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埠李家多少人口
❶ 李家鄉的歷史沿革
宋屬龍山鄉歸仁里。明清間屬北團里。民國34年屬仁里鄉李村保。1958年屬吳家公社,1959年屬靈地公社古坑管理區。1961年稱古坑公社。1970年古坑公社由古坑遷往李家村,經省政府批准取名李家公社。1984年稱李家鄉。1990年轄8個村委會,面積75平方千米,人口10103人。1997年,面積75平方千米,人口1萬,轄李村、河背、鮮水、長灌、早禾排、吳家、古坑、羅坑8個村委會。
❷ 李家村的介紹
李家村隸屬於大坡鄉威格村委會,屬於山區。距離 村委會0.1 公里,距離鄉9公里,是村委會所在地。年平均氣溫14.5 ℃,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816畝,其中人均耕地1.53畝;有林地40畝。全村轄2個村民小組,有農戶777戶,有鄉村人口324人,其中農業人口324人,勞動力23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90人。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7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5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烤煙、萬壽菊為主。
❸ 李家村的介紹
段李家村位於濱城區東北10公里,單寺鄉駐地南2.8公里處,東與南賈村相鄰,西依朝陽河,南界北籍家村,北同殺虎劉村接壤。全村總面積260公頃,耕地面積55公頃。段李家村曾用名李家。永樂掃北時李敖倖存,生八子,曰八虎,家大勢凶。明末,李太自河北棗強縣遷入,因懼李敖遠居建宅,後李敖又於宅西隔地建房,該村成為數段,故稱段李家村。地處黃河下游的魯北黃泛沖積平原地帶,地勢平坦,水利條件優越,南有韓墩乾渠二分干,西有朝陽河,能澆易排,發展農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高粱、棉花、大豆等。境內交通便利,村內街道「一縱兩橫」。南通省道濱海路,北接省道永莘路。該村屬勝利油田重點開采區之一,境內井架林立,並駐有熱采站,為發展該村經濟起到了一定作用。2000年,全村共有89戶,總人口284人,人口自然增長率4.1‰,現有李、王、孫三姓,以李姓居多,均為漢族。建國初期,農村經濟總收入1.7萬元,197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5萬元,200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21.3萬元,人均純收入2550元。
❹ 李家村的介紹
建村於明,李虎、李牛兄弟徙居此地躬耕為生,成村落戶,取名李家,沿用至今。政區人口 鎮駐地東北約4.5公里,南濱雙山河,89戶,人口246人,耕地830畝。
❺ 李家村的介紹
李家村位於遼寧大連市旅順口區北端,佔地面積4.8平方公里,由10個自然屯組成,現有人口2200多人,人年均收入達12000餘元。 屬於遼寧省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李家村地處撫順市東部,東鄰那家村,南接腰堡村,西界榆樹鄉,北連色家村。行政區域面積30.211畝,314戶居民,農戶323戶,非農18戶,人口1198人,農業人口1128人,非農人口70人,勞動力467人,男勞力296人,女勞力171人,人均收入2868元。
❻ 李家村的介紹
李家村隸屬於富樂鎮桃源村委會,屬於山區。位於富樂鎮南邊,距離村委會4公里,距離富樂鎮26公里。國土面積有2.1平方公里,海拔1880米,年平均氣溫14℃,年降水量1369毫米,適宜種植烤煙、油菜、玉米 等農作物。有耕地350 畝,其中人均耕地0.58 畝;有林地1000畝。全村轄1 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54戶,有鄉村人口646人,其中農業人口618人,勞動力42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89人。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6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031元。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❼ 李家村的介紹
李家村位於遼寧大連市旅順口區北端,佔地面積4.8平方公里,由10個自然屯組成,現有人口2200多人,人年均收入達12000餘元。 屬於遼寧省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李家村地處撫順市東部,東鄰那家村,南接腰堡村,西界榆樹鄉,北連色家村。行政區域面積30.211畝,314戶居民,農戶323戶,非農18戶,人口1198人,農業人口1128人,非農人口70人,勞動力467人,男勞力296人,女勞力171人,人均收入2868元。
❽ 李家村的介紹
李家村屬於西澤鄉戈平村委會,屬於半山區。位於鄉政府西邊,距離村委會1公里,距離鄉政府1.5公里,國土面積3.08平方公里,海拔1810米,年平均氣溫14 ℃,年降水量11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有耕地691.5畝,其中人均耕地1.84畝;有林地3564.5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92戶,有鄉村人口388人,其中農業人口386人,勞動力21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96人。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89.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54.35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玉米,烤煙為主。
❾ 李家村的介紹
李家村隸屬於者海鎮七五卡行政村,屬於山區。位於者海鎮西北邊,距離七五卡村委會4公里,距離鎮政府9公里。國土面積2.5平方公里,海拔2260米,年平均氣溫12.6℃,年降水量800毫米,適宜種植稻穀、玉米、洋芋等農作物。有耕地316.9畝,其中人均耕地0.9畝;有林地100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87戶,有鄉村人口352人,其中農業人口352人,勞動力172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53人。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20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❿ 李家村的介紹
李家村地處上塘鎮西南,距離縣城4公路,山清水秀,交通便捷。全村耕地面積506多畝,山場1680畝,人口858人,共246戶,黨員23人。村民的經濟收入主要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李家村黨支部、村委會因地制宜,充分發揮自己的地理優勢,抓住機遇,積極開展新農村建設,使全村的面貌發生根本性的改變。近年來先後被評為「永嘉縣第一批小康村」、「 縣級先進黨支部」、「 溫州千百工程村莊整理合格村」、「 縣級文明村」、「 縣級衛生合格村」、溫州市文明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