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房價信息 » 金氏巷房價多少

金氏巷房價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8-16 21:29:22

『壹』 轟動津門的「雙烈女」案:兩姊妹被逼殉節,1000餘人送葬,發生了什麼

民國初年,天津發生的「雙烈女」案轟動一時。當時有人據實編演成現代戲,上演天津各大劇場,頗受歡迎。事過近70年,1984年天津評劇院又把《雙烈女》一劇搬上舞台,它同《楊三姐告狀》一樣,受到廣大觀眾的青睞。

雙烈女為南皮縣張氏族人,從她們悲慘、短暫的一生里,我們可以活生生地看到舊社會的黑暗和腐朽,以及人吃人的丑惡本質。


張氏兩女服毒身亡,金氏痛不欲生,消息很快傳遍天津城,一時議論紛紛。張曾歇、張權聞信,覺得丟了南皮張家的面子,皆派人往金氏家中尋問究竟,並決意為兩烈女伸冤。

戴富有、王寶山起初以為張紹庭已死,孤兒寡母打不出他們的手掌去,待知兩女為南皮張氏族人,不由慌了手腳。戴、王知道,南皮張氏勢力大,天津官府、地方紳士不少是張家的親朋故舊,惹怒了張家,無疑捅了馬蜂窩,遂急忙棄家潛逃。

此時,直隸高等審判廳也知道錯判了此案,鬧出人命,激怒了天津士紳,引起輿論大嘩,急發票捕人,戴富有、王寶山早已逃之夭夭。在群眾和極端輿論的強大壓力下,直隸警察廳長楊以德為了敷衍民情,親自出面,聯絡地方紳商界,為兩烈女購買講究的衣衾棺木,料理後事。

雙烈女大殯是舊歷五月初一,沿途居民傾巷而出,感嘆惋惜聲不絕於耳。送葬儀式非常隆重,兩烈女棺木由八抬大座抬著,全副儀仗。

最前面由軍樂隊執事開道,軍警全副武裝列隊其後,在津的主要政府官員朱家保、吳壽、商德全、姒錫章,天津耆紳嚴修、呂海寰、趙元禮、高凌雯以及各界頭面人物,南皮張氏族人1000多人參加了葬禮。

送葬的隊伍從西關出發,繞城區一周,最後將兩烈女葬於城西明代費宮人墓側,並建祠立碑,碑今存天津公園內。墓碑由前清遺臣後任北洋政府總統的徐世昌撰文,天津著名書法家華世奎書丹。

雙烈女大殯,共收輓聯200餘幅,奠儀十幾萬元。輓聯中有的筆鋒直指貪贓枉法的直隸高等審判廳。然而,最具有感染力的要算是劉鐵庵編寫的在天津南市大舞台上演的《雙烈女》戲了。由於是真人真事,觀眾爭先購票,頗得人心。

在這出戲里,由於一個丑角行當的演員,扮演主審此案與戴富有相勾結的直隸高等審判廳推事(法官)胡鳳起。這個人出場念完引子,坐下念定場詩,然後報名「下官胡鳳起」。

因為報了那個貪官的真名實姓,觸怒了直隸高等審判廳,引起一場風波。該廳急忙函請天津警察廳,通知那個戲班,不得直呼審判官真實姓名,一時傳為笑柄。

烈女葬後,張瑞蔭(清末軍機大臣張之萬之子)家總賬房孟書瑞攜金氏母子回南皮,利用辦喪事所剩的餘款,會同張氏族人在南皮城裡文廟東側建「雙烈女祠」,並立碑刻石以記其事。雙烈女祠內烈女碑有兩塊,分別為張曾敡、張瑞蔭撰文,張榛、華世奎書丹。

兩塊碑 「文革」時期被毀。金氏母子初居烈女祠西廂房,後來遷居雙廟村。新中國成立後,天津擴建新北電影院,烈女墓影響建設,烈女遺骨由其弟媳搬運回南皮,葬於雙廟村西北。

