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公布房價不允許降價多少
⑴ 長沙的房價能降到多少一平,降到什麼時候啊
這個問題我相信沒人有準答案給你,誰都想在最低的時候最後一天買,但有誰能掐的這么准呢,我只能告訴你個大概,如果你是買長望瀏寧的話,可以降到3500左右,如果是市區的話4500左右吧,如果你急著住而不是等升值,我建議你過完年後再看看形式,明年的形式還有待觀察,至少今年就不要買了咯!畢竟長沙是二線城市,降價這種沖擊波來的也慢些,明年可能對二線城市的沖擊會增大很多!
⑵ 期房降價多少算違約
摘要 不是的,法律規定,要看雙方對此是否有提前約定以及約定的補償或者賠償方式以及計算方法等。合同對雙方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應當根據合同約定履行義務、承擔違約責任,無法協商的,搜集證據去法院起訴維權買賣雙方自願達成了補償協議,在協議沒有達成前,購房人無權單方要求開發商給予差價補償。對於房價下跌退房是否屬於正常的要求,合不合理這都是雙方自願訂立的合同開發商與購房人協商,自願達成補償協議,對降價前已購房人進行退房或差價補償,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開發商應當履行該義務。
⑶ 又一地出「限跌令」!房子售價低於備案價不超15%,限跌令還有用嗎
在樓市發展不景氣的過程中,很多地方政府都推出了一些線低政策,也就是不希望房企降低房價進行售賣,可是在福建又有一個城市推出了限跌令,房子的售價低於備案價不能超過15%,希望通過行政命令來干擾房價的漲跌,但我覺得這個政策沒有多大用,畢竟房價上漲與下跌是一個經濟問題,很多開發商為了盡快回籠資金,也會想盡各種辦法降低房價出售。
為了保持房地產市場的平穩發展,穩定房,市的信心政府也各出其招,例如降低房貸利率,降低首付比例,有的城市推出了房票安置政策,都希望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刺激市民的購房慾望,降低當地的庫房成本,可是這些措施依然不能阻止開發商降價賣房,畢竟一旦企業的資金鏈出現了斷裂,那麼離破產就不遠了,房價下降是一個經濟問題,所以任何政策和行政干預都不會起到效果。
⑷ 房價「限跌令」和「限漲令」同時出現,樓市咋了
對於房價的印象,你是否還停留在「一直漲」中?
實際上,隨著「房住不炒」越來越深入人心,樓市的天平正在發生傾斜,甚至有些城市開始為房價下跌而煩惱,正在通過制定政策的方式限制房價跌幅。
多地喊話房企:「房價別跌了!」
相比於一線城市紛紛升級調控政策讓樓市退燒,部分三四線城市正在迎接「逆向」調控。
8月21日,湖南嶽陽發文規定商品房銷售的實際成交價格既不能高於備案價格,也不得低於備案價格的85%,成為了第一個祭出「限跌令」的城市。
8月31日,江蘇縣級市江陰也對樓市發文提出:嚴禁低價(如低於成本價、變相降價等)傾銷、打價格戰,堅決杜絕惡性競爭、降標降質、逾期交付等違規違法行為。
江陰的「限跌令」之所以引人關注,因為該地為經濟強縣,一個縣級市的經濟體量甚至高過了中西部地區的很多地級市。
備受關注的還有河北唐山。有媒體報道,唐山市政府在8月中旬約談了10家房地產企業負責人,旨在打壓惡意降價,保持市場健康平穩。而一年前,唐山還是樓市熱門城市,曾因房價上漲過快被主管部門約談。
據機構不完全統計,近段時間還有沈陽、菏澤、昆明、惠州、桂林等地發布了類似「限跌令」的政策。樓市的下半年開局,似乎就出現了像過山車一樣的急轉。
不是「不能降」,而是「別瞎降」
房價下降在很多人眼裡本應是好事,那為何亟需遏制這種情況呢?梳理發現,發布房價「限跌令」的大都以二線及三、四線城市為主,且大都經歷了樓市成交量的持續下滑。
以江陰為例,據江陰510房產網發布的數據,8月份江陰全市商品房成交975套,其中住宅成交780套,環比下跌22.92%。
從總體看,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在調控的持續加碼下,8月66城新房市場成交量環比持續下滑,8月單月僅一線城市成交量保持2成增長,二線、三四線城市成交量均不及去年同期。
