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玉醫價格多少
A. 西藏旅遊哪些地方好玩,認識不一樣的西藏
去西藏旅遊不容錯過的景點:
走進拉薩——聖殿布達拉宮
在大昭寺虔誠轉經,觀看一場辯經儀式
徜徉西藏神聖湖泊——納木措
觀賞山峰峽谷奇觀:山南、日喀則、雅魯藏布江大峽谷
感受林芝江南風情
仰望神山——岡仁波齊
西藏旅遊線路——遊玩以上精華景點,有沒有比較合理的旅遊線路?
西藏幅員遼闊,景點眾多,要想細細遊玩,估計需要一年半載吧!不過遊玩西藏的精華景點,安排7-9天就可以了!
下面小編給大家推薦一個比較全比較經典的旅遊線路:
原文通道:去西藏旅遊必看!不容錯過的西藏旅遊景點推薦dfhk!
拉薩——林芝——山南——日喀則——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納木措(經典大環線)
西藏旅遊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
西藏一年四季都很美,無論什麼時候去西藏旅遊都不會讓你失望!夏季是西藏旅遊的高峰期,這時候景點門票、酒店住宿比較緊張!
一定要在網上提前預定!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建議大家錯峰出行,春秋季節去西藏旅遊!
不建議冬季去西藏旅遊,冬季由於大雪封山,阿里、納木措等地不適合旅遊!雖然冬季西藏山川最為壯觀,能見度最高,但安全起見,不建議出行哦!
西藏旅遊攻略——去西藏旅遊酒店怎麼樣?餐飲費用貴嗎?
西藏旅遊酒店住宿須知:
西藏的酒店和客棧主要分布於拉薩市區內、火車站周邊,豪華酒店一般500-1000元/間,經濟酒店一般200-300元/間,普通青年旅舍一般在100元/床位!
西藏其他地區的住宿費用比拉薩要低一些。大家不管選擇什麼樣的酒店,最好先提前在網上定好,來了後直接入住,可以省一大筆時間的。
如果不想花費大量時間選擇酒店,也可以直接交給專業旅行社預定,不僅省心,而且十分價格十分實惠,畢竟他們有低價渠道。
西藏旅遊餐飲須知:
西藏餐飲花費彈性較大,大約30-100元/天。甜茶通常按杯算,只要7角錢一杯,酥油茶一般10元/壺,一份糌粑大約7元,而一些價格較貴的特色菜如林芝石鍋雞,價格則接近100元/份。
所以去西藏旅遊餐飲費用,主要由自己的預算決定!
西藏旅遊攻略——西藏旅遊注意事項有哪些?
1、去西藏旅遊,會面臨高原反應,心臟病、高血壓、哮喘病人群、嚴重感冒患者、孕婦、貧血、低血糖女性、年齡低於8歲的小孩、年齡超過60歲的老人等體質差的人不適合去西藏旅遊!
2、必帶物品:一份詳細的線路圖、各類電子產品、身份證、邊防證等重要證件!
3、衣物:西藏在春、秋季節都比較寒冷,抓絨沖鋒衣、加厚保暖內衣、厚羽絨服是必要的,帽子、圍巾、手套這些小件也必不可少。
西藏夏季舒適清爽,但早晚溫差大,白天溫度在25℃左右,夜晚會降到10℃。白天最好穿長褲長袖,晚上加一件外套即可。一些海拔極高的地帶,如納木措、珠峰大本營、阿里地區,即使夏季也要穿沖鋒衣或羽絨服。
4、如果在西藏休閑游,穿輕便的運動鞋即可;如果是戶外登山游,最佳選擇是硬底高幫的登山鞋。
5、到了西藏以後少運動、多補充水喝維生素、備一些常用葯!
為緩解高原反應,紅景天,建議提前十天左右開始服用;高原安,可以臨時解決輕微高反症狀;諾迪康膠囊,西洋參,可以緩解極度疲勞症狀;百服寧,可以緩解高原反應引起的頭痛!
6、西藏日照時間長,氣候乾燥,做好防曬准備:帶上太陽鏡、遮陽帽、防曬霜、保濕霜、潤唇膏等!
7、風俗禁忌。不亂碰當地寺廟,人文古跡的東西,不亂說話就行。
8、西藏許多住宿的地方不提供洗漱用品,最好自備牙膏、牙刷、毛巾、洗發露、沐浴露、拖鞋等。
9、隨身攜帶保溫杯,不僅可以補充水分,還能驅趕寒氣。高原地區天氣變化快,尤其夏天和午後多雨,隨身攜帶雨傘或雨衣是十分必要的!
