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湖天河房價多少
Ⅰ 請問在廣州哪個區買房比較好呢我在天河區工作,但天河區的房價太貴了,我考慮在60萬左右。
可以考慮下海珠區和荔灣區啊,靠近地鐵的話其實也滿方便 ,那邊房價比天河好多了。有的只要5-6K吧,60W足可以買個三居了。
Ⅱ 廣州房價多少錢一平方
那要看在什麼地方啦,你要求什麼環境.同一個區,不是地方都不同的。
越秀區
越秀區近年少有一手新盤推出,出證2~5年的樓盤主要集中在區內商圈和商務區附近,如五羊新城、東風東及淘金路地段,地理位置優越、市場需求量大,因目前上市盤源不多,價格穩居高位,單體樓二手均價在10000元/m2以上,而小區盤二手均價在11000元/m2以上。
天河區
天河區出證滿兩年二手物業主要分布在珠江新城、天河北、天河公園、員村以及東圃一帶。由於獨有的區位優勢和市場承接力支持,區內次新房價格較為平穩,如東方新世界、東璟花園、都市蘭亭、協和新世界、芳草園等都是保值型樓盤。據了解,這類次新房小區盤部分在10000元/m2以下就有交易,大多分布在二線板塊如員村、天河公園等地,而位於天河北、珠江新城等中央商務區內的次新房二手均價普遍在10000元/m2以上,適合不同預算購房人士需求。
海珠:成熟板塊交通方便
合富置業專家表示,海珠區是近年來一手新盤集中推貨的地區,現時海珠區內出證滿2年但未滿5年的二手房數量相當多,而且大部分是位於交通便利或未來有地鐵途經區域的小區盤物業,生活配套和物業素質受到自住用家認可。在新政後這些樓盤業主放盤意欲的提升有助於豐富海珠區內次新房二手市場,讓買家擁有更大的盤源選擇空間。據了解,目前受惠於新政的次新房主要位於濱江東、工業大道、昌崗東、新港西等成熟板塊,市場價在7500元/m2以上,部分江景豪宅在15000元/m2左右。另外,還有部分次新房小區盤位於赤崗領事館區、廣州大道南、東曉南、南洲路等新興板塊,價格適中,較適合首次置業人士的要求,大部分物業二手價為6000~8000元/m2左右。
番禺區:大型社區盤源豐富
番禺區是近幾年發展較為迅速的區域,擁有眾多大型成熟品牌小區是其主要特點。合富置業專業人士指出,目前番禺區很多小區樓盤已經陸陸續續發展了多個組團,當中有不少盤源是新政受惠范圍內,如星河灣、廣州雅居樂、華南碧桂園、麗江花園、廣州碧桂園等都有相當一部分單位房產證出證在2~5年之間。
白雲區:供應大戶選擇眾多
白雲區是近幾年新貨供應大戶之一,次新房也比較多,如白雲大道北、機場西一帶均有不少次新房。合富置業專業人士指出,白雲大道北板塊是白雲區近來蓬勃發展的區域之一,不少新樓盤或是新組團在這幾年內湧入二手市場,當中大部分都是次新房,如時代玫瑰園的一、二期,嶺南新世界、金碧雅苑、雲山詩意一期的房產證絕大部分出證都在2~5年之間。而在機場西方面,由於有著名的「韓國街」——遠景路而聞名,同時周邊專業市場商人、打工一族以及機場從業人員為該區域的樓市錦上添花。據了解,目前受到該新政利好惠及的主要有時代花園、又一居二期、翠逸家園等樓盤。
Ⅲ 廣州市區或(海珠,越秀,天河)的房價是多少
天河越秀那邊要花圓房10000-15000平方吧。 也有 管理房8000元也有。
海珠就便宜點了,我有朋友在那裡買了,還不錯的。
Ⅳ 天河區現在房價多少
天河區在整個廣州來說房產均價相對較高,各個板塊的均價也有所差異。
像奧體板塊那邊均價最低在5萬/㎡左右,東圃周邊的均價在5萬/㎡左右,車陂周邊的房價在5-6萬/㎡左右,在科韻路周邊均價在6萬/㎡以上,在跑馬場附近均價8-9萬/㎡以上,在珠江新城均價在10萬/㎡以上。
