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度物理降溫合適擦哪裡
❶ 給孩子物理降溫擦什麼地方
1、頭部冷敷:頭部冷敷適合小兒的一般發熱,體溫並不特別高的孩子。方法是將毛巾用涼水浸濕後敷在患兒的前額部,每5~10分鍾更換一次。也可 將水袋中灌上涼水,枕在腦下。
2、溫水擦浴:溫水擦浴適合於高熱患兒的降溫。方法是用32℃~34℃左右的溫水擦拭患兒的全身皮膚。在腋窩、腹股溝、窩等血管豐富的部位擦 拭時間可稍長一些,以助散熱。胸部、腹部等部位對冷刺激敏感,最好不要擦拭。出疹的孩子發熱不要用溫水擦浴降溫。
3、酒精擦浴:酒精擦浴適合於發熱較高的患兒。方法是用30%~50%濃度的酒精,如無酒精亦可用白酒代替,用小毛巾浸濕後擦拭患兒頸部、四 肢、後背、手足心等部位。尤其重點擦拭腋下、肘部、窩、腹股溝等血管豐富的部位。
❷ 物理降溫貼多少度可以用
物理降溫貼,寶寶體溫在38.5以下時使用。一般是將產品包裹置於前額和腋下,因腋下有較粗的血管,讓腋下手冷以後熱度會減少。因此,腋下降溫效果比較好。
一般寶寶體溫在38以下,可不必退燒。超過38度以上就可以採用物理降溫,不過物理降溫一般僅用於緊急退燒。用濕毛巾 (或酒精棉, 慎用)擦孩子額、頸及胸部等處。密切觀察,注意讓寶寶及時就醫。
❸ 物理降溫擦哪些部位退燒物理降溫的擦拭部位有講究
物理降溫做起來一般都很簡單,而且不存在葯物降溫的那些不良反應。因此,在孩子發熱的時候,最好先選用一些物理降溫方法。那麼,物理降溫擦哪些部位呢?物理降溫擦哪些部位
寶寶發燒准備物理降溫的時候,把門窗關好,先在孩子頭部放一冰袋或冷敷布,協助降溫,並防止由於擦浴後表皮血管收縮,血液集中到頭部引起充血。然後開始擦拭(對於高熱或者大點的孩子可直
接採用溫水浴)。物理降溫擦的部位主要是身體的大血管密集的部位或大動脈處。如:
1、頸部
頸部是血管密集的地方,而且是大動脈經過的部位。先稍微解開寶寶的衣服,露出頸部皮膚,然後用打濕的溫水毛巾輕輕濕敷寶寶的頸部。同時將寶寶耳後的位置、耳廓也都擦一遍,這些部位循環較
快,能幫助散熱。
2、腋肘部
腋部是血管密集的部位。稍微解開寶寶的衣服,抬起胳膊,露出腋下皮膚,注意別把衣服弄濕。重新蘸一遍溫水,毛巾擰干後再輕輕(腋下皮膚敏感,最好是輕敷而不是用力來回擦)敷在腋下,片刻
後將毛巾拿開。
3、大腿根
把寶寶褲子稍微脫一點,露出大腿根部的皮膚,用溫水毛巾輕輕蘸,如果寶寶不拒絕,可以加大濕敷的面積。
4、手心
人身體上神經分布最密集的地方是皮膚,尤其是手部皮膚。發燒時手心會很燙,注意不要捂住了手心,注意散熱。
5、腹股溝
寶寶發燒物理降溫擦身體位置還有腹股溝,這些褶皺處擦拭效果非常好。擦完一側後給孩子穿好這側上衣,脫掉另一側上衣用同樣方法進行擦拭。然後脫去孩子一側褲子,從臀部外側經腿外側擦拭至
足背,再從大腿根內側擦拭至足心,再從大腿後經胭窩擦拭至足跟,然後用同樣方法擦拭另一側。
物理降溫不宜擦哪些部位
1、前胸
前胸沒有大的血管流過,此處降溫效果不好,只能使皮膚表層降溫,並不能降低身體內部溫度。同時,僅僅皮膚表層降溫會導致刺激人體體溫調節機制,從而在身體內部產生更多的熱量,反而會加重
發熱病情,所以最好不要在胸前區強行降溫。而且心前區用冷可導致反射性心率減慢、心房纖顫或心室纖顫及房室傳導阻滯。
2、腳心
在腳底用物理降溫的方法,容易導致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縮影響散熱或引起一過性冠狀動脈收縮。另外,腳底的末梢神經比較發達,寶寶發燒時如果給寶寶擦拭腳心可能會引起寶寶的不適,或者影響寶
寶的睡眠,不建議給寶寶擦腳底來進行物理降溫。
3、腹部
不太建議在寶寶的肚子用物理降溫的方法,是因為這樣可能會造成寶寶的肚子著涼,特別是用冷易引起腹瀉,加重感冒發燒的症狀。可以給寶寶穿上肚圍,能有效保護寶寶的小肚子不著涼。
物理降溫擦拭時要注意什麼
