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中國富二代有多少
⑴ 中國有多少富二代
還是來點實際的吧~「富二代』』的特權與「窮二代"的權利對於目前我國所謂「富二代」、「窮二代」的問題,從根本上講不是通過加強對「富二代」的教育等所能解決的。如果不對全能性資本做有效的遏制,從而改變產生「富二代」、「窮二代」的土壤和環境,所謂教育,會顯得非常蒼白 在當代中國,所謂「富二代」,當然不僅僅是指老闆富翁的子弟,也包括靠父輩的權力而過上養尊處優的生活的人們。實際上,所有依靠父輩的蔭蔽而獲得優越地位和生活的人,都應該包括在內。因此,所謂「富二代」和「窮二代」的實質,在我看來,乃是社會階層結構的代際復制。「富二代」與「窮二代」的國外樣本當然,應該看到,由於所有那些在社會中占據著優勢地位的父母總是會想方設法地利用自己所能調控的各種資源而盡可能將自己的優勢地位傳遞給自己的子女,因此,即使在一個允許甚至鼓勵社會流動的、階級階層結構開放的社會中(即不存在社會流動的制度性壁壘),子女的地位處境和父輩的地位處境也往往具有明顯的相關性。例如,資料顯示,在上個世紀60年代的法國,63%的非體力勞動者的子女所從事的依然是非體力勞動,只有34%落入體力勞動職業,而70%的體力勞動者的子女所從事的依然是體力勞動,只有28%能升入非體力勞動職業;另外,出身於領導階層的子女有43%依然留在領導階層中,另有43%進入中產階層,落入平民階層的只有14%;而出生於平民階層的子女中,有77%依然停留在平民階層,能上升為40 人民論壇.政論雙周刊中產階層的為21%,能進入領導階層的更是鳳毛麟角,只有2%。不過,在一些發達的民主法治國家中,對於這種現象,已慢慢地發展形成了一系列應對矯正的機制和手段。其中最顯著、最重要的,就是通過發展和保護平等的公民權利,一方面來平衡、矯正社會階級、階層之間的分化與裂痕,另一方面則防範和剋制上層階層的特權。這些公民權利包括:基本的公民權利、政治權利、社會權利。所有這些權利,一方面,盡管不能完全消除社會中子女地位處境和父輩地位處境之間的的相關性,但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改變了社會階層整體結構的基本面貌,即將傳統金字塔形的結構改造成中產階層佔主導地位的橄欖形結構;另一方面,則有效地遏制了社會上層特權的泛濫:財富只是財富,公職權力只是公職權力,不能轉化為法律裁定程序前的特權,不能換取子女入學、錄取等方面的照顧,不能衍生為生命、健康等方面的優先權,當然也不能相互轉化。「富二代」和「窮二代」現象的根本症結所在而中國目前所謂的「富二代」和「窮二代」現象的根本問題或者說症結則在於:由於經濟資本(財富)、政一王小章治資本(權力)、文化資本(教育文憑等)等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相互轉化、交換乃至聯姻,從而在中國社會中形成了一種總體性資本,或者說全能性資本。早在十多年前,社會學者孫立平先生就曾指出:中國的政治資本、經濟資本、文化資本三者之間的轉換類型與撒列尼的轉換類型相當不同,中國的社會資本轉換類型是一種「圈內轉換」,由此造成的結果,是在我國社會中出現了一個掌握文化資本、政治資本和經濟資本的總體陛資本精英集團。十多年過去了,這個掌握總體I生資本或者說全能性資本的精英集團不僅沒有得到有效遏制,反而似乎愈加壯大。而由此造成的後果是:其一,全能性資本的一個根本特徵,就是「贏家通吃」,與此相對應,則是「貧家通貧」。由於全能性資本過多地壟斷、操控了社會資源,從而限制、剝奪了社會中下層對社會資源的分享。孫立平認為,我國中產階級之所以難以形成,部分原因即在於此。當然,我國社會之貧困的下層之所以難以改變自身的命運,部分原因同樣在於此。換言之,全能性資本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富二代」的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窮二代」。