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嶺多少人口
① 請問鐵嶺的人口和民族情況!
鐵嶺市人口總數為297 萬,有蒙、滿、回、朝鮮、錫伯、侗、傣、苗、壯、達翰爾等31 個民族成份,共64萬來人,佔全市總人口32%。
據統計,我市2003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69‰, 遼寧省為0.6‰。可見,我市人口自然增長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高出一個千分點還多, 由於這項是逆指標(數值越低越反映社會進步的指標)。所以我市的形勢不容樂觀。
從平均預期壽命看,我市平均預期壽命為72歲, 比全省平均預期壽命73.4歲低了1.4歲。
② 鐵嶺多少人口
鐵嶺市是多民族聚居地區,境內有漢、滿、朝鮮、蒙古、回、錫伯、維吾爾、俄羅斯等31個民族,其中漢族有231.2萬人,占總人口的77 % ,少數民族有69.2萬人,占總人口的23 %。
③ 鐵嶺一共有多少人口大神們幫幫忙
鐵嶺市是遼寧省14個省轄地級城市之一,位於遼寧省北部,松遼平原中段。地處東經123°27' ~ 125°06',北緯41°59' ~ 43°29' 之間。南與沈陽市、撫順市毗鄰,北與吉林省四平市相連,東與撫順市清原滿族自治縣、吉林省遼源市接壤,西與沈陽市法庫縣、康平縣及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左翼後旗和通遼市為鄰。全市東西最長134公里、南北端寬162公里,總面積1.3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02萬人(2004年)。其中,市區面積638平方公里。鐵嶺市有2個轄區:銀州區、清河區;2個縣級市:調兵山市、開原市; 3個縣:鐵嶺縣、西豐縣、昌圖縣;1個經濟開發區。區(市)縣下設街道辦事處13個,鎮51個,鄉38個。原市政府設在銀州區,現行政機關設在鐵嶺縣凡河新區。
希望採納
④ 鐵嶺現在的城區及城市人口是多少有沒有一些進步算是大城市了嗎
鐵嶺全部人口大概300萬左右,其中銀州區(原市政府、市委所在地)大概30萬左右,這是以前的數據,建新城區後,市政府及市委各個部門都搬到新區辦公了,所以有一部分人搬到新區住了,銀州區人口減少了一部分。
進步上來講,工業算是有所發展,改變了原來農業為主的經濟形態。但是鐵嶺可稱不上大城市,也就趙本山說鐵嶺市較大城市吧!呵呵。鐵嶺算是地級城市,但從經濟角度上講連四線城市都算不上,甚至有的發達地區的縣級市都比她的經濟發達。
⑤ 遼寧省鐵嶺市的人口將近有多少
鐵嶺市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鐵嶺市統計局 2011年5月11日 根據《全國人口普查條例》和《國務院關於開展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國以2010年11月1日零時為標准時點進行了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 。在國務院、遼寧省政府、鐵嶺市政府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在全體普查對象的支持配合下,經過廣大普查工作人員的艱苦努力,圓滿完成了人口普查主要階段的任務。現將初步匯總的主要數據公布如下:
一、總人口
全市總人口 為2717732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2823220人相比,十年共減少105488人,下降3.74% 。年平均增長率為-0.38%。
二、家庭戶人口
全市共有家庭戶 924161戶,家庭戶人口為2678838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9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24人減少0.34人。
三、性別構成
全市人口中,男性人口為1378537人,佔50.72%;女性人口為1339195人,佔49.28%。總人口性別比 (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4.30下降為102.94。
四、年齡構成
全市人口中, 0-14歲人口為347070人,佔12.77%; 15-59歲人口1965836人,佔72.33%; 60歲及以上人口為404826人,佔14 .9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251805人,佔9.27%。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 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6.45個百分點, 15-59歲人口的比重上升1.61個百分點, 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84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48個百分點。
五、各種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程度的人口為153961人;具有高中(含中專)程度的人口為284265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為1307534人;具有小學程度的人口為793170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程度的人口由3132人上升為5665人;具有高中程度的人口由9441人上升為10460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由39075人上升為48111人;具有小學程度的人口由37648人下降為29185人。
全市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以上不識字的人)為43853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減少73898人,文盲率 由4.17%下降為1.61%,下降2.56個百分點。
六、城鄉人口