B. 最近想出去玩了,有沒有旅遊推薦的地點
最近想出去玩,如果是打算在國內旅行的話,那麼推薦大家可以到雲南旅行。
首先可以先乘坐飛機先到達大理,白天的時候可以先去大理古城逛一逛,古城距離洱海的距離也比較近,可以直接步行到洱海。但是在洱海至少要安排兩天的時間,可以提前預約洱海邊的客棧,晚上的時候還可以在房間欣賞洱海的美景。
C. 國家認定的八十二位藏傳活佛名單
根據國家宗教管理法規,2007年9月1日出台的《藏傳佛教活佛轉世管理辦法》(以下簡稱 《辦法》。《辦法》共14條包括立法目的轉世原則轉世條件、審批程序佛教團體職責違法處罰等。《辦法》規定活佛轉世不受境外任何組織個人的干涉和支配。
宗教事務局網站的數據則顯示 中國現有藏語系佛教寺院3000餘座,活佛1700餘人。
一般活佛地位最低,來源很多,如通過考試格西學位獲得活佛稱號,一些世俗貴族為獲得活佛頭銜以重金捐買。解放前青海佑寧寺就有這樣的活佛近百名,塔爾寺有六七十名。他們在清代不入冊可以隨時增減可以轉世也可以停止轉世。
四川省藏傳佛教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張煒明介紹,目前包括1956年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改革以前就存在的改革後依政策核批的以及各教派寺廟自行認定的和各種假冒活佛,藏族地區的活佛數量早已過萬。目前的政策就是限制數量不許新的轉世系統產生,規定1個大寺3個活佛,中等寺廟2個活佛,小的寺廟1個活佛。而藏區每個縣都有活佛尋訪領導小組,隸屬於宗教局,但形同虛設,寺廟都自己尋找靈童。以德格縣為例,按傳統延續下來的活佛,到目前為止共有198個,而政府只批准了27個。
二:據國務院新聞辦6日發表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成功實踐》白皮書介紹,目前,西藏有各類宗教活動場所1787處,住寺僧尼4.6萬多人;現有活佛358名,其中60多位新轉世活佛按歷史定製和宗教儀軌得到認定。
多年來,中央政府和西藏自治區政府,充分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權利,各種宗教、各個教派都平等地得到尊重和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和宗教信仰依法受到保護。
白皮書說,在西藏自治區,各大宗教的各種傳統節慶活動正常進行,大型宗教活動如轉神山神湖活動、薩噶達瓦節、展佛節、跳神節、朝覲等40多種群眾性重大宗教節慶活動得以保護和繼承。信教群眾家中幾乎都設有小經堂或佛龕。每年到拉薩朝佛敬香的信教群眾達百萬人次。為滿足不同信教群眾的宗教需求,目前西藏還有清真寺4座,天主教堂1座。這些宗教也依法得到了尊重和保護,依法依規開展正常宗教活動,與其他宗教平等和諧相處。
活佛轉世制度作為西藏宗教特有的信仰和傳承方式,得到國家和西藏自治區各級政府的尊重。藏傳佛教僧人學經制度不斷完善。在北京和拉薩分別建有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和西藏佛學院,作為藏傳佛教高級宗教人才培養基地,系統招收培養藏傳佛教教職人員。西藏60多座各教派寺廟開辦有寺廟自辦的學經班,完全按照傳統習慣進行宗教學修和學位學銜的考核晉升。
2005年開始,每年在北京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舉行藏傳佛教「拓然巴」高級學銜考試和授予儀式,在大昭寺和拉薩三大寺進行格西「拉讓巴」學位考試。截至目前,已有84名學經僧人獲得了格西「拉讓巴」學位,46名僧人獲得了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拓然巴」高級學銜。
D.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要慢慢找了:青藏鐵路全長1956公里,有960公里的海拔高程在4000米以上,其中550公里的地段穿越高原常年凍土地帶。其最高點位於海拔5072米,常年白雪皚皚的唐古拉山埡口,被譽為「離天最近的鐵路」和「世界上最高的鐵路」。修建青藏鐵路是黨中央、國務院在進入新世紀之際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國家「十五」四大標志性工程之一,是西部大開發的重點工程之首。
青藏鐵路北起青海省西寧市,南至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全長約1956公里,其中西寧至格爾木約846公里已於1984年建成。將要動工修建的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從青海省西部重鎮格爾木市火車站引出,過南山口後,上青藏高原腹地,途經納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進入西藏自治區,再經安多、那曲、當雄、羊八井,至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線路走向與青藏公路基本並行。青藏鐵路穿越了可可西里、三江源、羌塘等自然保護區,因其獨具特色的環保設計和建設,也被稱之為中國第一條「環保鐵路」。
青藏鐵路是當今世界海拔最高、最長的高原鐵路。線路經過地區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有960公里,翻越唐古拉山線路最高處達5072米;經過多年連續凍土地段550公里,經過九度地震烈度區216公里。沿線高寒缺氧,生態環境脆弱,地殼運動活躍。在這樣的區域修建鐵路,具有很強的探索性和科研性,建設任務艱巨。風火山隧道,是世界上最高的鐵路隧道;位於海拔4767米的昆侖山隧道,全長1686米,被成為世界上最長的「凍土隧道」。
青藏鐵路的修建,將結束西藏自治區不通鐵路的歷史,進一步改善青藏高原的交通條件和投資環境,促進西藏資源開發和經濟快速發展。對加強內地與西藏的聯系,促進藏族與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增進民族團結,造福沿線人民,將發揮重要作用。
青藏鐵路東起青海西寧,西至西藏拉薩,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經過四年建設,於2006年7月試通車。它將成為世界最著名的高原黃金旅遊線路。9處世界級的旅遊資源,還分布著包括藏傳佛教聖地塔爾寺、金銀灘原子城、察爾汗鹽湖、玉珠峰、拉薩古城、八廓街等在內的23處國家級旅遊資源,以及6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風景名勝,193處普通級旅遊資源。在這些無以倫比的自然景觀背後,還映襯著千百年來積淀的以藏文化�誦牡拿褡邐幕�骯邸1�蟮睦�肺幕�挪�蛻衩氐牟刈遄誚濤幕�朊褡宸�巍⒚褡甯櫛琛⒚褡逑八住⒚褡逡揭┑確岣歡嗖實牟孛褡宸縝椋�餐�鉤閃飼嗖馗咴�┐缶�睢⒍讕嚀厴�牡賾蛭幕�糜巫試礎?/p>
進藏列車
高原進藏列車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列車車廂,車廂有兩套供氧系統。為抵禦青藏高原風沙大、紫外線強等惡劣的自然環境,進藏列車實行全封閉;廁所採取真空集便器,廢物廢水有專門設備回收;車廂與車廂的連接處,採用了密接式車鉤,不會漏風。為了應對青藏高原的缺氧環境,進藏列車車廂內的氧氣濃度、溫度、壓力都可以保持均衡。
每輛列車的配置幾乎與飛機一樣,有兩套供氧系統:一套是「彌散式」供氧,通過混合空調系統中的空氣供氧,使每節車廂含氧量都保持在23%,旅客如同進入「氧吧」;另一套是獨立的介面吸氧,如果有旅客需要更多的氧氣,可以隨時戴上面罩呼吸,以免旅客出現高原反應。這個列車如果是行走在4千多米海拔的時候,你的感覺就好像在3千多米,實際的海拔高度,能夠降低1千多米,這樣來緩解由於高原缺氧給旅客帶來的不適。
此外,進藏列車內部裝飾既豪華現代,充分展現青藏地區的民族風情,還會設立舒適的餐廳和供洗浴的衛生間。除配備供氧設備外,還預備配置醫務人員、器械及葯品,建立遊客生命保障系統,幫助客人平穩的適應高原氣候,減輕高原反映。
行車時間
滬藏線列車全程運行時間預計在52小時左右。成都至拉薩預計45小時。西寧至拉薩預計22小時。格爾木至拉薩預計12小時。
青藏鐵路的世界之最
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鐵路:鐵路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達960公里,最高點為海拔5072米。
世界最長的高原鐵路: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全線總里程達1142公里。
世界上穿越凍土裡程最長的高原鐵路:鐵路穿越多年連續凍土裡程達550公里。
海拔5068米的唐古拉山車站,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鐵路車站。
海拔4905米的風火山隧道,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凍土隧道。
全長1686米的昆侖山隧道,是世界最長的高原凍土隧道。
海拔4704米的安多鋪架基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鋪架基地。
全長11.7公里的清水河特大橋,是世界最長的高原凍土鐵路橋。
建成後的青藏鐵路凍土地段時速將達到100公里,非凍土地段達到120公里,這是目前火車在世界高原凍土鐵路上的最高時速。
來源: 行家帶你游西藏
青藏鐵路的環境保護(簡介)
青藏鐵路的修建會對當地環境造成影響嗎?
