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哪裡砍甘蔗多少錢一根
⑴ 成都周邊那裡有黑甘蔗(有的地方叫『』紅甘蔗『』)種植基地或者大量批發的地方,求詳細地址和電話
廣西玉林博白縣有幾萬畝的黑皮甘蔗呢,博白是廣西最大的黑皮甘蔗生產基地!歷史悠久,品質優而聞名海外。博白黑皮甘蔗的重要特點:表皮黑而油潤無蟲節,蔗身高而挺直,節與節之間疏而有序,現在剛好開始上市,昨天剛裝了一車給----河南駐馬店----陸老闆,是3毛/斤上的車便宜嗎?價格實惠,貨源充足!
⑵ 誰可以幫忙找到大量的砍甘蔗的民工,介紹成功給可觀的介紹費用。
你在哪裡?我可以幫你
⑶ 在哪裡請人砍甘蔗。
我想尋一幫貴來我們這里砍甘蔗
⑷ 四川有哪些糖廠收購甘蔗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27
⑸ 四川哪裡種植的有甘蔗
樂山蜜蔗園甘蔗基地有400畝,主要做甘蔗批發,性價比很高!
⑹ 內江在四川哪裡
內江位於四川省東南部,沱江下游中段,東鄰重慶,南界瀘州,西接自貢,西北連眉山,北與資陽相鄰。
內江是四川省地級市,地形以丘陵為主,東南、西南面有低山環繞;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全市總面積5385平方公里,下轄2個區、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2018年戶籍人口411.77萬人。
內江市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受盆地和該地自然環境的影響,具有氣候溫和、降雨量豐富、光熱充足、無霜期長的特點。冬暖夏熱,雨量適中。
(6)四川哪裡砍甘蔗多少錢一根擴展閱讀:
國24年(1935)川政統一,今內江市各區、市、縣分隸於第二(治資中,轄資中、內江、資陽、簡陽、威遠、榮縣、仁壽、井研8縣)、第七(隆昌)、第十二(安岳、樂至)行政督察區;
1949年12月5日至16日,內江等8縣相繼解放, 內江各縣建立了新生紅色政權,迎來了歷史新紀元。
1949年12月21日,設立川南行署區資中行政督察專區,轄內江、資中、資陽、簡陽、榮縣、仁壽、井研、威遠八縣。
1950年2月劃出井研縣,改資中行政督察專區為內江行政督察專區,專署駐內江縣城,轄內江、威遠、榮縣、仁壽、簡陽、資陽、資中等7縣。
1951年7月17日,由內江縣城區及近郊析置內江市(縣級市),專署駐內江市,轄1市、7縣。1952年撤銷四川四個行署區,設立四川省,內江專區隸屬四川省,是年內江市改為省轄(縣級)市,委託內江專署代管。
1958年仁壽縣劃歸樂山專區;遂寧專區所屬安岳、樂至2縣劃入內江專區,轄1市、8縣。1968年7月1日內江專區改稱內江地區,行署駐內江市。轄內江市、內江(駐內江市)、樂至、安岳、威遠、榮縣、資中、資陽、簡陽等8縣。
1978年榮縣劃歸自貢市;隆昌縣劃入內江地區。仍轄1市、8縣。
1985年2月,撤銷內江地區和內江市,設立地級內江市和市中區;1989年11月,撤銷內江縣,設立內江市東興區,內江市轄2區7縣。
1998年2月26日,調整內江市行政區劃,設立資陽地區,安岳、樂至2個縣和資陽、簡陽2個縣級市劃歸資陽地區管轄。內江市轄市中區、東興區、資中縣、威遠縣、隆昌縣。
2013年內江經濟技術開發區(託管市中區部分街道辦)掛牌成立。2017年,撤銷隆昌縣,設立縣級隆昌市,仍歸內江市代管;內江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託管東興區部分街道辦事處)掛牌成立。
內江市轄市中區、東興區、隆昌市、資中縣、威遠縣和內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內江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⑺ 農民砍甘蔗非常辛苦,為何不用機器來收割甘蔗呢
對於甘蔗,在我們廣西這邊並不陌生,甚至不少人家裡都種有呢。甘蔗是製造蔗糖的原料,含有豐富的糖分、水分。常見的甘蔗有紫皮甘蔗、綠皮甘蔗,還有紅皮甘蔗等。我家這邊種植甘蔗的人不少,種來榨糖的有紫皮和綠皮甘蔗,而黑皮甘蔗作為水果甘蔗,在市場上看到不少人賣,像現在是黑皮甘蔗收獲的季節,我這邊一棵買7-10塊錢不等。在我家這邊,現在也是砍看著的季節,也有的是到年後才砍。
