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本有多少人口
1. 日本二戰時有多大國土面積和人口
二戰中,日本最盛時佔領了:中國約250萬平方公里,越南32萬,寮國10多萬,柬埔寨18萬,泰國51萬,緬甸50多萬。
馬來西亞33萬,印尼190萬,菲律賓30萬,小半個巴布亞幾內亞30多萬,半個庫頁10萬,朝鮮22萬,日本本土37萬,台灣3.6萬,太平洋島嶼若干。加起來約800-1000萬平方公里。
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簡稱二戰,亦可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戰爭范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
2. 二戰後日本人口剩多少
二戰結束之後,日本人口就銳減到了7000萬。
戰爭結束後,國家要重建、經濟要發展,最需要的就是年輕勞動力,但是人口劇減了幾千萬,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恢復的,為了快速增長人口,日本更是將女性結婚年齡下調至13歲。
二戰後日本的變化:
戰後初期在美國的佔領下,日本舊政治制度面臨被瓦解的趨勢,新政治制度尚未形成;在外交領域,日本外交活動空間極為有限。1947年前後,國際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美國需要調整和制定新的世界戰略,作為這一世界戰略重要組成部分,該戰略的新內容無疑會反映到對日本政策的調整、轉變上來。
3. 日本二戰時有多大國土面積和人口
二戰中,日本最盛時佔領了:中國約250萬平方公里,越南32萬,寮國10多萬,柬埔寨18萬,泰國51萬,緬甸50多萬。馬來西亞33萬,印尼190萬,菲律賓30萬,小半個巴布亞幾內亞30多萬,半個庫頁10萬,朝鮮22萬,日本本土37萬,台灣3.6萬,太平洋島嶼若干。
——加起來約800-1000萬平方公里
1940年日 本人口為七千一百九十三萬三千人。1945年日 本 人口為七千一百九十九萬八千人
4. 二戰的侵華日軍人數 日本當時國內總人數
最多的時候一百七十萬,侵華日軍是主要由關東軍和中國駐屯軍組成。
其中關東軍兵力最多時大約一百二十萬人,後來從1943年下半年起,為挽回太平洋戰場的頹勢,日本大本營開始陸續從關東軍抽調兵力和大批作戰物資增援南方島嶼,這些「精銳之師」大部分淪為對美作戰的炮灰。二戰末期,關東軍規模縮減至約七十萬人。
中國駐屯軍由三支軍隊組成:
華北方軍,部隊通稱號:甲。1938年以後,人數大約穩定在20萬人左右。為控制華北8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和1億左右的人口和中國軍隊(主要是八路軍)作戰。
華中方面軍,製造南京大屠殺就是華中方面軍。大約5萬人
華南方面軍,通稱號:波 。編成時期:昭和15年(1940年)2月9日, 廢止時期:昭和16年(1941年)6月28日。最終位置:廣州,共七個師團半共計25萬人。
抗戰時日本四島人口為7000萬,再加上日本在朝鮮半島,台灣,東三省的僑民,日本在抗戰時可動員參戰的人口在一億左右
(4)二戰日本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抗日戰爭簡稱抗戰,是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日本侵華戰爭 。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中國戰場是二戰的主戰場之一。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5. 二戰時日本有多少人口
1940年日本人口為七千一百九十三萬三千人。1945年日本人口為七千一百九十九萬八千人。
滿意請採納
6. 二戰時日本的總人口有多少
二戰時日本總人口僅7800萬人,為何敢挑戰世界三大強國?
