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枯石作品多少錢一平
A. 徐枯石的生平簡介
1927年在北平弘達學院讀高中,1932年以優異成績考入北華美術專科學校國畫系(中央美術學院前身)。教授是齊白石、徐悲鴻、李苦禪、王雪濤、王夢白、顏伯龍、王青芳、張牧野、侯子步等人。在三年的學習期間,深得齊白石、李苦禪大師的青睞,並為其更名為:徐枯石。畢業後留校任助教、講師。
1937年「七七事變」後回山東開始抗日救國工作。曾任魯中公學、泰南中學、幹部學校教師,從事統戰與教育宣傳工作。解放後,被調往濟南成通紗廠(國棉四廠)從事職工業余教育工作。期間在濟南與於希寧等人創立了山東國畫研究會,推動了山東書畫事業的發展。六十年代被打成右派回到原籍新泰。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予以平反,被山東省委統戰部安排到泰安定居。任泰安市政協、泰安市老年活動中心文聯美術家協會特邀顧問,泰山書畫院藝術顧問等職。
當國畫家戴林教授就任於北京師范學院美術系,國徽設計的參與者張仃大師紅遍海內外時,那位曾在三十年代畢業後執教於北平北華美專的老同學徐枯石卻默默無聞,或許歷史就是這樣無情,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人生軌跡。相信每個人對社會所做的貢獻,歷史終究會還以公正,徐老對繪畫藝術的貢獻——「八十變法」,必定會對後來的美術愛好者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縱觀枯石先生的作品,內容充滿了清新脫俗,寧靜淡雅,他筆下的草木花鳥雅俗共賞。其「雅」,表現在透過畫面我們可以看到更深層次的內涵,那就是對人生觀、價值觀的態度,充滿了人生的樂觀、豁達,折射出健康、向上的力量,賦予人們一種不屈的意識,堅強的意志。其「俗」,表現在更接近於生活,更貼近於實際,業內業外人士見其作品,都十分喜愛,似乎是原生態再現,枯石先生的作品,最忠實的尊重了自然,順從了自然,他作品中的菊花、竹葉、藤蘿、梅花、荷葉、松樹、雁來紅、牽牛花、牡丹等栩栩如生,難怪他北華美專的老師張丕振(師承齊白石、於非閣、吳鏡汀等)曾在一幅合作圖中這樣寫道:「枯石仁弟畫荷苗甚佳余補蟹,西河村人」;他作品中的喜鵲、八哥、鴨子、麻雀、燕子、鶴、鷹、鵝、雞等,特別是雛雞,更是形象逼真,凡見其作品者,無不為之動容,倍愛有加,特別是孩童,擁有此作,以為自豪。在毛斌、李慶訓主編,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徐枯石花鳥畫集》中,孫菊生、宗惟成、魏啟後、吳休、楊象憲、王培東、郭志光、傅家寶、張志中、霍春陽、何應輝、戴順智、劉藝、鄧遠坡、張志民、賈光健、尹滄海等名家名師都給予了枯石先生的作品高度評價,《美術報》的副總編、浙江省美協副秘書長、杭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畫院特聘畫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王平先生更是對徐枯石先生的作品給出了客觀、真實的介紹。
B. 徐枯石的藝術人生
枯石先生的一生充滿了傳奇,歷經坎坷和磨難,其一生的縮影也是他所生活年代的中國社會歷史的縮 徐枯石(1909 - 1997),原名徐熙彰,自幼酷愛繪畫丹青。1927年在北平弘達學院讀高中,1932年以優異成績考入北平北華美術專科學校國畫系(中央美術學院前身)。
徐枯石先生出生於山東省新泰市西張庄鎮(原果都公社)車庄村一個「書香門第」,其父為清末武秀才,伯父為文秀才,兄弟三人,其兩位兄長熟讀四書五經,精通諸子百家(據說均有過目不忘的本領)。據村中老人們講,他們兄弟二人在二十世紀早期就已預見到了社會主義的到來,於是拚命的散家財,即使如此也沒能散盡家中財富,到徐枯石先生1937年回老家參加抗日時仍能創建一個規模不小的「六合酒店」。老人們都說:如果兩位老先生能投入到早期的中國革命,那一定是比較傑出的革命家,然而命運對他們極其不公,還未讓他們定下神來去選擇、謀劃自己的人生之路便雙雙英年早逝。迄今談起此事,村中眾多老人為他們感到惋惜。與兩位兄長不同的是徐枯石先生更愛繪畫丹青,據說起初的選擇他與兄長們也有一些分歧。
