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送面積比房價貴多少
Ⅰ 贈送面積百分之二十房價比周邊高出百分之二十
開發商是不會賠錢做生意的,這是一種促銷手段。仔細算一下就知道了,例如100平米送20%是120平米,周邊房價5000/平米,120x5000=60萬;這里房價6000/平米,100x6000=60萬,結果是一樣的。所以贈送面積百分之二十房價比周邊高出百分之二十這樣的房子能買。
Ⅱ 房子單價5700一平,建築面積108,贈送面積25平,請問總共面積單價是多少
房子單價5700元每平米,建築面積108平方米,贈送25平方米,這樣的房屋面積與只能按照108平米幾家,也就是108平米乘以5700元,就是房屋總價。贈送的面積是不計算價格的。
Ⅲ 贈送面積的價值在哪裡
近年得房率這個詞被很多購房者看重,他們對比樓盤的一個重要的指標是贈送面積後的得房率,所以他們買房時比較看重入戶花園的大小、陽台的大小、飄窗的大小高矮等。
但是有多少人的入戶花園裝修的是和樣板房一樣的?大部分應該就只是一個空的鞋架;有多少人的飄窗是擺放有詩意的?大部分應該是堆滿了雜物;而陽台的利用,如果是南方的房子,很多外部的半封閉的陽台的相當於沒有利用,特別是朝西面的,由於西曬厲害陽台無法正常利用,所以走訪很多朋友的大陽台,空盪盪的絲毫沒有樣板房那樣的心動,看了真是覺得甚是可惜。
房主在買這些大的入戶花園、陽台、飄窗的時候應該是特別有期待的,他們想著能跟樣板房一樣(從這一點來看,樣板房的營銷在銷售上非常的重要),甚至是更有生活情趣,但是赤裸裸的現實是除了正常的生活工作,根本沒有多餘的心情和時間來打理曾經花別的項目更高一點價格買回來的夢想生活。這也同時在告訴即將買房或者即將換房的朋友,在買房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同等價位若有得房率能更高的更好。得房率高說明同等總價的房源,套內面積的使用率也高,逆向思維的話,你的房子比其他項目的房子價格更低,這個看合同的套內面積價格就能非常直接的了解到。
二、不盲目接受贈送面積,要從日常生活的角度考慮贈送區域的實用性。有很多項目為了增加賣點,盲目增加實用性,比如說花池、生活陽台等,有些人的房子住了五六年也沒見過花池上開過什麼花,這種贈送相當於雞肋,但是卻很難能開發商在定價的時候因為有這樣一個賣點導致你的房源比同區域房源價格稍貴。
三、如果贈送區域大而導致正常使用的空間進伸受影響,那需要考慮是否因小失大。因為贈送區域理論上來說是一個附加值,他不是你必須要的一個區域,比如說廚房,你不可能一個三房的卧室而沒有一個廚房。
四、參觀樣板房仔細核對樣板房與現房的尺寸。很多項目為了達到營銷的視覺效果,拓寬或者是縮小部分區域面積,所以也出現很多人發現實體房就算你跟樣板房裝修的一樣一樣的,視覺和舒適度上也是和樣板房無法比。
房屋的贈送只是今年來比較火熱的一個賣點,但是我們購房者自己認真想一下,開發商是不是慈善機構,為什麼會有免費這一說法,這肯定是羊毛還是得出在羊身上。所以在買房子的時候一定要非常注意贈送面積,贈送在哪裡,怎麼贈送,如何使用等問題。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3-22,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搜狐焦點網,為您提供房產信息,房產樓盤詳情、買房流程、業主論壇、家居裝修等全面內容信息
Ⅳ 購房知識:"贈送面積"真的讓你佔到了便宜
「一房變三房、兩房變四房」、「飄窗、露台、空調位的面積全部贈送」……這樣的噱頭不得不讓人心裡很癢癢。如果開發商真的有心讓利,直接降低房價就行了,何必拐著彎兒「贈送面積」?來吧,帶你三分鍾認清真相,石家莊購房者買房前一定要看!