『貳』 水滸傳作者的文學常識

施耐庵是元代河南洛陽人,名子安,安即能忍自安,有忍耐的意思,所以字"耐庵",古雲所謂"知足常樂,能忍自安。"他生來才華是很出眾的,所以讀書造詣通今博古,五經四書都明白,可是明白是明白,但是讀壞了,常常有憤世嫉俗的思想。從什麼地方看出來?他在錢塘縣做過縣官,縣官上面還有管縣官的,雖然說他能忍,但是性情孤僻怪異,所以就和上司不合,與同僚格格不入,不能互相合作。因為不能合作,所以不得已就辭官不做,回家去了。在家裡,心裡頭總有一種憤世嫉俗的思想,就說政府的人怎麼樣不對,可是沒有人可讓他述說。

於是就閉門不思過,本來應該閉門思過,他不思過,閉門在那裡寫書,於是大發牢騷,嫉世妒俗。因為有一些忿恨不平的氣在腦子里頭,所以寫出來的東西,都是不離殺盜淫妄酒,犯戒之類的文辭。他寫了一部《水滸傳》,以抒發他這些繆論。這《水滸傳》是鼓勵人去做土匪,做強盜,鼓勵人打家劫舍,行俠仗義。說是行俠仗義、殺富濟貧這一類的,可是還是拿人家的產做自己的產,得到的自己享受。

《水滸傳》描寫的是宋代大盜一百零八人,被逼上樑山之事。因為他對於時代抱著一種很不平的氣,所以寫出來不是打打鬧鬧,就是殺殺砍砍這一類的。這樣的書一寫成,禍害就發生了——以後的青年人看見這一部書,各個都要上樑山,佔山為王,落草為寇,要自己創一番事業。因為這部書形容奸盜之事,唯妙唯肖,令讀者生非法非份之想,所以他這種的邪說流毒,把中國的社會青年不知害了多少,為害匪淺!因此他要受報應,要受果報!所以以後他的子孫三代都是啞巴,為什麼?就因為他說錯話,寫錯書了。這寫錯書,沒直接叫他自己成為啞巴,可是令他的後代都啞巴,這真是一個現世現報的證據,足見因果不爽。

施耐庵(1296~1370),原名彥端,字肇端,號子安,別號耐庵。漢族,江蘇興化白駒場人(一說浙江錢塘人)。元末明初作家。 施耐庵祖籍泰州海陵縣,住蘇州閶門外施家巷,後遷居當時興化縣白駒場(今江蘇省大豐市白駒鎮)。 施耐庵自幼聰明好學,元延佑元年(1314年)考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舉人,至順二年(1331年)登進士。不久任錢塘縣尹,因替窮人辯冤糾枉遭縣官的訓訴,遂辭官回家。 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白駒場鹽民張士誠等十八名壯士率壯丁起義反元。張士誠敬其文韜武略,再三邀請他為軍幕,施耐庵抱著建造「王道樂所」的宏遠計劃欣然前往,為張士誠獻了許多攻城奪地的計策。後因張士誠居功自傲,獨斷專行,親信佞臣,疏遠忠良,施耐庵幾次諫勸,張士誠都不予採納,於是憤然離開平江,並作《秋江送別》套曲贈予同在張幕的魯淵、劉亮等人。此後,浪跡江湖,替人醫病解難。 後入江陰祝塘財主徐騏家中坐館,除了教書以外,還與拜他為師的羅貫中一起研究《三國演義》《三遂平妖傳》的創作,搜集、整理關於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為撰寫《江湖豪客傳》准備素材。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滅張士誠後,到處偵查張士誠的部屬。為避免麻煩,施耐庵徵求興化好友顧逖的意見,在白駒修了房屋,從此隱居不出,專心於《江湖豪客傳》的創作。《江湖豪客傳》成書後,定為《水滸傳》。

