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多少種動物
『壹』 中國有哪些動物
我國的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有: 蜂猴(所有種)、熊猴、台灣猴、豚尾猴、葉猴(所有種)、金絲猴(所有種)、長臂猿(所有種)、馬來熊、大熊貓、紫貂、貂熊、熊狸、雲豹、豹、虎、雪豹、儒艮、白鰭豚、中華白海豚、亞洲象、蒙古野驢、西藏野驢、野馬、野駱駝、鼷鹿、黑麂、白唇鹿、坡鹿、梅花鹿、豚鹿、麋鹿、野牛、野氂牛、普氏原羚、藏羚羊、高鼻羚羊、扭角羚、台灣鬣羚、赤斑羚、塔爾羊、北山羊、河狸、短尾信天翁、白腹軍艦鳥、白鸛、黑鸛、朱䴉、中華秋沙鴨、金雕、白肩雕、玉帶海雕、白尾海雕、虎頭海雕、擬兀鷲、胡兀鷲、細嘴松雞、斑尾榛雞、雉鶉、四川山鷓鴣、海南山鷓鴣、黑頭角雉、紅胸角雉、灰腹角雉、黃腹角雉、虹雉(所有種)、褐馬雞、藍鷳、黑頸長尾雉、白頸長尾雉、黑長尾雉、孔雀雉、綠孔雀、黑頸鶴、白頭鶴、丹頂鶴、白鶴、赤頸鶴、鴇(所有種)、遺鷗、四爪陸龜、黿、鱷蜥、巨蜥、蟒、揚子鱷、新疆大頭魚、中華鱘、達氏鱘、白鱘、紅珊瑚、庫氏硨磲、鸚鵡螺、中華蛩蠊、金斑喙鳳蝶、多鰓孔舌形蟲、黃島長吻蟲。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列表[編輯本段]哺乳類 短尾猴 獼猴 藏酋猴 穿山甲 豺 黑熊 棕熊(包括馬熊) 小熊貓 石貂 黃喉貂 水獺(所有種) 小爪水獺 斑林狸 大靈貓 小靈貓 草原斑貓 荒漠貓 叢林貓 猞猁 兔猻 金貓 漁貓 麝(所有種) 河麂 馬鹿(包括白臀鹿) 水鹿 駝鹿 斑羚 藏原羚 鵝喉羚 鬣羚 黃羊 盤羊 岩羊 海南兔 雪兔 塔里木兔 巨松鼠 鰭腳目(所有種) 鯨目(除一類外其它鯨類) 野豬爬行類 三線閉殼龜 綠海龜 凹甲陸龜 雲南閉殼龜 大壁虎 山瑞鱉 地龜 太平洋麗龜 玳瑁 棱皮龜兩棲類貴州疣螈 大涼疣螈 細痣疣螈 鎮海疣螈 細瘰疣螈 虎紋蛙 大鯢鳥類 角�6�8�6�7 赤頸�6�8�6�7 鵜鶘(所有種) 鰹鳥(所有種) 海鸕鶿 岩鷺 海南虎斑鳽 小葦鳽 彩鸛 白䴉 白琵鷺 黑臉琵鷺 紅胸黑雁 白額雁 天鵝(所有種) 隼科(所有種) 鷹科其它鷹類 黑琴雞 柳雷鳥 岩雷鳥 雪雞 血雉 紅腹角雉 藏馬雞 藍馬雞 原雞 勺雞 白冠長尾雉 錦雞(所有種) 灰鶴 蓑羽鶴 長腳秧雞 姬田雞 棕背田雞 花田雞 小青腳鷸 灰燕鴴 小鷗 黑浮鷗 黃嘴河燕鷗 黑腹沙雞 綠鳩(所有種) 黑頦果鳩 皇鳩(所有種) 斑尾林鴿 鴉鵑(所有種) 鴞形目 灰喉針尾雨燕 鳳頭雨燕 橙胸咬鵑 黑胸蜂虎 綠喉蜂虎 犀鳥科 白腹黑啄木鳥 闊嘴鳥 鶴嘴翠鳥 鸚鵡科(所有種) 小杓鷸 白枕鶴 花尾榛雞 黃嘴白鷺 彩䴉 白鷳 黑頸鸕鶿 八色鶇科(所有種) 黑䴉 藍耳翠鳥 鵑鳩(所有種) 黑嘴端鳳頭燕鷗 銅翅水雉 沙丘鶴 黑鷳 鐮翅雞 鴛鴦
『貳』 中國有多少種動物已經絕種
目前地球上現存有150萬種人類已經命名的動物,而估計已經滅絕的動物有700萬種之多。 如: 紋兔袋鼠:1906年滅絕 恐鳥:1800年徹底滅絕 白足澳洲林鼠:十九世紀初滅絕 West Africa 獅:1865年滅絕 阿特拉斯棕熊:於1870年滅絕 南極狼:於1875年滅亡 美國緬因洲海鼬:1880年滅亡 牙買加倉鼠:1880年滅絕 中國白臀葉猴:1882年滅亡 斑驢:1883年滅絕 Australia 小兔猼:1890年滅絕 昆士蘭毛鼻袋熊:1900年滅絕 聖誕島虎頭鼠:1900年滅絕 澳米氏彈鼠:1901年滅絕 South California 貓狐:1903年滅絕 亞洲獅:1908年滅絕 