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台商區東園有多少人口

台商區東園有多少人口

發布時間: 2022-09-30 20:33:28

㈠ 福建省泉州市台商區東園鎮東園村人口多少人

泉州東園村1800多人

㈡ 泉州台商區由幾個鎮組成

泉州台商區下轄隸屬惠安縣的洛陽鎮、東園鎮、張坂鎮、百崎鄉。整個台商投資區擁有24公里的海岸線,沿著洛陽江的岸線有21.8公里,區內的百崎湖沿岸有22公里。百崎湖區域位於台商投資區的西側,臨近洛陽江,水體資源豐富,其中僅水域面積就有3.5平方公里,百崎湖岸線多為自然岸線,生態資源較好,同時百崎湖也是當地最大的滯洪區。

㈢ 東園鎮的基本概況

位於揭西縣境東部邊陲,東與揭東縣白塔鎮接壤,西與塔頭鎮毗鄰,南隔榕江與棉湖鎮相望,北與京溪園鎮交界。距縣城42公里。面積27.725平方公里,人口3.06萬。華僑及港、澳、台同胞0.43萬人,轄1個居民委員會,10個管理區,41個村民小組。
1949年,東園屬鳳安區,後稱第六區,1957年設東園鄉。1958年5月塔頭並入東園鄉,1958年9月,東園並入棉湖人民公社,1961年東園從棉湖人民公社分出,獨立成立人民公社,1983年10月改稱東園區,1986年開始改稱東園鎮。
地理環境
東園鎮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冬暖夏涼,雨量足,日照長,年均氣溫21.5 ℃,年降水量在1400 ~ 1500mm 之間,盛產糧、果、蔬、菇、魚、蝦等農副產品。

㈣ 泉州台商投資區分屬哪裡

泉州台商投資區成立於2010年,下轄惠安縣的洛陽鎮、東園鎮、張坂鎮、百崎鄉和省級惠南工業園區,區域面積200平方公里,人口約22.8萬人。2010年3月8日前,隸屬福建泉州市惠安縣,2010年3月8日,經福建省政府研究同意設立泉州台商投資區管委會,作為省政府的派出機構,行政級別為縣級。泉州市把市一級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全部下放泉州台商投資區。2010年11月29日,國務院批復同意泉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12年1月21日,國務院批准同意設立泉州台商投資區。

㈤ 泉州城區為什麼這么小對此你怎麼看

泉州城區說起來令人無語,作為福建省第一大人口城市,卻是因為主城區面積小而呈現市大而城小的印象,泉州目前主城區包括鯉城區、豐澤區、洛江區、泉港區加上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泉州台商投資區,其中鯉城區包括舊城區和江南新區,面積約54平方千米,人口約37萬。

豐澤區、豐澤區包括東海片區、北峰片區、城東片區新城區,總面積127平方千米,人口約53萬,

洛江區、洛江區包括萬安、雙陽、河市、馬甲、羅溪、虹山等街道和鄉鎮,面積約430平方千米目前人口約20萬,

泉港區,泉港區包括山腰、南埔、塗嶺、界的山、前黃、後龍、峰尾等街道鎮區,總面積約442平方千米,人口約32萬。

泉州台商投資區,泉州台商投資區包括洛陽、東園、張坂、百崎回族鄉等鄉鎮,目前人約23萬,泉州台商投資區原為惠安縣轄區的4個鄉鎮,2010成立的新區,新區成立以來發展勢頭良好。

泉州城區因為 歷史 條件和土地制約使主城區發展受限,形成主城區格局偏小,九十年代前泉州老城區面積不到10平方千米,九十年代後,泉州雖然發展迅速,但仍是主城區外發展快,主城區內發展慢的尷尬局面,先前個人也曾提過,泉州已通過的《泉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8一2030)明確泉州到2030年,泉州在980平方公里大地上堀起一座海灣型生態城市,目前鄒形已初步形成,屆時泉州就不會再是泉州市面積大,而主城區格局小的尷尬局面了。

