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2021歐陽姓人口有多少

2021歐陽姓人口有多少

發布時間: 2022-10-02 00:26:41

1. 歐陽姓氏人口排名2021

歐陽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行第412位。目前,由國務院人口普查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統計分析,歐陽氏為中國第192常見姓,第1復姓。人口約有91萬,約佔全國人口的0.068%。
拓展材料:
《百家姓》是一部關於中文姓氏的作品。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國家,至今已有五千多年歷史。中國姓氏龐雜繁多,據《中國姓氏大辭典》收錄,從古至今各民族用漢字記錄的姓氏多達2.4萬個。這些姓氏在發展演變過程中,有的已消失於歷史長河中,有的則經過世代傳承延續下來,逐步形成目前在用的6000多個姓氏。

2. 中國都有有哪些復姓

中國的復姓:

1、司馬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一是出自西周擔任「司馬」的大臣程伯休父,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二是源於陳姓、田姓,出自春秋時期司馬穰苴。公元266年,司馬炎建立西晉,公元317年,司馬睿建立東晉,司馬即成為晉的國姓。著名人物還有戰國時期秦國名將司馬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其父司馬談,西漢著名文學家司馬相如,東漢末年名士司馬徽(水鏡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

2、上官

目前,上官姓的人口約為7.5萬人。對於上官這個復姓的起源,則要追溯到春秋這一歷史階段。彼時,楚懷王封他的小兒子蘭為上官邑大夫,蘭的後代子孫遂以邑名為姓,稱上官氏。到了唐朝時期,上官姓氏已出現於中原的河南地區,唐太宗時期的大臣上官儀,就來自於河南地區,上官姓的名人還有上官儀的孫女、著名才女上官婉兒,宋朝則有禮部尚書上官鼎等。

3、歐陽

歐陽作為中國第一大復姓,據2014年統計,歐陽姓的人口約為324萬。歐陽姓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夏朝,越王勾踐的祖先出自夏朝時期的姒姓。到了越王無疆時,被楚所滅,封於烏程歐余山之陽,為歐陽亭侯,他的子孫因而姓「歐」或「歐陽」。唐代書法家歐陽詢、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歐陽修等是該姓氏的代表名人,還有現在中國內地節目主持人歐陽夏丹。

4、夏侯

姓氏人口排名第560位,人口1.1萬人。分布於山東曲阜、泗水一帶。出自姒姓(夏朝國姓),以爵號為氏。周武王封夏禹的後裔東樓公於杞,後者在春秋時建立杞國。公元前445年楚國滅杞,杞簡公的弟弟佗逃往魯國,魯悼公因為他是夏禹的後代,周初祖先又封為侯爵,於是稱他為夏侯氏,其後代子孫因以夏侯為氏,稱夏侯氏。夏侯姓的名人有西漢初的夏侯嬰,三國時期魏國的夏侯惇、夏侯淵、夏侯玄。

5、諸葛

大部分諸葛姓由葛姓衍化而來。相傳伯益的後裔葛伯的封國滅亡後,葛氏有一支遷入山東諸城,若干年後這支諸城葛氏有一支遷往陽都縣,但陽都原有姓葛的家族的,諸城葛氏為區分於當地葛氏,遂改復姓稱諸葛,即諸城遷來的葛氏。


3. 有沒有人姓歐陽的全國有多少姓歐陽的啊

歐陽姓的人口遠超過100萬人了,應在300到500萬人,甚至有餘!!!!--------
現歐陽姓大概有390萬人-400萬人,
隆回縣歐陽氏就超8萬人口,寧遠縣就有6萬人。歐陽姓的人口遠超過100萬了!!!!

