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新中國割讓了多少領土

新中國割讓了多少領土

發布時間: 2022-02-10 07:51:12

『壹』 中國割讓了多少領土,有些至今沒收回

主要是俄國

俄羅斯侵佔我國領土統計


一六八九年九月七日(康熙二十七年),興安嶺及額爾古那河以西約二十五
萬平方公里國土,於尼布楚條約簽訂後喪失。

2. 一七二七年十月二十一日(雍正五年),貝加爾湖之南及西南約十萬平方公
里國土,被迫簽訂恰克圖條約而喪失。

3. 一七九零年(乾隆五十五年),約十萬平方公里之庫葉島,被俄帝暗中吞並。

4. 一八四零年(道光二十年),原為我屬邦哈薩克,被俄帝侵並,該邦面積約
百萬平方公里。

5. 一八四零年(道光二十年),原為屬邦布魯特,約十萬平方公裡面積土地,
被俄帝並吞。

6. 一八五八年五月二十八日(咸豐八年),混同江以西,黑龍江以北,外興安
嶺以南廣大地區,面積約四十六萬平方公里土地為俄帝侵佔,並逼清廷簽訂璦
琿條約加以承認。

7. 一八六零年十一月十四日(咸豐十年),混同江及烏蘇里江以東興凱湖附近,
約四十三萬平方公里國土為俄帝侵佔,事後逼清廷訂北京條約加以承認。

8. 一八**年(同治三年)後,自沙漬達巴哈起,至蔥嶺止約四十三萬平方公
里國土,俄帝逼清廷訂立塔城界約等多次界約,加以承認。

9. 一八六八年(同治七年),約百萬平方公裡面積之我屬邦布哈爾汗國,被俄
帝侵並。

10. 一八七六年(光緒二年),原為我屬邦浩罕國,約三十五萬平方公裡面積土
地,被俄帝吞並。

11. 一八八一年(光緒七年),自伊犁西南天山之陰,那抹哈勒克山口起至伊犁
西北喀爾達止,約二萬平方公里國土,俄帝逼清廷訂立伊犁條約而喪失。
12. 一八八三年(光緒九年),額爾齊思河及齋桑泊附近,約二萬平方公里土地,
於俄帝逼訂科布多塔爾巴哈台界約而喪失。

13. 一八九五年(光緒二十一年),新疆省極西地區帕米爾地方,約一萬余平方
公里土地,被俄帝與英國瓜分。

14. 一八九八年(光緒二十四年),俄帝強租旅行順大連,該兩港口面積約三千
八百平方公里。

15. 一九二一年(民國十年),俄帝先唆使唐努烏梁海獨立,一九四四年 (民國
三十三年)正式侵並,總面積約十七萬平方公里國土。

16. 一九四五年(民國三十四年),俄帝要挾英美訂立雅爾塔協定,同年十月外
蒙古舉行所謂公民投票(蘇軍亦參加投票)。我政府被迫承認其所謂「獨立」。
面積有一百四十四萬平方公里。

俄帝侵佔我國領土,至一九四五年止,共有五百八十八萬三千八百平方公
里,佔全國面積三分之一

來源:網頁鏈接

『貳』 自清朝起到新中國成立時中國丟失了多少領土

這是清朝疆域圖,你可以和後來的對比下。

100多年來,列強逼迫舊中國歷屆政府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協定,其中在1842年—1919年主要列強逼迫中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約有709個。以下是比較重要的割地條約:

1842年8月中英《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

1858年5月中俄《瑗琿條約》。沙俄強占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中國的6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

1860年11月中俄《北京條約》。沙俄強占烏蘇里江以東約4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

1864年10月據中俄《北京條約》條款簽《勘分西北界約記》。沙俄強佔中國西部領土44萬多平方公里。

1881年2月中俄《伊犁條約》。沙俄通過此約及1882年—1884年的5個勘界議定書侵佔伊犁西面霍爾果斯河以西和北疆齋桑湖以東地區中國領土7萬多平方公里。

1887年12月中葡《和好通商條約》。葡萄牙最終永駐管理澳門。

1895年4月中日《馬關條約》。割讓遼東半島、台灣全島及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

