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中國年輕人有多少抑鬱症患者

中國年輕人有多少抑鬱症患者

發布時間: 2022-10-05 23:06:25

『壹』 有人說現在社會青年人普遍焦慮抑鬱,這是怎麼回事

青年人普遍焦慮是當前 社會 的普遍現象然後就,這種焦慮集中表現在生存與發展、人際關系、身份認同和愛情婚姻等諸多方面,主要是基於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由於生產力水平的提高, 經濟的快速發展, 人們的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 現今的青年小時候基本沒吃過什麼苦, 即便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難也會有父母幫助解決。從小置身於溫室環境中的他們, 剛走上 社會 , 心理承受能力弱, 稍微遇到一些挫折, 他們便陷人沮喪、煩躁、嫉妒甚至憤恨的情緒中, 並且對改變自身狀況感到乏力。但好面子、臉皮薄又使他們只能選擇默默承受焦慮不安的煎熬。

第二,中國處於 社會 轉型時期, 社會 環境急劇變化, 原有的以親情和道德為核心的整合機制被打破, 新的以互利交換和信用為主的整合機制尚未充分建立起來, 給青年的心理造成一系列沖擊。工作與 社會 的壓力, 收入差距的拉大, 對金錢和名利的追求, 人際關系的復雜, 價值觀的多元化, 社會 信任危機, 等等, 這一系列問題都困擾著青年群體, 特別是住房問題。如今青年人在城市高房價、高消費的高壓下, 早已淪為「房奴」。以第二代農民工的城市融入問題來說, 他們的問題甚至比大學生更為嚴重。不止大學生和第二代農民工存在住房困難, 現今的城市白領在住房問題上也負擔累累。

第三, 社會 保障的缺失,青年人工作經驗不足, 競爭壓力過大, 生活中不穩定事件的增多, 這些不可避免使他們存在很多後顧之憂。他們擔心失業, 時常感到無助及缺乏安全感。

焦慮的問題從客觀上來講,和 社會 大環境和所處的年齡階段有關。

青年人一般指18到45歲之間的人群。這個人群正好是人生的爬坡期。再小一點的人呢,沒有經濟和婚戀的壓力。再大一點的人就可以領退休金,享受晚年生活了。

網上做了一項調察:最讓他們焦慮的事情 Top 3 分別是:人生目標、物質金錢和事業。翻譯一下就是:沒目標,窮,還做著不喜歡的工作。

首先說排名第一的人生目標。

現在的青年人不是沒有人生目標,而且人生目標離現實太遠啦。工作之後與日俱增的只有年齡,而不是銀行卡里的數字。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功利心與成功學的 社會 ,「人生要有目標」,「活著要做些有價值的事情」,「要成功」,「要成為精英,進入上層」...

但是成功分為很多種,但是 社會 共識只接受有錢這一種。泯滅的很多種人生的可能性。千軍萬馬走獨木橋,怎麼可能不焦慮。

第二、事業

很多人都是父母的要求上大學報的專業。很難選擇一份自己喜歡的職業。在職業上很被動感覺不到心流。但是我們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工作了。每天大部分的時間都做著自己不喜歡甚至討厭的事情,這種情況下,人想不焦慮都難。

第三、金錢

經濟上的壓力不是我們這一代人獨有的,但絕對是這個年齡段獨有的。所謂的上有老下有小。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么多張嘴等著「吃飯」呢,能不焦慮嗎?

最後一點:比較

無事可做的時候,看的最多的就是朋友圈。每次打開看到的,不是忙著全世界 旅遊 的白富美,就是打滿雞血在創業路上狂奔的c某o,平均每幾天就能刷出一條結婚證,再不濟也是小城市裡的「有車有房,歲月靜好」。 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男票女票,別人家的豪宅豪車,襯托著人近30,卻依舊沒存款、沒對象、沒目標的你活得像個人生loser。於是關掉朋友圈的你,似乎真的就只剩下焦慮了。

從腦神經的角度來說,現在的人因為環境過於嘈雜,過度的學習。大腦每天處在一種信息過載的狀態里。這種對大腦的刺激很容易讓人產生各種心理問題和生理問題。

比方說:腸胃問題、失眠、脫發、焦慮、抑鬱、緊張性頭痛等。

所以焦慮這件事,主客觀因素都有了。活的 健康 ,快樂的年輕人也有很多。我們應該更多的去關注他們是怎麼活的,如此的輕鬆快樂不焦慮的。他們的方法是不是我們也可以復制,這個才是問題的關鍵。

