無煙日",控煙與減貧就已經作為主題被提出。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當時提供的資料稱,我國煙草的產量、銷售量和吸煙人數均佔世界首位,煙草所創的經濟收入在國家財政收入中佔有很大比重。
2003年5月,192個世界衛生組織成員國最終通過了《煙草框架公約》(下稱《公約》),中國也在其中。各成員國承諾將迎接煙草帶來的公共衛生挑戰,決心處理煙草價格和稅收,煙草和貧困,跨邊界走私,煙草廣告與促銷,室內清潔空氣的權利等關鍵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顯示,關於煙草種植和消費增加了貧困這一現象一直被忽視。"雖然近年來在不少高收入國家,煙草使用呈下降趨勢,但在中低收入國家中煙草使用正急劇上升。"
全世界煙民有75%在發展中國家,每年要吸掉全世界香煙總消費量(5.7萬億支)的60%左右。這本身證實了綜合煙草控制的必要性。不過,必須注意到煙草使用和其相關的疾病負擔關系呈一定的傾斜。換句話說,窮人相對於富人更傾向於使用煙草,教育和社會經濟地位也存在相似的情況。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中國控煙協會副會長楊功煥教授曾在媒體上表示,由於煙草的效應不是立即發生,所以很多人未能感覺到煙草對健康的危害。在現階段,中國煙民平均比總人群的期望壽命少4.6年,每人平均少工作2年,所創造的勞動價值會減少很多。但是按照目前的吸煙模式,僅由於人口的增長,到2030年吸煙者將增至4.31億人,那麼2025年開始每年有將近200萬人死於因吸煙引起的疾病。
楊功煥說,煙草使用導致醫療費用增加,目前醫療費用的上漲速度遠遠高於煙草行業利稅上漲速度,假若2025年歸因於煙草的疾病和死亡為33%,那麼僅耗費的醫療費用就會超過煙草行業為國家創造的利潤。如果加上生病導致的其他間接費用,僅僅由於直接醫療費用和損失工作年限,就足以抵消煙草所帶來的經濟價值。這還不包括煙草消費導致的其他經濟損失,如火災。
國際香煙巨頭暗戰中國
英國一直在逐漸加強對香煙廣告的限制。1996年通過的一項法律,首先禁止在電影和電視節目中播放煙草廣告,同時要求所有出售的香煙必須標注"吸煙有害健康"的字樣。
自上個世紀70年****始,英國還一直在不斷調高煙草稅。尤其是1998年以後,英國的煙草稅平均每年增長5%。
據有關方面統計,由於採取了各種控禁煙措施,英國煙草巨頭在英國本土 的香煙銷售量也逐漸下降。
記者獲得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自本土銷量受到極大擠壓開始,英國一些大的煙草巨頭開始把目標市場瞄準了亞洲,尤其是中國。
這一現象也發生在美國。美國國家衛生研究署(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葉東升博士告訴記者,美國煙草公司目前在本國由於逐年遞增的消費稅和控煙政策影響,利潤受限。
該博士稱,美國煙商最賺錢的地方不是國內,而是中國。美國的諸多組織也在不斷給中國****施加壓力,希望借奧運之機,在中國大力推廣禁煙。
除了正常的途徑,國外銷往中國的走私煙也不可估量。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的李醫生(Dr.Kelley Lee)和愛丁堡大學的科林醫生(Dr.JeffCollin),對大量英美煙草公司迫於接連不斷的訴訟而被迫公布的內部文件進行了數年研究,根據最新研究數據顯示,在2003年和2005年,英美煙草對中國的銷售是中國官方全部進口數字的50倍。這中間的巨大差距,英美煙草一直難以解釋。
