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滄房價會漲到多少
『壹』 青島李滄的房價!!!
目前買李村的房子投資價值不大,價格比較穩定了。但是等萬達、中海項目開盤後價格必然還會有一定幅度上漲。自住的話那該買就得買了,畢竟價格下跌的可能性不大。近期開盤的項目不多吧。
『貳』 青島房價多少錢一平
看你買哪個區的?還要看路段,市南區貴一些,10000--18000之間,市北區也就是8000左右,四方區6000--7000,李滄區5000--6000之間,我說的是新樓盤的價格,二手房就不好說了。我們這個地方,有個萬科金色城品,開盤時5000多一平米,現在已經漲到7000了,在四方區。
『叄』 青島李滄房價未來會怎麼樣
肯定穩步上漲,現在上王埠那裡的都8 9千了,李滄商圈現在是全山東最大的了,還有地鐵快好了,更多的人會選擇在李滄買房的,光剛需這一塊的需求,房子肯定不會降的
『肆』 李滄區青山綠水房價現在大約是多少
8000多點
『伍』 青島李滄區的房價還會漲嗎
會的!李滄還沒有達到他的極限,所以以李村商業街為中心,房價還會呈輻射狀增長。
『陸』 青島的房價大約在什麼價位
市南要一萬左右,靠海的話肯定是一萬多.
市北要八千左右,在商業街附近要貴一點.
四方要七千左右,李滄也要六七千,
現在嶗山區的房子也很貴的,主要是環境好.
郊區的話,城陽比較貴的,然後是開發區,然後即墨,膠州,然後是膠南,最後是萊西
『柒』 現在青島李滄區房價大約多少
李滄區北面的幸福之城5400元/米,我認為價格還可以,我喜歡大社區!
『捌』 青島雙子星城為什麼便宜
其實已經不便宜了。接近兩萬的毛胚。
1、主要還是地段,這個項目在李滄。李滄區的位置本身比較偏僻。青島的市中心在市南區。從李滄去市南區,即便是做地鐵都要好久。開車或者公交時間會更久。
2、供需關系。李滄買房的基本都是在李滄工作的。工作單位就近買房。這個需求量本身是不高的。因為李滄的人口比較少,李滄蓋的房子也多,加上一般李滄的本地人房子都有很多,不少拆遷戶之前拆掉的可不是房子,而是土地。這樣這些人拆一套得好幾套,房子多到沒人住。這些人根本就沒有再次買房的需求,即便買,也不會在李滄買了。這就造成了這個區域房多人少的市場供需關系。
3、李滄之前的房價都在一萬一下。現在接近兩萬的李滄房價其實已經是大幅度上漲了的房價。而且這個價格還是毛胚的價格,你買了之後加上裝修價格,也不算便宜了。
4、小區物業費較高。從物業費來看,算是比較高端的小區了,什麼產品和高端拉上了關系,必然價格不低。所以這個房子相比於其他小區算是比較貴的了。
『玖』 盤點青島房價大漲的區域 如今高攀不起
古往今來,老百姓對於城市的共同記憶往往會形成很多民間諺語。作為老青島人,你肯定聽過「寧要市南一張床,不要四方一間房」這一類的說法。對於區域的嚴格劃分,讓曾經的浮山後、老四方、李滄等區域一度難以翻身。然而現如今,再對照這些老諺語去看那些青島人「不要」的區域,翻天覆地的大變化讓區域升級、房價上漲,甚至一房難求,從「不想要」一下子變成了「買不起」。
【寧要山前一片瓦 不要山後一間房】
浮山後
目前房價:20000-25000元/㎡
這句諺語相信很多青島人都知道,這里的「山」指的是浮山,那很明顯,山前指的是浮山前,為市南、嶗山片區,山後便是浮山後。從這句諺語中可以看出青島人對於曾經的浮山後有多麼的「不屑」。浮山後的一套房都不及浮山前的一片瓦,不過這也真實反映出了浮山後當年在青島的地位。
浮山後,很多年以前是一片片的小村莊,分布著浮山後村、埠西村等多個自然村,交通閉塞,配套落後。這里沒有高樓,沒有大道,農業是主要的經濟發展方向,商業幾乎無從談起。隨著90年代市區大規模的拆遷改建開始,住宅的需求量開始增大,交通得到發展。
很快,在青島規劃大發展及房地產的不斷開疆擴土中,開發商們逐漸發現了浮山後不可估量的發展潛力,2003年之後的一段時間內,浮山後區域相繼開始建立一批新型現代社區,浮山後也借用開發商品牌宣傳了其區域價值,並且憑借著距離主城區較近的區位優勢,迅速「上位」,速度令人驚訝。
現如今的浮山後堪稱青島第一大居住區,擁有千餘棟住宅樓,房價從10年前的1200-1500元/㎡,到目前20000-25000元/㎡,房價差距10年翻17倍。
【寧要市南一張床 不要四方一間房】
