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多少方誌科
① 《中國地方誌聯合目錄》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中國地方誌聯合目錄》(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UFWQi7QgTZtoMES1ek1tcQ
書名:中國地方誌聯合目錄
作者: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
豆瓣評分:9.5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年份:1985-1
頁數:854
內容簡介:
中國專科文獻目錄。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主編。中華書局1985年出版。以朱士嘉編纂的《中國地方誌綜錄》為藍本,與各單位現實藏書進行核對,補充並參考若干同類目錄編成。著錄中國各省、市、自治區的公共、科研單位、大專院校圖書館、博物館、歷史館、檔案館等190個單位所收藏的自南朝宋至1949年的方誌8200餘種 。收錄范圍包括通志、府、州、廳、縣志、鄉土志、里鎮志、衛志、所志、關志、島嶼志,以及一些具有志書體例和內容的方誌初稿、采訪冊、調查記等,但山、水、寺廟、名勝等志則除外。《中國地方誌聯合目錄》依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分別著錄,各省內以府、州、縣、鄉為序,鄉土志、里鎮志隨所屬縣後,同一地區的方誌則按編纂年代先後排列。著錄項目有書名 、卷數、纂修者、版本、藏書單位和備注。凡存佚情況、卷數分合、記事起訖,地名古今變遷、書名異稱,內容詳略,流落異域孤本的國別與收藏單位等等都在備注內說明。書末附書名索引。
② 中國漢字一共多少個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於1988年頒布的《現代漢語常用字表》收錄3,500字(2,500個常用字,1,000個次常用字)。
漢字,又稱中文字、中國字、方塊字,是漢語的記錄符號,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變為象徵,復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
除極個別漢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個漢字一個音節。需要注意的是,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國在歷史上都深受漢文化的影響,甚至其語文都存在借用漢語言文字的現象。
(2)中國有多少方誌科擴展閱讀
中國漢字的發展
作為中文的書寫文字,漢字是迄今為止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的,相較而言,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文字都早已消亡,所以有學者認為漢字是維系中國南北長期處於統一狀態的關鍵元素之一,亦有學者將漢字列為中國第五大發明。
中國歷代皆以漢字為主要官方文字,現時在中國與台灣均為實務上的官方文字。漢字在古代已發展至高度完備的水準,不單中國使用,在很長時期內還充當東亞地區唯一的國際通用文字,在20世紀前都是朝鮮半島、越南、琉球和日本等國家的書面規範文字。除了漢語之外,古代東亞諸國都有一定程度地自行創制漢字。
現代漢語漢字可大體分為傳統的繁體字與後起的簡化字兩大標准,前者主要用於台灣以及香港、澳門,後者則由中國制定並使用,且為新加坡、馬來西亞等華僑眾多的國家採用。非漢語體系中,日本將部分漢字自行作簡後成為現在的日本新字體,韓國也制定了官方的朝鮮漢字使用規范,而歷史上曾使用過漢字的越南、朝鮮、蒙古等國,漢字現今已不再具有官方規范地位。
③ 中國漢字總共有多少個字
漢字的數量並沒有準確數字,大約將近十萬個,日常所使用的漢字只有幾千字。
據統計,1000個常用字能覆蓋約92%的書面資料,2000字可覆蓋98%以上,3000字則已到99%,簡體與繁體的統計結果相差不大。
漢字的數量在隨著歷史發展有著不同的變化:
秦代的《倉頡》、《博學》、《爰歷》三篇共有3300字;
漢代揚雄作《訓纂篇》有5340字,到許慎作《說文解字》就有9353字了;
據唐代封演《聞見記·文字篇》所記,晉呂忱作《字林》有12824字,後魏楊承慶作《字統》有13734字,南朝時顧野王所撰的《玉篇》據記載共收16917字,在此基礎上修訂的《大廣益會玉篇》則據說有22726字;
唐代孫強增字本《玉篇》有22561字。宋代司馬光修《類篇》多至31319字,宋朝官修的《集韻》中收字53525個,曾經是收字最多的一部書;
清代《康熙字典》有47000多字;
1915年歐陽博存等編著的《中華大字典》有48000多字;