內部文件中還承認,出口到中國香港的煙草製品,絕大多數是用來供應中國內地走私市場的。"顯然,在過去的20年中,走私香煙獲利巨大,並成為英美煙草在中國業務的一部分。這最早是用來繞開中國市場嚴格限制的一種方式,現在成為滾滾收入的來源。走私當時被用來進入市場,與其他品牌競爭,對其定價和供應的管理都非常慎重。"(見本報2006年7月18日報道《內部文件披露:英美煙草主動對華大量走私香煙》)
該報告的李醫生也向本報記者表示,經過長期的研究發現,亞洲,尤其是中國,已經成為英美煙草銷量最大的市場。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煙草企業還曾因衛生組織的全球控煙行動,展開過"反控煙"行動。在美國披露的一批煙草商內部文件顯示,煙草商曾試圖詆毀世衛組織,降低其預算。
據海外媒體披露,美國一家煙草巨頭曾有計劃組織反擊:秘密監聽反吸煙會議以獲取機密資料;說服聯合國農業組織,控煙行動將使得煙草種植窮國收入減少,傷害窮人。
世衛組織的調查發現,這些煙商共設計了26條行動方案,包括破壞1992年"香煙與健康"會議,派出特訓記者恐嚇參會人員;組織****進入世衛組織,監察反吸煙****,竊取機密文件。
為此,世衛組織發出警告稱,如果目前的狀況不根本改變,30年後每年將有1000萬人死於煙草,其中70%在發展中國家。
據外電報道,世界衛生組織計劃就與吸煙有關的死亡和疾病問題,向將煙草公司告上法庭的國家提供專門的知識和咨詢意見,並且鼓勵發展中國家支持和起訴大煙草公司。
國家控煙疲軟
多年來,中國煙草一直保持了七個"世界第一":煙葉種植面積第一;煙葉收購量第一;卷煙產量第一;卷煙消費量第一;吸煙人數世界第一;煙草利稅第一;死於吸煙相關疾病人數第一,進入2000年以來,中國每年死於吸煙相關疾病約100萬人,是全球死亡人數的五分之一。
中國控制吸煙協會原副會長張義芳告訴本報記者,中國2000年之前控煙還不錯,1997年是高峰,從那之後就開始走下坡路。"一個原因是主管部門不積極主動,決策層缺少一批熱心控煙的人。"
他說,中國****加入《公約》,但是實際行動不夠。尤其是在商標和標語上,《公約》要求,煙盒上三分之二地方登上警語,中國沒動。這個到2008年就要求要全面執行。
《公約》還要求降低吸煙率,但中國一直排在前幾名,甚至逐年上升,現在40%的吸煙率,男性在70%。
世界衛生組織曾發布報告稱,中國是世界上唯一吸煙比例在上升的國家。
記者獲得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早在2001年發表的一份世界衛生組織有關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報告(《Trends in coronary risk factors in the WHO MONICA project》),收集了21個國家的38個人群近10年來吸煙情況的資料。在35~64歲的男子中,只有一個國家及地區吸煙率有顯著升高,而且遙遙領先,這就是來自中國北京的樣本人群。
張義芳說,1990年,《吸煙危害控製法》報到國家法制局,但對方說已經有了相關法律,所以沒有批。"我國關於控煙的法律非常滯後的,只是在《煙草專賣法》中第五章18~19節第三章有控煙的內容,就成為某些部門的借口,不再繼續立法。事實上,控煙的內容放在煙草專賣法也有些不倫不類的。煙草專賣法就成了個掩護,使真正的控煙法出不來。"
另外,他說,中國在無煙草廣告方面做得也不夠,各個地方各個媒體為了自己的利益,都睜隻眼閉隻眼。
