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房價信息 » 明代玉狗價格多少

明代玉狗價格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4-18 05:32:21

A. 貔貅是什麼獸是玉制的好還是水晶的好

貔貅(音:pí xiū),粵音讀作"皮休"。相傳貔貅是一種兇猛瑞獸,而這種猛獸分有雌性及雄性,雄性名"貔",雌性名為"貅"。 在南方,一般人是喜歡稱這種瑞獸為"貔貅",而在北方則依然稱為"辟邪"。

貔貅是以財為食的,納食四方之財,中國傳統是有"貔貅"的習俗,和龍獅一樣,有將這地方的邪氣趕走、帶來歡樂及好運的作用。

【貔貅的作用】

貔貅與麒麟有所不同,貔貅是兇狠的瑞獸,且護主心特強。有鎮宅辟邪的作用。

貔貅在風水上的作用,可分以下幾點說明:

一、有鎮宅辟邪的作用。將已開光的貔貅安放在家中,可令家運轉好,好運加強,趕走邪氣,有鎮宅之功效,成為家中的守護神,保合家平安。

二、有趨財旺財的作用。除助偏財之外,對正財也有幫助,所以做生意的商人也宜安放貔貅在公司或家中。

三、有化解五黃大煞的作用用來化煞鎮宅和旺財,尤其在財運方面,貔貅是有較明顯作用 。

【傳說】

貔貅又名天祿、辟邪。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龍頭、馬身、麟腳,形狀似獅子,毛色灰白,會飛。貔貅兇猛威武,它在天上負責的巡視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擾亂天庭。 古時候人們常也用貔貅來作為軍隊的稱呼。它有嘴無肛門,能吞萬物而從不瀉,可招財聚寶,只進不出,神通特異。現在很多中國人配戴貔貅的玉製品正因如此。

漢書「西域傳」上有一段記載:「烏戈山離國有桃拔、獅子、尿牛」。孟康注日:「桃拔,一日符拔,似鹿尾長,獨角者稱為天鹿,兩角者稱為辟邪。」辟邪便是貔貅了。

但經過朝代的轉變,貔貅的形態比較統一,如有短翼、雙角、卷尾、鬃須常與前胸或背脊連在一起,突眼,長獠牙。到現在常見到的貔貅多是獨角、長尾巴。 一般製造貔貅像的物質有三類:

一、 金屬——般以銅來製造,因為這一類金屬是比較廉宜,且磨光後的色澤接近黃金。

二、 木材——一些古老大屋會利用質堅的木材雕造貔貅,然後放在橫樑上,用來擋解煞。

三、 瓷器——以不同的玉種來製造。

不同的物質製造的貔貅像,都可擺放在風水的吉位上,很多地理師都認為有催財作用,而在八個不同的方位上,一般擺放銅質製造的貔貅,催財力量會很強。其實貔貅對於正財或偏財都會有利的,所以貔貅像在近年有流行起來的跡象;不過,利用貔貅來催財,總帶點宗教色彩,故在玄空大卦的正神日貴神時或鳥兔太陽吉時,開光的貔貅催財力量是最強的,不論工作屬於正行或偏行。但有一點要留意,作姦犯科的人,貔貅未必有催財之力,這便是靈獸的特性,而貔貅又以玉制的催財力量最強。

【貔貅由來】

據說貔貅是龍王的九太子,它的主食竟然是金銀珠寶,自然渾身寶氣 , 跟其它也是吉祥獸的三腳蟾蜍等比起來稱頭多了 , 因此深得玉皇大帝與龍王的寵愛,不過,吃多了總會拉肚子 , 所以有一天可能因為忍不住而隨地便溺,惹玉皇大帝生氣了,一巴掌打下去 , 結果打到屁股 , 屁屁眼就被封了起來,從此,金銀珠寶只能進不能出,這個典故傳開來之後 , 貔貅就被視為招財進寶的祥獸了。

貔貅也有公母之分 , 民間傳說公的貔貅代表財運,而母的貔貅則代表財庫,有財要有庫才能守得住 , 因此收藏貔貅大多都一次收藏一對 , 才能夠真正的招財進寶。但如果要戴在身上 , 還是一隻就好 , 以免打架 , 以上均屬傳說 , 大家參考就好 !

