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嶺農場房價多少
㈠ 融創果嶺小鎮買的人多嗎
融創果嶺小鎮買的人多。因為融創果嶺小鎮的房子便宜,是房價大約在5800元/㎡上下。融創果嶺小鎮是由融創集團打造的城市山居社區,項目規劃總建築面積12萬余平米,40%高綠化率,1.6容積率,在售面積85-128平米;項目位於南山旅遊度假區內,近享千畝果嶺稀缺資源,面山傍水,自然環境優越,擁有很好的地區和環境,是有很多人購買的。項目規劃三重景觀體系,六重安防標准,承襲新古典主義美學,打造簡歐風格的現代式建築,建有花園洋房、瞰景美宅、特色商業;二期觀瀾山組團。融創果嶺小鎮是集板樓於一體的品質項目,其產權為普通住宅:70年。在日常居住生活中,由融創物業集團煙台分公司提供物業服務,涵養生活品質。
㈡ 郭庄碧桂園房價賣多少一平米
杭州碧桂園82/89㎡精裝果嶺房即將開盤,折後一次性付款8990元/平方米起。其中,82㎡戶型為舒適兩房,且兩房朝南;89㎡戶型為兩房可變三房,贈送約8㎡雙層通高陽台。詳情可咨詢售樓處。望採納,謝謝!
㈢ 新湖果嶺為什麼降價了
位置偏僻。新湖果嶺位於未來科技城核心區,文一西路淘寶城旁,是一個擁有40萬方體量的地鐵教育大盤,截止2022年7月15日,因為新湖果嶺的建設位置比較偏僻,導致樓盤銷售量非常低,所以新湖果嶺正處於清盤降價階段,房價會特別便宜,但質量都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㈣ 海信都市果嶺為何便宜
綠化率較低,配套不太完善。
海信都市果嶺一共9個樓座,主力戶型115-145套,三戶型為主,高層為主,樓間距60-80米左右,小區的綠化率不高,而且配套的設施不完善,造成了小區的房價低。
海信開發2017年交付,除9號樓外都是毛還交付,外層為干掛大理石材質,地暖交付,雙層玻璃加厚隔音。
㈤ 旬邑縣房價
地段好的,每平四五千左右
地段不太好的4000以下3500以上。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你。
㈥ 碧桂園第一期房價多少一平米太倉
碧桂園82/89㎡精裝果嶺房即將開盤,折後一次性付款8990元/平方米起。其中,82㎡戶型為舒適兩房,且兩房朝南;89㎡戶型為兩房可變三房,贈送約8㎡雙層通高陽台。詳情可咨詢售樓處。望採納,謝謝!
㈦ 杭州東郡國際城市果嶺碧桂園哪個好
城市果嶺房子最貴,但開發商最大,戶型最好;碧桂園不要考慮了,優點就是小區環境三個中第一,缺點么,戶型很差,次卧床都沒法放;東郡國際戶型還行,房價排第二,缺點就是距離高架太近,太吵,還有就是東郡國際三期西邊有個變電站,輻射,要買也買東北邊的。自己考慮吧,我推薦城市果嶺
㈧ 家在果嶺
(無人機拍攝的思念果嶺國際社區)
安居果嶺,便開始研究果嶺的來龍去脈。
果嶺的存在很神奇。
神奇的開始,神奇的過程,神奇的現在。
果嶺血統很厲害。
它前期由中央、省、市三級資金投入,後期由市場接手發展,最終由商品房確定生存走向。
一波三折的華麗轉身,由風景區最後定向安居房,全國不多,河南省絕無僅有。
(現在的鸛雀樓)
()我的果嶺緣
與果嶺第一次握手是2008年。
那年我從焦作到鄭州定居,聽說黃河北岸武陟詹店與黃河南岸架了浮橋,決定試跑一次。
途中看到一個路口,鬼使神差駛了進去,當時感覺道路深遠,進大門不遠還有擺渡車站、碼頭之類設施,道路兩旁洋房若干,湖邊遺留有燒烤痕跡。
偌大地方人跡稀少,我心情忐忑,車行至一個三叉口趕緊左拐,到一小橋處停下來,找施工人員打聽出門路,怕轉迷了。
直觀感覺這個院太大,幽靜神秘,臆想此地應該是高級樓堂館所,為上層人士度假之地。
(上世紀九十年代鸛雀樓剛剛落成)
8年後住了進來成為業主,開車重尋舊路,方知道當時的車站就是現在的商業街周邊,三岔口就是雍府別墅門口,停車的小橋就是悅溫泉旁那個「小黃河橋」。
其時「鸛雀樓」和各種微縮景觀已經建好,我竟渾然不知。
時空轉換,7年過去。
2015年,我開始考慮退職後的定居地。在鄭州市區的房子位於中州大道和金水立交附近,太鬧了,不適合居住。我在老家焦作新區買了一套房,但內人還在鄭州上班,回焦作也不現實。
只有在鄭州選擇一個適合居住的地方。
和果嶺的緣分巧合了。
國慶節我接到一個宣傳頁,說思念果嶺開發五期悅庄,預售價6800元一平,我簡直不敢相信,在我心中那是富人居住區,會那麼便宜?