其二,全能性資本之所以「全能」,就在於財富、權力以及其他社會資源(如受責編/王慧教育機會)之間可以彼此交換,相互聯姻,由此而形成的,就是掌控全能性資本的精英集團及其子女的特權。權力和財富可以為子女在高考中謀得「加分」,可以突破獨生子女政策而換來多生、超生的機會,也可以換來執法者在執法過程中的特別關照和偏袒。事實上,杭州飆車事件之所以演變為舉國關注的公共事件,與其說是由於車禍事件本身,不如說是由於肇事者同夥那惡少般的嘴臉給了人們極大的刺激,以及面對這種張狂的特權,每個普通人對自己生存環境的憂懼。特權的另一面,是普通人權利的遭踐踏,與「富二代」的特權相對應的,是「
⑵ 全國大概有多少個富二代
你的定義中,多少錢的為富了,他們的富一代得有多少錢,他們的後代才能被稱為富二代。
⑶ 上海有多少資產可以稱得上富二代啊
我自己生活在上海,和你說兩個真實的例子吧:
我一個朋友在上海擁又6套房產,總價應該接近了2500~3000萬的水平吧(沒貸款)。但是目前三套房是自己居住的,另外3套房產是出租的,每個月的租金為13000~15000元左右。
而他們夫妻兩人也是普通的上班族,家庭年收入在30萬不到,也就是說,家庭總年收入在45萬左右。
這樣的人在上海屬於富二代嗎?看資產很像,但實際上不是!他們每年在孩子的教育上就要花費10萬-15萬的分鍾,每年的生活成本就要在10-15萬左右,每年的 旅遊 和購物津貼都要在5-10萬左右,所以剩下的資金只有5-10萬的存款。無法稱得上是富二代。
我還有一個朋友在上海松江,名下3套房產,6套商鋪,85後,目前接受了父親的生意,正在做土建和內裝。
每年的凈收入達到了100~150萬,自己有三輛豪車!每年的開支在50-80萬!!家庭總資產,應該上億了!
我認為這樣的才可以算得上富二代!
上海什麼樣的人才能算富二代?別的地方我不敢說,但是對於上海來看,想要成為富二代,條件還是滿苛刻的!!畢竟是魔都!!!
我所認識的富二代,基本都是有以下標配:
1、父母非常有錢,家裡非常有錢;
2、名下都有一套1000-1500萬左右的大平倉房產(無貸款);
3、還少都有一輛100萬左右的豪車;(無貸款)
4、名下的「睡後收入」至少都有2-3種;
5、年收入都是百萬起步的;
畢竟是魔都,所以藏龍卧虎,走在大街上隨便拉一個人都是資產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但是這都是房價高造成的。
筆者認為在全國范圍內家庭凈資產超過億元,才可以稱得上富豪級別,家庭的第二代成員也就是名正言順的富二代。不僅僅是在上海,在一線城市、二線城市和其他地區都一樣。因為擁有億元資產的家庭基本上不受國內地域的限制,很多也都會生活在省會、一線城市,其子女富二代更是在全球范圍內流動。
至於提問者說資產多少算富二代?可是,資產=凈資產(所有者權益)+負債,如果家族企業有資產2億,可是負債卻是3億,這樣凈資產也就是負1億,誰會認為其家庭是富豪,其子女是富二代,說是負二代還差不多。 顯然,在看家庭財富之時,要看的是家庭凈資產財富數量,而非資產。
根據最新的胡潤財富數據顯示:我國內陸地區的億元以上的家庭數量為10.4萬。其中,北京最多1.89萬,占家庭數量的千分之2.3;上海以1.58萬家庭排第二,佔比千分之2;總量上排在其後的是深圳、廣州、杭州、寧波、蘇州和天津等6大城市。而且在這些城市中的億元以上的家庭數量是千里挑一。可是放置於全國,那可是萬里挑一。
很多人一定還會想,為什麼千萬財富的家庭的子女不是富二代呢?在上海一套房產的價值就接近700~800萬,幾乎是千萬資產的全部。很多家庭還要讓子女出國留學深造,一般大學4年加研究生2年的費用估計就要超過300萬。兩項相加幾乎達到了千萬。而生活的其他全部費用都需要自己去賺錢維系,這樣的家庭可能就不是富人了。
但是,在超過千萬的家庭數量有157萬,那麼在1000萬至9999萬之間的家庭數量至少有140萬家庭。這些家庭的子女是否其中也可以納入富二代呢?5000萬以上、8000萬以上,還是3000萬以上,這個就比較難以定奪。筆者還是認為家庭資產要超過億元才的子女才稱得上富二代!