貔貅的習性懶懶地喜歡睡覺 , 每天最好拿把他拿起來摸一摸 , 玩一玩,好像要叫醒他一樣 , 財運就會跟著來。

另一個貔貅的妙用是在案頭擺放貔貅飾物的話,可替你趕走壞男人 , 避免不必要的騷擾喔。

據古書記載,貔貅是一種猛獸,為古代五大瑞獸之一(龍、鳳、龜、麒麟),稱為招財神獸。貔貅曾為古代兩種氏族的圖騰。傳說幫助炎黃二帝作戰有功,被賜封為 「 天祿獸 」 即天賜福祿之意。它專為帝王守護財寶,也是皇室象徵,稱為 「 帝寶 」 。又因貔貅專食猛獸邪靈,故又稱 「 辟邪 」 中國古代風水學者認為貔貅是轉禍為祥的吉瑞之獸。

貔貅有二十六種造型,七七四十九個化身,其口大,腹大,無肛門,只吃不拉,象徵攬八方之財,只進不出,同時可以鎮宅辟邪,專為主人聚財掌權。

古賢認為,命是註定的,但運程可以改變,故民間有 「 一摸貔貅運程旺盛,再摸貔貅財運滾滾,三摸貔貅平步青雲 「 的美好祝願。

【龍之九子】

龍在其形象形成過程中,曾海納百川的匯集了多種怪異的獸形象。到後來,這些怪異獸像在龍形象發展的同時糅合了龍的某一種特徵,形成了龍生九子各不相同的說法。但龍之九子為何物,究竟誰排老大誰排老二,並沒有確切的記載。民間也有各種各樣的說法,不一而同。

據說一次明孝宗朱佑樘曾經心血來潮,問以博學著稱的禮部尚書李東陽:「朕聞龍生九子,九子各是何等名目?」李東陽竟也不能回答,退朝後七拼八湊,拉出了一張清單。按李東陽的清單,龍的九子是:趴蝮、嘲風、睚眥、贔屓、淑圖、螭吻、蒲牢、狻猊、囚牛。不過在民間傳說中的龍子卻遠遠不止這幾個,狴犴、貔貅、饕餮等等都被傳說是龍的兒子。其實所謂龍生九子,並非龍恰好生九子。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往往以九來表示極多,而且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九是個虛數,又是個貴數,所以用來描述龍子。如果非要選出九子來的話,也應該選出其中在民間影響最大的九個。李東陽也是一時急於交差,所提之名單並不具代表性。

對於「龍生九子」,影響較大的一種說法是:

長子囚牛,喜音樂,立於琴頭。一些貴重的胡琴頭部至今仍刻有龍頭的形象,稱其為「龍頭胡琴」。

次子睚眥,樣子像長了龍角的豺狼,怒目而視,雙角向後緊貼背部。嗜殺喜斗,刻鏤於刀環、劍柄等兵器或儀仗上起威懾之用。

三子嘲風,樣子像狗,平生好險,今殿角走獸是其遺像。這些走獸排列著單行隊,挺立在垂脊的前端,走獸的領頭是一位騎禽的「仙人」,後面依次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和行什。它們的安放有嚴格的等級制度,只有北京故宮的太和殿才能十樣俱全,次要的殿堂則要相應減少。嘲風,不僅象徵著吉祥、美觀和威嚴,而且還具有威懾妖魔、清除災禍的含義。

四子蒲牢,形狀像龍但比龍小,喜音樂和鳴叫,刻於鍾鈕上。據說蒲牢生活在海邊,平時最怕的是鯨魚。每每遇到鯨魚襲擊時,蒲牢就大叫不止。於是,人們就將其形象置於鍾上,並將撞鍾的長木雕成鯨魚狀,以其撞鍾,求其聲大而亮。