「『限跌令』是直接對應了房企經營壓力增大、市場去庫存環境惡化等情況。通過惡意降價進行違規競爭,顯然不可行。」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
嚴躍進指出,房企為了盡快回籠資金採取以價換量的方式可以理解,但部分房企打起價格戰的主意就值得警惕了。嚴控惡意降價不代表政府不允許房價下跌,而是不允許借降價來干擾市場秩序。
「如果房企無序降價,可能會引起業主的反對,造成很多新的情況和問題,類似砸售樓處的現象。同時,如果房企無序降價,則會干擾營銷秩序,對於同類房企的業務開展會有沖擊。」
其實,房價「限跌令」也不是新鮮事。每次樓市回調,開發商中都會涌現「降價潮」。2014年、2017年、2019年等年份均有城市出台類似限制政策,也主要是以部分三四線城市為主。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指出:「如果不實施限跌令,任由開發商降價,可能會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狀況,品質最差的項目會先啟動營銷策略使價格下跌更厲害,而品質好的反而賣不出去,這是不公平的。」
「其次,拿地時間早、地價較低的開發商能夠承受更大幅度的價格下跌,而對於很多近期拿了高價地的開發商、給當地公共服務配套做出巨大貢獻的開發商,是不公平的。」李宇嘉說。
在業內分析人士看來,「限跌令」防止房價出現大漲大跌,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當前樓市已進入雙向調控時代,「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的基調下「穩」字當頭,防止大漲和防止大跌並存。
⑸ 「限跌令」來了 多地發布!更有多家房企因大幅降價被約談
現在的房企有多難?房住不炒的基調下,房價不怎麼漲了,但是有的城市正在為控制房價下跌而煩惱,正在通過制定政策的方式限制房價跌幅。
有網友評論稱,一般緊信貸,一邊不讓跌。房企的資金周轉難度加大。
多地出台房價限跌令!
據株洲日報報道,近日,有市民、網民反映金碧置業、融盛地產、博瑞地產、欣盛萬博、貝殼經紀等企業採取大幅降低銷售價格並明顯低於市場正常價格銷售或代理銷售新建商品房,嚴重擾亂房地產市場秩序。株洲市住建局隨後對上述企業項目負責人進行了約談,並計入企業信用不良記錄。
株洲市住建局要求上述企業全面整改:立即停止違規銷售行為,強化建築施工質量,確保樓盤品質;下架所有涉嫌低價銷售的房源信息;加強內部管理,對所有房源進行清理,依法依規發布房源信息;加強門店和從業人員管理,規范銷售服務行為,不得誘導消費者購買不符合交易條件的房屋;強調作為房地產行業從業主體,應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自覺維護購房者權益。
株洲的情況不是首例。
近日,江蘇江陰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正式發布《關於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若幹事項的通知》(下簡稱《通知》),政策目的直指穩房價,不能降價。包括江陰市在內,國內當前至少已有6個城市發布類似的「限跌令」。
比如江陰市,為遏制房價下跌,要求:1、所有房價款必須及時足額納入監管賬戶,接受相關部門的全過程、全額監管。2、商品住房銷售價格備案後,商品住房實際成交價格不得高於備案價格,嚴禁低價(如低於成本價、變相降價等)傾銷、打價格戰,堅決杜絕惡性競爭、降標降質、逾期交付等違規違法行為。3、情節惡劣,嚴重破壞江陰市房地產市場秩序和社會穩定的,取消所有批次預售改為現房銷售等等。
在此之前,昆明、岳陽、惠州、唐山等城市先後出台類似政策。
8月11日,昆明房協組織房企召開座談會,指出昆明房企若惡意降價將被約談,情節嚴重者將停止網簽,「由於近段時間以來昆明樓市多盤出現『大跳水』」,昆明市房協緊急組織TOP30房企及大型經紀公司召開」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工作要求座談會,嚴格控制惡意降價行為,嚴重者將被停止網簽。
8月9日,岳陽住建局發布《關於房地產市場新建商品住房網簽成交價格限制的通知》,其中明確商品住房銷售的實際成交價格不得高於備案價格,也不得低於備案價格的85%。