西袋狸:1**0年滅絕 東袋狸:1940年滅絕 North America 白狼:1**1年滅絕 基奈山狼:1**5年滅絕 恐鳥:1800年以後滅絕 白足澳洲林鼠:十九世紀初滅絕 西非獅:1865年滅絕 阿特拉斯棕熊:於1870年滅絕 南極狼:於1875年滅亡 美國緬因洲海鼬:1880年滅亡 牙買加倉鼠:1880年滅絕 中國白臀葉猴:1882年滅亡 斑驢:1883年滅絕 澳洲小兔猼:1890年滅絕 昆士蘭毛鼻袋熊:1900年滅絕 聖誕島虎頭鼠:1900年滅絕 澳米氏彈鼠:1901年滅絕 南加利福尼亞貓狐:1903年滅絕 紋兔袋鼠在澳洲大陸:1906年滅絕 亞洲獅:1908年滅絕 西袋狸:1910年滅絕;東袋狸:1940年滅絕 北美白狼:1911年滅絕 基奈山狼:1915年滅絕 佛羅里達黑狼:1917年滅絕 馬里恩象龜:1918年滅絕 堪查加棕熊:1920年滅絕 新墨西哥狼:1920年滅絕 中國犀牛:1922年滅絕 澳豚足袋狸:1926年滅絕 澳花袋鼠:1927年滅絕 澳巨兔袋狸:1930年滅絕 北美旅鴿:1930年滅絕 新南威爾士白袋鼠:1930年滅絕 澳洲塔斯馬尼亞狼:1933年滅絕 澳洲袋狼:1934年滅絕 塔斯曼尼亞虎:1936年滅絕 1937巴厘虎:1937年滅絕 巴墓斯坦沙貓:1940年滅絕 大海雀:1944年滅絕 亞洲獵豹:1948年滅絕 喀斯喀特棕狼:1950年滅絕中國豚鹿:1960年滅絕 墨西哥灰熊:1964年滅絕 德克薩斯紅狼:1970年滅絕 台灣雲豹:1972年滅絕 西亞虎:1980年滅絕 爪哇虎:1980年滅絕 加拿大黑足雪貂:199X年滅絕 亞歐水貂:20世紀末滅絕
『叄』 中國有多少動物
據動物學家統計,目前中國已知的動物大約有150萬種。
動物可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脊椎動物身體背部都有一根由許多椎骨組成的脊柱,一般個體較大;無脊椎動物的身體沒有脊柱,多數個體很小,但種類卻很多,占整個動物種數的90%以上。例如蒼蠅、蚊子、螞蚱、蝴蝶等昆蟲都是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又可分為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獸類五大類群。魚類是脊椎動物中最多的一個類群,包括海水魚和淡水魚共有25000~30000種,如鯉魚、黃花魚等。兩棲類有2000餘種,如青蛙等。爬行類有3000餘種,如蛇、龜、鱷魚等。鳥類有9000種,如鴿子、麻雀。獸類有4500多種,如馬、牛、獅子、虎等。世界上還有許多種動物還未被發現呢。
『肆』 中國共有多少種獨有的動物
揚子鱷
中華鱘
野生朱䴉
大熊貓
北山羊
白暨豚
藏羚羊
金絲猴
蒙古野驢
坡鹿
寧夏灘羊
天蠶
白頭葉猴
我就知道這么多
『伍』 中國有多少種兩棲類動物
兩棲動物由魚類進化而來。長期的物種進化使兩棲動物既能活躍在陸地上,又能游動於水中;與動物界中其他種類相比,地球上現存的兩棲動物的物種較少,目前正式被確認的種類約有4350種,分無足目、無尾目和有尾目三目。
『陸』 中國現存多少種野生動物