五子狻猊(suān ní),又稱金猊、靈猊。狻猊本是獅子的別名,所以形狀像獅,喜煙好坐,倚立於香爐足上,是隨著佛教傳入中國的。由於佛祖釋迦牟尼有"無畏的獅子"之喻,人們便順理成章地將其安排成佛的座席,或者雕在香爐上讓其款款地享用香火。另外,狻猊還是文殊菩薩的座騎,在文殊菩薩的道場五台山上還建有供奉狻猊的廟宇。因狻猊為龍的五子,所以廟名為五爺廟,在當地影響頗大。明清之際的石獅或銅獅頸下項圈中間的龍形裝飾物也是狻猊的形象,它使守衛大門的中國傳統門獅更為睜崍威武。

六子贔屓bìxì,又名霸下,樣子似龜,喜歡負重,碑下龜是也。相傳上古時它常背起三山五嶽來興風作浪。後被夏禹收服,為夏禹立下不少汗馬功勞。治水成功後,夏禹就把它的功績,讓它自己背起,故中國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霸下和龜十分相似,但細看卻有差異,霸下有一排牙齒,而龜類卻沒有,霸下和龜類在背甲上甲片的數目和形狀也有差異。霸下又稱石龜,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徵。它總是吃力地向前昂著頭,四隻腳拚命地撐著,掙扎著向前走,但總是移不開步。

七子狴犴(bì』àn),又名憲章,樣子像虎,有威力,好獄訟,人們便將其刻鑄在監獄門上,故民間有虎頭牢的說法。又相傳它主持正義,能明是非,因此它也被安在衙門大堂兩則以及官員出巡迴避的牌上端,以維護公堂的肅然之氣。

八子負屓(xì),身似龍,雅好斯文,盤繞在石碑頭頂或兩側。

末子螭(chī)吻,又名鴟尾或鴟(chī)吻,魚形的龍(也有說像剪了尾巴的蜥蜴),喜四處眺望,遂位於殿脊兩端。在佛經中,螭吻是雨神座下之物,能夠滅火。所以把它安在屋脊兩頭也有作消災滅火的功效。

可以發現這種說法中,長子囚牛和四子蒲牢都喜音樂,三子嘲風和么子螭吻都位於屋頂,六子贔屓和八子負屓都圍著石碑,有重復之嫌。如果把他們二取一,再補進其他一些常見說法,會比較好一些:

饕餮(tāotiè),樣子似狼,性貪吃,位於青銅器上,現在稱之饕餮紋。因它又能喝水,故古代也將其刻在橋梁外側正中,防止大水將橋淹沒。據民間傳說,這種怪獸貪吃無厭,把能吃的都吃光了以後,最後竟然吃了自己的身體,到最後吃得只剩一個頭部,所以落下個「有首無身」的名聲。

趴蝮,又名蚣蝮,樣子似魚非魚,善水性,體態優美,飾於石橋欄桿頂端。

椒圖,形似螺蚌,好閉口,性情溫順,有點自閉症,反感別人進其巢穴,故人們常將其形象雕在大門的鋪首上,或刻畫在門板上。

貔貅,在南方及東南亞一帶都稱其為龍的第九子,大嘴無肛,只進不出,深為賭徒所喜。澳門賭場便擺了一隻玉貔貅,寓意嘴大吃四方,只掙不賠。

「虎父無犬子」,龍那麼神通廣大,可以吞雲吐霧,興風作浪,成為中國老百姓幾千年來的偶像,它的兒子自然也非等閑之輩。龍也有女兒,但不那麼出名,《春光燦爛豬八戒》里的女主人翁就是小龍女。龍的兒女都是千奇百怪,這和希臘神話中宙斯的兒女倒頗相像。不過歐洲人的思想畢竟比中國人開放,在他們的神話里,天神宙斯就是風流甚至濫交的典型,一會兒變成馬一會兒變成牛的去調戲良家婦女,咱國家的龍可是規規矩矩,頂多也就來個「二龍戲珠」。在中國人眼裡,龍是權威與尊嚴的象徵,我們說自己是「炎黃子孫」,也說自己是「龍的傳人」。

