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和工資比例是多少
㈠ 房價和收入之間的比值多大才算合理
我認為一個月的工資能買三分之二或二分之一的平方面積為合理范圍。如:你的月收入為2000元,那麼房價在2700---3200左右。
㈡ 房價與收入比例多少算可以 多少可以果斷買房
收入和房價比例7.0,那就是房價2萬,你收入14萬咯,是年收入嗎?
看你寫了這樣一大堆,看著費勁。
正常比例是房價每平方價格:工資月收入=3:1。
能全款買,又想創業,那就有貸款的可能啊,人家也沒說錯啥呢?
㈢ 一個城市的平均工資水平和房價的比例多少才是正哪
應當是房價不會超過工資的10年總和,不然會有生活負擔很大。影響房價的因素很多,如以下:
個別因素:房屋質量、樓層、朝向、地段、建築類型、規劃質量、建造成本、物業水平
環境因素:噪音、污染、綠化、水環境、教育、交通、醫療、商業、金融等配套設施
經濟因素:經濟發展水平、收入水平、通貨膨脹、物價水平、供求緊張程度
政策因素:土地供應、房改政策、稅收、資金供應政策、城市發展規劃導向、
人口因素:城市化水平、人口遷移的程度、消費理念和動機社會文化等
㈣ 員工收入和房價比例大約在多少算合理
正確的比例是永遠都不會達到的。
假如是在大城鎮生活的話 那麼房價比例應該是工資的1:1.5 或者是1:2是最合理的
如果是在小城鎮的話 那麼應該是1:1 是最合理的
比如加入在重慶的話 收入是平均水平1500話的 那麼房價應該是1500~~2000左右是最合理的
㈤ 房價收入比怎麼計算,房價收入多少合適
正確的比例是永遠都不會達到的。 假如你是在大城鎮生活的話 那麼你的房價比例應該是你的工資的1:1.5 或者是1:2是最合理的! 如果你是在小城鎮的話 那麼應該是1:1 是最合理的! 比如加入在重慶的話 你的收入是平均水平1500話的
㈥ 房價與工資的對比多少才算合理。三線城市,家庭收入每月約6000,房價在3300,算是合理么
都說是2倍 沒有標准。都是在炒作。為了賺錢。關鍵看房子的成本是多少??才知道房產商是暴利。!! 呵呵,隨著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的影響逐漸
㈦ 房價與收入比例多少合理
貌似聯合國有套標准,是說如果要拿房價和收入比較的話,一個家庭一年總收入的六倍應當就是家庭所在城市的合理房價,也就是說一個家庭應該六年就能買一套大小合適的房子。拿北京來說,根據8月10日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發布的今年上半年北京城鄉居民收入狀況,北京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4105元,那麼全年就應該是24105*2=48210元。按一個家庭兩個勞動力計算,一年下來一個家庭總收入的六倍就應該是48210*2*6=578520元。如果想買一套80平米的房子,所以合理房價應該是578,520/80=7231.5元。
但是,實際情況遠遠不是這樣,我以前在優酷看過一個叫「中國房價多少才合理」的視頻,貌似說中國現在平均是12倍。就拿我住的五道口這里說,因為附近學校超多,什麼清華北大,地大礦大北語農大,中關村三小什麼的,據說學區房房價已經炒到了10w+,而且還是有價無市,根本沒有人賣。
買房的話中介和平台,一定要是有資質的,像是速拍等等的拍賣平台
㈧ 房價是工資幾倍正常
經過市場的試驗來看,房價還真的是不能靠調控政策來左右。近日,有網路媒體稱,當前深圳的首付貸問題又開始興起了,相關部門也在整治。但是有購房者認為,深圳的房價是控制不住的,因為這里典型的地少人多。
所以即使在樓市調控的環境之下,也絲毫沒有影響到深圳的購房市場,需要房的人群還是會拼了命的去買房。老百姓已經形成了一種固定思維,那就是房價不可能跌的,等待下去只會付出更加重的代價,要買房就得趁早。
沒錯,在一線城市就是這樣,其實無論專家是看跌還是看漲房價,但是對於一線城市的房價基本上是沒有人持懷疑態度的,雖說一線城市的房價是過於高了,但是總是會有大批的人去,自然也有大批的人買得起,否則也不會有市場。
有專家曾說過,房價應該是月收入的兩倍,而現在看來肯定是不止這個水平了。就連有網友都說了,你看看現在的房價都不知道有多少倍了。可能就連一些三四線城市的房價都是月收入的好幾倍,說明這完全不符合市場的邏輯。
但是偏偏這樣小的城市,房價收入比過高的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才更加的有危險,因為這樣的房價無疑是虛高的,隨著人口的遷出和經濟的緩慢增長,未來怎麼漲上去的還得怎麼跌下來,中小城市的房地產風險系數要比大城市高的多。
無論是專家還是企業家,大多都是不看好中小城市的房地產市場,萬達董事長王健林就說過,三四線城市完全沒有必要調控,因為這里的高房價肯定是長久不了的,未來房子都沒有人買,還去調控幹嘛?所以說在這些城市買房切不可操之過急!
㈨ 你認為房價跟工資的比例為多少最合理
我是15年買的房子,我在一個傳統製造業公司上班,平時偶爾加班,周末從不加班。當時月工資稅後到手1萬多一點,另有公積金每月兩千五左右(公司在這方面比較好)。這個工資水平基本屬於白領中較低的了。我買房的時候,計算過利息,每個月9千左右,除掉公積金,大概自己還要每個月交六千五。在當時,6500/10000=65%.聽起來算是偏高的比例,我爸媽當時嚇壞了,覺得我貸款太多,剩下的錢沒法養活自己/找女朋友/等等。但我當時主要看到房市上漲勢頭明顯,同時決定了要在這個城市定居,不想給自己退路。咬咬牙就買了。每個月三千五的日子真的很清苦!吃泡麵的日子也是有的!但隨著工作時間增長,工資收入逐漸邁入兩萬的水平,壓力明顯減輕。
㈩ 房價與工資的對比多少才算合理
房價收入比,是指住房價格與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合理的房價收入比(標准為4到6之間)。
但正確的比例是永遠都不會達到的。
以北京為例:2009年一套4環以內普通兩居室新房80平米,按單價25000元/平方米計算,平均200萬左右;
若以工作五年的中產階級家庭為單位買房,假設夫婦月工資為6000元,則家庭月收入達到12000元,年收入為14.4萬元。這樣房價收入比則為13.9,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2015年度《全國35個大中城市房價收入比排行榜》顯示,
房價收入比排名前十位是:深圳27.7、上海20.8、北京18.1、廈門16.6、福州14.7、太原12.2、天津11.7、杭州11.3、南京11.3、廣州11.1。
拓展資料:
一個國家的平均房價收入比通常用家庭年平均總收入與一套房屋的平均價格之比來計算,即:
房價收入比=每戶住房總價÷每戶家庭年總收入,其中,每戶住房總價和每戶家庭年總收入的計算公式分別如下:
每戶住房總價=人均住房面積×每戶家庭平均人口數x單位面積住宅平均銷售價格 每戶家庭年總收入=每戶家庭平均人口數×家庭人均全部年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