年輕人的「中國特色」式壓力

國內抑鬱症年輕群體的擴大,與他們處於前所未有的 社會 環境和時代因素密切相關。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 社會 轉型期不同職業群體主要 社會 應激源與心理 健康 研究」課題組對十餘種不同職業人群進行了調查和分析,根據參與者的反饋,研究人員將他們面對的壓力歸納為十個方面,包括 社會 環境、工作壓力、個人成就、經濟收入、人際關系、 社會 支持、家庭、住房、子女和個人生活。研究結果還表明,20歲至30歲的人群精神壓力最高。

其中,他們面對的 社會 環境壓力主要是對未來 社會 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帶來的,這也被認為是中國處於 社會 轉型期的「特色壓力」。

20歲至30歲的人群處於面臨畢業、職場奮斗初期,人生的格局還尚未穩定,而在充滿不確定性的 社會 經濟環境下,年輕人對於未來的迷茫和焦灼感進一步加劇,這些不良感受會進而誘發抑鬱症。

「心之助」女性心理平台創始人、國家認證心理咨詢師趙悅辰稱:「在抑鬱之前普遍有一種情緒存在,這種情緒叫焦慮。焦慮不斷累積會促進抑鬱的發生。」

在目前的 社會 轉型期,因為經濟體制和勞動組織制度的改革,各種性質不同機構的雇員所面臨的工作壓力、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強。特別是處於北上深一線城市的年輕人,人才的競爭更為激烈,技能和信息的更新也讓他們的神經難以鬆懈。

再加上如今社交網路盛行,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更為便捷,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工作與生活界限。24小時隨叫隨到,加班加點已成為許多職場人的常態。

研究已經表明,過度使用電腦與手機使腦部放鬆與緊張的調整能力下降,容易造成睡眠障礙、工作效率不佳,加上壓力隨時可能迎面而來,容易引發抑鬱。

此外,高強度的工作壓力迫使年輕人難以認真對待自己的飲食 健康 ,常吃垃圾食品果腹。

但西班牙那利·拉斯帕爾馬斯大學和格拉納達大學的科學家們經研究證明,食用快餐或商店出售的烘焙食品與患抑鬱症之間存在著直接的聯系,經常以快餐為食的人患抑鬱症的概率比那些不吃或者極少吃的人高出51%,即使少量進食這類食品,也會明顯增加抑鬱症的發病率。

許多年輕人在完成一天的工作後,都有類似「被掏空」的感受,這種身心俱疲、能量耗盡的狀態一旦持續,將為罹患抑鬱症埋下伏筆。

過高的工作壓力不僅困擾著中國年輕人,它也是導致日本年輕人自殺的一大原因。每年5月,日本抑鬱症患者會突然增多,通常叫做「5月病」。這是因為每年4月是新年度的開始,很多年輕人走上工作崗位時極其惶恐,工作一個多月就出現抑鬱症狀。

雖然年輕人把自己大部分的時間都奉獻給工作,但悲哀的是,在財富積累初期,他們所獲得的工作報酬難以支撐自己立足,毫不誇張地說,在貧瘠的經濟基礎上,年輕人的婚戀、購房和 社會 交往等方面的壓力也是致郁的重要原因。

以購房為例,雖然中國的人均收入尚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但房價卻高得世界領先。據世界各地和各大城市生活成本的資料庫NUMBEO顯示,全球127個國家(含地區)2015年中的「房價收入比」中,中國以房價是年薪的22.95倍排在了第14位。

而絕大多數歐洲國家都在8左右或以下,加拿大隻有5.78,美國只有3.39。中國的「房價收入比」也高於日本、韓國這些高收入的國家。如此環境下,中國的年輕人若想僅憑一己之力買房,無異於痴人說夢,如果想在北上深這樣的一線城市擁有自己的房子,更是遙不可及。

將視角轉到國內農村地區,失衡的性別比下,農村男青年想要結婚便要交付無異於天文數字的彩禮費。諸多新聞屢見不鮮。河南小伙結婚花費50萬,相當於全家20年的總收入。民眾稱,男女比例嚴重失衡導致農村彩禮節節攀升,30年來翻了幾百倍。雖然對於農村年輕人抑鬱症發病率的統計尚無官方數據,但業內專家早已直言,如今農村地區的抑鬱症發病率逐年攀升,症結愈發嚴重。