關施耐庵生平事跡材料極少,搜集到的一些記載亦頗多矛盾。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在今江蘇省興化、大豐、鹽都等地陸續發現了一些有關施耐庵的材料,有《施氏族譜》、《施氏長門譜》等,另有《興化縣續志》卷十三補遺載有《施耐庵傳》1篇,卷十四補遺載有明初王道生撰《施耐庵墓誌》1篇,說他原籍蘇州,後遷淮安,為至順辛未進士,曾官錢塘二載,以不合當道權貴而棄官歸里,閉門著述。 據這些材料分析: 施耐庵是孔子七十二子弟之一施之常後裔,唐末施之常後人在蘇州為家。其父名為元德,操舟為業,母親卞氏(卞氏後裔亦遷至今江蘇省大豐市境內)。 施耐庵自幼聰明好學,才氣過人,事親至孝,為人仗義。 19歲中秀才,28歲中舉人,36歲與劉伯溫同榜中進士。 其曾在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為官三年,因不滿官場黑暗,不願逢迎權貴,棄官回鄉。張士誠起義抗元時,施耐庵參加了他的軍事活動。張據蘇以後,施耐庵又在他幕下參與謀劃,和他的部將卞元亨相交甚密。後因張貪享逸樂,不納忠言,施耐庵與魯淵、劉亮、陳精於詩曲,但流傳極少。史書鮮有記載。即使有的材料,雖有明確記載,但材料本身的真偽與可信程度,至今還沒有得到公認。我們認為他大概是杭州人,至少曾長期生活在杭州一帶,有人推測他可能是一個專門為說書藝人編寫話本的書會才人,或者本身就是一個粗通文墨、技藝精湛的說書藝人。其生活的年代在元末明初,祖籍姑官歸隱,閉門著述。有人說他曾與元末農民起義領袖張士誠將卞交情不錯,卞向張推在《少室山房筆叢》中指出:「武林施某所編水滸傳,特為盛行。」今人一致認為施耐庵是《水滸傳》作者。也有人認為是同弟子羅貫中合著或者有羅貫中續寫。 從目前所掌握的史料看,施耐庵這個人還是有的,但關於他的生平事跡史書鮮有記載。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也曾下詔書請他出來薦施耐庵做其幕僚,但施在多次請後仍不應征,據說張士誠還曾經親自登門拜訪過他,見他正在書房撰寫《江湖豪客傳》一書,即《水滸傳》也。後來張士誠兵敗,施耐庵為避禍,舉家遷徙到淮安,繼續著述《秋江送別》以外,還有如顧逖詩、贈劉亮詩傳世。施耐庵為避明朝徵召,潛文昱(述元)家道熾盛,始遷其祖耐庵骨葬於白駒西落湖(今江蘇省興化市新垛鎮施家橋村),並請王道生作《施耐庵墓誌》。 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高儒《百川書志》載:「施耐庵的本。羅貫中編次。」嘉靖四十五年郎瑛在《七修類稿》中說:「此書為『錢塘施耐庵的繼離去。施耐庵與魯、劉相別施時,曾作《新水令秋江送別》套曲,抒發慷慨悲痛之情。不久,張士誠身亡國滅。施耐庵浪跡天涯,漫遊山東、河南等地,曾與山東鄆城居淮安,染病而歿,就地高葬,享年75歲。施耐庵歿後數十年,其孫縣教諭劉善本友善,後寓居江陰徐氏初,為其塾師。隨後還舊白駒,隱居不出,感時政衰敗,作《水滸傳》寄託心意,又與弟子羅貫中撰《三國志演義》、《三遂平妖傳》等說部。他還間,胡應麟做官,但他仍然堅持不出仕,在當地積德累行,名聲極佳。他寫完《水滸傳》後沒過幾年,就病逝了。

水滸》的作者施耐庵,不僅是小說家,而且是武藝高強、見義勇為的好漢呢! 明朝初年的一天,施耐庵在一座茶山上遊玩,正遇見一個惡霸在強奪農夫的茶園。他十分氣憤地趕上前去阻止。惡霸見來人理直氣壯,只好偷偷地溜了。可是事後,惡霸打聽到來人的住處後,便花錢雇了一幫打手,圍住施耐庵的居所。施耐庵見此情景,只是微微冷笑,便坦然自若地邁出了門。打手們見他赤手空拳,便一哄而上。其中一個黑臉大漢,手舉根鐵棒挾著風聲朝施耐庵的頭頂劈來。施耐庵側身擺頭,一個「順風扯旗」,讓過了棒鋒,雙手就抓住了鐵棒,同時飛起右腳,正好踢在大漢的小腹上,那傢伙便滾出一丈多遠。施耐庵舞起奪來的鐵棒,一陣旋風般的橫掃,嚇得那幫傢伙四處逃竄。 有一年的元宵節,施耐庵上街觀花燈。忽然看見一個惡少在街尾侮辱一名婦女。他怒火頓起,用右手將那傢伙提起,爾後象摔死狗似的將他摔在地上。惡少嚇得連連磕頭求饒,施耐庵這才饒了他。誰知第二天,那傢伙糾集了七八個無賴前來報復。施耐庵不慌不忙地找來一根粗繩,讓無賴們用繩子拴住他的雙腿,然後叫他們用力拉。可是,盡管他們一個個累得臉紅脖子粗,施耐庵的雙腳像生了根,紋絲不動。接著,他取出鐵棒,一記「烏龍擺尾」,便將身旁的一棵大楊樹「咔嚓」一聲打斷。無賴們見他有如此功力,才知道是遇上了高手,個個叩頭認輸了。後來,施耐庵在寫《水滸》時,還將這段親身經歷融進魯智深在大相國寺降伏眾潑皮的情節中去了呢。