1、是用溫水給寶寶擦拭身體,不可以用冷水,否則寶寶容易受涼,加重病情。溫水擦拭對水溫也有要求,最好是跟寶寶體溫差不多的水溫。推薦32°C~34°C左右的水溫。
2、擦拭完後,別著急穿衣服,稍微晾一下,讓水分充分蒸發散熱,有助於幫助寶寶盡快退燒。
3、力量要均勻,也不要擦得太用力了。
4、解衣要適當,避免過多暴露寶寶,以免受涼。擦身時要注意外界溫度,如果是冬天一定保持室內暖和,以免再次凍到寶寶。
5、洗完後要把身上的水擦乾,用毛巾包好或穿好衣服,避免著涼。但不要過多過厚,以免影響散熱。拭浴後30分鍾給寶寶測量體溫,體溫降至39度以下,要取下頭部冷毛巾。
6、擦拭時若寶寶出現寒戰、面色蒼白等異常情況,要立即停止擦浴。
7、體溫不超過38.5度可選擇溫水擦身(即物理降溫)。而如果孩子高燒到38.5°C以上,並且出現寒戰和肢體發涼、眼發花等狀況時,就不宜洗澡了。
8、一般一次全身擦浴時長為20分左右,每個部位擦的時間是3—5分鍾,也不要擦太久。擦完後半個小時再量一下體溫,看看降溫的效果。
物理降溫做起來一般都很簡單,而且不存在葯物降溫的那些不良反應。因此,在孩子發熱的時候,最好先選用一些物理降溫方法。那麼,物理降溫擦哪些部位呢?
物理降溫擦哪些部位
寶寶發燒准備物理降溫的時候,把門窗關好,先在孩子頭部放一冰袋或冷敷布,協助降溫,並防止由於擦浴後表皮血管收縮,血液集中到頭部引起充血。然後開始擦拭(對於高熱或者大點的孩子可直
接採用溫水浴)。物理降溫擦的部位主要是身體的大血管密集的部位或大動脈處。如:
1、頸部
頸部是血管密集的地方,而且是大動脈經過的部位。先稍微解開寶寶的衣服,露出頸部皮膚,然後用打濕的溫水毛巾輕輕濕敷寶寶的頸部。同時將寶寶耳後的位置、耳廓也都擦一遍,這些部位循環較
快,能幫助散熱。
2、腋肘部
腋部是血管密集的部位。稍微解開寶寶的衣服,抬起胳膊,露出腋下皮膚,注意別把衣服弄濕。重新蘸一遍溫水,毛巾擰干後再輕輕(腋下皮膚敏感,最好是輕敷而不是用力來回擦)敷在腋下,片刻
後將毛巾拿開。
3、大腿根
把寶寶褲子稍微脫一點,露出大腿根部的皮膚,用溫水毛巾輕輕蘸,如果寶寶不拒絕,可以加大濕敷的面積。
4、手心
人身體上神經分布最密集的地方是皮膚,尤其是手部皮膚。發燒時手心會很燙,注意不要捂住了手心,注意散熱。
5、腹股溝
寶寶發燒物理降溫擦身體位置還有腹股溝,這些褶皺處擦拭效果非常好。擦完一側後給孩子穿好這側上衣,脫掉另一側上衣用同樣方法進行擦拭。然後脫去孩子一側褲子,從臀部外側經腿外側擦拭至
足背,再從大腿根內側擦拭至足心,再從大腿後經胭窩擦拭至足跟,然後用同樣方法擦拭另一側。
物理降溫不宜擦哪些部位
1、前胸
前胸沒有大的血管流過,此處降溫效果不好,只能使皮膚表層降溫,並不能降低身體內部溫度。同時,僅僅皮膚表層降溫會導致刺激人體體溫調節機制,從而在身體內部產生更多的熱量,反而會加重
發熱病情,所以最好不要在胸前區強行降溫。而且心前區用冷可導致反射性心率減慢、心房纖顫或心室纖顫及房室傳導阻滯。
2、腳心
在腳底用物理降溫的方法,容易導致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縮影響散熱或引起一過性冠狀動脈收縮。另外,腳底的末梢神經比較發達,寶寶發燒時如果給寶寶擦拭腳心可能會引起寶寶的不適,或者影響寶
寶的睡眠,不建議給寶寶擦腳底來進行物理降溫。
3、腹部
不太建議在寶寶的肚子用物理降溫的方法,是因為這樣可能會造成寶寶的肚子著涼,特別是用冷易引起腹瀉,加重感冒發燒的症狀。可以給寶寶穿上肚圍,能有效保護寶寶的小肚子不著涼。
物理降溫擦拭時要注意什麼
1、是用溫水給寶寶擦拭身體,不可以用冷水,否則寶寶容易受涼,加重病情。溫水擦拭對水溫也有要求,最好是跟寶寶體溫差不多的水溫。推薦32°C~34°C左右的水溫。
2、擦拭完後,別著急穿衣服,稍微晾一下,讓水分充分蒸發散熱,有助於幫助寶寶盡快退燒。
3、力量要均勻,也不要擦得太用力了。
4、解衣要適當,避免過多暴露寶寶,以免受涼。擦身時要注意外界溫度,如果是冬天一定保持室內暖和,以免再次凍到寶寶。
