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同順房價多少
1. 郎平曾送給女兒一套北京300平豪宅,10年過後,如今能值多少錢
身為中國女排的傳奇人物,郎平可以說是為中國排球奉獻了一生,她曾帶領中國女排奪得1984年奧運會金牌,並在此之後轉而執教教練職業。在2016年裡約奧運會上,帶領中國女排以12年之久再次奪冠,但卻因為執教生涯,使得郎平對自己的家人,尤其是自己的女兒關愛不夠,這也成了郎平一生中最遺憾的事。
之前影片《中國女排》在拍攝過程中,為了最大限度地還原中國女排最初的種種舉動,導演陳可辛也找來了郎平的女兒白浪來扮演年輕的郎平,完美地繼承了郎平的基因,白浪扮演的郎平可以說是惟妙惟肖,但當她談到對母親的感受時,她卻用了陌生這樣一個詞彙,在她看來,母親其實很遙遠,甚至很多時候她都不知道自己的母親到底是干什麼的。
郎平自己當時也解釋說,早些年因為沒錢,根本不敢考慮買房。那時在國內一個月的工資還不到1000塊,根本不敢考慮在美國買房,後來當了義大利女排主教練,賺了點錢,才開始考慮買房,買車,買各種保險,其實手頭還是很緊,不過好在一切都順利!
十年前郎平為女兒買的這套北京四環別墅,現在值多少錢?因為北京不同的四環地段,房價會有很大的波動,當均價還是集中在4-8萬之間,80000左右主要是有學區房的屬性,那麼假設郎平送女兒的豪宅按4萬計算,現在至少也要1200萬!
2. 北京大興:機場保障拆遷戶 房價還要蹭蹭漲
自從2014年北京大興准備開始建設新機場,大興就成為大家關注的重點區域之一。對於家住大興的朋友而言,機場不重要,建機場之後的生活更重要。
2016年將加快新機場安置房建設
據北京市人大代表、大興區區長談緒祥介紹,2015年,大興區舉全區之力,共計1000多人進駐一線進行拆遷工作,在一個多月內完成了13個拆遷村7005戶的住宅拆遷工作。按照與首都機場集團的協議要求交付航站樓開工所需土地,確保了9月26日航站樓順利開工建設。
而對於新機場建設所涉及的村莊和村民,談緒祥表示,新機場項目征地拆遷共涉及榆垡、禮賢2個鎮33個行政村,3萬多畝土地,搬遷群眾7005戶、2萬多人。
拆遷啟動前,均已整合現有房屋、學校、醫院等資源,確保每個拆遷戶有房住、有學上、能就醫。為了幫助失地農民就業,還建立了勞動力實訓基地分基地,結合機場未來用工需求,開展針對性就業培訓。同時定期組織召開專場招聘會。
只會方便周邊民眾 不會形成雜訊打擾
對於機場周邊民眾關心的雜訊問題。談緒祥表示,根據國家環保部的批復,對民用機場預測雜訊值超過80分貝的村莊和75分貝的學校實施整體搬遷;75-80分貝之間的村莊和70-75分貝之間的學校採取隔聲防護措施。現有隔聲降噪措施主要包括加裝隔聲門、隔聲窗等。
不僅如此,北京大興的三年計劃,還將機場周邊劃分為綜合發展「核心區」和「輻射區」。其中,核心區位於新機場向外5公里半徑的輻射范圍,主要涉及大興區榆垡、禮賢兩鎮,重點發展航空物流產業和綜合保稅區。輻射區是新機場外圍半徑5-15公里的區域,包括龐各庄鎮、魏善庄鎮、安定鎮、采育鎮四鎮,重點發展科技研發、金融服務等。
新機場投入使用後,每年將會有幾千萬的旅客在新機場乘坐飛機出行,屆時必將帶動餐飲、購物、住宿等相關產業。根據國際上廣泛應用的「拇指原則」,機場每100萬旅客可提供1000個直接工作職位。新機場到2025年年旅客吞吐量7200萬人次,預計可提供約10萬個直接工作職位。
新機場要建起來 大興房價又會如何走?
一般情況下,只要是建機場,各類飛機的試飛,起飛,降落什麼的,都會給周邊居民帶來很大的噪音困擾,一直為人所詬病。
但是北京就是北京,確實是個神奇的地方,你光知道有機場要落在大興,你可知道還有機場線會帶動一批地鐵房么?