至於為何出台該項政策?據《華夏時報》,岳陽市住建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今年5、6月份,某開發商為了回籠資金,將旗下三個項目從備案價8000元/平方米左右降至5000元/平方米左右進行銷售,造成市場混亂,引起降價前買房市民的心裡不平衡。另外,該開發商的降價行為也影響了岳陽市其他樓盤的銷售,「住建局還是希望樓市平穩健康地發展,不能只限高,也要限低」。
此外,惠州(8月9日)、唐山(8月16日)等城市也先後出台「限跌令」,保障市場平穩運行。
房價不許跌?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在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看來,當前樓市已進入雙向調控時代,防止上漲和防止下調並存。今年的政策出台十分密集,僅8月全月,全國各地城市累計已發布超過68次的房地產調控政策,疊加1-7月份的352次,2021年來累計發布關於房地產調控的政策已經突破420次。對比2020年1-8月房地產調控政策的368次,今年以來房地產調控政策發布次數全面刷新歷史紀錄。
對於限制房價跌幅,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此類政策使得大家對於全國市場有更為清晰的理解,即,不是所有城市房價都在上漲,部分三四線城市反而面臨去庫存的壓力,房價出現較強下行沖動。折射的是部分非熱點三四線城市在強調控之下成交持續低迷。
對於此類降價現象管控,其實質在於,去庫存壓力大,結果導致房企營銷出現亂象,紛紛打價格戰,結果導致了各類交易秩序的混亂。
如果這些城市出現房價過快下跌的情況,會給樓市帶來很大風險。比如此前購房的業主不滿降價要求退款,甚至出現過度維權,一些炒房客違約,可能影響金融穩定,一個樓盤降價,其他也跟著降價,造成相互「踩踏」……然而,一旦房價過快下跌,可能給整個經濟社會帶來巨大影響。
限跌政策的出台也提示我們,後續需要關注一些非熱點三四線城市的樓市,如何積極去庫存和確保營銷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也是後續所需要做的內容。理性看待此類「限跌令」,對於我們更全面看待當前房地產市場是有積極作用的,即房價大漲大跌都要面臨管控,以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
⑹ 多地規定房價跌幅不能超15%!「限跌令」讓房企進入了哪些進退兩難之地
限跌令導致很多開發商賣不出房子,但真正想買房的消費者也買不起房子。
這是一個非常尷尬的現象,但很多地方的房價橫盤在非常高的位置之後,因為普通消費者的購房能力相對有限,很多人的收入也沒有辦法維持當地的高房價,這也導致當地的房地產交易量越來越少。在這種情況之下,即便房地產開發商想要主動降價,很多城市也不允許開發商的降價幅度達到15%以上,所以開發商確實面臨兩難的處境。
多地推出了相應的房地產限跌令。
為了進一步穩定房地產的行情,同時為了打擊擾亂市場的行為,全國很多城市相繼推出了房地產的限跌令。在此之後,一個地方的樓盤的降價幅度不能在短時間內超過15%,房地產開發商也不能通過其他形式變相降價。對於廣大購房者來說,很多人並不看好這個措施,因為大家普遍認為買房和賣房本身就屬於市場交易行為,這個行為不應該受到過度限制。
⑺ 限跌令來了!3個城市官宣,不準降價太猛
樓市又出調控了,不過這次不是杜絕漲價的,而是禁止降價的。官方出台文件限制開發商降房價,這消息還是有些新鮮的。
據悉,目前已有3個城市官宣,不準降價太猛。
早在2019年,大連市就發布了限價令,當時大連也作出規定,新房不準漲價,但跌幅也不得超5%。
據多家媒體報道,湖南嶽陽近日出台樓市新規,要求中心城區新房銷售的實際成交價不得高於備案價格,也不得低於備案價格85%。
具體來看一下,
為了控制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2021年8月9日,湖南省岳陽市住建局下發了《關於房地產市場新建商品住房網簽成交價格限制的通知》,要求中心城區新建商品住房銷售價格在備案後,實際成交價格不得高於備案價格,但也不得低於備案價格的85%。也就是說降價幅度不能超過15%,否則就不給網簽了。
