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佛曇人口多少
A. 誰知道漳浦縣各鄉鎮的面積和人口
漳浦縣位於中國福建省東南沿海。屬漳州市。1990年人口73.44萬。漢族為主,有畲族等其他少數民族1.86萬。面積1981平方千米。唐垂拱二年(686)置漳浦縣,「漳」取自漳江、「浦」意為水濱。開元二十九年(741)懷恩縣並入。明嘉靖九年(1530)析置詔安縣 。礦產主要有玻璃砂、花崗岩、玄武岩、硅藻土、輝綠岩、高嶺土、鋁土、稀土。土特產主要有對蝦、剪紙、金鍾荔枝酒。名勝古跡主要有威惠廟、黃道周紀念館、趙家堡、海月岩。
漳浦縣轄17個鎮、2個鄉、2個民族鄉:綏安鎮、佛曇鎮、赤湖鎮、舊鎮、杜潯鎮、霞美鎮、官潯鎮、長橋鎮、前亭鎮、深土鎮、六鰲鎮、古雷鎮、盤陀鎮、馬坪鎮、石榴鎮、沙西鎮、大南坂鎮、南浦鄉、赤土鄉、湖西畲族鄉、赤嶺畲族鄉。
B. 佛曇鎮的基本設施
公路民國二十年(1931年)以華僑楊純美為董事長的「漳浦官督民辦汽車路公司」修通自佛曇通舊鎮公路,並由陳照馨主持修通從下坑至馬坪公路,由藍秋金主持修通佛曇至湖西公路,通車營運,抗日戰爭時破壞。新中國成立後,於1955年1月修通自舊鎮經佛曇、前亭至嶼仔尾公路,一過渡便可到達廈門市區。1986年下半年修通自漳州薌城區經石碼、浮宮、鳳櫃斗嶺、前亭至佛曇的公路,與自佛曇經舊鎮、杜潯至雲霄、東山的公路相接,稱漳東線,屬於省道。佛曇還有與全縣相通的多條縣道公路,一是自佛曇經官潯至三古與國道324線相接的「三佛線」,1968年所建。一是自佛曇經湖西、赤土至火燒埔與山舊線相接的「火佛線」,1975年所建。一是自佛曇至馬坪的「佛馬線」,1979年所建,1990年又從馬坪開通至白水鎮,稱「白馬線」,從佛曇可直通白水。佛曇還有其他通鎮內各地及鄰鄉鄰鎮的鄉村公路多條。2000年建自東坂至岱嵩的跨海公路,長900米。2001年,建成自鎮內通漳詔高速公路湖西互通口的公路,長3公里。
航運自清代至民國時期,佛曇的交通運輸以水運為主,原來都用帆船,後來有載重一百擔的「潭江號」汽船每日往返廈門一趟。1938年5月,廈門被日軍佔領,閩南海口築封鎖線,潭江號被國民黨福建軍政當局徵用,鑿沉於莆田涵江三江口。抗戰勝利後,佛曇商家再購置六鰲號、和美號、僑通號汽船恢復海上運輸,臨解放時被國民黨軍隊徵用。新中國成立後,佛曇碼頭工會於1950年組成運輸服務公司從事海運,發展到有木帆船5艘、機動水泥船1艘,後大部分先後遇台風沉沒,運輸服務公司轉為客車運輸。80年代興起建魚蝦養殖池高潮,佛曇港已變成養殖區,港道淤塞,不能再通運輸船。1992年省投資42萬元,鎮投資29萬元,在大白石、岱嵩、整美各建一座碼頭,以利漁船、渡船停靠。
水利本鎮的洞野、下坑、東坂等村農田與前亭鎮各村先已受1959年3月建成和1966年11月建成的石過陂、赤蘭溪2中型水庫的聯灌渠道灌溉。而更主要的是自1972年9月楊美水庫建成,其庫容達5530萬立方米,與石過陂、赤蘭溪2水庫聯成一個灌網,成為佛曇、前亭2鎮的水利骨幹工程,改變了這2鎮過去的缺淡水情況,佛曇鎮尤其依靠楊美水庫右灌渠灌溉,1992年,右乾渠從後堀延伸到濱海的後堀村東雄社。鎮內有小(二)型水庫2座:水吼水庫,在東坂村,建成於1958年7月,庫容21萬立方米;坑內水庫,在石門村,建成於1960年5月,庫容72萬立方米。