施耐庵死後,他的十二世孫施奠邦發起,將其在白駒鎮上的故居改建為施氏宗祠。後來幾經修復擴建,遂成前後三進,旁有偏殿之禮堂。第一進為門廳,內設茶坊;第二進為書坊,供藝人說《水滸》;第三進為福蔭堂,供奉遷興始祖施耐庵及其後裔的靈牌,每年春秋二季在此祭祖。施祠不幸毀於抗日戰火。

『叄』 袁世凱的六姨太,在其死後十幾年因何會懷有身孕呢

袁世凱死後13年,六姨太意外懷孕?腹中的孩子也姓袁卻不能生!

袁克文為人雖然放盪,但是,他的骨子裡卻是個傳統文人,葉氏一直與其兄弟住在一起,哪能不避嫌疑?何況他當時年已四十,且自身窮困,天天為度日發愁,哪有閑心去「勾」已經是5個子女的「小媽」?並且,當時青樓中的年輕佳麗多的是,她們還都是袁克文的狂熱粉絲,隨便拉來一個,不比人老珠黃的葉氏有「味道」?

『肆』 袁世凱的六姨太說了什麼,才導致袁世凱終生不和她同房

袁世凱一生好色,17歲便結了婚,元配夫人是於氏。於氏是河南鄉間人,於鰲的女兒。於家是個大家族。於氏雖是大家閨秀,可不怎麼識字,對於規矩禮法,粗通而已倆人婚後,感情還算好。

1909年,袁世凱被攝政王載灃開缺回籍。在彰德府隱居的時候,袁世凱娶進了他第九位、也是最後一位姨太太劉氏。但劉氏並不同其他袁氏妻妾一同住在洹上村養壽園。她獨自住在今安陽的九府胡同的袁府。

關於袁世凱明媒正娶的老婆於氏,在生下袁克定之後,就再沒有其他子女。袁世凱做官以後,她也一直住在項城老家。直到袁世凱做了山東巡撫,接他母親到濟南,她才一道來到袁世凱的住所。袁世凱承認她是名義上的夫人,既不讓她管家,也不和她同房。不過,這樣一來,他們夫妻之間卻非常客氣。清末,官廷封於氏為一品誥命夫人。

『伍』 海珠北金氏巷周邊環境怎麼樣生活便利嗎

城市:廣州

樓盤名稱:廣州海珠北金氏巷

別名:西門口社區網

公交線路:公交:3路、6路、66路、124路、217路、106路、82路、209路、541路 地鐵:6號線文化公園站(未開通)

規劃信息:其佔地面積為0平方米,容積率,綠化率5%,共0棟樓,停車位

周邊配套:幼兒園:甜水幼兒園、卓慧藝術幼兒園、大新分幼兒園、公立大德幼兒園 中小學:回民小學、朝天小學、惠福西路小學、惠福西第三小學、中華會計成人中等專業學校(越秀區分校)、滿族小學、海珠中小學 大學:廣州市僑光財經大學、廣州市電大機電分校、市教育學校夜大學、廣州市中華會計成人中專 商場:捷泰廣場、佳樂佳貨倉商場、百佳 醫院:東升醫院、省中醫院、越秀區醫院、省人民醫院、越秀區第一醫院、廣州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郵局:中國郵政、廣大路郵局、江南大道郵局、西堤郵局 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廣州銀行、交通銀行 其他:富都大酒店、越茅館中山六路店、慈和素食菜館、惠福西大酒店、大都市鞋城、出入境大廳 小區內部配套:停車位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全面及時的樓盤信息,點擊查看

『陸』 尋金氏族人與家譜

即使一個村同姓也未必同祖 所以看別人的家譜沒意義

你應該到自己老家找,這里是舍本求末!!