每個樓盤的地塊項目在取得預售許可證的時候,在房管局都會有一個備案價,簽約價格要是超過備案價一般是網簽不了,像在昆明政府要求地產商嚴格執行「一房一價」明碼標價制度。嚴禁捂盤惜售。
商品住房實際銷售價格不得高於預售價格,不得以「價外加價」等方式超出預售價格對外銷售,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標明的費用。自接受商品住房銷售價格管理6個月內,每月實際銷售均價不得高於同項目、同品質、同類型最近一個月的商品住房合同網簽備案均價。預售價格6個月內不得申請調整,一年內,商品住房合同網簽備案均價上浮不得超過6%。
在全國控漲的聲音中,突然冒出來這么一條。引起了各方關注。原因是近期越來越多的開發商為回籠資,不斷地打折促銷。有的直接喊出七折銷售的口號,導致市場混亂。其實這不是「限跌令」的首次登場。在過去房地產商們甚至會聯合起來一起控價、限制房價下跌、這已是地產圈裡心照不宣的潛規則。近三個月以來,岳陽成交均價明顯下滑。1-5月的成交均價在7500元/平左右,而6月-8月的成交均價已經降至6500左右。
昆明是什麼樣的情況呢?
據消息,由於近段時間以來昆明樓市多盤出現「大跳水」,昆明市房協緊急組織TOP30房企及大型經紀公司召開「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工作要求座談會,嚴格控制惡意降價行為,嚴重者將被停止網簽。
以昆明來說,受調控政策收緊和全國房地產環境改變的影響,昆明房價最近一直在跌。
昆明滇池邊的陽光城•滇池半山項目,在8月1日推出過一批以工程抵款房名義進行優惠促銷的房源,優惠下來價格在10000~11000元/平方米,建築面積98-143平方米的洋房最低價9980元/平方米。
而在搞促銷之前,該項目的毛坯洋房均價約16000元/平方米,部分高價房源達到19000元/平方米。
活動價比原先的價格降了三分之一。
這一活動引發了之前購買該項目的業主維權,向開發商討說法,要求退款。
除此之外,呈貢斗南片區綠地海之城,之前的均價是1.2萬元/平方米,交3萬元可享一口價優惠,按揭一口價9162元/平方米起,全款8597元/平方米起,單價足足降了3000-3500元。
同樣有觀滇視野的卓越滇池晴翠項目,高層售價為12000元/平方米,部分可觀滇房源價格15000元/平方米,但最近推出的特價房卻低至9000多元/平方米。
正因為多個項目降價太猛,昆明市才緊急召開會議,約談了幾十家房企,要求他們打折促銷、降價都不能太猛,否則不能網簽。
與岳陽、大連所不同的是,昆明並沒給出具體的限定跌幅,只說不能惡意降價,不能降價過猛。
過去幾年,一些三四線城市房價大幅上漲,甚至某些縣城房價破萬。這背後主要大規模的造城和城市化以及貨幣寬松政策。
如今城市化進程放緩、棚改消失、利率上浮。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就要面臨基本盤的考驗。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省會城市人口不斷膨脹,而149個地市人口下滑,多數縣城人口持續流失。
說明樓市正在加速分化,三四線城市的房價正在喪失上漲動力。
近兩年來樓市調控越發嚴格。一邊是對熱點城市的新房、二手房的「限價令」,很明顯,房價大漲會放大金融風險,而房價斷崖式下跌,影響同樣會波及金融系統。
對三四線城市新房的「限跌令」,這進一步說明了「穩定」是樓市最確定的關鍵詞。既要防範大漲又要防止大跌,使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繼續讓房地產做好國家經濟的「蓄水池」。
⑻ 樓市網傳「限跌令」屬實嗎
屬實,限跌令旨在限制房價跌幅的行政令。
2021年8月21日,湖南省岳陽市出台新規,中心城區新房銷售的實際成交價不得高於備案價格,也不得低於備案價格85%,否則將不能網簽。這是2021年全國首個旨在限制房價跌幅的「限跌令」。
2021年8月31日,江蘇縣級市江陰也針對樓市發文,嚴禁低價(如低於成本價、變相降價等)傾銷、打價格戰,堅決杜絕惡性競爭、降標降質、逾期交付等違規違法行為。除此之外,昆明、惠州、唐山等城市也先後出台類似政策。
拓展資料:
為何我國房價不允許大跌?