老四方
目前房價:9500-17000元/㎡
「寧要市南一張床 不要四方一間房」。老四方以前有多不受青島人待見,從這句諺語便可略知一二。其實說起老四方也算是幅員遼闊,但區域內曾經坐落的除了大山看守所、舊村落、火葬場,就是老廠房和筒子樓似的職工宿舍,相比較黃金海岸線上的市南區,便有了「一張床」和「一間房」的懸殊差別。
這片老四方東部曾經被稱為「雙山、保兒舊村片區」。2008年,新都心在這里建設起步,徹底改變了舊村的原貌,原址現已崛起數棟高樓大廈,地鐵通車後,擁有三個地鐵站的新都心再度被推到發展的浪尖上,而剛剛開業的商場又將其概念商圈初步實體化,新都心中央商務區規模初現,房價自然是翻倍漲,經過大開發商的開發,新都心的房價上漲至15000元/㎡上下,價格甚至直逼市南老城區。
東部發展的不亦樂乎,老四方西北部同樣也經歷了一場蝶變。有賴於2012年青島市區劃調整,老四方並入市北區成立新市北區,老四方隨即開始了大手筆的規劃。首當其沖的危舊房改造、老企業搬遷,騰挪出大批黃金地塊,如今都成了地產大鱷的新領地,過去的老四方西部老城區如今也有了新身份——新市北濱海新區。
盡管發展中的老四方區還無法與「土豪聚集」的市南區相提並論,但現如今老四方的一間房也不是你想買就能買的了,尤其是新都心片區,現在都成了黃金地角、購房者眼中的「香餑餑」。
【寧要市南一張床 不要李村大套房】
李滄區
目前房價:8500-13500元/㎡
與老四方的諺語相似,只不過從字面上來看當年人們對李滄區的「嫌棄」程度似乎「更勝一籌」,「一間房」甚至換成了「大套房」。連「大套房」都不被看好的李村,曾經是個讓人瞧不上眼的鄉下地方,郊區時代所遺留下來的是怎麼也抹不掉的「老巴子問題」,而早些年的李村是青島市區內農業人口、外來人口和流動人口都比例極高的地域之一,讓李村成為了多數人印象中的「城鄉結合部」,這樣的地方就算是別墅也乏人問津。
1994年,李村與當時青島最大的片區老滄口合並成為李滄區,並在接下來青島全域大發展時期進入了變革的「快車道」。首先崛起的是李滄中部,在嶄新商圈的帶領下,李滄中部以相對便捷的交通條件占盡發展優勢,並且在市南、市北區房價高漲之時,迎來了首批剛需購房者。
很快,在世園會的帶動下東李的舊村改造也開始如火如荼的進行,「世園效應」帶來的是區域整體變遷後大批房企的進駐以及房價的瘋狂上漲。而曾經的老滄口片區,也因為鐵路北客站上了一個新台階,安置區高樓林立,帶著近萬戶回遷居民們率先進入交通商務區「蝶變」的新時代。據了解,目前李滄全域房價在萬元線上下浮動,如果以一套120㎡的三居室作為「大套房」的標准,那麼李村的「大套房」至少也需要110萬,價格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千難萬難 不離嶗山】
嶗山區
目前房價:10200-43000元/㎡
青島的「富人區」,除了市南就是嶗山區了,有人說嶗山區是青島的風水寶地,背山面海的地理資源優勢讓這里的房子也從無人問津到高攀不起。「千難萬難,不離嶗山」本來是胡嶧陽最著名的預言,意思就是說再難也不要離開嶗山 ,因為這里是風水寶地;而後被不少青島人用來形容嶗山風景區美不勝收的自然資源,而現如今,這句話成了嶗山區樓市的真實寫照。
十幾年前的嶗山區房價低廉,用「白菜價」就可以買到背山面海的新小區,但那個時候青島人「不認」這個地方,距離繁華的市中心太遠,交通不方便且道路坑窪不平。那個時候市南區也只是剛剛步上發展的軌跡,房價甚至不如現在的李滄區。
然而現如今,嶗山區成為了不折不扣的富人區,早期在這里置業的人首先體會到了資產的爆炸式增長。而道路交通的完善,區域的不斷升級以及本就瑰麗的自然景色讓嶗山的新建小區成了多數購房者的夢想。海大浮山校區地塊誕生的項目都賣出25000元/㎡左右的高價,而青島凍粉廠原址建起的項目,均價更是高達40000-43000元/㎡,讓大批購房者高呼「門檻太高,如今連進都進不去了!」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12-02,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領取看房紅包,百元現金直接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