"中國目前禁止公共場所吸煙的立法現狀存在很多不足,地級以上城市中有一半以上還存在控煙法規空白,而且禁止吸煙的場所比較局限,法規內容限定模糊,可操作性不強。"衛生部副部長王隴德說。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中國控煙協會副會長楊功煥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中國的控煙工作起步很晚,應該是從1990年開始的。雖然一直處於專家控煙的層面,直到1999年以後中國進行加入框架公約的談判,才開始進入****控煙的層面。
她說,目前中國應該是處於從專家控煙到****控煙的推進上,還沒有到全民控煙。控煙的道路確實還很長。
但是,她也不贊成有些專家關於中國控煙工作倒退的說法。"從2003年開始,****不光是介入,而且是領導了中國的戒煙工作,相信在所有人的努力之下,中國加入框架公約之後的控煙步子會更快。"
Ⅳ 2012r中國的煙民有多少,其中青少年有多少
3.41%.。。
也就是100個人有3,41個抽煙。
而且是青年= =。
煙民低齡化格局仍未變
有數據顯示,全國中學生中平均吸煙率為3.41%
龐大的消費群體使中國成為世界第一煙民大國,人們對吸煙有害健康的認識逐步形成,但在社會對煙草危害越來越重視的今天,我們身邊的小煙民隊伍卻有發展「壯大」之勢。據有關數據調查顯示,全國中學生中平均吸煙率為3.41%。
有調查數據顯示:全世界每年因吸煙死亡的達500萬人之多。其中,我國吸煙人群開始吸煙的平均年齡由22.4歲降為19.7歲,煙民隊伍年輕化讓人憂。在近日走訪了一些學校的過程中,記者也明顯感覺到煙民低齡化現象仍沒有較大的改觀。
醫學衛生屆紛紛呼籲:吸煙人群低齡化的趨勢越來越嚴峻,青少年控煙刻不容緩。
現狀 吸煙平均年齡提前3歲
據海南省去年調查表明,海南省中學生中吸煙率高達4.49%,比全國平均3.41%高一個百分點。
深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去年公布調查報告稱,深圳煙民有年輕化趨勢,吸煙者平均年齡32.8歲,其中,31.3%的大中學生吸過煙。
沈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治科的數據顯示,目前,沈陽市中學生男生嘗試吸煙率為35.6%,女生嘗試吸煙率為18.2%;男生吸煙率達10.7%,而女生吸煙率為2.0%;成人總吸煙率為40.9%,男性吸煙率為69.8%,女性吸煙率為13.2%。
據
衛生部門近年所做的抽樣調查顯示,在大學、高中和初中男生中,吸煙的比率分別高達46%、45%和34%。而我國「煙民」的平均年齡在不斷降低,初始吸煙的年齡1996年比1984年提前了3歲,年齡最小的煙民竟只有7歲。
成都疾病控制中心2005年發布的最近三年成都市青少年吸煙情況調查表明,幾乎有一半高中男生都抽過煙,高中女生吸煙率高達20%。
Ⅳ 哪個告訴我,吸煙的男人和不吸煙的男人對比直是多少啊
我國吸煙與不吸煙人群的體質分析
吸煙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已被大量研究所證實。中國是一個煙草大國,目前煙草消耗量居世界第一位,吸煙人數已超過3億,約佔世界吸煙總數的1/3,是煙草的最大受害國。因此,加強吸煙研究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對象為2000年國民體系監測中20-59歲的成年人和60-69歲的老年人。成年人總樣本量為151297人,老年人總樣本量為25798人。將研究對象按吸煙狀況分為:從不吸煙、偶爾吸煙、經常吸煙、已戒煙4組,研究不同吸煙狀況人群在體質各指標間的差異。