http://club.blogtt.com/jiaxing/69/
這里有你們家族介紹 你可以看下
金姓家譜目錄
4382【上海】嘉定金氏家譜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金恩沛輯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刊本
上海圖
4383【江蘇南京】金陵金氏族譜二卷
(清)金玉音修
清光緒三十年(1904)重刻清道光二十三年
(1843)本 二冊
北圖
註:書簽題《重刊金陵金氏家乘》。
4384【江蘇南京】金氏新族譜二卷
(清)朱朝柱修
清光緒二十年(1894)金陵城刊本 二冊
科圖
4385【江蘇江寧】金氏重修宗譜不分卷
(清)金居敬重修
清道光十六年(1836)稿本 一冊
吉林大學
4386【江蘇鎮江】潤州金氏重修宗譜六卷
(清)金全漢等修
清光緒十六年(1890)修 宣統元年(1909)世
耕堂活字本 八冊
北圖 上海圖 美國
註:書簽題《古潤金氏宗譜》。
4387【江蘇鎮江】古潤金氏宗譜六卷
(民國)金全喜纂修
民國二十五年(1936)世耕堂活字本 八冊
歷史所
註:金錫爵始修於明供武間。
4388【江蘇武進】延陵金氏增修宗譜二十三卷首一卷
(清)金諤等修
清咸豐六年(1856)木活字本 十冊
美國
4389【江蘇常州】毘陵金氏宗譜十卷
(清)金維俊纂修
清光緒二十年(1894)木活字本
江蘇常州市圖
4390【江蘇常州】毘陵金氏宗譜八卷
(清)金方增等續修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追遠堂活字本 八冊
北圖
4391【江蘇常州】毘陵金氏重修宗譜二十一卷
(民國)金城主修
民國二年(1913)懷德堂活字本 十八冊
歷史所
4392【江蘇常州】金氏宗譜十八卷
(民國)金康元 金家驥纂輯
民國八年(1919)受祉堂木活字本
江蘇常州市圖
4393【江蘇常州】毘陵金氏宗譜八卷
(民國)金洪兆等修
民國二十年(1931)追遠堂木刻本
蘇州大學
4394【江蘇常州】延陵金氏續修宗譜十二卷
(民國)金杏魁主修 金杏生主稿
民國三十年(1941)延陵金氏純本堂木活字本
江蘇常州市圖
註:金世祚始修於明萬曆三十三年。
4395【江蘇常州】毘陵湖裡金氏宗譜十二卷
(民國)金元升修
民國三十五年(1946)樹德堂活字本 十二冊
北圖 江蘇常州市圖(存卷1-3、5-12,
又一部存卷5)
4396【江蘇常州】毘陵錢橋里金氏宗譜十二卷
(民國)金震一等續修
民國三十五年(1946)雍睦堂活字本 十四冊
北圖
4397【江蘇常州】毘陵白盪金氏宗譜八卷
(民國)金嘉戊主修
民國三十六年(1947)木活字本
江蘇常州市圖
註:始修於清光緒二十年。
4398【江蘇常州】毘陵洋溪金氏宗譜六卷
(民國)金培根 金振之主修
民國三十八年(1949)毘陵金氏追遠堂木活字本
江蘇常州市圖
4399【江蘇武進】剡村金氏宗譜二十卷
(民國)金蘭奎主修
民國十九年(1930)存著堂活字本 二十冊
美國
4400【江蘇】武進金氏重修宗譜十二卷
(民國)金椿生主修
民國三十五年(1946)樹德堂活字本 十二冊
歷史所
註:金慶南始修於清嘉慶二十四年。
4401【江西江陰】暨陽花園金氏宗譜十七卷
(民國)金醉悟續修 金錫之重篡
民國十五年(1926)敦厚堂活字本 十九冊
吉林大學
4402【江蘇】 宜興 陽潘社裡金氏宗譜十卷
(民國)庄棋辰編輯
民國三十五年(1946)雁溪堂活字本 十冊
北圖
4403【江蘇蘇州】楓江金氏譜略十卷
金承烈鈔本 十冊
江蘇蘇州市圖
4404【江蘇常熟】海虞慈村金氏家乘八卷首一卷
(清)金鐵香等修
清道光四年(1824)刊本 四冊
美國
4405【江蘇常熟】海虞慈村金氏家乘□□卷
(清)金日良修輯 金榮海重輯
清同治間木刻本
蘇州大學(存卷3-9,又一部存卷1-3
4406【江蘇】常熟慈材金氏家乘十四卷
(民國)金慎思續修 金廷桂等纂
民國三年(1914)活字本
科圖(存卷3-13)吉林大學 上海圖
江蘇常熟市圖 美國
註:附《金氏文苑》內集二卷,外集一卷。
4407【江蘇常熟】金氏宗譜六卷
