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西藏玉麥鄉多少人口

西藏玉麥鄉多少人口

發布時間: 2022-10-01 06:07:07

Ⅰ 玉麥鄉的人口數據

玉麥鄉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22062 男 11352 女 10710 家庭戶戶數 4936 家庭戶總人口(總) 22051 家庭戶男 11342 家庭戶女 10709 0-14歲(總) 7991 0-14歲男 4076 0-14歲女 3915 15-64歲(總) 12826 15-64歲男 6542 15-64歲女 6284 65歲及以上(總) 1245 65歲及以上男 734 65歲及以上女 511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20717 -

Ⅱ 中國最少人的地方是

1、三沙市(人口:0.3萬人)

三沙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省四個地級市之一(其餘三個為海口,三亞、儋州),現轄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政府駐地位於西沙永興島。三沙市是在2012年時伴隨海南省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辦事處的撤銷而同時建立的新行政區。

(2)西藏玉麥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截至2017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13億9008萬人,(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和台灣以及海外華僑人數),比2016年增加737萬人,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1723萬人,死亡人口986萬人。

2017年從年齡結構看0~15歲(含不滿16周歲)總人口為2億4719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的17.8%;[1]16~59歲(含不滿60周歲)總人口為9億0199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的64.9;60周歲以上總人口為2億4090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的17.3%

2017年從城鄉結構看,城鎮常住人口8億1347萬人,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城鎮化率)為58.52%,比2016年末提高1.17個百分點。鄉村常住人口5億7661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的41.48%。

全國人戶分離人口(即居住地和戶口登記地不在同一個鄉鎮街道且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的人口)2.91億人,其中流動人口2.44億人。

Ⅲ 在西藏,有一個人口最少的鄉叫啥它到底有多少常住人口

位於西藏山南地區隆子縣的玉麥鄉,是中國人口最少的行政鄉,只有8戶人家、28名常住人口。

Ⅳ 玉麥:一個鄉守護著2000平方公里國土

在西藏喜馬拉雅山南麓的隆子縣,有一個神秘的鄉村—玉麥鄉。它不僅是「中國人口最少的鄉」,而且因為緊鄰中印邊境爭議地區而具有重大戰略意義。鮮為人知提,因為最初留守的一家三口,中國才守住了近2000平方公里的國土。

站在喜瑪拉雅山脈南麓蜿蜒的土路上遠眺玉麥河谷,山間雲霧繚繞,十來棟藏式小屋如盛開的格桑花般靜靜地佇立在玉麥河邊,而每一家房屋的頂上,除了藏族特有的五色經幡,還掛著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

這里是位於喜瑪拉雅山脈南麓、中印邊境線上的玉麥鄉,也是中國人口最少的行政鄉(目前全鄉人口只有31人)。玉麥鄉至今還有一大片國土被印度非法佔領。對任何外來者來說,它都是目前中國邊境最敏感、最難抵達的地方之一。

許很多中國人沒聽說過玉麥這個小鄉鎮的名字,事實上,它正位於中印有領土爭議的藏南地區。這里年均降水9000毫米以上,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大的地區之一。不過,這塊完全屬於中國的肥沃土地,大部分至今仍被印度非法佔領著。

中國地圖的疆域表明,玉麥的國土面積本來約為3664平方公里,但中國實際控制的只有1987平方公里,被印度佔領的近1700平方公里領土—恰恰是玉麥土地最肥沃、氣候最宜人的那一部分。因此,如果說非法的「麥克馬洪線」是喜馬拉雅山的一道「傷痕」,那麼玉麥就是它極深的「傷口」。

上世紀初,在印度一個叫西姆拉的地方,英國統治印度殖民地的代表麥克馬洪,威逼利誘當時的西藏地方政府代表,背著中國中央政府,在中印邊境從未劃界的地圖上畫了一條線,始稱「麥克馬洪線」。 麥克馬洪線將傳統上西藏當局享有管轄權、稅收權和放牧權的約9萬平方公里領土都劃進了印度。英屬印度政府和印度都聲稱這條邊界就是正式疆界。對於這條「邊界線」,歷屆中國政府都不予承認。

玉麥與印占塔克新(意為「野核桃樹特別多的地方」,即從未獲得中國承認的所謂「阿魯納恰爾邦」)接壤,鄉政府所在地離所謂的「麥克馬洪線」只有20多公里。1962年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爆發時,玉麥是戰場之一,中國軍隊在收復失地之後,又主動撤了回來。

直到2010年,玉麥鄉才成立了邊防派出所。當地村民都是藏族,而毗鄰的印占塔克新地區是珞巴人。多年以前,塔克新那邊的人偶爾來玉麥,進行以物易物的民間交易,但玉麥人幾乎沒去過塔克新。近年中印邊境管控嚴了,民間也斷了往來。