第五,機器容易傷到甘蔗根部,影響來年甘蔗發芽率。種過甘蔗的人都知道,甘蔗一般是收割2-3年後才把根部挖起來再重新種植(除了黑皮甘蔗)。機器笨重,在收割過程中肯定會傷到甘蔗根部,這樣就會影響到甘蔗的發芽率了。甘蔗根部受到傷害,這時候就需要繼續補種了,也是浪費了人工和時間。
綜上所述,農民不用機器砍甘蔗也是有原因的,如成本高、機器碾壓甘蔗根部、地形不合適等等。對很多蔗農來說,自己砍甘蔗是累了點,但是能省了不少錢,他們也是願意的。如果甘蔗收割機普遍了,收割也便宜的話,還能把一些缺點改進,我相信蔗農也願意使用甘蔗收割機砍甘蔗的。以上是我對農民不用機器砍甘蔗的見解。
⑻ 四川眉山市甘蔗糖廠在哪裡
四川眉山西部糖廠
地址:江白路東50米
⑼ 四川能種甘蔗嗎
可以
四川出甘蔗最多的地方是攀枝花的米易縣,首先是因為他處在安寧河畔,屬於乾熱河谷氣候,光照強度大,干濕季節分明,所以甘蔗的產糖量高;其次攀枝花的無霜期達到300天以上,所以給甘蔗的種植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最後攀枝花處於四川省的最南端,本身就屬亞熱帶氣候,而甘蔗就適宜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栽培技術
整地、開植蔗溝
1、整地:
整地是為甘蔗生長提供一個深厚、疏鬆、肥沃的土壤條件,以充分滿足其根系生長的需要,從而使根系更好地發揮吸收水分、養分的作用。同時, 整地還可減少蔗田的病、蟲和雜草。
深耕是增產的基礎。甘蔗根系發達,深耕有利於根系的發育, 使地上部分生長快,產量高。深耕是一個總的原則和要求。具體深耕程度必須因地制宜,視原耕作層的深淺,土壤性狀而定,一般30厘米左右。深耕不宜破壞原來土壤層次, 並應結合增施肥料為宜。 早耕能使土壤風化,提高肥力。所以,蔗田應在前茬作物收獲以後,及時翻耕。早耕對於稻後種蔗的田塊更為重要
2、開植蔗溝
開植蔗溝使甘蔗種到一定的深度,便於施肥管理。
常規蔗溝:
蔗溝的寬窄、深淺要因地制宜,一般是20厘米左右深,溝底寬20-25厘米,溝底要平。
抗旱高產蔗溝:
環山沿等高線開溝,深溝板土鎮壓,溝深40厘米,溝底寬25厘米,溝心距100厘米,用下溝的溝底潮土覆蓋上溝的種苗。覆土6.6厘米,壓實。
施肥
甘蔗生長期長,植株高大,產量高。所以在整個生長期中, 施肥量的多少是決定產量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由於甘蔗的需肥量大,肥料在甘蔗生產成本中佔有很大的比重,因此,正確掌握施肥技術,做到適時、適量,而又最大限度地滿足甘蔗對肥料的需要,有著重要的意義。甘蔗施肥
1、甘蔗的需肥量:
據研究,每生產1噸原料蔗,需要從土壤中吸收氮素(N)1.5-2公斤, 磷素(P2O5)1-1.5公斤, 鉀素(K2O)2-2.5公斤。
2、甘蔗各生育期對養分的吸收:
甘蔗各生育期對養分吸收總的趨勢是苗期少,分櫱期逐漸增加,伸長期吸收量最大,成熟期又減少。
3、施肥原則:
根據甘蔗在不同生育期的需肥特徵,制定出的施肥原則是:"重施基肥,適時分期追施拉姆拉翠姆肥"。如果只施追肥,而不施基肥,則甘蔗容易長成:頭重腳輕,上粗下細,容易倒伏。反之只施基肥,不施追肥,則後勁不足,形成"鼠尾蔗",影響產量。
⑽ 農民砍甘蔗非常辛苦,為何不用機器來收割甘蔗
砍甘蔗是一項非常累人的苦力活,俯身揮動鋤頭、鐮刀,干一天活下來可以把人累到直不起腰,很多蔗農都害怕人工收割,不僅累,而且人工收割甘蔗成本比機器大。而且我國種甘蔗都是南方,收割甘蔗的時候南方也是多雨季,農民伯伯們,經常穿雨衣去砍甘蔗,因為下雨多了,甘蔗就不那麼甜了,真的很辛苦。
機器容易傷到甘蔗根部,影響來年甘蔗發芽率。種過甘蔗的人都知道,甘蔗一般是收割2-3年後才把根部挖起來再重新種植(除了黑皮甘蔗)。機器笨重,在收割過程中肯定會傷到甘蔗根部,這樣就會影響到甘蔗的發芽率了。甘蔗根部受到傷害,這時候就需要繼續補種了,也是浪費了人工和時間。
雖然用機器收可以減少許多人工,但收的甘蔗質量不及人工的好,並且對種甘蔗的地,有很大的損傷。及時再累農民伯伯們也選擇人工砍甘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