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房價信息 » 甘肅隴南後壩房價多少

甘肅隴南後壩房價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9-22 03:19:31

⑴ 甘肅隴南武都區都有那幾個鎮

截至2019年,甘肅隴南武都區轄26個鎮,分別是城關鎮、東江鎮、兩水鎮、漢王鎮、馬街鎮、柏林鎮、安化鎮、角弓鎮、石門鎮、姚寨鎮、桔柑鎮、三河鎮、漢林鎮、外納鎮、馬營鎮、甘泉鎮、佛崖鎮、魚龍鎮、隆興鎮、黃坪鎮、琵琶鎮、洛塘鎮、裕河鎮、五馬鎮、三倉鎮、五庫鎮。具體介紹以下幾個鎮:

1、東江鎮

東江鎮位於武都區東部,距隴南市區5公里,總土地面積3.02萬畝,總耕地面積0.52萬畝,平均海拔1200米。

2、漢王鎮

漢王鎮位於隴南市武都區東部白龍江沿岸,距城區13公里處,國道212線通過,東接郭河鄉,南鄰桔柑鄉,西連城郊鄉,北與龍鳳鄉相接,南北寬8公里,東西長14.6公里,總面積約116.76平方公里。

3、柏林鎮

柏林鎮位於隴南市武都城區以北的北峪河流域中游地帶,東靠安化鎮,南與龍鳳鎮相接,西與馬街鎮相鄰,北與馬營鎮接壤,東西寬4.67公里,南北長6.5公里,面積約39.61平方公里。

4、安化鎮

安化鎮位於甘肅隴南市區東北部,距離市區30公里處,行政區域面積17870公頃,耕地面積44125畝。平均海拔1421米。

5、馬營鎮

馬營鎮位於隴南市武都區西北部,平均海拔2295米,屬高寒山區,氣侯寒冷,陰濕多雨。面積185平方千米。

(1)甘肅隴南後壩房價多少擴展閱讀

⑵ 甘肅省隴南市文縣堡子壩鎮下轄村委會有哪些

甘肅省隴南市文縣堡子壩鎮下轄村委會包括德勝前村委會、陶家壩村委會、寺陡坪村委會、中嶺山村委會、堡子壩村委會、月園村委會、白崖山村委會、朱家台村委會、八字河村委會、柏樹坪村委會、新勝村委會、馬兒河壩村委會、排坊村委會、堡子坪村委會、季家堡村委會、福場村委會。

⑶ 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吉石壩街道下轄村委會有哪些

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吉石壩街道下轄村委會包括吉石壩社區居民委員會、下黃家壩社區居民委員會、上黃家壩社區居民委員會。

