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房價信息 » 牛頓手稿價格多少

牛頓手稿價格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8-31 10:06:05

1. 為何牛頓晚年不信科學信神學了

可能牛頓想通過神學來證明一些之前他無法用科學解釋的一些東西,而且他相信的神學跟我們平時說的神學還不是一個概念。

牛頓我們都知道是一個非常有名的科學家,他提出了三大定律,並且還發明了反射望遠鏡。但是到了晚年的時候,牛頓就開始相信了神學,所以很多人都感到不可思議。

實際上也有很多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牛頓相信神學其實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為世界上很多事情雖然能用科學的角度來解釋,但是有些現象是無法用科學證實的。相反的,如果採用神學的觀點來解釋的話,反倒是非常合理的。而且牛頓相信的神學跟我們平時所謂的神學是不一樣的。

所以牛頓晚年之所以會相信神學,或許是因為他想對世界有個更深刻的探索。畢竟科學角度來說的話,他已經基本看透了。但是神學對於牛頓而言,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2. 有哪位了解牛頓的神學論

伊薩克·牛頓生於1642年聖誕節,其時,沒有導星引路,沒有博
士朝拜(基督降世時的宗教異象),甚至沒有清脆的嬰兒啼哭聲(牛
頓是遺腹子兼早產兒,生下來時身體極為羸弱);然而,1727年牛頓
辭世時,他已經成為萬眾景仰的智慧之王者,英國為他舉行國葬,為
他抬棺送行的是八名身份顯赫的貴族。

伏爾泰,這位啟蒙哲學的倡導者,以流亡者的身份目睹了牛頓的
盛大葬禮。感慨之餘,伏爾泰決心要將牛頓的思想帶回法國去,他要
讓歐洲大陸知道,牛頓不只是一位磨製過反射望遠鏡的小小工匠。伏
爾泰清楚地知道,牛頓先作神學家並且一生都未放棄過神學研究,但
他更欣賞的是哲學家(科學家)牛頓而非神學家牛頓:「曾經讀過他
放在他所著的《數學原理》那部書後面一點形而上學的許多人們,在
那裡發覺有些東西也和《啟示錄》同樣晦澀。形而上學的學者們和神
學家們相當像蒙目角斗者。但是當牛頓研究數學時,眼睛是睜開的,
他的目光直達世界邊緣」。

在伏爾泰以及牛頓早期傳記作者(如斯圖克雷)筆下,牛頓被定
格為科學家的典範,理性的化身。與此同時,牛頓生前所留下了上千
萬字的神學與煉金術手稿也被人貼上「不宜發表」的字樣封存起來。
在隨後的兩百多年裡,無論是科學家、詩人,還是宗教家,無不視牛
頓為科學的象徵、光明之使者。在18世紀英國詩人、主教蒲柏(A.
Pope,1688-1744)那裡,我們可以讀到以《聖經》《創世紀》述說
上帝創造光照亮大地的格體寫成的頌辭:「自然與自然規律隱匿於暗
夜之中/上帝說,『讓牛頓出世吧』/於是,一切都變得光明」。

1936年,牛頓煉金術、神學以及其他手稿於倫敦索斯比拍賣行被
公開拍賣,促使現代學者開始以更復雜的態度看待牛頓並引發了現代
牛頓研究。牛頓神學與煉金術手稿的兩個最大買主,猶太教學者亞胡
達和著名經濟學家老凱恩斯,在研究他們所購之牛頓手稿以後認為:
牛頓在宗教上是「屬於猶太教邁蒙尼德派的一神論者」,而且這位長
期以來被視為理性之化身的人從來就不那麼理性,與其說他是一位遵
循理性前進的科學家,倒不如說他是「歷史上最後一位自然法術師」。

隨著牛頓煉金術與神學手稿的曝光,現代科學史家已不可能像以
往的牛頓傳記作者那樣採取迴避或視而不見的做法。但柯瓦雷是一個
例外。柯瓦雷派學者大多傾向於將牛頓「非煉金術士化」。A.R.
Hall與M.B.Hall認為,牛頓所從事的是具有煉金術形式的化學研究,
因為當時化學尚沒有獨立的術語或語言;而且牛頓即便做過煉金術實
驗,他也從未在皇家學會公布他的煉金術研究成果,這表明他的這些
煉金術活動是私人性質的工作,與科學的整體進步無關。I.B.
Cohn則對那些關注牛頓煉金術及神學手稿的學者反問道:「如果牛頓
沒有撰寫《原理》,人們會對他的煉金術活動發生關注么?」