5、洗完後要把身上的水擦乾,用毛巾包好或穿好衣服,避免著涼。但不要過多過厚,以免影響散熱。拭浴後30分鍾給寶寶測量體溫,體溫降至39度以下,要取下頭部冷毛巾。
6、擦拭時若寶寶出現寒戰、面色蒼白等異常情況,要立即停止擦浴。
7、體溫不超過38.5度可選擇溫水擦身(即物理降溫)。而如果孩子高燒到38.5°C以上,並且出現寒戰和肢體發涼、眼發花等狀況時,就不宜洗澡了。
8、一般一次全身擦浴時長為20分左右,每個部位擦的時間是3—5分鍾,也不要擦太久。擦完後半個小時再量一下體溫,看看降溫的效果。
❹ 物理降溫法是用幾度酒擦哪裡啊,還有酒是否要加熱,請詳細點,謝謝。
酒精能擴張血管,蒸發時會帶走大量熱量,可以借用酒精擦浴來幫助退燒。這種方法降溫快,體溫一般很快會下降。具體做法1.葯店購買的95%酒精取一份,加兩份溫水攪拌均勻備用;如果是75%的酒精,加的溫水量與酒精相同,假如手邊沒有酒精,也可以用60°的白酒代替,使用白酒時,可以用一份白酒加2/3份水來調和,也可以加冰塊來增加降溫效果。2.用紗布或者小毛巾蘸濕後擦拭身體,一般是血管分布比較多的部位,比如頸部、腋窩、大腿根部等等,這些部位血液循環快,血管表淺,容易散熱。 3.塗擦時按照一定的順序,由上至下,從左往右,用拍擦的方式進行,擦至皮膚微微發紅,注意擦過的身體部位的保溫。動作要快,每次5—10分鍾即可。
❺ 發熱到多少度時提示物理降溫
一般寶寶體溫在38以下,可不必退燒。超過38度以上就可以採用物理降溫,不過物理降溫一般僅用於緊急退燒。用濕毛巾 (或酒精棉, 慎用)擦孩子額、頸及胸部等處。密切觀察給寶寶及時就醫。
發熱是由於發熱激活物作用於機體,進而導致內生致熱原(EP)的產生並入腦作用於體溫調節反饋示意圖體溫調節中樞,更進而導致發熱中樞介質的釋放繼而引起調定點的改變,最終引起發熱。常見的發熱激活物有來自體外的外致熱原:細菌、病毒、真菌、螺旋體、瘧原蟲等;來自體內的:抗原抗體復合物、類固醇等。內生致熱原(EP)來自體內的產EP細胞,其種類主要有:白細胞介素-1(IL-1)、腫瘤壞死因子(TNF)、干擾素(IFN)、白細胞介素-6(IL-6)等。EP作用於位於POAH的體溫調節中樞,致使正、負調節介質的產生。後者可引起調定點的改變並最終導致發熱的產生。
發熱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種症狀。其實,它是體內抵抗感染的機制之一。發燒甚至可能有它的用途:縮短疾病時間、增強抗生素的效果、使感染較不具傳染性。這些能力應可以抵消發燒時所經歷的不舒服。
不明原因發熱(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的病因診斷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有近10%的FUO病例始終不能明確病因。發熱本身可由多類疾病,如感染、腫瘤、自身免疫病和血液病等疾病引起,無法明確歸類。過去這類患者通常由內科醫師診治,在大多數分科較細的醫院則主要由呼吸內科醫師接診。目前很多醫院開設了感染科,並把FUO歸於感染科診治,這種專科化管理是一種進步,可以提高診治水平。FUO有準確的定義,其包含3個要點:①發熱時間持續≥3周;②體溫多次>38.3℃;③經≥1周完整的病史詢問、體格檢查和常規實驗室檢查後仍不能確診。可見,雖然FUO本身是症狀診斷,不是疾病診斷,但診斷要求卻十分嚴格。
❻ 高燒物理降溫放在身體哪個部位最管用
正常小兒的基礎體溫是36.9--37.5度,先給寶寶物理降溫。這是寶寶樹上介紹的方法:方法一:用溫水(溫度大概在38℃~41℃)蘸濕毛巾,擰得稍干後,擦脖子、胳膊、前胸、後背、大腿等部位,位於肘窩、腋窩、頸部的大血管部位多擦幾下,以微紅為適度。水的蒸發可帶走大量的熱,起到降溫的作用。 方法二:將冰袋或冷毛巾放在孩子腦門上,可降低腦部的耗氧量,起到降低體溫,保護大腦的作用。現在天氣冷可以用方法二呢。祝寶寶健康快樂成長!