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吸煙狀況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男性吸煙人數顯著多於女性。男性成年人曾吸過煙的比例(70%)與老年人(69%)一致;女性成年人曾吸過煙的比例(4.9%)低於老年人曾吸過煙的比例(13.8%)。
2、隨著年齡的增長,男性經常吸煙的人數逐漸增加,但50歲以後則出現隨年齡增長逐漸下降的趨勢。男性經常吸煙者從50歲開始逐漸採取戒煙行動,首先由經常吸煙變為偶爾吸煙,然後(55歲後)再過渡到戒煙。女性的情況與男性有所不同。女性大部分為不吸煙者,不吸煙人數有隨年齡的增長逐漸下降的趨勢,尤其是從50歲開始下降幅度明顯增加,而吸煙的人數卻有所增加。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吸煙狀況在50歲處似乎出現了一個拐點,有的從這一點開始反轉上升,有的則反轉下降。提示50歲可能是各種吸煙狀況發生變化的關鍵年齡,應給予進一步關注。
3、吸煙狀況與職業有密切關系。在各種職業中,無論男女,專業技術人員的吸煙率都是最低54.7%(男)和2.6%(女),運輸工人的吸煙率都為最高66.9%(男)和12.6%(女),農民男性和女性的吸煙率也都非常高,僅次於運輸工人排第二位。總的趨勢是:從事體力勞動的工人和農民吸煙率較高,從事腦力勞動的專業技術人員吸煙率較低。但女性管理人員的吸煙率相對較高。
4、吸煙狀況與體育鍛煉密切相關。經常鍛煉人群的吸煙率明顯小於不鍛煉人群,表明體育鍛煉可對吸煙行為產生積極影響。
5、吸煙狀況與體重存在相關。已戒煙人群的體重相對較大,經常吸煙人群的體重相對較小。
大量研究證明,吸煙與消化系統疾病有密切關系。吸煙者消化道潰瘍的發病率是不吸煙者的6倍,且易於復發。主要原因是:吸煙抑制胃粘膜的前列腺素合成,使前列腺素水平下降;吸煙影響胃的血液流量,造成粘膜缺血;吸煙還影響胃腸道的運動功能與分泌功能,使胃液和胰液的分泌減少,食慾減退,並出現消化道功能障礙,使消化道發生炎症。
由於吸煙對消化系統的影響,吸煙者一般體重相對較低。另一方面,戒煙者體重較大,可能還與有些戒煙者是因為有某些疾病(如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而被迫戒煙有關。
6、體重指數(BMI)是世界各國廣泛採用的評價人體肥胖的重要指標。經常吸煙人群的BMI較小,已戒煙人群的BMI較大。根據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的建議,BMI≥24為體重超重。研究結果顯示,成年男性和女性,老年男性和女性4類人群中的4個已戒煙組的BMI值均大於24,說明已戒煙人群普遍存在著體重超重現象。這可能與許多人是由於患病而被迫戒煙有關。因肥胖是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血脂等多種疾病的危險因素。
7、已戒煙人群的肺活量相對較小,經常吸煙和從不吸煙人群的肺活量居中,偶爾吸煙人群的肺活量相對較大。眾所周知,吸煙對呼吸系統是有很大危害的,本研究的結果似乎與人們的經驗不符,其可能的原因是:已戒煙者許多是由於患病而被迫戒煙,田向陽等人研究報道,北京城區居民已戒煙者中,有49.53%的人是因患病而戒煙。所以已戒煙人群整體健康狀況不佳,該人群肺活量相對較小應屬正常。偶爾吸煙人群的肺活量最大,可能與該人群的總體體質水平較高有關。
8、吸煙對血壓影響的基本趨勢是:偶爾吸煙組和從不吸煙組血壓的平均水平相對較低,經常吸煙組和已戒煙組血壓的平均水平相對較高。吸煙對於成年人血壓的影響似乎要大於老年人。