徐枯石先生1932年以優異成績考入北平北華美術專科學校,經查閱,當時這所美術學校屬私立學校,由張恨水的四弟張牧野與王經三謀劃建立起來,王經三在「九·一八」事變前專程赴東北為北華美專籌募基金,不幸被日寇殺害,之後由其兄張恨水出資並任校長。
張恨水是一位有愛國心、有氣節的進步作家。他一生不涉官場,以所作小說抨擊黑暗的舊社會。他的四部代表作如《春明外史》抨擊封建禮教和壓迫,《金粉世家》暴露貴族官僚的腐敗,《啼笑因緣》指向軍閥殘暴勢力,而《八十一夢》則抨擊國民黨反動派的黑暗統治。周恩來當年就特別稱許他的這種斗爭精神。張恨水雖然無黨無派,但因特別痛恨軍閥和反動派的黑暗統治,對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進步力量是同情支持的。他在北京開辦的北平私立「北平北華美術專科學校」,成為農工民主黨的前身——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在北平的地下活動據點,同時又是中共地下黨據點。他從各方面支持了臨時行動委員會和中共的地下斗爭。這段史實過去是鮮為人知的。
或許有人會感到奇怪:張恨水一生致力於章回小說的創作,為什麼會開辦美術學校?原來恨水先生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人。他自幼喜愛繪畫,無師自通,並在繪畫藝術上達到了很高的造詣。其後人還保存他的兩幀遺畫。一幀是贈張友鸞的松峰圖,一幀是菊石圖冊頁,都有一種雍容沖淡、雅質天成的氣韻。他與畫壇名宿如齊白石、張大千、王夢白、陳半丁、徐悲鴻、林風眠等皆過從友善,互相切磋。他也寫畫評,署名常用「畫卒」。因而他一直有意創辦一所專門學校以培養美術人才。經過長期努力,張恨水以自己的稿費出資創辦北平私立北華美專,於1931年9月1日正式開學。張恨水自任校長,他的四弟張牧野任教務主任,劉半農為校董,齊白石、王雪濤為名譽校董。美專分中國畫系、西洋畫系、美術師范班三個班系,聘請了當時著名畫師齊白石、王夢白、王雪濤、於非闇、李苦禪等人代課。其他工作人員:王守先負責校務,曲友誠講授金石,鄧雪秋講速寫和素描,萬雲講印染圖案,翦象駿講數學,張丕振講山水畫,王青芳講花鳥草蟲,張牧野講人物花卉。其他科則由張恨水及家人講授,北華美專共招收200餘學生,一直堅持到「七·七」事變前,培養出了不少著名藝術家,如張仃、藍馬、凌子風、徐枯石等。
當時北華美專招生極其嚴格,或許因為是私立學校的緣故,對考試不達標者一律不予錄取,但對於確有才華者也會破格錄取,家庭困難者給予減免學費,國徽設計的參與者張仃先生就是一個受益者。
三年的學習生涯中,徐枯石先生以「懸梁刺股」的精神,如飢似渴的向各位大師、名家請教,苦學精練。其間王森然先生多次利用個人關系帶徐枯石先生到齊老家中登門求教,白石老人對枯石先生也比較青睞,其間徐枯石先生與齊白石的愛徒張丕振(又名:西河村人)建立了亦師亦友的親密關系。同時由於學業成績突出,受到山東老鄉李苦禪大師的器重,並為其改名為:徐枯石(原名:徐熙彰),從此,他一生的作品中均署名:徐枯石(或枯石)。
畢業後,由於成績優秀,留校任教。那時的北華美專是私立學校,絕對容不得弄虛作假,沒有相當的繪畫水平學校是絕對不會留下來任教的。時值今日,山東藝術界「個別人」為了抬高自己,別有用心,竟然將徐枯石先生的名子從藝術界悄悄抹去了。山東美術界老藝術家中,有幾個像徐枯石先生這樣三年裡接受正統大學繪畫藝術的學習,成績極其優秀被留校任教,同時又走進藝術大師齊白石家中得到指教的人?!倒是有位在北華美專學習只有一年的老前輩,在山東藝術界的名氣要比徐枯石先生大得多。究其原因,除了自身功力深厚外,另一原因則是與山東掌控藝術屆的人關系密切,而山東掌控藝術屆的某些人對徐枯石先生個人成見極大的緣故。