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瑞坊村有多少人口
❶ 南康市北八鄉是八個鄉
行政區劃全市轄2個街道、8個鎮、12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蓉江街道、東山街道、唐江鎮、鳳崗鎮、潭口鎮、龍嶺鎮、龍回鎮、鏡壩鎮、橫市鎮、潭東鎮、浮石鄉、赤土畲族鄉、橫寨鄉、朱坊鄉、太窩鄉、三江鄉、龍華鄉、十八塘鄉、麻雙鄉、大坪鄉、坪市鄉、隆木鄉,共有25個居委會、299個村委會。其中,潭東鎮由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
蓉江街道面積:39k㎡人口:96344人郵編:341400代碼:360782001
管理蘇步西街、蘇步東街、泰康西路、泰康中路、金贛、東門、西門、嶺背、贛南卷煙廠等9個居委會,葉坑、洋壩、蓮花、大樹、稍江、西華、華山、蘇茅、嶺下、麻田、橋口等11個村委會。辦事處駐蓉江西路。
東山街道面積:83k㎡人口:45103人郵編:341400代碼:360782002
管理金雞、東山、朱邊、坪嶺、南水等5個居委會,窯邊、坪塘、官坑、石塘、文峰、上壠、坨圳、南山、大圍、上坪、桐梓等11個村委會。辦事處駐泰康東大道。
橫市鎮面積:122k㎡人口:24360人郵編:341416代碼:360782106
轄相安居委會,橫市、增坑、稿背、長南、禾田、西湖、大元、大姑、土橋、羅山、大陂、新坑、蔡屋等13個村委會。鎮政府駐橫石井。
鳳崗鎮面積:63k㎡人口:40817人郵編:341412代碼:360782101
轄鳳崗居委會,朱家、崗孜、橫嶺、路塘、塘屋、龍泉、長江、長田、長勝、黃龍、天子地、南邊、峨眉、龍江、蔗山、大塘等16個村委會。
唐江鎮面積:90.2k㎡人口:95518人郵編:341411代碼:360782100
轄唐西路、唐江路、九駁橋、盧屋村等4個居委會,唐南、新建、村尾、章良、西坑、大嶺、星光、莊稼、章石、唐西、幸屋、油樹、伍塘、黃圳、長音、學田、磨形、店前、竹下、平田、木塘、橫江、中田、隘孜、上坑、流源、坳里、茶亭、白石、通古等30個村委會。鎮政府駐風雨亭。
鏡壩鎮面積:30k㎡人口:29524人郵編:341408代碼:360782105
轄連城、老鏡壩、鵝嶺、洋江、觀河、鏡壩、紅星、健民、聯民、城埠等10個村委會。鎮政府駐連城。
龍回鎮面積:135.3k㎡人口:34986人郵編:341403代碼:360782104
轄萬龍居委會,窯下、半嶺、龍東、倉下、坪沙、岐嶺、龍回、新圩、紅光、西角、三益、石潭、茶葉坳、碧田、李村、九江等16個村委會。鎮政府駐窯下。
潭東鎮面積:49k㎡人口:32756人郵編:341401代碼:360782192
轄東坑、蘆萁、橋蘭、宋塘、高坑、短井、過路、上壩、逕背、茶園、龍井等11個村委會。鎮政府駐桐子塘。
潭口鎮面積:63k㎡人口:48780人郵編:341401代碼:360782102
轄南街、北街等2個居委會,下壩、江壩、嶺上、金塘、台頭、塢埠、洋山、代衛、石禾、龍塘、坳上、上元、路背、田頭、三觀、村頭等16個村委會。鎮政府駐玉潭山。
龍嶺鎮面積:51k㎡人口:33210人郵編:341401代碼:360782103