4. 全國姓歐陽的有多少人嗎

新化縣1990年人口普查歐陽姓一萬六千多人口,分屬兩大支系,都是宋末至元朝時從江西廬陵遷來的。河東歐陽氏始祖歐陽勛,為歐陽修十二世孫。衍萬七萬八萬九三房,1994年九修入譜一萬四千餘人,部分族人居冷水江和新邵。萬七居團結山,萬八居木山,萬九居梅山,我妻子是萬九公後裔。青山鄉及木壠歐陽氏,始祖歐陽堯章,後裔也有幾千人口。

5. 歐陽是姓嗎

歐陽是姓,為漢姓復姓之首。歐陽姓最早可追溯到夏朝,出自姒姓,夏君主姒少康封自己的庶子無余於會稽,到了越王無疆,被楚所滅,無疆子蹄更封於烏程歐余山之陽,封為歐陽亭侯,遂以為氏。
歐陽姓郡望為渤海,宋朝時,歐陽姓約有22萬多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29%,排在第六十九位,為百家大姓之一,位列宋版《百家姓》復姓的第4席,人口總數居復姓首位。當代歐陽姓的人口約88萬,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07%,排在全國第一百四十九位。

6. 百家姓里有沒有人姓歐陽

歐陽在百家姓中排第86位。

1、歐陽姓最早可追溯到夏朝。越王勾踐的祖先出自姒姓,公元前2079年(距今4072年)即位的夏少康的庶子封於會稽,到了越王無疆,被楚所滅,封於烏程歐余山之陽,為歐陽亭侯,他的子孫因而姓「歐」或「歐陽」

2、歐陽姓的郡望為渤海,以海鳥為圖騰。宋朝時,歐陽姓約有22萬多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29%,排在第六十九位,為百家大姓之一,位列宋版《百家姓》復姓的第4席,人口總數居復姓首位。當代歐陽姓的人口約88萬,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07%,排在全國第一百四十九位。從宋朝至今1000年中,歐陽姓人口增長率呈下降的態勢,這可能與歐陽復姓改單姓陽有關。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於湖南、廣東省廣州西部、湛江北部、河源、江西省彭澤縣(彭澤縣歐陽為歐陽「懿」後代,生七子,遂為彭澤縣歐陽氏七庄,有10000人以上。)、吉安、永豐、萬載,湖北省枝江、荊州、潛江,這三省大約占歐陽姓總人口的80%.其次分布於河南、陝西、四川、湖北等。湖南為當代歐陽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歐陽姓總人口的43%.全國形成了以江西、湖南為中心的歐陽姓聚集區。現在,廣東省歐陽氏宗人有居住在廣州(從化),湛江(鴉翠)。江蘇省歐陽氏宗人有居住在丹陽西門外荻塘歐甲(司徒)、下坯歐甲(全州)。

7. 中國的歐陽姓分布在中國哪些地方

歐陽姓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於湖南、廣東省廣州西部、湛江北部、河源、江西省彭澤縣、吉安、永豐、萬載,湖北省枝江、荊州、潛江,這三省大約占歐陽姓總人口的80%。其次分布於河南、陝西、四川、湖北等。
歐陽姓,中華姓氏之一,為今天漢族人口最多的復姓。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歐陽姓人口為90.1萬。在中國排188位。
歐陽姓最早可追溯到夏朝。歐陽姓出自姒姓,夏君主姒少康封自己的庶子無余於會稽,到了越王無疆,被楚所滅,無疆子蹄更封於烏程歐余山之陽,封為歐陽亭侯,遂以為氏,他的子孫因而姓「歐」或「歐陽」。
歐陽姓以海鳥為圖騰,郡望為渤海。 宋朝時,歐陽姓約有22萬多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29%,排在第六十九位,為百家大姓之一,位列宋版《百家姓》復姓的第4席,人口總數居復姓首位。

(7)2021歐陽姓人口有多少擴展閱讀

歐陽姓起源:
源於姒姓,出自戰國末期楚國給越國勾踐後裔子蹄的封地,更封於烏程歐余山之陽,封為歐陽亭侯,屬於以封爵名稱為氏。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中說,歐陽氏是夏朝君主姒少康的庶子無余,被封於會稽,這便是早期的越國。越國傳至無疆時被楚國所滅。
無疆的兒子名蹄,被封於烏程歐余山之陽(今浙江省吳興縣),封為歐陽亭侯,於是他們便以歐陽為氏,其後代則稱歐陽氏或歐氏。
據歷史文獻《寧遠縣志》的記載,元朝末年,各地農民紛紛起義反抗腐朽的元朝政府,當時即有一支歐陽氏家族為主的起義軍。
在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初安天下,曾意圖招安歐陽氏義軍。而歐陽氏全軍上下拒降,明太祖大怒之下詔令誅滅歐陽氏家族,歐陽氏族人被迫分散逃亡,改為單姓「陽氏」以避其災。
直到後來的明武宗朱厚照執政時期(公元1506~1521年),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的進士並累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撫應天(今江蘇南京)等十府的一代名臣陽鐸發明了「攤丁入地」之策(即後來明、清朝時期一直實施的「攤丁入畝」之策)。
使明王朝稅賦大增,明武宗由而大喜,陽鐸遂乘機請旨要求恢復原姓,明武宗詔准,從此歐陽氏一族方得以恢復歐陽復姓。歐陽氏族人皆尊奉夏禹、姒無余為得姓始祖。