1988年10月15日,濟南市趵突泉公園、濟南信息快報社、泰安書畫院聯合邀請吳延文、徐枯石在濟南趵突泉公園舉行書畫聯展,省領導周星夫、李春之、徐建春等人及省內外同行前來祝賀,山東著名山水畫大師黑伯龍幫助選畫、布展並邀朋友參加,恩師李苦禪大師之子李杭前來觀展,而當時山東一部分藝術圈內的人由於受某些人的暗示和影響,連一點起碼的人性禮貌和文化涵養都沒有。說一句藝術界內不正常、浮躁,有些人不願意聽,說起「文革」時他們中的某些藝術人員受迫害,他們喋喋不休、牢騷滿腹,怨氣沖天。57年反右,徐枯石先生受迫害,被趕回原籍,躬耕田野,潛心習畫,通過深入村中調查,他絲毫沒有怨言,一生中愛黨、愛國、愛社會,默默承受著歷史帶來的不幸,其高風亮節,令人感動,令人敬佩!若不是原公安部辦公室副主任朱禮泉,原山東政協副主席、統戰部長周星夫,原山東省化工廳廳長、計委副主任、經委副主任兼省國防工業辦公室主任李春之等老同學、老校友對此深感不平,協助徐老向有關部門反映實情才得以平反,估計這位老畫家的藝術才華真的要埋沒於黃土地了。泰安的摯友原泰安行署專員曹禮琴曾這樣評價徐枯石先生:潛心藝術,與世無爭,高風亮節,德藝雙馨!原山東文史館員、泰安知名書法家吳延文更是欽佩徐枯石先生的為人,評價他是:人直藝痴!徐枯石先生生前若要炒作自己,無論是各級政府任職的老同學、老校友,還是藝術界的老師們,就算找到張仃、戴林等同學給予捧場應當是很容易的吧?!然而,這位倔強的老畫家與世無爭,不願炒作,一生潛心習作,不求揚名!大浪淘沙,藝術的生命力要靠時間檢驗,三十年、五十年,乃至一百年,當社會發展到有些人不能左右藝術市場,人們藝術審美提升到一定水平時,美的東西一定會凸現在世人面前,那時,徐枯石先生的人品、作品會給社會帶來震撼!
C. 徐枯石的介紹
徐枯石,1909年5月26日-1997年12月10日,職業畫家,代表作品:《百喜圖》、《萬菊圖》、《群鷹圖》、《百吉圖》, 生前任泰安市政協、泰安市老年活動中心文聯美術家協會特邀顧問,泰山書畫院藝術顧問等職。
D. 徐枯石的人物介紹
中文名: 徐枯石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山東新泰 出生日期: 1909年5月26日(農歷) 逝世日期: 1997年12月10日(農歷) 職業: 職業畫家 畢業院校: 北平北華美術專科學校 代表作品: 《百喜圖》、《萬菊圖》、《群鷹圖》、《百吉圖》
E. 徐枯石的參展活動
30年代在北平北華美術專科學校執教時與老師王青芳等一起發行過繪畫明信片。
1983年,落實政策後,在新泰市委、市政府的邀請與支持下在新泰市舉辦畫展,轟動了整個新泰市,讓人們知道了在新泰市貧瘠的農村還有這樣一位齊白石、李苦禪的弟子。
1988年5月26日,吳延文和徐枯石書畫聯展在泰安岱廟舉辦,眾多省、市級領導及書畫界同行前來觀展,獲得觀者的一致好評,引起了省內外業內人士的高度關注。
同年10月15日,濟南市趵突泉公園、濟南信息快報社、泰安書畫院聯合邀請吳延文、徐枯石在濟南趵突泉公園舉行聯展,省內外同行前來祝賀,著名山水畫大師黑伯龍幫助選畫、布展並邀朋友參加,李苦禪大師之子李杭前來觀展。
1991年應廣大泰安市美術愛好者的邀請,在泰安市舉行「八十變法」後的第一次畫展,得到了社會和同仁的高度關注。
2007年,出版《遺墨飄香》徐枯石畫選,紀念徐枯石先生逝世十周年,內有國畫家戴林先生題詞,書中介紹了徐枯石先生民國26年在北京發行的國畫明信片以及一生不同時期的作品。
2010年畫廊聯合會《翰墨.南北》第四期(總第十七期),〔大家專刊〕一欄介紹徐枯石花鳥畫藝術。
2011年6月,毛斌、李慶訓主編,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發行《徐枯石花鳥畫集》。
2011年第十期《收藏》(總第226期)專頁介紹徐枯石作品欣賞。
大眾網泰安2013年12月17日訊 據泰山晚報報道,2013年12月15日—12月20日,國畫大師徐枯石遺作展在家鄉新泰市舉辦。展出作品共80餘幅,以菊花、荷花、鳥、鷹等花鳥畫作品為主,主要是徐枯石大師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作品。
F. 徐枯石的弟子介紹