轄金龍居委會,樟橋、下棚、邱邊、汪背、黎邊、龍嶺、向陽、貝山、新屋、王村、秀峰、衛上、李源、清田等14個村委會。鎮政府駐樟橋。
隆木鄉面積:91k㎡人口:18261人郵編:341421代碼:360782211
轄隆木、曉源、黃石、陳源、忠東、西木、瑞坑、塘上、高塘、新村、民豐、樟村、福田、小東、鄒家地等13個村委會。鄉政府駐隆木橋。
大坪鄉面積:107k㎡人口:23686人郵編:341418代碼:360782209
轄大坪、西坌、橋庄、南良、三合、蔣坑、上洛、上期、中坌、東村等10個村委會。鄉政府駐中心村。
坪市鄉面積:9lk㎡人口:21258人郵編:341419代碼:360782210
轄銀崗居委會,坪市、大路坪、松林、長坳、白馬塘、小安、小陂、譚幫、羅洞、溪上、李嶺、境口等12個村委會。
麻雙鄉面積:123.5k㎡人口:27659人郵編:341415代碼:360782208
轄麻雙、鵝坊、黃埠、黃坑、城子、壩孜、下廳、東排、圩下、松江、蒲竹、長坑、花潭、里若、義里等15個村委會。鄉政府駐圩背。
十八塘鄉 面積:130k㎡人口:33744人郵編:341414代碼:360782207
轄十八塘、群豐、馬頭、合江、坳下、長灘、下埠、歐田、薯坑、內潮、樟坊、樓下、冬水田、烏溪等14個村委會。
龍華鄉面積:107k㎡人口:47044人郵編:341413代碼:360782206
轄崇文、丹材、雙江、上蒙、臘樹、新文、沙田塅、新華、高峰、龍鳳、大坑、下村、中古、牛石、赤江、中嶺、黃塘等17個村委會。鄉政府駐新圩上。
三江鄉面積:38k㎡人口:34234人郵編:341412代碼:360782205
轄新紅、肖邊、斜角、新江、筱壩、解勝、赤湖、博羅、谷山、饒家陂、南坑、伍嶺、東紅、伍村等14個村委會。鄉政府駐浮橋頭。
太窩鄉面積:35k㎡人口:19903人郵編:341411代碼:360782204
轄園嶺、洋田、石龍、龍潭、范塘、高山、中邊、太窩、傲塘等9個村委會。鄉政府駐下店。
朱坊鄉面積:99k㎡人口:36250人郵編:341406代碼:360782203
轄朱坊、荷田、茶園、天心、李姑、新興、勝利、新志、花樹、蕉坑、楓樹、土石、橋頭、荷樹、紅心等15個村委會。
橫寨鄉面積:31k㎡人口:17285人郵編:341405代碼:360782202
轄黃田、長塘、埜塘、寨坑、小河、草丘、三塘、寨里等8個村委會。鄉政府駐冇田下。
浮石鄉面積:110k㎡人口:22726人郵編:341404代碼:360782200
轄賢女、羅坳、江口、圳玄、浮石、青雲、幸福、高洲、蓮洲、窩窖、贛橋、窩坑等12個村委會。鄉政府駐賢女埠。
赤土畲族鄉面積:157k㎡人口:43989人郵編:341405代碼:360782201
轄赤土、旗山、紅桃、河壩畲族、蓮塘、十里、富田畲族、青塘、愛蓮、花園畲族、虎崗、小嶺、杏花、瓦嶺、小水、稈背、三村等17個村委會。
❷ 廣東省南雄市前坊村有多少人口`他們是謝姓嗎謝姓有多少人口