在種種壓力之下,國內年輕人難有喘息的機會,工作、買房、買車、婚戀……生活的每一面都令他們焦頭爛額,也無法去追逐現實生活與休閑 娛樂 的平衡。

熊漢忠表示,「年輕人的生活品質大為下降,不敢輕易換工作,不敢 娛樂 、 旅遊 ,害怕銀行漲息,擔心生病、失業,更沒時間好好享受生活。」

社會 大環境的變化的確會影響年輕人的心理 健康 。無獨有偶,近年來韓國受全球經濟衰退拖累,不少企業資金短缺,因而削減職位。據統計,30歲以下人士失業率高達12.5%,遠高於全國平均的4.9%。

因此,韓國青年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同時也使大量青少年出現心理問題。據韓聯社報道,韓國國民 健康 保險公團稱,韓國20-30歲男性抑鬱症患者5年內增加了40%,青少年抑鬱症嚴重。

在 社會 經濟環境轉型期的裹挾下,中國年輕人有自己中國特色式的壓力,韓國年輕人也有自己難以卸下的「包袱」,而這些變化若適應不好、處理不當,就會招致抑鬱症的侵擾。

功利風氣扭曲年輕人的價值觀

社會 大環境不僅為年輕人帶來了難以消解的種種壓力,還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他們的價值觀,讓他們陷入自我否定的困局。

熊漢忠介紹到,「從 社會 大環境來看,過於功利化的 社會 風氣是誘發年輕人心理 健康 問題的重要原因。最近一二十年,全 社會 的導向就是把經濟搞上去,這一導向的核心就是錢。這樣一來雖然 社會 發展了,國家硬體也強大了,但也帶來了很大的副作用——大家一窩蜂地認為錢是最重要的,進而忽略了對自己精神方面的關照。」

不僅當前的 社會 風氣如此,年輕人每天暴露的信息環境、社交網路,也在不斷強調功利、現實的價值觀。一方面,富裕階層大曬奢靡生活,使得一大批年輕人盲目追逐;另一方面,媒體大肆營造「人生贏家」形象,「90後美女CEO放言要麼出眾、要麼出局」,「95後創業者獲得投資人的青睞」等被包裝的年輕有身家、事業成功的形象不斷涌現,讓許多年輕人迷失自己的定位,將個案視為普遍現實,樹立不切實際的成功榜樣。

在並不「合理」的比較下,感到巨大的心理落差,急於否定自己,焦躁不堪,甚至產生心理問題。心理學家們多年的研究發現,崇拜金錢名利的年輕人患上憂鬱症的機會較那些並不十分看中金錢名利的年輕人要高出20%。他們的建議是,年輕人在追求向上和好生活的過程中,應量力而行。

的確, 社會 上的成功人士僅僅是少數,在20-30歲的人生階段,價值觀尚未成形。如果盲目追求成功,以功利化的目標來要求自己,將不當的例子做榜樣,那將墜入功利的陷阱,被叢林 社會 的規則裹挾著向前,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內心的混亂和焦灼難以得到重視,郁積心中,不免誘發心理問題。

成功環境相對優越 缺乏情緒處理經驗

事實上,年輕人難以妥善處理負面情緒也是科學使然。研究表明,大腦中負責推理和抑制沖動的前額皮質到了25歲才會完全發育成熟。這意味著,現在年輕人的大腦許多還未發育成熟,不足以應對剛獨立時的種種變化和挑戰。

再加上在國內,這一代年輕人大都生長於獨生子女的家庭環境中,物質條件較前幾代豐裕許多,而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卻相對脆弱。准確地講,他們在成長早期缺乏處理情緒的歷練。哈佛大學精神病研究者阿瑟·克萊因曼認為,年輕人缺乏應對困難的經驗,容易患抑鬱症並由此引發更嚴重的心理危機。

還有專家認為,年輕人易患抑鬱症與不當的家庭教育密切相關。根據社科院心理研究所王極盛教授的研究,中國有70%的家長教育方式不合格,其中30%是過分保護,30%是過分監督,10%是嚴厲懲罰、傳統的打罵式。這些不合格的教育方式帶來的結果就是年輕人的承受挫折能力差,適應能力差。遇到挫折時常發生極端行為。

因此,即便年輕人的生理年齡已經成年,但心智尚未成熟。他們缺乏處理挫折和消極情緒的經驗,也極易「鑽牛角尖」,進而患上抑鬱症。他們亟需正確認識挫折和消極情緒,並及時調整。

