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買保險多少人
Ⅰ 中國父母為孩子買保險的有多少人
年輕的父母買的多,很多買的!
Ⅱ 在中國買商業保險的人多嗎
外國人在中國居住超過一年以上就可以買中國的商業保險。外國人在中國買商業保險需要提供護照以及居住地址證明。
可以選擇《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並附加《意外醫療保險》;根據投保規則,如果需要投保《附加住院醫療保險》,則需建立主險保障,如壽險或健康保險。
具體保險的險種與保障額度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和實際能力由代理人幫助推介與選擇。
如有其他保險疑問,請來:多保魚講保險!,
Ⅲ 中國買保險的人多嗎
說多很多,說少也很少~~~
買保險的人數非常多~~~可是任何一個數字除以13億還會多嗎?具權威數據顯示,中國平均每6個人一張保單~~~
Ⅳ 中國買保險的人率高嗎
中國保險公司的排名情況
壽險公司排名情況綜合分析
在進入前25名的中國壽險公司中(詳見附錄表格3),前三名——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平洋人壽——不僅在中國被列為前三,而且他們也躋身亞洲前150家保險公司的前十名。這顯示了中國保險公司在亞洲的強大競爭力
我們用六項測試對在中國的壽險公司樣本進行競爭力分析。
Ⅰ.市場規模
三家老牌中資公司——國壽、平安和太平洋——穩居規模指標的榜首。在市場規模的各項指標中,中資公司遙遙領先。雖然友邦憑借其領先一步進入國內市場的優勢擠入前10名,中意人壽和中英人壽也因大量的銀保業務在外資公司中居於領先地位,但與熟悉國內市場規則和中國文化的中資公司相比,外資公司在中國要達到其規模,仍需很長時間。
Ⅱ.資本能力
據計算的三個指標來看,排名在前的主要外資公司都是小型或中型外資保險公司。原因可能在於,中國保險業在沒有得到足夠資金的情況下發展迅速。在凈保費和所有者權益比率中,AIG排名第一。
凈負債與所有者權益比率中,新華人壽排名第一位,經過幾年的努力,這家償付能力曾經不足的公司已擺脫了困境,步入穩步發展軌道。泰康、平安、太平人壽也以雄厚的資本能力入圍前10名。
Ⅲ.賠款准備金
在這一指標中,中國公司在亞洲的排名普遍不高,原因可能在於業務擴張較快。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人壽和生命人壽兩家公司不僅在市場規模指標中排名前10位,在賠款准備金充足率的分項指標中也進入前10名,說明他們對保險風險的控制能力超過其他中資公司。
Ⅳ.盈利能力
國內四家最大的公司——中國人壽、平安人壽、中國太平洋人壽和泰康人壽——都排在資產收益率的前列,其中三家達到最高的資本收益率和盈餘。這充分體現了這些公司創造利潤的強大能力。但在凈資產收益率和盈利能力總排名中,居於首位的國壽則退居第6,暗示該公司在提高資本使用效率上還需要花工夫。
費用率計算中,AIG仍然排名第一,只有三家中資保險公司入圍前十,說明中資公司目前還存在盲目擴大規模而忽略效益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友邦雖然在國內壽險業的費用率排名中居於首位,但在亞洲總排名中其僅處在第116名。會計准則的差異固然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但國內市場競爭激烈,使各保險公司不得不花費大筆的營銷費用來保住市場份額,也是不爭的事實。
賠付率指標中,位於前10名的絕大部分是成立時間不長,業務量較小的新公司,這與人壽保險業務的長期性有關,保費收入與賠付時間間隔較長,一些新公司業務尚未進入賠付高發期。
Ⅴ.資產流動性
流動性指標包括三個計算比率:投資資產比率、當前的流動性以及整體流動性。
中國人壽及生命人壽在投資資產的比率上名列前茅,太平洋人壽處於第4位,平安人壽和泰康人壽在10名之外,說明這些大型公司在資產管理上還需要加強。
在當前的流動性排名中,民生人壽、太平人壽雖然在國內進入前十名,但在亞洲的排名則在第90名以後。此外,在國內壽險整體流動性排名中,平安人壽、太平洋人壽和中國人壽躋身前十名。
Ⅵ.經營穩定性