日本,一個地處東亞的國家,一直以來都被人看作是一個小國家。但這實際上是我們對日本形成的刻板印象,確實它在國土面積和人口數量上是比不上很多國家的。但是我們評價一個國家是強國還是弱國,是大國還是小國,所依據的標准並不是這些,而是國家的綜合實力。接下來我們從各個方面來了解一下日本的「小」和「大」。剛剛說過,從國土面積和人口數量上來說,日本是一個「小國」。它的國土面積只有37萬多平方公里,它處在中國的東南方向,是一個狹長的形狀,南北跨度僅一千九百多公里。
從地圖上來看,人們常常把它看作是一隻爬在中國這只雄雞面前的一條小蟲子。正是因為和土地面積廣闊的中國一對比,它就顯得越發的小。再看其人口數量。據統計,在二戰時期,日本人口達到了7800萬,雖然遠超英國、法國等歐洲國家,但是和當時的美國、中國比起來,還是差得很遠。二戰時期,美國人口約為1.3億,接近日本的兩倍;中國人口更是高達4億,差不多是日本的五倍多。從以上兩個角度我們可以看出,日本這個國家在地理資源和人口上是很不佔優勢的。
那麼二戰時日本總人口僅7800萬人,為何敢挑戰中美蘇三大國?其實這個渺小的國家,卻蘊藏著巨大的能量。這從它的綜合國力和軍事實力得以窺見一斑。日本是一個島國,極為有限的資源限制著它的發展和擴大,因此它有一股不斷地向外擴張的力量,整個國家的人為了國家的發展都十分的努力。它先是佔領了朝鮮,到了1931年更是將其算盤打到了中國來,奪去了中國的東北地區,隨即國力暴漲,一舉能夠與美、蘇、英、德抗衡。而且,在他們佔領中國的東北期間,東北的GDP一直遠超他們國內的GDP。
這也就是他們為何要花如此大的代價經營偽滿洲國的原因,除此之外,日本的軍事實力更是不一般。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在亞洲地區,是第一個有著自主研發飛機能力的國家。他們發明了零式戰機,用於攻打美國,美國軍隊曾經因這種飛機而大受創傷。除了有技術,他們的生產效率也十分高。光是三菱重工一個企業就為日本造了四千六百輛坦克和一萬八千架飛機。剛剛說的還只是空軍,其實日本的海軍也十分勇猛,作戰技術一流,而且設備也特別豐富。二戰期間其戰艦有六百多艘,航母也有二十多艘,在太平洋戰爭之前根本不比美國差多少。
我們一直以來小看日本的觀點是片面的。它確實很小,但這個「小」僅僅是在國土資源和人口數量上,我們應該看到它在軍事實力和綜合國力方面的「大」和「強」。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對於日本這個國家,我們必須摸清它的狀況,看清它尋求擴張的野心,這樣才能在它想要發動侵害之際予以有力的打擊。
7. 二戰時各國人口排名
二戰時期,印度的總人口約 3.78億,再加上英國的其他殖民地,英國總人口超過4.4億。也就是說,在二戰時期,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應該是英國。其次中國,蘇聯和美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參戰國實際上只有8個,分別是中國、美國、蘇聯、英國、法國以及德日意軸心國。而人口大國也主要在這些國家裡面。簡單分析下二戰各國人口。
德國的人口比較復雜,但由於德意志民族的單一性,一般以民族來算德國人口,1933年德國人口6603萬。奧地利被德國合並時有近700萬人口,蘇台德區有300萬人口,薩爾區75萬人口,梅梅爾區應該還有若干,波蘭200萬日耳曼人,羅馬尼亞90萬,義大利25萬,阿爾薩斯150萬。不算波蘭、羅馬利亞、義大利總人口人口一般認為是8000萬。
而日本和義大利人口分別為7200萬、4100萬。德國的標準是5個國民出一個兵,日本的標准時7個國民出一個兵,義大利動員力差,30個國民才出一個兵,最後德國動員了1700萬軍人,日本動員了900萬軍人,義大利動員了120萬軍人,合計2720萬軍人。
1939年的時候,英國人口4700萬,法國人口4100萬。蘇聯人口超1.6億,美國人口超1.3億,日本人口7800萬,南斯拉夫有1300萬,中國1937年人口超4.4億。1939年蘇聯人口為16000萬,1940年吞並了波羅的海三國後,1941年戰前蘇聯人口達到了18000萬。名副其實的世界人口大國。
美國自1790年開始,每10年進行一次人口普查,1940年末13216萬,1930年末12320萬,10年只增長了不到1000萬,平均1年一百萬不到,13300萬可以認為是1941年戰前美國的人口。
同盟國5國英美蘇中法,人口合計81000萬人口,最後英國動員400萬,美國動員了1600萬,蘇聯動員了3400萬,中國動員了800萬,法國動員了估計200萬,合計6400萬軍人。
然而,如果廣義地說,這個數據實際上也不準確。因為二戰時的英國依然是日不落帝國。英國本土只發動了400萬軍隊,但英國還擁有埃及、英屬印度(包括印度、巴基斯坦、緬甸等地)、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地,印度仆從軍都有數百萬。
大英帝國崩潰,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依然是中國:
不過在二戰結束後,英國被兩次世界大戰打的已經沒有實力維護大英帝國,他的殖民帝國分崩離析。加拿大獨立、澳大利亞獨立,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地區也全部獨立了出去。當今世界,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依然是中國。其次印度,而美國人口位居世界第三。然而,隨著中國生育率下降,不出十年,印度人口就將超過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