⑷ 誰能詳細介紹下甘肅隴南康縣的情況

康縣位於甘肅省東南部,陝、甘、川三省交界地帶。境內無山不青,無水不秀,氣候濕潤,山川秀美,風光崎旎,自然、人文資源非常豐富,堪稱甘肅的「西雙版納」,世界名茶之鄉。
康縣位於甘肅省東南部,陝甘川交界地帶。境內氣候屬典型亞熱帶向暖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溫帶過渡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沛。全境處西秦嶺南側隴南山中,地質構造為昆侖秦嶺地槽褶鄒地帶,地勢西高東低,中部高,南北低。最高海拔2483m,最低海拔560m,年平均氣溫12.1℃,無霜期207天,日照時數1433.7小時,年降水量742mm。縣轄8鎮13鄉,350個行政村,1640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19.45萬人,其中農村人口17.78萬人。總面積2958.4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0.16萬畝。 所轄:城關鎮、平洛鎮、大堡鎮、岸門口鎮、兩河鎮、長壩鎮、雲台鎮、陽壩鎮、望關鄉、寺台鄉、大南峪鄉、迷壩鄉、王壩鄉、碾壩鄉、豆壩鄉、店子鄉、豆坪鄉、白楊鄉、太石鄉、銅錢鄉、三河壩鄉。
康縣分置前為武都縣之一部,其區域僅從設置白馬關分州起記述。清乾隆元年(1736年)白馬關設立階州直隸州分州。是時,轄境西北以平洛河為界,只含望關、平洛兩鄉鎮河南部分;北以 康縣白馬關
五郎坪為界,含今成縣黃陳鄉全部及兩河、9河兩鄉各一小部,東北插花交錯,含迷壩鄉一部;東以窯坪河為象含大南峪鄉一部,東南以兩河口下街為界,含兩河鎮大部及隴西省寧強縣與兩河鎮零星插花地;南以南天門為界,含陽壩鎮全部;西南以饅饅山為界,含三河鄉全部;西以大草川、小草川、松林壩、老柏樹為界,含豆壩、碾壩鄉全部。 分州下轄安寧黑、大平里和南坪里(半里),共二里半。里下設甲,大平里下轄7甲,安寧里轄19甲,南坪里轄13甲。民國3年(1914年),白馬關分州改為白馬關**所,其轄境與分州轄境相同。1929年1月29日,廢**所,始置康縣。是時,全縣區域在原二里半基礎上,新劃入下四旗、後佛堂各半里,共三里半。東以窯坪河為界,與陝西省略陽縣木瓜園相鄰,東南以兩河口下街逛東為界,與寧強縣光明鄉接壤;西以高石嘴及松林壩選西為界,與武都縣甘泉、琵琶兩鄉毗連,北以五郎坪為界,與成縣嵋洛鄉相鄰,又以西漢水為界,與鐔河鄉相望。東西70公里。南北175公里,總面積2924.82平方公里。 1949年12月7日康縣解放以後,區域依舊。1956年I月31日,將康縣篙川子劃歸武都縣,將武都縣趙家壩劃入康縣。是年11月14日,經省人民委員會批准,將武都縣洛塘區解板鄉32個村、楊壩區草規鄉的孟家莊、范塄干、袁家裡劃入康縣。 1957年3月,將陝西省略陽縣的大南峪鄉全部和木瓜園鄉的大草壩、賀家溝地區(共7個農業合作社)劃入康縣,將康縣雲台區的窯坪鄉上、下慶陽和鄭灣鄉的史家河等地劃入陝西省略陽縣。同年10月29日,經省人民委員會批准,將武都縣太平鄉全部和裕河鄉冷家砭以下12個村劃入康縣。是時,全縣總面積2691平方公里。 1958年11月,國務院決定撤銷武都專區,並入夭水專區,康縣並入武都縣,徽縣、成縣合並徽成縣。與此同時,將原康縣所轄犀牛江以北的將利、鄭山、黃陳、陸家溝、石榴、畢河等地域劃歸徽成縣,而將原成縣所轄犀牛江以南的馬連、四方、劉河、迷壩等地域及紙坊公社的雍壩、水口、甘柏樹溝等地劃入武都縣,歸康寧片管理。1961年12月15日國務院決定,恢復康縣建置。除將趙壩、唐規二鄉留歸武都縣外,原武都縣康寧片全境為康縣行政區域,總面積2958.46平方公里。縣人民委員會置咀台,迄今未變。

⑸ 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城關鎮下轄村委會有哪些

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城關鎮下轄村委會包括下壩社區居民委員會、人民街社區居民委員會、紅河社區居民委員會、新城社區居民委員會、舊城村村民委員會、石磊村村民委員會、玉地河村村民委員會、坡頭村村民委員會、計子川村村民委員會、同盟村村民委員會、光明村村民委員會、人民街村村民委員會、紅光村村民委員會、大草灘村村民委員會、馬鞍山村村民委員會、瓦舍坪村村民委員會、喬家村村民委員會、立界村村民委員會、鹿仁村村民委員會、官鵝村村民委員會。

⑹ 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龍壩鄉下轄村委會有哪些

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龍壩鄉下轄村委會包括田河村委會、袁塄村委會、龍壩村委會、庄科村委會、秦河村委會、斜坡村委會、魚關村委會、天池村委會、白果村委會、張庄村委會、廟山村委會、馮坪村委會、鐵山村委會、麻灘村委會、紅石村委會、上寨村委會。

⑺ 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都有哪幾個村莊

城關鎮、安化鎮、東江鎮、兩水鎮、漢王鎮、洛塘鎮、角弓鎮、馬街鎮、三河鎮、甘泉鎮、魚龍鎮、琵琶鎮、

城郊鄉、坪埡藏族鄉、蒲池鄉、石門鄉、漢林鄉、柏林鄉、馬營鄉、池壩鄉、佛崖鄉、黃坪鄉、隆興鄉、龍壩鄉、龍鳳鄉、桔柑鄉、磨壩藏族鄉、外納鄉、玉皇鄉、郭河鄉、楓相鄉、三倉鄉、五庫鄉、月照鄉、五馬鄉、裕河鄉至於村莊就很多了。