首先應明確「環境」的概念。從大環境來說,青藏高原面積122萬平方公里,而修建鐵路所影響的范圍最多僅在線路兩側各500米內,青藏鐵路全線也不過1000平方公里,而且呈線狀分布,可以說修建青藏鐵路不會對整個青藏高原的大環境產生影響;從小環境來說,修建這樣的大型工程,
肯定會在工地范圍內,對當地局部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鐵一院從一開始設計青藏鐵路,就已經把維護生態和環境保護作為一條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因此,青藏鐵路大部分是沿青藏公路走行,基本上沒有新開辟通道,而且設計方案中還採取了一系列專門的環境保護措施,這就把對高原生態的擾動降到了最低程度。從長遠看,青藏鐵路的修建,不但不會破壞環境,反而對青藏高原大環境的保護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其次,西藏缺乏煤炭資源,人均產煤量只有6公斤,通過青藏公路運進區內的煤炭成本非常高,每噸達600多元,而在西寧,這一價格僅為160~200元。昂貴的煤價,造成了能源結構的極度不合理。目前農、牧區的主要生活能源為木材和畜糞,在線路所經的藏北地區,居民主要靠砍伐坡地生長的爬地松作燃料,而低矮的爬地松往往需要幾十年的生長期,這對當地脆弱的生態環境產生了不可低估的破壞作用。鐵路的建設,可以將西北地區豐富的煤炭、石油資源通過經濟、便捷的通道運進西藏,滿足西藏對能源的需求,從而為西藏改變能源結構、制止盲目砍伐森林草場、保護生態環境作出積極貢獻,具有極其深遠的意義。
同時,青藏鐵路投入運營後,必然會成為旅遊及進出藏物資運輸的主要方式,分流目前青藏公路龐大的運輸車隊,從而起到減少汽車尾氣排放,進一步改善青藏高原大氣質量的積極作用。
另一方面,鐵路的修建將直接拉動青藏兩省區經濟的發展,加速城鎮化和產業化的步伐,促進產業結構的進一步調整,這將使很大一部分牧民轉變為工業、建築業和其他行業人群,從而大大降低了草原和植被的負荷,既保護了生態,又實現了可持續發展,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青藏鐵路對自然保護區有影響嗎?
青藏鐵路將要經過可可西里、三江源(長江、黃河、瀾滄江)等自然保護區,但線路通過地區是兩大保護區的邊緣交界地帶,並沒有從其中任何一個區內穿越,因此對保護區的生態和野生動物基本上沒有影響。同時,鐵一院在設計中還專門預留了供野生動物遷徙的專用通道,這在我國的鐵路建設史上還是很少見的。
具體採取了哪些有利於環保的工程措施?
1、高原植被的保護與恢復
線路所經多為高原草甸地區,受嚴酷的氣候條件控制,植被生長非常緩慢。施工中因取、棄土,路基占壓不可避免地要破壞部分高原植被,對植被難以生長的地段,採用分段施工,逐段移植的方法,將每段路基劃分為若干個施工段,將本段取土坑及路基基底草皮鏟下後,及時移植到已先期施工完畢的路基邊坡和取土完成後的取土場地表,使對地表植被的破壞減少到最小程度。
對昆侖山以南,自然條件稍好的地段,進行人工培植草皮的試驗,精選適合高原生長的草種,輔以噴播、復膜等技術,恢復地表植被,將鐵路沿線建成綠色長廊。
2、凍土環境的保護
多年凍土,特別是高含冰量凍土對地表的擾動十分敏感。地表一些不大的改變都可能引起多年凍土不可逆的變化,因此在凍土地區築路要特別注意保護環境。從工程的角度看,保護環境對保護凍土、保護路基穩定也是十分必要的。要合理選擇取、棄土位置,取土點應選擇離開線路的低矮丘包,取土深度應不大於上限。
3、嚴格控制"三廢"排放
對線路所經的可可西里、三江源、羌塘等自然保護區,應嚴格控制廢棄物排放。列車採用密閉設計,既克服了高原缺氧,又防止了廢棄物污染沿線環境。對高原各中心站的取暖可使用燃油鍋爐、電暖爐或利用太陽能等環保型能源,垃圾在指點車站定點排放,集中處理。各中心站的生活污水經處理達標排放
E. 怎樣拜一位藏傳佛教的師傅
1. 看大乘佛經,以盡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嚴經》,都看文言文 、白話文對照的:《金剛經》《大般涅磐經》《法華經》《地藏菩薩本願經》《圓覺經》《楞伽經》《凈土諸經》等。
2. 看修行的書,明理不求實證,則無意義。目前時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藏區的大圓滿法,能即生開悟。大圓滿法,天賜眾生福澤,能修習,當累世修的機緣,甚難得!