要知道泉州城區是大還是小,首先要了解一下國家對城區的規定,城區是指在市轄區和不設區的市,區、市政府駐地的實際建設連接到的居民委員會所轄區域和其他區域。泉州的總面積11014.78平方千米,2017年常住人口865萬。其中市轄區包括鯉城區、豐澤區、洛江區、泉港區、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台商投資區。

鯉城區,主要包括老城區的古城部分和浮橋、江南,面積約54平方千米,人口約37萬。

豐澤區,主要包括老城區的新城部分,東海片區、北峰片區、城東片區,總面積127平方千米,人口約53萬。

洛江區,主要包括萬安、雙陽、河市、馬甲、羅溪、虹山等街道和鄉鎮,面積約430平方千米目前人口約20萬,。

泉港區,主要包括山腰、南埔、塗嶺、界山、前黃、後龍、峰尾等街道鎮區,總面積約442平方千米,人口約32萬。

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主要包含清濛開發區和出口加工區,面積約12.5平方公里,人口約為10多萬人。

泉州台商投資區,主要包括洛陽鎮、東園鎮、張坂鎮、百崎鄉和省級惠南工業園區,區域面積200平方公里,人口約23萬。

而其中的鯉城區、豐澤區和洛江區是由原來的鯉城區一分為三的,其面積沒有什麼變化。

以上就是按規定所說的城區部分,然而在大家心目中所指的城區卻是指城區中比較繁華的都市圈,所以泉州市在80年代的城區一般就是指溫陵路和城西路之間的老市區部分,到了90年代,城區變成了坪山路、江濱北路、清源山、晉江所圍成的城區部分,到了現在城區部分逐步擴展到了東海、城東、萬安、北峰、浮橋和江南,因此給大家的印象就是泉州城區小。到目前為止,還有很多人認為泉州城區只是指坪山路、清源山、江濱北路、晉江范圍內的小小市區,所以才會一直認為泉州的城區小。

其實大家感覺泉州城區小,實際上是停留在固有的印象當中,當然也受泉州行政區劃不能得到調整影響。按照泉州市的城市規劃,未來泉州環灣新城將迅速崛起,其核心部分包括了現在的泉州城區、晉江城區、石獅城區、惠安城區、南安城區,當你放棄固有的印象,不在糾結於行政區劃調整上,把眼光聚焦在泉州環灣新城上,你還會覺得泉州城區小嗎?目前,泉州、晉江和石獅市區已經連在了一起,惠安縣城和南安市區也逐步靠攏。假設你沒來過泉州,當有人帶你從泉州一直逛到晉江,逛到石獅,甚至是逛到南安和惠安,你會覺得泉州城區小嗎?

2019年,泉州兩會又把環灣新城建設提上了重要議事日程,相信不久的將來,一個嶄新的環灣新城將出現在大家面前,到那時大家都不會再認為泉州城區小了,那時大家都會自豪地說,泉州是個大城市!