似信非信。
7年後二次驅車趕到現在叫思念果嶺、那個時候叫「黃河大觀」的地方。
悅庄施工正酣,據說證還沒辦全,因為需要融資,特價售房。
我大喜過望,當場簽了購房協議。
出得售樓部,恰遇一朋友,聽說我要買房,說三期有裝修好的現房,9000左右一平。
我一眼看上一套戶型,我是乾脆之人,當即五期退訂,拿下三期現房。
我一邊辦過戶手續,一邊量體裁衣買傢具。一個多月,手續辦妥,傢具到位,直接入住,從此再沒離開果嶺,轉眼4年有餘。
居住果嶺以後,我開始研究果嶺變遷史,逐步理出了頭緒。
(果嶺現在環境)
()果嶺誕生初源
「1992年,又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
鄧小平南巡,考察了深圳的微縮景觀「錦綉中華」,微縮景觀隨即成為旅遊新貴。
改革開放使國人生活方式改變,旅遊方興未艾,鄭州借機直述中央,要依託黃河的歷史文化建一個景觀。
國家旅遊局認為鄭州思路超前,很快撥付一千萬元開發資金。河南省和鄭州市也各拿出一千萬予以支持。
三千萬啟動資金在當時來說不是小數,鄭州市把此作為一個重點項目,市長親自牽頭,召開專題會議,將此工程定為「黃河大觀」。
(建設初期的「黃河大觀」,主景是曾經的「攀岩壁」,現在已經拆除了。)
()這個人決定了果嶺位置
這個人叫張新海,時任鄭州市金水河管理處主任。一張調令將他和這項工程聯系在了一起。
鄭州市政府任命張新海為黃河大觀籌建處主持工作的副主任、正縣級。
張新海人生多次變換工作,由民辦教師到國家幹部,最後在果嶺深耕27年,含辛茹苦,親手讓果嶺從無到有,從小到大。
他的「至功偉業」是諫言市政府,將國家投資的這個項目選址在現在的果嶺。
資料稱,鄭州市原先對黃河大觀有三個選址:老鴉陳、花園口和祭城。
張新海據理力爭,他希望項目選在現在的果嶺。他說那三地要佔耕地,果嶺是荒山野嶺。
他說的沒錯。果嶺原先可不叫果嶺,原為知青農場,1979年知青回城後成為荒地,周圍全是野草叢生的溝壑。
一錘定音,就脫變為現在的果嶺。
(現在我和張新海同在西山居委會黨支部,圖為我和張新海在黨支部會上為選舉結果共同檢票)
()果嶺命運一波三折
1992年黃河大觀在此地動工,5年血汗,1997年一期完成。
9月1日,黃河大觀掛牌開業,當天第五屆中國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開幕式在黃河大觀隆重舉行,李德生上將參加揭幕。
黃河大觀開園之時也吸引了大批遊客,高峰時日收門票14萬有餘。
3.7公里的濃縮小黃河,沿途的山西鸛雀樓、西安大雁塔、兵馬俑、洛陽石窟、嵩岳寺塔、開封龍亭、泰山微縮景觀讓人眼前一亮。
(現在還存在的部分景觀和園內保留的「廣孝寺」,原住寺和尚釋恆君在法國教了幾年武術後移居海外了。)
可惜,黃河大觀的輝煌曇花一現。
其時,全國微縮景觀市場開始萎縮。盡管後來和新加坡、香港及多個公司合作,終沒能挽救市場的客觀現狀。