徐枯石先生一生指導過許多美術愛好者,其弟子也較多,筆者水平有限,不能搜集過多資料,只能介紹部分弟子,請讀者諒解為盼。
郭士泉,1938年生,漢族,濟南人,高級畫師。系中國書畫家研究會員,山東青年書畫院高級畫師,濟南美協會員,世界藝術協會會員理事,是徐悲鴻、齊白石大師的學生徐枯石先生的入門弟子,喜歡畫馬,也喜歡畫花鳥,專業畫家。
徐加石,1945年生,漢族,山東新泰市人,12歲拜徐悲鴻、齊白石大師的學生徐枯石先生為師,泰安市美協會員,長期生活在農村,典型的農民畫家,其畫風頗有枯石先生的風格。
曹曉光,號石禪,早年拜著名花鳥畫家徐枯石、戴林先生為師,後又求教於李苦禪、婁師白先生。幾十年來潛心研習,其間對徐渭、八大山人、金農、李方膺、吳昌碩、齊白石等大師的畫作進行過深刻的研究和精心臨摹學習。日積月累,盡得傳統國畫之精華,形成了沉雄、渾厚、古樸、頗具書卷氣藝術風格,其作品已得到了藝術界的公認。先後在中國美協、山東省美協舉辦的各種大型展覽中獲獎。並有作品刊登或出版於各類專業辭書或畫集。在部分城市舉辦過多次個人畫展。 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山東省美協會員。齊白石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江西八大山人藝術研究院研究員,職業畫家。其作品被山東省領導贈送給日本友人。
徐豪,男,1963年生,本科,學士。安徽財經大學文學與藝術傳媒學院系主任,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中國廣告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現代書畫研究會理事,安徽省美協會員。主攻中國當代人物畫。 2006年9月至2007年7月入中國國家畫院高研班杜大愷工作室研修。 2007年9月至2009年7月入中國國家畫院課題創研班劉大為工作室研修。 1984年10月山東省建國35周年書畫展優秀獎,1989年全國希望之光書畫大賽優秀獎,1994年9月安徽省教工書畫展一等獎,1996年迎「九七」全國書畫大賽優秀獎,2004年9月安徽省雙年展優秀獎。 作品在《藝術百家》、《美與時代》、《美術家》、《中國書畫報》、《國畫家》、《大眾日報》、《安徽日報》、等報刊上專題或刊登。 主編《現實與藝術的演繹》、《劉大為工作室徐豪作品集》、《徐豪水墨人物寫生》等專業著作三部。 2004年至2005年主持兩項安徽省教育廳專業課題。 近幾年公開發表專業學術論文28篇。
王曉寅,字硯農,號文溪齋主,山東新泰人。現年50歲,自幼酷愛繪畫藝術,先後畢業於大連美術函大和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早年跟徐枯石先生學畫,後又跟著名花鳥畫家張世簡和方工先生學畫,常此以往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多年來已有上千幅作品,被民間和團體收藏,其作品曾多次參加過全國、省、市級畫展並獲獎。現任國家一級書畫師。
徐嘉海,筆名:徐涵。山東省新泰市人,一九三四年六月生,畢業於山東政法學院,退休幹部。曾師從李苦禪之弟子著名畫家徐枯石。並先後學習了數十位名家畫譜和繪畫技法專著等。先後進入「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和「老年大學」繪畫專業學習山水、花鳥畫藝術。多年來多次參加省、市級舉辦的書畫展並獲獎。其作品多次在刊物上發表和被收入畫集。現為萊鋼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理事,山東省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
魯勁松,本名馮光遠,自號"省悟齋主人"。1945年生,山東新泰人,自幼酷愛繪畫。1962年拜著名花鳥畫家徐枯石為師,繼而以自學為主,精讀細研歷代名家精品,特別是近現代精品佳作,追道其中感悟頗深,,悟其中奧妙,筆耕不輟,繼而形成個人風貌。其作品牡丹圖被業內人士所稱道。
