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洞在哪裡多少公里
㈠ 桃花洞的桃花洞的傳說
向陽匣又名三十里桃花洞,位於杏花村鎮西30公里。該景區東起向陽匣谷峪口,西至與離石市接壤的黃櫨嶺底,全長15公里。向陽匣為一條狹長的山谷,兩側石壁峻峭,危岩高聳,中間為-古驛道。因其地形封閉如「匣」狀,古稱「向陽匣」;每年三月上旬,山桃花在石壁上競相開放,彤紅如霞。遠遠望去,兩壁上的桃花叢在視角上產生凌空交錯之感,想像中穿行若鑽洞,故名「三十里桃花洞」。谷口處為向陽河源頭,古稱「金鎖關水」。泉口處海拔1150.88米,清泉由峽谷向東南,流經向陽古鎮,宋家莊、坡頭村,經峪道河鎮的堡城寺村並入禹門河,全長25公里,流域面積29.4平方公里。此泉水被建成向陽渠,供應下游坡頭、宋家莊,上、下張家莊等十餘村莊的生活用水和農田灌溉。渠首處有村辦的虹鱒魚養殖場。70年代中期,向陽村知識青年曾利用泉水建成汾陽境內最早的水力發電站,當時可以滿足全村的照明用電和糧食加工,現在機房和壩前的蓄水池仍保存完好,機器設備已經毀壞。向陽匣大峽谷是古代汾州通往-唯一的古驛道,從漢晉起便為兵家必爭的重要軍事要塞。現有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北齊長城、金鎖關,1997年被列入「中國長城百關」。還有「小佛灣」、「大佛灣」、「黃櫨嶺」三個風景區。山西汾州核桃歷史悠久,其核仁味道甘美,富脂肪和蛋白質,不論生食或製成糕點糖果,均清香可口。還是一種益智健腦食品,能補氣益血,潤燥化痰,治肺潤腸,且味甘平,對於 「溫補腎肺,定喘化痰」有一定的療效。汾州核桃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以山西省呂梁市人民政府《關於做好汾州核桃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的通知》(呂政函〔2007〕126號)提出的范圍為准,為山西省汾陽市杏花村鎮、冀村鎮、賈家莊鎮、肖家莊鎮、演武鎮、峪道河鎮向陽後庄村、三泉鎮、石庄鎮、楊家莊鎮、陽城鄉、西河鄉、栗家莊鄉、文峰街道辦事處、太和橋街道辦事處14個鄉鎮街道辦事處現轄行政區域,
㈡ 桃花洞的介紹
桃花洞位於山西省汾陽市向陽後庄村,這里的老百姓都說峽谷有15公里,是二朗神當年用扁擔一摔分開成現在的道路;當地老百姓為了紀念這里,每年3月初三在這里舉行在大佛爺灣廟會。桃花洞在市效城南桃花村,是邵市較大的喀斯特地貌現象。
㈢ 「桃花源」究竟在哪裡
桃花源並不存在,桃花源是虛構出來的。《桃花源記》是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
「桃花源」出自陶淵明詩《桃花源記》。
《桃花源記》幻想了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自給自足,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是當時的黑暗社會的鮮明對照,是作者與時人所嚮往的一種理想社會,它體現了人們的追求與想往,也反映出人們對現實的不滿與反抗。大部分學者認為,桃花源記是陶潛對當時的社會不滿,希望追求一個平靜和諧的社會而寫的。
(3)桃花洞在哪裡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桃花源記》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處,描寫了一個美好的世外仙界。不過應當強調的是,陶淵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處:在那裡生活著的其實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難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們的和平、寧靜、幸福,都是通過自己的勞動取得的。
古代的許多仙話,描繪的是長生和財寶,桃花源里既沒有長生也沒有財寶,只有一片農耕的景象。陶淵明歸隱之初想到的還只是個人的進退清濁,寫《桃花源記》時已經不限於個人,而想到整個社會的出路和廣大人民的幸福。
陶淵明邁出這一步與多年的躬耕和貧困的生活體驗有關。雖然桃花源只是空想,只是作者理想當中的社會,但是能提出這個空想是難能可貴的。
此文藝術構思精巧,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系起來。採用虛寫、實寫相結合手法,也是其一個特點。增添了神秘感。語言生動簡練、雋永,看似輕描淡寫,但其中的描寫使得景物歷歷在目,令人神往。文章有詳有略,中心突出。
㈣ 桃源洞在哪裡
在永安市北10公里、緊靠著205國道的栟櫚山中,面積37平方公里,因景區內有桃花澗而得名。宋李綱有詩雲:「栟櫚百里遠沙溪,水石稱為小武夷」,故又有「小武夷」之稱。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已辟為游覽區,築亭台樓閣10餘座。1987年,與鱗隱石林一起被評為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1994年,又一起被評為第三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以桃源洞口為軸心,分為桃源洞、百丈岩、葛里、修竹灣、栟櫚潭等5個旅遊景區,73處旅遊景點。
