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港北區藍田村有多少人口

港北區藍田村有多少人口

發布時間: 2022-10-04 04:26:28

『壹』 藍田村的介紹

藍田村隸屬於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黃興鎮,藍田村地處瀏陽河畔,全村總面積11.8平方公里,總人口3675人,轄27個村民小組。

『貳』 竹簾鎮下屬有藍田村嗎

竹簾鎮下屬有藍(蘭)田村,竹簾鎮下屬16個村子就包括了藍田村,您可以通過下面的圖片來進行驗證的。

『叄』 藍田縣有多少萬人口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藍田縣常住人口為491975人。

藍田縣,隸屬於陝西省西安市,位於秦嶺北麓,關中平原東南部,東南以秦嶺為界,與商洛市洛南縣、商州區、柞水縣相接;西以庫峪河為界,與長安區、灞橋區毗鄰;北以驪山為界,與臨潼區、渭南市臨渭區、華州區接壤,總面積2006平方千米。

2020年,藍田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GDP)142.96億元,比上年下降5.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2.38億元,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22.11億元,下降26.1%;第三產業增加值88.47億元,增長0.1%。

地形地貌

藍田縣境內地形復雜,地貌各異,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南部為秦嶺北麓延伸地帶,東部為驪山南麓溝壑區,中、西部川原相間,灞河、滻河等重要河流貫穿藍田境,藍田地貌類型分河谷沖積階地、黃土台塬、黃土丘陵、秦嶺山地。

海拔最高2449米,縣城海拔469米。山、嶺占藍田縣土地面積的80.4%。

『肆』 遠古藍田人生活的關中地區發生了怎樣的滄桑巨變原因有哪些

藍田附近的渭河兩岸,是周、秦以來許多王朝的建都之地。
西周、秦、西漢、前秦、後秦、大夏(以上3個為十六國時期氐、羌、匈奴族建立)、唐

隋朝(公元581—618年)共統治中國三十八年,前後僅文帝、煬帝兩代,是我國歷史上存在較短的朝代之一。

隨著南北朝在政治、經濟上的逐步衰落,身為北周的輔政大臣的楊堅於公元581年2月迫使年輕的周靜帝讓位,自立為帝。因楊堅曾官居隋國公之職,故改國號為隋,年號開皇,建都長安,他就是隋朝的開國皇帝隋文帝。

楊堅登基後,果斷地進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經濟等方面的社會改革,鞏固了隋朝的統治,並於開皇八年(588 年)12月攻佔了南朝的最後一個朝代後陳的都城建業(今南京)宣布了南朝的滅亡。至此,長期分裂的中國又復統一。文帝在位二十四年,曾於601年改年號為仁壽。仁壽四年,六十三歲的楊堅卒於仁壽宮。(後世有記載稱楊堅是被其子楊廣指使心腹張衡入宮行刺而亡。)

文帝死後,翌日其子楊廣即位,年號大業,是為隋煬帝,他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即位後,就開始大興土木,為自己建造奢侈豪華的宮殿,開鑿大運河為自己享用。為了擴大其統治,他還不斷向外擴張。煬帝於大業十二年(612年)至大業十四年,三征遼東高麗(今朝鮮半島),但均告失利。連年征戰與煬帝暴政致使隋朝的國力大大削弱,人民的生活幾乎得不到保障。於是,全國各地人民紛紛揭竿而起,其中勢力較大的有:瓦崗山的翟讓,河北的竇建德,江淮地區的杜伏威等人。故而隋朝後期,煬帝不得不四處攘亂,但隋朝終究大勢已去。六一八年三月,隋將司馬德戡、和宇文化及乘「驍果軍」騷動的機會,於江都發動兵變,勒死了殘暴的隋煬帝。從而,結束了隋王朝短暫的統治。

隋是承前啟後的一個朝代,文帝與煬帝共在位三十八年。在這三十八年中,中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方面均有所鞏固和發展。首先在政治方面,隋朝調整了中央與地方的統治機構,恢復了被廢除多年的三師、三公、九卿的舊制。確立了三省、六部新制,增強了中央集權統治。通過制定《隋律》穩定了社會秩序。另外,開設了科舉制度,為以後中國封建社會人才選拔方式提供了一個藍本。在經濟方面,文帝下令整頓戶籍,清查人口,繼而推行均田制,調整賦役。與此同時,為了恢復農業生產和加強漕運力量,於開皇四年(584年)開「廣通渠」引渭水直達潼關。 後煬帝大業四年(608年)又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通黃河,自輝縣至涿郡,長達兩千餘里,這就是現在所謂的京杭大運河。另外,由於隋朝以前連年的戰亂,各朝沒有統一的幣制和度量衡,這極大的影響了市場商品的交易與流通。因而,隋朝建立以後首先宣布禁用舊錢,統一發行合乎規格的「五銖錢」,嚴懲私鑄錢幣。同時,還規定了標準的銅斗鐵尺,頒行全國。這樣以來,為經濟的持續穩定地增長創造了良好條件。