真相1:贈送的面積是國家給的
「偷面積」,當然並不是真的偷。首先要告訴你一個真相,贈送面積不是開發商給你的,而是國家已經規定好了的。
在現行的建築設計規范中規定:
(1)入戶花園以及沒有封閉的陽台算一半面積;露台是完全贈送的;
(2)地下室凈高滿2.1米算面積,低於2.1米不算面積;
(3)飄窗分為凸窗和落地飄窗兩種,凸窗是不落地的,不算面積,落地飄窗凈高高於2.1米要算面積,低於2.1米不算面積;
(4)閣樓凈高滿2.1米部分算面積,不滿不算面積。
因此,開發商利用這些設計「贈」給買房者,可以增加項目銷售的賣點,但實際上這些本來就是你該得的。
另外,開發商經常會承諾給頂層業主的頂層露台、給底層業主的地下室空間等。其實,根據《物權法》的規定,該部分空間應當屬於該樓的全體業主共有,而非屬於開發商所有,只要其他業主提出異議,受「贈」的業主是無法獨享其利的。大家都知道,頂樓和底樓的房子是最不好賣的,但有了這些附加條件,難免不會猶豫一下。
真相2:贈送面積不屬於產權面積
贈送面積越大,在購房者心裡得房率就越高,但智囊團要告訴你第二個真相:贈送面積不屬於產權面積。開發商通常不會將贈送面積寫入購房合同,購房者交房後遇到贈送面積「縮水」的問題,由於沒有合同約束,就很有可能失去與開發商據理力爭的依據。
注意:其一,贈送面積雖好,但還是得看是否實用。一些「贈送面積」譬如入戶花園等,往往存在著光線晦暗、窄小不好用、裝修麻煩、容易飄雨受潮等問題;
其二,入戶花園、挑高陽台、露台等能否封閉起來,取決於城建等職能部門是否批准,否則可能成為違章建築被責令拆除。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3-17,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搜狐焦點為您提供全面的新房、二手房、租房、家裝信息
Ⅳ 買房贈送面積到底是不是劃算
真相一:你買的90㎡,卻很難得到這個數
一套房子,有兩個決定因素,一個是房價,一個則是建築面積。房價的決定權在開發商,會隨著市場的波動而變化,而建築面積是早在項目報建之時,已經」一錘定音「,只等購房者來挑選。
在每一張戶型圖紙上,都會明確標注房子的建築面積。不過,你以為看到的90㎡,是你實際享用的住宅面積嗎?只能說太天真,還忘了有一個詞,叫」公攤面積「。
真相二:所謂「免費午餐」,國家才是大恩人
對於購房者來說,一棟100㎡送20平的房子,似乎總是比一棟120㎡的房子有誘惑力得多。其實,開發商所謂的「送面積」,實質是鑽《建築工程建築面積計算規范》(舊政)的空子,在滿足規范的前提下,通過「變魔術」般的設計,增加室內、室外空間,讓房子的某一部分可以「不計價」或「計一半價格」。
歸根結底,開發商是拖著購房者,一起占著國家」便宜「。比如舊政中對2.2米以下計一半面積、6 米以上不計入面積,開發商則採用預留天井、超大陽台、贈送夾層或地下室等方式來偷面積。目前,樓盤較為常見的贈送是飄窗和陽台,這些地兒,國家本來就是不計面積的。
值得購房者注意的是,贈送面積實際上是不計入產權面積的,這就意味著當發生糾紛時,購房者的權益會受到侵犯。
真相三:「偷面積」被禁,下半年或才起效
早在去年,一部新的《建築工程建築面積計算規范》,打亂了開發商的「如意算盤」。自2014年7月1日起報建的項目,正式揮手告別全贈送景觀大飄窗,半贈送入戶花園、書房、陽台等「福利」,開發商和購房者只能享受此前報建項目的最後「午餐」。
真相四:少了贈送面積,房價並不見得下降
「贈送面積」只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多出來的面積,一樣需要購房者買單;當少了「贈送面積」時,樓盤的價格會有所下調。
總之,無論是否有「贈送面積」,購房者都只是「待宰的羔羊」。奉勸一句,能做的只是「貨比三家」,能被少坑點就少坑,別貪圖眼前利益,且行且珍惜。
Ⅵ 為什麼買房子還有贈送面積,是什麼意思
「贈送面積」一般包括:
⑴露台
露台指設置在屋面、首層地面或雨蓬上的供人室外活動的,有圍護設施的平台。按照2013年新版的《建築工程建築面積計算規范》規定:露台、露天游泳池、花架、屋頂的水箱及裝飾性結構構件,不計入建築面積。