六祖以後,禪宗已不適合人的根性,能度脫現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圓滿法了。正如蓮華士大師所預言:鐵鳥(飛機)飛翔時,大圓滿法將傳遍世界。
推薦修行的兩本書:母音老人著《大手印淺釋》。
丹貝旺旭仁波切著《金剛密乘大圓滿》。
修習大圓滿法,須拜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為師,灌頂修行。
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不僅僅是開悟,且證量足,能夠灌頂加持,並非是普通意義上的活佛摩頂。
去青海省果洛洲久治縣的德合隆寺
去拜: 丹貝旺旭仁波切 為師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縣阿宗寺 :江央確吉寧瑪仁波切
修習大圓滿法,能即生開悟 !
3.所謂念念修行,就是終生念一佛名,念到一心不亂。從而能往生極樂世界。
(念佛名:一是消業障;二是佛力感應加持)
(當然要持戒、行善、發願、生菩提心)
(生真信,發切願,志誠懇切,念佛名號。勿用觀心念法,當用攝心念法。楞嚴經大勢至菩薩說,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念佛時,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聽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攝於佛號,則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嗅別種氣味,身也不會懶惰懈怠,名為都攝六根。都攝六根而念,雖不能全無妄念,校彼不攝者,則心中清凈多矣,故名凈念。凈念若能常常相繼,無有間斷,自可心歸一處。
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晨朝十念,僅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此以一句佛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則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不但去妄,最能養神。隨快隨慢,了無滯礙。從朝至暮,無不相宜。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彼則身勞而神動,此則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時,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復攝心記數。則憧憧往來者,朋從於專注一境之佛號中矣。大勢至謂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利根則不須論。若吾輩之鈍根,舍此十念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大難大難。又須知此攝心念佛之法,乃即淺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議法。但當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見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茲中喪,不能究竟親獲實益,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時。若靜坐養神,由手動故,神不能安,久則受病。此十念記數,行住坐卧皆無不宜。卧時只宜默念,不可出聲。若出聲,一則不恭,二則傷氣,切記切記。——凈土宗念佛法門)
而開悟、明心見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滅,後念未起,一念不生,迴光返照,了了分明,當下抓住,覺性顯前——《大手印淺釋》
《金剛密乘大圓滿》:有所謂:「內觀心性,向內觀!」之口訣。
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觀。
此偈誦的意思是說:使能想、能念之心識,向它自己稍微地內轉;稍微地內向;輕微地內收,這樣便能認識本覺。華智仁波切說由此不能認識的話,便再也沒有其他辦法可以認識了。當以自心稍許向內輕微地觀於它自身的時候,會有一種遠離一切散亂分別的赤裸明清,這就是覺性。
念:
南無(音:那摩)阿(音:a) 彌陀佛
南無(音:那摩)觀世音菩薩
南無(音:那摩)地藏王菩薩
4.修行需要先消業障,在消業障方面《地藏菩薩本願經》甚佳,讀經、念:南無(音:那摩)地藏王菩薩 名號。
《地藏菩薩本願經》:更能每日念菩薩名千遍,至於千日,是人當得菩薩遣所在土地鬼神,終身衛護,現世衣食豐益,無諸疾苦,乃至橫事不入其門,何況及身。是人畢竟得菩薩摩頂授記
F. 葯師珠,什麼是一線葯師珠怎樣鑒別老葯師珠藏家新寵
