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多少字
① 我們中國有多少個漢字
漢字的數量並沒有準確數字,大約將近十萬個。
其中日常所使用的漢字只有幾千個。據統計,1000個常用字能覆蓋約92%的書面資料,2000字可覆蓋98%以上,3000字則已到99%,簡體與繁體的統計結果相差不大。
② 中國一共有多少字
說文解字》 公元100年(東漢) 許 慎 9,353 加上重文1163字,共計收字頭10516,字頭為小篆,按540部首排列,是我國第一部字典。
《字林》 (晉) 呂 忱 12,824 按《說文解字》540部首排列,已佚。
《玉篇》 公元543年(南朝梁) 顧野王 22,726 按542部首排列,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楷書字典。
《龍龕手鑒》 公元997年(遼) 行 均 26,430 部首按平上去入四聲順序排列,共242部,其中平聲97部,上聲60部,去聲26部,入聲59部。收錄俗字較多。
《廣韻》 公元1011年(宋) 陳彭年等 26,194 按206韻平上去入四聲順序排列,平聲57韻,上聲55韻,去聲60韻,入聲34韻。每韻再分小韻,共9300多小韻。
《類篇》 公元1066年(宋) 司馬光等 31,319 按《說文解字》部首排列,其中「艸」、「食」、「木」、「水」四部各分為上下,故共有544部。同部的字依韻排列。
《集韻》 公元1067年(宋) 丁度等 53,525 編排方式基本與《廣韻》同。
《改並五音聚韻四聲篇海》 公元1212(金) 韓道昭 35,189 共444部首,按36字母順序排列,同母的部首,又按平上去入四聲排列,同部首的字頭,按筆畫多少為序排列。
《字匯》 公元1615年(明) 梅膺祚 33,179 按214部首排列,首創部首按筆畫多少順序排列法。同部首的字頭,按筆畫多少順序排列。
《正字通》 公元1671年(明) 張自烈 33,549 編排方式基本與《字匯》同。
《康熙字典》 公元1716年(清) 張玉書 47,035 沿用《字匯》、《正字通》214部首排列法。正文外有補遺和備考。加上古文字字頭共49030,其中重收字頭81個。
《中華大字典》 公元1915年(中華民國) 陸費逵等 48,000多 沿用《康熙字典》部首,但順序有所調整。
《漢語大字典》 公元1986年——199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 54,678 按200部首排列。部首按筆畫多少為序排列,每部之字亦按筆畫多少為序排列。同筆畫的部首和每部之內同筆畫的字,均按橫豎撇點折筆順排列。正文外有補遺和附錄11種。
③ 中國總共有多少個文字
漢字的數量並沒有準確數字,大約將近十萬個(北京國安咨訊設備公司漢字字型檔收入有出處漢字91251個),日常所使用的漢字只有幾千字。據統計,1000個常用字能覆蓋約92%的書面資料,2000字可覆蓋98%以上,3000字時已到99%。
④ 中國的漢字有多少個
漢字的數量並沒有準確數字,大約將近十萬個,日常所使用的漢字只有幾千字。據統計,1000個常用字能覆蓋約92%的書面資料,2000字可覆蓋98%以上,3000字則已到99%,簡體與繁體的統計結果相差不大。
漢字,又稱中文、中國字,別稱方塊字,是漢語的記錄符號,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
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變為象徵,復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除極個別漢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個漢字一個音節。
現代漢字是指楷化後的漢字正楷字形,包括繁體字和簡體字。
漢字特點:
1、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對周邊的影響也是非常巨大的,是其它文字的母字。它是記錄事件的書寫符號。
2、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由筆畫構成的方塊形符號,所以漢字一般也叫「方塊字」。它由象形文字(表形文字)演變成兼表音義的意音文字,但總的體系仍屬表意文字。
3、所以,漢字具有集形象、聲音和辭義三者於一體的特性。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獨一無二的,因此它具有獨特的魅力。
4、漢字是漢民族幾千年文化的瑰寶,也是我們終生的良師益友,每個人的精神家園。漢字往往可以引起我們美妙而大膽的聯想,給人美的享受。
⑤ 中國有多少漢字
1990年出版的《辭海》有14872個漢字;
1716年編撰的《康熙字典》有47035個漢字;
1994年出版的《中華字海》有87019個漢字(其中重復字320個);
近來,根據北京國安資訊設備公司漢字型檔公布,共收入有出處的漢字91251個漢字。
我國文字從古代的象形文字發展到今天的漢字,中間是經過多次變化和改革的;但是歷代的改革幾乎都是兼收並蓄的,以致使漢字越積越多。
①《新華字典》收單字(包括異體字、繁體字在內),共11100個左右,而手機上的軟體《新華字典》收錄20809個漢字;
②1716年編撰的《康熙字典》有47035個漢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康熙字典》修訂版則共收錄漢字57557個;
③1959年日本諸橋轍次的《大漢和辭典》,收字49964個;
④1971年張其昀主編的《中文大辭典》,有49905 字;
⑤1990年出版的《辭海》收錄17523個漢字;