另,貔貅在中國古代是對大熊貓的別稱。

貘屏贊
白居易的作品 《貘屏贊》(長慶三年,約莫公元八二三年,附錄全文如下)

貘者,象鼻犀目,牛尾虎足,生於南方山谷中。寢其毗辟瘟,圖其形辟邪。予舊病頭風,每寢息,常以小屏衛其首。適遇畫工,偶令寫之。按山海經,此獸食鐵與銅,不食他物。因有所惑。遂為贊曰:

邈哉其獸,生於南國。其名曰貘,非鐵不食。昔在上古,人心忠貞。征伐教令,自天子出。劍戟省用,銅鐵羨溢。貘當是時,飽食終日。三代以降,王法不一。鑠鐵為兵,范銅為佛。佛像日益,兵刃日茲。何山不(音:產)?何谷不隳?銖銅寸鐵,罔有孓遺。悲哉彼貘,無乃餒爾。嗚呼!匪貘之悲,惟時之悲!

近來最火紅的動物,當屬貓熊莫屬。中國古代,它的別名又叫「貘」。而文人雅士描繪的頗多(附註:太平御覽九百零八卷,獸部二十。有詳細資料),但最有趣與特殊的首推白居易的「貘屏贊」。文章的來由如下:白居易本來有頭痛的問題,延請畫工於屏風上,畫了貓熊的圖樣。為什麼呢?因為它「寢其毗辟瘟,圖其形辟邪」。皮毛保溫、而形象辟邪。果然自此以後,頭不再因吹風所苦,所以寫了這篇「貘屏贊」以滋紀念。

至於內容的大意:貓熊吃鐵維生,自古君王有道,兵器不多、銅鐵的消耗亦少,貓熊飽食終日,不亦快哉!後來、大量的銅鐵被鑄成兵器與造成佛像。貓熊就只得挨餓了。白居易於此對這可愛的動物,報以同情。

實則,白居易字里行間存有弦外之音:首先,山海經的有關「食鐵」的描繪,未必全然盡信,故有「因有所惑」的字句。此外、對於銅鐵的運用亦頗有微詞,戰禍頻仍,兵器日多。人心惶惶,佛像隨增。但未有釜底抽薪之計,帝王能愛民如子,不輕啟戰端,怎會有銅鐵不足之虞?

一般來說 玉或翡翠最好
銀行前面的兩個人們常說的石獅子,其實就是貔貅,而不是人們認為的獅子。

B. 戰國玉器玉狗

這個玉器狗很值錢,非常有收藏價值和升值空間!

C. 出土玉如何鑒別

出土玉鑒別主要有以下三種方法:

1、工藝痕跡鑒定

新石器時代與商周之時,拋光多用獸皮醮解玉砂等為之,10倍或20倍放大鏡下可觀察到粗細不勻、方向不一的細凹線,間或也有雜亂無章的細凹線,並有層次感,區別於機械拋光或仿照古法拋光的細密均等的、較為平行的細凹線。

精品玉器清根及地子大多平整、勻凈,干凈利落,重要的是垂直砣痕不能太過,若使用電動砣具,一般可發現垂直砣過的凹陷痕跡。分析這種工藝的特點是鑒定古玉真偽的極其重要的方法之一,在鑒定方面起主導作用。


3、腐蝕鑒定

多數玉器長時期埋在各種土壤中都會有腐蝕的現象出現,特別是酸性土壤對玉器破壞較重,玉質較軟的,氧化嚴重的玉器受腐蝕最重。其特點通常是出現蝕孔、蝕斑現象,有的蝕孔口小腹大,在放大鏡下可觀察到孔內經化學變化而形成的閃亮結晶體。

通常氧化較重則腐蝕越重,目前用酸類物質腐蝕偽造而成的玉器,其表面通常呈大面積凸凹不平的腐蝕,蝕孔、蝕斑明顯,可以說砣工化盡,這樣處理的玉器,其蝕孔常常是外大里小,無結晶體,呈斑駁狀。