柯瓦雷在臨去世前(1964)曾作過一場以牛頓為主題的學術報告,
他談了牛頓的科學卻不涉及牛頓煉金術。當時,一位科學史家佩格爾,
詢問柯瓦雷對於牛頓煉金術的看法,而柯瓦雷的回答是:「我們不考
慮這些。」然而在佩格爾看來,將歷史中的合理性因素與不具合理性
的因素區分開來,單單考慮前者,是不可取的,因此,佩格爾要求將
牛頓作為一個「完整的人」來理解。沿著這種方向,B.J.T.
Dobbs、P.M.Rattansi、A.G.Debus等人試圖說明,當時流行的神
秘主義思潮也曾對牛頓發生影響,牛頓的煉金術研究在其的整體思想
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

現代牛頓學者必須同時面臨以下一組基本事實:牛頓不但寫了
《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和《光學》,研製過反射望遠鏡,研究了行
星的運動以及潮汐現象的形成,創立了正、反流數法(微積分),而
且,他還在熊熊爐火邊進行過大量的煉金術實驗,還研究《聖經》詮
釋學、神學年代學、教義學。但是,直到今天為止,科學史家並未就
牛頓其人及其整體思想形成一致看法。那麼牛頓到底是怎樣的思想家?
在這篇短文餘下的篇幅里,作者也以極為粗略的形式談談自己對於牛
頓整體思想結構的見解。

在此,我想引述牛頓墓誌銘上一段話:「對於自然、歷史和《聖
經》,他是一位勤奮、敏銳而忠實的詮釋者。他用他的哲學證明了上
帝的威嚴。」我認為此言不虛。必須明白:在17世紀英國,沒有現代
意義上的科學,有的只是一種自然哲學。這種自然哲學將其終極目標
指向上帝,因而它不同於現代科學;同時,這種自然哲學的產生的確
體現著「科學的基督教化」的宗旨,因此它亦不同於伽利略要求分開
神學與哲學的自然哲學。建構這種自然哲學的是皇家學會的第一代元
勛即威爾金斯、波義耳等人,而牛頓則將這種哲學發揚光大。威爾金
斯、波義耳、牛頓等人,在神學上,他們都是唯意志論神學論者。這
種神學宣稱上帝意志而非上帝理智是世界的本源,上帝可以以任何形
式(包括數學形式)設定自然律,也可以憑其意志改變自然律。在建
構這種自然哲學的同時,波義耳等人也建構了一種與之相適應的自然
神學。由於有自然神學的中介,使得早期皇家學會核心成員大多具有
自然哲學 自然神學 神學的整體知識觀。

牛頓是早期基督教(而非猶太教)的一神論者。牛頓認為自己是
基督徒,他相信基督高於眾先知,作為上帝之子在人間代行上帝之職,
但上帝之子不應與上帝具有同等地位。牛頓持反三位一體主張,因此,
他不接受英國國教會的39條信綱(即國教會選定的39種宗教經典),
甚至多次拒絕接受神職。基於反三位一體主張,牛頓注釋《聖經》、
《但以理書》、《聖·約翰啟示錄》,推算基督重世的時間。他認為,
三位一體說被確立為基督教正統教義之時,即是羅馬教庭開始墮落之
時,亦千年至福期之始。這樣,他通過計算得出基督二次降世的時間
大約是1643年(這一時間竟與他自己的生日十分接近!)。

在牛頓那裡只有一位上帝,他研究人類歷史,正如他研究自然,
他相信自然史與人類歷史均是上帝意志的展開史。我們不應從他所給
的數學公式觀照他的上帝觀,而應該反過來基於其上帝觀理解他的整
體自然哲學思想。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何以牛頓在主張無限時空觀
的同時認為上帝可以同時創造多個宇宙(這里的每一個宇宙必然都是
有限的),不難理解他何以可以將上帝的直接干預引入自己的宇宙體
系(因為他是一個神學唯意志論者),甚至將引力的存在這一事實本
身直接視為上帝無所不在的證據,不難理解他何以堅決反對人們按照
他確立的引力定律將引力直接說成是物質固有的力(因為在他看來,
引力參與了世界的生成並構成對世界的持續控制,是主動力,而這類
力只能發諸於上帝)……