陳乃奎,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泰安市美協副秘書長,泰山中國畫研究院副院長兼秘書長,齊魯國際美術館副館長,早年拜著名花鳥畫家徐枯石為師,並作為入室弟子學習寫意花鳥。1996年結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主要師從高冠華、張立辰、郭怡宗、趙寧安、薄松年等教授。2000年6月,應邀為天安門城樓作巨幅國畫《愛蓮圖》,並被天安門城樓收藏;2001年作品《晨風曉露》入選中國美協舉辦的《200l年全國中國畫大展》獲優秀獎;2002年作品《雪霽圖》入選中國美協舉辦的《迎奧運全國中國畫大展》獲優秀獎;2002年作品《雙棲圖》入選中國美協舉辦的《2002年全國中國畫大展》獲優秀獎;2002年作品《梅花古韻圖》入選中國美協舉辦的《西部輝煌全國中國畫提名展》;2003年作品《雪野雙棲圖》入選中國美協舉辦的《2003全國中國畫提名展》;2004年《蒙山冬韻》入選中國美協舉辦的《2004年全國中國畫提名展》;2005年作品《寒山棲雪圖》入選中國美協舉辦的《2005全國中國畫提名展》。
鄭賓,山東新泰新汶人,生於1965年,早期受家庭熏陶,由唐楷入手,後來學習二王,師從劉閩賢、牛梅先、仇東等先生。國畫師從徐枯石先生,專攻花鳥畫,後參加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國畫專業學習。
王超,男,1972年生,碩士研究生,山東濟南人(祖籍山東新泰),早年跟隨著名花鳥畫家徐枯石前輩學習傳統技法,後拜著名畫家尹延新先生為師。現為山東省美協會員、齊魯書畫研究院書畫家、塞北書畫院常務理事、白石書畫藝術研究院院士。自幼酷愛書畫藝術,對吳昌碩、齊白石、李苦禪、潘天壽等人作品進行長期潛心臨摹、研究。作品風格簡練、凝重。曾獲「首屆故鄉情中國書畫大賽」金獎、「新世紀中國畫小品精品展」銅獎、「首屆齊魯書畫大賽」二等獎。
G. 新泰市有什麼名人
1、羊續
羊續(142-189年),字興祖,兗州泰山平陽(今山東新泰市)人。東漢大臣,司隸校尉羊侵之孫,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廉吏。府丞獻生魚,羊續懸之於庭以拒之,這就是懸魚拒賄的佳話,故有「懸魚太守」之美稱,平定趙慈叛亂。中平六年,漢靈帝欲以為太尉,拜為太常,卒於任,時年四十八歲。
2、羊祜
羊祜(221年-278年),字叔子。泰山南城(今山東新泰)人。魏晉時期著名戰略家、政治家和文學家。羊祜出身泰山羊氏,博學能文,清廉正直,娶夏侯霸之女為妻。曾拒絕曹爽和司馬昭的多次徵辟,後為朝廷公車征拜。咸寧四年(278年),羊祜抱病回洛陽,於同年十一月病故,在臨終前舉薦杜預自代。死後獲贈侍中、太傅,謚號「成」。
3、王芳
王芳(1920年9月30日-2009年11月4日),原名王春芳,山東省新泰市東都鎮人。1937年10月參加革命工作,1938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9年11月4日11時36分,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我國公安政法戰線的傑出領導人,原國務委員王芳同志因病在杭州逝世,享年90歲。
4、徐枯石
徐枯石,1909年5月26日-1997年12月10日,職業畫家,代表作品:《百喜圖》、《萬菊圖》、《群鷹圖》、《百吉圖》, 生前任泰安市政協、泰安市老年活動中心文聯美術家協會特邀顧問,泰山書畫院藝術顧問等職。
5、安喆
安喆,男,1970年11月生,山東新泰人,山東藝術學院美術學、油畫碩士研究生畢業,山東美術家協會會員。現從事高等教育和油畫創作工作。2011年入選「百處山東重要名勝古跡」創作工程。論文及作品在《齊魯藝苑》《美術大觀》《戲劇叢刊》等發表,個人傳略被收錄於《山東美術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