資產多少,決定一個家庭的富裕標准,不同機構有不同的標准,《2019胡潤財富報告》,在這份報告中,把家庭劃分為「中產家庭」、「富裕家庭」、 「高凈值家庭」、 「超高凈值家庭」、 「國際超高凈值家庭」
既然是富二代,那麼應該超過富裕家庭這一資產范疇,胡潤富裕家庭的資產是600萬元,以600萬元作為上海的富裕家庭肯定不合理,一套100平方米的市中心房子就達到甚至超過600萬元,但是很有可能他們連中產家庭的生活標准都達不到,有可能拿著幾千元月薪過著不富裕的生活,屬於富裕家庭中的貧困戶。因為房子資產在家庭資產中佔比過大,18年年底,600萬資產上海有602000戶。比17年增加8000戶。
「高凈值家庭」是資產1000萬以上,截止18年年底有15800戶,這部分家庭勉強算得上是富裕家庭,因為房子太貴了,除掉房子可能會有幾百萬的現金資產,家庭收入也會達到幾十萬元,屬於生活安逸的家庭,但也只夠勉強的富二代而已,
真正達到富二代標准,在上海資產要進入超高凈值家庭,資產億元資產以上,擁有一套豪華住宅,現金資產達到數千萬元。
但是高凈值家庭與超高凈值家庭之間部分家庭,比如資產在2000萬到億元之間也夠得上富裕家庭,屬於富二代范疇。
在上海富二代的標准,不能僅僅看資產總額,要看除掉房子以後有多少現金以及現金等價物,我認可現金以及現金等價物在1000萬以上才夠得上富二代。,這樣的話一個家庭的年收入至少百萬以上。
上海作為我國最發達的城市之一,其GDP位居全國第一,工資水平,人均收入等各方面都處於全國前列,因此上海最不缺的就是有錢人。
至於在上海有多少資產才可以稱得上是富二代,我覺得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吧,比如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一個家庭資產要是有1000萬以上,那麼這種家庭的子女應該可以算得上是富二代了。但是對於上海這種超級城市來說,有1000萬資產的家庭遍地都是,所以他們的子女根本算不上富二代。
在我看來,在上海能夠稱得上是富二代人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這里所說的家庭資產包括房產,車產,企業股權,股票,基金,債券,還有存款現金等,但這些資產當中不排除有些資產是有負債的,比如房產可能有貸款。
在上海這種城市,資產上億的家庭很多,據胡潤財富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上海擁有億元資產以上的超高凈值家庭數量是16,700個,但我覺得這個數據明顯偏少的,如果考慮到那些隱形的富豪,我個人估計上海擁有一億元以上超高凈值的家庭至少達到5萬個以上。
這個數量還是相對比較多的,因此對於上海地區的居民來說,家庭凈資產沒有1億元以上,我認為是達不到富二代標準的,這里所說的凈資產就是扣除所有負債之後可以支配的凈資產。
目前很多富二代的資產主要體現在一些不動產上,比如房產。對於上海的富二代來說,至少需要有一套200平米以上的房才開始入門,而按照目前上海均價5萬左右計算,意味著子女名下至少要有1000萬以上的房產才能夠稱得上是富二代。
對於富二代來說跑車是個標配,上海就有很多跑車俱樂部,這裡面很多都是富二代,所以沒有個200萬以上的跑車都不好意思稱為富二代。
對於富二代來說,他們有錢所以到處買買買,每年的開支都會很大,這些富二代每年的開支少的有可能幾十萬,多的幾百萬上千萬都有可能,因此想要達到富二代標准,年消費至少也需要達到100萬以上吧。
綜合以上各種因素之後,我個人認為在上海市富二代家庭的資產必須達到2億以上,凈資產必須達到1億以上,而且富二代子女個人名下的資產必須達到2000萬以上,可支配的凈資產必須達到1000萬以上才有資格成為富二代。
朋友們好!