3. 溫莎.牛頓的水彩畫筆多少錢一套

你好!
我知道油畫畫筆是兩塊多一把,水彩的不是很清楚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

4. 英國科學家艾薩克.牛頓死後手稿現存在哪裡

博物館儲藏間

5. 誰有關於牛頓的煉金術的資料

牛頓與煉金術

1727年3月20日,偉大的科學家牛頓逝世。在他84歲離開人世時,為他抬棺材的是兩位公爵、三位伯爵以及大法官。伏爾泰是這樣描述的:「他是像一位深受自己的臣民愛戴的國王一樣被安葬的。在他之前,是沒有哪一位科學家享受如此殊榮的。在他之後,受到如此厚葬的也屈指可數。」就在牛頓去世後不久,18世紀偉大的詩人亞歷山大·薄柏總結了世人對牛頓的評價:自然和自然規則在黑夜中躲藏,主說,讓人類有牛頓!於是一切被光照亮。這句詩仍銘刻於牛頓的墓誌銘上。
從18世紀起,牛頓開始被認為是現代科學家時代首屈一指的最偉大的人,一位理性主義者,一個教會我們在冷靜的和純粹的理性路線上思考的人,牛頓的名字一直是科學的代名詞。
但是,牛頓的真實面貌其實並不完全像我們在腦海中習慣想像的那幅圖畫一樣。當然,這並不是指他不偉大。正如著名的經濟學家凱恩斯所說:「請不要在此猜想我今日的目的是通過描寫來貶損劍橋最偉大的兒子。我正努力寧願像他自己的朋友和同代人看他那樣去看他。他們毫無例外地視他為最偉大的人物之一。」
一切都源於一個神秘的箱子——牛頓的「黑匣子」,這個大箱子里,保存著曾占據和完全吸引著他那顆熱情和智慧的心靈的東西到底是什麼的證據。
他沒有在離開劍橋的時候銷毀它們,而是把它們保存在那個箱子里。深深震驚著任何一雙18或19世紀,甚至是我們現代人的探索的眼睛,那裡面保存著數以百萬字的他未發表過的著作。這些是牛頓在整個一生中艱難地隱藏著的秘密。
秘密隨他逝去,在他死後,有人試圖了解這個塵封的秘密。畢肖普·霍斯利奉命檢查過這個盒子,並希望出版盒子里的那浩如煙海的作品,可是他看了盒子中的內容後,驚慌失措地猛然把盒子蓋蓋上了。100年後,戴維·布魯斯特再次查看了那個盒子,但他選擇了小心地摘錄和用幾個嚴肅的小謊言完全掩蓋了所有的蛛絲馬跡。
因為盒子中那100萬字以上的鴻篇巨制,對我們的現實和科學來說幾乎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除了作為我們對於探究人類最偉大的天才頭腦的吸引人的側面而言。
牛頓當時潛心研究的是長生不老葯、基本金屬向黃金轉化的可變性。正像劇作家喬治·伯納德·肖在戲劇《在好國王查理的黃金歲月》中,放入牛頓口中的話一樣,劇作家借角色表達了牛頓的心聲:「有如此多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物質的轉換,長生不老葯,光與顏色的魔術,壓倒一切的是聖經的隱義。當我集中思想專注於這些時,我發現自己漫遊開去,進入到沉思無窮系列數目的閑散游戲中,並將弧分成不可分的短三角形邊。多麼愚蠢!多麼大的時間浪費,無價的時間!」
秘密著作的另一大部分是他推想和求索的宇宙的秘密真相——所羅門神殿的力量,啟示錄、丹尼爾之書和關於教會歷史的數百頁論述。
文獻還表明了牛頓對煉金術的痴迷,在1650年左右的那個年代,以出版商庫珀為中心的人在此後的20年裡復興了對15世紀英格蘭煉金術的興趣。
在劍橋圖書館中也有著相當數目的這樣的手稿,而且在那20年裡,牛頓沉溺其中。這恰好是他構思《原理》的幾年。他全身心地投入,試圖解讀傳統留下來的疑團,並留下了至少10萬字的實驗記錄和手稿。
在這些奇特的研究中——牛頓一隻腳在中世紀,一隻腳為現代科學踩出一條路——度過了他人生的第一階段,在三一學院的生活時期。
看他那時的研究,所有人都會認為牛頓不是理性時代的第一人,而是魔法家中的最後一個。他的天性的玄奧、隱秘的,又有著深深的神經過敏,他的後繼者惠斯頓把他評價成:「我所曾知道的最懼怕、小心和多疑的性格之一。」所以他整個地疏遠女性,終身未娶。
在很早期的生活中,牛頓就在三一學院里拋棄了正統的信仰,他完全反對古代權威的解釋,而認為「三位一體」的教義應該是後來偽造的。為此還寫過廣泛的反三位一體的小冊子。他對這種異端的持有,更加劇了他的沉默和性情的內傾。
直到《原理》的出版,才使他的習慣和生活方式有了一個徹底的改變。他的朋友們認為他必須從三一學院的生活中拔出腳來,否則它會很快讓牛頓走向精神和健康的衰落。在朋友的勸說和自己的努力下,牛頓終於拋棄了他的那些魔法研究,從事了一些高貴、有酬的職業——比如皇家學院院長,憲法院教職,造幣廠設計員等等。當他的生活轉折點到來之後,他才把他的魔術之書放回盒子。也同時把17世紀扔在身後,演變成傳統的牛頓的18世紀形象。魔法已盡忘,他成為了理性時代的智者和君王。正統的伊薩克·牛頓爵士已遠離了誕生於17世紀的孩童魔法,成為了我們傳統中認為的18世紀的伊薩克爵士。
但是,也請相信,秘密的異端和迷信,曾是牛頓一生的研究。這個神奇的靈魂,解答了如此大量的問題,通過純頭腦力量探到了自然的秘密。