「葯師珠」一名的由來,據說若在密封的小空間中,將葯師珠握於手掌中心,令其珠體溫度升高,一段時間後開啟,則會自然散發出一股葯香味道,因而得名。 而傳說中,葯師珠還有療病與避邪的功效。一線葯師珠葯師珠的年代大約屬於公元前2000 ~ 4000年時期,考古學家們陸續在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等國家找到此類天然的珠子。也許是由於貿易互相來往的因素,在喜瑪拉雅山脈群周圍的國度,過去與現在也持續大量地發現葯師珠的蹤跡。 西藏供葯師一般是火供。葯師珠的功能葯師珠過去是一種吉祥物而且具有貿易珠及避邪作用的功能。由於外形呈圓形,很適宜用來當念珠使用,尤其是佛教弟子以葯師珠來修持葯師法門,更可達到心神合一的效果,吉祥如意,所求願滿。但要注意的是,葯師珠串成項鏈或手鏈使用時,最好在中間放置軟質的隔珠,以免磨損。葯師珠又稱圓線珠,外形多為扁豆型的珠身,而珠身中間有一條白色的條紋,每顆葯師珠的紋路都是天然形成的,屬於天珠族群的一種。「葯師珠」一名的由來,據說若在密封的小空間中,將葯師珠握於手掌中心,令其珠體溫度升高,一段時間後開啟,則會自然散發出一股葯香味道,因而得名。 而傳說中,葯師珠還有療病與避邪的功效。葯師珠又稱西亞圓線珠,藏語稱【lu mei或 ra mei】外形多為扁豆型的珠身,從出土資料來看製作年代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7世紀到公元前6世紀。葯師珠為纏絲瑪瑙類,珠身中間有一條白色的條紋,又稱為圓線珠,每顆葯師珠的紋路都是天然形成的,屬於天珠族群的一種。以筆直一線為絕佳上品!古代波斯國和薩珊王朝的貴族們對此類珠子情有獨鍾。 「葯師珠」一名的由來,據說若在密封的小空間中,將葯師珠握於手掌中心,令其珠體溫度升高,一段時間後開啟,則會自然散發出一股葯香味道,因而得名。而傳說中,葯師珠還有療病與避邪的功效。是供養和修持葯師佛的必備品。 葯師珠的年代大約屬於公元前2000 ~ 4000年時期,考古學家們陸續在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等國家找到此類天然的珠子。也許是由於貿易互相來往的因素,在喜瑪拉雅山脈群周圍的國度,過去與現在也持續大量地發現葯師珠的蹤跡。 1388年, 明洪武二十一年曹昭撰著《格古要論》,共3卷。上卷分古銅器、古畫、古墨跡、古碑法帖四論,中卷分古琴、古硯、珍奇(包括玉器、瑪瑙、珍珠、犀角、象牙等)、金鐵四論,下卷分古窯器、古漆器、錦綺、異木、異石五論,共13論。它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古物鑒定專論。《格古要錄》書中所詳細的記載了合子瑪瑙和截子瑪瑙。此類珠子確切說應該叫圓線珠,真正的葯師珠俗稱腰纏玉帶。 標準的葯師應該是黑色或深褐色底色的瑪瑙上,居中一條白線。葯師珠應該以底色深、白線規整而粗,顏色對比強烈,個頭大為好。葯師珠就是瑪瑙珠,所以可以按照鑒別老瑪瑙珠的方法看葯師珠。葯師珠過去是一種吉祥物而且具有貿易珠及避邪作用的功能。由於外形呈圓形,很適宜用來當念珠使用,尤其是佛教弟子以葯師珠來修持葯師法門,更可達到心神合一的效果,吉祥如意,所求願滿。但要注意的是,葯師珠串成項鏈或手鏈使用時,最好在中間放置軟質的隔珠,以免磨損。 另外說法此類珠子是葯師佛手執之念珠, 葯師珠代表葯師佛的佛眼庇佑。因葯師佛修法選用此珠,故而得名。可當做念珠使用,尤其在修葯師法門時使用,在藏傳佛教的宗教用品中有著重要得地位,深受信徒與收藏家得青睞,在古老得藏醫學中,品質上乘得葯師珠還可以做入葯之用。老藏醫認為藉助一些大自然神秘得力量可以達到驅邪避諱得作用。葯師佛手持之念珠,讓人少煩惱,增福壽、解除煩憂、消除惡氣、平安順心,增福增壽,具有財源廣進事業順利平安吉祥健康的意義,適合各種生相大德。葯師佛又叫做葯師如來、大醫王佛、十二願王。為東方凈琉璃世界之教主等稱號。據《葯師琉璃如來本願功德經》載,日光遍照菩薩與月光遍照菩薩同為葯師佛的二大脅士。月光菩薩和日光菩薩同為無量無數菩薩眾之上首,依次遞補佛位,悉能持葯師如來之正法寶藏。 葯師佛面相慈善,儀態庄嚴,身呈藍色,烏發肉髻,雙耳垂肩,身穿佛衣,坦胸露右臂,右手膝前執尊勝訶子果枝,左手臍前捧佛缽,雙足跏趺於蓮花寶座中央。身後有光環、祥雲、遠山。葯師佛之形像,據葯師琉璃光王七佛本願功德念誦儀軌供養法載,左手執持葯器(又作無價珠),右手結三界印,身著袈裟,結跏趺坐於蓮花台,台下有十二神將。此十二神將誓願護持葯師法門,各率七千葯叉眷屬,在各地護佑受持葯師佛名號之眾生。又一般流傳之像為螺發形,左手持葯壺,右手結施無畏印(或與願印),日光、月光二菩薩脅侍左右,並稱為葯師三尊。我國古書有關瑪瑙的記載很多,漢代以前的史書,瑪瑙被稱作「瓊玉」或「赤玉」。據說瑪瑙一語來源於佛經,梵語本名「阿斯瑪加波」,意為「瑪瑙」。佛教傳入我國後,「瓊玉」或「赤玉」才在我國改稱「瑪瑙」。因而瑪瑙也是佛教七寶之一,歷來被人們視為裝飾和佩戴的珍品,也被當做辟邪物、護身符使用。 瑪瑙是人類最早利用的寶石材料之一。它主要產於火山岩裂隙及空洞中,也產於沉積岩層中,用化學名詞講是二氧化硅的膠體凝聚物。從礦物學的角度,瑪瑙與水晶、碧玉等一樣,是石英大家族中的重要一員,在我國和世界許多地方都有出產。 有意思的是,在古代關於瑪瑙的屬性一直爭論不休,直到明代曹昭《格古要論》里還認為它「非石非玉」。後來,同意它是玉器原料的逐漸佔了上風,「瑪瑙」的「玉屬」才算塵埃落定。這一「玉屬」的寬泛定論,與今天礦物學的界定大體上也算是一種合流。 瑪瑙飾品與器物一直頗受皇家喜愛。 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的一件獸首瑪瑙杯,如今陳列在陝西省歷史博物館里。