桃源洞口實際是兩峰之間裂開的巨罅。一條桃花澗迂迴曲折,穿過雙峰聳立的狹谷隘口,潺潺匯入沙溪。120米高的絕壁上有明萬曆年間舉人陳源湛所書「桃源洞口」四個大字,每字2米見方,下題律詩一首,右上端橫楔一塊10多米長的鯉魚石。主要旅遊景點有鎖洞橋、觀音大士殿、通天亭、一線天、環玉洞、古井寒泉、望象台、仙人棋盤、跨虹橋、鳳冠亭、閬風台、奇雲關寨門、不塵館等10多處。其中最著名的是高90米、長120米的「一線天」。懸崖斷處,一隙通明,拾級而上,窄處僅容側身而過。《徐霞客游記》稱:「縫隙一線,上劈山巔,還透山北,中不容肩。所見一線天數處,武夷、黃山、浮蓋,曾未見若此大而逼、遠而整者」。
山後為百丈岩景區,有千人洞、放生潭、橋屋等旅遊景點。
㈤ 桃花源在什麼地方
桃花源在重慶市東南部,武陵山腹地。
酉陽地處重慶市東南部,武陵山腹地,是重慶幅員面積最大、少數民族人口最多、森林覆蓋率最高、平均海拔最高的區縣,是重慶唯一不享受高溫補貼的區縣,是火重慶名副其實的涼都。
酉陽桃花源景區距重慶市主城300公里,景區總面積50平方公里,由世外桃源、太古洞、酉州古城、桃花源國家森林公園、桃花源廣場、桃花源風情小鎮。
二酉山世外桃源文化主題公園和夢幻桃源實景劇等八大部分組成,集岩溶地質奇觀、秦晉農耕文化、土家民俗文化、自然生態文化、休閑養生文化、運動康體文化於一體。
(5)桃花洞在哪裡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桃花源集秦晉歷史文化、土家民俗文化、自然生態文化、天坑溶洞地下河共生岩溶地質奇觀於一體。桃花源風景區與陶淵明筆下描述的世外桃源極其吻合。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委員長李鵬親筆題詞「中國酉陽桃花源風景區」。是「遠離塵世喧囂、步入秦晉田園、探尋科學奧秘、回歸綠色天堂」的絕地方。
㈥ 雲南桃花源在什麼地方
雲南桃花源在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壩美鎮壩美村。
壩美村,位於雲南省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廣南縣城東北部,距離縣城43公里,屬喀斯特地貌,四周被翠綠的群山環抱,境內一年四季流淌著一條名為「馱娘江」的清澈小河,這個村寨的神奇之處就在於,進出村都需乘船經過幽深、昏暗的水洞。
東晉文學家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有這樣一段話:「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一個漁夫隻身劃船進入一山洞,發現一座桃源,這里的居民男耕女織,大人小孩均參加勞動,沒有賦稅和徭役,人們的關系十分淳樸親切,到處是一遍安樂祥和的氣氛,與外面的世界隔絕。
壩美,是壯語的音譯,意為「森林中的洞口」。
來到壩美,靠潺潺的溪水指路,溯流而上,就會看到一個狀若巨筆的石山(壩美村的入口)。只見這座「石筆山」的腹部開了一個巨大的石洞,洞上倒懸著無數如筍的石柱,成群的燕子正在四周翻飛盤旋,溪水便從這里流出並形成飛瀑。
聆聽著瀑布發出的轟鳴聲,坐上晃晃悠悠的豬槽船,不一會兒就可來到洞中。
突然之間,洞外嘈雜的人聲、水流聲會完全消失,只剩下燕子發出時有時無的呢喃聲。當黑暗把人和豬槽船完全吞沒時,你會產生進入「時光隧道」的感覺:一個現代、嘈雜的外部世界消失了,一個古老、神奇的小村在等待著你。
主要景點:
1、桃園洞
桃園洞,三明三暗的桃源洞是此行的亮點,這是進入世外桃源壩美的唯一入口,洞內有許多燕子和蝙蝠飛來飛去,洞高分別有100-300米,河道最深處有8米,洞內和河道里亂石嶙峋,有烏龜浮水、觀音望月等自然景觀。
2、湯那洞
壩美村子四面環山,不通公路,進出寨子主要靠村前村後兩個天然的石灰溶岩水洞,村民們要摸著岩壁趟水、撐竹筏、劃獨木舟、坐小船,經過幾公里長的幽暗的水洞才能進出。
湯那洞,不同於桃園洞的是,這里的燈光五彩繽紛。
3、桃花島
清澈的河水從壩美的洞口流出後不久便在壩心分了個岔,左邊的稱「男河」,右邊的稱「女河」,中間天然的月牙狀的小島被寨里人叫「桃花島」,島上種滿了粉嫩的桃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4、獅子洞
洞裡面沒有水,洞口有犬牙交錯的石筍向下生長,猶如獅子張著大口,獅子洞也是由此而得名,一入洞是一個天然形成的空曠大廳,裡面石筍、石柱、石花形態各異。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世外桃源 (雲南省國家3A級旅遊景區)
㈦ 重慶桃花源在哪裡
位於重慶市東南部酉陽縣。桃花源在距離酉陽縣城不到500米處的石灰岩溶洞。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總面積2734公頃,由世外桃源、伏羲洞、桃花源國家森林公園、金銀山、酉州古城、二酉山等六大部分組成的。森林覆蓋率80.4%,重慶市「特色森林公園」,中國登山協會戶外運動訓練基地。
乘坐重慶北——酉陽的火車,下車後可隨時乘坐龍潭(火車站)——酉陽的中巴(票價:10.5元),耗時40分鍾到達景區。
自駕車:從重慶巴南駛入渝湘高速公路(G63),途經南川、武隆、彭水、黔江到達酉陽高速互通桃花源站下道,5分鍾後直達景區,全程約3個半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