6. 牛頓的資料

牛頓簡介

牛頓(Isacc Newton,1642—1727)是英國數學家、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

1642年12月25日出生於英國北部林肯郡的偏僻農村——伍爾索朴的一個農民家裡,出生前2個月,牛頓的父親就去世了。他的父親名叫伊薩克,可他的母親仍把兒子的名字叫做伊薩克,牛頓出生時才3磅,接生婆甚至沒料到他能活下來,更沒有料到他竟活到85歲高齡,而且是世界上出類拔萃的科學家。

牛頓兩歲時,母親改嫁給一個名叫巴頓的牧師,從此牛頓就由外祖母撫養。到了學齡期,牛頓被送到公立學校讀書,12歲時進中學,寄宿在一家葯鋪里。在學校里,他讀書成績開始並不突出。他沉思默想,喜歡動手製作小玩具。例如讀小學時,就製成了令人驚訝的精巧的小水車,在讀中學時,自製了一個小水鍾。黎明,水會自動滴到他臉上,催他起床。後來,巴頓病故,母親領了兩個妹妹、一個弟弟回到了家。母親希望牛頓放牧耕種,14歲的牛頓就輟學在家。

牛頓充滿理想,雖停學在家,還是一心想著各種學習問題。他在自家石牆上雕刻了一個太陽鍾,爭分奪秒地學習,母親要他放牧,他牽馬上山,邊走邊想著天上的太陽,待走到山頂想騎馬,可是馬跑得不見了,自己手裡只剩下一條韁繩。叫他放羊,他獨自在樹下看書,以致羊群走散,糟塌了莊稼。舅父叫傭人陪他一道上市場熟悉熟悉做交易的生意經,可是牛頓卻懇求傭人一個人上街,自己躲在樹叢後看書。有一次,他在暴風雨中測風速,渾身濕透。母親簡直驚呆了,怕他發瘋,只好讓他回到中學讀書。牛頓如痴似瘋地學習,一生鬧了許多笑話。一次,他邊讀書邊煮雞蛋,待他揭開鍋子想吃蛋時,鍋子里竟是一塊懷表,還有一次,他請一位朋友吃飯,菜已擺在桌上,可是牛頓突然想到一個問題獨自進了內室,很久還不出來。朋友等得不耐煩了,就自己動手把那份雞吃了,骨頭留在盤里,不告而別。隔一會兒,牛頓走了出來,看到盤子里的骨頭,自言自語地說:「我還以為自己沒有吃飯呢!原來已經吃過了。」傳說牛頓在其重要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出版後的一天,強迫自己到劍橋大學附近的一個幽靜的旅館里去休息一下,但他怎麼也靜不下來。他見到人家洗衣盆里肥皂泡薄膜在陽光下呈現美麗的色彩,尋思著這里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光學道理。於是就用麥稈吹起肥皂泡來,一本正經地吹著吹著。店主看了,頗為他惋惜:「一位快50歲的挺體面的先生,竟瘋成這樣子,整天吹肥皂泡。「

