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蜀國在成都有多少人口

蜀國在成都有多少人口

發布時間: 2022-05-19 21:22:05

㈠ 四川省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多少

四川省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截至2021年,8372萬人。

2019年10月,入選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截至2021年,四川省常住人口8372萬人。2021年四川省地區生產總值(GDP)53850.79億元,比2020年增長8.2%。

四川省總面積48.6萬平方千米,轄21個地級行政區,其中18個地級市、3個自治州。共55個市轄區、19個縣級市,105個縣,4個自治縣,合計183個縣級區劃。街道459個、鎮2016個、鄉626個,合計3101個鄉級區劃。

四川省發展史:

四川地區便建立了由古蜀族為中心的蜀國;因此,四川地區古稱「蜀」。巴族人在四川盆地東緣建立了巴國,四川盆地又稱「巴蜀」。

秦國兼並蜀國巴國,設立蜀郡於成都。東漢末年,劉備以漢室宗親的身份在成都稱帝,延續了漢朝大統,國號為「漢」,史稱蜀漢,不過只傳到漢懷帝劉禪這一代。

西晉後期,永興三年(306年),李特之子李雄在成都稱帝,國號「大成」。隋文帝時期,四川西部高原和臨近雲南的地區得到了一定的開拓。

隋唐時期,四川地區社會安定,經濟進入全盛時期,有「揚(今江南地區)一益二」之說。安史之亂時,唐玄宗曾入蜀避難,升格成都為南京。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四川省

㈡ 三國時期我國有多少人口

公元156年人口5007萬,經過黃巾起義和三國混戰,公元208年赤壁大戰後的全國人口為140萬,公元221年人口下降到90萬。公元263年,蜀國有1082000人 ;魏國有4432881人;公元280年,吳國有2562000人 ,總計郡縣編戶人口為7672881人。

「馬前懸人頭,車後載婦女」、「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餘一,念之斷人腸」,公元208年赤壁之戰曹操說漢末三國大動盪活下來的人只是原來人口的百分之一,到公元265年,三國人口總計才767萬。

現代學者考慮到被世家門閥蔭庇的佃客、部曲還有屯戶、兵戶、吏戶、逃戶、漏戶、隱戶以及居於漢地的少數民族等等不納入戶口統計的人群,故認為三國末期約有3000萬人。

(2)蜀國在成都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

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定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歷史正式開始。次年劉備稱帝,定都成都,史稱蜀漢。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孫權獲得荊州大部。223年劉備去世,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子劉禪與孫權重新聯盟。229年孫權稱帝,定都建鄴,國號「吳」,史稱東吳,至此三國正式成立。

此後的數十年內,蜀漢諸葛亮、姜維多次率軍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後期的實權漸漸被司馬懿掌控。

263年,曹魏的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滅亡。兩年後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建國號為「晉」,史稱西晉。公元280年,西晉滅東吳,統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進入晉朝時期。

㈢ 成都有兵馬數萬,各路援軍正在路上,劉禪為何要開城投降

文/寂寞的紅酒

公元263年,曹魏經過多年休養生息,國力猛增,遂起18萬大軍分三路進攻蜀國。姜維據險而守,和魏軍在劍閣相持。為打破僵局,鄧艾率領3萬精兵偷渡陰平,奇襲成都。困守成都的劉禪未進行抵抗,便率眾開城投降,存在42年的蜀國滅亡。當時成都城中尚有兵馬數萬,各路援軍正在趕來的路上,而鄧艾只有區區3萬人,那麼劉禪為何要開城投降?

第一,經過數十年的征戰,蜀國和魏國的實力相差懸殊。魏國人口已經超過1200萬,而蜀國在籍人口只有94萬,魏國的人口和國力是蜀國的十幾倍。魏國滅蜀已經勢不可擋,蜀國滅亡只是時間問題。魏國起18萬大軍是抱著滅蜀的必勝決心,即使劉禪僥幸贏了也免不了滅亡的下場,最多不過多撐兩年而已。

第二,蜀國經過連年征戰,已經民生凋敝,蜀國府庫只有5000兩金,糧草連兩個月都支撐不了,可以說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劉禪即使想抵抗也已沒有餘力了,況且根本沒人願意抵抗。益州派鐵了心的要投降曹魏,蜀國百姓也對曹魏王師翹首以待,期待著曹魏大軍來解放自己。得民心者得天下,劉禪已失人心,國力又疲弱,即使抵抗也是徒然,還不如早點投降混個好結果。