後來,做食品的思念集團整體接手黃河大觀,黃河大觀景區從此改名思念果嶺,景區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商品房開發區。
現在各種洋房、別墅開發了一、二、三、五期項目共4000多戶,取名「思念果嶺國際社區」。
這個社區曾經獲得過「國際花園社區金獎」、「中原地產十大榜樣樓盤」。
()業主永久享受「黃河大觀」遺產
如果沒有1992年的項目啟動,如果沒有政府的全力支持,如果沒有市場的實踐檢驗,如果沒有後來的果斷改制……
就沒有今天的果嶺。
試想,現在哪一個商品開發項目能讓省委書記和新加坡開國元勛李光耀奠基?能請來上將李德生為活動揭幕?能引起河南省眾多省市領導關注?
果嶺做到了。
後來的市場因素成全了現在的果嶺。
當然,思念集團的氣魄和大手筆也為它進入房地產市場奠定了基礎。
一個做食品的敢接手這個盤子,有眼光。
不管這個過程多麼復雜,現在的業主還在享受著「黃河大觀」的遺產。
果嶺園區內仍然保存著「黃河大觀」時期的不少微縮景觀,其中「鸛雀樓」已經是果嶺一張名片;
果嶺業主仍然在享受著園區40多萬綠植的清新和林蔭。
日夜流淌的枯河從果嶺穿園而過,人工3.7公里小黃河為果嶺增加了靈動的美色,特別是最亮眼的800畝人工「渤海湖」,成了人們湖邊散步和垂釣者的樂園。
「渤海湖」水產豐富,有鯽魚、鯉魚、白條、「嘠伢」、黃鱔、鯰魚、草魚,還有甲魚和淡水蝦。
讓我們對曾經義務參加開挖水系的機關幹部、部隊官兵致敬;
園區森林覆蓋率達68%,數十種鳥類棲息,三季花香,四季有綠,這是不可復制的資源,它讓果嶺獨領風騷。
(思念果嶺園區內的18洞標准高爾夫球場)
()果嶺是個有溫度的社區
果嶺適合人居,但是還有硬傷。
它距市區15公里,距公交站也有兩公里。雖然有社區小公交定時免費接送,還是給無車族很大困擾。
所以,生活在果嶺的業主自發組建了「順風車群」,供需雙方互相在群里吆喝一聲,搭個便車是常有的事。
今年已經有多個媒體對這個民間組織進行了報道宣傳。
另外,果嶺的清凈環境吸引了很多文人雅士,他們根據喜好建群共歡,最盛時有15個活動群。
果嶺京劇社和果嶺藝術團還到藝術中心參加過鄭州市的演出,書畫社舉辦過書畫展。最近鄭州市舉辦「鄭州健康達人」評選,一共23個候選人,我們果嶺業主就占兩個名額。
(果嶺的社團活動)
業主群的業主都知道「抱團取暖」這個道理,互相支持、互相幫襯。
我去年寫了「我的父親」一篇文章,網路閱讀量過萬,很多果嶺鄰居閱讀轉發,留言感人肺腑。
(果嶺二期「依雲小鎮」)
()好運果嶺
細究果嶺成因,它是一個社會現象,也是一個時代烙印。
它的出現正好處於中國市場的摸索期,如今房地產和旅遊市場基本成熟,現在啥景區也不可能讓中央、省、市三級政府先期撥款了。啥房地產開發也不可能有果嶺這樣5400畝的自然條件了。
果嶺現象讓現在居住的業主沾了光,我們能生活在這個大自然中是運氣。
願我們借福惜福、接運而行,好運常在。
(以下是現在的果嶺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