❼ 物理降溫擦哪些地方
物理降溫適用於高熱而循環良好的病人。
1、頭部冷敷:頭部冷敷適合小兒的一般發熱,體溫並不特別高的病人。方法是將毛巾用涼水浸濕後敷在患者的前額部,每5~10分鍾更換一次。也可 將水袋中灌上涼水,枕在腦下。
2、溫水擦浴:溫水擦浴適合於高熱患者的降溫。方法是用32℃~34℃左右的溫水擦拭患者的全身皮膚。在腋窩、腹股溝、窩等血管豐富的部位擦 拭時間可稍長一些,以助散熱。胸部、腹部等部位對冷刺激敏感,最好不要擦拭。
3、酒精擦浴:酒精擦浴適合於發熱較高的患者。方法是用30%~50%濃度的酒精,如無酒精亦可用白酒代替,用小毛巾浸濕後擦拭患兒頸部、四 肢、後背、手足心等部位。尤其重點擦拭腋下、肘部、窩、腹股溝等血管豐富的部位。
❽ 成人發燒到達多少度可以採取物理降溫
成人要達到38.5度,才可以採用物理降溫:超過38·5度,可以吃退燒葯,多喝水。
1、頭部冷濕敷:用20℃-30℃冷水浸濕軟毛巾後稍擠壓使不滴水,折好置於前額,每3-5分鍾更換一次。
2、溫水擦拭或溫水浴:用溫濕毛巾擦拭自己的頭、腋下、四肢或洗個溫水澡,洗浴時間10-15分鍾,多擦洗皮膚,促進散熱。
❾ 物理降溫擦拭的部位是哪裡
物理降溫可用溫水擦拭前額,頸部,腋窩,腹股溝及四肢。
物理降溫是高熱患者除葯物治療外,最簡易、有效、安全的降溫方法濕敷幫助降低體溫。熱的濕敷可退燒。但是當病人覺得熱得很不舒服時,應以冷濕敷取代。在額頭、手腕、小腿上各放一濕冷毛巾,其他部位應以衣物蓋住。
假使體溫上升到39.4C以上,切勿使用熱敷退燒。應以冷敷處理,以免體溫繼續升高。當冷敷布達到體溫,應換一次,反復做到燒退為止。以海綿擦拭全身蒸發也有降溫作用。護理專家潘瑪麗建議使用冷自來水來幫助皮膚驅散過多的熱。
雖然你可以攝拭(用海綿)全身,但應特別加強一些體溫較高的部位,例如腋窩及鼠蹊部。將海綿擠出過多的水後,一次攝拭一個部位,其他部位應以衣物蓋住。體溫將蒸發這些水分,有助於散熱。
醫生們警告,雖然酒精比水還容易蒸發,但它對發燒的病人可能引起不適。再者,吸入酒精蒸氣或甚至經由皮膚吸收酒精都對病人不利。
發燒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種症狀。其實,它是體內抵抗感染的機制之一。發燒甚至可能有它的用途:縮短疾病時間、增強抗生素的效果、使感染較不具傳染性。這些能力應可以抵消發燒時所經歷的不舒服。
❿ 物理降溫用冷水還是熱水,物理降溫擦哪些部位
發燒了使用物理降溫的話需要用熱毛巾熱敷,而不是熱水,待毛巾溫度降低之後須重新換上熱毛巾。
太涼太熱都不行的,寶寶會受不了的。如果寶寶配合的話最好洗個溫水澡,這樣洗的全面,溫度降的比較快!一定要給寶寶多喝水!多排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