第三,當時情況危急,鄧艾已經把成都圍得水泄不通,駐守成都的精銳在綿竹一戰傷亡殆盡。雖然劉禪手中還有兵馬數萬,但不是沒經過訓練的壯丁就是老弱病殘,根本不堪一擊。而鄧艾雖然兵馬最初只有3萬,但沿途收編了大量的蜀國降軍,鍾會又派遣田章不斷增援,蜀國已經沒有任何勝算。雖然姜維開始回援,但姜維軍隊數量有限,頂住曹魏主力已經非常勉強,根本沒有多少兵馬可以救援成都。而東吳的援軍還在路上,沒有三五個月不能到達。蜀國唯一可以指望的就是駐守南中的霍戈部隊,不過霍戈要駐守南中防範南蠻,不可輕動。一旦北上搞不好就會被南蠻抄了後路。此外,南中距離成都路途遙遠,道路難行,劉禪根本撐不到霍戈前來,只能開城投降,否則一旦城破後果不堪設想。劉禪經過權衡,選擇了開城投降,當然曹魏也沒虧待他,給他封了個安樂公,讓他得以安享晚年,也避免了蜀中百姓生靈塗炭。

㈣ 三國時蜀國的國土面積究竟有多大

先說說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的大致國土面積,其中魏國最大,擁有87郡12州,人口約500萬人,疆域291萬平方公里;吳國其次,擁有32郡3州,後期增加了廣州,人口約250萬人,疆域145萬平方公里;蜀國最小,擁有22郡1州,就是益州,人口約110萬人,疆域107萬平方公里。

㈤ 三國時期蜀國大概有多少人口

那時已經是三國末期了,人口沒有那麼多。由於連年混戰,到三國末期,魏國有人口443萬,蜀國僅有94萬,全國共767萬人。

㈥ 蜀漢真實的人口與兵力,以及蜀漢少數民族的人口與少民族的軍隊.

中國歷史上每一次分裂和戰亂都直接導致大量人口消滅和伴隨的巨大物質財富的毀滅,

三國時期是更是中國人口的一個低谷。資料庫中,我們了解到公元157年東漢人口達五千六

百多萬,大動亂後公元260-28O年,魏、蜀、吳三國人口可能總數才七百六十餘萬,不及

原來的七分之一。但也有人認為三國時人口雖然銳減,但應該不會低於1000萬,因為有很

多「部曲」是不計入官方人口統計的。

史書公認僅曹操破徐州一次坑殺江淮難民就達數萬口,竟至『江淮間空盡,人民相食『。

192年,董卓部將李隺、郭汜攻破長安,『時三輔民尚數十萬戶,隺等放兵劫略,攻剽城邑

,人民飢困,二年間相啖食略盡『。兩年間數十萬戶人聚居的繁華地區竟然所剩無幾,一片

荒涼。少帝劉協逃出長安後,住處是以荊棘編的門戶,宮女缺衣食,許多餓死途中。隨駕

官員出門打柴,往往倒斃在路邊。袁紹軍隊在河北,有時靠桑椹供食。袁術軍認在江淮,

不得不以蚌蛤充飢。更有甚者,孔融曾為人吃人製造理論根據。他說吃不認識的人,就好

比吃猩猩吃鸚鵡。程昱向曹操提供的軍糧中就夾有不少人肉乾。全國各地都是十室九空。

以下是一段漢朝人口綜述:

兩漢時期漢代的人口調查皆為戶數和口數並列。口賦(算錢)是國家的主要

收入,戶賦則指定為列侯、封君的收入。《漢書-地理志》記載了西漢末元始二年103郡國

戶口數總共為戶1235.6490萬,口5767.1401萬。如以秦嶺淮水為南北界線,北方人口占

4/5弱,南方人口佔1/5強。如以漢武帝時所置14個監察區來劃分,戶數超過百萬,口數超

過5百萬的有司隸和豫、冀、兗、青、徐五州,都在黃河中下游地區,大致相當今陝西關中

平原和黃河下游的冀、豫、魯和皖、蘇的淮河以北地區。人口總數佔全國的55%。關中平

原人口最集中的是長安附近,密度約達到每平方公里千人,為全國之冠。其次是太行山以

東平原地區,除了魯中山地、膠東半島和濱海地區外,人口密度估計也在每平方公里百人

以上。由此而形成二條人口比較密集的帶狀地區。東西向的是自京兆(長安)—河南(雒

陽)—陳留—濟陰(定陶)—山陽—東海;南北向的是自清河—魏郡—河內、河東—河南

—潁川—汝南。這種分布顯然與交通路線有關。長江流域人口集中在成都平原、南陽盆地

和太湖平原,這無疑是由優越的自然環境所促成的。

西漢末年的戰亂,中原人士開始向長江流域遷徙,更遠的還到了嶺南地區。同時南方經

濟進一步得到開發,人口顯著增加。據《後漢書-郡國志》所載永和五年(140)的版籍,

全國有戶933.6665萬,口4789.2413萬。秦嶺淮河以北人口佔3/5,以南佔2/5。戶數超過百

萬,口數超5百萬的有豫、荊、揚、益4州,除了豫州外,其餘3州均在長江流域,其戶數占

全國的42.2%,口數佔全國的37.26%。可見經過了138年,南北人口的分布起了顯著變化。與西漢末年人口相比,揚州增加了1/4,荊州和益州都增加了一倍。其中增加最顯著的南

陽郡(南陽盆地),人口從194萬(尾數不計)增至244萬,零陵郡(湖南南部湘、資、瀟

水流域)從14萬增至100萬,長沙郡(湘、資水中下游流域)從23萬增至105萬,豫章郡(

今江西省)從35萬增至166萬,巴郡(四川東部)從70萬增至108萬。可見南方人口的增加

除了北方人口南移外,還由於原來中原王朝勢力不及的地區深入開發的結果。而黃河流域

除了少數幾個郡國外,人口普遍減少。而根據各處收集到的材料,人口數如下:

公元105年(東漢永興元年)5325

公元122年(東漢延光四年)4869

公元140年(東漢永和五年)4915

公元156年(東漢永壽二年)5649萬

東漢末年開始,中國進入了長期分裂和戰亂時期。黃河流域屢經兵燹,關中地區經董卓

之亂,「長安城中盡空,並皆四散,二三年間關中無復行人」。「洛陽附近,無辜而死者

不可勝計」。從洛陽至彭城(今徐州)的黃淮平原上,經曹操和陶謙之間戰爭,「墟邑無

復行人」。除了戰爭中死亡外,大批中原人民向相對安定的地區遷徙。三輔、南陽人民多

遷往益州。徐州一帶人民多避亂江東。江淮之間十餘萬戶皆渡江而東,「江西遂虛,合肥

以南惟有皖城」。還有不少士大夫甚至渡海遠徙交州。在蜀漢、東吳政權內任職的不少是

黃河流域遷來的士大夫。此外,還有不少中原人士逃往幽州、遼東,甚至去鮮卑境內。如

東漢末劉虞為幽州牧,「青徐士庶,避黃巾之難歸虞者,百餘萬口」(《後漢書-劉虞傳

》)。

三國鼎立局面穩定後,遷往遼東的往往復歸故土,而遷往南方的大多定居下來。以後魏

蜀吳三家為了充實各自統治區內的實力,利用政治手段強迫人民遷居其統治中心的周圍。

如建安末曹操討張魯,進入巴東、巴西郡(今川東),勸誘當地人民8萬余口遷至鄴、洛陽

;繼而曹既平張魯,遷漢中民數萬戶以實長安、三輔。曹丕建都洛陽,徒冀州5萬戶士家以

實河南。魏滅蜀後將蜀人3萬家遷往洛陽和關中。東吳孫權在建安年間連續西征盤居在長江

中游的江夏太守黃祖,虜掠男女數萬口遷至江東。劉備入蜀帶去了大批荊州人士,以後幾

次北伐南征,也遷民於成都平原。此外,東漢末年,北方烏桓、鮮卑逐漸入居中原,散布

於沿邊諸郡。匈奴入居汾水流域的就有3萬余落。東吳征服山越後,也將越人從山區遷至平

原,總數約有10餘萬人。

經三國時期屢年戰爭,人口死亡、逃亡、隱匿的數字是相當高的。所以據西晉太康初年

(3世紀80年代)的戶籍,全國僅246萬戶,1616萬口。黃河流域仍佔56.72%,長江流域占

34%。黃河流域集中在可、冀2州,約佔全國人口的32.12%。全國郡級人口分布第一位是

河南郡,即曹魏政權首都洛陽的所在地,有11萬戶,以下依次為與河南郡接界的河內郡、

東吳舊都建業所在地的丹陽郡、今冀南與魯接界的陽平郡、蜀漢舊都成都所在地的蜀郡,

戶數都在5萬以上。可見是由三國時代人口遷移的結果。

而更一步的分析表明:若以亡蜀的人口數計算,當年蜀約九十四萬口,魏則有四百四十

三萬口,蜀魏的比率大約為百分之二十一。再以吞吳的人口數計算,吳約二百三十萬口,

若假設前述魏蜀人口不變(因史料考證欠缺,略以三國人口零成長為前提),吳魏比為為

百分之五十六。三國時期總人口約767萬,與上述之值並無太大出入。

魏、蜀、吳三國人口比較表

國別戶數(萬)人口數(萬)

蜀2894

吳52.3230

魏103443.28

合計183.3767.28

魏、蜀、吳三國人口比較表蜀國有28萬戶,94萬人,;吳國有52.3萬戶,230

萬人,,魏國有103萬戶,443.28萬人;三從兩點變化得知蜀國每戶大約有3.