⑻ 甘肅省隴南市文縣下轄街道辦事處有哪些

甘肅省隴南市文縣下轄街道辦事處包括城關鎮、碧口鎮、尚德鎮、中寨鎮、臨江鎮、橋頭鎮、梨坪鎮、天池鎮、堡子壩鎮、石坊鎮、石雞壩鎮、丹堡鎮、中廟鎮、范壩鎮、鐵樓藏族鄉、劉家坪鄉、玉壘鄉、口頭壩鄉、尖山鄉、舍書鄉。

⑼ 甘肅隴南怎麼樣

隴上江南

-----------------------------------------------------

在祖國內陸腹地,秦巴山地西部與青藏高原東側邊緣交匯地帶,有一個古老而神奇的地方。這里山川秀麗,氣候溫潤,森林茂密,資源富集,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這就是扼甘陝川三省要沖,素稱「秦隴鎖鑰,巴蜀咽喉」,被人們贊譽為「隴上江南」的甘肅省隴南市。

隴南市位於甘肅省南陲,東連陝西,南接四川,西鄰甘南藏族自治州,北依定西市和天水市,地理坐標在東經104°1′--106°35′,北緯32°38′――34°31′之間。東西長221公里,南北寬220公里,總面積2.79萬平方公里。全市轄武都、宕昌、文縣、成縣、康縣、徽縣、西和、禮縣、兩當等9個縣,242個鄉鎮,3423個村民委員會,54萬戶,250萬人口。境內有漢、回、藏等21個民族成份,7個民族鄉,少數民族人口5萬多人。市政府駐武都區城關鎮。

形態多異的地形地貌

------------------------------------------------------------------

隴南地處西秦嶺東西向褶皺帶發育的隴南山地,位於我國階梯地形的過渡帶。她的西部向甘南高原過渡,北部向隴中黃土高原過渡,南部向四川盆地過渡,東部與陝西秦嶺和漢中盆地連接。全市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高山、深谷、丘陵、盆地依次分布,錯落相間,形成獨具特色、錯綜復雜的壯美景觀。北部西禮山地呈現低山寬谷的黃土地貌,海拔1800米上下;東部徽成盆地介於北秦嶺和南秦嶺之間,長百餘公里,寬數十公里,呈現丘陵寬谷地形,海拔1000米左右;西南部為高中山與峽谷地,高峻山嶺與深陷河谷錯落相接,對比顯著,「舉頭峻峭嵯峨,側耳波濤洶涌」,相對高差達1000米以上。自西北至東南,由大拉梁、岷峨山(海拔3552米)等高山經銀洞山(海拔2468米)、牛頭山(海拔2224米)等中山而至斷頭山(海拔1804米)和金子山(海拔1824米)等低山,重巒疊嶂,崖壁陡絕,角峰鋸脊,石骨嶙峋。其間河谷幽深狹長,深切曲流十分發育,多急流險灘和瀑布。峽谷中高岸陡崖,峭立如壁。谷旁多狹窄的沖積平原斷續出現,其中武都平原綿長近50公里,寬不過1公里。周邊山峰:北為長江黃河分水嶺之大拉梁和岷峨山,東有甘陝邊界的透馬駒山,西有與甘南相鄰的蔥地山,南為甘川分界的摩天嶺。最高峰雄黃山,海拔4187米,座落在文縣西北部的屯寨鄉境內。最低點罐子溝,海拔550米,位於文縣東南部的中廟鄉境內,亦為甘肅省海拔最低點。