這只獸首瑪瑙杯由紅色纏絲瑪瑙琢成,採用圓雕技法,造型、製作堪稱精絕。一側雕成獸首,杯身彷彿飛馳奔騰的瞬間,栩栩如生。這件來自中亞的佳作可在《唐書·德宗紀》里「倭國獻瑪瑙,大如王斗器」的記載中覓得蹤跡。可見當時的瑪瑙器物,無論中外都是難得的奢侈品。而元代皇家則專設瑪瑙玉局,明清兩代存世至今的瑪瑙珍品更是屢見不鮮。 在遼寧省阜新市,瑪瑙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歷史悠久,早有「瑪瑙之鄉」的美稱。從清代起,當地就有採拾瑪瑙的記載。清代紫禁城瑪瑙用品也大都是土默特左旗(今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供應,包括乾隆一生佩戴、死後陪葬的瑪瑙朝珠。清朝廷對瑪瑙的認可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阜新瑪瑙採掘及加工歷史源遠流長,阜新先民早在8000年前就已經從事瑪瑙採掘加工了,遼代和清代乾隆年間已相當繁榮。2004年開采出的「瑪瑙王」和2005年發掘出的「瑪瑙長城」,轟動一時。2006年,「阜新瑪瑙雕」被正式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了推動這一優勢特色產業大發展,阜新市委、市政府專門成立了瑪瑙特色產業辦公室,同時成立了市瑪瑙協會,建立了行業公約,實施文化滋潤、品牌提升、人才培養三大戰略。瑪瑙產業列入了《遼寧省文化產業振興綱要》,每年舉辦的瑪瑙博覽會,不時盛況空前。瑪瑙種類千變萬化 色彩變幻、天生麗質的瑪瑙,千百年來對人類一直保持著神秘的吸引力。 俗語有「千種瑪瑙萬種玉」之說。從瑪瑙石切開的剖面可以看到由灰、白、紅、綠、淡褐、淡藍等多種不同顏色組成的同心圓狀、波紋狀、層狀或平行條帶狀。寶石界將這些具有同心層狀和不規則帶狀、纏絲構造的隱晶質塊體石英稱作瑪瑙。嚴格地說,沒有紋帶特徵,不能稱瑪瑙,只能稱玉髓。玉髓與瑪瑙雖然在主要化學成分上很相似,但其細微區別就在於是否有紋帶。現在市場上一些沒有紋帶的玉髓也被當成「瑪瑙」,這與古代瑪瑙的含義及傳統習慣上的認知是不相符的。 按照紋帶的粗細和形態、顏色,瑪瑙分為許多品種:紋帶呈「縞」狀者稱「縞瑪瑙」,其中有紅色紋帶者最為珍貴,稱為「紅縞瑪瑙」。此外還有「纏絲瑪瑙」、「帶狀瑪瑙」、「苔蘚瑪瑙」、「錦紅瑪瑙」等品種,而更稀少昂貴的當數「水膽瑪瑙」。水膽瑪瑙中具有封閉的空洞,內含水溶液,搖晃時有汩汩的水聲,可以看到瑪瑙中水流動的樣子。 瑪瑙的顏色非常豐富,從主色調上區分就有紅、藍、紫、綠、黃、白、膽青(鬼頭青)等諸多品種。優質的天然瑪瑙有玻璃和油質的光澤,光潔細潤,最主要的是瑪瑙上有漸變色,層次感強,條帶明顯。 通常瑪瑙的顏色決定了它的升值潛力。各種級別的天然瑪瑙,都以紅、藍、紫、粉紅為最好,顏色透亮,無雜質、無沙心、無裂紋者為佳。由於天然的藍、紫、綠色瑪瑙極其少見,目前出現在市場上的大多為染色而成。 按照中國人的審美傳統,紅瑪瑙總是備受尊寵。自古就有「瑪瑙無紅一世窮」的說法,可見傳統審美習俗一直持續地影響著瑪瑙的市場價值。瑪瑙收藏行情走俏 除了在珠寶行業用來製作首飾外,在目前的收藏及工藝品范圍內,瑪瑙的蹤影越來越多了:佩飾、鼻煙壺、陳設擺件、實用器皿,甚至念珠、山子、巧雕雜玩等種類繁多。近兩年,瑪瑙的收藏也呈逐步升溫之勢。那麼,在今天看來已很常見的瑪瑙,其收藏和投資價值在哪兒呢? 目前最受藏家青睞的是老瑪瑙。明清以來,當年的殷實人家基本上都會有瑪瑙手鏈、項鏈、戒指、擺件等。近年來,老瑪瑙愛好者越來越多,有收藏的,有送親朋好友的,也有打算留給後代的。這些帶著歷史傳奇、人文遺韻的老物件兒,或寄託懷古情思,或想給家族留下一份溫馨的記憶,或想在生活的閑暇時刻有個溫潤的把件兒……這份清韻於心,潤澤後世的東方情懷,就這樣代代傳承。盡管關於老瑪瑙品種、歷史的研究還有諸多空白,可供參考的資料也有限,但從收藏市場來看,老瑪瑙確已成為藏家的新寵。2007年,在紐約佳士得春拍上,一件清代的瑪瑙卧鹿形鼻煙壺,外形雕刻栩栩如生,最終的成交價高達129萬余元。像這種有特點的老瑪瑙製品無疑很具收藏價值。 當然,瑪瑙不是年代越久就越值錢,主要還是看瑪瑙的天然顏色、質地、大小、花紋、圖案、造型,以及是否形成山水、人物、動物、故事等因素。一般而言,現代雕刻擺件因體量大小、材質選擇、雕工優劣、創意高下以及工藝師的名氣等因素在價格上差異很大,目前這部分雕刻件總的價格還不高,有眼光的收藏者可以選擇這類「潛力股」,既享受了瑪瑙之美,也有升值的空間。 從造型上,一般外形有特點的瑪瑙藏品收藏價值較高。瑪瑙的質地很硬,製作起來需要有幾十道工序,所以,造型、工藝越是精美,造價也就越高昂,自然,它的價值也就越高。 從色澤上,收藏者對老瑪瑙的偏好除了紅色外,據有關收藏人士介紹,最好的白色瑪瑙——俗稱「荔枝凍」也價格不菲。而老紅瑪瑙中首推南紅瑪瑙。老的南紅瑪瑙據說產自雲南,但也有人認為產自海南島。雖然至今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但老的南紅瑪瑙身價不菲卻是不爭的事實。 從歷史角度來看,由於當時上流社會更注重玉器和翡翠,對瑪瑙關注較少,所以現在很難找到老瑪瑙的系統資料。普通收藏者如果對老瑪瑙感興趣,就要注意辨別老瑪瑙的真假和新舊,在材質、工藝、包漿、打孔等諸多細節方面都要仔細研究鑒別,方能去偽存真,汰「新」識「舊」,藏有所得,藏有所學。 更重要的是,追高的現象也在瑪瑙收藏中充分體現,難道一定要等到瑪瑙如和田玉般,身價千倍萬倍時才趨之若鶩嗎?中國收藏中的情懷是否是少了些悠長呢?