全市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 為1133277人,占總數41.70%,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 1584455人,占總數58.30%。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比,居住在城鎮的人口增加40695人,居住在鄉村的人口減少146183人,城鎮人口比重上升3個百分點。
注釋:
[1]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匯總數。
[2]普查登記的對象是指普查標准時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自然人以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國公民,不包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員。
[3]全市人口,是普查登記的2010年11月1日零時的常住人口。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鄉鎮街道、戶口在本鄉鎮街道或戶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鄉鎮街道、離開戶口所在的鄉鎮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戶口在本鄉鎮街道、外出不滿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學習的人。
[4]家庭戶是指以家庭成員關系為主、居住一處共同生活的人組成的戶。
[5]文盲率是指全市常住人口中15歲及以上不識字人口所佔比重。
[6]城鄉人口是指居住在我國境內城鎮、鄉村地域上的人口,城鎮、鄉村是按2008年國家統計局 《統計上劃分城鄉的規定》劃分的。
⑥ 遼寧省鐵嶺市的人口是多少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鐵嶺市轄2個市轄區、2個縣級市、3個縣。 鐵嶺市面積12966平方千米,人口302萬人(2004年)。 銀州區面積203平方千米,人口 34萬。郵政編碼112000。區人民政府市府路15號。 清河區面積423平方千米,人口 10萬。郵政編碼112003。區人民政府駐清河路63號。 調兵山市面積263平方千米,人口 24萬。郵政編碼112700。市人民政府駐調兵山街道育才路。 開原市面積2825平方千米,人口 58萬。郵政編碼112300。市人民政府駐新城街道新華路28號。 鐵嶺縣面積2231平方千米,人口 38萬。郵政編碼112000。縣人民政府駐鐵嶺市銀州區南馬路15號。 西豐縣面積2699平方千米,人口 35萬。郵政編碼112400。縣人民政府駐西豐鎮紅旗路27號。 昌圖縣面積4322平方千米,人口103萬。郵政編碼112500。縣人民政府駐昌圖鎮政府路16號。 *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
⑦ 鐵嶺有多少萬人口
鐵嶺市是遼寧省14個省轄地級城市之一,位於遼寧省北部,松遼平原中段。地處東經123°27' ~ 125°06',北緯41°59' ~ 43°29' 之間。南與沈陽市、撫順市毗鄰,北與吉林省四平市相連,東與撫順市清原滿族自治縣、吉林省遼源市接壤,西與沈陽市法庫縣、康平縣及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左翼後旗和通遼市為鄰。全市東西最長134公里、南北端寬162公里,總面積1.3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02萬人(2004年)。其中,市區面積638平方公里。鐵嶺市有2個轄區:銀州區、清河區;2個縣級市:調兵山市、開原市; 3個縣:鐵嶺縣、西豐縣、昌圖縣;1個經濟開發區。區(市)縣下設街道辦事處13個,鎮51個,鄉38個。原市政府設在銀州區,現行政機關設在鐵嶺縣凡河新區。
⑧ 鐵嶺有幾個縣人口面積
鐵嶺市系遼寧省14個省轄市之一,位於遼寧省北部,松遼平原中段。地處東經123°27' ~ 125°06',北緯41°59' ~ 43°29' 之間。南與沈陽市、撫順市毗鄰,北與吉林省四平市相連,東與撫順市清原滿族自治縣、吉林省遼源市接壤,西與沈陽市法庫縣、康平縣及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左翼後旗和通遼市為鄰。全市東西最長134公里、南北端寬162公里,總面積1.3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02萬人(2004年)。其中,市區面積638平方公里。鐵嶺市有2個轄區:銀州區、清河區;2個縣級市:調兵山市、開原市; 3個縣:鐵嶺縣、西豐縣、昌圖縣;1個經濟開發區。區(市)縣下設街道辦事處13個,鎮51個,鄉38個。首府設在銀州區。截至2005年12月31日,鐵嶺市轄2個市轄區、2個縣級市、3個縣。
鐵嶺市面積12966平方千米,人口302萬人(2004年)。
銀州區面積203平方千米,人口 34萬。郵政編碼112000。區人民政府駐南馬路50號。
清河區面積423平方千米,人口 10萬。郵政編碼112003。區人民政府駐清河路63號。
調兵山市面積263平方千米,人口 24萬。郵政編碼112700。市人民政府駐調兵山街道育才路。
開原市面積2825平方千米,人口 58萬。郵政編碼112300。市人民政府駐新城街道新華路28號。
鐵嶺縣面積2231平方千米,人口 38萬。郵政編碼112000。縣人民政府駐鐵嶺市銀州區南馬路15號。
西豐縣面積2699平方千米,人口 35萬。郵政編碼112400。縣人民政府駐西豐鎮紅旗路27號。
昌圖縣面積4322平方千米,人口103萬。郵政編碼112500。縣人民政府駐昌圖鎮政府路16號。
⑨ 鐵嶺多少人口
鐵嶺市人口總數為297 萬,有蒙、滿、回、朝鮮、錫伯、侗、傣、苗、壯、達翰爾等31 個民族成份,共64萬來人,佔全市總人口32%。
據統計,我市2003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69‰, 遼寧省為0.6‰。可見,我市人口自然增長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高出一個千分點還多, 由於這項是逆指標(數值越低越反映社會進步的指標)。所以我市的形勢不容樂觀。
從平均預期壽命看,我市平均預期壽命為72歲, 比全省平均預期壽命73.4歲低了1.4歲。
希望能幫到你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