⑵飄窗
飄窗,一般呈矩形或梯形向室外凸起,三面都裝有玻璃,窗檯的高度比一般的窗戶低一些。根據《建築工程建築面積計算規范》規定,"窗檯與室內樓地面高差在0.45m以下且結構凈高在2.10m及以上的凸(飄)窗,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1/2面積;窗檯與室內地面高差在0.45m以下且結構凈高在2.10m以下的凸(飄)窗,不計算建築面積"。
⑶一層小院
小院一般是指一層的小院,可作小花園或開發成菜園,實際上,一層小院應屬於公共面積,但是開發商卻說是作為贈送面積給購房者。而且購房者的房屋產權證上,也不會有小院的測繪面積。但是開發商在進行出售時,同樣是一層帶小院的房,送小院的房子單價會略高於不送小院的房子單價。
⑷閣樓
閣樓一般位於頂樓,且房屋屋頂有一定的坡度。可以將閣樓設計為儲藏室,面積比較大。根據《建築工程建築面積計算規范》規定,對於形成建築空間的坡屋頂,結構凈高在1.20m及以上至2.10m以下的部位應計算1/2面積;結構凈高在1.20m以下的部位不應計算建築面積。
⑸地下室
地下室即指位於地平面以下的建築空間,根據《建築工程建築面積計算規范》:"地下室、半地下室按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結構在2.20m及以上的,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在2.20m以下的,應計算1/2面積。"所以如果開發商贈送的是小於2.2m的地下室,實際上相當於送了購房者一半的面積。
⑹半封閉陽台
室外陽台是指在建築主體外的陽台。根據《建築工程建築面積計算規范》規定,在主體結構內的陽台,應按其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全面積;在主體結構外的陽台,應按其結構底板水平投影面積計算1/2面積。
所以,半封閉陽台和地下室一樣,如果開發商送的是主體結構外的陽台,也只是送了你一半的面積。
所以說,公用露台、高度不超過2.1m的飄窗、一層小院和小於1.2m的閣樓,根據國家政策,都是不計入建築面積的;而真正贈送面積的房子一般單價比較高。例如獨立露台等。需要注意的是,贈送面積往往不會寫進合同或寫進產權證中。沒有依據,後期一旦發生糾紛,購房者很難維護自己的權益。
(6)贈送面積比房價貴多少擴展閱讀:
經常聽到有人講,我買的商品房建築面積是100平方米,可是我量出來的卻是80平方米(或更少)。
這里,存在一個認識上的誤區,認為建築面積可以直觀的量出來。實際上大部分人只是量取了房子的「使用面積」,而使用面積再加上「套內的牆體面積」才能得到「套內建築面積」(注意:不是「建築面積」)。
「套內牆體面積」包括的內容為,房子內卧室和起居室間的分隔牆、居室之間分隔牆、廚衛與器具室內之間的分隔牆等等,以及外牆的一半、與隔壁房屋的分隔牆的一半、以及與樓梯間的分隔牆的一半等。
Ⅶ 贈送面積價值在哪裡買房是否被忽悠了
近年得房率這個詞被很多購房者看重,他們對比樓盤的一個重要的指標是贈送面積後的得房率,所以他們買房時比較看重入戶花園的大小、陽台的大小、飄窗的大小高矮等。
但是有多少人的入戶花園裝修的是和樣板房一樣的?大部分應該就只是一個空的鞋架;有多少人的飄窗是擺放有詩意的?大部分應該是堆滿了雜物;而陽台的利用,如果是南方的房子,很多外部的半封閉的陽台的相當於沒有利用,特別是朝西面的,由於西曬厲害陽台無法正常利用,所以走訪很多朋友的大陽台,空盪盪的絲毫沒有樣板房那樣的心動,看了真是覺得甚是可惜。
房主在買這些大的入戶花園、陽台、飄窗的時候應該是特別有期待的,他們想著能跟樣板房一樣(從這一點來看,樣板房的營銷在銷售上非常的重要),甚至是更有生活情趣,但是赤裸裸的現實是除了正常的生活工作,根本沒有多餘的心情和時間來打理曾經花別的項目更高一點價格買回來的夢想生活。這也同時在告訴即將買房或者即將換房的朋友,在買房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同等價位若有得房率能更高的最好。得房率高說明同等總價的房源,套內面積的使用率也高,逆向思維的話,你的房子比其他項目的房子價格更低,這個看合同的套內面積價格就能非常直接的了解到。