(清)金榮濟等修
清宣統元年(1909)刊本 六冊
科圖
4408【江蘇吳縣】金氏世譜不分卷
(清)金淳纂修
清乾隆四十年(1775)刻本 二冊
歷史所
註:金世章始修於清雍正四年。
4409【江蘇吳縣】金氏世譜不分卷
(清)金正詩 金正麟纂修
清嘉慶十二年(1807)刻本 二冊
歷史所
4410【江蘇吳縣】金氏宗譜十卷
(清)金景謨 金升重修
清嘉慶二十年(1815)敬承堂刻本 四冊
江蘇蘇州市博
註:附《下保金氏重修族譜》一卷。
4411【江蘇吳縣】下保金氏重修族譜一卷
(清)金景謨 金升重修
清嘉慶二十年(1815)敬承堂刻本
江蘇蘇州博
註:附《金氏家譜》後。
4412【江蘇吳縣】洞庭夏涇金氏宗譜八卷
(清)金蘭軍編
清道光十一年(1831)敘倫堂活字本 八冊
北圖
註:卷端、書口題《夏涇金氏宗譜》,封面、書簽
題《洞庭金氏宗譜》。
4413【江蘇吳縣】金氏族譜鈔不分卷
民國三年(1914)金科乙鈔本 一冊
江蘇蘇州市博
註:該族居洞庭東山。
4414【江蘇】吳江金氏家譜五卷
(清)金學詩編
清嘉慶三年(1798)修 嘉慶二十一年(1816)
補修刊本
日本 美國
4415【浙江】休寧遷浙金氏譜略一卷
清光緒二十年(1894)鈔本 一冊
美國
4416【浙江杭州】金氏宗譜一卷
(清)金日修纂修
清光緒十二年(1887)刻本 一冊
浙江圖
4417【浙江富陽】富春玉洲金氏宗譜三卷
(民國)金守梅修纂
民國五年(1916)懷德堂木活字本 一冊
浙江圖
4418【浙江臨安】金氏家譜不分卷
(清)金發詼重修
清嘉慶十年(1805)裕後堂鈔本 七冊
日本 美國
註:記事增補至光緒間。
4419【浙江鄞縣】鄞東金氏宗譜二卷
(清)金廷椿纂修
清同治七年(1868)萬松堂木活字本 一冊
天一閣
(民國)金椿生主修
民國三十五年(1946)樹德堂活字本 十二冊
歷史所
註:金慶南始修於清嘉慶二十四年。
4420【浙江鄞縣】鄞東韓嶺金氏宗譜四卷首一卷
(民國)金學泗纂修
民國四年(1915)萬松堂木活字本
天一閣(存卷首上)
4421【浙江鄞縣】鄞東韓嶺金氏宗譜十二卷首一卷
(民國)金宏伸 金宏汝等纂修
民國二十五年(1936)萬松堂木活字本十二冊
天一閣
4422【浙江鄞縣】鄞東金氏宗譜四卷首一卷
(清)錢啟共纂修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永春堂木活字本一冊
天一闊
4423【浙江鄞縣】清源金氏宗譜七卷首一卷
(民國)金德招 金繼富等纂修
民國十九年(1930)乘裕堂木活字本 一冊
天一閣
4424【浙江鄞縣】鄞月湖金氏家乘二卷
(民國)張琴纂修
民國二十二年(1933)稿本 一冊
天一閣
4425【浙江慈溪】漢塘金氏宗譜二卷
(民國)金利鎮 金忠書等創修
民國十二年(1923)奉恩堂木活字本 一冊
天一閣
4426【浙江奉化】龍溪金氏宗譜五卷
(清)王際青重修
清同治六年(1867)木活字本
浙江奉化縣文管
註:金歧始修於清雍正八年。
4427【浙江嘉興】金氏如心堂譜不分卷
(清)金鴻吉 金兆蕃等重修
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刻本
中央民院 遼寧圖 山西大學
註:譜首修於清道光十四年。
4428【浙江嘉興】金氏如心堂譜不分卷
(民國)金兆蕃續修
民國二十三年(1934)興孝堂刻本 一冊
北圖 中央民院 浙江圖 浙江嘉興市圖
4429【浙江紹興】山陰賢庄金氏宗譜不分卷
(清)金良編輯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敬愛堂木刻本 四冊
浙江圖
註:金蘭初修於清順治十四年。
4430【浙江紹興】山陰賢庄金氏家譜不分卷
(清)金良編輯 (民國)金兆瓏續編
民國鈔本 一冊
浙江圖
註:記事至民國仞年。後附《平水金氏譜》。
4431【浙江紹興】平水金氏譜
(民國)金兆瓏編
民國鈔本
浙江圖
註:附《山陰賢庄金氏家譜》後。
4432【浙江紹興】山陰湖塘金氏宗譜
(清)金宗孝增修 金丙耀監修
清道光九年(1829)仁山堂活字本 六冊
北圖 浙江圖