8. 姓歐陽的多嗎

歐陽不是一個大姓,但它是人數最多的復姓之一。

歐陽:中華姓氏之一,為今天漢族人口最多的復姓。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歐陽姓人口為90.1萬。在中國排188位。

歐陽姓最早可追溯到夏朝。歐陽姓出自姒姓,夏君主姒少康封自己的庶子無余於會稽,到了越王無疆,被楚所滅,無疆子蹄更封於烏程歐余山之陽,封為歐陽亭侯,遂以為氏,他的子孫因而姓「歐」或「歐陽」。

歐陽姓以海鳥為圖騰,郡望為渤海。 宋朝時,歐陽姓約有22萬多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29%,排在第六十九位,為百家大姓之一,位列宋版《百家姓》復姓的第4席,人口總數居復姓首位。當代歐陽姓的人口約88萬,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07%,排在全國第一百四十九位。從宋朝至今1000年中,歐陽姓人口增長率呈下降的態勢,這可能與歐陽復姓改單姓陽有關。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於湖南、廣東省廣州西部、湛江北部、河源、江西省彭澤縣(彭澤縣歐陽為歐陽「懿」後代,生七子,遂為彭澤縣歐陽氏七庄,有10000人以上)、吉安、永豐、萬載,湖北省枝江、荊州、潛江,這三省大約占歐陽姓總人口的80%。其次分布於河南、陝西、四川、湖北等。湖南為當代歐陽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歐陽姓總人口的43%。全國形成了以江西、湖南為中心的歐陽姓聚集區。現在,廣東省歐陽氏宗人有居住在廣州(從化),湛江(鴉翠)清遠(連州),順德均安。江蘇省歐陽氏宗人有居住在丹陽西門外荻塘歐甲(司徒)、下坯歐甲(全州),金壇市直溪鎮巨村村。

9. 百家姓之歐陽姓氏

歐陽姓,中華姓氏之一,為漢姓復姓之首。歐陽姓最早可追溯到夏朝。歐陽姓出自姒姓,夏君主姒少康封自己的庶子無余於會稽,到了越王無疆,被楚所滅,無疆子蹄更封於烏程歐余山之陽,封為歐陽亭侯,遂以為氏,他的子孫因而姓「歐陽」。以下是我整理的百家姓之歐陽姓氏,一起來看看吧。

歐陽氏

1、分布地區

渤海郡:歷史上的渤海郡在地域上有兩個稱謂,另一為渤海國。西漢時期從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陽(今河北滄州東關),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遼寧省之間的渤海灣一帶。

鄱陽郡:本為春秋楚之番邑,秦朝時期置番縣。西漢時期改名為番陽,三國時期孫權設鄱陽郡,治鄱陽縣,轄境為今江西省東北部地區。其地的東部和東南部緊鄰浙江、福建省,西部和西南部毗鄰九江、南昌、撫州、鷹潭市,北部連接安徽省環接景德鎮市。治所在今江西省波陽市一帶地區,境內有著名的鄱陽湖,下轄信州區和上饒、廣豐、玉山、鉛山、橫峰、弋陽、余干、鄱陽、萬年、婺源十縣,代管德興市。

廬陵郡:廬陵郡始建於東漢朝興平元年(甲戌,公元194年),治所在石陽(今江西吉水,一說在江西吉安)。三國時期孫吳國移治到高昌(今江西泰和),其時轄地在今江西省永新、峽江、樂安、石城以南地區。到了唐朝時期,又改名為吉州。