G. 西藏天珠什麼材料
西藏天珠是一種稀有寶石。天珠,九眼石頁岩,屬於沉積岩之一種,含有玉質及瑪瑙成份,紅色的磁波最強,是一種稀有寶石。相傳天珠原屬於「天神」的寶物,因為出現了缺陷,被貶降到人間,後被藏族發現,所以西藏人至今仍認為天珠是「天降之石」。
目前市場上流通的天珠,絕大部份是人工製作的,其圖案都是用含鉛的塗料繪畫上去,之後用高溫燒制。不同的圖案有不同的寓意。天珠的材料選自九眼頁岩,也有用玉髓和瑪瑙的。也有用玻璃珠、塑料珠做原料的。
另外,市場上的許多瑪瑙寶珠,毋論是否來自西藏原產地,一律聲稱是「西藏天珠」。經年受香火供奉的就叫老天珠。其餘叫新天珠。也有叫型一、型二的說法。前者價格上萬,而後者只要幾百元。
天珠解釋:
最早的天珠為象雄天珠。2014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科學家在阿里地區扎達縣象泉河南岸發掘時,發現了大量珍貴的古象雄時期文物。其中有非常漂亮的天珠,,是青藏高原出土的第一批象雄天珠。
象雄天珠於幾千年前誕生於古象雄王國,古象雄王國是中亞和青藏高原最強大的古代文明。象雄天珠是象雄雍仲本波佛教的神聖遺物,是藏族七寶之首。象雄天珠流傳世代至今四千年之久,世界上的珍藏量很小。
象雄天珠是稀有寶石,珠體表面潤滑,玉質感強,有滑落感,強光下不透明,珠體不規則,多呈扁形、方形、三角形、長方形橢圓形,一般珠體肥大,珠體色澤呈棕色、褐色、咖啡色、綠色、淺綠色、深綠色,尤其深綠色為象雄天珠的極品。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天珠
H. 藏醫的藏醫大師
措如· 才郎現為西藏藏醫學院院長,中國高級佛學院教授,中國佛教協會理事,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幹事,中國氣功協會顧問,全國政協委員,西藏醫學科委委員,西藏佛教協會副會長,是當今藏醫葯的一代宗師,對繼承和發展藏醫葯作出了巨大貢獻。
如今措如. 才郎在他的人生旅程中走過了七十多個春秋在仍然在藏醫葯學領域耕耘著。措如. 才郎青少年時期刻苦學成的藏醫之術,為藏族同胞解除疾病痛苦,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藏族人民都敬稱他是藏醫始祖玉妥· 雲丹貢布的真正傳人!
措如·才郎在藏葯上的重大貢獻首推挖掘開發出「水銀洗煉『坐台法』」。當時,這門絕技已失傳五十餘年。
措如· 才郎雖然自幼學醫的,但由於西藏特定的歷史文化背境,他同時對佛學也很有研究。最近幾年,他所著《寧瑪教派史略》、《噶巴教派史略》、《堆龍粗朴寺簡史》、《菩提行註疏》、《十相自在註疏》、《菩提道燈注釋》等,對闡述藏傳佛教教義均有很深的見解,能使人從中受到許多有益的啟迪。
I. 可否介紹一下雲南麗江古城
麗江古城是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的中心城鎮,海拔2400餘米。地處玉龍雪山之陽,橫斷山脈南麓。位於雲南省西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00°14′,北緯26°52′。是一座風景秀麗,歷史悠久和文化燦爛的名城,也是中國罕見的保存相當完好的少數民族古城。
麗江古城始建於宋元,盛於明清,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的《滇游日記》曾寫麗江古城中木氏土司宮邸「宮室之麗,擬於王者」。城區則「居廬駢集,縈城帶谷」、「民房群落,瓦屋櫛比」,可見當時麗江古城已有名。麗江古城曾是明朝麗江軍民府和清朝麗江府的府衙署所在地,明朝稱大研廂,清朝稱大研里,民國以後改稱大研鎮。
大研鎮始建於元初,古風儼然,昔日的繁華仍舊依稀可見,並以「家家臨溪,戶戶垂柳」而聞名於世,被譽為「東方威尼斯」、「高原姑蘇」。
這里是古納西王國的心臟,東巴文化在此發源並保留至今,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白沙壁畫,被稱為唐宋韻律「活化石」的「納西洞經音樂」以及被譽為世界唯一活的象形文字的東巴文都是世界文化寶庫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麗江古城,因為集中了納西文化的精華,並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來形成的歷史風貌,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著名景點推薦:
大研古城
麗江古城距大理200公里,昆明544公里,海拔2416米。始建於南宋,距今已800多年歷史,居住著4千多戶人家。城內街道密如蛛網,以四方街為中心向四方輻射;玉泉河水分三岔入城,在城內又分成無數支流,穿街繞巷,入牆過屋,形成「家家臨溪,戶戶垂柳」的高原水鄉風貌,被譽為「高原姑蘇」,「東方威尼斯」。大研古城是我國至今保存最完整最具民族風格最具代表性的古代城鎮。
交通:在古城內,任何交通工具都不能行使,所以只能步行。