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七二。 如今,到明朝開始進入廣東。 謝姓是當今中國第二十四大姓。謝姓出自於姜姓,尤以廣東、東山,四省謝姓人口約佔全國漢族謝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五,謝姓擴展到四川和貴州並匯容到當地的少數民族、章陵。謝氏的主要聚集地有唐河、九江,匯稽。唐末謝世開始進入福建、康樂、陽夏、江西、四川,人口較多。戰國時、湖南等省多此姓、南陽、陳都、寶樹等。謝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二十四位的大姓,到春秋時期、永昌,在台灣排第十三,有些謝姓遷徒到山東。謝氏之祖先始於炎帝地六十三世申伯,並且發展到台灣。謝姓早起分布在河南南部、湖北和湖南、大埔五千萬左右、下邳、梅縣,謝姓人在全國分布廣泛
❸ 南京鼓樓區的郵編是多少
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郵政編碼
郵編 地名
210003 中山北路(單249-455#雙202-354#) 虎踞北路(單35-9999#雙54-9998#) 歸雲堂十五巷歸雲堂十五巷 金源太古城金源太古城 金陵大公館金陵大公館 新模範馬路宏景公寓 三牌樓大街經典家園 虎踞北路雙門樓賓館 太古山莊太古山莊 建發大廈建發大廈 中山北路永昌大廈 模範馬路開元新寓 蘇海大廈蘇海大廈 中山北路同達大廈 港口小區港口小區 泰潤公寓泰潤公寓 十二新村十二新村 中山北路天和大廈 金川雅居金川雅居 歸雲堂金城花園 新門口長江醫院 中山北路天和園 福建路華富大廈 嘉樂村加樂村 華富園華富園 福建路中南園 福建路港寧園 堂子巷堂子巷 聖淘沙花城 薩家灣花苑 新模範馬路 三牌樓大街 開元新寓 福建新村 洪廟一巷 西瓜圃橋 東瓜圃橋 紫竹林邊 察哈爾路 西妙峰庵 南祖師庵 東妙峰庵 鐵路南街 金川雅苑 模範馬路 鐵路中街 鐵路北街 模範中路 戴家巷 樓子巷 紫竹苑 南瑞路 鍾阜路 狗耳巷 新亞苑 龍池庵 妙耳山 薩家灣 紫竹林 華嚴崗 校門口 廣東路 蔡家巷 久安里
210009 中央路(單103-323#雙52-258#) 中山北路(單81-247#雙34-200#) 蘆席營(雙2-52#單1-55#) 中央路258-27號新立基大廈 中山北路178號蘇華商務樓 山西路120號江蘇國貿大廈 水佐崗35號星漢城市花園 中山北路241號華僑大廈 中山北路223號建達大廈 中山北路219號宏圖大廈 湖南路14號特創寫字樓 雲南北路77號南泰大廈 中山北路88號建偉大廈 中央路258號江南大廈 雲南北路83號文雲大廈 中央路238號東升花苑 湖南路181號輕工大廈 蘆蒚營(單1-55#) 北四衛頭8號華豐大廈 人和街11號人和佳園 江蘇路60號世貿大廈 山西路68號頤和大廈 祁家橋2號虎嘯花園 山西路8號金山大廈 百子亭6號百新大廈 人和街8號雅典花園 付佐路5號碧瑰園 四衛頭玉麒麟雅苑 玄武巷玄武湖公園 水佐崗千秋公寓 山西路鼓樓大廈 司背後天福園 竹林新村 百子亭後 山西新村 三步兩橋 西康新村 大方新村 雲南北路 東門新村 西橋花苑 後大樹根 大同新村 山西南村 華安新村 北四衛頭 前大樹根 東升花苑 源江新村 老菜市 裴西村 玄武巷 丁家橋 祁家橋 四條巷 富貴里 江蘇路 玄武門 龍倉巷 山西路 人和街 童家巷 湖南里 童家裡 勸業村 五條巷 新菜市 大方巷 馬台街
210013 北京西路(單75-9999#雙74-9998#) 虎踞路(單85-9999#雙80-9998#) 虎踞北路(單1-33#雙2-52#) 北京西路99號九九公寓 虎踞北路21號古林公園 晏公廟東5號佳盛花園 虎踞路87號市國防園 馬鞍山新村 石頭城新村 天津新村 馬鞍山路 晏公廟東 新市農村 石頭城路 古平崗 定淮門 水佑崗 康藏路 場門口 石頭城 童家山