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隋朝的自然科學與人文藝術也有了長足的進步。如著名天文學家劉焯制訂的《皇極歷》,他計算的歲差與現代計算出的准確值相差無幾。而在工程建築方面,最突出的成就莫過於河北趙縣安濟橋的興建。這座由李春監造的石橋被公認為世界上最早的一座「空撞券橋」。他的興建比歐洲同類建築泰克河上的塞雷橋早了近800年。隋代的繪畫、音樂、舞蹈等各方面也涌現出一大批傑出的代表人物,如畫家展子虔和他的《游春圖》等。

在短短三十幾年中,隋王朝恢復了幾個世紀以來因割據紛亂幾乎中斷的對外關系。通過「絲綢之路」的商業往來,促進了中國與西亞的相互交流,為後世盛唐打下了一定的基礎。隨著對外關系的改善和交流的發展,當時的地理學也有了較大的發展。煬帝下令撰寫的《區宇圖志》共1200卷,是一部圖文並茂的全國地理專著,在中國地理學發展史上佔有相當的地位。
藍田縣位於秦嶺北麓,關中平原東南部,是古城西安的東南門戶,縣城距西安35公里。公元前379年始置藍田縣,迄今已有2370多年的歷史,因境內盛產美玉而得名。縣境東西長64公里,南北寬55公里,總面積1969平方公里,轄29個鄉鎮,519個行政村,總人口61萬。
一)地理變遷與「藍田猿人」
藍田縣位於西安市東南四十公里。周圍與柞水、商縣、洛南、華縣、渭南、壩橋、長安諸縣區為臨。全縣境東西長六十四公里,南北寬五十五公里,總面積一千九百五十平方公里。八三年底全縣總人口五十四萬零九百五十餘人。
藍田縣境為秦嶺山地及其伸地帶,構成了復雜的地形地貌,東南環山,北接鄉嶺,灞產橫貫,白鹿西聳。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藍田具有川、原、嶺、山等各種地形特點和「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宜耕、宜林、宜牧、宜漁,資源豐富,物產各異山川秀麗,瑰寶遍地。
我國從一百七十萬年前的元謀人時期,開始了類歷史的漫長進程。經過原始人類階段,進入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直至創造了今天的燦爛的民族文化。關中地處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地處關中地區的藍田縣,更是中華民族遠古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約在一百萬年以前,作為南北氣候分水嶺的秦嶺山脈,並沒有象現在這樣高,在藍田縣境內的秦嶺段也不過海拔一千米左右。那時這里氣候溫和濕潤,茂密的原始森林長滿了樺樹和參天松柏,生活著大批中更新世的哺乳動物,如大熊貓、水鹿、獼猴、虎、豹、犀牛、劍齒象等。那時的灞河雖然河床並不寬,但水量很大,四季不衰,兩岸是一片廣闊無垠的莽原,為原始人類的生息創造了優越條件。「藍田猿人」就是在這時候跟隨著熱帶和亞熱帶的動物,越過秦嶺來到這里。那時他們身披獸皮,手持木棍和石器,追蹤著野獸的腳印,最後在灞河源頭的森林與草原交界的地方安了家。盡管險惡的環境和兇猛的野獸時刻危脅著他們的生命安全,但適宜的氣候,繁盛的草木,充足的水源為他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的食物和生活條件。他們通過不斷的斗爭,爭取了生存,推時了歷史,繁衍生息,終於創造了人類早期的燦爛文明。
一九六四年春發現的公王嶺猿人化石距今約九十八到一百萬年。此之前,一九六三年夏在縣境內的泄湖陳家窩發現距今五十到六十萬年的猿人化石。根據國際科學命名慣例,把在藍田發現的猿人化石定名為「直立人·藍田亞種」,通常叫「藍田猿人」或「藍田人」。
根據出土考察,「藍田猿人」在控制、利用自然的能力上,比元謀人大大提高。他們用種打制石器,向自然索衣取食。他們已經懂得利用自然火。目前在西安地區的二十七處地方也出土了跟「藍田猿人」使用的相同的舊石器,證明一百萬年以前,「藍田猿人」的足跡就遍及關中許多地方。可以說,「藍田人」就是西安地區先民的「根」,是關中地區遠古文化的最早的開創者。
(二)縣名的由來與建置沿革
藍田縣名的由來,按《元和郡縣志》解釋:因為藍田出美玉,而「藍田」為美玉之一種,故稱藍田縣。藍田縣的名字也隨著「藍田玉」而放出光彩。
