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市多少人口
⑴ 江陰市的人口是多少
根據最新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顯示:江陰市目前常住人口是159.48萬人。
⑵ 江陰市有多少平方千米人口多小
面 積
987.53平方公里
人 口
124.1萬(戶籍),163.7萬(常住)
江陰市,簡稱澄,因地處「大江之陰」而得名,是一座濱江港口花園城市。江陰位於中國華東,江蘇省南部,長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北端。東接張家港,南臨無錫,西連常州,北對靖江。江陰地處江尾海頭、長江咽喉,歷代為江防要塞,是大江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和江河湖海聯運換裝的天然良港。
⑶ 江陰現有的總人口是多少
江陰人口:123.21萬(戶籍人口)
江陰市,簡稱澄,因地處「大江之陰」而得名,是一座現代化濱江港口花園城市。江陰位於中國華東,江蘇省南部,長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北端。東接張家港,南臨無錫,西連常州,北對靖江。江陰地處長江咽喉,歷代為江防要塞,是大江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和江河湖海聯運換裝的天然良港。
江陰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擁有7000年人類生息史、5000年文明史、3800年築城史、2500年文字記載史、1734年建縣史。山之北水之南為陰,江陰意表江南。
⑷ 江陰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多少
江陰市常住人口為1779515人。
江陰市,簡稱澄,古稱暨陽,江蘇省省轄縣級市,由無錫市代管,位於無錫市北側,介於北緯31°40′34″至31°57′36″,東經119°59′至120°34′30″之間,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地處江尾海頭、長江咽喉,歷代為江防要塞。
是長江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和江海聯運的天然良港城市,總面積987.5平方千米。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江陰市常住人口為1779515人。
江陰地域原屬吳地延陵,晉朝始置暨陽縣;1983年,江陰縣改屬無錫市;1987年撤縣建市;2017年,江陰市成為江蘇省唯一的「市縣同權」縣級集成改革試點城市,因地處「大江之陰」而得名。截至2019年,江陰市轄6個街道、10個鎮;另轄4個鄉級單位。
市政府駐澄江街道。2017年,江陰市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2018年,江陰市榮獲「國家衛生城市」稱號。
⑸ 江陰市面積是多少的
江陰全市總面積987.5平方公里,陸地面積811.7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75.8平方公里,其中長江水面56.7平方公里。沿江深水岸線長達35公里。城市建成區為49.23平方公里。
全市有16個鎮。334個行政村,7102個村民小組;64個社區居民委員會,4個居民委員會。江陰市政府所在地在澄江鎮。
至2004年末,江陰市戶籍總人口117.77萬人,增長0.92%。全市人口出生率8.20‰,比2003年上升1.32個千分點;人口死亡率6.71‰,下降0.28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1.49‰,提高1.60個千分點。計劃生育工作成效顯著,全市戶籍人口計劃生育率達99.7%,節育措施落實率達99.66%。
⑹ 江陰市有多少萬人
2007年,江陰市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119.77萬人,比上年增長0.27%。全市人口出生率7.18‰,比上年提高0.4個千分點;人口死亡率6.64‰,比上年提高0.14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0.54‰,比上年提高0.26個千分點。全市戶籍人口計劃生育率為99.27%,節育措施落實率99.73%。有少數民族常住人口3 084人,涉及31個民族;全市登記外來人口70餘萬人。
⑺ 江陰的城市人口有多少
江陰的城市人口115萬。
江陰市是長江下游新興的濱江港口城市和交通樞紐城市,是歷史上著名的軍事重鎮和重要商港,素有「江海門戶」、「鎖航要塞」之稱。全市下轄16個鎮、1個省級開發區,總面積988平方公里,人口115萬。先後獲得了國家衛生城市、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和全國優秀旅遊城市等47項全國性榮譽稱號。
⑻ 江蘇無錫江陰現有多少人口
中文名稱: 江陰
外文名稱: Jiangyin/Gangyin
別名: 暨陽 澄江 延陵古邑 春申舊封
行政區類別: 縣級市
所屬地區: 中國江蘇省
下轄地區: 澄江街道,霞客等16個鎮
政府駐地: 澄江街道
電話區號: 0510
郵政區碼: 214400
地理位置: 江蘇省南部
面積: 987.53平方公里
人口: 160萬
方言: 吳語——江陰話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悟空寺,江陰黃山湖公園,鵝鼻嘴公園,江陰市濱江要塞旅遊區
機場: 蘇南碩放國際機場
火車站: 江陰火車站(貨運)
車牌代碼: 蘇B
簡稱: 澄
城市精神: 人心齊、民性剛、敢攀登、創一流
市花/市樹: 芙蓉花/香樟樹
港口/碼頭: 江陰港/蘇南國際碼頭
特產: 長江三鮮、馬蹄酥、黑杜酒
⑼ 江陰的長住人口是多少啊
江陰古稱暨陽,見諸文字記載的歷史有2500多年。晉太康二年(281年)置暨陽縣。南朝·梁紹泰元年(555年)廢縣置郡,建治君山之麓,因地處長江之南,遂稱江陰郡,為"江陰"名稱之開始,下轄江陰、利城、梁豐3縣。此後江陰先後為郡、為國、為軍、為路、為州,建置幾經變化。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恢復江陰縣建置。1949年4月22日江陰解放,後屬蘇南行署常州專區。1953年改屬蘇州地區。1983年3月實行市管縣體制,改屬無錫市。1987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
江陰——忠義之邦 江陰全市總面積987.5平方公里,陸地面積811.7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75.8平方公里,其中長江水面56.7平方公里。沿江深水岸線長達35公里。城市建成區為49.23平方公里。
全市有16個鎮。334個行政村,7102個村民小組;64個社區居民委員會,4個居民委員會。江陰市政府所在地在澄江鎮。
至2004年末,江陰市戶籍總人口117.77萬人,增長0.92%。全市人口出生率8.20‰,比2003年上升1.32個千分點;人口死亡率6.71‰,下降0.28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1.49‰,提高1.60個千分點。計劃生育工作成效顯著,全市戶籍人口計劃生育率達99.7%,節育措施落實率達99.66%。
現在長期住居在那裡的,除開流動人口是120W左右。
⑽ 江蘇省江陰市人口面積和人均收入分別是多少
小小縣級市,100多萬包括鄉鎮人口,非常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