4433【浙江紹興】會稽五峰金氏宗譜三卷
(清)金天志 金行棠等纂修
清光緒十二年(1887)寶堂木活字本 四冊
日本 美國
註:一名《五峰金氏纂修宗譜》。
4434【浙江】紹興漁臨金氏宗譜六卷
清鈔本 六冊
美國
4435【浙江】紹興漁臨金氏譜考不分卷
(民國)金白順 金成洽等纂
民國十四年(1925)慶延堂木活字本 一冊
日本 美國
註:一名《紹興漁臨關金氏藏譜》。
4436【浙江】紹興漁臨金氏宗譜十六卷
(民國)金乙麟編輯
民國二十年(1931)慶延堂木活字本 十六冊
浙江圖 日本 美國
4437【浙江紹興】山陰昌安金氏家譜不分卷
(民國)金學書 金耀庭等續修
民國十七年(1928)紹城中華印刷所石印本
一冊
吉林大學 日本 美國
註:一名《續修昌安金氏家譜》。
4438【浙江紹興】山陰金氏宗譜
(民國)金士桂等重修
民國十九年(1930)延慶堂活字本 四冊
北圖
4439【浙江諸暨】暨陽西安白浦劉金氏宗贈十卷
(民國)金足民纂修
民國二十六年(1937)忠孝堂活字本 十一冊
歷史所
4440【浙江諸暨】研塘金氏宗譜十二卷
(民國)金汝洲 金詠棠續修
民國二十八年(1939)木刻本 十二冊
河北大學
註:版心作《暨陽安俗劉氏宗譜》。該族原姓劉,
後改姓金。
4441【浙江】上虞金氏家乘十四卷首二卷末二卷
(清)金鼎 金晴川等修纂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舊續堂木活字本 六冊
浙江圖
4442【浙江上虞】前江金氏宗譜六集十八卷
(清)金晴川 金翰臣修纂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舊德堂木活字本 六冊
浙江圖
4443【浙江金華】鳳山金氏宗譜五卷
(清)金元發等纂修
清光緒三年(1877)木刻本 五冊
浙江金華市文管(又一部缺卷2)
4444【浙江蘭溪】桐陽金氏宗譜八卷
清光緒十二年(1886)木刻本
浙江蘭溪縣芝堰鄉桐山後金村
4445【浙江蘭溪】桐陽金氏宗譜八卷
清宣統二年(1910)木刻本
浙江蘭溪縣芝堰鄉
4446【浙江東陽】中山金氏重修宗譜六卷
(民國)王室蕃纂
民國七年(1918)木活字本
浙江東陽縣紅旗鄉金家村
4447【浙江】東陽木香金氏宗譜十卷
民國十四年(1925)木活字本 一冊
浙江東陽宅口鄉蔣家畈
4448【浙江】東陽西衙金氏宗譜□□卷
木活字本
浙江東陽古光鄉下甲(存八卷)
4449【浙江常山】彭城金氏宗譜二十二卷
民國三年(1914)木刻本
4450【浙江常山】赤山金氏宗譜二卷
(民國)金景貴重修
民國二十一年(1932)木刻本
浙江常山縣招賢鄉沙帽山村
4451【浙江常山】京兆金氏宗譜六卷
(民國)金大梓重修
民國二十四年(1935)木刻本
浙江常山縣何家鄉金家村(不全)
註:金廷台始修於清嘉慶三十九年。
4452【浙江臨海】嶺下金氏宗譜□□卷
(民國)陳達熾纂
民國二十一年(1932)木活宇本
浙江臨海縣博(不全)
鈔本 一冊
浙江臨海縣嶺景鄉嶺景村
註:金名庚創修於清雍正五年。
4453【浙江臨海】金氏宗譜
清鈔本
浙江臨海縣博(存一冊)
4454【浙江臨海】金氏世譜□□卷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木活字本
浙江臨海縣博(存卷2)
4455【浙江臨海】金氏世譜二十四卷
(清)金炎之纂
清咸豐三年(1853)湖阜草堂刊本
浙江臨海縣博(存卷22-24)
4456【浙江臨海】臨邑塗下橋蟾洋金氏宗譜四卷
(清)金在鎔 金世凱纂修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木活字本 二冊
浙江圖
4457【浙江】黃岩大田金氏宗譜十二卷
(民國)金彭年纂
民國六年(1917)木活字本
浙江臨海縣博(存卷首、卷1、4、8)
註:金尚省初修於明嘉靖二十二年。
4458【浙江松陽】西演坑金氏宗譜三卷
(民國)葉冠祥撰
民國三十五年(1946)木刻本
浙江松陽縣玉岩鄉西坑村 浙江松陽
縣玉岩鄉大垢下村
4459【浙江松陽】吊玄金氏宗譜
浙江松陽縣齋玄鄉上坌村
註:一名《彭城金氏宗譜》。