1959年日本諸橋轍次主編的《大漢和辭典》有49964字;
1971年張其昀主編的《中文大辭典》有49888字;
1990年徐仲舒主編的《漢語大字典》有54678字;
1994年冷玉龍等編著的《中華字海》有85000字。
台灣地區教育主管機關編撰的《異體字字典》第五版,內容含正字與異體字,共106230字,是收錄較多漢字的字典。
藍德康和松岡榮志主編的《漢字海》是目前世界上收錄漢字最多的工具書,正文收列字頭單字102434個,附錄收列字頭單字11112個 。
④ 中國有多少漢字
1990年出版的《辭海》有14872個漢字;
1716年編撰的《康熙字典》有47035個漢字;
1994年出版的《中華字海》有87019個漢字(其中重復字320個);
近來,根據北京國安資訊設備公司漢字型檔公布,共收入有出處的漢字91251個漢字。
我國文字從古代的象形文字發展到今天的漢字,中間是經過多次變化和改革的;但是歷代的改革幾乎都是兼收並蓄的,以致使漢字越積越多。
①《新華字典》收單字(包括異體字、繁體字在內),共11100個左右,而手機上的軟體《新華字典》收錄20809個漢字;
②1716年編撰的《康熙字典》有47035個漢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康熙字典》修訂版則共收錄漢字57557個;
③1959年日本諸橋轍次的《大漢和辭典》,收字49964個;
④1971年張其昀主編的《中文大辭典》,有49905 字;
⑤1990年出版的《辭海》收錄17523個漢字;
⑥1994年中華書局、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出版的《中華字海》收字85,568個;
⑦當代的《漢語大字典》(2010年版)收字60,370個;
⑧近來,根據北京國安資訊設備公司漢字型檔公布,共收入有出處的漢字91251個漢字。
其中一級適用漢字21303個,包括國家標准提出的漢字、我國古今近1200個姓氏6699個漢字和當前鄉村一級的地名專用字;二級適用漢字36581個,包括古今權威字典中音、義具全的漢字和十三經、二十四史等的古籍用字;三級備用漢字33367個,包括罕用字、異形字、音義未詳字等。尚不包括雜書野史和各地地方誌、名人筆記等自造漢字;還有正、草、隸、篆不同寫法的異體字、同義字等,單據《說文解字》中就有別體字147個。
⑨有人估計實際漢字約在10萬個以上;也有人估計在120000個以上;我國究竟有多少漢字至今尚沒有定論。
⑤ 史志辦是干什麼的中國有多少個行政機構
史志辦主要是編撰當地年鑒、修編地方誌的部門。
您問的中國有多少個行政機構不知是否包括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
僅以國務院為例:
國務院組成部門包括各部、各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和審計署,共27個。
其中22個部:外交部;國防部;公安部;國家安全部;監察部(與中紀委合署辦公);民政部;司法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鐵道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部;環境保護部;商務部;文化部;衛生部;;教育部;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
三個委:國家發改委;國家民委;國家計生委
一署:審計署。
一行:中國人民銀行
此外還有:
國務院辦公廳,協助國務院領導處理國務院日常工作。國務院辦公廳不是國務院組成部門,沒有規章制定權。
還有:
國務院直屬機構主管國務院的某項專門業務,具有獨立的行政管理職能。直屬機構又分為直屬特設機構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設在地市級以上對本級政府的國有資產履行保值增值義務的機構)和國務院一般直屬機構,包括(正部級):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版權局)、國家體育總局、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為副部級:國家統計局、國家林業局、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旅遊局、國家宗教事務局、國家預防腐敗局、國務院參事室、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最後這兩個直屬機構不具有行政管理職能,因而不具有規章制定權)。
還有:
定性國務院辦事機構——協助國務院總理辦理專門事項,不具有獨立的行政管理職能。包括: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和國務院研究室。現在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和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為事業單位編制。