自來水鎮政府於1988年建成日供水量3千噸的自來水廠,主要靠楊美水庫供水,以水吼水庫為蓄水池。當年,東坂村首先完成自來水工程,隨後,鎮區內各村於1978年,岱嵩村於1989年,大白石、後社2村於1990年,花林村於1991年,後許村於1991年,洞野村於1992年,先後完成自來水工程。街道、市場1981年11月建成自供銷招待所至糧站的水泥路面,寬8米,長350米。1992年修建崎街石板路,寬5米,長110米。1984年修建岸頭街石板路,寬4米,長400米。1984年建鴻江大街,平均寬16米,長2350米。1985年建墟埔至大白石村的海濱路。1992年擴建園東育才路,水泥路面,寬6米,長1050米。1992年建成蓉山路水泥路面,寬5米,長400米,東接鴻江大街,西接港頭。1994年下半年建成石埕村學府路,寬8米,長700多米,從中街通到二中校門口。
學校各村皆有小學:
下蘇村:下蘇小學
岸頭村、先鋒村:中心小學
石埕村:石埕小學
大白石村:白石小學
下坑村:蓉山小學
園東村:鴻儒小學
吟兜村:吟兜小學
東坂村:東坂小學
花林村:花林小學
鑒湖村:鑒湖小學
人坪村:人坪小學(師資、學生稀少,2009年與鴻儒小學合並)
完全中學一所,即漳浦第二中學(前身為純美中學)校園面積35165平方米,建築面積17980平方米,設42班,學生1531人,教師135人。初中校2所,一為東坂中學,創辦於1985年,校園面積19140平方米,建築面積3462平方米,設13班,學生806人,教師42人,於2010年與鴻江中學合並。一為鴻江中學(鎮中),址在埭頭,創辦於1994年,校園面積2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100平方米,設18班,學生1273人,教師64人。創辦於1992年的鑒湖中學,後因缺乏生源,於1999年合並於鴻江中學。? 醫院漳浦縣第二醫院(即華僑醫院)1所,建築面積2千多平方米,有門診、化驗、婦產科4座大樓及3座宿舍,醫療設備比較完全。
1983年拆除瓦木結構的舊市場,就原地重建條石與水泥混合結構的新市場。1992年擇址再建農貿市場,用地28.64畝,建綜合大樓8幢各4層,中心市場A、B2座,面積2200平方米,街道面積5000平方米。
電信1989年1月開通500門自動電話,1992年5月開通100瓦自動尋呼發射台,安裝1千門程式控制電話機台。1993年建郵電大樓,程式控制電話擴容到1萬門。
C. 請問福建漳州漳浦是縣級市嗎還是就漳浦這一地方有多少人口
漳浦不是縣級市.漳州縣級市只有龍海
漳浦縣轄17個鎮、2個鄉、2個民族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795347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綏安鎮 102053 舊鎮鎮 68300 佛曇鎮 52672 赤湖鎮 52695 杜潯鎮 60210 霞美鎮 55534 官潯鎮 23528 石榴鎮 46002 盤陀鎮 25943 長橋鎮 17618 前亭鎮 31184 馬坪鎮 18791 深土鎮 46976 六鰲鎮 24213 沙西鎮 43618 古雷鎮 33242 大南坂鎮 9136 南浦鄉 13490 赤嶺畲族鄉 14498 湖西畲族鄉 24120 赤土鄉 17772 漳浦鹽場虛擬鎮 7909 萬安虛擬鄉 5843 答案補充 總人口795347人.漳浦是縣 答案補充 沒有看到嗎.漳浦總人口795347人