縱橫密布的江河溪流

-----------------------------------------------------------------

隴南是甘肅唯一的長江流域地區。境內既多山,又多水,且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崇山峻嶺間,處處溪水跌宕,飛瀑流泉。全市河流均系嘉陵江水系,一級支流有白龍江、西漢水等48條,總長1297公里;二級支流有白水江、岷江等751條,總長4756公里;三級支流有1651條,總長4313公里;四級支流有1312條,總長3428公里。百川爭流,河網縱橫,河流密度達到每平方公里0.5條。主要江河:嘉陵江幹流,流經兩當、徽縣東南部,境內流程86.2公里,年徑流量22億立方米,流域面積2556平方公里。西漢水,為嘉陵江上游一級支流,流經禮縣、西和、成縣、康縣等4縣,境內流程205.6公里,年徑流量16.7億立方米,流域面積9569平方公里。白龍江,是嘉陵江上游的最大支流,流經宕昌、武都、文縣等3縣,境內流程229.5公里,年徑流量93.8億立方米,流域面積1.32萬平方公里。白水江,為嘉陵江二級支流,於文縣石雞壩鄉入境,在玉壘鄉關頭壩匯入白龍江,境內流程107.3公里,年徑流量34.3億立方米,流域面積3040平方公里。白龍江因其與秦嶺、淮河同在北緯33°――34°之間,同屬1月0℃等溫線經過區,此線以南的江河皆不封凍,因而與秦嶺、淮河同為中國地理上南方與北方的天然分界線

立體分布的多樣氣候

------------------------------------------------------------------

隴南屬東亞季風氣候區。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山脈走向的影響,區內氣候復雜多樣,分布獨特,水平分帶和垂直分帶均十分明顯,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特景觀。

一是南北溫差懸殊。由東南向西北,依次從亞熱帶濕潤氣候向暖溫帶濕潤氣候、溫帶半濕潤氣候和高寒陰濕氣候過渡,年平均氣溫5℃――15℃,日照時數1700――2000小時,活動積溫2600――4600℃,年降水量450――1000毫米,無霜期166――285天。武都、文縣南部及康縣東南河谷地帶,海拔低於1000米,年平均氣溫高於14℃,活動積溫大於4500℃,年降水量450――1000毫米,局部地方年降水量達1300多毫米,乾燥度小於1,無霜期大於280天,熱量和水分均為甘肅最高,是本省唯一的亞熱帶溫潤氣候區。

二是垂直分帶顯著。東南部高山峽谷區,從河谷到山頂,隨著地勢逐步升高,氣溫熱量急劇遞減,氣候由亞熱帶遞變到暖溫帶、溫帶及寒溫帶,降水量則隨海拔的遞升而增加,地勢愈高,降水量愈多。同時在緯度和地勢均低處,氣溫一般皆高而降水量則有高有低,與局部地形緊密相關。之輩與農作物分布亦呈現錯綜復雜的狀態。當地群眾群眾總結的「高一丈,不一樣」和「旱收山,澇收川,不旱不澇收半山」的諺語,即是對隴南地形變化與水熱分布對農業生產影響的基本規律的形象概括。

「秦隴鎖鑰,巴蜀咽喉」的戰略要道

-----------------------------------------------------------------

隴南地處中國地理幾何中心,是大西北通往大西南的交通孔道。由於西秦嶺橫亘其間,重巒疊嶂,艱險異常,成為阻隔隴蜀交通的天然屏障,自古行人視作畏途,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之絕唱。古代先民在高山峽谷之間,依山傍水,修建棧道,以為通途。由隴南入川溝通隴蜀交通的山口和棧道主要有:一是由兩當越故道山(今太陽山)經陝西勉縣入川;二是由徽縣經大河店至山西略陽,沿嘉陵江谷地入川;三是由武都循白龍江谷地至文縣碧口入川。由於所處地理位置戰略地位極為重要,因而隴南向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成為歷代用兵的古戰場。漢光武「得隴望蜀」,諸葛亮六齣祁山,鄧艾偷渡陰平,吳玠揮師抗金,李自成艱苦奔殺,太平軍血戰階州……,直到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下入川,都以這里為舞台,演出了一幕幕波瀾壯闊,可歌可泣的歷史活劇,遺留了眾多供後人憑吊的古跡。

絢麗多彩的自然風光

----------------------------------------------------------------

隴南氣候溫和,風光秀美,山資水色兼有北國之雄渾奇峻,南疆之靈秀旖旎,渾然一體,相映生輝。全國三大天池之一的陰平天池綠山環抱,碧波粼粼,天生一個「翡翠世界」;西北最大的溶洞武都萬象洞奇幻絢美,氣象萬千,猶如世外仙台瓊閣;國家級重點保護、甘肅唯一具有北亞熱帶生物群落和自然景觀的白水江自然保護區,奇葩異樹,競相弄資,珍禽異獸,自由出沒,被贊譽為「甘肅的西雙版納」;分布於全區各縣的大河壩、三灘、紅土河、梅園溝、雲屏山等自然景點,茫茫林海,陣陣松濤,奇花異草,飛瀑流泉,被人們稱作「隴上小九寨溝」;白龍江兩岸「高江急峽雷霆斗,拓木蒼藤日月昏」,宛如幅幅精美的山水畫;徽成盆地桑麻遍四野,稻椒千重浪,呈現一派魚米之鄉的繁榮景象……,構成了一系列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多姿多彩,引人入勝。