2009年新機場選址初定大興時,大興的土地成交量和土地成交均價漲幅均遠超北京市平均水平。專家預測新機場線會為大興帶來更豐厚的地區紅利,大興樓市將再現購買熱潮。
而2015年年中,北京新機場地鐵線發布二次環評報告之時,就有機構進行預測,到2025年,新機場將為北京帶來985億元的旅遊收入,而周邊將集結180多家酒店入住,扶植院校100多所,社區衛生服務站、醫院等衛生機構300多個。
而當時的房價數據也顯示,從2005年的成交均價3101元/平,到現在的28737元/平,十年間,大興房價上漲了8.3倍。業內業外大家一致認為,新機場及新機場線建設勢必會利好大興南城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大興樓市將長期看漲。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01-28,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全面及時的樓盤信息,點擊查看
3. 中國未來的房價走勢會是怎樣的
中國未來的房價走勢:
1.未來十年,一線城市房價持續上漲,雖然沒有前十年那麼誇張,但基本上會一直漲,且漲幅不小。(具體漲幅本來不想預測的,因為一線城市是調控政策嚴厲實施的城市,幾乎神仙也難猜。但為了給大家個示範,我猜個數,10%,2013年一線城市房價上漲10%左右。如果沒有出台真正的打壓房價的政策,例如高額的房產稅,那麼一線城市還會以10%的增速再長10年。)
2. 未來十年,二線城市仍然是持續上漲,漲幅小於一線,但重慶可能會是這19個二線城市中漲最快的,重慶漲幅略小於一線。(同上,為了給大家個示範,二線城市漲幅在每年5%~9%之間)
3. 未來十年,三四線城市根據當地經濟和就業好壞及以前炒的泡沫程度出現嚴重分化。有些地方漲,有些地方跌。但基本上都沒啥投資價值了。(同上,為了給大家個示範,三四線城市漲幅在0~3%,跌幅在0~5%)
4. 未來十年,五線城市除了有特殊原因的(如工業特別強或旅遊資源特別好之類)少數,只有跌的份了。(同上,為了給大家個示範,五線城市絕大多數會以平均每年5%的幅度陰跌。關於下跌的模式我要說明一下。基本上不會有暴跌,每次下跌一點,就會吸引一批剛需入場,然後就是小漲,然後再下跌。每次套牢一批有效剛需後,就會接著跌。最可能的情況就是五線城市象日本房價那樣,陰跌20年,平均每年5%,直到20年後達到五線城市歷史高位的三分之一左右。而且最近三年五線城市最可能出現的情況是房價僵持,有價無市。在這三年中,有些城市漲,有些城市跌。但三年後,基本上就是90%的五線城市開始跌了。)
4. 中國哪個城市房價最高
這個問題似乎有點復雜,在近10年內,中國房價最高的城市簡直是"變換王大旗」2008至2009年是上海,最高突破1.5萬,你以為我說錯了?其實在10年前就是這個樣子,現在已經漲到了4至5萬一平米,上漲了3倍。2010年至2011年,溫州的房價突然飛漲,2010年初還是1.7萬一平米,但是到了2010年末就賣到2萬元以上,2011年5月份更是超過了3萬元,如今只有2萬元出頭。2012年至2015年初北京的房價是常年霸屏,最高突破4萬元大關。但是到了2015年中期,深圳的房價突然暴漲,從3萬多元飆升到5萬多元。到了2015年末北京取代深圳,最高甚至每平米的價格超過中國的人均GDP,一直到了2019年初。到了2019年中期,深圳再度取代北京,最高突破7萬元,但只維持了幾周。如果包括港澳台的話,那麼香港的房價就會比北京高,在2012年末每平米就已經達到了10萬元,當時的北京房價僅為當時香港的四分之一,現在地段較好的地方一平米的價格可以在偏遠的城市買上一套房。現在全國只剩下青海,寧夏,貴州和新疆等不到10個省份沒有房價每平米超過1萬的地級市。省會房價最便宜的城市是寧夏的銀川,不足6000元每平米,僅為房價最高的省會城市廣州的六分之一。 在十年前全國房價每平米超過1萬的城市只有寥寥不到十個,而現在卻增加到了幾十個。目前地級市房價破萬數量最多的省份是浙江,達到11個,江蘇為8個,廣東和福建都是7個,河北為5個。 讓人難以想到的是,三線城市三亞的房價竟然常年排在前十名。三亞雖然是一座三線城市,GDP不足500億,在全國主要三線城市中GDP排倒數第一。這十年來海南島的房價簡直像坐了火箭一樣扶搖直上,現在海南島絕大多數的地區的房價每平米的價格已經破萬,而十年前幾乎沒有房價每平米破萬的地區。這可能和東北人來海南炒房有關系,我們都知道東北的冬天非常寒冷,因為這個原因讓許多東北人愛上了海南。據了解,我國每年來海南的東北人達到了30至40萬左右,甚至還產生了購房熱潮,2016年海南島的平均房價為每平方米7000元,而僅僅過了兩年,海南島的平均房價就已經漲到了1.4萬元一平米。其中的三亞已經漲到了直追廣州的地步,同時也因旅遊知名的陵水縣也漲到了3萬多元。我是核電站,幫你一切順利。