二、家乘譜牒
上海:羅溪金氏譜略一卷、嘉定金氏家譜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江蘇:金氏新族譜二卷、金氏重修族譜不分卷、金陵金氏族譜二
卷、古潤金氏宗譜六卷、毗陵金氏宗譜八卷、毗陵金氏重修宗譜二十
一卷
浙江:金氏家譜不分卷、富春玉洲金氏宗譜三卷、休寧遷浙金氏
譜略一卷、金氏如心堂譜不分卷、黃岩大田金氏宗譜十二卷
安徽:京兆金氏統譜十卷、金氏統譜六卷、休寧南城金氏族譜、
甌山金氏眉公支譜四卷、金氏宗譜二十五卷
湖南:金氏四修族譜十六卷首三卷、寧鄉金氏陸續修族譜、金氏
三修族譜四卷首一卷、湘鄉金氏三修族譜四卷首二卷

『柒』 漢語拼音是誰發明的

第一個創制用拉丁字母拼寫漢字讀音的方案的西洋人是義大利人利瑪竇(MatteoRicci),他是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1583年來到中國,1605年(明朝萬曆三十三年)在北京出版了《西字奇跡》一書。內有《信而步海,疑而即沉》等四篇文章。

羅常培根據文章的漢字與拉丁文對照的譯文,整理出一個包括26個聲母和44個韻母的漢語拼音方案。這是最早用拉丁字母給漢字注音的出版物,比「小經」用阿拉伯字母給漢字拼音稍晚,「小經」(又名「小兒經」、「小兒錦」)大概是最早用字母文字給漢字拼音的嘗試。

(7)金氏巷房價多少擴展閱讀

我國原來沒有拼音字母,採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來給漢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註明漢字的讀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讀不出來。反切,就是用兩個漢字來給另一個漢字注音,反切上字與所注字的聲母相同,反切下字與所注字的韻母和聲調相同。在這種情況下學習漢字,非常困難。

在1913年2月15日,由中國讀音統一會制定,以章太炎的記音字母作藍本的注音符號誕生了。1930年中華民國政府把注音字母改稱為「注音符號」,它是漢語拼音的前身。

「注音符號」目前仍舊為中國台灣省漢字的主要拼讀工具之一,為小學語文教育初期必學內容;中國大陸地區自1958年推行漢語拼音方案以後停止推廣使用,但在漢語字典等基礎工具書中對漢字注音時繼續與拼音同時使用。它的誕生使漢語的發展開始了新紀元。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2185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652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950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2019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777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2102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2243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882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889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