在上海,想稱得上是富二代的,估計家庭資產要上億,家庭年收入在1000萬甚至更高,每年家庭消費在500萬左右的,否則可能自己都不好意思稱自己是富二代的。
根據2019年胡潤財富報告,全國家庭中資產上億的家庭大概有12.7萬戶。全國家庭總數為4.3億戶,資產上億的家庭佔到全國家庭總數的0.03%。
也就是說,全國1萬個家庭中有3戶是資產上億的家庭,基本上市3300戶家庭中有一戶資產上億的家庭。
因此,可以看出來,資產上億的家庭,可以說在全國范圍內也算是相當富裕的家庭了,可以說稱得上是億萬富豪家庭了。
根據胡潤財富報告,整個上海家庭資產超過一個億的家庭大概有15800戶,這樣的家庭戶數可以說還是比較少的了。
整個上海市總人口是2424萬人,如果假設每個家庭是3口人的話,那麼上海總共有808萬個家庭。
也就是說,億元資產家庭大概佔到上海市家庭總數的0.196%,也就是說,在上海,大概510戶家庭中有1戶是資產上億的家庭。
因此,可以看出來,在上海,資產上億確實是相當富裕的家庭了。
一般來說,大家心目中的富二代應該是揮金如土的那樣子。因此,一般來說,如果家庭擁有億元資產,然後再加上1000萬左右的年收入,每年消費在500萬左右,這樣的家庭可能就能夠稱得上富二代家庭了。
現在來說,有些富二代確實是吃喝玩樂。但是也有一些富二代可以說都是學習好,低消費,而且很低調的,大多數都是上的名校,這樣的富二代也有很多。
因此,現在來說,在上海,可能家庭資產億元以上才能夠稱得上是富二代的。
綜上所述,在上海,家庭資產可能要上億元,每年收入要達到1000萬元,每年家庭消費在500萬左右,這樣的家庭可能才能夠稱得上是富二代家庭的。
上海有很多身價不菲但又非常低調且鮮為人知的富豪。據有關學者向上海官方提供的材料,在滬深上市公司、香港上市公司的前十名個人大股東里,較多的是來自上海的本地人,而且名不見經傳,這些人持有的股票按市值計算,達到幾十億的不在少數,部分人在多家上市公司股東名單里名列前茅。此外,上海還有不少隱形富豪,擁有本地中心城區的優質房產10套以上,總價值可達幾十億。因此,在上海如果資產只有幾百萬的都可算是窮人。有千萬以上多套房產以及數百萬現金的才算中產。
首先,先拋開地域限制,我們單獨先看看關於「富二代」這個詞語相對完整的解釋,富二代是指繼承巨額財產的富家子女。
一般而言,富二代們都會繼承總價值超過一千萬元人民幣的個人資產(包括動產和不動產)。富二代繼承的不動產總值占其全部資產總價值的60%以上。因此,總的來說,要達到「富二代」的標準的起步線,即繼承總價值要超過一千萬人民幣以上。
在了解到這個總體概念和標准以後,我們現在可以在「富二代」這個詞語前面,加上「上海」這個地域限制了。即,到底有多少資產才是上海的「富二代」呢?