5. 羨慕!北京一胡同騰退補9.8萬一平,為何價格如此高呢
下面是北京其它幾區的房價:
朝陽區:2020年11月房價,71886元/㎡;
海淀區:2020年11月房價,89565元/㎡;
東城區:2020年11月房價,101626元/㎡;
豐台區:2020年11月房價,58581元/㎡;
通州區:2020年11月房價,44745元/㎡;
石景山:2020年11月房價,50740元/㎡;
昌平區:2020年11月房價,42154元/㎡;
大興區:2020年11月房價,42021元/㎡;
順義區:2020年11月房價,40494元/㎡;
房山區:2020年11月房價,28877元/㎡;
門頭溝:2020年11月房價,39050元/㎡;
密雲區:2020年11月房價,25657元/㎡;
懷柔區:2020年11月房價,32298元/㎡;
平谷區:2020年11月房價,25143元/㎡;
延慶區:2020年11月房價,22296元/㎡。
6. 北京市房價未來十年內的趨勢
去年的某個時候,我後知後覺地意識到在北京這個城市裡做「地主」其實是個很有前途的職業。但很快風雲變幻,去年年底以來一系列打壓政策出台,各大城市房地產市場利空頻傳,中國樓市「拐點」論聲音越來越大,房地產業的價格雪崩似乎馬上就要開始。和許許多多抱著同樣理想的人一樣,我也希望房價下跌,至少別漲那麼快。但對北京這座超級城市而言,實實在在地說,我個人認為未來五年或者十年樓價仍然總體看漲。
當然啦,在空頭氣氛日趨濃厚的此時這種言論似乎有些不合時宜。但北京市發改委的資料顯示,作為中國的首都,北京市區面積僅2738平方公里。全市有可利用土地161萬公頃,已利用土地達143萬公頃,未利用土地18萬公頃。而按目前佔地量和增長速度計算,北京未利用的18萬公頃土地,用不了30年基本上就將被耗盡。除此之外,古都北京還擁有著160多家面積巨大的公園,有數百家佔地廣闊的博物館。北京的2738平方公里市區面積中,僅故宮就佔地近72萬平方米,而且處於市中心的繁華地帶。可以說,地北京不是沒有,但很多土地屬於中央人民政府,用來蓋居民樓?那恐怕是不可以地。
另一方面,人口的增長也是我看好北京樓市的一個重要原因。2002年外來人口動態監測調查結果表明,北京市外來人口總量已達386.6萬人,其中,城區46.5萬人;近郊區223.9萬人;遠郊區縣116.2萬人在386.6萬外來人口中,來京半年以上的286.9萬人;來京一個月至半年的69.6萬人;來京一個月以內的30.1萬人。北京人口接近1500萬,外來人口總量386·6萬人。外來人口佔25.77% 。人口數量的不斷實質性的增加,對房地產業必然是強有力的支持。
最近深圳的樓價似乎有了一個比較明顯的下跌,但類似的情況我覺得在北京未必會那麼快發生。因為從購房人口的構成方面來看,北京和深圳兩地有著一定的差異性。香港人也許會在深圳投資買樓,但我認識的香港人中卻沒有一位是人在香港上班而住在深圳。因為那樣對於大多數香港人來說太不實際了。可是我認識的在北京的許多外地朋友最大的心願就是在北京買房。同時,對於已擁有房屋土著北京人而言,很多人在樓價升勢受阻的時候並不會急於拋出,而是選擇以租代售,因為外來人口的增長和存在為北京的房屋出租提供了強勁的需求市場。簡而言之,推動深圳樓市的資金的本質也許就是投機,而北京的主要購房者的目的是自住。所以深京兩個市場貌合神離。一個好比是股市,以投機利潤為目的,一個好比是銀行,以儲蓄獲得穩定收益為目的。而當政策的寒潮襲來的時候,受到影響大的肯定是股市。所以,深圳樓價的下跌我覺得應該說並不是特別意外的事情。
下面的資料是《北京城市總體規劃(1991年至2000年)》部分摘要