2、歷史來源

歐陽(ōu yáng )姓源出

①出自姒姓,與歐陽姓同宗,以封地名、侯爵名為氏。

②源於姒姓,出自戰國末期楚國給越國句踐後裔子蹄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

得姓始祖

歐陽無疆。歐陽氏是春秋時代著名的越王勾踐的後裔。歐陽氏與歐(區)氏同出一源,都是越王無疆的子孫,而越王無疆,則是距今2400多年前越王勾踐的七世孫。歐陽氏的得姓,大約有2000年的歷史。根據《路氏》上的記載說,越王無疆的'次子,被封於烏程歐余山的南邊,後代中有歐氏,歐陽氏。根據《唐書·宰相世系表》的記載,歐陽姓出自姒姓,夏帝少康的庶子,受封於會稽,傳至越王無疆時,為楚國所滅,無疆的兒子蹄,改封烏程歐余山南方,為歐陽亭侯,子孫就以歐陽為氏。據《郡望百家姓》記載,歐陽氏望族居於渤海郡,就是現在的河北省滄縣。由此可見,歐陽氏和歐氏同出一源,都是越王無疆的子孫,而越王無疆,根據考證,則是距今2400多年前越王勾踐的七世孫。換言之,歐陽氏和歐的得姓歷史,大致2000年。故歐陽氏後人尊無疆為歐陽姓的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歐陽氏復姓或是古老的漢族姓氏,在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四十九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一百二十五位,人口約一百零八萬三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67%左右,望族出渤海郡。歐陽姓(歐姓、區姓、陽姓)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位列宋版《百家姓》復姓的第4席,據公安部2009年身份證資料庫數據,歐陽姓氏排名為60—70位,為200萬人—300萬人。其發祥地為渤海郡(今河北省滄縣)。據《姓譜》載,越王勾踐之後,支孫封於烏程歐陽亭(浙江湖州),其子孫以此地名為姓。歐陽偉 在(公元前313—)稱帝,歐陽搖 在(公元前232—)稱帝,歐陽建 在(前176—前163 )(—稱帝)。

今湖南省的長沙市、瀏陽市、隆回縣、東安縣、寧鄉市、衡陽市、攸縣、常寧縣、寧遠縣、永州市新田縣,江蘇省的淮安市金湖縣、宿遷縣,河南省的登封市、周口市,福建省的福州市、晉江市,江西省的江門市、萍鄉市、新余市、星子縣、宜春市、贛州市、吉安市、永新縣龍源口鎮、永豐縣、萬載縣,四川省的綿陽市、遂寧市、什邡縣,貴州省的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縣,山東省的招遠市、棗庄市薛城區,廣東省的廣州市、從化市、江門市、河源縣、揭陽市惠來縣,安徽省的阜陽市、滁州市,湖北省的荊州市、襄樊市,枝江市、潛江市,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田東縣、柳州市融水縣、滕縣,河南省的新鄭市,等地,均有歐陽氏族人分布,其中湖北省枝江歐陽氏族為歐陽修長子歐陽發的後裔,而江蘇省歐陽氏宗人大都居住在丹陽西門外荻塘歐甲(司徒)、下坯歐甲(全州)。至二十一世紀初,全市在籍的歐陽氏族人有一千五百餘人。

堂號

渤海堂:以望立堂。

鄱陽堂:以望立堂。

廬陵堂:以望立堂。

畫荻堂:宋朝的歐陽修,三歲就死了父親,家裡很窮,上不起學堂,但是母親非常希望他能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才,於是決定自己教他,買不起紙張,母親就以沙地作紙,以荻當筆,教他識字。經過刻苦的學習,歐陽修終於成為了著名的文學家和對朝廷有用的人。

六一堂:歐陽修號六一居士,即「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常置酒一壺。……以吾一翁,老於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其後裔將家族的堂名稱為「六一堂」。