我國幅員遼闊,地貌復雜,湖泊眾多,氣候多樣。豐富的自然地理環境孕育了無數的珍稀野生動物,使我國成為世界上野生動物種類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據統計,我國約有脊椎動物6266種,佔世界種數的10%以上。其中獸類500種,鳥類1258種,爬行類412種,兩棲類295種,魚類3862種。許多野生動物屬於我國特有或主要產於我國的珍稀物種,如大熊貓、金絲猴、朱䴉、普氏原羚、白唇鹿、褐馬雞、黑頸鶴、揚子鱷、蟒山烙鐵頭等;有許多屬於國際重要的遷徙物種以及具有經濟、葯用、觀賞和科學研究價值的物種。這些珍貴的野生動物資源既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財富,也是人類生存環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野生動物是指生存於自然狀態下,由於物種自身的原因、環境發生劇烈變化或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而有瀕臨滅絕危險的野生動物物種,非人工飼養的各種哺乳動物、鳥類、爬行類、兩棲類、魚類、軟體類及其他動物。全世界的野生動物分為瀕危野生動物、有益野生動物(指那些有益於農、林、牧業及衛生、保健事業的野生動物,如肉食鳥類等)、經濟野生動物和有害野生動物等四種。
『柒』 中國有多少種動物
中國十種瀕臨滅絕的動物
一、 古樸國寶:大熊貓 英文: Giant Panda 學名:Ailurpoda melanolenca 大熊貓時一種以食竹為主的食肉目動物,不僅集珍稀、瀕危、特產於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稱。與其同時代的古動物劍齒虎、猛獁象、巨貘等均已因冰川的侵襲而滅絕,惟有大熊貓因隱退山谷而遺存下來。現僅分布於中國四川、陝西、甘肅約40個縣境內的群山疊翠的竹林中,過著與世無爭的隱居生活。傳說中,過去大熊貓是白色的,在一次動物葬禮上,為表達哀思,它們把煤灰塗在胳膊上,相互擁抱後,形成了延至後背的黑色,擦眼淚又染黑了眼眶…….這當然是杜撰,但大熊貓與許多動物一樣,生存狀況十分可悲,處在滅絕的邊緣。 原因無非是人類活動范圍擴大,使其退縮於山頂,呈孤島化分布,食物與配偶資源貧乏,近親繁殖嚴重、體質下降、抗病力弱。目前總數僅僅1000隻,被列為. 一級保護動物,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瀕危物種」。作為中國的「國寶」和「友誼使者」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和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WF)選為自己的會徽標志。
二、仰鼻藍面:金絲猴 英名: Snnb-nosed Golden Monkey 學名:Rhinpitheius roxellanae 中國金絲猴包括川、滇、黔三種,因滇金絲猴遠居滇藏的雪山杉樹林,數量僅千餘只,黔金絲猴僅見於貴州梵凈山,數量才700多隻,大家比較熟悉的當屬川金絲猴,川金絲猴,布於四川、陝西、湖北及甘肅,深居山林,結群生活。背覆金絲「披風」,攀樹跳躍、騰挪如飛。金絲猴剛被命名時,因其仰鼻金發,使動物學家愛德華先生聯想起歐洲十字軍司令的翹鼻金發的夫人洛克安娜,於是,他便把這個美人之名放到了金絲猴身上(請看金絲猴的學名)。 金絲猴為靈長目、猴科、仰鼻猴屬。在這個仰鼻猴屬中,還有一支中國以外的金絲猴家族,即越南仰鼻猴,這是一種小型、黑色腹及四肢內側淺黃的長尾素食猴子,1910年才被發現,曾失蹤半個世紀,到1989年才又發現,僅有200隻,棲息於越南北部。 三種金絲猴都是一級保護動物,滇金絲猴和黔金絲猴是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的「瀕危」級,川金絲猴為「易危」級(越南金絲猴為極危機)。 它們都面臨盜獵、伐木、毀林開荒、生境退縮的威脅,可謂「樹倒猢猻散」!