9、吸煙狀況和體質關系的總體趨勢是:經常吸煙組和已戒煙組的體質狀況較差,從不吸煙組和偶爾吸煙組體質狀況較好。
Ⅵ 中國吸煙率最低的城市有哪幾個
香港,澳門,台北,高雄,台南等,都是特殊的地方,其中香港公共場所吸煙可以罰款1000港幣以上,學校還開設了相關課程
大陸上據說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少數城市吸煙率較低,但是據我的同學講,在那些地方公共場所吸煙的現象還是比較普遍的,想在公共場所避免接觸二手煙門都沒有
Ⅶ 抽煙有什麼危害
危害
【腦部】
吸煙會引致多種腦部疾病,會減低循環腦部之氧氣及血液,引致腦部血管出血及閉塞,而導致麻痹、智力衰退及中風。中風原因是吸煙導致腦部血管痙攣,使血液比較容易凝結。吸煙者中風機率較非吸煙人士高出兩倍。
【喉部】
吸煙可導致喉癌。喉癌患者以男性居多。
【心臟及血管】
研究發現,吸煙會使血液中的血小板粘性增加,這使血液更容易凝固,從而容易在冠狀動脈中形成血栓。同時,吸煙還會使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增加,這使脂肪物質容易在血管內沉積而形成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如果冠狀動脈發生硬化,其內腔便會變細,一旦血液在裡面凝固動脈便被塞住,這時氧氣便不能被送到該部分的心臟肌肉中去,而心肌細胞便會因缺氧而衰竭死亡,這便是心肌梗死。局部的心肌梗死會使人發生心絞痛,大范圍的心肌梗死則會使人休克,或者由於心臟突然停止跳動而死亡,這便是急性心肌梗死。吸煙令血管收縮,減慢血液及氧份循環,最終導致血管壁變厚,誘發冠心病及中風。吸煙會令手腳血液流通完全受阻,以致截肢。
醫生們對吸煙人的勸告是:如果你有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或心臟病家族史,你就應立刻停止吸煙,因為吸煙會使你罹患心肌梗死的危險性提高幾十倍。因吸煙而導致的心臟病死亡率佔全部的25%。50歲以上吸煙人士的患病率提高2倍。50歲以下吸煙人士的患病率提高9至14倍。
【肺部】
吸煙會引致肺癌。90%的總死亡率是由吸煙所導致。一個人每天吸食十支煙,其患病率是非吸煙人士之十倍。被破壞的細胞不能回復正常。初期病徵不會被察覺,直至癌性細胞漫延至血管及其他器官。(到目前為止,肺癌是造成人類死亡最多的一種癌症,同時肺癌幾乎無法早期發 現。被診斷為肺癌的患者3年後的存活率低於5%,5年後的存活率幾乎為零。醫生們建 議:吸煙人應每隔3~6個月做一次胸部透 視,如出現乾咳、痰中有血絲、胸內隱痛及發熱等症狀時,切不可掉以輕心,應立即去醫院進行痰脫落細胞檢查。只有這樣才能增加早期發現肺癌的可能性。)吸煙亦會引致肺氣腫,肺部支氣管內積聚之有毒物質,會阻礙人體吸入之空氣正常呼出,令肺部細胞膨脹或爆裂,導致患病者呼吸困難。重度肺氣腫患者是十分痛苦的,為了吸入足夠的氧氣,他們不得不上體直立且高頻率地喘息,即使在平地上他們也必須慢慢地行走。有些更嚴重的患者則必須依靠氧氣袋才能維持生命,他們在有生之年必須集中全部的努力去做一個簡單的動作--喘氣。
有的醫生認為,與肺氣腫相比,肺癌應算作是一種十分仁慈的疾病,因為肺癌使人痛苦的時間與肺氣腫相比要短得多。
【胃部】
患有腸胃性疾病者,吸煙足以使腸胃病更惡化。患有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者,潰瘍處的癒合會減慢,甚至演變為慢性病。吸煙能刺激神經系統,加速唾液及胃液的分泌,使胃腸時常出現緊張狀態,導致吸煙者食慾不振。另外,尼古丁會使胃腸黏膜的血管收縮,亦令食慾減退。