字輩排行

歐陽氏家族字輩:「蹄恆朝完東謨搖朱鄅行馮惠茱仲士蕖翹綱舉跡純基質成晉啟乾煥景僧頠詢通幼昶琮晤徹弦(鉉)邈規緒萬和雅效(楚)謨(托詃堂弘戍)鄠(郴邦莘泰)俊(伸儀伾信偃佺仿)觀修(昞)發(奕棐辨)憲(恩願)世(弼能保安)惠(利慶)鳳日德(儀崇)勛法(濟)重萬祥(緣善)日(彬春暉旭昂升昱禮政英顒宣)通(勝春惠先網洪泰行嶶)光(清亮顯通明煜臨表緣憲福秀濟)憲(璽)祥(林珍瑞禧昂禮宗夔軫畢鶚勺)鳳(魁新珊略韜策)木(桁堯舜禹左右)達(運還桂芳芬葵苗積善)源(泛淑賓寶昭仁義聖賢書皓白達遜道通述邇)位(佐禎祥福佑祉祝嗣)偹(僅任位佩傅倫隹偉)承基紹祖世家長作述維新祚自文(昌)章(裔)治(啟)國禮(良)義(忠)安(永)邦(叔)傳(際)家(時)永(名)守(彥)長(振)發(朝)配(邦)祥(平)安守本親情聚孝義爭先脈運揚」。

江西安福歐陽氏字輩:「因封受姓曰歐陽道德文章百世芳上溯黃帝及大禹禹第五世名少康庶子無余封會稽二十餘世至允常常子勾踐封越霸傳衍六世乃無疆伐楚楚伐族屬散子蹄封歐余山陽苗裔因之為姓氏五世名搖漢封王涿郡太守分兩派千乘渤海號洋洋千乘八世為博士至歙伏法子復殤惟有渤海流慶遠曰舉跡純渡晉江太守堅石名赫赫外甥為著石崇亡質與崇文奔長沙伯仲卜居在臨湘又傳六世景達著文忠譜揭大宗坊達生寶頗頗生紇率更令詢譽望張唐主寵遇弘文館敕修宗譜名益揚通生幼明明生昶琮刺吉州名始昌譜稱琮公生七子袁吉衡州同豫章八世彪彤萬兄弟彪徙廣州系久亡彤分常溪與蜀口彼各派列此莫詳萬公乾符令安福詞譜尊為一世昂二世生和三世雅四州效楚列行行效生之子謨托詃楚生堂弘戌三房五世六宗皆蕃衍代產名賢與忠良從今再修支譜後遞傳世世信有光」。

江西吉安歐陽氏字輩:「德立世隆昌寺書」。

江西星子歐陽氏字輩:「懷祖志學……」

江西贛州歐陽氏字輩:「振聲芳自忠」。

湖南東安歐陽氏字輩:「道德本先聖」。

湖南寧遠歐陽氏字輩:「震家運逢華群植之芳育」。

廣西、廣東從化、河源歐陽氏字輩:「仲國淑景高先以民永廣時之崇曰文思充士正立今尚愈光汝克可效天兆孔良彝倫攸敘壽爾載嘗保佑盛鼎厥後定昌」。

湖北荊州歐陽氏字輩:「尚元吉欲長作述啟書香德澤流芳遠聲名振玉章文徑必聖道武服定國邦清曉朝君殿華豐永世昌」。

貴州台江歐陽氏字輩:「再朝啟大德光明承天習倫常永百世立正科已畢」。

家族名人

歐陽詢(公元557——641年),字信本,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書法家。

歐陽修(公元1007——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晚年更號六一居士。江西永豐縣沙溪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金石學家、目錄學家、經學家,尤以文學成就最高,是繼承唐代古文運動而有所創新的北宋文壇盟主。

歐陽玄(公元1283——1357年)字原功,別號圭齋,元瀏陽人,歐陽萬公後裔。官翰林學士,國子祭酒(主管教育的長官),以文章著名。修《宋史》、《遼史》、《金史》,有《圭齋文集》十六卷。《元史》有傳。

【拓展】

研究考證

區、歐、歐陽三姓同宗

歐陽氏花廳在華族的千千萬萬個姓氏當中,不少姓氏是源自同一個祖宗,在漫長的歷史長河裡,由於逃亡、遷徙、避難以及其它原因,同一個祖宗的後人分別擁有不同的姓氏。如區、歐、歐陽都是春秋時代那位「卧薪嘗膽」的越王勾踐的後人。在區、歐、歐陽三姓當中,歐氏和歐陽氏是老大,很早就出現這兩個姓氏,區氏是在漢朝才出現的,因此,區氏族人謙稱是小區,稱「歐」氏為大歐。