210024 上海路(單77-9999#雙68-160#) 北京西路(單13-73#雙14-72#) 北京西路15號江蘇教育大廈 北京西路69-1號華瑰園 北京西路63號天目大廈 廣州路140號隨園大廈 廣州路228號易發大廈 漢口西路1號南秀大廈 虎踞關1號宇田大廈 漢口西路同德大廈 北陰陽營 匡蘆新村 南陰陽營 漢口西路 琅牙新村 南東瓜市 琅獷新村 鼓樓新村 合群新村 北東瓜市 赤壁路 珞珈路 琅獷路
210029 漢中路(單171-9999#單29-167#雙4-9998#) 虎踞路(單1-83#雙2-78#) 上海路(單1-69#雙2-66#) 漢中路169號金絲利喜來登酒店 北圩路(單77-9999#) 漢中路159號長江工貿中心 漢中門大街87號聖鷹大廈 虎踞南路(單1-25#) 漢中門大街48號金陵大廈 漢中門大街21號金貿花園 鳳凰東街48號鑫宏花園 漢中路180號星漢大廈 清涼山83號清涼山公園 石鼓路216號鴻發大廈 石鼓路228號鴻鄴大廈 漢中路185號鴻運大廈 漢中門大街1號漢中新城 牌樓巷47號星月大廈 鳳凰街55號漫城名苑 上海路21號五台花園 漢中門大街31號華園 華僑路33號華僑公寓 五台山五台山體育中心 華僑路37號春風大廈 牌樓巷27號金鵬大廈 漢中門大街勁順小區 漢中門大街莫愁新寓 漢中路6號國葯大廈 漢中門大街勁順花園 莫愁新寓迎春里 莫愁新寓勝棋里 五台山永慶小區 莫愁新寓荷花里 莫愁新寓鬱金里 莫愁新寓湧泉里 牌樓巷怡景花園 漢中門大庄村 金鷹國際商城 沈舉人巷後街 漢中門外大街 干河沿前街 漢中門大街 莫愁湖東路 漢西門大街 鳳凰二村 清涼新村 北校尉營 莫愁新寓 五台山莊 高家酒館 明華新村 鳳凰西街 清涼山莊 鳳凰東街 鳳凰新村 大鐧銀巷 沈舉人巷 漢中新城 體育商城 拉薩路 漢北街 盔頭巷 峨眉嶺 麻家巷 五台山 峨嵋嶺 清涼門 永慶村 牌樓巷 柏果樹 華僑路 萍聚村 豆菜橋 百步坡 清涼山 平家巷 慈悲社 紅土山 鳳凰庄 漢中門 鳳凰街 龍蟠里
❹ 江西省,豐城市,張巷鎮鄒坊村委會,徐坊村有多少人口
江西省,豐城市,張巷鎮鄒坊村委會,徐坊村有2536人口
❺ 我是福建龍岩長汀新橋鎮的蕭氏我發現我們宗祠原來寫的堂名是河南堂,對聯是八葉名臣第,五經學士家。
蕭屋塘邊蕭屋是長汀蕭氏,除翁家畲山鄉外在長汀建立的最早的居住地,其他幾處均由此支分派出,蘭陵蕭氏,在長汀城未建祠堂,故蕭屋塘邊蕭屋,也起著舉族慶典,族裔團聚的作用,族人多稱之為祖屋。
祖屋地處城南是宋、元、明、清最為繁華地的崇善坊,主體建築座北朝南正丁位。自南迄北逶迤百餘米,沿中軸線,廳、井交錯,計達八廳七井之多,為客家典型的一種家族聚居建築形式,屋中還有磚牆隔離,兩片大門可開可合,再配以若干穿堂門,內室門,使全屋房舍既相連又相隔,既可分也可合。客廳與天井兩側均為大小不等的廂房,左右門窗相對,各戶相親相近,又自成一體。體現了深宅大院舉族聚居的特點。
早年,祖屋南面,越過街道還有兩棟配房互作呼應,三者恰好構成一品字形。其中偏東一處,佔地約一畝余,傳說是家塾所在,屋內有大小堂房十幾間,還有供學童讀經習禮的正堂和天井,以及燒茶熱水的廚房。路南偏西,是另一棟房舍,其大門朝向祖屋正門。估計當為人丁興旺時的分居之所。惜時序更替,東邊的學堂早已坍塌,成為小兒追逐嬉戲的草坪了。西邊的房宅也早已另有新主。但即使如此,也不影響祖屋本身的恢宏與莊重。
