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縣人口有多少
⑴ 巫山人口多少2019年
戶籍人口63.69萬人
2017年
巫山縣位於重慶市東部,處三峽庫區腹心,素有「渝東北門戶」之稱。地跨長江巫峽兩岸,東鄰湖北巴東,南連湖北建始,西抵奉節,北依巫溪。
⑵ 巫山縣人口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巫山縣常住人口為462462人。
2019年7月,榮獲2019年「中國天然氧吧」創建地區稱號。2019年9月,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簡介
巫山縣位於重慶市東北部,地處三峽庫區腹心,跨長江巫峽兩岸,東鄰湖北巴東縣,南界湖北建始縣,西抵奉節縣,北依巫溪縣。巫山縣位於東徑109°33′-110°11′,北緯30°45′-23°28′之間。幅員面積2958平方公里。
巫山縣位於大巴山弧形構造、川東褶皺帶及川鄂湘黔隆褶帶三大構造體系結合部,長江橫貫東西,大寧河、抱龍河等七條支流呈南北向強烈下切,地貌上呈深谷和中低山相間形態,地形起伏大,坡度陡,谷底海拔高程多在300米以內,岸坡相頂多為1000米以上。
來源:網路-巫山縣
⑶ 巫山縣城區面積和城區人口是多少
巫山縣城區面積4平方公里,城區常住人口9萬多,目前新區建設正在籌備規劃。
⑷ 巫山有多少鄉鎮
至2019年,巫山縣轄11個鎮、13個鄉、2個民族鄉。
巫峽鎮、廟宇鎮、大昌鎮、福田鎮、龍溪鎮、雙龍鎮、官陽鎮、騾坪鎮、抱龍鎮、官渡鎮、銅鼓鎮、紅椿土家族鄉、龍井鄉、兩坪鄉、曲尺鄉、建平鄉、大溪鄉、金坪鄉、平河鄉、廟堂鄉、當陽鄉、竹賢鄉、三溪鄉、培石鄉、篤坪鄉、鄧家土家族鄉。
1、巫峽鎮
巫峽鎮,地處長江北岸巫峽口,是巫山縣人民政府駐地,1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幅員面積172平方千米,三峽工程移民搬遷鎮。轄聖泉、登龍、朝雲、神女、松巒、集仙、翠屏、聚鶴、飛鳳、凈壇、起雲、上升、南陵13個社區,龍江、西坪、柳樹、平安、東崗、跳石6個行政村。
2、大昌鎮
大昌鎮位於重慶市東部渝陝鄂三省市交匯處,迄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幅員面積188.33平方千米。是小三峽黃金旅遊區和巫山北部旅遊觀光走廊的中心,國家重點鎮、重慶市最具人文氣息美麗小鎮,同時也是三峽庫區最大的三期移民重鎮。
3、龍溪鎮
重慶市巫山縣龍溪鎮位於巫山縣城西北部,大寧河畔,距縣城10.3公里,東接官陽鎮。轄龍溪社區和龍溪、雙河、千丘、老鴉、向獅、三灣、龍坦、鐵廠、華山、下安、馬嶺、金柿、天城13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龍溪場,距縣城91千米。公路與巫(山)(巫)溪公路連接。大寧河常年通航。
4、曲尺鄉
曲尺鄉,位於重慶市巫山縣西部,距縣城22千米。三峽工程移民搬遷鄉。轄新安居委會,曲尺、鎖龍、紅石、龍洞、朝陽、伍柏、權發、柑園、哨路、月明10個行政村。
5、三溪鄉
三溪鄉位於重慶市巫山縣城東部,距縣城42公里,2005年月池鄉、田家鄉撤並入三溪鄉,轄18個村,面積106.96平方公里。
⑸ 巫山縣有多少唐姓人口
摘要 親親您好,這邊查詢到的數據,第七次人口普查,巫山縣的常住人口有46萬,唐姓人口大約有3000人。
⑹ 巫山縣城人口數量
基本概況
巫山是渝東門戶,地處三峽庫區腹心,東鄰巴東,南界建始,西抵奉節,北依巫溪,幅員面積2958平方公里。戶籍人口60萬,耕地48萬畝。因大巴山、巫山、七曜山三大山脈交匯縣境,形成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最低海拔73.1米,最高海拔2680米,立體氣候較為明顯。
●行政區劃
全縣轄11個鎮、27個居委會,13個鄉、2個民族鄉、315個村。人口在2萬人以上的鄉鎮13個,其中巫峽鎮人口最多,有73649人,廟堂鄉人口最少,僅2560人。幅員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鄉鎮14個,其中官渡鎮最大,有202.58平方公里,金坪鄉最小,僅48平方公里。