1661年,牛頓考上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學院的巴羅教授發現牛頓是個人才,推薦他當研究生。1665年,畢業後牛頓留在大學研究室。這年6月間,鼠疫流行,學校關門,牛頓只好回到家鄉。這期間,他把主要精力集中於科學研究。他系統地整理了大學里學習過的功課,潛心研究了開普勒、笛卡爾、阿基米德和伽利略等前輩科學家和主要論著,還進行了許多科學試驗。

牛頓在家鄉避疫的兩年間,幾乎考慮了一生中所研究的各個方面。特別是他一生中的幾項主要貢獻:萬有引力定律、經典力學、流數學(微積分)和光學等基本上都萌發於1665——1666年間。瘟疫過後,1667年3月,牛頓又回到大學里當研究生。1668年,獲碩士學位。1669年,由巴羅教授推薦,27歲的牛頓當了數學教授。他擔任此職務,前後共26年。

牛頓不善於教學,在講課方面,並不太受學生的歡迎,但在解決疑難問題方面,卻遠遠超過眾人。

牛頓在科學史上的崇高地位是舉世公認的。恩格斯曾指出:「牛頓由於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而創立了科學的天文學,由於進行了光的分解而創立了科學的光學,由於建立了二項式定理和無限理論而創立了科學的數學,由於認識了力的本性而創立了科學的力學。」的確,牛頓在自然科學領域里作了奠基性的貢獻。

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是他在自然科學中最輝煌的成就。在同一時期,其他一些科學家如雷恩、哈雷和胡克等都在探索天體運動的奧秘。1679年,皇家學會幹事胡克意識到引力的平方反比定律,但沒法證明。因為他缺乏牛頓的數學才能,也沒有能俯開普勒的等面積定律。胡克為此事還寫信給牛頓,探詢牛頓在研究引力問題方面的進展情況。牛頓沒有給他滿意的回答。其實,牛頓這時候對於引力問題也還沒有搞得很清楚。因為第一,他曾想根據平方反比關系對月球的軌道運動的向心加速度和地面上物體的重力加速度作比較,但當時所知的地球半徑之值不精確,計算誤差較大。第二,牛頓尚沒能精確地證明,在計算距離時,可以把月球和地球看它們的質量都集中在它們各自的球心。這個問題直到牛頓發明了流數術(微積分)以後才得到解決。1684年,雷恩、哈雷和胡克等人又提出要推動這一問題的研究,也就是要從天體間引力的平方反比關系得到橢圓軌道的結果。同年8月,哈雷專程來到劍橋大學,登門拜訪了牛頓,發覺牛頓已解決了這個難題。牛頓一時未打到手稿,答應再寫一篇寄給他。同年11月,牛頓便把重新計算的稿紙連同有關的材料都寄給了哈雷,哈雷極其興奮而又激動地看完了牛頓的計算底稿,又趕到劍橋大學,竭力勸說牛頓發表。牛頓起先寫成了《關於運動》的論文,在皇家學會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後來又是在哈雷的熱心勸說下,牛頓在1685年春完成了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初稿。依舊還是哈雷奔波調停,聯系出版,可是皇家學會卻推說經費不足,暫緩出版。這時,熱心的哈雷慨然解囊,資助了全部出版費用,這樣才使這部劃時代的巨著得以在1687年問世。牛頓為此激動地對哈雷說:「哈雷!為了這部書的出版,你費了不少心啊!沒有你的努力,也許就沒有這部書。幸虧沒有給你帶來什麼麻煩,總算放心了。」