經營穩定性測試包括兩項指標:凈保費收入變化,資本及盈餘變化。凈保費增長率指標上,四家大型公司和太平人壽進入前10名,說明中資公司在控制業務規模上能同時兼顧安全和發展。但是,在資本盈餘變化指標上只有中國人壽和新華人壽排在前十名,這說明大部分中資公司的資本金仍未能跟上業務的快速擴張。
國內壽險公司前10名分析
第一名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在國內壽險公司的排名中,中國人壽在市場分額和利潤兩方面排名第一,賠款准備金充足率上排名第一,流動性和穩定性上分別排名第4和第7。鑒於此,雖然該公司的資本能力方面比其他保險公司略低一籌,但是從綜合能力來看仍位居首位。
第二名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平安人壽總體競爭力排名為第二位,主要因為其在市場規模上排名第2位,盈利能力排在第3位,資產流動性也很靠前,排在第5位。其他指標上,其資本能力比較靠近行業平均水平,排名第10位,賠款准備金充足率和經營穩定性則相對靠後,都在第15位。由於其凈資產增長率太低,以至於公司穩定性相對較低。
第三名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公司
太平洋人壽的市場總體競爭力排名第三。這主要得益於其較強的資產流動性(第1名)、市場規模(第3名)和較高的盈利能力(第5名)。但是該公司在其他指標上的表現則略遜一籌。其中,資本能力排在第12名,賠款准備金充足率排在第13名,特別是經營穩定性,在我們所統計的25家壽險公司中排到第24名。同時,由於凈資產增長率太低,導致其總體穩定性相對較低。
第四名太平人壽保險有限公司
太平人壽的綜合競爭力在國內排在第四位。其在資本能力和盈利能力中,均排在第二位,資產流動性高(第2名),市場規模相對靠前(第6名),但經營穩定性和賠款准備金充足率表現欠佳,僅排在第19名。
第五名泰康人壽保險有限公司
泰康人壽的綜合競爭力排在行業第五位。這主要得益於其排名第一的盈利能力。另外,該公司在市場規模和資本能力上,均排在第4位。但其他指標,如賠款准備金充足率(第18名)、資產流動性(第19名)、經營穩定性(第18名)則相對靠後。
第六名生命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生命人壽在國內的綜合競爭力排名第6,得益於其良好的穩定性和資產流動性,這兩項測試中,其在行業內均排名第3位。此外,該公司的市場規模排名第8位。其它指標排名居中,略高於行業平均水平。其中,資本能力排名為10位,賠款准備金排名第12位,盈利能力排名為第12位。
第七名中宏人壽保險有限公司
中宏人壽是國內首家中外合資壽險公司,其綜合競爭力排名在第7位。其中,經營穩定性排在第2位,資產流動性排在第6位,盈利能力排在第7位,賠款准備金排名第8。另外兩個指標——市場規模和資本能力——排名比較靠後,分別為第17位和第15位。
第八名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新華人壽作為一家全國性大型保險公司,其綜合競爭力排名在第8位。新華人壽的優勢在於其市場規模(第5名)、經營穩定性(第8名)和盈利能力(第9名),但其資本能力(第20名)、流動性(第17名)、賠款准備金(第24名)則相對靠後。
第九名太平洋安泰人壽保險公司
太平洋安泰人壽是由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與美國安泰保險集團合資成立的保險公司,其綜合競爭力排名第9。比較突出的表現在於其穩定性(第6名)、賠款准備金充足率(第6名);表現尚好且超過平均水平的是盈利能力(第11名)和資產流動性(第12名);但在資本能力(第19名)、市場規模(第20名)等方面則表現較弱。
第十名美國友邦保險有限公司
作為唯一一家獲准在中國經營保險業務的外資獨資壽險公司,友邦的競爭力主要來源於其資本能力、盈利能力和市場規模,比較突出的表現在資本能力(第1名)、盈利能力(第5名)、市場規模(第7名)。穩定性(第10名)和資產流動性(第13名)也都表現良好。其不足主要表現在賠款充足率排名較低(第25名)。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Ⅳ 查下中國有幾的人買保險,是窮人還是富人
富人,會讓錢生錢
我們常說的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其實關鍵就在於對金錢的態度,前者習慣於用來消費,後者則用於長遠的目標。