社交封閉就醫難 憂思無處排解

MentalHealth Foundation的項目負責人Moira Clunie認為,現在抑鬱症的年齡段正在年輕化,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網路帶來的現實社交隔閡。

的確,年輕人習慣在網路世界裡封閉自己,缺少和人群的線下交流,以及 健康 的社交圈。這使得他們一方面認識不到自己的心理出現問題,另外一方面即使發現了問題,也缺乏傾訴對象,難以排解憂思。而若想很好地應對焦慮和壓力,年輕人作為一個個體,社交支持是不可或缺的。

此外,即便他們想通過專業渠道進行抑鬱症治療,但也受限於醫療資源短缺和價格昂貴,難以如願。

「在美國,從事心理咨詢和治療的心理學家、心理 健康 師、 社會 工作者和精神護理人員約30萬人。而在中國,通過資格考試的心理咨詢師只有約2萬人。國內一線城市心理咨詢師的收費已經達到300~1500/小時,價格之高已經讓普通人難以承受。」全國人大代表、華澤集團董事長吳向東道出了國內心理治療資源的匱乏和治療費的高昂。

除了人才,目前中國醫院設立心理科室的數量也很少,且多以門診形式為主,開辟住院部門的則更少。以沈陽為例,目前只有兩家醫院開設心理病房。但實際上嚴重心理疾病患者與其他重症患者一樣,都需要住院觀察治療。

目前,全國范圍內,只有北京、福建、安徽、重慶、四川和浙江開設了心理危機干預熱線。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開設2條心理危機干預熱線,但囿於資金和人員的限制,很多時候因為電話占線而無法被接聽。

不難看出,尚無豐厚財力的年輕人若想深入治療抑鬱症,是非常困難的。而且,硬體條件的缺失也讓抑鬱症的治療難以實現。完善的心理危機干預和治療機制的建立還有很長的路要

我想這個方面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1、現在 社會 的生存壓力大了。

2、工作生活的競爭壓力大了。

這裡面有很多原因導致出現現在的問題,更重要的還是活個心態,心態好什麼都好,然後再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生存狀況,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

『貳』 中國泛抑鬱人數超9500萬,患上抑鬱症之後該如何治療

中國泛抑鬱人數超9500萬,這是一個很龐大的數字,也是一個觸目驚心的數字,沒想到在中國就有這么多的抑鬱症患者,相當於14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患有抑鬱症,可見在現代社會,抑鬱症是一個很普遍性的問題,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事。

抑鬱症的成因比較復雜,往往是多因素作用造成了人患上抑鬱症,而患上抑鬱症有時往往不被人察覺,一旦患上了造成的後果是可大可小的,患上抑鬱症之後積極的治療是對抑鬱症最好的解決辦法,今天我們來說一下患上抑鬱症之後該如何治療。

三、心理醫生

除了在醫院尋求醫生的治療外,抑鬱症患者還可以通過心理醫生的一些心理輔導來緩解自己的抑鬱情緒,這樣再通過自己的調節家人的開導,更容易走出抑鬱的情緒,擺脫抑鬱症。

『叄』 每年約有100萬人因抑鬱症自殺,得了抑鬱症為啥會想自殺

得了抑鬱症想自殺的原因有三點,一是心理上的原因;二是失眠導致的一些原因;三身體上的原因。

01、心理上的原因。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在稱自己患有抑鬱症,不過很多人的抑鬱症只是輕度的,在平時不要過度勉強自己都會慢慢自愈的,但一些抑鬱症比較嚴重的話可能就會自殺。

據調查現在全球有3.5億名抑鬱患者,而每年約有100萬人因抑鬱症而自殺,這已經人數已經遠遠超越一些無法治療的疾病了,一些不了解抑鬱症的人肯定不知道得有抑鬱症的人為啥想自殺呢。


抑鬱症患者一定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對自己要求不要過高,生活這事永遠是咱們自己的,咱們只需要根據自己的能力來完成能完成的事就可以了,生乎中也有很多開心的事,咱們可以多出去看看。

『肆』 中國抑鬱症患病率達2.1%

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抑鬱症,卻只有不足一半患者接受有效治療,社會對精神疾患的歧視是影響治療的因素之一。我國抑鬱症患病率達2.1%。作為一種常見病,抑鬱症已成人類第二大「殺手」……今天,世界精神衛生日,希望更多人能了解並正確看待抑鬱症!