●歷史沿革
2002年,全縣轄11個鎮、37個鄉,22個居委會、567個村委會。
2003年12月12日,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巫山縣行政區劃調整方案的批復》(渝府[2003]267號)同意巫山縣將48個鄉鎮調整為41個鄉鎮。
2005年3月25日,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巫山縣行政區劃調整方案的批復》(渝府[2005]52號)同意巫山縣將41個鄉鎮調整為26個鄉鎮。
⑺ 重慶巫山縣城區常住人口有多少
摘要 你好,重慶巫山縣城區常住人口為19.08萬人,占常住人口的42.85%。希望能幫到你。
⑻ 巫溪現在有多少人口
巫溪現在有人口41.41萬。(2010年)
1、巫溪縣位於重慶市東北部,處大巴山東段南麓,是典型的山區農業縣。
2、巫溪縣地處渝陝鄂三省交界,東連湖北省神農架林區、竹溪縣,南接奉節縣、巫山縣,西臨開州區、雲陽縣,北與城口縣和陝西省鎮坪縣接壤。
3、至2013年,巫溪縣總面積4030平方公里。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巫溪縣常住人口為41.41萬人(戶籍人口52萬人)。
4、人口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巫溪縣常住人口為41.41萬人(戶籍人口為52萬人)。
5、性別
2010年,巫溪縣常住人口中,男性為209706人,佔50.64 %;女性為204367人,佔49.36 %。全縣常住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2.61。[34]
6、年齡
2010年,巫溪縣常住人口中,0-14歲的人口為85690人,佔20.69%;15-64歲的人口為280806人,佔67.82%;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47577人,佔11.49%。
⑼ 巫山縣的人口是多少
2006年人口統計數據為60萬 現在估計約為65萬左右 巫山縣基本縣情可概括為「一戶五縣」。一戶:地處庫區腹心重慶東部,是「渝東門戶」。五縣: 一是經濟小縣。有貧困人口6.6萬人,其中絕對貧困人口21555人,是新一輪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土地瘠薄,人均耕地佔有量不足1畝,主要經濟指標低於全市14個貧困區縣的平均水平。2009年,實現GDP41.9億元,居全市第36位。二是礦產資源富縣。已探明礦藏15種,其中煤炭儲量4.7億噸,占重慶總量的1/6;鐵礦儲量3億噸、石煤5億噸、大理石1億立方米,水能蘊藏量達27萬千瓦,已開發利用3萬千瓦,開發潛力巨大;天麻、黨參等土特產倍受歡迎。 三是旅遊強縣。長江三峽橫貫縣境,小三峽、小小三峽被譽為「中華奇觀」、「天下絕景」。小三峽位列重慶市首屆十佳景點榜首,是「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國家首批「AAAA」、「AAAAA」級旅遊景區和國家級生態示範區。日接待遊客能力達到2萬人,最高年接待中外遊客133萬人次,是「中國優秀旅遊名縣」和「中國旅遊強縣」十七強。 四是文化名縣。200萬年前的龍骨坡「巫山人」是亞洲人類的發源地,5000年前的大溪文化遺址是新石器文化的代表,有《神女賦》、《高唐賦》、竹枝詞等名詩名賦,有神女峰、高唐觀、楚陽台等名勝景觀,有歷史悠久的巫文化、巴楚文化和神女文化,有秦末漢初古棧道、千年懸棺、漢墓群等古跡40多處,珍稀文物1000多件,居三峽庫區之首。 五是移民大縣。是三峽工程重慶庫區首淹首遷縣,按三峽工程正常蓄水位175米方案,全縣將淹沒陸地面積49.3平方公里,涉及14個鄉鎮、60個村,淹沒縣城1座、建制鎮1座、鄉級鎮6座、場鎮2個、工礦企業48家,需動遷人口9.1萬人,佔全縣總人數的15%,農村移民生產安置4.9萬人。已順利完成一、二、三期移民任務,目前正全力開展四期移民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