我們都知道,在中國有四大城市,北上廣深嘛。而上海,又是僅次於北京的,一線大城市,其對富二代的評定標准,肯定是高於標准線之上的,即肯定是高於繼承總價值高於一千萬人民幣的個人資產。
但是,我們都知道,對比全國其他城市來說,上海的房價算是很高的了。一般而言,只要在上海的市中心擁有一套10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這個資產總價就已經接近1000萬元了;因此,按照這個方向來說,只要擁有一套大於100平米的房子,或者兩套100平米左右的房子,就是上海富二代了嗎?這個標准肯定是不現實的,因為據調查統計,截止至2018年年底,600萬資產上海有602000戶;資產1000萬以上,截止18年年底有15800戶。
而這部分家庭,可能勉強只能算上富裕家庭,因為房價比較高,除去房子的資產價值後,家庭收入年可能在十幾萬到幾十萬,基本上是屬於衣食無憂家庭,但是距離富二代的標准還有點遠。總的來說,在上海要真正達到富二代的標准,估計要總資產在億元以上了。除去房子以外的現金資產也要達到數千萬元。
總而言之,在上海衡量一個人到底是不是富二代,是不能僅僅根據富二代總資產的定義來進行衡量的,即不能僅僅只看他擁有的資產總額,而是要看除掉房子以後有多少現金以及現金等價物。據分析,可能在上海,需要擁有現金以及現金等價物在1000萬以上才夠得上富二代,而算上其他資產來說,估計總資產要達億元以上。
資產多少,決定一個家庭的富裕標准,不同機構有不同的標准,《2019胡潤財富報告》,在這份報告中,把家庭劃分為「中產家庭」、「富裕家庭」、「高凈值家庭」、「超高凈值家庭」、「國際超高凈值家庭」
⑷ 中國有多少個富二代
2014年末中國千萬富翁人數過百萬,而且現在還在逐步增加,所以目前富二代人數至少在一百萬以上。望採納我的回答
⑸ 中國家產過億的富二代,大概有多少個
資產超過1億的家庭有12萬戶,一家一個的話就是12萬人。
但是這12萬人中包括已經移民的,根據移民比例來估計,其中仍然具有中國籍的是9.5萬人。
⑹ 中國大概有多少個富二代。。。。
這是個難以統計的問題。首先,富二代的標准不清楚,其次也無法統計,有關對象未必肯配合統計,因此這是個難以回答的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⑺ 中國大概有多少個富二代
而在中國十大富二代排行榜中,個個家族都是幾百億的身家,而且許多人已經成為了家族企業的實際掌控者,就連王思聰在他們中間也只排名倒數.
⑻ 中國有多少個富二代
其實。就這個問題主要是要理解什麼叫富二代。窮與富,他是相對的,不是說幾千萬元,甚至億元就是富啊。在一個地區,相對於窮的,就是富的。富二代就該是指前幾代不是富的,是上一代經過努力,積累了大量的財富。這大量的不是有明確標準的。因為上的一積累了大量財富。傳給下一代。所以下一代也富。所以就成了富二代。富二代比上一代或者是其他的人比,是有很大的基礎和優勢,把握得好了,會更富或者發展很好。如果把握不好,好吃懶做,浪費,也會成為敗家子。
⑼ 中國大概一共有多少富二代
中國富人比例在3%,即4200萬人,富二代人數大概等於富人人數。
望點擊左下角採納,右下角點贊,謝謝!
⑽ 中國有多少富二代
中國高凈值(個人資產達到600萬以上)人數已超過200萬,,超高凈值(個人資產一億以上)人數達到1.6萬人,也就是說他們的兒子都是富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