三、 長江奇獸:白鰭豚 英名:Yangtze river dolphin 學名:Lipotes vexlifer 白鰭豚為中國長江中下游的特有水獸,全球豚類有70多種,淡水僅5種,中國僅此一種淡水鯨。分布狹窄,比大熊貓更古老、更稀少。白鰭豚體態嬌美、皮膚滑膩、長吻似劍、身呈紡錘。眼小如豆、耳小像針,上下頜密布小牙130多顆,頭頂左上方有一圓形鼻孔,每隔20秒出水換一次氣,雖然視聽能力欠佳,但聲納系統發達,對超聲波的回聲定位能力是任何現代潛艇所望塵莫及的,當群體被沖散後,它們利用高頻率的聲納可與在十幾公里外的同伴取得聯系。 白鰭豚是法國動物學家米勒於1918年在洞庭湖採到首隻標本命名的,實際上中國人早就記敘過它,如漢代的《爾雅》、明代的《本草綱目》。清代蒲松齡更在《聊齋》中有白秋練與暮生的愛情故事,白秋練就是白鰭豚的化身。 白鰭豚已是一種註定要滅絕於我們手中的美麗傳奇的動物,它被國際保護人士稱為「活著的死物種」。目前人工飼養僅有一隻,名為「淇淇」。長江的圍湖造田、有害漁具、修閘建壩、繁忙的航運、漁業及嚴重的污染都在威脅其生存。已經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列為「極危」物種,也是中國一級保護動物。
四、中華之魂:華南虎 英名:Chinese Tiger 學名: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 華南虎的英文為「中國虎」,是我國特有的亞種,原為中國分布最廣、數量最多、體型較小,但資格最老的一個虎種。全球的虎僅有一種,均產於亞洲,上個世紀尚有8個亞種:孟加拉虎、東北虎、爪哇虎、華南虎、裏海虎、巴厘虎、蘇門達臘虎,但後三個亞種相繼滅絕,中國的新疆虎(尚未搞清屬於哪個亞種)是在20世紀初滅絕的。 華南虎雄性約重149—225千克,雌性約重90—120千克,個頭雖然不是最大,但對華夏民族文化的影響可謂淵遠流長,人們談虎色變、畏虎、敬虎,認為「老虎吃人」的心理根深蒂固。但結果是,老虎幾乎被人類吃光了。華南虎正處於垂危狀態,野外數量約20隻,呈孤島分布,且捕食對象稀缺。人工飼養下的50隻呈嚴重近親,退化現象十分明顯。 我們連作為具有民族精神「虎虎有生氣」「龍騰虎躍」象徵的這種大貓都保護不了,還能保護好我們自己嗎?虎的消失,將預示人類靈魂的失落。 虎有幾種奇異色形,如產於印度中央邦雷瓦的白虎、產於中國河北省東陵的黑虎(已於19世紀末滅絕)及產於中國福建的藍虎(滅絕)。華南虎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列為「瀕危」級別,中國一級保護動物。
五、東方之珠:朱䴉 英名:Crested Ibis 學名:Nipponia nippon 要問中國最珍稀的鳥是什麼,那朱䴉應當名列前茅。這種被動物學家譽為「東方明珠」的美麗涉禽是一種人們一度認為已經滅絕的鳥類,它們原是東亞地區的特產鳥類,僅在中國、朝鮮、 .及俄羅斯有分布,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後都失去了蹤影。難道朱䴉真的消失了嗎?七十年代後期,中國鳥類學家開始尋找朱䴉,1981年終於在陝西洋縣姚家溝發現2窩共7隻朱䴉,轟動了世界。 朱䴉得以倖存,是由於洋縣深山裡有適應其存在的自然條件,一是濕地覓食條件,二食高樹營巢條件;這里的百姓因敬重祖宗的墳山而沒有濫砍山林,為這種奇異之鳥的一息尚存提供了機會。