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銅錢價格多少
❶ 我有一枚同治通寶,能值多少錢
同治通寶
寶浙局鑄造
方頭雙點通銅錢
大開門真品元寶
紅斑綠銹吃骨自然
字口穿口到位
由於直徑大小
以及品相決定價格
如果直徑上23mm
市場價在幾十到一百元
❷ 古銅錢同治通寶值多少錢
您的問題,這樣的錢幣品種,同治通寶,真品常見版式品相好的市場上一般在20---1000元左右;不過也有特殊品種版式;具體的價值取決於是否真品,補充圖片看看就知道!
❸ 同治 錯版銅錢 價值多少 通寶兩字 顛倒 謝謝
清 同治通寶 普通品價值10元左右參考
不過你說的這種通寶二字顛倒的不管是官鑄還是私鑄都沒聽說過
具體的還要等你補個圖看看再說
要自然光清晰大圖
以下圖片網上截的供你參考一下
圖2同治通寶私鑄幣
❹ 同治通寶多少錢
最新價格如下:
一、同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泉局雕母價格為700000元,同治通寶楷書小平部頒各局樣錢價格為70000元,同治通寶楷書小平背「新十」價格為8000元,同治通寶楷書小平背阿無蘇局「當五」價格為5000元。
二、同治通寶楷書折五背寶泉局「當十」價格為100000元,同治通寶楷書折五部頒各局樣錢價格為1200000元,同治通寶楷書折五背寶伊局「當四」價格為2000000元,同治通寶楷書折三背寶鞏局「當五」價格為800000元。
圖片展示的需要鑒定才能判斷價值。
在近些年時間裡面,我們都看到了在收藏界中比較火熱的一種現象,那就是大家熱衷於古錢幣的收藏,有一些我們在生活中已經幾乎滅絕了的古錢幣,成為了大家收藏的新寵,在收藏的時候重新給這些古錢幣的價格定了位,讓本來沒有那麼高價格的一些古錢幣價格突飛猛進。
在古錢幣收藏中我們最能夠常見的就是清代的古錢幣,大家都知道清代的古錢幣數量比較多種類,豐富齊全,所以在收藏界中,清代的古錢幣是頗受歡迎的,尤其是一些稀有的版本的古錢幣更是難求。
在清代的時候通寶可以說是最為流行的一種錢幣了,這是一種銀幣,在清代的時候,流通范圍特別廣,鑄造的時間跨度也比較大,幾乎我們熟知的一些皇帝在位年間都曾經鑄造過這類的錢幣,所以這類古錢幣在最近的這幾年收藏界中也是頗受大家歡迎的。
我們現在能夠看到的這一類的古錢幣有「乾隆通寶」「嘉慶通寶」「道光通寶」「同治通寶」,這一類的古錢幣在2019年的時候可以說是,深受大家的歡迎,7月份的價格也已經基本差形成了。
我們都知道這幾位皇帝可以說是在位期間也是勵精圖治的,有繁盛時期的皇帝,也有走向沒落時期的皇帝,那麼在他們統治時期所發行的這些古錢幣收藏意義就格外的重要了,因為我們不僅從中看到了時代的變遷,更多看到了許多歷史文化的文脈。
這幾枚古錢幣的拍賣收藏價值完全是不同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裡面,他們的趨勢是一種上漲的趨勢,因為大家對古錢幣的收藏是非常認可的,可以說是很有信心, 因此,在7月份兒的時候,這幾枚古錢幣的價格還會上漲。
❺ 同治通寶的銅錢一個值多少錢
同治通寶楷書小平多局監造普品 2元 穆宗同治年間鑄。因咸豐大錢造成混亂,平錢用途日減,致使許多省局停鑄,此錢面文楷書,直讀,背滿文記局,計有:泉源直蘇昌浙福濟雲廣桂鞏川東武台陝南晉黔,伊犁,阿克蘇,此錢銅差質輕,一般徑2.2--2.5厘米,重2--3.6克,近期發現一枚背滿漢文,寶東錢,徑2.5厘米,重5.5克,以輔西氏古錢大辭典,套子錢20品描圖之缺,重寶面文同小平錢,背有計值者,徑2.3--3.8厘米,重6--12克,傳世當十個別局較少見。
同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寶雲局「八」 15元
同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泉局雕母 7000元
同治通寶楷書小平部頒各局樣錢 700元
同治通寶楷書小平背「新十」 8元
同治通寶楷書小平背阿無蘇局「當五」 5元
同治通寶楷書折五背寶泉局「當十」 10元
同治通寶楷書折五部頒各局樣錢 1200元
同治通寶楷書折五背寶伊局「當四」 2000元
同治通寶楷書折三背寶鞏局「當五」 800元
❻ 同治年間的銅幣值多少錢
同治年間的銅錢真品價值
小平一般在20-30元左右,
同治重寶會比這個貴一點
這枚銅幣看起來不錯。
❼ 同治銅錢值錢嗎
同治錢有同治通寶和同治重寶。
同治通寶普通小平錢市場價格10元左右,寶源局大樣價格在2000元左右,另有地方局部頒樣錢,稀見,價格在8000元左右。
同治重寶正式開鑄的僅有寶泉、寶源、寶雲、寶鞏4局,市場價格多在100元左右,其他所見均屬部頒樣錢,稀見,價格在2萬元左右。
❽ 同治重寶當十價格多少
關於同治重寶價格是多少,普通的同治重寶目前存世較多,價格一般
在5-25元(珍品除外)。在古玩市場同治重寶寶泉局當十好品市場價在1000元左右一
枚,各地價格還有差異;同治重寶中的「未開金口」是古錢幣中的珍品。
同治重寶有當四錢、當五錢、當十錢三種,其中當十錢除寶源局、寶泉局、寶鞏局三局
外,其餘各局皆少見,僅見於部頒樣錢或者母錢。
在貨幣市場結束了咸豐時期大錢充斥市場,大小錢並行的混亂幣制。在清朝歷史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開鑄情況:
同治元年(1862年),各局開鑄同治通寶制錢,常見的有寶泉、寶源等11局,銅質較差,鑄工不精。
同治年間僅鑄當十以下大錢,部頒樣錢開鑄當十的有寶泉、寶源、寶鞏、寶雲及新疆三局,大小輕重參差不齊。其他局只有部頒樣錢(少數有雕母),並沒有開鑄。
存世有兩種「同治重寶」部頒樣錢,背文滿文局名,一種較大,製作精美;另一種較小,較薄,製作粗糙,均系「寶泉局」為戶部頒發而鑄的樣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