二、不盲目接受贈送面積,要從日常生活的角度考慮贈送區域的實用性。有很多項目為了增加賣點,盲目增加實用性,比如說花池、生活陽台等,有些人的房子住了五六年也沒見過花池上開過什麼花,這種贈送相當於雞肋,但是卻很難能開發商在定價的時候因為有這樣一個賣點導致你的房源比同區域房源價格稍貴。
三、如果贈送區域大而導致正常使用的空間進伸受影響,那需要考慮是否因小失大。因為贈送區域理論上來說是一個附加值,他不是你必須要的一個區域,比如說廚房,你不可能一個三房的卧室而沒有一個廚房。
四、參觀樣板房仔細核對樣板房與現房的尺寸。很多項目為了達到營銷的視覺效果,拓寬或者是縮小部分區域面積,所以也出現很多人發現實體房就算你跟樣板房裝修的一樣一樣的,視覺和舒適度上也是和樣板房無法比。
房屋的贈送只是今年來比較火熱的一個賣點,但是我們購房者自己認真想一下,開發商是不是慈善機構,為什麼會有免費這一說法,這肯定是羊毛還是得出在羊身上。所以在買房子的時候一定要非常注意贈送面積,贈送在哪裡,怎麼贈送,如何使用等問題。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12-02,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搜狐焦點網,為您提供房產信息,房產樓盤詳情、買房流程、業主論壇、家居裝修等全面內容信息
Ⅷ 有的「贈送」面積,不用送也是你的!
目前,「買房送面積」成為了開發商促銷廣告的重要手段,買房贈送閣樓、地下室、花園、露台、飄窗等,形式多種多樣,讓人眼花繚亂。「贈送空間」看起來很美,其實都是購房者自己買花自己戴。
那麼,這些贈送面積的做法靠譜嗎?會不會面臨什麼風險?業內人士指出,贈送面積的確能夠讓業主提高居住舒適性,但其中也有很多「陷阱」,因此,為避免後期的糾紛煩惱,購房者應詳細了解樓盤贈送面積的位置,提前咨詢專業人士區分其合法性、實用性,並規劃改造方案,這樣才能讓這部分贈送面積物有所值。
對於贈送面積,如果產品設計合理,買房人能得到額外使用面積,開發商房子也賣得好,可以說是一種雙贏。不過,有些面積不送也是你的,這就是所謂的開發商沒有「請客」,還讓你「買了單」。
據小編查閱相關規定了解到,目前開發商贈送的面積很多是國家規定中不計面積的部分。比如根據規定,入戶花園以及沒有封閉的陽台算一半面積;露台是完全贈送的;地下室凈高滿2.1米算面積,低於2.1米不算面積;飄窗分為凸窗和落地飄窗兩種,凸窗是不落地的不算面積,落地飄窗凈高高於2.1米要算面積,低於2.1米不算面積;同樣,閣樓凈高滿2.1米部分算面積,不滿不算面積。若是有類似贈送3/4的陽檯面積,那才算是真的贈送了面積,購房者得到了實惠。
因此,如果開發商將這些也計入「贈送面積」,那就是在玩炒作的噱頭,這些面積不贈送也是你的。與同品質沒贈送面積的房子相比,其價格還會高出一些,可見精明的開發商不會放過任何賺你錢的機會。
公共部分贈送屬違法,後期裝修使用糾紛多
有了「贈送面積」的噱頭,不僅解決了房子難賣的問題,還變相提高了均價,可謂是一舉數得。比如,某項目一樓贈送地下室、頂樓贈送閣樓,據銷售介紹,雖然每平米要比其它平層貴5000元,但贈送面積能夠多出四、五十平米,雖然不計入房產面積,但依舊讓購房者聽後心動不已。
這些不計入房產證的「贈送」面積其實是違法的,首先作為公共部分,這些面積應該屬於小區業主共有,比如露台、樓頂以及地下室,後期利用和裝修都必須經過物業公司和鄰居同意,開發商無權將這些面積贈送給私人使用。
從2014年7月1日起,住建部批准頒布的新版《建築工程建築面積計算規范》正式實施。雖然此《規范》對開發商常用的送飄窗、送露台、送地下室等推銷手段有了嚴格的控制,消費者如果遭遇陽台等贈送面積縮水以及其他問題時,在一定程度上就有了維權依據。
二次改造多面積樓體存安全隱患