1898年3月中德《膠澳租借條約》。

1898年3月中俄《旅大租地條約》。

1898年7月中英《訂租威海衛專條》。

1902年4月中俄《交收東三省條約》。

據粗略統計,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前的80年間,列強通過各種手段侵佔中國領土約173.9萬平方公里。

補充回答:一六八九年九月七日(清康熙二十七年),興安嶺及額爾古那河以西約二十五萬平方公里國土,於中俄尼布楚條約簽訂後喪失。

一七二七年十月二十一日(清雍正五年),貝加爾湖之南及西南約十萬平方公里國土,被迫與沙皇俄國簽訂恰克圖條約而喪失。

一七九零年(清乾隆五十五年),約十萬平方公里之庫葉島,被沙皇俄國暗中吞並。*

一八四零年(清道光二十年),原為我屬邦哈薩克,被沙皇俄國侵並,該邦面積約百萬平方公里。

一八四零年(清道光二十年),原為屬邦布魯特,約十萬平方公裡面積土地,被沙皇俄國並吞。

一八五八年五月二十八日(清咸豐八年),混同江以西,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廣大地區,面積約四十六萬平方公里土地為沙皇俄國侵佔,並逼迫腐敗無能的清王朝簽訂璦琿條約加以承認。

一八六零年十一月十四日(清咸豐十年),混同江及烏蘇里江以東興凱湖附近,約四十三萬平方公里國土為沙皇俄國侵佔,事後逼清王朝簽訂北京條約加以承認。

一八6×4年(清同治三年)後,自沙漬達巴哈起,至蔥嶺止約四十三萬平方公里國土,沙皇俄國逼清王朝訂立塔城界約等多次界約,加以承認。

一八六八年(清同治七年),約百萬平方公裡面積之我屬邦布哈爾汗國,被沙皇俄國侵並。

一八七六年(清光緒二年),原為我屬邦浩罕國,約三十五萬平方公裡面積土地,被沙皇俄國吞並。

一八八一年(清光緒七年),自伊犁西南天山之陰,那抹哈勒克山口起至伊犁西北喀爾達止,約二萬平方公里國土,被沙皇俄國逼迫清王朝訂立伊犁條約而喪失。

一八八三年(清光緒九年),額爾齊思河及齋桑泊附近,約二萬平方公里土地,因沙皇俄國逼迫清王朝簽訂科布多塔爾巴哈台界約而喪失。

一八九五年(清光緒二十一年),新疆省極西地區帕米爾地方,約一萬余平方公里土地,被沙皇俄國與英國瓜分。

一八九八年(清光緒二十四年),沙皇俄國強租旅行順大連,該兩港口面積約三千八百平方公里。參考資料:http://wenwen.soso.com/z/q156278226.htm?w=%C8%E7%D0%C2%D6%D0%B9%FA&spi=1&sr=4&w8=%E5%A6%82%E6%96%B0%E4%B8%AD%E5%9B%BD&qf=20&rn=23878&qs=4

『叄』 中國開國以來收復了多少領土

1、片馬地區

片馬地區位於雲南跟緬甸交界處。英國在將緬甸納入殖民地後,1910年派遣一支軍隊越界佔領片馬,至1927年間,又相繼佔領了周邊地區。由於此時清政府政權風雨飄搖,無暇顧及,導致該地區一直在英國人控制之下。

該地區面積5800平方公里,位於新疆與巴基斯坦之間,歷史上一直是中國領土。晚清時期英國殖民者控制了印度與巴基斯坦的同時,也在不斷蠶食中國領土。其後多次派人侵入我南疆地區進行非法勘測,描繪的新地圖也將該地區納入英屬印度版圖。