藍田縣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區之一,因而其歷史非常幽深遠古。現獲史料最早記載,藍田在唐堯時隸屬雍洲,其建置因荒遠莫證。至西周時,藍田屬畿內,稱「弭」,或叫「弭侯國」。
「藍田縣」建置的確切記載是東周安王二十三年,(秦獻公六年)即公元前三七九年,至今已有才千三百六十多年歷史。在兩漢、魏、晉、南北朝時,為京兆郡藍田縣。北魏太平真君七年,藍田並入灞城縣。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復置藍田縣。北周明帝三年改藍田縣為郡,劃轄白鹿、玉山二縣。周武帝建德二年,又廢白鹿、玉山二縣入藍田縣,同時移縣城於柳城,即現在縣城的西北角一帶。唐武德二年,又分藍田縣為藍田、白鹿二縣,次年改白鹿縣為寧民縣,又增設玉山縣。唐貞觀元年廢寧民、玉山二縣入藍田縣。直至清乾隆四十八年,曾一度分藍田縣南境為孝義川,為時不久又復歸藍田縣,此後藍田縣再未作更易而至今。
現在的縣城,是在古柳城的東南隅改建的。有一千四百年歷史。晉安帝義熙年間,劉裕入征關中至藍田,以當地遍植柳樹,又面對山,故名柳城。最初柳城周長三里多,高一丈六尺,只有南、北、西三座城門。明代嘉靖二年擴建後,周長近五里,高二丈五尺,增闢東門,共四座城門。東門題「玉山映翠」,西門題「白鹿呈祥」,南門題「灞水不青」,北門題「鄉嶺回春」。明嘉靖二十年又於南門西,西街南端增設水門,從此共有五座城門。清道光十七年重修縣城時,東門改題為「鳴鳳」,西門改題為「涌金」,南門改題為「延燕」,北門改題為「迎恩」,水門改題為「永清」。清同治九年,增築城堞一千二百五十座。城周鑄炮十三尊,完備了古城設防。民國八年,陝西督軍棟樹藩在縣北築小城一座,城周四十丈,高三丈,為軍隊防守縣城之用,後稱為新城。
(三)古代交通與戰略地位
我國歷中上在關中建都的共有六個統一王朝和十一年短期政權,經營時間達一千多年。特別是早期的周、秦、漢、唐這些盛大朝代,為了統一全國,通達政令,加強經濟、文化交流,特別是出於軍事上的需要,都在交通方面有過建樹。藍田縣是古都東南方向的門戶,是保護帝京的天然屏障,自古稱為「秦楚之要沖,三輔之屏障」。這就使藍田在交通上,軍事上處於非常重要的地位。
遠在秦時,秦國為了發展和鞏固政權,大規模地辟巨塹,通關塞,修馳道,開通東南交通線路,稱之為「東南方幹道」。在這條幹道上首當其沖的就是在藍田境內的「藍關古道」。
藍關古道由縣城南登山,上七盤,經亂石岔、雞頭關、風門子、六郎關、十二坡等要隘,到藍橋關,再經武關到東南各地。是古代的通衢要道,除秦外,唐時也曾有過較大的修建。沿途曾設多處驛站,有青泥驛、藍田驛、桓公堆驛、藍橋驛、翟平驛、故驛、五松驛等。那時,來往於都城和長珠江流域的人中間,除軍事行動外,有行旅商賈,雲游僧侶,苦力腳夫,得意新僚,換寵貶官,也有尋幽覓古的文人學士等。那時秦滅六國,對東南諸國頻頻發動戰爭。秦穆公二十五年,秦派兵經藍關、出武關、攻打處於丹、浙二水之間的國,把勢力擴展到江漢流域。春哀公三十一年,秦國出動兵車五百輛,經藍關古道授楚戰吳。公元前二一九年,秦始皇第二次長途出巡中國東南各地,去時經潼關走東方幹道,回都時走東南幹道,經雲夢、南郡,取道武關、由藍關古道回咸陽。這是一次浩浩盪盪的旅行,大批人馬車隊過秦嶺,足見當時藍關道規模之大及其作為秦楚咽喉的重要戰略地位。
發生在藍田境內較早的戰爭是傳說中黃帝來滅蚩尤之戰,縣南三十進而有尤風嶺。
公元前二零七年,漢高祖劉邦率義軍,由武關經丹鳳、商縣入藍田,憑借地形,「繞堯山」,逾簣山,擊秦軍「,消滅了趙高的有生力量,攻陷秦都咸陽,屯兵於灞上,與項羽展開了爭權斗爭。
西漢時,武帝曾在全國險阻要地設有「八校」軍,其中有「長水校尉」屯兵於白鹿原東南的長梁,現這里仍有一土阜,即故漢「將帥堡」遺址,現稱「將帥疙塔」。因為鯨魚溝水古稱「長水」,在這里領兵的校尉也被叫做長水校尉。當時長水校尉曾在今前衛一帶設立前衛哨兵,因得地名叫「前衛」。
晉穆帝永和十年,桓溫征關中,與符健數萬之眾惡戰於藍關道上,現藍橋鎮南有「桓公堆」地名。
東晉時的劉裕(即後來南朝第一位皇帝)率軍征關中,於輞川官上村一帶築城駐軍,因軍中大多是江南人,常思念家鄉,故稱「思鄉城」。
明朝未末年,著明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曾與明將洪承疇、孫傳庭大戰於藍田境內,並於崇貞十七年,佔領藍田縣城。在商洛山區屯兵整休時,經常派小部隊於藍田、石門等地和清軍及地方反動勢力作戰。藍田自古為兵家常爭之地。