根據《姓氏考略》記載:「越王無疆之次子封於烏程歐余山之陽,後有歐氏、歐陽氏、歐侯氏,望出平陽。」由此可見歐氏和歐陽氏都是越王無疆的第二房子孫,而越王無疆則是2400多年前越王勾踐的七世孫。如果追溯上去,歐氏和歐陽氏的歷史不只2400多年,還可以追溯到夏朝。越王勾踐的祖先出自姬姓,公元前2079年(距今4072年)即位的夏少康的庶子封於會稽,到了越王無疆,被楚所滅,封於烏程歐余山之陽,為歐陽亭侯,他的子孫因而姓「歐」或「歐陽」。至於「區」姓始於何時,源自哪一位祖先?根據廣東新會《區渭泉祖家譜》記載,夏少康封少子無余於會稽,伺奉大禹的宗祠,因為夏禹埋葬在這里,食粟於歐山,因而以「歐」為姓。

到了漢朝,歐氏族人歐安是一位富商,他樂善好施,深得人們尊敬,漢景帝很賞識他的為人。有一天,漢景帝對他說:「卿才德兼備,何欠之有,應去欠為區。」

在封建時代,皇帝賜姓給臣民或叫臣民改姓,是一種榮譽,表示皇帝關心他的臣民,只有乖乖接受。這一來,歐安便改姓為「區」,成為區安。從此,他的子孫便成為「區」氏族人了。《區渭泉祖家譜》提到區、歐、歐陽同一衍派,一概不通婚。

10. 百家姓之歐陽姓起源

百家姓之歐陽姓起源

歐陽姓是中國人口最多的第一百四十九位姓氏,下面由就由我為大家整理的百家姓之歐陽姓起源,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歐陽氏起源

歐陽姓是中國人口最多的第一百四十九位姓氏,在湘、粵、贛地區特別有影響。當今歐陽姓人群大約佔了全國人口的0.07%,總人口大約有88萬。

歐陽的名義和圖騰:

歐、甌等字的主體是區,區字本義躊區,藏匿也,表示眾多之義。在甲骨《卜辭》中商朝已有區人。區、歐、甌作為姓氏都是同一來源。區人即甌人,也即歐人,與西北方古羌戎族有親緣關系。黃帝有熊氏部落聯盟中有一支以疆為圖騰的部落,實際就是區人。區人在商朝時被壓迫遷到東南沿海一帶,因能製造獨具一格的陶器,被稱為甌人。甌人自遷到海濱之後,信奉的圖騰因環境變化而轉換,以海鳥為圖騰,即海鷗。甌人因始終是分散的部落,沒有形成國家,但在遷移的過程中留下了帶甌、歐的地名,比如浙江的歐餘山等。

陽,在此指方位,在山的南面、河的北面稱陽。後人以所居歐餘山之南,稱歐陽,其氏族被命名為歐陽氏。

歐陽姓的起源與演變:

歐陽姓源出姒姓。夏朝少康封其庶子於越,號無餘,在今浙江紹興,後來建立了越國。到戰國時勾踐的六世孫越王無疆時,越國為楚國所滅,楚王更封無疆之次子蹄於烏程歐餘山之陽,其後有歐氏、歐陽氏、歐侯氏等。烏程歐餘山故域在今浙江湖州南之故菰城之升山,到西漢時封在此地的稱歐陽亭侯。源出姒姓的歐陽姓的歷史有2500年。

外族基因的流入:

外族血液流入歐陽姓的事件出現比較晚。元朝西南地區,貴州黎平府新化縣的土司中出現歐陽姓,當代湖南西部的土家族中也有歐陽姓。

歷史上歐陽姓的分布和遷移:

先秦時,歐陽姓主要活動於浙江一帶。進入秦漢,歐陽姓北上江蘇、山東、河北,西挺江西,南部跨福建。到魏晉時期,歐陽姓已經西抵陝西、四川,南達湖南。唐宋時,中原兩次大規模移民,歐陽姓大批進入湖南、福建、兩廣地區。