站在山頭看玉麥鄉政府所在地玉麥村,才發現玉麥的「小」:周邊高聳的一系列山峰,合圍著山腳下的玉麥河谷,河谷的平坦地帶,有一排新建的藏式民居,那就是玉麥村了。

關於玉麥,最令人感動的是,最初正是因為一家三口在玉麥的堅守,中國才保住了近2000平方公里的國土。

在西藏和平解放以前,玉麥有30餘戶200多口人。後來因為西藏政局的變化,到1959年玉麥解放時,這里只剩下桑結曲巴一家四口人。

桑結曲巴的大女兒卓嘎10歲那年,卓嘎的母親撇下兩個年幼的女兒去世。桑結曲巴本來可以選擇離開,也可以回到西藏腹地,但他最後留了下來,還在1959年將自己的家從玉碓(意為「河上游的村落」)搬到了玉麥(意為「河下游的村落」)—往「麥克馬洪線」方向前推了5公里。

從1983年到1997年,卓嘎一家三口就在這祖國的雪域邊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默默地生活著。卓嘎記得,搬到玉麥後,父親用布條縫制了一面五星紅旗,並開始在家門口升起這面紅旗。卓嘎至今清晰地記得,父親曾先後做過4面國旗。後來,隨著西藏物流發達,桑傑曲巴不再做國旗了,他每年都會買回來兩三面嶄新的國旗。

桑結曲巴一家三口堅守喜馬拉雅山南麓升國旗的事跡被報道後,很快傳遍海內外,當 時尚 未婚配的卓嘎竟然收到了七麻袋的求愛信。

有一年,印軍的直升機突然降落在玉麥,將印度國旗插上一個山頭。不過,面對桑結曲巴一家三口的堅守和抗議,印軍怕事態擴大,只好悻悻溜走。直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政府組織政策性遷入,陸續有幾戶人家自願搬來玉麥,玉麥才發展到今天的9戶31人。

2011年,77歲的桑結曲巴走完了他頗為傳奇的人生之路。那一年,玉麥鄉公路通了車,大女兒卓嘎接替父親,擔任玉麥鄉的第二任鄉長,直到2011年卸任。

在玉麥,你甚至看不到一塊耕地。按理說,玉麥氣候濕潤,海拔只有3430米,比拉薩還低,為何無法耕種糧食呢?原來,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玉麥冬季多雪、春夏秋三季多雨的氣候特點。由於陰冷潮濕,光照少,就連高原上生命力最頑強的青稞,在這里也無法結籽。

沒有耕地,玉麥人就用畜產品和其它土特產去附近的曲松村交換糧食。每年12月到次年5月,大雪封山將玉麥鄉與外界隔絕,鄉民必須在11月之前到山外采購半年的口糧。在2001年玉麥鄉通公路之前,他們必須趕著馬隊穿越一篇沼澤遍地的原始森林,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日拉雪山,再走過一個陡峭的山谷,走完47公里的羊腸山道,才能把糧食運到家。

據鄉長卓嘎介紹, 歷史 上玉麥鄉規模最大時也有20戶300多人。西藏和平解放後,隨著西藏民主改革的進行,高原各地發生了巨大變化,許多地方都通了公路,生活生產條件迅速改觀,玉麥的住戶陸續遷出玉麥,去過更好的日子了。到1962年,玉麥鄉只剩下包括桑結曲巴在內的三戶牧民。之後,一批批人來過玉麥,但都忍受不了大雪封山後的寂靜,又一批批地遷出去了。

為了改善玉麥鄉與世隔絕的封閉,1996年,政府為玉麥鄉派來一名醫生;1997年,兩戶人家在政府的倡導下從山下的曲松村搬遷到了玉麥鄉,這里才漸漸熱鬧起來。如今,玉麥鄉下轄一個村,就叫玉麥村,有9戶人家。

目前,玉麥鄉以畜牧業為主,靠酥油、奶渣、乳酪等增加現金收入。此外,玉麥特產的竹編籃子,能夠在山南地區銷售。

每天天不亮,牧民們就開始在外放牧、擠奶、提煉酥油和奶渣。為了邊民放牧管理牛群的安全,每隔一段距離,邊防站的戰士們還貼心地設置了柵欄進行分區隔離。

事實上,玉麥人在中印邊境地區放牧,起到了守護國土的作用。由於靠近中印邊境,加上這里人煙稀少,因此,當地常常組成警民聯防巡邏邊境。玉麥村民中凡年齡未滿60周歲的成年人,均是邊境聯防隊員,配合公安邊防巡邏、治安。

從1999年開始,玉麥鄉開始在一些重要的日子舉行庄嚴的升國旗儀式,這升旗儀式中寄託了鄉民樸素的愛國情懷。沒有人記得從哪一年開始,9戶人家的藍色屋頂上除了經幡,人們還掛上了鮮艷的五星紅旗。