還有:
國務院組成部門管理的國家行政機構即「歸口局」,副部級、無規章制定權——國務院組成部門管理的國家行政機構由國務院組成部門管理,主管特定業務,行使行政管理職能。國家信訪局、國家糧食局、國家能源局、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國家煙草專賣局、國家外國專家局、國家公務員局、國家海洋局、國家測繪局、中國民用航空局、國家郵政局、國家文物局、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國家外匯管理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國家保密局、國家密碼管理局、國家航天局、國家原子能機構、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國家核安全局。「歸口局」由國務院代管的部委的副職擔任局長,業務歸口在該部委代管,無權直接向國務院請示、呈文。如原屬於直屬機構的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現劃歸衛生部管理,由衛生部一副部長兼任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的局長。
暈了吧?這就是中國的國情!機構如此臃腫、如此龐雜,世界之最,不改能行嗎?1
⑥ 中國一共有多少個漢字
漢字的數量並沒有準確數字,大約將近十萬個(北京國安咨訊設備公司漢字字型檔收入有出處漢字91251個),日常所使用的漢字只有幾千字。據統計,1000個常用字能覆蓋約92%的書面資料,2000字可覆蓋98%以上,3000字時已到99%,簡體與繁體的統計結果相差不大。歷史上出現過的漢字總數有8萬多(也有6萬多的說法),其中多數為異體字和罕用字。絕大多數異體字和罕用字已自然消亡或被規范掉,除古文之外一般只在人名、地名中偶爾出現。此外,繼第一批簡化字後,還有一批「二簡字」,已被廢除,但仍有少數字在社會上流行。漢字數量的首次統計是漢朝許慎在《說文解字》中進行的,共收錄9353字。其後,南朝時顧野王所撰的《玉篇》據記載共收16917字,在此基礎上修訂的《大廣益會玉篇》則據說有22726字。此後收字較多的是宋朝官修的《類篇》,收字31319個;另一部宋朝官修的《集韻》中收字53525個,曾經是收字最多的一部書。另外有些字典收字也較多,如清朝的《康熙字典》收字47035個;日本的《大漢和字典》收字48902個,另有附錄1062個;台灣的《中文大字典》收字49905個;《漢語大字典》收字54678個。20世紀已出版的字數最多的是《中華字海》,收字85000個。在漢字計算機編碼標准中,目前最大的漢字編碼是台灣的「國家標准」CNS11643,目前(4.0)共收錄可考證之繁簡、日、韓語漢字共76,067個,但並不普及,只有在戶政系統等少數環境使用。台港民間通用的大五碼收錄繁體漢字13053個。GB18030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現時最新的內碼字集,GBK收錄簡體、繁體及日語、韓語漢字20912個,而早期的GB2312收錄簡體漢字6763個。而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字集則收錄漢字20902個,另有兩個擴展區,總數亦高達七萬多字。
⑦ 中國方誌叢書的叢書目錄
中國方誌叢書目錄按A華中(01江蘇、02浙江、03安徽、04江西、05湖南、06湖北、07四川)、B華北(08山東、09山西、10河南、11河北、12陝西、13甘肅)、C華南(14廣東、15廣西、16福建、17雲南、18貴州)、D西部(19新疆、20西康、21青海、22西藏)、E塞北(23寧夏、24綏遠、25熱河、26察哈爾、27蒙古)、F東北(28遼寧、29安東、30遼北、31黑龍江、32興安、33吉林、34合江、35松江、36嫰江)、G台灣(37台灣)七大片區歸類,共5359本。
⑧ 中國有多少人叫方誌科
1)全國共有 15個方誌科
2)該數據基於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庫而做,數據真實,可以用來做起名參考。
該數據不僅僅有同名統計,還有各地區分布,有年齡分布,有性別分布,還有同年同月同日生分布等信息。
3)地圖數據暫不包括港澳台等地區。
⑨ 中國有多少人叫方誌科
1)全國共有15個方誌科
2)該數據基於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庫而做,數據真實,可以用來做起名參考。
該數據不僅僅有同名統計,還有各地區分布,有年齡分布,有性別分布,還有同年同月同日生分布等信息。
3)地圖數據暫不包括港澳台等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