而朱䴉的高度瀕危,則與過度獵殺、森林銳減及廣泛施用農葯化肥有關。 據一個迷信的傳說,朱䴉的「 䴉」字從字面一看就知是一種要絕種的鳥,因為它由「四」字和「哀」字組成,「死哀之鳥」怎能不絕?但洋縣人民不信邪,為保護朱䴉,他們付出了巨大代價,在朱䴉覓食地,不施用農葯化肥、不捕捉泥鰍、蛙類,任由朱䴉來去。新世紀初,朱䴉在中國的數量已達248隻,可以說已經擺脫了滅絕、甚至高度瀕危的厄運。IUCN紅皮書「瀕危」級。
六、 堪稱國鳥:褐馬雞 英名:Brown Eared Pheasand 學名: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 褐馬雞是一種產於中國山西龐泉溝、河北小五台山及北京門頭溝的珍禽,因耳部由兩個雪白的耳羽,好似長角,或有人稱之為角雞或耳雞。尾羽上翹後,披散垂下,如同馬尾,故名馬雞,馬雞屬共有4種,均產於中國,既藏馬雞、白馬雞、藍馬雞和褐馬雞。 褐馬雞雖名為雞,可羽色黑褐,油光瓦亮,生性更為驚人,勇猛善斗,寧死不屈。在山西龐泉溝褐馬雞自然保護區,農民們就曾見過褐馬雞與老鷹搏鬥的情景,二鳥扭成一團,滿地翻滾,鷹爪扼住雞脖,雞爪抓住鷹眼,兩敗俱傷,十分慘烈。正因為褐馬雞有勇猛好鬥精神,中國早在漢代就有將其尾羽裝飾武將帽盔以示英武的記載,東漢的虎賁中郎將,要以「鶡羽」做冠飾,曹*曾曰:「鶡雞猛氣、其斗於必死,令人以和褐雞為冠,像此也」。 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褐馬雞「**齊覓食,有被侵者直往奮斗,雖死憂不置」。(褐馬雞古語稱「鶡」)將其羽毛賜予武將的形式稱「鶡冠之制」。這種制度世代相襲,直至清朝,能被賜這種羽翎頂戴,乃是一種殊榮。褐馬雞在國際上與大熊貓齊名,被世界雉類協會放在其會徽上,許多動物學家建議,應把褐馬雞定為中國國鳥。目前,褐馬雞為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瀕危」級,一級保護動物。
七、 孑遺物種:揚子鱷 英名:Chinese Alligator 學名:Alligator sinensis 揚子鱷是中國唯一的鱷種。全球鱷魚共有25種,中國只有灣鱷和揚子鱷。但是作為體型最大的鱷(10米長),灣鱷早已在幾百年前滅絕了,而揚子鱷現為我國特有,也是從遠古北方僅存的唯一分布在溫帶的孑遺種類。作為爬行動物,揚子鱷體長2米,善於游泳而棲息於水中,營巢在河湖淺灘、植被密生的草叢中,寒冬,揚子鱷卻鑽到地下洞之中蟄伏,穴深2—3米,帶有1—3個出口,穴頂有通氣小孔,洞窟是長達幾米到20米不等的隧道,內鋪枯木、雜草等,冬眠至4、5月份,揚子鱷出蟄 5、6月份進入繁殖期,7、8月份產卵,卵白如雞蛋,二個月後孵化出殼,出生小鱷十分虛弱,常受到其他動物威脅。 揚子鱷,主食螺、蛙、蝦、蟹、魚、及鼠、鳥等,遇上較大獵物,會以粗硬的尾巴擊打,飽食一頓可長時間不食。目前,由於長江下游濕地遭到嚴重破壞,河湖被圍成農田,野生數量極為罕見,人工繁殖相當成功。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極危級」 。一級保護動物。
