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骨念珠的價格多少
⑴ 人骨手串叫什麼
不能叫做是手鏈,而是人骨念珠或人骨佛珠。
其實這樣的人骨念珠只有佛教中的密宗才用。
密宗又叫真言宗,是中國佛教的宗派之一,流傳於西藏、青海等地。
由於其在實踐中以高度組織化的咒術、禮儀、本尊信仰崇拜為特徵,所以一直具有神秘主義的特徵,其法器多用人骨。
當然人骨念珠所用人骨不是一般人都可以,它必須是喇嘛高僧的遺骨。
我們知道西藏喇嘛死後流行天葬,把自己的屍體餵食給老鷹,以達到世祖割股喂鷹的佛教境界,肉體已經成為生靈的食物,骨頭便捐出來做法器。
那麼人骨念珠是用人體哪個部位的骨頭呢?最多則是手指骨和眉骨。
因為佛教講究因緣,僧人作法手指自然用得最多,而眼睛則是閱佛經明世情的地方。
這兩個部位可謂是最有因緣,是具有悟性的骨骼,當然可以成為開啟後人之智的法器。
手指骨做成的念珠一般來說較為容易,一般一副念珠十個手指的骨骼便可製作而成。
而眉骨是比較硬的,所以一副念珠可能要用十幾位高僧的眉骨製作而成。
試想小小的念珠競有十幾位高僧的因緣在裡面,對於一個佛教徒來說那將是多麼珍貴。
而且人骨念珠的製作十分復雜,因為全是手工製作而成,所以僧人要用有非常高技藝的。
每天還要磨出其光澤,這樣可能要用十幾年的時間。
同時要湊足一副念珠所有的眉骨,需要等十幾位高僧圓寂,這樣一來可能一副念珠需要花去五、六十年,甚至一百年,真是可謂百年之作。
同時那麼多高僧的眉骨與製作僧人的血汗,使得人骨念珠異常珍貴。
故而佛教里有這樣的說法:人骨念珠可以使死者安息、生者平安,可謂是真正通死生之大,明陰陽之道的法寶。
⑵ 人骨念珠的評價
對於修持者來說,人骨念珠當然比一般的念珠更殊勝了,拿人骨做念珠特別能感受無常的迅速,修持得再好的喇嘛,他的身體也終於要衰敗終至死亡,讓我們在數念珠的時候不敢懈怠。另外,人骨念珠是由高僧的骨頭做成,格外有伏魔驅邪的力量,尤其是做度亡法會的時候,人骨念珠有不可是思議的力量,使亡者超度,使生者得安。
⑶ 寺院方丈拿的佛珠是多少錢的一般都拿什麼佛珠
大師們戴的佛珠都是價值連城的。比如,金珀。比如,瓷松。比如,蜜蠟。
⑷ 人骨念珠的簡介
但不是喇嘛的遺骨都能做念珠,通常只有兩部分的骨頭可以做念珠,一是手指骨,一是眉輪骨(就是眉心中間的骨頭)。 為什麼只取用這兩處的骨頭呢? 因為這兩個地方的骨頭與修行最有關系,眉輪骨是觀想的進出口,也是置心的所在,修行者一生的成就盡在於斯。手指骨則是平常用來執法器、數念珠、做法事、打手印的,也是修行的關鍵。眉骨與指骨就是一個修行人最常用的地方了。手指骨念珠,把手指的骨頭切成數段,用線穿過就成了。手指骨念珠一般說來比較容易取得,因為手指較多,幾人就可以做成一串念珠了。眉輪骨的念珠就困難百倍,通常,取回喇嘛的頭骨,把頭蓋骨掀開,鑲以金銀,做為供養如來菩薩的器皿。接著,取下眉輪骨,這堆骨頭都異常堅硬,取下時是不規則的形狀,需要長時間的琢磨。在喇嘛廟里,一般都有發願琢磨人骨念珠的喇嘛,他們拿這眉輪骨在石上琢磨,每磨一下就念一句心咒或佛號,一個眉輪骨磨成圓形念珠,可能要念上幾萬甚至幾十萬的心咒或佛號,因此,人骨念珠有不可思儀的力量也是很自然的了。不僅如此,磨完一個喇嘛的眉輪骨就以寶篋盛著保存起來,等到第二位喇嘛圓寂,再同樣磨成一粒念珠。有時候,磨念珠的喇嘛一生也磨不成一串眉輪念珠,他死了,另外的喇嘛接替他的工作,把他的眉輪骨也磨成念珠,放在寶篋里,直到集合需要的念珠數目做成一串念珠。
⑸ 人骨念珠的介紹
人骨念珠是密宗特有的法器,為西藏所獨有。一般人的骨頭沒有資格做念珠,在西藏,只有喇嘛的骨才可以拿來做念珠。因為在藏域的喇嘛,終年處在艱困的自然環境中;努力修行,皆有其一定的證量,再加上修持拙火等諸內報身的功德,其身已非凡人業報之身,而是具有廣大功德力的圓滿報身,再加上其生前發願要將其一生修行骨絡,以天葬方式,製成法器、念珠,留給有緣的修行者,幫助他們成證佛道,所以真正有功德力的念珠,必須一定要是喇嘛骨。
⑹ 嘎巴拉的價值
嘎巴拉可謂是百年之作,同時那麼多高僧的眉骨與製作僧人的血汗,使得人骨念珠異常珍貴,故而佛教里有這樣的說法:人骨念珠可以使死者安息、生者平安,可謂是真正通死生之大,明陰陽之道的法寶。現在很多人都在追求一串正品嘎巴拉,但是在市場上魚龍混雜,需要仔細鑒別,而且一串真正的嘎巴拉價值連城。
⑺ 人骨文玩叫什麼名字
人骨念珠。
人骨念珠是密宗特有的法器,為西藏所獨有。一般人的骨頭沒有資格做念珠,在西藏,只有喇嘛的骨才可以拿來做念珠。以天葬方式,製成法器、念珠,留給有緣的修行者,幫助他們成證佛道,所以真正有功德力的念珠,必須一定要是喇嘛骨。
介紹:
通常只有兩部分的骨頭可以做念珠,一是手指骨,一是眉輪骨(就是眉心中間的骨頭)。因為這兩個地方的骨頭與修行最有關系,眉輪骨是觀想的進出口,也是置心的所在,修行者一生的成就盡在於斯。手指骨則是平常用來執法器、數念珠、做法事、打手印的,也是修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