麻煩的事畢竟發生了。早先,堅持波動說的胡克與堅持微粒說的牛頓為了說明光的本性問題,曾有過不愉快的爭論。這回,為了誰最先發現萬有引力的問題,發生了又一次的不愉快的爭論。最後牛頓還是作了讓步,把胡克作過研究的那部分作了說明,歸功於他。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分為二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導論部分,包括定義、注釋和運動的基本定理或定律,第二部分是這些基本定律的應用,共分為三編。

導論部分雖然篇幅不大,內容卻極為重要,對一些重要概念:如物質的量、運動的量、物質固有的力(慣性)、外力、向心力以及牛頓的絕對時間、絕對空間和絕對運動等都下了定義或是作了說明。關於運動的基本定理或定律主要敘述了機械運動的三個基本定律,接著又給出了六個推論,包括力的合成與分解、運動的疊加原理和動量守恆定律、經典力學的相對性原理及虛位移原理等。第二部分中,標題為「物體的運動」的第一編討論了萬有引力, 題名為「物體(在介質中)的運動」的第二編,證明了笛卡爾的漩渦模型不能說明觀測到的行星運動,還論述了有關流體性質的若干定理和推測。第三編解釋了行星的運動和潮汐之類的引力現象。在本編的開始還闡述了「哲學中的推理法則」。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的出版,標志著經典力學體系的建立。所謂經典力學體系,簡單地說來,是以四個絕對化的概念:空間、時間、質量和力為基礎,以三個基本定律為核心,以萬有引力定律為它的最高綜合,並用微積分來描述物體運動的因果律。這是一個立足於實驗和觀察的基礎上的,結構嚴謹、邏輯嚴密的科學體系。《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使是這個體系的集中表現。

要指出的是運動基本三定律的研究和發現,經過了許多科學家和思想家的長期探索的過程,明顯地呈現知識發展的繼承性。例如,慣性定律最初是由伽利略提出,後來由笛卡爾完善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是由活利斯、雷恩和惠更斯發現和驗證的。運動第二定律才是牛頓在1684年發現的。這三個定律從孤立地個別地被發現到作為一個整體,成為「基本」定律,是有一個過程的。1684年10月左右的牛頓手稿中還曾經提出過運動基本六定律,至1685年《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初稿完成時,把「基本六定律」改為「基本三定律」,而把其餘的定律作為三定律的推論。因此,把運動三定律作為一個整體,並把它們確認為動力學的基本定律和經典力學的基石之一,這個功績應當歸於牛頓。

牛頓確立基本三定律和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是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牛頓只有道德認識了運動的變化和力的關系之後,才可能建立萬有引力定律。同時,在太陽系中,兩個天體相互作用的引力計算的檢驗,嚴格地說,應綜合考慮各個天體相互作用的因素。因此,第三定律就成了萬有引力定律的重要前提。而且,如前面所指出的。微積分也可以說是應建立萬有引力定律的需要而創立的。由此可見,構成經典力學的幾個主要基石——運動三定律、萬有引力定律和微積分這個有力的工具等多項重大成就,可以說牛頓是作了綜合考慮,一並完成的。

牛頓在光學方面的成就也是極其偉大的。早在1664年,牛頓還在學生時代,就作了關於日冕的觀察,1666年,牛頓打到了一塊三角玻璃棱鏡,用它試驗了用白光分解為有顏色的光。在牛頓之前,已有一些人使用棱鏡對光的折射現象作過研究。但都認為是棱鏡產生了色,而不是僅僅把已經存在的色分離開來。

牛頓在進行棱鏡折射現象研究的同時,對改進折射望遠鏡發生了興趣。在研究過程中,發現了球面像差和色差現象。同時代人盧卡斯採用了跟牛頓所用的不同品種的玻璃棱鏡做實驗時,得到的光譜的長度和寬度跟牛頓的實驗結果有很大的分岐。由於牛頓那時碰巧使用了具有相等色散率的一個玻璃棱鏡和水,他重復過多次測量,豎信自己沒有弄錯,沒有考慮為什麼人家會得出跟自己不同的結果。正因為他在這點上沒有採用通常的謹慎態度,錯過了一個重要的發現——根據不同物質具有不同的色散率的特性,正可以製成消色差透鏡。