D. 請問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佛曇鎮
有這條街,佛曇鎮政府門口那條街就是鴻江大街
E. 漳州佛曇鎮窮嗎
不窮。漳州佛曇鎮是漳浦縣東北部的一沿海重鎮,位於廈門港南岸,東臨台灣海峽,與台灣一水之隔,是漳州南太武濱海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著名僑鄉,憑借很好的地理位置其經濟發展的非常快。
F. 漳州市總的有幾個鄉鎮
1個縣級市、8個縣。
縣級市:龍海市
縣:雲霄縣、漳浦縣、詔安縣、長泰縣、東山縣、南靖縣、平和縣、華安縣
下設11個街道、87鎮、23鄉、13個開發區,301個社區、居委會,1637個村民委員會。
角美鎮,位於漳州市區東部,是漳州中心城區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漳州對接台灣、特區、自貿區的重要窗口,全鎮總面積163.7平方公里,總人口超30萬,是海西三大經濟重鎮之一,號稱福建省第一鎮,自古以來就是聞名海內外的閩南古鎮,其鎮域經濟總量(GDP)連續十幾年位居全國城鎮三十強之列
(6)漳州佛曇人口多少擴展閱讀
漳州地處東經117°-118°、北緯23.8°-25°之間,陸域南北長187公里,東西寬127公里,面積12607平方公里。博平嶺橫亘於西北,戴雲山余脈深入北部境內。平和縣的大芹山主峰海拔1544.5米,為漳州市第一高峰。九龍江全長1923公里,為福建第二大河。
流域面積14741平方公里, 在漳州境內流域面積7586平方公里。此外還有鹿溪、漳江、東溪等主要河流。九龍江中下游平原面積720平方公里,是省內最大平原。
海域面積略大於陸域面積。大陸岸線519公里,島嶼岸線112公里,正面寬約128公里,呈北東走向。零米高程以上灘塗面積285.5平方公里,可利用水產養殖面積117.2平方公里。
G. 佛曇鎮的介紹
佛曇是歷史悠久的古鎮。因芙蓉山下從前有一口清潭,映現山頂一塊狀如佛頭的天然岩石,稱佛潭,以至成為地名。橫跨在鴻儒江上的橋梁稱佛潭橋,以後橋名又成為地名。早在唐代,「開漳」刺史陳元光已經寫下壯麗詩篇《曉發佛潭橋》,當時陳元光奏准設立漳州和漳浦縣,立行台於四境,其中東行台設在漳浦縣佛潭橋。自唐至清朝,官方的文書、地方誌都稱現在的佛曇鎮為佛潭橋,群眾訛音為「浮南橋」,文字上則簡寫為佛潭,民國初年,開始將佛潭寫成佛曇,沿用至今。
H. 漳浦縣有幾個鄉鎮
2018年,漳浦縣下轄21個鄉鎮,
綏安鎮、舊鎮鎮、佛曇鎮、赤湖鎮、官潯鎮、石榴鎮、盤陀鎮、長橋鎮、前亭鎮、馬坪鎮、深土鎮、六鰲鎮、大南坂鎮、南浦鄉、赤土鄉、赤嶺畲族鄉、湖西畲族鄉、杜潯鎮、霞美鎮、沙西鎮、古雷鎮,另外,管轄漳浦鹽場、萬安農場、中西林場、玳瑁山茶場、南山華僑茶果場、大南坂農場、白竹湖農場、石古農場、長橋農場及升級經濟開發區綏安工業開發區。
其中古雷港經濟開發區由漳州直轄,杜潯鎮、霞美鎮、沙西鎮、古雷鎮、下蔡林場、杜潯鹽場歸古雷港經濟開發區管轄。
(8)漳州佛曇人口多少擴展閱讀
漳浦縣(古屬漳州府漳浦縣)是福建省漳州市南部沿海縣,建縣於唐垂拱二年(686),明以後素有「金漳浦」美譽。介於北緯23°43′—24°21′,東經117°24′—118°02′之間,東接廈門,南臨汕頭,與台灣相隔一衣帶水。