4口人,;吳國每戶大約有4.3口人,魏國每戶大約有4.3口人,四通過比較三國人

口統計,得知三國中魏國人口最多,吳國其次,蜀國最少。三國的政治經濟歷史,得知魏

國是三國中實力最強的,當然也是人口最多的,在當時三國鼎立的局面下,魏國也是最具

備統一全國的條件。

事實上三國時期各國的常備兵維持一般都不超過人口總數的百分之十,這也是一個基本

的規律,只有蜀國例外,卻也相差無幾,蜀滅時只有二十三萬戶,九十四萬人,只有兵十

萬多一點。吳滅時約四十餘萬戶,二百三十萬人,有兵二十餘萬。

蜀漢在三國後期軍事上比較活躍,但蜀漢發展至後期,人口不足百萬。也就是說要用10

萬兵的話,則10個人中要有一個當兵,老幼婦女去掉,只選青壯年,比例要達多少?還要

不要發展生產?歷史上(正史)的諸葛北伐,每次都不超過五萬人。此時孫吳有兵23萬(

230萬人口)。曹魏有兵50萬(443萬人口)。魏蜀實力相差懸殊,正史上諸葛亮六齣祁山

的總兵力加起來都沒有30萬。最多的一次6萬,最少的一次萬余。蜀國人口不過百萬,能拖

起10萬軍隊都已經很不容易了。所以諸葛亮的最大活動兵力不會超過6萬。魏國的西線防禦

兵力在20萬左右。(曹真一路近10萬,司馬懿和張頜領另外10萬。活動兵力在15萬左右。)

{個人意見}諸葛的北伐,所謂「統一中原,恢復漢室」實際上已經是個口號而已,其

自己也知道。真正出兵的目的,在壟。此時荊州已經失守,按其所謂隆中對的戰略意圖最

後一絲希望也已消失。取壟在戰略態勢上有所改善,不至困向一隅,坐以待斃而已!歷史

只相信實力,無論是財力、物立、人力,蜀漢已是遠遠落後於其他兩方,只能寄希望於孫

氏聯盟才能得以苟延殘喘。但是無疑,統一的重任他們是沒份的。

史書上記載的三國著名大戰實際兵力如下:

官渡之戰,曹操"兵不滿萬,傷者十二三"袁紹"眾十餘萬";

火燒新野,認為曹仁兵力至多8千人(無史書記載)。

赤壁之戰,曹操十五六萬,孫權五萬,劉備一兩萬.<<三國志>>記載詳細。

夷陵之戰,陸遜統率的吳國抗蜀軍:兵力5萬。(《資治通鑒》、《三國志吳主傳》、

《陸遜傳》均有記載);蜀軍的總兵力在7.2萬左右(不包括趙雲軍),其中在夷陵地區作

戰的有5.9萬人。戰敗後,劉備退回永安有2.3萬兵防守。

六齣祁山,每次都不超過五萬人。

㈦ 諸葛亮北伐勞命傷財,那麼蜀國到底有多少人口

很多歷史資料上說蜀國只有90萬的人口,去除50萬不能參加作戰和留守後方的士兵。有效的兵力是30~40萬左右,加上諸葛亮多次北伐,早就把家底掏空了,後繼兵力根本跟不上。經濟匱乏和地區限制,最終導致了蜀國滅亡。

當時最強大的魏國號稱500萬人口,90萬對500萬應該直接投降。古時候戶籍制度不完善,很多黑戶並沒有登記在冊。所以我估計蜀國的人口大約有150~400萬左右,絕對不止歷史記載的90萬人。

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蜀國的地盤不適宜種糧食。再加上人們對於種植沒有太多的研究,蜀國的經濟也是三國當中最貧窮的一個。諸葛亮老是要北伐,如果不北伐選擇休養生息,蜀國可能會是另外一個結局了。

㈧ 成都有多少人口哪個區域最多

成都位於四川省中部,是四川省轄市,是四川省省會,是四川省的政治、經濟、文教中心,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單列市。也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古為蜀國地,秦並巴、蜀為蜀郡並建城,漢因織錦業發達專設錦官管理,故有錦官城這稱,五代蜀時遍種芙蓉,故別稱芙蓉城,簡稱蓉,1930年設市。市轄區面積1418平方千米,人口497.15萬