祖屋位置優越,由大門沿蕭屋塘巷迄東不遠處,即是汀州古城門之一的惠吉門。走出城門,可以觀賞汀水滔滔的奔騰景象。出後門往北少許,則可到達寬暢的縣前大街,與早已無存的縣衙與箭坪遺址近在咫尺。往西與南大街相通,北經三遠閣可直扣府衙,向南穿過尚算完好的寶珠門城樓,可親睹寶珠晴嵐的秀美風光。
祖屋大門門框及橫梁均用大條石塊砌成,並與兩側翼牆構成略向前彎的弧形。大門正上方刻有「名冠三傑」,這四字的意思是:我祖公蕭何,被劉邦尊為張良韓信之前的意思。兩側門柱上分別刻有「八葉名臣第,五經學士家」的家風,字體蒼勁,用筆鋒利,相傳是汀州書法家我十八世祖公儀徴公所書。跨過寬厚的門坎,大門上方朝里一面鑲有「致中和」三個石刻大字,也是先祖對後代遵循儒家中庸平和思想的期待。
越過門樓,為約十幾平米的的大天井,周圍以寬大的條石為沿坎,中間也用石條鋪成步道,走過此道即是正廳。正廳十分寬闊、高大,南來的光線充足,上方五根橫樑上分別懸掛五塊巨匾,前面一塊是「侍郎第」三個大字,他是我的始祖蕭律景德二年在汀州任知府而後遷任金部任侍郎的「招牌」。其它幾塊也各有出處惜均在文革時被誣以四舊而拆除。目前所幸尚有一塊十分可貴,是乾隆七年知縣方暨謨題寫的「重桑梓義」,該匾是知縣大人對我十八世秀徴公熱心鄉里建設的表彰,迄今此匾何以逃脫浩劫,原因不詳,但據老人說,是因為,此匾因不夠格上廳堂,是掛在後門的門背的,沒被發覺,後來被族人拿去隔豬欄而被僥幸保留下來的。
說到對聯也是大廳的重要特色,大廳至少有五付長短不一,掛於各立柱上的油漆楹聯,楹聯間每逢年節,還要懸掛巨大的畫卷和中堂,據說這些文字和圖畫均出自不同的朝代名家,如伊秉授、上官州等人之手,當然這些人是否真實我們是不得考證的了。不過南宋理學大家,朱熹的門生楊方是我五世祖公進士蕭雍的好友,還有清朝被譽為「黎青天」的黎士弘是我十八世祖公的姻親,他們留下的墨寶倒是有可能的,只可惜都無以保存了,現大廳四壁空無一物了。
大廳兩邊是祖屋最重要的兩間廂房,它不止房間寬大,房內還有獨立的的小天井,隔著天井是用來招待摯友和貴賓飲茶議事下廳,廳內擺設有太師椅,和小案桌,牆上掛滿名人字畫,整個小廳書卷氣實足。正房屏後有小門通往後間,由此再轉入屏風後的過廳,外人家人來往互不幹擾,真乃屋中有屋,廳內有廳。由大廳跨過中堂兩邊的門坎,即進入過廳,過廳的面積不大,約可容兩張八仙桌和若干座椅,它是前廳舉行慶典是茶水酒菜中轉的地方,平時則可供一小家用膳或休息。過廳北面是是天井,然後是中廳。它也比較高大,但面積略小於大廳,如果說大廳主要用於接待外客貴賓的話,中廳則是家族聚會之所,它的後方最高處,隔出一個約一米深、一米高、四米寬的開放式大神龕,龕上供奉著先祖的神位,中間最高的一塊是:蘭陵堂一脈宗親神主牌,往下一點是馬國典畫的我祖公的神像。順便說一句,馬國典是一位非常出色的人物畫家,他的畫人物逼真出神,因此長汀人有一說:馬國典都畫你不足。表示此人丑態百出,連人物畫家馬國典都沒辦法畫好你的。神龕上還備有大小五具香爐,每逢初一十五,族人都要登梯進香,各家各戶供品則分別擺在廳前的供桌上,供桌是由兩張八仙桌合在一起的。天長日久,神龕四周已被煙火熏得烏黑,當然,在烏黑的煙火也萬萬不能去清洗的,這樣才能體現祖宗的煙火是很旺的。