八、 高原神鳥:黑頸鶴 英名:Black-necked Crane 學名:Grus nigricollis 黑頸鶴是世界上唯一一種高原鶴類,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神聖的大鳥,也是世界十五鶴中被最晚記錄到的一種鶴,它是俄國探險家普熱爾瓦爾斯基於1876年在中國青海湖發現的。黑頸鶴夏季在西藏繁殖,冬季遷至雲貴越冬,少數還飛越喜馬拉雅山至不丹越冬。黑頸鶴的頸、尾、翅羽均為黑色,體灰白,頭上亦有紅頂,但不如丹頂鶴的明顯。 作為高原草甸沼澤棲息的鳥類,本來在「高處不勝寒」的雲貴藏生活、遷飛,與世無爭。可近年人類對濕地的開發,抽干沼澤使這些高原涉禽正面臨喪失家園的威脅。 據國際鶴類基金會調查,西藏擁有中國亦既世界最大的黑頸鶴種群,估計達4000隻,目前已經被列為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的易危級,一級保護動物。
九、 雪域喋血:藏羚羊 英名:Tibetan Antelope 學名:Pantholops hodgsonii 藏羚羊,近年極受世人矚目,主要原因是由於1980年以來西方時裝界對「藏羚絨披肩」即「沙圖什」的消費需求而刺激了偷獵者的謀財害命,另外,一些採金者也在對其肆意殺戮,致使生活在生命極限的高寒地區的藏羚羊正以一年近萬只的速度減少。為打擊盜獵,這幾年青海、新疆、西藏的反盜獵力量林業公安一直在為保衛藏羚羊等野生動物而戰斗,其中的佼佼者即「野氂牛隊」,他們已經有兩位英雄為此獻身。 藏羚羊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種,為偶蹄目、牛科,與已在中國本土剛剛滅絕半個世紀的高鼻羚羊親緣關系最近。藏羚羊又名「一角獸」,一個世紀前多達數百萬只。被藏民稱為大雁的朋友,它們在高原上奔跑如飛,狼也很難追上,但以汽車和槍支裝備起來的盜獵者卻可以成片的殺戮之。目前中國的藏羚羊不足7萬只,但年復一年、禁而不止的非法交易與屠殺使其數量直線下降,目前被列為。一級保護動物,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的「瀕危級」。
十、 失而復得:「四不象」麋鹿 英名:Pere David』deer 學名:Elaphurus davidianus 「四不象」為麋鹿的俗名,它是做為中國特有的濕地鹿類,曾於1900年在中國本土滅絕的,幸有少量存於歐洲,最後僅剩18頭,被養在英國烏邦寺,經過一個世紀的養護,種群才得以恢復。1985年回歸到北京南海子,這是麋鹿這一物種的模式標本產地(1865年被法國傳教士大衛發現),這里也是原元、明、清皇家獵苑故地。麋鹿是濕地動物,由於對濕地生境的適應,而形成特殊的形態,即所謂的「四不象」,角似鹿非鹿、臉似馬非馬、蹄似牛非牛、尾似驢非驢。 中國麋鹿從1985年首批回歸38頭,被放養於北京南海子的千畝鹿苑後,逐漸繁衍壯大,遷往長江之畔的湖北石首,從而成功完成回歸野外的「重引入」工程。另外,在江蘇大豐黃海之濱的麋鹿也蓬勃發展,加上全國20幾處動物園等飼養的麋鹿,至2001年初,已經達到1300隻,麋鹿失而復得、重引入的成功是向國際社會展示的中國保護野生動物的成就,它既是愛國主義教育的活的教材,也是向公眾表達人與自然協調發展之可能性與必要性的重要範例。 麋鹿,為一級保護動物,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極危級。
『捌』 中國一共有多少種動物
動物有多少種?
