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多少人口
『壹』 四川人口2020總人數口是多少
到2020年,全省戶籍人口達9374萬人,全面二孩政策效應充分釋放,生育水平穩定在合理區間,人口素質穩步提升,人口結構更加優化,人口分布更趨均衡,重點人群有效保障,人口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進一步加強,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態勢基本形成。
在應對人口老齡化方面,到2020年將全面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功能完善、規模適度、覆蓋城鄉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
(1)四川省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四川省位於中國西南腹地,介於東經97°21'~108°33'和北緯26°03'~34°19'之間,地處長江上游,轄區面積48.6萬平方公里,居中國第五位,東西長1075公里,南北寬921公里,東西邊境時差51分鍾。
與7個省(區、市)接壤,北連陝西、甘肅、青海,南接雲南、貴州,東鄰重慶,西銜西藏。是承接華南、華中,連接西南、西北,溝通中亞、南亞、東南亞的重要交匯點和交通走廊。
四川省分屬三大氣候,分別為四川盆地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川西南山地亞熱帶半濕潤氣候,川西北高山高原高寒氣候,總體氣候宜人,擁有眾多長壽之鄉,如都江堰市、眉山市彭山區、長寧縣等90歲以上人口均超過千人。
『貳』 四川有多少人口面積多大
四川省總面積48.6萬平方千米,轄21個地級行政區,其中18個地級市、3個自治州。共55個市轄區、19個縣級市,105個縣,4個自治縣,合計183個縣級區劃。街道459個、鎮2016個、鄉626個,合計3101個鄉級區劃。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四川省常住人口8367.4866萬人。
『叄』 四川省總人口有多少
19年最新數據,四川省的戶籍人口總數是9100多萬
『肆』 四川省人口2020總人數口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公布: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四川省常住人口83674866(人)。
四川(簡稱「川」或「蜀」),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成都,位於中國西南腹地,北連陝西、甘肅、青海,南接雲南、貴州,東鄰重慶,西銜西藏;是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區的重要結合部,是大熊貓的故鄉[1],被譽為「天府之國」。著名景點有九寨溝、黃龍等。
歷史沿革
名字由來
北宋真宗咸平年間將地處今四川盆地一帶的川峽路分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稱為「川峽四路」或「四川路」,後來簡稱「四川」,四川由此得名。
建制沿革
主詞條:四川歷史
四川在距今25000年前開始出現人類文明,並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形成了以寶墩文化、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為代表的高度發達的古蜀文明。古蜀文明與華夏文明、良渚文明並稱為中國上古三大文明。
夏時為百濮地,《華陽國志》載: "越嶲郡會無(今四川會理縣)為濮人 居地,有濮人冢"。在商周時期,四川地區建立了由古蜀族為中心的蜀國;因此,四川地區古稱「蜀」。
大約在夏商時期,蜀人部落從今茂縣一帶遷徙至成都平原。
「三代蜀王」之後,大約相當於中原西周末期(公元前1045年),古蜀國杜宇王朝建立,定都於魚鳧(今成都溫江區),後遷至郫邑(今成都郫都區),杜宇王朝採用君主世襲制,其勢力基本覆蓋了整個四川盆地。
春秋早期(公元前666年),杜宇氏禪位於蜀相鱉靈,鱉靈建立了開明王朝,定都於廣都(今成都華陽),開明九世杜尚執政時(公元前367年)遷都至成都(今主城區)。
戰國時期(公元前316年),秦國兼並蜀國,設立蜀郡於成都。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經驗,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西漢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在全國設13州刺史部,置益州刺史部,益州管轄范圍大致相當於整個四川盆地和漢中地區,形成了四川的雛形。
新莽地皇五年(24年),蜀郡太守公孫述起兵占據益州並在成都稱帝,取起於成都之意,國號「成家」。
東漢建武十二年(36年),益州重歸中央政權管轄。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後,益州牧劉焉、劉璋父子割據四川,後為劉備所滅。