還有目前雖然均價略高但依舊熱銷的「N+1」戶型產品,即你購買的任意戶型,通過開發商的二次改造(搭建樓板、增加躍層等),再增加一室,房間內的使用功能和居住空間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因此,很受剛需購房者歡迎。
對於二次改造增加面積的做法,其實是開發商鑽了規劃審批的空子,實際上是在違規「偷面積」,這樣會造成嚴重的安全隱患。這些項目以為了能增加面積來促進後期銷售,會在項目通過審批後,建設時對原有設計進行修改。通過躍層設計、填充的中庭等手段,增加戶型的使用面積,提高出房率。這種看似為業主謀福利的做法,實際上會使整個建築承重變大,破壞了很多原有的抗震、防災設計,降低樓體安全系數及使用壽命,這是要命的。另外,贈送的面積往往會影響樓盤的容積率,會造成小區的容積率比實際偏高,業主的實際居住體驗也會降低。
因此,對於「贈送面積」的誘人「餡餅」,購房者一定要擦亮眼睛,保持清醒的頭腦。買房時應該關注房屋的質量、配套設施等,而不應僅僅被贈送所吸引。所謂「贈送面積」,其建築成本很有可能已被分攤進了房價,購房者一定要先了解實際情況後再出手。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5-04,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搜狐焦點網,為您提供房產信息,房產樓盤詳情、買房流程、業主論壇、家居裝修等全面內容信息
Ⅸ 贈送面積價值在哪買房時候是不是被忽悠了
近年得房率這個詞被很多購房者看重,他們對比樓盤的一個重要的指標是贈送面積後的得房率,所以他們買房時比較看重入戶花園的大小、陽台的大小、飄窗的大小高矮等。
但是有多少人的入戶花園裝修的是和樣板房一樣的?大部分應該就只是一個空的鞋架;有多少人的飄窗是擺放有詩意的?大部分應該是堆滿了雜物;而陽台的利用,如果是南方的房子,很多外部的半封閉的陽台的相當於沒有利用,特別是朝西面的,由於西曬厲害陽台無法正常利用,所以走訪很多朋友的大陽台,空盪盪的絲毫沒有樣板房那樣的心動,看了真是覺得甚是可惜。
房主在買這些大的入戶花園、陽台、飄窗的時候應該是特別有期待的,他們想著能跟樣板房一樣(從這一點來看,樣板房的營銷在銷售上非常的重要),甚至是更有生活情趣,但是赤裸裸的現實是除了正常的生活工作,根本沒有多餘的心情和時間來打理曾經花別的項目更高一點價格買回來的夢想生活。這也同時在告訴即將買房或者即將換房的朋友,在買房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同等價位若有得房率能更高的最好。得房率高說明同等總價的房源,套內面積的使用率也高,逆向思維的話,你的房子比其他項目的房子價格更低,這個看合同的套內面積價格就能非常直接的了解到。
二、不盲目接受贈送面積,要從日常生活的角度考慮贈送區域的實用性。有很多項目為了增加賣點,盲目增加實用性,比如說花池、生活陽台等,有些人的房子住了五六年也沒見過花池上開過什麼花,這種贈送相當於雞肋,但是卻很難能開發商在定價的時候因為有這樣一個賣點導致你的房源比同區域房源價格稍貴。
三、如果贈送區域大而導致正常使用的空間進伸受影響,那需要考慮是否因小失大。因為贈送區域理論上來說是一個附加值,他不是你必須要的一個區域,比如說廚房,你不可能一個三房的卧室而沒有一個廚房。
四、參觀樣板房仔細核對樣板房與現房的尺寸。很多項目為了達到營銷的視覺效果,拓寬或者是縮小部分區域面積,所以也出現很多人發現實體房就算你跟樣板房裝修的一樣一樣的,視覺和舒適度上也是和樣板房無法比。
房屋的贈送只是今年來比較火熱的一個賣點,但是我們購房者自己認真想一下,開發商是不是慈善機構,為什麼會有免費這一說法,這肯定是羊毛還是得出在羊身上。所以在買房子的時候一定要非常注意贈送面積,贈送在哪裡,怎麼贈送,如何使用等問題。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3-21,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查看更全面,更及時,更准確的新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