與台灣關系源遠流長,是著名僑鄉和台胞祖籍地,全縣去台人員1.2萬人,台屬2.6萬人,在2300萬多台灣人中漳浦籍佔200多萬。
漳詔高速公路、324國道、廈深鐵路、漳州沿海大通道過境,水運有下寨和舊鎮碼頭。瀋海高速公路在漳浦設有3個互通口。
I. 請問一下漳州哪裡比較好玩
1雲洞岩:俗稱洞仔岩,坐落漳州龍文區蔡坂村,距漳州市區10公里,海拔280米。因山上有一石洞,深廣各丈余, 每當天將降雨,雲霧即從洞中飛出,雨過天晴,雲霧又飄回洞中,因此得名。相傳隋開皇年間(581~600年),有潛翁者居山上養鶴修道,山下時聞鶴鳴之聲。《漳州府志》記載,雲洞岩頂有仙亭岩,「山岩石壁,高出雲霄。宋僧人往,見二士對弈,就之,化為白鶴,沖天而去。」故又名「鶴鳴山」。現已被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景區。
2、火山地質公園:位於前亭鎮至佛曇鎮濱海地帶,規劃開發建設面積4平方公里。距廈門市、漳州市和漳浦縣城均約50公里,交通便捷。2001年3月26日,國土資源部批准漳州濱海火山國家地質公園為全國首批11個國家地質公園之一,於2004年10月1日正式開園,2007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它是全國唯一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特色最突出的濱海火山地質遺跡,屬世界罕見,被省政府列入福建十大旅遊品牌。2005年榮膺《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發起評選的「中國最美的十個海島」之一。濱海火山是一處典型的第三紀火山地質地貌,是距今約1 700萬年前的喜馬拉雅運動中岩漿由地球深處沿北東方向斷裂處向上湧出噴發形成的,火山構造顯現異常清晰,反映了西太平洋新生代驚心動魄的火山活動和地質構造的歷史進程,經漫長的地質演化,最終形成當今罕見的地質地貌景觀。景區內保存了中心式火山噴發構造形跡和後期風化海蝕地質地貌。主要地質遺跡有:柱狀玄武岩、古火山口、火山噴氣口群和玄武岩西瓜皮構造等四種。景區由「三山(香山、煙樓山和魚鱗石山)、三島(林進嶼、南碇島和整美半島)、三灣(崎沙灣、江口灣和後蔡灣)」組成,三個海灣連綿近10公里的潔凈沙灘,被美國遊客譽為「中國的夏威夷」。
3,土樓、土樓起源於唐朝陳元光開漳時的兵營、城堡和山寨,是閩南地區自唐宋以來「外寇之出入,蟊賊之內訌」的特殊社會環境的產物。華安縣沙建鎮「齊雲樓」,是目前所發現的最古老、有確切紀年的土樓,建於明洪武四年(1371年),至今620多年。直徑超過70米的大型土樓有5座,最大的是詔安縣宮陂鄉「在田樓」,直徑達94.5米,有「超級土樓」之稱。結構奇特,有圓方、橢圓、半月、交椅、雨傘、風車、八卦等形狀,尤其是南靖縣書洋鄉田螺坑的土樓群,由一方一橢三圓五座土樓組合而成,氣勢磅礴,令人震撼。
4、趙家堡,在福建漳浦縣畲鄉湖西碩高山下,方圓0.5公里,距城關38公里,距漳州市區90公里,是南宋末年皇族閩沖郡王趙若和(宋太祖趙匡胤之弟趙匡美的第10世孫)流亡避難隱居的一個古城堡,俗稱趙家堡。1985年,列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