穿過中堂左右的兩個側門,則又是一過廳和天井的,其北則是一堵隔牆把全屋分成前廳和內宅兩部分,牆正中開有大門,大門關閉十時,不知者以為房子到此為止,開啟後則兩者合為一體,才見後面另有洞天,足證當年工匠設計之用心。跨過此門又是天井、廳堂,再後則是兩層樓房突兀而起,建築立面為之一新,樓下是內廳,平時家長里短餐飲活動多在此進行,兩側則是居室,樓上樓下房間較多,內廳,後面是一較大的天井,其間還有一深水井可供家人汲水之用。往後即到後廳,後廳分南北兩片,北廳向北展開,廳口寬闊,由此既能目擊北方天空觀賞,又能觀賞北山風光,自成一番風景。再往前走地形陡然突起,高出其他許多,即到了俗稱的「毓墩子」的地方,「毓墩子」在汀州客家話中其發音為「有丁子」,傳說舊時蕭家婦女在此處生孩子,長大後不至於「白丁」。穿過「毓墩子」及與其相連的走廊,掠過一排居室,即來到小花園,花園面積不算大,約百餘平米,據說當年這里曾有過四季花開如錦,常年枝頭飄香的繁榮年代。唯迄晚清,家道衰落,花園已成一片荒地,族人用來開墾種菜,昔日芳影已難再尋。
祖屋始建於何年?已無可考。從《長汀縣志》,卷之六--城池篇及我家舊譜關於我十二世尚瑛公開挖蕭屋塘來看,可知祖屋在明嘉靖之前當已有之了,然考家譜尚瑛公前後數代似無建此大宅之力。再往前推測是我五世祖公謙齋公,舊家譜記載:公士宦多年,為安養父母乃由翁家畲遷家郡南門,迎父母城中就養。另,幾年前挖基地,發現祖屋地底下,並沒有瓦礫,而是黃土質,說明祖屋在建之前原是一塊荒地。從謙齋公存河坑口祖山雄渾墓葬比較,似有可能。唯斯時人丁尚少,也無建此大宅之必要。據此似可推定以為:祖屋初建南宋淳熙年間,而後由十八世秀徴公與十九世傑翰公父子,也就是說在康乾年間在原有房址上擴建而成的。其原因:一是此時家中人丁繁盛,舊屋已容納不下。二是從十七世君元公開始,蕭氏幾代在汀均有較大的影響和較高的聲譽,現存《汀州府志》和《長汀縣志》均多次載入諸公之事跡。而大門族聯傳為儀徴公所書,現存在大廳橫匾為縣憲對秀徴的嘉獎,均與擴建新屋相呼應。事實上,此後數代人丁興旺,名人迭出,與此也無關關系。據此似可以為:祖屋初建於南宋孝宗與寧宗朝,迄今已歷八百餘年,而擴建當推清康乾盛世,屈指也歷三百載矣!
祖屋歷史悠久,各朝各代均孕育過不少為國效力、為政清廉、績著鄉里、名流青史的英才志士。如不計始祖北宋景德進士、汀州知府蕭律,也不計本屋肇建者南宋淳熙進士官監南嶽五世祖公蕭雍與宋州知事五世叔祖,單計生於本屋,長於本屋的在在明代就有:明永樂進士,官戶部郎中兼監察御使八世蕭清;吏部儒事官十世蕭竹庵;訓導十世蕭靜軒:縣丞十二世蕭華軒;撫標材官十三世蕭鄞溪;巡檢歷署知縣事十四世蕭溪;寶坻縣典史十四世蕭華溪;督標千總十六世蕭祥英等。在清代則有造福鄉里、人文慈善事跡先後進入《汀州府志》和《長汀縣志》的人就有十餘人之多。至於到了民國時期,擔任國民黨將校官的也有約十人其中有國民革命軍十八軍十一師中將師長福建保安司令蕭乾、國民黨抗戰戰況發布組長少將蕭敬、國民政府高級翻譯官蕭嗣章。解放後,更是人才輩出,有解放軍教導團長蕭老九、中國著名作家蕭建亨、清華大學教授蕭華庭、福建省交通廳總工程師蕭瑩等等。可以這么說我的祖屋,不僅僅是歷史悠久、而且人傑地靈。堪稱汀州一絕,遺憾的是祖屋,年久失修,房屋敗壞,又沒有引起政府的注意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