「市區是城市的主體,政治、文化中心功能和各項經濟功能集中體現的地方,是按「分散集團式」布局原則,由市區中心地區和環繞其周圍的北苑、酒仙橋、東壩、定福庄、堡頭、南苑、豐台、石景山、西苑、清河10個邊緣集團所組成,規劃城市建設用地610平方公里左右。2000年,規劃常住城市人口為600萬(其中中心地區460萬,邊緣集團140萬),2010年為650萬(其中中心地區450萬,邊緣集團200萬)。舊城區的常住城市人口要逐步向外疏散,將從1990年的175萬降至2000年的160萬,2010年的150萬以下。到21世紀中葉,隨著居住水平的提高和人口逐步向遠郊區疏散,市區人口將逐步減少,城市綠化用地將大量增加,城市環境質量將顯著提高。」
「2000年衛星城規劃常住人口從1990年的108萬增至160萬左右,其中城市人口從80萬增至120萬左右,城市建設用地從1990年的155平方公里增至200平方公里左右。20l0年規劃常住人口增加到200萬左右,其中城市人口約160萬左右,城市建設用地250平方公里左右。21世紀中葉,衛星城的總人口可能增加到300萬人以上。」
從上面的資料來看,我個人認為北京未來的房地產市場可能會復制中國股市的「二八」現象。北京起碼三環內及其軌道交通沿線地產可能仍然會保持升勢,衛星城地區的房價也許會滯漲或者短期下降。至於所謂拐點,可能還遠遠沒到,正如中國股市還遠未到頂。
總而言之,我個人對北京的房地產走勢的基本判斷是:
1. 在中國社會城市化的過程結束之前,各大城市的樓價可能會有反復,但是總體趨勢一定是上漲。特別是北京。
2.人民幣升值過程結束之前,北京的房地產走勢雖然會受到政策的影響,但總體趨勢一定是上漲。
3. 人民幣升值不可避免地帶來通貨膨脹,在通貨膨脹得到有效抑制之前,北京的樓價很難不漲。
當然,北京樓市出現階段性拐點也不是不可能,如果以下事件發生就應該小心了。1.持續的大規模的戰爭,2.特別嚴格的人口准入制度,3.遷都,4.銀行房屋貸款超過10%或者更高。
前幾天偶然看到香港沙田的樓價, 差不多在人民幣27000元/平方米左右。我覺得如果相信北京的未來好過偏遠的香港沙田,那就沒有理由不看好北京樓市的未來。當然啦,萬一無邊落木蕭蕭下,北京的樓市大幅下跌,等著買便宜貨的朋友們就有福了。不過,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說,在大家都持幣等待准備抄底進貨的時候,真正的底部可能還離我們很遠很遠。
7. 韓國,房價多少
這是截止到今年5月的數據,希望能幫到您!
先普及一下平米數的知識:韓國的一坪是約3.3平方米。
住房認購存摺:持有該存摺的人,在公寓開盤時可以優先以銷售價購買。
就像中國房價居高不下一樣,韓國的房地產市場雖然已經過了泡沫期,但對韓國人來說也是所謂的「終身大事」。那麼韓國的房價到底有多高呢?他們是否也在終身為房產打拚呢?大家也可以和國內的房價做一個對比。
我們來看看濟州島的房價吧,在這里我們不考慮別墅,住宅類房產,只關注高層公寓的價格。
在今年濟州地區全部居住類公寓的平均價格為一韓坪591萬韓幣,即每平方米10300元 人民幣,這比2011年平均房價高出16%多,在這期間全韓國的一般公寓平均價格,除重建公寓之外,買賣增加率為2%,而濟州遠超出全國平均水平。即便如此濟州房價也僅排在全國增長率第四的位置,依次為:大邱(41%),慶尚北道(28%),光州(17 %),濟州島(16%)。
大邱地區公寓,每韓坪的買賣價格從2011年的574萬韓幣(每㎡約9900人民幣)漲到現在的810萬(每㎡約14000人民幣);慶北地區5年間從415萬韓幣(每㎡約7200人民幣)漲至為534韓元(每㎡約9300人民幣);光州地區從449萬韓幣(每㎡約7800人民幣)升至527萬韓幣(每㎡約9200人民幣)。
濟州島房價一直程上升趨勢的原因和島內的大規模外商投資,中國人投資,項目開發,投資移民等不無關系,外加人口的大量流入增加,實際公寓需求量也大幅增加。 並且濟州政府也在調整促進不動產銷售政策,對於住房認購存摺的第一順位條件從1年調整為6個月,這也極大的促進了公寓交易量的上升。
縱觀全國,公寓的平均買賣價格2011年是885萬韓幣(每㎡約16000元),在之後的兩年間內有所下降為860萬韓幣,如今又回漲至為903萬韓幣/坪。
再來看看首都圈,韓國首爾房價在2010年公寓平均買賣價格為1640萬韓幣(每㎡約29000元),現在維持在1557萬韓幣(每㎡約27000元),京畿道地區現今保持在927萬韓幣(每㎡約16000元),基本都在一個合理的買賣范圍之內。