抑鬱症的表現有哪些?

神經衰弱

輕度抑鬱症病人常有頑固性失眠、早醒等睡眠障礙。除此之外,健忘、乏力、頭痛、胸悶、氣短、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有莫明其妙的空虛感、恐懼感、孤寂感和強迫等症狀,也是常見的早期輕度抑鬱症的表現之一,臨床上這些症狀往往會被診斷為神經衰弱。

莫名的身體不適

輕度抑鬱症患者通常會伴有各種軀體症狀,如頭痛、四肢痛、腰痛等,但醫院檢查找不到器質性病變。有的病例還會出現不明原因的腹脹、腹瀉、厭食、惡心,或心慌、心悸,以及涉及全身各個系統和器官的不適。

有輕生厭世的念頭

部分病人在早期輕度抑鬱症的表現為,情緒低落,感覺活得太累,雖然正常人也會有這種情緒出現,但抑鬱症患者會長期存在。

也有的患者會感到對生活興趣索然,整日唉聲嘆氣,對自己、對生活失去信心,社交減少。要麼動不動就流眼淚,甚至反復出現輕生的想法和行為;要麼遇事常會表現為易激惹、敏感多疑、固執,總是感到不順心。

抑鬱症的治療

葯物治療

葯物治療是中度以上抑鬱發作的主要治療措施。目前臨床上一線的抗抑鬱葯主要包括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代表葯物氟西汀、帕羅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蘭和艾司西酞普蘭)、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SNRI,代表葯物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去甲腎上腺素和特異性5-羥色胺能抗抑鬱葯(NaSSA,代表葯物米氮平)等。傳統的三環類、四環類抗抑鬱葯和單胺氧化酶抑制劑由於不良反應較大,應用明顯減少。

心理治療

對有明顯心理社會因素作用的抑鬱發作患者,在葯物治療的同時常需合並心理治療。常用的心理治療方法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人際治療、婚姻和家庭治療、精神動力學治療等,其中認知行為治療對抑鬱發作的療效已經得到公認。

我國民眾受心理健康疾病困擾現狀及治療情況分析

近三成青少年有抑鬱風險

據數據顯示:2008年,青年沒有抑鬱問題的比例為75.8%,10年後下降了5.3個百分點,而有輕度及中度抑鬱風險的比例與2008(16.8%)相比增多了近5個百分點;有抑鬱高風險的比例也高於2008年(7.4%)。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團隊協同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對青年進行了心理健康專題調查。

對14~35歲青年進行的調查發現,受訪青年中近三成具有抑鬱風險,近一成有抑鬱高風險。研究發現,14~18歲年齡組有7.7%存在抑鬱高風險,19~22歲年齡組有7.4%存在抑鬱高風險,23~30歲年齡組有8%存在抑鬱高風險,31~35歲年齡組有9.7%存在抑鬱高風險。由此可見,31~35歲的青年群體抑鬱風險最高。

國民心理健康狀況較差 心理咨詢服務跟不上

通過調查發現,有88%的受訪者認為心理健康工作重要,絕大多數成年人都感到了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而有74%的受訪者認為「心理咨詢服務不便利」,這提示民眾的心理健康需求與目前能夠提供給民眾的心理健康服務之間的差距很大。

針對民眾具體的心理健康需求,需求率最高的是「自我調節」知識,有53.0%的受訪者表示「需要」,其後依次是「教育孩子」(46.3%)、「人際交往」(44.3%)、「心理疾病防治」(34.1%)、「職業指導」(33.9%)和「婚姻」(28.9%)。

對國民心理健康狀況的基本了解,是指導心理健康服務的重要基礎。只有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充分利用心理學研究成果,預測、引導和改善個體、群體、社會的情感和行為,才能提高國民心理素質,促進國民心理健康,提升國家凝聚力。

『伍』 為什麼現在百分之80的人都患有抑鬱症抑鬱症是如何造成的

因為大家都生活在生活的焦慮里,或者是生活在人生的現實里,因為社會對待平凡的人是非常殘酷的,哪怕是個精英,他都會染上一種抑鬱,因為他也有被事業虐待的時候,這就是真正的自我救贖。

大部分人的抑鬱還只是一種情緒效應,所以不會真的變成一個患者,所以他們很快就會治癒自己的,因為這就是低谷里的自我感應,很快就會被自己拯救成功。

『陸』 抑鬱症中國有多少人

這個說不好!中國這么大!得抑鬱症的可多了,你上網查一下,抑鬱症中國有多少人!看看網上能不能查到!