牛頓雖然沒有在改進折射望遠鏡方面取得成就,但是他成功地研製了反射望遠鏡,成為反射望遠鏡的發明人之一。早先羅馬人祖基法國的默森的蘇格蘭的格里戈里都進行過有關反射望遠鏡的設計,但都沒有成功,牛頓是第一個製造反射望遠鏡的人。1668年,他造的第一個反射望遠鏡有六寸長,直徑一寸,放大30到40倍。1672年,他送給皇家學會一個更大的反射望遠鏡,上面的題詞是:伊薩克·牛頓發明並於1671年親手製造的。就在這一年,牛頓被選為皇家學會會員。他提交給學會的一篇《光的顏色的新理論》的論文,提出了光的粒子性,這是牛頓的第一篇論文。不料,他的論點同皇家學會創始人之一、大科學家胡克的波動說沖突,於是引起了一場大論戰(此場論戰後來一直持續了近三百年,直到20世紀初才以光的波粒二象性為結論而告一段落)。牛頓從消極方面吸取那篇論文引起爭論的教訓,他給朋友的信上說:「¼¼我失去了平靜而有意義的幸福生活,而被這無聊的爭吵弄得心緒煩亂。這真是無聊透頂。我越來越後悔,不該輕率地發表那篇論文。「從此牛頓對自己著作的出版不再熱心了,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寫成手稿鎖在箱子里,算是完成了任務。正如前面說過的,要是沒有哈雷的積極鼓勵,後來甚至像《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也許就不會出版了。

牛頓在光學方面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除了前面所說的關於光的折射、像差和色差外,還發現了牛頓環,描寫了光的衍射現象以及光的振動理論,提出了光的「猝發間隔」。這跟後來波動說中的波長相似。有人甚至說,牛頓實際上是測定光的波長的第一個物理學家(盡管他堅持光的粒子說)。牛頓在光學方面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以致有人說,只憑牛頓在光學方面的貢獻,就可以稱得上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

牛頓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出版後,就投入了政治活動。1688年,他被選為議員,可是他沒有辯才。在一次關於憲政辯論會上,牛頓只發過一次言——要求會場中的招待員關一關窗戶。後來,英國因貨幣制度混亂,在國內外已失去信用,1696年,當時任財政大臣的牛頓的同學蒙特洛請他當了造幣局督辦,牛頓極其守職,工作很有成效。1699年,牛頓任造幣局局長。

1692年,發生了一件很不幸的事件。某晚,牛頓外出未熄滅蠟燭,可能是貓兒闖的禍——打翻了燭台,把他多年積存的論文和著作化為灰燼。

1703年,即胡克逝世的這一年,60歲的牛頓被推為皇家學會會長。1704年,牛頓的《光學》一書問世。同年,又出版了《三次曲線枚舉》、《利用無空級數求曲線的面積和長度》、《流數學(微積分)》等數學著作。

說起微積分的創始,牛頓和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之爭曾引起一場爭論。牛頓早在1665年5月20日手寫的一頁書稿中就有「流數術」的記載,由於牛頓一直把書稿鎖在箱子里,以致流數術直到1687年才首次公開出現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中。而萊布尼茲的微積分是在1684年(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出版前三年)在雜志上就公開發表了。牛頓和萊布尼茲是各自獨立地創建微積分學的。牛頓在世時,萊布尼茲和他曾有過友好書信交往,切磋學術。只是由於1699年瑞士人丟利埃硬說是萊布尼茲剽竊了牛頓的成果,1700年萊布尼茲才著文反駁。爾後出於民族偏見,在牛頓和萊布尼茲的門徒之間,才展開了一場綿延100多年的無謂爭論。

1705年,英國女王授給牛頓爵士頭銜。1711年,牛頓發表了《使用級數、流數等等的分析》。1727年3月,84歲的牛頓出席了皇家學會的例會後突然病倒,於當月20日逝世。牛頓終生未娶。他作為有功於國家的偉人,葬於威斯敏斯特教堂。