源遠流長的地域文化

----------------------------------------------------------------

隴南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又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歷史悠久,古跡眾多,地域文化,豐富獨特。境內寧家莊遺址,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歷史。傳說中的人文始祖伏羲氏,就出生在隴南的仇池山。以牧馬立國的秦人先祖的都邑西犬丘,就在今天的禮縣、西和一帶。古老的氐、羌民族,曾在此建立地方政權,成為活動中心。漢、藏、回和古氐、羌等多民族長期聚居,形成了多姿多彩的風俗民情。秦隴文化與巴蜀文化、漢族文化與藏、回等民族文化相互影響融合,使隴南地域文化呈現南北交融、古今並存的顯著特色。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產生過趙壹、仇靖、王仁裕、邢澍、張綬、何宗韓、吳鵬翱等傑出的文學家、書法家、金石家和史學家,著述頗豐,名存千古。還有魚竅峽《西狹頌》、祁山堡武侯祠,飛龍峽杜甫草堂、仇池故國遺址、鸑鷟山登真洞、八峰崖石窟,吳山吳王碑、趙世延家廟碑……等等名勝古跡,星羅棋布,聞名遐爾,形成了眾多的人文景點,造就了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

古老而神奇的隴南,吸引了歷代無數文人學士心往神馳,吟詠稱頌,名篇佳作,千秋流傳。詩仙李白曾往返隴蜀,涉足隴南,留下了千古絕唱《蜀道難》。詩聖杜甫曾寓居同谷,創作了眾多膾炙人口的詩歌。愛國詩人陸游曾從軍河池,寫出了許多激動人心的篇章。大文豪蘇軾曾夢游仇池,作詩詠嘆:「一點空明何是處,老夫真欲往仇池」,表達了他嚮往隴南的強烈願望。

美麗而富饒的隴南,今天更加生機勃勃,蒸蒸日上,公路四通八達,旅遊方興未艾。以蘭州――天水為連接點的「絲綢之路」通往九寨溝的若干旅遊路線經過隴南,把隴南各主要觀光景點相連成片,形成蘭州――拉卜楞寺――宕昌――武都――文縣――九寨溝,天水――禮縣――西和――成縣――武都――文縣――九寨溝兩條主要旅遊路線。而禮縣祁山堡――西和歷城――成縣下辨――徽縣河池一線,又是三國遺跡旅遊路線的重要路線。近年來,隨著九寨溝的迅速崛起和隴南旅遊資源的不斷開發,這幾條路線正在變成「絲綢之路」至九寨溝之間的旅遊熱線,中外遊人爭相前往,絡繹不絕。

⑽ 隴南有幾個鄉鎮

截至2019年,甘肅隴南武都區有13個鄉鎮,分別為:城關鎮、姚寨鎮、東江鎮、漢王鎮、兩水鎮、角弓鎮、三河鎮、甘泉鎮、魚龍鎮、安化鎮、馬街鎮、洛塘鎮、琵琶鎮。

全區轄36個鄉鎮、4個街道、650個村、58個社區,總人口59萬,其中農業人口48萬。幅員面積4683平方公里,有耕地70.82萬畝,有林地和疏林地190多萬畝,具有「七山二林一分田」的特點。

所轄城關鎮、姚寨鎮、東江鎮、漢王鎮、兩水鎮、龍鳳鄉、角弓鎮、石門鄉、坪埡鄉、蒲池鄉、三河鎮、桔柑鄉、外納鄉、磨壩鄉、郭河鄉、玉皇鄉、甘泉鎮、佛崖鄉、

魚龍鎮、黃坪鄉、安化鎮、柏林鄉、馬街鎮、漢林鄉、隆興鄉、龍壩鄉、馬營鄉、池壩鄉、洛塘鎮、琵琶鎮、月照鄉、楓相鄉、三倉鄉、五庫鄉、五馬鄉、裕河鄉、江北街道辦、江南街道辦、鍾樓街道辦、吉石壩街道辦。