要准確說出地球上的動物有多少種,恐怕連專家也不敢保證,因為對動物的了解,也是隨著科學的不斷發現,隨著對自然的不斷認識,而不斷積累的。
古希臘的偉大學者亞里士多德,在公元前3世紀的時候,描述過450種動物;第一個動植物分類學家林內,曾在18世紀上半葉描述過大約4000種動物;19世紀上半葉,人們知道的動物共有48000種;19世紀末,有記載的動物已達50萬種;而目前,資料中的動物已超過100萬種了,據分類學家的意見,這個數字仍沒有達到實際的種數。
在世界各種科學雜志中,每年都報道發現千百個昆蟲新種,這就說明,我們對昆蟲的認識是遠遠不夠的。1931年時,人們一共知道有80000種蝶蛾類動物,而到1942年,人們又發現了1萬種新的。有些動物學家推測,自然界中可能還有200萬種昆蟲不為人所知。
在脊椎動物中,對魚類的研究也很不夠。1938年在南非沿岸,偶然捕捉到了一條奇怪的大魚,魚身上發出美麗的藍色光焰,漁夫們把這條魚送到了一個地方博物館,在沒有進行詳細研究的情況下,把這條魚的外皮製成了標本,後來當專家們研究了它的標本和頭骨以後,才發現這條魚非同尋常,它不但獨立地屬於一個新科,而且屬於一個新的種屬,這一目中的魚類早被認定在幾百萬年前就已經絕跡了。這種魚極其稀少,從發現到1954年的6年間,總共才捕到8條。
另外,在我們認為已研究得很清楚了的哺乳動物中,也不斷有新種發現,如小嚙齒類動物塞氏鼠的發現就是證明。因此,自然界到底有多少種動物,是一個在不斷變化的數字
該文章轉自[小學課堂在線]:
http://www.xxkt.cn/kepu/2006/4202.html
『玖』 中國有幾種動物
動物分類共
35門70餘綱約350目,包括原生動物、多孔動物、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形動物、苔蘚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棘皮動物、脊索動物等,已知約有150多萬種(見表),分布於地球上所有海洋、陸地、包括山地、草原、沙漠、森林、農田、水域以及兩極在內的各種生境,成為自然環境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原生動物門
68000
中生動物門
100
多孔動物門
5000
腔腸動物門
10000
櫛水母動物門
110
扁形動物門
15000
紐形動物門
750
線蟲動物門
12000
線形動物門
230
腹毛動物門
400
輪蟲動物門
2000
動吻動物門
100
棘頭動物門
700
顎胃動物門
80
內肛動物門
70
鎧甲動物門
1
曳鰓動物門
12
須腕動物門
80
星蟲動物門
200
□蟲動物門
100
環節動物門
13000
軟體動物門
100000以上
節肢動物門
1000000以上
帚形動物門
10
苔蘚動物門
4000
腕足動物門
300
毛顎動物門
70~80
棘皮動物門
5900
半索動物門
100
脊索動物門
4000以上
動物界中,種類最多的是節肢動物門,其中的昆蟲綱就有100萬余種;種類最少的是帚形動物門,總共才有10種左右。由於對生活環境的適應性變異,依門類不同,在形態和功能上差異懸殊。僅就個體大小而言,原生動物系由單細胞構成,是動物中最低等、最原始的類群;脊索動物中的藍鯨,體長可達30米,為世所罕見的龐然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