泉州接下來會把晉江市加入主城區建設,隨著漳州提出將周邊2個縣市融入漳州主城區建設,福州提出閩侯縣與連江縣融入福州主城區建設,那麼泉州必然也會與晉江市融城發展。

泉州經濟好,在福建省排名第一,但是泉州主城區的面積和人口卻很少。

在2019年經濟數據中,泉州經濟總量完成9946億,隨著2020年數據預公布,泉州在2020年預計超過1萬億。

南北城市的發展制約城市建設的主要是人口規模和城區規模。

沒有人口那麼就不會有城市規模,沒有城市規模,那麼連高架橋都很可難建設,更不要談輕軌、地鐵等軌道工程。

未來的城市,如果沒有高架橋,沒有輕軌,沒有地鐵,那麼對人才是沒有吸引力的,那麼經濟必然也會受到一定的制約。

如果晉江不融入泉州市發展,那麼晉江本身經濟也會受到較大的阻力,面臨周邊中心城市的建設,晉江的人口也必然流出。

所以泉州與晉江融城發展,這是 歷史 必然,是城市發展的必要歷程。

通過融城後的大泉州,很快就可以實現輕軌,甚至地鐵這樣的交通夢想。

泉州是整個福建省的經濟中心,也是廈漳泉都市圈的組成部分,發展好泉州對整個福建省經濟有很大的作用。

筆者作為一個外人,對整個福建有一定的自我認識,泉州作為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未來將承接福建省多數年輕人口的流入,未來的泉州也不會是目前的規模。

到2035年,泉州城區人口可能會突破350萬,有了更多的城市人口,必然才會有城市的未來,才會有城市的經濟可持續發展。

以上僅是我個人見解,可以跟帖討論,謝謝!

區域局限,地理制約,抱負雖大,有勁難發。

看一個城市建設主要,城市環境衛生,城市文明,城市宜居,城區大小與整個發展規劃藍圖有關系,大環境造就大發展!大發展就有大格局的新面貌!

廈門和泉州是閩南發源地。廈門是座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生態美麗花園。二個城市發展規劃不一樣,一個依山旁水,一個就地拔起,都是通往富強道路前進!!!

閩南語:喜歡就好!

這是個偽命題。如果按照人為的行政區劃來看,的確泉州城區不大,主要也就是鯉城和豐澤。但如果按照自然形成的人口聚居區來看,泉州城區就非常大了,主城區和晉江、石獅已經形成連片人口聚集區。按照不久前國外一權威機構的認定,泉州城市規模已經排在全球前五十位,國內第十位,遠大於廈門、福州!因此,在此按照人為劃定的行政區劃來討論泉州城區大小毫無意義!附:Demographic機構有關中國城市規模的統計報告:

泉州的城區格局是有點小肚雞腸,道路擁擠,小區微散,街道的四周包裹著城中村;記得九十年代初,溫陵路以東都是田野,九七年左右舊城改造,東街、塗門街從原來的兩車道改成四車道,這一點和廈門有很大差距,廈門島面積受限,但在路橋方面是很有前瞻性的,泉州老城區的小格局註定成不了大繁華,往東擴、往南擴,還是或多或少帶有老城的弊病,想不通,能包容多元文化的泉州,為何包容不下一條寬闊的街道。

泉州是縣域經濟型城市,縣域產業布局更大、人口更多,因此對於市區的倚重就比較小,而且這一情況從很多年前就已經形成。

相反,泉州的市區經濟是這幾年才見起色,此前跟縣域經濟幾乎沒什麼可比性。但現在各城市都在擴容城區范圍,泉州也不例外。所以長期來看,泉州城區擴容並且與縣區進一步對接會是努力發展的方向。也只有這樣才能形成一個真正大城市的格局。

另外雖然市區面積很小,但建成區規模尚可,這個才是衡量真正城區規模的數據,而且在省內僅次於福州。

下賤媒體,抹黑泉州,抬高自己,惡心至極。你再怎麼騙,也改變不了同安馬巷大農村的事實。

城區大不代表更發達,泉州市區周邊都是百強縣,如果劃區實力必定超過省內福州跟廈門,泉州只是沒有劃區而已,像某些城市,周邊都是窮縣也劃區,劃完能變富?其實只是行政級別變了而已,窮的還是窮

㈥ 揭西,東園鎮,有多少人囗

東園鎮位於縣境東部邊陲,東與揭東縣白塔鎮接壤,西與塔頭鎮毗鄰,南隔榕江與棉湖鎮相望,北與京溪園 鎮交界。距縣城42公里。面積27.725平方公里,人口3.06萬。華僑及港、澳、台同胞0.43萬人,轄1個居民委員會,10個管理區,41個村民小組。