(10)甘肅隴南後壩房價多少擴展閱讀:

武都區區劃沿革

1950年武都縣建政,武都縣設9區,85鄉。1953年由9區分為14區,即:城關、兩水、角弓、金廠、安化、楊壩、甘泉、漢王、三河、透防、坪頭、琵琶、洛塘、木馬區,共轄138個鄉。

1954年3月26日,坪埡鄉劃歸舟曲縣管轄。1955年,由14區合並為10區:兩水、金廠、安化、楊壩、漢王、三河、透防、坪頭、洛塘、五馬。設立城關鎮由縣直屬。轄10區、1鎮、99鄉。

1956年,鄉的建制由99個合並為70個。8月16日大院、勵志、東坪3鄉劃歸宕昌縣管轄;康縣的龍壩、麻灘鄉劃歸武都縣。11月14日將解板鄉劃歸康縣。1957年10月29日,太平鄉劃歸康縣。

1958年3月22日,設1區(洛塘區)43鄉,撤銷兩水、金廠、安化、楊壩、漢王、三河、透防等7區,坪頭和五馬區並入洛塘區,由70個鄉鎮並為43個。

9月26日,撤銷洛塘區,並將43個鄉鎮合為35個。

11月17日,35個公社合並為17個。12月20日,撤銷康縣,除江浪公社劃歸徽縣外,其餘10個公社並入武都縣。同時撤銷宕昌縣,將沙灣、新寨公社劃歸武都縣。至此武都縣為29個公社。

1961年11月,恢復武都專區建制。12月15日,武都縣分出原康縣,恢復宕昌縣。同年17個公社分為45個,設立10個區工委,即兩水、金廠、安化、隆興、佛崖、漢王、透防、三倉、洛塘、五馬。

1962年,將沙灣、新寨兩個公社劃歸宕昌縣管轄。同年又從姚寨公社分出部分大隊成立了東江公社。

1963年,由城關分出部分大隊成立了五鳳公社。同年,將舟曲縣坪埡公社劃歸武都縣管轄,至此武都縣共轄48個公社。

1966年,部分公社合並,同時撤銷了兩水、漢王、透防、安化、金廠區工委。佛崖、隆興區合並為甘泉區工委;五馬、洛塘、三倉區合並成立了洛塘區公所。

武都縣共轄有2個區、41個社鎮。1968年,撤銷了甘泉、洛塘區,公社管委會一律改為公社革命委員會。

1972年,恢復原柏林公社建制。1975年又恢復洛塘區。1979年恢復原漢林公社建制。

1980年11月,公社革命委員會一律改為公社管理委員會。1981年底,武都縣共轄1區、1鎮、42公社。

1983年,撤銷洛塘區、42個公社全部撤社建鄉。至此武都縣轄1鎮、41鄉、1民族鄉。1984年,龐磨鄉更名為馬營鄉(鄉政府由龐磨村遷至馬營村)。

1985年,兩水撤鄉設鎮。1986年,洛塘、漢王、東江、安化撤鄉設鎮;從桔柑鄉分置磨壩藏族鄉,1996年,武都縣轄6鎮,36鄉,2民族鄉。

2004年1月,撤銷隴南地區設立地級隴南市;隴南市設立武都區。同年6月,撤銷錦屏、金廠、熊池、透防、草河、盤底、渭河、西支8鄉,同時建立馬街、角弓、魚龍、琵琶、三河、甘泉6鎮。至此武都區轄12鎮、22鄉、2民族鄉。

2014年8月,撤銷外納鄉、馬營鄉、柏林鄉,設立外納鎮、馬營鎮、柏林鎮。

同年末成立鍾樓街道、吉石壩街道、江南街道、江北街道4個街道辦事處。

2015年5月,撤銷城郊鄉,設立姚寨鎮。

2016年9月,撤銷佛崖鄉、石門鄉、五馬鄉、裕河鄉、漢林鄉,設立佛崖鎮、石門鎮、五馬鎮、裕河鎮、漢林鎮。

2018年3月,撤銷桔柑鄉、隆興鄉、黃坪鄉、五庫鄉、三倉鄉,設立桔柑鎮、隆興鎮、黃坪鎮、五庫鎮、三倉鎮。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965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437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720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98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562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89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2026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671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657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