【骨骼】
吸煙人士的斷骨康復期要比不吸煙人士長。可能是煙所含的尼古丁及一氧化碳拖緩了骨胳的再生的進度。尼古丁令血管收縮,降低了流到新生骨骼的血量。吸煙時吸入的一氧化碳,亦同時減少進入身體的氧氣比率。吸煙會引致盤骨炎及背痛。每天抽煙十支以上,將盤骨炎患病率提高一倍。有嚴重背痛的人大部份都有很大煙癮,這是由於吸煙會引致流向關節盤的血液減少,關節盤因而提早退化。吸煙會引致關節炎。每天吸食一包煙,將提高患病率達50%。停經後女性吸煙者更容易患骨折及關節病。吸煙導致骨質流失更快。婦女由青春期至踏入更年期,每日持續吸煙一包,其骨骼比非吸煙者少百分之五至十。當步入更年期後吸煙者的骨質流失率更快。吸煙會干擾雌激素,而雌激素正是骨骼發展的重要荷爾蒙。
【支氣管】
吸煙是導致慢性阻塞氣管疾病的主要發病因素。因為吸煙能引致支氣管上皮細胞的纖毛變短和不規則及其和運動發生障礙,降低局部性抵抗力,容易受到感染。
【肝臟】
吸煙會加重肝臟負擔。經常抽煙會影響肝臟的脂質代謝作用,令血中脂肪增加,使到良性膽固醇減少,惡性膽固醇增加。這個原因令肝臟的解毒功能增加負擔。
【腸】
吸煙會導致結腸癌。患此癌的機會則與吸食煙草的份量成正比。研究顯示停止吸煙雖然可以減低其他疾病例如心臟病、肺癌等的機會,但患上結腸癌的危險就仍然非常大。
【眼部】
吸煙會引起白內障,影響視力。研究顯示每天吸煙超過一包的白內障患者是從不吸煙者的2倍。
【生殖系統】
吸煙對脊髓的神經中樞起抑製作用,使吸煙男人性慾變弱,又由於吸煙能使血管收縮、痙攣,引起末梢血循環障礙。因此,吸煙是導致陽萎的最主要原因。澳洲和加拿大已在香煙盒上直截了當地印上這個信息。另外,吸煙可影響精子的活力,使畸形精子增多,停止吸煙三至六個月後,方可恢復正常。如想要一個聰明、健康的孩子,嬰兒專家提倡一定要停止吸煙三到六個月。
【二手煙】
二手煙是由香煙、煙斗或雪茄燃燒時,飄出來或吸煙者抽煙時呼出的一種混合煙霧。在許多吸煙的場所中,二手煙是最常接觸到的污染物。抽煙時噴出的煙霧可散發超過四千種氣體和粒子物質,大部分這些物質都是很強烈的刺激物,其中至少有四十種在人類或動物身上可引致癌病。在抽煙者停止吸煙後,這些粒子仍能停留在空氣中數小時,可被其他非吸煙人士吸進體內,亦可能和氡氣的衰變產物混合一起,對人體健康造成更大的傷害。
當吸煙危害吸煙者本身健康的同時,二手煙也影響非吸煙者。除了刺激眼、鼻和咽喉外,它也會明顯地增加非吸煙者患上肺癌和心臟疾病的機會。如果兒童與一些吸煙人士同住的話,他們的呼吸系統會較容易受到感染。其他影包括增加咳嗽、氣喘、痰多、損壞肺部功能和減緩肺部發育。
Ⅷ 抽煙的害處到底有多大為什麼社會上有那麼多人吸煙
我國吸煙與不吸煙人群的體質分析 吸煙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已被大量研究所證實。中國是一個煙草大國,目前煙草消耗量居世界第一位,吸煙人數已超過3億,約佔世界吸煙總數的1/3,是煙草的最大受害國。因此,加強吸煙研究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對象為2000年國民體系監測中20-59歲的成年人和60-69歲的老年人。成年人總樣本量為151297人,老年人總樣本量為25798人。將研究對象按吸煙狀況分為:從不吸煙、偶爾吸煙、經常吸煙、已戒煙4組,研究不同吸煙狀況人群在體質各指標間的差異。 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吸煙狀況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男性吸煙人數顯著多於女性。