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度報稅時間填多少
『壹』 第一季度報稅時間
每個季度進行一次的報稅是指所得稅的報稅.所得稅的報稅時間是每個季度的次月,也即是1月申報去年第四季度的、4月份申報當年第一季度的、7月份申報當年第二季度的、10月份申報當年第三季度的、第四季度就是來年1月份申報.繳稅一般是每個月的15內,最後一天如遇法定公休假日,順延,中間如遇三天及三天以上公休假日,則按實際天數順延;企業所得稅為季度末的次月15日前。公司成立之後應當在每個月15日前對上個月的收入情況進行做帳報稅,即使是沒有收入,也要進行零申報。首次報稅時間請參考稅務局核發的《稅種核定通知書》。小規模納稅人的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按自然季度申報,增值稅如果一個季度沒有超過9萬,可以免繳稅,超過9萬,按3個點報稅。首次報稅時間為核定通知書上核定時間的下個季度15日前,營業稅按月申報,首次報稅時間為核定通知書上核定時間的次月15日前。
公司申報納稅的一般時間是多少? 一般納稅人每月1日必須進行防偽稅控開票機的抄稅工作,在稅務機關規定的報稅時間前到辦稅服務廳1-10號綜合辦稅窗口、11-12號企業發行窗口或13-14號代開專票窗口中任意一個服務窗口都可以辦理報稅工作。企業在報送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時,應當按照規定附送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有關資料。
綜上所述,關於第一季度報稅時間詳細內容已經指出,可以根據當地政府或公司的規定進行報稅。
法律依據:《所得稅法》第五十四條企業所得稅分月或者分季預繳。企業應當自月份或者季度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五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並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企業在報送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時,應當按照規定附送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有關資料。
『貳』 季度報稅時間
法律分析:每個季度進行一次的報稅是指所得稅的報稅。所得稅的報稅時間是每個季度的次月,也就是1月申報去年第四季度的、4月份申報當年第一季度的、7月份申報當年第二季度的、10月份申報當年第三季度的、第四季度就是來年1月份申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五十四條 企業所得稅分月或者分季預繳。 企業應當自月份或者季度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 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五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並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 企業在報送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時,應當按照規定附送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有關資料。
『叄』 季度報稅時間
每個季度進行一次的報稅是指所得稅的報稅。所得稅的報稅時間是每個季度的次月,也就是1月申報去年第四季度的、4月份申報當年第一季度的、7月份申報當年第二季度的、10月份申報當年第三季度的、第四季度就是來年1月份申報。
季報是指每三個月結束後的經營情況報表。
一個年報包括兩個半年報,或者說包括四個季報、12個月報。
一個半年報包括兩個季報。
三季報包括一季報、中報。
年度經營目標、上半年經營目標、下半年經營目標、一季度經營目標、二季度經營目標、三季度經營目標、四季度經營目標。
(3)季度報稅時間填多少擴展閱讀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納稅申報或者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的主要內容包括:稅種、稅目、應納稅項目或者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項目、適用稅率或者單位稅額、計稅依據、扣除項目及標准、應納稅額或者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額、稅款所屬期限等。
納稅申報,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在發生法定納稅義務後,按照稅法或稅務機關相關行政法規所規定的內容,在申報期限內,以書面形式向主管稅務機關提交有關納稅事項及應繳稅款的法律行為。
『肆』 季度報稅是哪幾個月
所得稅的報稅時間是每個季度的次月,也就是1月申報去年第四季度的、4月份申報當年第一季度的、7月份申報當年第二季度的、10月份申報當年第三季度的、第四季度就是來年1月份申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五十四條企業所得稅分月或者分季預繳。
企業應當自月份或者季度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
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五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並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
企業在報送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時,應當按照規定附送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有關資料。
納稅人辦理時限:
1、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應納的稅款,按年計算,由納稅義務人在年度終了後30日內繳入國庫,並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納稅義務人在一年內分次取得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應當在取得每次所得後的15日內預繳,並在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匯算清繳。
2、實行查賬徵收的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納稅人應在次月15內辦理預繳納稅申報,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匯算清繳。
3、實行核定徵收的,應當在次月15日內辦理納稅申報。
『伍』 季度報稅時間每月的多少號
一次申報的時候都是在一個季度的次月十五號前。例如:第一個季度(1至3月),申報時間為:4月15日前。
過了申報時間的話,需要寫個情況說明,說明什麼原因。有些稅局不會進行罰款。
各地制定的一不樣,但有些會罰款,但一般不超過2000元。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應納的稅款,按年計算,由納稅義務人在年度終了後30日內繳入國庫,並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
『陸』 企業所得稅季報時間
每個季度進行一次的報稅是指所得稅的報稅。所得稅的報稅時間是每個季度的次月,也就是1月申報去年第四季度的、4月份申報當年第一季度的、7月份申報當年第二季度的、10月份申報當年第三季度的、第四季度就是來年1月份申報。
季報是指每三個月結束後的經營情況報表。
一個年報包括兩個半年報,或者說包括四個季報、12個月報。
一個半年報包括兩個季報。
三季報包括一季報、中報。
年度經營目標、上半年經營目標、下半年經營目標、一季度經營目標、二季度經營目標、三季度經營目標、四季度經營目標。
過了申報時間的話,需要寫個情況說明,說明什麼原因。每個季度進行一次的報稅是指所得稅的報稅。所得稅的報稅時間是每個季度的次月,也就是1月申報去年第四季度的、4月份申報當年第一季度的、7月份申報當年第二季度的、10月份申報當年第三季度的、第四季度就是來年1月份申報,企業報稅分為分月或者分季預繳,應當自月份或者季度終了之日起15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5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並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
(6)季度報稅時間填多少擴展閱讀: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納稅申報或者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的主要內容包括:稅種、稅目、應納稅項目或者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項目、適用稅率或者單位稅額、計稅依據、扣除項目及標准、應納稅額或者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額、稅款所屬期限等。
納稅申報,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在發生法定納稅義務後,按照稅法或稅務機關相關行政法規所規定的內容,在申報期限內,以書面形式向主管稅務機關提交有關納稅事項及應繳稅款的法律行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五十四條企業所得稅分月或者分季預繳。企業應當自月份或者季度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五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並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企業在報送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時,應當按照規定附送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有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