九十年代,香港悍匪張子強綁架了李嘉誠的兒子李澤鉅,勒索贖金10.38億。在支付全部贖金之後,李嘉誠叫住了要走的張子強,對他說:「我建議你,用這筆錢去買我們公司的股票,我保證你們家三代人也吃不完。或者,將這筆錢拿到第三國去投資,要不就存在銀行里,它都能保證你這輩子的生活無憂。」在李嘉誠眼裡,錢是用來生錢的,而在窮人出身的張子強看來,錢是要用來瀟灑的。後來的結局大家都知道了。
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道理:窮人得到一隻雞會把雞燉著吃了,富人會讓雞生蛋,蛋再孵雞。
富人積極買保險
有調查顯示,一般富足的美國家庭只有20%的收入來自投資活動,而超級富豪的收入有43%來自於投資活動。與窮人相比,富人更喜歡留意未來有可能發生的變化,他會未雨綢繆,在別人暫時看不到的機會中,大把掙錢。在別人失去理智時,他們想方設法把極端不確定性的風險覆蓋住,然後再去積極的投資和開創事業。
李嘉誠曾經說「別人都說我很富有,擁有很多的財富,其實真正屬於我個人的財富,是給我自己和親人買了充足的保險。」事實上,一個人真正的安全感不是來自於現在擁有的滿足,而來自於對未知風險的預知和把控。
因此,富人都很有意識的配置保險,而窮人總覺得保險是騙人的。
窮人和富人都需要保險
2015年《福布斯》中文版聯合宜信財富發布了《2015中國大眾富裕階層財富白皮書》調查顯示,參與調查的大眾富裕階層,有68.9%的人擁有保險。個人可投資資產規模在300-600萬的受訪者中,擁有保險的比例高出個人可投資資產規模在60-300萬受訪者7.3個百分點,達到了72.4%。
那麼,窮人和富人誰更需要保險?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來做一個「晦氣」的假設,如果一個富人和一個窮人同時得了重病,他們分別會面對怎麼樣的情形?富人,他可能會對醫生說:給我用最好的葯,最先進的儀器,只要能治好,不差錢。窮人,他可能會對醫生說:拜託,能不能別用自費葯,家裡已經沒錢了,不能再拖累家人……
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得出答案,窮人更需要保險?保險,究其本質是保障。購買保險就是為了買經濟上的保障。所以自然是誰更需要保障,誰就更保險。
而這其間,又關窮富什麼事呢?窮人需不需要保障?當然!正如前文所述,他們本來就家底薄弱,一旦天有不測風雲,很有可能病無所醫,老無所養。所以,他們應該買一份保險!
富人需不需要保障?可能有人說他們家產萬貫,生病住院對他們來說完全不值得一提。但是,你可曾想過,富人根本就沒想用自己的錢來應對風險。而且越是富裕,越是對醫療品質、醫療體驗有高要求。同時,他們還比窮人多了一些多財富保值增值的焦灼感。所以,他們也有保險需求,而且理論上會更多。
其實,保險就是「保」和「守」,保住你的賺錢能力,守住已經賺到的財富!所以,不管富人窮人,都需要買保險!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Ⅵ 中國有多少人交保險了
您好,自從國家推出社會統籌和社會保障基本醫療及農村合作醫療後,除了一些特殊人群及一些偏遠山村還未改善溫飽問題的,基本上中國人人都有保險,但補充商保的人意識還沒那麼強,國家推崇商業保險與社保相結合會保障更全面,另一方面也減輕國家負擔,未來5年購買商保的人會越來越多。
Ⅶ 中國買保險的人約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幾
中國人手中的保單人均不到一件,而發達國家人均7件,現在國家提倡買保險,把保險都列入小學課本里了。
Ⅷ 買保險的人在中國總人口的比例
中國人保險意識太差,人均0.7張保單,遠遠低於日本。
Ⅸ 國家有多少人買了保險
這個數據只能從宏觀上評估,需要了解一下中國的保險密度。 保險密度:是指按照一個國家的全國人口計算的人均保費收入,它反映了一個國家保險的普及程度和保險業的發展水平。目前我國保險深度約3—4%,保險密度為500元。而目前 世界平均保險深度已達9%左右,平均保險密度已達500美元。 保險在中國仍然是在起步階段,國民保險意識需要提高,保險行業需要完善、完善、完善。
麻煩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