東漢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篡漢。次年(221年),劉備以漢室宗親的身份在成都稱帝,延續了漢朝大統,國號為「漢」,史稱蜀漢。蜀漢鼎盛時期占據荊州、益州,國力強盛,但是經過關羽失荊州、劉備兵敗夷陵後元氣大傷,後經諸葛亮治國,恢復生產,使得能與魏吳抗衡。
西晉泰始元年(265年),四川歸西晉王朝統治。
西晉初年,劃出益州部分設梁州。西晉末年,李特率流民起義軍攻入益、梁二州。
西晉後期,永興三年(306年),李特之子李雄在成都稱帝,國號「大成」。至東晉咸康四年(338年)時,李雄侄李壽又改國號為「漢」,歷史上因之合稱為「成漢」。成漢是「十六國」中最早建立的國家,其全盛時疆土覆蓋四川盆地及周邊部分地區。347年,大成國被東晉所滅。南北朝時,歸南朝統治。
開皇元年(581年)歸隋朝統治。隋文帝時期,四川西部高原和臨近雲南的地區得到了一定的開拓。
武德元年(618年)唐朝建立後,四川屬劍南道及山南東、西等道。改益州為劍南道,梁州為山南西道,縣的建置將近300個。在川西高原,設立了很多羈縻州、縣,以加強民族地區的管理。今涼山彝族自治州地區,則屬南詔地方割據政權。
隋唐時期,四川地區社會安定,經濟進入全盛時期,有「揚(今江南地區)一益二」之說。安史之亂時,唐玄宗曾入蜀避難,臨幸成都青羊宮,升格蜀郡為成都府。之後又有多位唐朝皇帝入蜀避難,如唐德宗避朱砒之亂,唐僖宗避黃巢起義。
五代時期,王建、孟知祥先後在四川地區建立起前蜀、後蜀政權,定都成都,分別歷時18年、31年。前蜀、後蜀前期都採取休養生息政策,由於沒被捲入中原爭斗,四川一度成為全國最為繁榮的地區。
乾德三年(965年)歸宋朝統治。咸平四年(1001年),今四川地區分為益州(今成都)、梓州(今三台)、利州(今廣元)、夔州(今重慶奉節)四路,合稱「川峽四路」。四川由此得名。
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合並川峽四路,設「四川等處行中書省」,簡稱「四川行省」,「四川省」名自此問世,是為「四川」建省之始,四川行省衙門駐成都府路。 同時對州縣大加減並,基本形成了如今縣的分布格局。當時,川西高原北部和漢中盆地改屬「陝西等處行中書省」。今涼山彝族自治州地區,屬「雲南等處行中書省」。
元末,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明玉珍在川黔地區建立「大夏」政權,洪武五年(1372年)為明朝所滅。
明代,四川是全國13個承宣布政使司之一,轄區除今四川、重慶外,還包括今貴州省遵義市和雲南東北部及貴州西北部,轄境已達川西高原和涼山地區,布政使司衙門駐成都府。並在川西高原地區設立衛所,進行軍屯。
明末,張獻忠在四川建立過「大西」農民政權(1644年~1646年),建都成都。
清初,湖廣填四川。分全國為18行省,並對川、滇、黔3省省界進行較大調整,遵義改屬貴州,基本確定了今四川的南部省界。清中葉,在府、州、廳、縣之上,增設五道,即:成綿龍茂道、建昌上南道、川南永寧道、川北道、川東道,以道轄該地區的府、州、廳、縣。在川西高原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從清初至清末,實行「改土歸流」。
宣統三年(1911年),四川成都成立軍政府,獨立於清朝;
民國元年(1912年),撤銷道一級建置,改為省直轄府、州、廳、縣,省會設在成都府。民國二年(1913年)袁世凱實行「軍民分治」,將四川省分置為川西、上川南、下川南、川北、川東和邊東、邊西7道,後改盆地5道名為西川、建昌、永寧、嘉陵、東川。同時廢府、州、廳建置,將縣直隸於道。
民國三年(1914年),裁去邊東、邊西兩道,劃康定縣以西30個縣為川邊特別區域(包括金沙江以西的昌都地區),受四川省節制。
民國中期,由於軍閥混戰,四川劃分為18個行政督察區及西康行政督察區(原川邊特別區)。
民國十七年(1928年)9月1日,成都市政公所改建為成都市政府,為四川省會。
民國十九年(1930年)和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實行新縣制,編組保甲,劃分鄉鎮。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一、二、四方面軍先後長征進入四川。(紅四方面軍於1932年12月至1935年4月,在今四川省通江縣為中心,建立了川陝革命根據地,面積約42,000多平方公里,人口達700萬,是當時全國第二大革命根據地。)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2月10日,以劉湘為省主席的新一屆四川省政府在重慶正式成立。3月初,蔣介石從漢口乘機赴四川考察,這是他生平第一次踏上四川土地。蔣介石大力整頓四川的軍事、財政和交通設施,有效加強了國民政府在四川的影響。6月18日,四川省政府由重慶遷往成都。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9月5日,川軍將士在成都少城公園(今成都人民公園)召開出川抗戰的誓師大會。抗戰時期約有350萬四川人出川抗戰,保家衛國。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將原西康行政督察區和四川所屬第十七、十八行政督察區合並,設立西康省,實行川、康分治。同年,增設自貢市。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遷都重慶的國民政府頒令,將重慶由二級乙等省轄市升格為甲等中央院轄市,析出四川省。