隋王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也是最後一個兩世而亡的朝代。它與另一個兩世而亡的朝代秦相比,的確有許多相似之處。首先,隋與秦都是憑借強大的武力統一分裂多年的中國,而緊接著完成一系列改革,使經濟得以發展。與此同時,又對人民大施徭役,致使民不聊生,終於使政權毀於一旦。然而,也正是憑藉此時國家對物資財富豐盈的積累,為後世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物質條件。從而,帶來了隋之後中華民族引以為驕傲的盛唐文化

『伍』 藍田鄉的地名由來

(一)保雲殿
屬藍田村。在鄉政府駐地東北1.3公里處。該地原有一寺廟,故名。因地處偏僻,人煙稀少,逐漸而廢。
(二)下磜
屬藍田鄉。在鄉政府駐地西北2公里處。1993年興建藍田水庫,該地為庫區,村民一大部分移居鳳城鎮華新社區居委會。
(三)後溪
屬益嶺村。在益溪中游北畔。該地原稱前溪,後以石佛左右分稱後溪。因氣候不適宜,1949年解放初村民遷居益嶺村而廢。

『陸』 連江縣琯頭鎮藍田村的海拔高度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09

『柒』 藍田山在哪個省「藍田日暖玉生煙」中的藍田在哪裡

藍田縣位於秦嶺北麓,關中平原東南部,是古城西安的東南門戶,縣城距西安35公里.公元前379年始置藍田縣,迄今已有2370多年的歷史,因境內盛產美玉而得名.縣境東西長64公里,南北寬55公里,總面積1969平方公里,轄29個鄉鎮,519個行政村,總人口61萬.
中文名稱:藍田縣
行政區類別:縣
所屬地區:中國 陝西省
下轄地區:藍關鎮、玉山鎮、泄湖鎮、湯峪鎮
政府駐地:藍關鎮
電話區號:029
郵政區碼:710500
地理位置:

『捌』 藍田村的歷史概況

安徽省歙縣藍田村是一個具有1400多年歷史的徽州古村落。藍田地處歙縣東鄉腹地,位於歙縣城正北偏東方向16千米,疆域面積10平方公里。椐藍田葉氏族譜《四老支譜》載:村原名潺田,原居吳、楊二姓。藍田葉氏始遷祖葉孟,後梁(西梁) (公元562~587)時曾官拜大司農,為戶部尚書,守祖墓居於歙城,因游石佛洞,經歷是鄉,見其「龍神卓越,局度寬敞,五星具備,各鎮其垣,九曲入明堂,獅象捍水口,大小墩阜棋布星羅,秀矅明拖,貴沙暗拱,溯發源來自黃山,論同支聯於飛布」,「深足其意,遂遷居焉」。時值天下紛亂,先於後梁天保末(576—580)將夫人梁武帝蕭衍之後蕭公主(西梁王蕭巋之姐妹,西梁最後一代皇帝蕭琮的姑姑)以及眷屬避居與此,己仍入朝為官,後於唐貞觀元年(627)告老回鄉定居,葉氏族旺後,吳楊姓日退。
藍田葉氏尊春秋楚國葉公沈諸梁為始祖。葉氏入住藍田後,為紀念先祖葉敷澤(藍田葉氏始祖孟公的祖父)曾任陝西藍田縣尹,並以舊名「潺」字「淺俗不韻」,遂易村名「潺田」為「藍田」。自葉氏入住藍田至今已越1420年。北宋神宗時分上、中、下三門,依次位於村之北、中、南,上、中門支祖為裕(17世祖),下門支祖為禮(亦17世祖)。
1974年和1982年,因農田生產建設的兩次發現,把藍(潺)田村的居住歷史再向前推至東西漢之交甚而至奴隸社會時期。1982年6月藍田村民汪成夏、汪成亮、汪銀芝等人在藍田村下游一千米的「東瓜園」發現並掘得古銅錢「更始五銖」,「五銖錢」共45斤多。當時除留少數作樣品觀賞外,其餘都賣給了溪頭供銷社廢品收購站。
藍田村是江南「葉氏起源地」之一,有著悠久深厚的歷史文化沉澱,歷代人才輩出。村莊倚來龍山腳而建,東望玉屏山旭日,潺溪水繞村而行,村落街道錯落有致,自然人文景觀美麗和諧。由於南宋以來徽商日盛,有家家「少男外出從商,老來榮歸故里」的傳統,家家磚瓦木樓、庭院深深,上水、下水、明渠、暗溝規劃合理。史傳鼎盛時期曾達到「千戶萬丁」規模,建有多個當鋪、錢庄、醫院、葯店和無數社稷活動場所。因太平天國後期戰亂,村落大部被燒毀,居民四處遷徙。到20世紀末,所保留的建築規模佔地僅有鼎盛時期火燒牆遺跡的一半。現存人文古跡主要有古壩首(類似於古城牆)、明清徽派建築(群)、古橋、塘庫(古水利系統)、古戲台、古學堂、古墓祠、古亭閣、古石坊,以及千年石板古道和巷道。
藍田原屬於一個完整的行政村,其包括藍田本村、石榴村(南距藍田1千米)和半嶺(西北距藍田3千米)3個自然村。2008年一並並入溪頭鎮所在地溪頭村。

『玖』 貴港市港北區的郵政編號

行政區 地址 郵政編碼 區號
貴港市 港北區 白溝井 537120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北環路 537110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備戰路 537110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城五路 537110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大圩鎮 537109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大圩鎮長安村 537109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大圩鎮長南村 537109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大圩鎮大仁村 537109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大圩鎮大圩村 537109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大圩鎮東皇村 537109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大圩鎮東堂村 537109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大圩鎮甘嶺村 537109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大圩鎮何村 537109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大圩鎮解放村 537109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大圩鎮樂堂村 537109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大圩鎮龍安街 537109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大圩鎮民樂村 537109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大圩鎮平傑街 537109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大圩鎮仁心村 537109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大圩鎮商業街 537109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大圩鎮上蓮村 537109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大圩鎮石古村 537109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大圩鎮文興街 537109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大圩鎮新建村 537109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大圩鎮新街 537109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大圩鎮尋揚村 537109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大圩鎮銀盤街 537109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大圩鎮永福村 537109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大圩鎮永隆村 537109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大圩鎮中西村 537109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登龍橋路 537100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登龍橋社區 537100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東風路 537100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東風路大地巷 537100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東風路大井頭巷 537100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東風路大新巷 537100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東風路福聚巷 537100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東風路牛欄巷 537100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東風路仁和里 537100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東風路水流溝巷 537100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東風路沿江巷 537100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鳳凰東街 537100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鳳凰東巷 537100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鳳凰東一街 537100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鳳凰二街 537100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鳳凰二街西巷 537100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鳳凰街 537100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鳳凰金三角 537100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鳳凰西街 537100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港寶商貿街 537100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港城鎮 537110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港城鎮東山村 537110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港城鎮逢富村 537110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港城鎮富嶺村 537110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港城鎮葛民村 537110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港城鎮藍田村 537110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港城鎮六八村 537110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港城鎮龍井村 537110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港城鎮麻山村 537110 0775
貴港市 港北區 港城鎮貓兒山村 537110 0775

『拾』 徐聞和安藍田村多少人口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25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972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442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727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803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569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95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2032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676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665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