二戰結束後,印巴分治,該地區被巴基斯坦管轄,隨著中巴兩國關系的加強,巴方也認識到該地區的歷史歸屬,於1963年經與中國政府協商簽署邊界條約,正式將該地歸還中國。這也是新中國成立後收回的最大面積領土。

3、烏宗圖什河

位於新疆與吉爾吉斯坦之間。該河流域原為中國所有,1881年清政府與沙俄簽訂《伊犁條約》該地區被割讓給沙俄。蘇聯成立後該地區又被蘇聯繼承,在兩國關系友好時期我國邊境牧民仍然在該地區放牧,後來由於中蘇關系破裂,牧民與蘇軍時常發生沖突。

1991年蘇聯解體,吉爾吉斯坦獨立,烏宗圖什河流域又變成吉爾吉斯坦與中國的爭議區,1999年雙方達成協議,中方取得烏宗圖什河30%的土地約860平方公里。

4、 銀龍島黑瞎子島

兩島位於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交匯處,1929年中東路事件被蘇聯佔領,俄羅斯獨立後,中俄兩國為此舉行多次談判,2004年達成協議,俄方將銀龍島全部,以及黑瞎子島的一半歸還中國。

5、帕米爾高原

位於新疆南部原屬中國領土,在清朝全盛時期該地完全歸中國所有,19世紀末,被沙俄和英國瓜分大部,後來沙俄又派兵侵佔了部分周邊地區,使得該地區2萬多平方公里領土被強占。

蘇聯解體後,原蘇聯非法佔據的帕米爾部分領土被中國政府收回,但是塔吉克還控制著境內的部分土地,2011年9月雙方簽訂條約,塔吉克歸還1158平方公里給中國。

還未收回的領土有:

1、釣魚島

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它位於中國東海大陸架的東部邊緣,在地質結構上是附屬於台灣的大陸性島嶼。

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固有領土,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自古以來,中國台灣、福建等省漁民一直到島上從事捕魚、采葯等生產活動。

自明朝初年起,釣魚島列島就屬於中國版圖。永樂年間(公元1403至1424年)出版的《順風相送》一書中就有關於釣魚島列島的記載,這比日本聲稱的琉球人古賀辰四郎1884年發現釣魚島要早400多年。

2、庫頁島

庫頁島曾是中國最大的島嶼,位於黑龍江出海口之東,東面和北面臨鄂霍次克海,西面隔韃靼海峽與大陸相望,南隔宗谷海峽與日本接壤。南北長達984公里,東西寬6-160公里,面積7.64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兩個台灣島。

庫頁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世界上最早知道庫頁島的是中國人,而從中國金代開始,庫頁島即歸中國管轄。

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條約》亦規定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

3、海參崴

海參崴是清時期中國最北部的一個海港,當時的清家大業大,對於這一個小海港自然是不太關注。然而對於俄國來說,這可是一塊福地。當時如果他們想要進攻其他國家的話就必須掌握這個地方,由此可以作為跳板進攻日本和中國,看來地形在戰爭中是非常重要的。

在鴉片戰爭之後,和我國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都想要這個海港,但是清也明白他們的想法,一直沒有同意。

一直到第二次鴉片戰爭,我國再次慘敗,之後這個港口終於被割讓給沙俄,俄國就在這片土地上,迅速發展軍事實力,這里至今已經成為俄羅斯的一大軍事基地,人口迅速攀登至60萬。中國也多次強調,想要贖回這個港口,但是一直沒有收回來