1949年12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成都。1950年1月,撤銷四川省,並將今四川地區劃分為川西、川東、川北、川南4個行署區和西康省。4個行署區和西康省共轄21個專區、6個市、191個縣。
1952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撤銷川東、川西、川南、川北行署區,恢復四川省建制,在成都成立四川省人民政府。
1954年9月19日,重慶市並入四川省建制。
1955年,撤銷西康省,金沙江以東各縣劃歸四川省。
1997年,原四川省計劃單列市重慶市與地級市涪陵市、萬縣市、黔江地區從四川省劃出組建重慶直轄市。至此川渝分治,形成今四川省行政區域。
2014年10月2日,國務院批復四川天府新區成為國家級新區。
2016年4月,國務院批復《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將四川成都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
2017年3月,國務院批復成立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
四川省共轄21個地級市、3個自治州。其中包括55個市轄區、18個縣級市、106個縣、4個自治縣。
『伍』 四川人口是多少
截至2019年末,常住人口8375萬人。
2019年,四川省出生人口89.4萬人,人口出生率10.70‰;死亡人口59.3萬人,人口死亡率7.09‰;人口自然增長率3.61‰。年末常住人口837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4萬人,其中城鎮人口4504.9萬人,鄉村人口3870.1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3.79%,比上年末提高1.5個百分點。
四川省為多民族聚居地,有56個民族。漢族、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土家族、傈僳族、納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傣族為省內世居民族。
(5)四川省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民族
彝族是四川省人數最多的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在大小涼山與安寧河流域,彝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歷法。農歷六月二十四是彝族人民最盛大的節日——火把節。
藏族人口中95%使用藏語和嘉絨語,其中有40%左右的人兼通漢語。彝族人口中95%使用彝語,其中約60%的人兼通漢語。羌族人口中70%使用羌語,其中70%兼通漢語。
四川省是西部客家民系大省,自明末清初「湖廣填四川」移民運動以來,逐步形成了以龍泉驛區為核心的西部最大的成都東山客家方言島,客家人口總數達50萬,較好保留了客家語系和生活文化。而在全川,約有70萬人會講客家話。洛帶古鎮其中85%以上都是清初「湖廣填四川」移民浪潮湧入的粵、贛、閩客家人後裔,他們仍完整地沿襲著客家風俗,說著有「古漢語活化石」之稱的客家方言。
『陸』 四川省有多少人口
看社科院的報道:
四川確立人口戰略 2020年人口總量不超過9700萬
時間:2004/10/12 來自:《華西都市報》 吳偉繼
四川省確立人口戰略,2020年人口總量最高不宜超過9733.75萬人,最低不宜低於9220.72萬人。
由四川省社科院主持研究的四川人口發展與戰略研究報告最近出爐,該報告指出,為確保未來17年內四川全面實現小康,四川2020年人口總量最高不宜超過9733.75萬人,最低不宜低於9220.72萬人。將人口保持在9420.72萬―9505.05萬之間為最佳發展趨勢。也就是說,從今年起到2020年的未來17年內,四川人口增長最高不宜超過1000萬。
據悉,最新出爐的該報告不日將向四川省政府及有關部門正式提交,為四川今後制定科學的發展規劃提供對策和依據。
截至2003年末,四川人口達到8700.4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6.73%,僅次於河南和山東,列全國第三,西部第一。主持該項目研究的四川省社科院許改玲教授說,「將人口保持在9420.72萬—9505.05萬之間,這樣人口發展就可維持勞動力適齡人口在5256萬―6379.64萬之間,占總人口比例(按國際標准計算)在66.51%和71.93%,可以確保四川擁有豐富的人力資源,持續四川經濟發展的高速度增長趨勢。」
報告還指出,未來20年,四川還將面對青少年人口絕對量的減少和「銀色」社會的壓力。報告建議,面對未來「銀色」社會壓力,應加強社會醫療保障體系,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社區老年活動體系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