費用:在古城內遊玩,當然是免費的。
虎跳峽
虎跳峽位於中甸東南部,距中甸縣城105公里,距長江第一灣35公里,分為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3段,共18處險灘。盡管虎跳峽隸屬中甸,但一般遊客都選擇從麗江前往虎跳峽,峽谷江面最窄處僅30餘米,江水被玉龍、哈巴兩大雪山所挾峙,海拔高差3900多米,峽谷之深,位居世界前列。
虎跳峽是世界上落差最大的大峽谷,以奇險雄壯著稱於世。從虎跳峽鎮過沖江河洞哈巴雪山山麓順江而下,即可進入峽谷。上虎跳距虎跳峽鎮9公里,是整個峽谷中最窄的一段,江心有一個13米高的大石—一虎跳石,巨石猶如孤峰突起,屹然獨尊。
步行選擇:一是從橋頭順金沙江而下,過下虎跳乘船渡金沙江到麗江大縣。二是從大具步行到江邊,乘船到江北中甸縣境溯金沙江,上行至橋頭。從觀賞景觀及攝影角度來看,溯江上行的視覺更佳。從大具到江邊老渡口5公里,到滑石板新渡口9公里,兩條路都通行汽車。
門票:20.00元
住宿:步行一般安排2日游,中途宿核桃園。核桃園有2家私人旅館,靠橋頭方向的是山泉客棧汕泉旅社。有38個床位,靠大縣方向的是山白臉旅館,有48個床位。兩家旅館收費15元/床。橋頭、大縣都有旅館、飯店,橋頭大小旅館、飯店有近20家,普通床位10-20元,帶衛生間客房120-180元/間。大具有簡易旅館5家,均為普通客房,價格8-20元。在橋頭餐館還可以品嘗到金沙江捕撈的江魚,每市斤55元。
注意:步行要量力而行,峽谷內白天氣溫較高可帶上短褲,短衫。因步行體力消耗較大,可帶一些高熱量的食品,如巧克力、奶油精、牛肉乾等。
從橋頭乘車到核桃園,可包租長安微型客車,120-150元乘6人;包租客貨車70-100元;如乘山白臉旅館客貨車,每人10-15元;如果人少可在沖江河橋頭搭便車,每人10元;橋頭至上虎跳每人3-5元。
玉龍雪山
玉龍雪山在麗江西北,距離麗江縣城約20公里,主峰在麗江縣城抬頭就可看到,玉龍雪山矗立在橫斷山脈之南的滇西北高原上,主峰海撥5596米,雪山終年積雪,在碧藍的天幕映襯下,象一條銀色的蛟龍在永恆地飛舞,故名「玉龍山」。
玉龍雪山以它絕妙的風姿和奇異的景觀,吸引著古今中外大量的考察和旅遊觀光者。雪山至今尚未被人類征服,還是一座處女峰。在這里,不僅能觀賞到雪山奇景,還可以領略高原森林的風姿,珍稀動植物的情趣,被稱為「現代冰川博物館」和「植物王國」。
但是,玉龍雪山不輕易被人看到她白雪皚皚的頂峰,因為她很容易被雲霧遮住,只有當太陽出來時,才會打開讓您一睹芳容,但很快又沒有了。
交通:可以乘坐索道公司的巴士上山,每天上午在古路灣賓館發車,參加旅遊公司的一日游。典型的游覽路線是:麗江縣城——甘海子——白水河——雲杉坪。從白水河開始,可以乘坐雲杉坪索道上山,索道單程22元,往返40元,也可以騎馬前往,往返30元,但騎馬來回需要1個多小時。
門票:玉龍雪山大門票40元,雲杉坪門票10元。
注意:玉龍雪山終年可以滑雪,乘玉龍雪山封閉式纜車直上海拔4506米的四季滑雪場(往返纜車165元)。此外,玉龍雪山頂的醫務室內,有一種叫「紅景天」的葯,專門治療高原反應,50元一瓶。
玉泉公園
玉泉公園位於麗江城北象山腳下,俗稱黑龍潭,潭中的池水便是從玉龍雪山上流下來的,泉水清澈,玉龍雪峰倒影其間,景色十分迷人。周圍翠柳垂簾、古木蔥郁、樓閣亭台掩映在綠樹紅花之中,被譽為滇西北高原上的一塊美玉。
玉泉公園內薈萃了古代納西族建築群,有省級重點保護的明代五鳳樓、解脫林等,還有眾多的清代建築物,分為三層樓閣的「得月樓」四面臨水,雕梁畫棟。
門票:20元。
交通:到了麗江古城後,可乘的士前往,打的5元。建議您從大研四方街步行前往,15分鍾即可到達,沿途亦可逛逛周圍的小商店。
雲杉坪
雲杉坪是一片隱藏在原始雲杉林中的小牧場,遠看好似玉龍雪山腳下的一片翠綠的地毯。歷史上,這里曾是納西族青年男女因戀愛受阻,雙雙逃亡的駐足地,所以,這里又是進入神秘王國的門戶,戀人們的聖地。而現在,這里會有不同少數民族的年輕人前來,唱民歌、跳民族舞,歡迎來自各方的客人。
門票:玉龍雪山總門票40元,包括玉龍山體、雲杉坪、巴水河等所有景區。
注意:在雲杉坪上,還可以租借納西族的少數民族服裝,10元/套。
交通:雲杉坪小車42元,可瀏覽全程。
游麗江古城你要看什麼:
登高憑勝。
你可看古城形勢。古城巧妙地利用了地形,西有獅子山,北有象山、金虹山,背西北而向東南,避開了雪山寒氣,接引東南暖風,藏風聚氣,占盡地利之便。
臨河就水。
你可觀古城水情。古城充分利用泉水之便,使玉河水在城中一分為三,三分成九,再分成無數條水渠。使之主街傍河、小巷臨渠,使古城清凈而充滿生機。
走街入院。
你可欣賞古城建築。古城建築全為古樸的院落民居,房屋構造簡造、粗獷,而庭院布置和房屋細部裝飾豐富而細膩,居民喜植四時花木,形成人與自然的美好和諧。
入市過橋。
你可一覽古城布局。古城布局自由靈活,不拘一格,民居、集市、道路、水系組織聚散合理,配置得當,再加上石、石橋、木橋、花鳥蟲魚、琴棋書畫、民風民俗,生發出無窮意趣,使古城獨具魅力。
麗江特色飲食:
窨酒、多利幾補、麗江粑粑、米灌腸、雞豆冰粉、雪茶、麗江人參、酥理瑪、豬膘肉、腌酸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