㈦ 泉州台商投資區具體包括哪些鄉鎮

泉州台商投資區包括洛陽鎮、東園鎮、張坂鎮、百崎鄉和省級惠南工業園區等。

一、泉州台商投資區
泉州台商投資區成立於2010年,為國家級台商投資區,也是泉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主園區,位於泉州市區東部,距離泉州市人民政府直線距離僅3公里,被定位為泉州城市副中心,現直屬泉州市人民政府管轄。區域面積2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33.8萬人(2020年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坐擁"泉州之眼"百崎湖,建有海上絲綢之路藝術公園和海上絲綢之路生態公園。
設立國家級台商投資區對於泉州的意義是重大的。它不僅是福建建設兩岸經貿合作緊密區域,構築兩岸交流合作前沿平台的重要內容,而且也有助於泉州產業的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通過台商投資區引進優質台資企業,可以提升自己,加快成長,進而促進泉州產業、港口、城市發展,做大做強中心城市,實現泉州在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中走前列的目標。

二、泉州台商投資區覆蓋的鄉鎮
泉州台商投資區為國家級開發區,包括洛陽鎮、東園鎮、張坂鎮、百崎鄉和省級惠南工業園區等。
泉州台商投資區:泉州台商投資區成立於二零一零年,為國家級台商投資區,也是泉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主園區,區域面積二百平方公里。與泉州市新行政中心隔海相望,投資區依山、面海、環湖、沿江,區位優勢明顯,屬泉州中心城區一灣兩翼三帶城市空間布局中的環泉州灣區域,功能定位為生態型濱水城市新區和現代化港口保稅物流園區,玖龍紙業、中國北車、華銳風電等行業巨頭落戶區內,新區基礎設施建設全面鋪開,新區品牌效應持續升溫,產業規模不斷發展壯大,逐步朝著經濟繁榮、社會和諧、文化多元、環境優美的生態型濱水新城區方向邁進。

㈧ 東園鎮的區位交通

東園鎮距324線國道僅6公里,海岸線長9.4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交通基礎設施日益完善。
東園鎮地處水陸交通要道,境內交通網路四通八達。國道324線、福廈高速公路、泉三高速公路南惠支線、福廈高速鐵路、漳泉肖鐵路、洛秀組團東西主幹道、洛秀組團南北主幹道、惠城大道、杏秀路、沿海大通道、泉州環城高速公路等貫穿其中,與國道接壤的杏秀路貫穿全鎮,通港路及後渚大橋的通車,尤其是沿海大通道、台商投資區東西主幹道的建成,使得東園鎮與泉州中心市區連成一片。
公交方面,目前公交路線主要有市公交公司經營的K501(原5路)公交車(泉山門停車場-群青村委會)、K502(原13路)公交車(泉州二院-杏田公交站) 和台商投資區公交公司經營的701/702/703/706/707;農村客運班車線路由惠安運輸公司經營,主要有惠安至秀塗、百崎、張坂和浮山等線路。
跨江、跨海通道方面:後渚大橋、泉州灣跨海大橋等大型跨江、跨海大橋,將東園鎮與泉州中心城區、東海行政中心,及石獅、晉江、南安、安溪、永春、德化等片區緊密地連在一起,使該地區處於泉州中心城區、惠安、石獅、晉江等地的交接地帶。後渚大橋連接該區與後渚港,泉州灣跨海大橋北端起點就在東園鎮,連接杏秀路。泉州灣跨海大橋完工,使泉州真正形成環灣經濟帶,由沿江向濱海城市發展,東園將大大受益。
港口方面,秀塗港是東園鎮的綜合性運輸港,位於泉州灣北岸,港區西側與大墜島相接,規劃利用距離秀塗陸域約2公里的深水區,結合大墜島建設島式碼頭區,並通過引橋與秀塗港後區相連。以秀塗港為中心,還將建設15平方公里的保稅港區,將其打造成為服務台商投資區、服務泉州灣中心城市的新港區。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972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443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727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803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569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95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2032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676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665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