『肆』 新中國建立後喪失了多少領土

新中國建立後喪失過領土?
為了珍寶島一個島,中共都敢和蘇聯硬鋼

『伍』 中國近代史上總共割讓了多少土地,賠了多少款

中國近代史上總共割讓了多少土地,賠了多少款?
沒有看到官方的具體統計數字。

因為這和近代共簽定了多少不平等條約有關,但現在說這一點也不有一個准確的數字。
據王鐵崖《中外舊約章匯編》列入條約1182件。《中國對外條約辭典(1689——1949)》(1994年吉林教育出版社),補充了王書所遺漏的,新增了174個,總數1356件,但未說明有多少是不平等的。不平等條約的標准:條約內容侵犯了、損害了我國主權和國家民族的具體權益。
有學者估計:歷屆政府於22個國家簽定了745個不平等條約,其中清政府從1841年5月——1912年2月共70年,簽定411個;北洋政府1912年3月——1927年5月,簽定243個;南京國民政府1927年9月——1949年6月,簽定91個。
「不平等條約制度」是費正清《劍橋中國晚清史》提出來的,也就是把不平等條約作為一個體系來研究。之所以稱「制度」,包括二層含義:①這些條約所提供的法規和各項權利,使列強在華特權得到了保護;②它打破了「天朝體制」,通過它,列強在中國建立了皇權之外的「准統治權」。
不平等條約制度形成於19世紀40——60年代,第一次鴉片戰爭是開端,第二次鴉片戰爭後真正形成。
第一次鴉片戰爭簽定了一批不平等條約,確定了後來整個條約制度的基本內容:割地、賠款、通商、關稅協定、領事裁判權、租地造屋、五口通商地傳教等,這些內容為後來的種種延伸准備了前提。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通過《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的簽定,列強的特權得到擴大,並增加的新的特權:外人管理中國海關權、內河航運權、鴉片貿易權、苦力貿易權、內地傳教等。不平等條約的適用范圍擴展到內地、北方,實現了馬戛爾尼來華時提出的要求,意味著列強消除了對華進行殖民侵略的障礙,中國則被全面地置於條約制度的約束范圍之內。
最主要的幾個:
1、鴉片戰爭和《南京條約》等第一批不平等條約的簽訂——開始淪為
鴉片戰爭結束以後,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列強先後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南京條約》、《五口通商章程》、《虎門條約》、《望廈條約》、《黃埔條約》。這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給中國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在政治上,鴉片戰爭以前,中國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封建國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權。鴉片戰爭以後,中國的領土、領海、司法、關稅、貿易等主權開始遭到嚴重破壞,中國獨立自主的國家地位開始喪失。
在經濟上,鴉片戰爭以前,中國是一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的封建國家。鴉片戰爭以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利用侵略特權,瘋狂地向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逐步地把中國捲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以小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為主要標志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逐步解體。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的簽訂——加深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俄美英法和英法先後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使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在政治上,中國總共喪失了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和主權;以1861年總理衙門設置、辛酉政變和1862年清政府向英法「借師助剿」為標志,清朝統治者公開投靠外國侵略者,開始成為它們的附庸和工具,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起來,共同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
在經濟上,外國侵略勢力從東南沿海擴展到中國沿海各省,並進一步深入中國內地,大大方便了西方列強進行傾銷商品,掠奪原料和廉價勞動力,使中國難以抵擋資本主義國家經濟侵略的沖擊,正式被捲入世界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3、甲午中日戰爭和《馬關條約》的簽訂——大大加深
在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戰爭中,中國戰敗,被迫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馬關條約》的簽訂給近代中國帶來了嚴重的危害:
首先,台灣、澎湖列島等大片領土的割讓,進一步破壞了中國主權的完整,這是日本繼俄國之後,對中國領土進行的一次嚴重掠奪。它大大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此後,帝國主義各國在中國劃分強占租借地,「勢力范圍」,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的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
其次,巨額賠款相當於清政府三年財政收入的總和,這就加劇了中國人民的負擔。清政府無力償還,只有大借外債,便利了西方列強通過貸款控制了中國的財政和經濟命脈。
再次,四個內陸通商口岸的開放和內河航線的開辟,使帝國主義勢力進一步深入到中國內地。
最後,允許日本在華投資設廠,其它列強援引「利益均沾」的條款,爭先恐後在中國開設工廠,進一步掠奪中國的廉價原料和勞動力,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馬關條約》反映了帝國主義資本輸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甲午戰爭以後,隨著列強對華資本輸出步伐的加快和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解體的進程加快。因此,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4、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和《辛丑條約》的簽訂——完全淪為
在1900年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中國再次戰敗,被迫與英、俄、德、法等11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辛丑條約》的簽訂給中國帶來了極其嚴重的危害。
其一、巨額的賠款,是列強對中國空前的大規模勒索;為支付巨額賠款,清政府加緊搜刮中國人民,使人民生活更加貧困,社會經濟更加凋敝。
其二、在北京設立的「使館界」,實為「國中之國」,是帝國主義策劃侵略中國的「大本營」;外國公使成為清政府的「太上皇」,並通過外務部直接干涉中國內政。外國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區,使京津地區「門戶洞開」,從而使清政府完全處於外國軍隊的控制之下,便於侵略者直接派兵鎮壓中國人民的反帝斗爭。
其三、按照條約規定,清朝官吏嚴厲鎮壓中國人民的反帝斗爭,使它們進一步成為帝國主義的幫凶。
其四、改設外務部的規定,便於清政府能夠按照外國侵略者的意旨實行賣國的外交政策。
《辛丑條約》是帝國主義強加給中國的一個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列強除了窮凶極惡地對中國進行敲詐勒索以外,還重新確立了以慈禧太後為首的清政府繼續充當它們在華的代理人。慈禧太後竟然厚顏無恥地表示,要「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充分暴露了其賣國嘴臉。從此,清政府徹底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統治秩序完全確立,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最終形成