Ⅳ 武漢天河機場房價是多少
黃陂區的房子,稍微好點的5000左右,到天河機場差不多4000多的樣子
Ⅵ 請問廣州房價多少
廣州房價從5000—50000元/平方米都有,市區基本上都在10000左右,高檔沿江一線江景商品房貴的去到40000-50000
Ⅶ 廣州天河房價現在大概要多少呢
這很難說,不同樓盤有不同的價格
例如
新世界那個樓盤可能要2萬5
金碧華府那些也不同價格
Ⅷ 廣州天河區龍洞一帶的房價如何
挺便宜的,我住在龍洞這邊,有一個月200塊的,一房一廳一廁所一陽台,也有300塊的,向陽,看你自己喜歡哪一種啊。你來到龍洞街這邊,都可以看到很多類似的房子。不要去住那些旅店的吖,旅店的安全系數沒有保障。但是走遠一點,你會發現很多嶄新的住宅也貼出告示說提供租房。這個比較好一點,因為他們自己也住在那裡,所以特別注意安全問題,也不是隨便租給別人,但學生就沒有什麼問題。我的朋友就租過,我也曾經去那裡做客,感覺不錯,像家啊。
具體的地點啊,你知道龍洞街的「小猴子」嗎?一家飲食店來的,沿著它那家店的方向直走,看到居民區,那裡就有很多啊。。都是在龍洞街這里附近的。。
Ⅸ 廣州天河二手房價多少錢一平方
房價經過這幾年的大幅飛漲,已經後勁不足,加上國家房住不炒的樓市調控加大,目前樓市降溫明顯,很多城市樓市出現量價齊跌的局面,尤其是二手房,有的地方甚至已經開始大跳水行情。
為什麼一些二手房業主不著急賣呢,一方面是很多二手房業主的持有成本不高,很多人都是早些年房價還處於比較低水平時入手的,高位買房的多是剛需也不會考慮賣,再加上買房後沒有房產稅之類的額外成本,還可以用來出租獲得收益,所以他們不想降價出手。
另一方面,很多業主對未來房價上漲的預期還是沒有改變,過去多年樓市都處於黃金期,多年的經驗告訴他們,回落是暫時的,堅挺是長久的,所以很多人心裡對未來樓市還是持有比較樂觀的態度,願意再等待觀望,等樓市回暖再慢慢出手。
此外,近幾年經濟大環境不理想,對於很多普通老百姓而言,投資股市期貨風險大,存銀行或者理財收益還不一定跑過通脹,投資實業也難做,倒不如繼續拿著房子來得安心。
不著急賣?抱歉,恐怕是賣不出去吧?
經過政策的洗禮,房地產確實降溫了,不同的地區房價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回落,而有的地方因為因城施政,房價還略有增長,這也正常,畢竟有的地方已經趨於飽和,而有的地方卻還亟需發展。
然而從整體環境來看,多數城市的房價在2019年出現了下滑,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的部分地區等等。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一曾經的客戶,去年因為看到股市行情好轉,但是資金卻都壓在房地產上,於是打算出售一套房來做投資,剛開始掛出比平均房價高2000的價格出售,連問都沒人問。
兩個月後改為市場價銷售,結果遭到買家壓價,自己又不願意降價銷售,於是一拖就是半年,後來不得已降價1000元/平米,抱歉,依舊沒人買,這一來二去,直接錯過了股市最佳的入場時機,房子也沒能賣出去,現在還掛在平台上。
用他的話說,既然賣不出去,我就放在市場價格賣,能出手最好,不能出手也無所謂。由此可以看出,不是不著急賣,或許是因為賣不出去又不願大幅降價,所以只能硬著頭皮放在那裡,倒也不差那點錢。
看事情不能看錶面,而且這並不是個例,而是一部分房產投資者所面臨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