男性成年人曾吸過煙的比例(70%)與老年人(69%)一致;女性成年人曾吸過煙的比例(4.9%)低於老年人曾吸過煙的比例(13.8%)。 2、隨著年齡的增長,男性經常吸煙的人數逐漸增加,但50歲以後則出現隨年齡增長逐漸下降的趨勢。男性經常吸煙者從50歲開始逐漸採取戒煙行動,首先由經常吸煙變為偶爾吸煙,然後(55歲後)再過渡到戒煙。女性的情況與男性有所不同。女性大部分為不吸煙者,不吸煙人數有隨年齡的增長逐漸下降的趨勢,尤其是從50歲開始下降幅度明顯增加,而吸煙的人數卻有所增加。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吸煙狀況在50歲處似乎出現了一個拐點,有的從這一點開始反轉上升,有的則反轉下降。提示50歲可能是各種吸煙狀況發生變化的關鍵年齡,應給予進一步關注。 3、吸煙狀況與職業有密切關系。在各種職業中,無論男女,專業技術人員的吸煙率都是最低54.7%(男)和2.6%(女),運輸工人的吸煙率都為最高66.9%(男)和12.6%(女),農民男性和女性的吸煙率也都非常高,僅次於運輸工人排第二位。總的趨勢是:從事體力勞動的工人和農民吸煙率較高,從事腦力勞動的專業技術人員吸煙率較低。但女性管理人員的吸煙率相對較高。 4、吸煙狀況與體育鍛煉密切相關。經常鍛煉人群的吸煙率明顯小於不鍛煉人群,表明體育鍛煉可對吸煙行為產生積極影響。 5、吸煙狀況與體重存在相關。已戒煙人群的體重相對較大,經常吸煙人群的體重相對較小。 大量研究證明,吸煙與消化系統疾病有密切關系。吸煙者消化道潰瘍的發病率是不吸煙者的6倍,且易於復發。主要原因是:吸煙抑制胃粘膜的前列腺素合成,使前列腺素水平下降;吸煙影響胃的血液流量,造成粘膜缺血;吸煙還影響胃腸道的運動功能與分泌功能,使胃液和胰液的分泌減少,食慾減退,並出現消化道功能障礙,使消化道發生炎症。 由於吸煙對消化系統的影響,吸煙者一般體重相對較低。另一方面,戒煙者體重較大,可能還與有些戒煙者是因為有某些疾病(如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而被迫戒煙有關。 6、體重指數(BMI)是世界各國廣泛採用的評價人體肥胖的重要指標。經常吸煙人群的BMI較小,已戒煙人群的BMI較大。根據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的建議,BMI≥24為體重超重。研究結果顯示,成年男性和女性,老年男性和女性4類人群中的4個已戒煙組的BMI值均大於24,說明已戒煙人群普遍存在著體重超重現象。這可能與許多人是由於患病而被迫戒煙有關。因肥胖是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血脂等多種疾病的危險因素。 7、已戒煙人群的肺活量相對較小,經常吸煙和從不吸煙人群的肺活量居中,偶爾吸煙人群的肺活量相對較大。眾所周知,吸煙對呼吸系統是有很大危害的,本研究的結果似乎與人們的經驗不符,其可能的原因是:已戒煙者許多是由於患病而被迫戒煙,田向陽等人研究報道,北京城區居民已戒煙者中,有49.53%的人是因患病而戒煙。所以已戒煙人群整體健康狀況不佳,該人群肺活量相對較小應屬正常。偶爾吸煙人群的肺活量最大,可能與該人群的總體體質水平較高有關。 8、吸煙對血壓影響的基本趨勢是:偶爾吸煙組和從不吸煙組血壓的平均水平相對較低,經常吸煙組和已戒煙組血壓的平均水平相對較高。吸煙對於成年人血壓的影響似乎要大於老年人。 9、吸煙狀況和體質關系的總體趨勢是:經常吸煙組和已戒煙組的體質狀況較差,從不吸煙組和偶爾吸煙組體質狀況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