『陸』 中國共割讓了多少土地還有多少沒有收回來的。

你這個問題很不明確的,中國是什麼概念?每個朝代中國的版圖都不一樣的,你要以哪個國家為基礎?算了我一個個給你說吧。
漢朝:中國西到陝西,北到吉林,南到廣東。中國現在擴張了很多。
唐朝:這時中國地圖很大了,北到外蒙,西到現在中亞(不包括西藏),南到廣東。丟掉了中亞和外蒙。
北宋朝:北到河北省,南到廣東,西到陝西,目前看來中國還是擴張了。
南宋:不說了,你懂得。
元朝:中國已經亡國淪為蒙古殖民地
明朝:和今天差不多,不包括西藏外蒙新疆。
清朝:中國第二次亡國。
OK了,你還想什麼?可能你看到會很氣憤,但是那隻能說明你不懂歷史。
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古代和現在不一樣的,那時候很多沒人的荒地都沒人佔領的,所以很難劃定中國的疆域,這個問題其實很沒意義的,多看點歷史書你就懂了。
我在你這個年紀也喜歡看什麼哪個武將厲害啊,哪個朝代強大啊,但是等你懂得多了,就會發現不一樣了。

『柒』 以前中國多少領土被他國割讓

好像只有沙俄各國咱們的領土,有將近二百萬,其他的好像沒把,最近俄羅斯不是還給咱們點了么

『捌』 中國近代史上總共割讓了多少土地,賠了多

有學者初步統計:中國歷朝政府與22個國家簽定過至少745個不平等條約.這其中清政府從1841年5月—1912年2月共70年,簽定不平等條約411個;北洋政府1912年3月—1927年5月,簽定243個;南京國民政府1927年9月—1949年6月,簽定91個.
而這700多個不平等條約中,僅在17世紀末之後就導致了中國共計損失領土面積大603.46萬平方公里(釣魚島、南中國海及其附屬島嶼的損失不計算在內)!(摘自網路)

『玖』 新中國成立以來被割占的領土

1949年10月1日後,中國已先後向朝鮮、俄羅斯、蒙古、阿富汗、尼泊爾、緬甸、越南及吉爾吉斯、哈薩克等國放棄或割讓許多領土,並已簽定條約,估計沒有極其特殊的原因或情況下是要不回來了。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2112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578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882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945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704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2032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2178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812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806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