⑥1994年中華書局、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出版的《中華字海》收字85,568個;
⑦當代的《漢語大字典》(2010年版)收字60,370個;
⑧近來,根據北京國安資訊設備公司漢字型檔公布,共收入有出處的漢字91251個漢字。
其中一級適用漢字21303個,包括國家標准提出的漢字、我國古今近1200個姓氏6699個漢字和當前鄉村一級的地名專用字;二級適用漢字36581個,包括古今權威字典中音、義具全的漢字和十三經、二十四史等的古籍用字;三級備用漢字33367個,包括罕用字、異形字、音義未詳字等。尚不包括雜書野史和各地地方誌、名人筆記等自造漢字;還有正、草、隸、篆不同寫法的異體字、同義字等,單據《說文解字》中就有別體字147個。
⑨有人估計實際漢字約在10萬個以上;也有人估計在120000個以上;我國究竟有多少漢字至今尚沒有定論。
⑥ 中國一共有多少個漢字
漢字的數量並沒有準確數字,大約將近十萬個(北京國安咨訊設備公司漢字字型檔收入有出處漢字91251個),日常所使用的漢字只有幾千字。據統計,1000個常用字能覆蓋約92%的書面資料,2000字可覆蓋98%以上,3000字時已到99%,簡體與繁體的統計結果相差不大。歷史上出現過的漢字總數有8萬多(也有6萬多的說法),其中多數為異體字和罕用字。絕大多數異體字和罕用字已自然消亡或被規范掉,除古文之外一般只在人名、地名中偶爾出現。此外,繼第一批簡化字後,還有一批「二簡字」,已被廢除,但仍有少數字在社會上流行。漢字數量的首次統計是漢朝許慎在《說文解字》中進行的,共收錄9353字。其後,南朝時顧野王所撰的《玉篇》據記載共收16917字,在此基礎上修訂的《大廣益會玉篇》則據說有22726字。此後收字較多的是宋朝官修的《類篇》,收字31319個;另一部宋朝官修的《集韻》中收字53525個,曾經是收字最多的一部書。另外有些字典收字也較多,如清朝的《康熙字典》收字47035個;日本的《大漢和字典》收字48902個,另有附錄1062個;台灣的《中文大字典》收字49905個;《漢語大字典》收字54678個。20世紀已出版的字數最多的是《中華字海》,收字85000個。在漢字計算機編碼標准中,目前最大的漢字編碼是台灣的「國家標准」CNS11643,目前(4.0)共收錄可考證之繁簡、日、韓語漢字共76,067個,但並不普及,只有在戶政系統等少數環境使用。台港民間通用的大五碼收錄繁體漢字13053個。GB18030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現時最新的內碼字集,GBK收錄簡體、繁體及日語、韓語漢字20912個,而早期的GB2312收錄簡體漢字6763個。而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字集則收錄漢字20902個,另有兩個擴展區,總數亦高達七萬多字。
⑦ 中國有多少個漢字
摘要 中國有漢字有近十萬個。日常所使用的漢字只有幾千字。
⑧ 全國有多少個字
你是不是說漢字一共有多少個?其實漢字的數量並沒有準確數字,大約將近十萬個(北京國安咨訊設備公司漢字字型檔收入有出處漢字91251個),日常所使用的漢字只有幾千字。據統計,1000個常用字能覆蓋約92%的書面資料,2000字可覆蓋98%以上,3000字則已到99%,簡體與繁體的統計結果相差不大。
⑨ 中國漢字總共有多少個
漢字的數量並沒有準確數字,大約將近十萬個(北京國安咨詢設備公司漢字字型檔收入有出處漢字91251個),日常所使用的漢字只有幾千字。據統計,1000個常用字能覆蓋約92%的書面資料,2000字可覆蓋98%以上,3000字時已到99%,簡體與繁體的統計結果相差不大。歷史上出現過的漢字總數有8萬多(也有6萬多的說法),其中多數為異體字和罕用字。絕大多數異體字和罕用字已自然消亡或被規范掉,除古文之外一般只在人名、地名中偶爾出現。此外,繼第一批簡化字後,還有一批「二簡字」,已被廢除,但仍有少數字在社會上流行。漢字數量的首次統計是漢朝許慎在《說文解字》中進行的,共收錄9353字。其後,南朝時顧野王所撰的《玉篇》據記載共收16917字,在此基礎上修訂的《大廣益會玉篇》則據說有22726字。此後收字較多的是宋朝官修的《類篇》,收字31319個;另一部宋朝官修的《集韻》中收字53525個,曾經是收字最多的一部書。另外有些字典收字也較多,如清朝的《康熙字典》收字47035個;日本的《大漢和字典》收字48902個,另有附錄1062個;台灣的《中文大字典》收字49905個;《漢語大字典》收字54678個。20世紀已出版的字數最多的是《中華字海》,收字85000個。在漢字計算機編碼標准中,目前最大的漢字編碼是台灣的「國家標准」cns11643,目前(4.0)共收錄可考證之繁簡、日、韓語漢字共76,067個,但並不普及,只有在戶政系統等少數環境使用。台港民間通用的大五碼收錄繁體漢字13053個。gb18030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現時最新的內碼字集,gbk收錄簡體、繁體及日語、韓語漢字20912個,而早期的gb2312收錄簡體漢字6763個。而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字集則收錄漢字20902個,另有兩個擴展區,總數亦高達七萬多字。初期的漢字系統字數不足,很多事物以通假字表示,使文字的表述存在較大歧義。為完善表述的明確性,漢字經歷了逐步復雜、字數大量增加的階段。漢字數量的過度增加又引發了漢字學習的困難,單一漢字能表示的意義有限,於是有許多單一的漢語意義是用漢語詞語表示,例如常見的雙字詞。目前漢語書寫的發展多朝向造新詞而非造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