華威濟州投資移民服務,舉出的數據僅為非移民類的公寓平均價格,濟州地區的個別公寓均價也在24000元/㎡左右,但島內整體的均價並沒有過分的虛高,對此也建議:
1.拿韓國綠卡身份的,可以考慮移民類房產;
2.作為投資類的,可以考慮度假類產權式酒店;
3.作為自用,辦事處,或隨時來度假享受生活的,可以考慮非移民類的公寓。(濟州島免簽30天)
韓國的人均GDP,2014年為2萬8千美元,像對於購買一般公寓來說,不是很吃力的,也順便說一下中國的人均GDP,2014年為7500美元。
8. 2015北京多數宅地地價超3萬 房價受影響
要說2015年的樓市,就不得不研究一下2015年的土地市場。據了解,2015年成交的50宗宅地中,樓面價超3萬的佔多數,而樓市今年表現最搶眼的,也是豪宅市場。
據亞豪機構統計,2015年成交的50宗宅地當中,實際樓面價低於10000元/平方米的僅9宗,實際樓面價10000-30000元/平方米之間的有15宗,而實際樓面價超過30000元/平方米的則多達26宗,佔比高達52%。
2015年土地市場
隨著28日最後一宗地以12.6億元成交,北京全年的土地成交以2032.1億元收官。在房地產市場分化的背景下,房企回歸一線城市,激烈的競爭使得今年的北京地價攀上新台階。業內人士認為,高企的地價將在未來一段時間里傳導至房價,對未來的房價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成交量創新低收入創新高
28日成交的順義區仁和鎮05-02-15-1地塊R2二類居住用地、05-02-17地塊A33基礎教育用地限價商品住房項目是2015年土地市場的收官之作。這塊地在業內人士看來,位置不算好,且居住部分全部是限價房,但依然吸引了5家競標主體參與角逐,最終,經過67輪爭奪,以12.6億成交。根據招標文件,該宗地建築規模為134689平方米。其中,居住用途建築規模全部用於建設「限價商品住房」,銷售限價為13000元/平方米。
至此,北京土地市場順利收官,全年土地收入高達2032.1億元,同比增加115億元,繼去年之後再創歷史新高。
據亞豪機構統計,2015年北京土地市場共有109宗土地實現出讓,相比去年減少32宗。建設用地面積合計706.8萬平方米,規劃建築面積1511.5萬平方米,同比分別減少25%、9%,這一土地成交量也創下了近八年的新低。
數據顯示,雖然11月住宅用地曾出現15宗的集中爆發式成交,但也難以挽救全年頹勢,2015年住宅性質用地共成交50宗,成交宗數創造近3年的新低。而另外兩類商業以及工業用地分別實現成交31宗、27宗,還有1宗特殊地塊用於棚戶區改造。這其中工業用地的成交減少尤為明顯,在2012以及2013年這類性質用地出讓宗數分別多達96宗、80宗。
土地供應的減少是成交量創新低的根本原因。亞豪機構副總經理任啟鑫認為,經過20年左右的高速發展,北京城區土地逐漸消化殆盡,部分近郊區域也已呈現出飽和趨勢,剩餘部分土地則多存在位置較遠或整理難度較高等問題,因此北京土地供應漸漸出現「難以為繼」的現象,尤其是住宅用地。
逾半數宅地地價超3萬
房企的爭搶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地價。據亞豪機構統計,2015年成交的50宗宅地當中,實際樓面價低於10000元/平方米的僅9宗,實際樓面價10000-30000元/平方米之間的有15宗,而實際樓面價超過30000元/平方米的則多達26宗,佔比高達52%。而在2014年這一區間段佔比僅在20%左右。今年樓面單價最高的地塊為豐台樊家村地塊,樓面價高達75000元/平方米。
亞豪機構副總經理任啟鑫分析認為,伴隨著供應不斷減少,北京土地市場的需求卻在日益增加,大型房企戰線回縮,外地房企大舉進京,使得北京住宅用地呈現出明顯的供不應求狀況,因此大多數宅地均引發爭搶,甚至昌平北七家、大興瀛海、順義仁和這類六環附近的郊區也出現樓面價3萬以上的地塊,高價地范圍出現廣泛外延。而在這其中部分環線位置較好,但並不屬於傳統高端居住區的住宅地塊也遭到了「瘋搶」。
豪宅用地明年將遍地開花