第一,房地產開發商將消失
隨著樓市調控的深入,房價上漲勢頭被扼殺,但拿地和建房的成本,還在連年上漲,開發商利潤空間被壓縮,甚至一些房企在虧本經營,如果小幅降價,還能用過去的盈利抵充虧損,一旦降幅多高,入不敷出,資金斷裂,就會出現破產危機。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曾直言,如果房價下跌超過30%,那所有房地產企業都消失了,而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認為20%就是房價下跌的底線。一旦房價真的跌破底線,房地產開發商徹底消失了,對其他實體行業也將產生負面影響。
第二,房地產關聯著眾多行業
房地產關聯著眾多行業的興衰,最直接相關的就是建築行業,就比如最近負面新聞滿天飛的恆大地產集團,因為開發商欠下了承建商巨額工程款,建築公司無法按時給員工支付工資,選擇停工抗議,工地停工,農民工也將失去收入來源。如果房價遭遇大跌,房地產企業都消失了,建築公司僅靠城市基建工程難以維持,建築行業也將會迎來大規模破產和裁員潮,此外,房地產還關聯著建材、裝修、傢具、家電等等行業的發展,如果房價大跌,房地產不景氣,這些行業都會受到波及。
第三,或將誘發大規模斷供潮
房地產企業負債規模高,如果企業破產,萬億欠款還不上,銀行賬面將會出現大窟窿;而且房地產企業破產也會導致樓盤爛尾,業主極有可能團結起來棄房斷供;還有那些高價接盤的剛需,在遭遇房價暴跌後,房產的價值還不及房貸的本金和利息高,將會有大量已買房的業主選擇棄房斷供,樓市出現大規模斷供潮,銀行出現大量壞賬、呆賬,將會引發系統性金融危機。
第四,將有大量工作人員失業
房價大跌後,只有極少部分已經籌集好購房款的人,可能有低價撿漏的機會。但更多的人將會面臨失業問題,不僅房地產相關行業人員會失業,其他實體企業也會受牽連。要知道銀行是各大企業主的資金輸血管,一旦金融機構賬面出現漏洞,就會想辦法追回之前的欠款,也會停止繼續放貸給企業,企業被金融機構斷奶後,經營環境更加惡劣,要麼是破產倒閉,要麼是降薪裁員艱難維持,屆時將會有大量工作人員面臨失業和收入下滑的問題,對於那些沒有財富積累的人,溫飽都難以解決,就更不會考慮買房問題了。
⑼ 為什麼限跌令規定房子降價不能超過15%
一方面,房價上漲之後,一些三四線城市和縣城也在大力發展房地產行業,造成當地住房供應量過大,脫離了當地人群的需求 ,導致去庫存壓力比較大,所以會出現大幅降價的營銷亂象。
而且當一二線城市房價開始降溫的時候,三四線城市的反應就會比較大,房價下跌明顯。
另一方面,今年以來,樓市調控政策不斷升級,房企的融資也是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一部分房地產公司就急需打折甩賣,回籠資金。
其實,樓市調控本身就不是單純的追求房價降溫,房價大漲會放大金融風險,而房價斷崖式下跌,同樣會引發次生災害,所以大漲和大跌都是調控的方向。樓市調控的主基調一直都是「穩」,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的發展才是最終目標。
⑽ 長沙房價降了嗎
目前沒有明顯的松動。看全國的大趨勢,應該會有下降空間,但是也不要指望降到很低的水平。因為這幾年建的房子恰逢全國通貨膨脹,物價很高,人工上漲很高,建房的成本也增加了不少。如果市內2環之內降到4千以內完全可以出手。接近07年底那輪小降價風潮時的價格應該是比較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