『柒』 我國青少年抑鬱檢出率達到 24.6%,為什麼青少年抑鬱的這么多受到哪些因素影響

發生在青少年期的抑鬱症,常被稱為青少年抑鬱症,是目前青少年中比較常見的精神心理疾病。


青少年抑鬱症表現為明顯的情緒低落、入睡困難、早醒、睡眠質量差,思考問題感到吃力、對事物缺乏興趣等,嚴重者會出現自傷或者自殺行為。引起青少年抑鬱的原因有很多,青少年這個年齡階段心理壓力較大,可以是來自學習方面的、身體方面的、人際交往方面的,以及家庭環境的壓力等,且青少年心智發育還不如成年人成熟,接受刺激的能力較差,對於負面的刺激承受能力也較弱,如果本人性格內向,鬱郁寡歡,不合群,則更容易抑鬱,甚至出現了悲觀失望和自殺的傾向。

第一,常用的是葯物治療。葯物能夠緩解孩子的抑鬱情緒,長期使用葯物對抑鬱症的復發也有預防作用。但很多家長會擔心葯物的副作用,而拒絕葯物治療。目前隨著科學的發展,葯物副作用越來越小,葯效越來越明顯。所以家長不必過於擔心葯物的副作用。有疑問時可與醫生溝通,以更好治療疾病。


第二,也可使用心理治療。心理治療中最有效的是認知行為治療。因為抑鬱症是孩子對事物的認知有一定的偏差,從而引起他的抑鬱情緒,所以認知行為治療,是改變孩子認知偏差的有效方法。認知行為治療,可以使孩子保持快樂的情緒,糾正他抑鬱的情緒。認知行療法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需要有耐心堅持下來。但是很多家長,因為擔心孩子的病情,做幾次認知行為治療之後就放棄了,從而導致治療效果不佳。

『捌』 中國泛抑鬱人數超9500萬,你認為是哪幾個因素導致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人們的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中國的抑鬱症人數已經超過9500萬,這是一個很驚人的數字。

第二就是隨著網路的發展,網路俠的鍵盤俠越來越多,無時無刻的在鍵盤的背後對別人進行著攻擊謾罵。特別是明星患抑鬱症的幾率比其他職業要多很多,比如說韓國的女子偶像雪梨就因為在公共場合不穿內衣,說穿內衣是女性的自由,被廣泛討論,經常被人身攻擊,最終抑鬱症自殺了。作為一個明星,你要承受著流量,同時也要承受著黑粉的謾罵,即使你沒有做錯什麼,明星的私生活就會被放大,就會被討論,所以這是也是演員和明星不容易的地方。

第三就是個人的性格原因和童年時期的陰影,或者是家庭經歷有關,比如有很多單親家庭的孩子,從小缺少父親或者母親的愛,或者雙親都去世了, 或者經歷過一些網路暴力,校園暴力等等,這些外界因素,這些都是造成抑鬱症頻發的原因。

以上這幾個因素都是造成抑鬱症頻發的原因,大家一定不要歧視,或者覺得這個病有什麼特別的,它只是一種精神上的疾病,和其他普通疾病一樣,所以大家要正確的對待抑鬱症,早發現早治療。

『玖』 中國抑鬱症患病率超6.9%,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抑鬱症的患病率也是在逐年遞增,這個病在前幾年的時候根本就沒有引起大家的重視,也是因為近幾年患病人越來越多,而且病情嚴重的情況下是會做出一些傷害自己的行為的,正是如此才被大家所重視。按照這個比例,我們大家每個人的身邊都是會有患有抑鬱症的人,只不過病情不嚴重的大家也不會察覺到,畢竟他們不說誰也想不到他們的心理會有問題。接下來我就說說我個人覺得導致這個病出現的原因都有什麼。

三、沒有人在身邊開導。

沒有人在一旁開導自己也是一個導致抑鬱的因素,我們都會有想不通一些問題的時候,自己一直處於這樣的環境中是會很煎熬的,所以說有一個交心的朋友是很重要的,至少在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向他們尋求幫助,他們哪怕只是言語上的開導自己,對自己而言也是有很大的好處的。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971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441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726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802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568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94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2031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675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664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