㈨ 成都有兵馬數萬,各路援軍正在路上,劉禪為何不抵抗直接投降

劉備在白帝城去世後,諸葛亮一心輔佐劉禪。此時的諸葛亮深知,魏國的基礎雄厚,決不能給它休養生息的機會,一旦魏國恢復了國力,蜀國距離亡國之日就不遠了。所以,諸葛亮不顧眾人的非議,多次出兵北伐,以此來消耗魏國的國力。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結束了傳奇的一生。諸葛亮死後,姜維仍舊貫徹其北伐的方針,力圖力挽狂瀾,阻止魏國的發展。但是,姜維的能力畢竟弱於諸葛亮,心有餘而力不足,未能改變蜀國滅亡的趨勢。

公元263年,魏國兵分三路殺向蜀國,目的顯而易見,就是准備一舉拿下蜀漢。在此危急存亡之際,姜維率領大軍與鍾會作戰,在大戰正酣時,皇帝劉禪選擇了出征投降於鄧艾,也標志著蜀國滅亡。姜維痛心疾首,卻以無力回天,被迫假意投降於鍾會。據《三國志》記載,當時的蜀國人口近百萬,士兵多達十萬有餘,戰鬥力尚可。那麼問題來了,手握大軍的劉禪,為何會開城投降,而不是與魏軍作戰到底呢?

經過數十年的征戰,蜀國和魏國的實力相差懸殊。魏國人口已經超過1200萬,而蜀國在籍人口只有94萬,魏國的人口和國力是蜀國的十幾倍。魏國滅蜀已經勢不可擋,蜀國滅亡只是時間問題。魏國起18萬大軍是抱著滅蜀的必勝決心,即使劉禪僥幸贏了也免不了滅亡的下場,最多不過多撐兩年而已。

蜀國經過連年征戰,已經民生凋敝,蜀國府庫只有5000兩金,糧草連兩個月都支撐不了,可以說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劉禪即使想抵抗也已沒有餘力了,況且根本沒人願意抵抗。益州派鐵了心的要投降曹魏,蜀國百姓也對曹魏王師翹首以待,期待著曹魏大軍來解放自己。得民心者得天下,劉禪已失人心,國力又疲弱,即使抵抗也是徒然,還不如早點投降混個好結果。

當時蜀國朝中荊州派和東州派已經人才凋零,益州士族掌控了朝政。由於益州派長期遭到外來的荊州派和東州的打壓,因此對蜀國統治集團非常不滿,他們一直不願意和蜀國合作,也不支持蜀漢政權。現在益州派掌控了朝政自然不會為劉家殉葬,所以譙周為首的益州士族忽悠和威逼劉禪投降,他們希望通過和曹魏合作獲取更大的利益。朝中都是益州派的勢力,劉禪也無法左右時局,只能開城投降。

當時的劉禪,已經年近六旬,能力有限,且沒有雄心壯志。作為蜀漢軍事上的依靠,此時的姜維還在劍閣與鄧艾作戰,短時間內也不能到來。亂了方寸的劉禪,經過短暫的思考,就選擇了出城投降,成了蜀漢的亡國之君。「樂不思蜀」這一成語,就成了人們對劉禪的諷刺,但是,從某方面來說,正是劉禪的投降,加速了西晉統一的步伐,這對於歷史進程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㈩ 三國時期人口有多少

公元156年人口5007萬,經過黃巾起義和三國混戰,公元208年赤壁大戰後的全國人口為140萬,公元221年人口下降到90萬。公元263年,蜀國有1082000人 ;魏國有4432881人;公元280年,吳國有2562000人 ,總計郡縣編戶人口為7672881人。

「馬前懸人頭,車後載婦女」、「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餘一,念之斷人腸」,公元208年赤壁之戰曹操說漢末三國大動盪活下來的人只是原來人口的百分之一,到公元265年,三國人口總計才767萬。

現代學者考慮到被世家門閥蔭庇的佃客、部曲還有屯戶、兵戶、吏戶、逃戶、漏戶、隱戶以及居於漢地的少數民族等等不納入戶口統計的人群,故認為三國末期約有3000萬人。

簡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

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定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歷史正式開始。次年劉備稱帝,定都成都,史稱蜀漢。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孫權獲得荊州大部。223年劉備去世,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子劉禪與孫權重新聯盟。229年孫權稱帝,定都建鄴,國號「吳」,史稱東吳,至此三國正式成立。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206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905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3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290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990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359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407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034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105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