「未來新上市的商品房定價會出現高端化趨勢,對市場定價有明顯影響。」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說。
記者在亞豪機構的統計中看到,2015年宅地實際樓面價前五的項目當中,豐台區占據3席,地處南三四環之間以及周邊,這些地塊成交實際樓面價均比周邊項目售價高出80%甚至翻倍,預計售價更是將高於周邊項目兩到三倍。而2015年成交的50宗宅地中,僅有的7宗位於五環以內地塊盡數花落豐台。
任啟鑫認為,雖然這些地塊成本及預計售價與周邊項目對比畸高之勢明顯,但是對於房企來說,在全城豪宅化已成定局的趨勢之下,絕對位置較好的項目更容易操作。
「2016年豪宅產品遍地開花已成定局,高端市場必然面臨供大於求現象,對於房企來說,在非成熟豪宅區打造豪宅產品,必然要付出額外的成本進行周邊配套的升級打造;而即便是在已有豪宅基礎的區域,由於拿地成本相比周邊項目高出一截,因此即便是耗巨資打造出品質項目,由於成本制約其競爭力必然也存在一定短板。雖然2016年遍地豪宅『看上去很美』,但對於房企來說則是面臨嚴峻考驗的一年。」任啟鑫表示。
2015年樓市
在土地市場成交額創新高的同時,房屋成交也同比上升。來自亞豪和中原地產的統計顯示,截至12月27日,新房成交同比增加23%,二手房成交上漲了超過八成。受豪宅密集成交影響,新房成交價格攀上高峰,北京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與自住房)成交均價為29564元/平方米,相比去年上漲13%,這是自2011年樓市價格探底後,連續第3年創造歷史新高。
新房成交再次低於10萬套
亞豪機構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截至12月27日,下同)北京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和自住房)共實現成交75142套,成交面積833.53萬平方米,同比分別增加23%、27%。雖然同比有所上升,但是從歷年成交走勢來看,北京商品住宅成交已經連續兩年維持在10萬套以內的低位水平。
另據中原地產統計,截至12月27日,北京二手房簽約套數已經達到了192251套,相比2014年全年的104772套上漲超過八成,預計全年簽約將在19.5萬套左右,接近2010年的196587套,也低於2009年的266854套,處於歷史第三的位置。
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認為,受到土地市場的引導,北京住宅市場豪宅化趨勢已十分明顯,價格走高將對純商品住宅市場需求形成最直接的打壓。另外,在控制人口規模的政策背景下,近年北京土地供應也呈現下降趨勢,供地中配建的保障性質住房及養老、教育、醫療等配套設施用地也有所上升,使得純商品住宅用地大幅萎縮。2014、2015兩年成交住宅用地中純商品住宅用地僅在500萬平方米上下。顯見,未來純商品住宅將面臨嚴峻的供應形勢,這將使得住宅成交難以「翻盤」。
豪宅爆發拉高成交均價
自2014年開始,北京純商品住宅市場量價開始出現分化,成交量萎靡不振,而成交均價則一路走高。亞豪機構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北京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與自住房)成交均價為29564元/平方米,相比去年上漲13%,這也是自2011年樓市價格探底之後,連續第3年出現上漲。
「這一方面是受到市場供應不足的影響,整體市場項目價格普遍開始攀升;另一方面則是受到市場結構調整的影響,在市場快速豪宅化的過程當中整體均價水平也被快速拉升。」郭毅說。
亞豪機構的統計顯示,2015年單價30000元-60000元/平方米的中端產品成交佔比高達27%,相比去年上升9個百分點;而單價60000元/平方米以上的高端住宅產品實現成交2157套,同比增長74%。中低端產品所佔比重明顯下滑,而中高端所佔比重則不斷上升。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01-01,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