關於中印邊界糾紛,民間的說法是存在三條線:「麥克馬洪線」、傳統習慣線、雙方實際控制線,而玉麥幾乎囊括了這三條線。在玉麥和塔克新之間,有一條中印實際控制線,不過,兩國邊防軍巡邏時,很難在這條線附近碰面。因為據說雙方有個心照不宣的默契:知道對方的巡邏規律,因此是「你來我不來,我來你躲開」。

為了表達友好,在中印邊境地區,中國沒有像印度那樣重兵壓境,只有數量有限的公安邊防派出所維護中方一側的邊境管理,為邊境進出人員檢查和邊民權益安全保護服務。

2014年底,印占塔克新方向來了4位邊民到玉麥,他們帶了熊掌、毛皮、名貴葯材等土特產來進行傳統的民間貿易。盡管他們的熊掌、毛皮在中國是違禁品,但邊防派出所和鄉里百姓對他們照顧有加,不僅賣給他們需要的生活用品,還安排他們的食宿,最後好聲好氣地勸他們帶回了違禁品。

為什麼對他們如此禮貌,當地人回答說,「拒絕了人就拒絕了土地。」由於喜馬拉雅山地形險要,地勢復雜,我方轄區內也常有印度偷獵者潛入打獵。

Ⅳ 玉麥鄉的介紹

玉麥鄉是中國人口最少的鄉12,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的中印邊境地區,23地處北緯28°20′~28°40′,東經93°02′~93°32′之間,西與三安曲林鄉、北與扎日鄉、東與洛瑜地區、南與門隅地區接壤,轄1個村委會,即玉麥村。境域面積1976平方公里,是隆子縣境域面積最大的鄉。2015年有人口9戶、31人4,該鄉全村都以牧業為生。鄉駐地玉麥,海拔3560米。

Ⅵ 中國人口最少的地方

玉麥鄉是中國人口最少的鄉,地屬西藏自治區山南市隆子縣,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的中印邊境地區,境域面積1976平方公里,是隆子縣境域面積最大的鄉,海拔3560米。

最美的花總是開在懸崖上。玉麥人就是這樣的花。

喜歡就關注訂閱我的百家號唄~作者:語欣陪你聊世界

Ⅶ 中國最小的鄉在哪裡,編制多少人,幅員面積有多大

中國最小的鄉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南麓一個偏僻的山區,是西藏山南地區隆子縣玉麥鄉。多年來這個鄉只有父女3個人,不過現在已經發展擴大至27個人了。

Ⅷ 中國人口最小的鄉鎮在中國哪個鄉鎮人口最少

中國最小的鄉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南麓一個偏僻的山區,是西藏山南地區隆子縣玉門鄉。多年來這個鄉只有父女3個人,不過現在已經發展擴大至27個人了。
玉麥鄉(亦稱玉門鄉)玉麥鄉, 以前當地叫「玉門鄉」, 現在國家正式定名叫「玉麥鄉」從1985年至1995年,住戶僅邊巴次仁一家,父親是鄉長,兩個女兒是鄉民。後來,縣里為玉麥鄉派來了一名鄉黨委書記,父親桑傑曲巴退休,大女兒卓嘎任鄉長,一名醫生兼任教師和副鄉長,住戶數由原來的1戶增加到了3戶,全鄉18個人,這是玉麥鄉1996年的狀況;到2004年,住戶數由原先的3戶變成了7戶,人數由18人增加到了27人。即書記一家有3個人,醫生一家4個人,鄉長卓嘎一家5個人,央宗一家3人,開小賣部的一家3人,從扎日鄉搬遷進來的兩戶共9人。

Ⅸ 山南玉麥鄉離印度多遠

620公里。山南玉麥鄉和印度相鄰,兩地相距620公里,玉麥鄉隸屬於西藏自治區山南市隆子縣,地處隆子縣東北部,印度共和國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

Ⅹ 全球人口最少的「鎮」在哪裡

世界之大,還真的是無奇不有,剛剛我們說了全球最窮的「國王」,僅僅只有3平方米的領土,每天靠與遊客的合影生活,而今天小編要說的是全球人口最少的「鎮」並且還是在我國,一共只有3個人,這種奇特的存在,實在是讓人意想不到。

但後期因為戰爭的原因,這個鎮上的人都已經走光了,只剩下了一家三口生活,並且這個地方雖然是屬於我國的,但卻與我國是有時差的,正常日出時間是在早上六七點鍾,而在這個鎮上日出竟然是凌晨兩點。這一點還真是讓人有點意外了,但想想也正常,畢竟緊挨著俄羅斯。下午三點的時候這里就開始入睡了。

不得不說旅行的魅力真是無窮無盡,如果你不出去看看的話,你會以為這就是世界。其實在世界上,還有很多的村鎮都是非常特別的,都有著自己的特色,不知道大家還知道哪些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972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443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727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803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569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95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2032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676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665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