宋朝時,歐陽姓約有22萬多人,約佔全國人口的Ɔ.29%,排在第六十九位,為百家大姓之一。歐陽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約佔全國歐陽姓總人口的52%。全國歐陽姓分布主要集中於江西、湖南、湖北三省,約占歐陽總人口的83%。其次分布在廣西、甘肅、福建、廣東等。全國基本形成了以贛湘為中心的歐陽姓分布區。

明朝時,歐陽姓約有不足16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17%,排在第一百零一位。歐陽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約占歐陽姓總人口的60%。全國歐陽姓主要分布於江西、湖南,這二省歐陽姓大約佔全國歐陽姓總人口的83%。其次分布於廣東、湖北、四川等。全國重新形成了以贛湘為中心,傾向兩廣地區流動的歐陽姓分布區。

當代歐陽姓的分布和圖譜:

當代歐陽姓的人口約88萬,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07%,排在全國第一百四十九位。從宋朝至今1000年中,歐陽姓人口增長率呈下降的態勢,這可能與歐陽復姓改單姓歐有關。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於湖南、廣東、江西,這三省大約占歐陽姓總人口的80%。其次分布於河南、陝西、四川、湖北等。湖南為當代歐陽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歐陽姓總人口的43%。全國形成了以湖南為中心的歐陽姓聚集區。

歐陽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在湘贛閩、粵桂瓊、黔渝鄂大部、豫皖浙南部、台灣北部、黑龍江東部、吉林東北角,歐陽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11%以上,中心地區達到0.9%以上,以上覆蓋面積約佔了國土總面積的18.3%,居住了大約83%的歐陽姓人群。其他地區歐陽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11%以下,其覆蓋面積約佔了國土總面積的81.7%,居住了大約17%的歐陽姓人群。

歐陽姓的傳統文化:

郡望和堂號 歐陽姓的郡望是渤海。歐陽姓以畫荻為堂號。「畫荻」堂號典出宋朝歐陽修。歐陽修從小死了父親,家裡很窮,買不起紙筆。母親以地作紙,用荻當筆,教子識字。後來官進翰林院侍讀,與宋祁等同修《新唐書》,又遷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荻,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與蘆葦相似,秋天開紫花。後人遂以「畫荻」懷念先人,以此為堂號。

楹聯 歐陽姓的重要楹聯有以下五副:

瀧岡作表;燕市銜哀。

石渠博士;渤海名流。

北州高士;西漢名儒。

文章政事獨步廬陵;律呂陰陽秘傳漢晉。

弱冠臚傳,龍虎萃得人之榜;

大儒純孝,鳳麟毓間世之英。

家訓格言 歐陽修是北宋著名文學家、史學家。天聖年進士及第,曾官翰林學士,與親祁等同修《新唐書》。歐陽修以風節自持,「天資剛勁,見義勇為,雖機阱在前,觸發之不顧。放逐流離,至於再三,志氣也若也」。因此,他訓誡子孫也以「守廉」、「修身」為本,主張存心盡公,學而知道。提出「藏精與晦則明,養神於靜則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等傳世名言。他平素訓子之文不多,重在身體力行,理義尤深,深得後世所愛。

名人頻率和宗族先賢: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歐陽姓歷代名人96名,占總名人數的0.21%,排在名人姓氏的並列第九十三位;歐陽姓的著名文學家佔中國歷代文學家總數的0.24%,排在並列第八十八位;歐陽姓的著名醫學家佔中國歷代醫學家總數的0.1%,排在並列第一百三十七位;歐陽姓的著名美術家佔中國歷代美術家總數的0.08%,排在並列第一百五十七位。

歷史上重要的歐陽姓人物有:西漢博士歐陽生;東漢汝南太守歐陽歙;西晉哲學家歐陽建;南朝陳陽山郡公、廣州刺史歐陽頒,左衛將軍歐陽紇;唐朝書法家歐陽詢;五代後蜀翰林學士、詩人歐陽炯,尚書左丞、寧江軍節度使歐陽彬,博士歐陽詹;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畫家歐陽楚翁;元朝修宋、遼、金三史總裁官歐陽玄;明朝右僉都御史歐陽重,清朝嘉慶進士、御史歐陽厚均;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政協副主席歐陽欽。

s("content_relate");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972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443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727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803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569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95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2032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676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665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