牛頓在自然科學領域內作了奠基有貢獻。他繼承了英國唯物主義的始祖培根重視歸納法有傳統,主張科學研究要通過實驗發現現象,然後運用歸納法總結為定律,再用數學推演建立理論體系。《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正是這樣寫成的,這無疑是一種重要的科學方法,對後來的科學發展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牛頓的哲學思想基本上屬於自發的唯物主義,由於他否定哲學的指導作用,虔誠地相信上帝,特別是到了晚年,埋頭於寫以神學為題材的著作,在唯心主義道路上越走越遠,以致墮落為一個宗教狂。當他無法解釋行星的切向運動,竟提出了「神的第一推動」的謬論。對此,恩格斯曾指出:「哥白尼在這一時期的開端給神學寫了挑戰書,牛頓卻以關於神的第一次推動的假設結束了這一時期。」

牛頓對自己的科學成就是怎樣認識的呢?他說:「我不知道世上的人對我怎麼評價。我卻這樣認為:我好象是站在海濱上玩耍的孩子,時而拾到幾塊瑩潔的石子,時而拾到幾片美麗的貝殼並為之對欣。那浩瀚的真理的海洋仍然在我的前面未被發現。」「如果我所見的比笛卡兒要遠一點,因為我是站在巨人們的肩膀上的緣故。」牛頓的這種謙虛精神永遠值得後人敬仰和學習。

7. 牛頓晚年為何痴迷神學手稿稱2060世界末日,他到底發現了什麼

很多人都說物理學家的最終歸宿就是痴迷於神學,但是他們所謂的神學不是我們所謂的迷信。而牛頓晚年所做的事情,就是研究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鑽研神學和冶金術。至於牛頓所說的2060年的預言,沒有到那一天,我們誰都無法預測未來。

牛頓晚年為何痴迷於神學

如何評價牛頓和他所痴迷的神學

牛頓一輩子寫了很多著作,其中關於神學的達到了80%之多。他是虔誠的教徒,但是不代表他沒有任何成就。總有一些人,喜歡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批判巨人,想要讓自己顯得有多麼的特立獨行,多麼的世人皆濁我獨清。牛頓一輩子都信仰神學,但是卻可以為物理界,為世界,為後人做出了這么多的貢獻,他的付出是完全值得認可的,而他痴迷的神學也不足以成為批判他的點。尊重做出了貢獻的人,是人就不可能完美無缺不是嗎?

8. 牛頓神學手稿

位於英國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艾撒克·牛頓勛爵墓地,美國作家丹·布朗在其暢銷書《達·芬奇密碼》中,將牛頓描繪成是郇山隱修會的會長之一,掌握著基督教隱藏的驚天秘密。

被譽為現代物理學及天文學之父的英國科學家牛頓,1704年曾在一封信函中預言,世界末日將於2060年降臨。這封信函目前陳列於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牛頓的秘密展,供世人觀覽尋思。

據以色列媒體指出,牛頓在17世紀中是最知名的科學家和數學家之一,他同時也是一位非常虔誠的基督徒,他根據聖經但以理書12章第7節的說法「我聽見那在河水以上,穿細麻衣的,向天舉起左右手,憑著那永遠活著的主起誓說,要到一年、二年、半年,打破聖民權力完成的時候,這一切事就都完成了!」

根據牛頓在1704年的一封書信上的記載,他解釋在公元800年神聖羅馬帝國的查理曼大帝之後的1260年,就是世界的末日。依此算起來,2060年就是世界的末日。

負責這項牛頓的秘密手稿展的希伯來大學哲學教授班梅納潛表示,牛頓的手稿被放在紙箱多年,許多學者都不在意牛頓對聖經的解讀,但現在已經到21世紀,有許多人對牛頓的解釋有興趣,也許牛頓知道一些我們所不了解的事,他才會認為2060年是世界末日的時刻。

班梅納潛表示,17世紀時的科學家很多人都是虔誠的信仰者,而牛頓更是一個非常虔誠的基督徒。希伯來大學此次不只是展出牛頓的手稿,還將舉行研究牛頓的科學與宗教世界研討會。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975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445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731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806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572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97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2036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683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668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