(3)明代玉狗價格多少擴展閱讀

古玉鑒定的「八察」

1、察織物纖維痕

不少古玉直接放置在人體上,或者包裹於織物中。在一定的溫濕度和壓力下,纖維及顏料脫落,牢牢地黏附於器物的表面。因此,在鏡下,甚至肉眼也能看見紅、藍、綠等顏色的織物纖維,經緯分明。

2、察昆蟲的蟲卵 、殘體

3、察水漬

在地質及大氣條件較為穩定的情況下,埋藏地的地下常常有微細的潛流,涓涓不息、常年流動,浸潤、侵蝕著玉的表面,形成流動狀的、深深淺淺的水漬。

4、察植物根莖印痕

某些植物根莖有無孔不入的特性,植物蛋白新陳代謝而分解的酸性物質可以對器物的表面造成侵蝕,所以能夠看到有清晰疊壓關系的根須狀印痕。

5、察碳化痕

古人有「灸玉」習俗,燒過的玉器有生物碳的附著和滲入,呈點、面分布,往往很深入,無法消去。

6、察「驅邪礦物」殘留(古代葬俗)

自然界的一些礦物有殺菌、驅蟲、防腐的作用,古人以為它們有驅妖辟邪的功效,將它們置於墓葬和居所里。因此,有一些古玉被赤鐵礦、硃砂、雄黃等礦物粉末包裹或浸染,通過放大鏡甚至肉眼就可以看到器物表面或縫隙中殘留的礦物顆粒。

7、察縫隙、孔洞內充填的碎石

地表有大量的二氧化硅類和碳酸鈣類礦物存在,它們可以以液態或者以固態的礫石形式存在並運動著,在空隙里聚集、硅結、板結,堅韌無比。

8、察鑽痕

鑽具出現以來,鑽頭基本是圓錐或菱形形狀。由於是人力,所以壓力小、鑽速慢、非勻速、進尺慢,鑽痕表現為往復、相對平行的運動態勢,出現不甚均勻的旋紋。而現代螺旋紋鑽具因高速、勻速旋轉則不會出現平行的鑽痕。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古玉鑒定

網路-古玉

D. 什麼是羊玉狗玉

在傳統的玉石商人中,還偶然會聽到對「羊玉」和「狗玉」的議論和描述,使人感到十分神秘。「羊玉」、「狗玉」是兩種拙劣的對玉石的作假術,是偽制古玉者利用羊血和狗血的效果偽造出來的兩種偽古玉。據有關資料,偽造這兩種假玉的具體方法是:(1)肥活羊的腿割開,埋入小件玉器,然後用線縫好,幾年以後取出,則玉上有血色細絲、紅斑,如同歷史悠久的傳世古玉上的紅絲,用此假相冒充傳世古玉。這種作假方法得到的舊玉,稱為「羊玉」。(2)將狗殺死,趁狗血未凝,將玉件放入其腹中,縫好後深埋於地下,多年後取出,則玉件的表面有血斑和土花,用此法炮製的假古玉稱之為「狗玉」。應該說,在現代的珠寶市場中,尤其是在管理良好、 經營規范的珠寶商店裡,不會有什麼時候「羊玉」、「狗玉」。再說,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作假的方法也必然與科技水平的發展同步。所以,對於「羊玉」 、「狗玉」的傳說,消費者可以不足為慮。「羊玉」、「狗玉」在古玉市場中可見到,在翡翠中,這兩種拙劣的假玉不可能冒充得了翡翠。}

E. 紅色玉狗擺件的作用是

看什麼材質做的
一般琥珀,瑪瑙,硃砂等佛教的聖石做的有辟邪等作用
普通的染色石頭和塑料、樹脂等等就只有欣賞價值。

F. 漢代玉狗大概值多少錢麻煩告知

看玉的成色,保存程度,以及大小,如果是上品幾萬都不到!

G. 怎麼辨別古玉真假

滬上知名玉石專家錢振峰介紹說,色質是玉的自然屬性。一塊古玉,無論是「傳世古」還是「出土古」,經過歲月的撫摸和水土的侵蝕,必然會留下種種色質的印記,從而為鑒別古玉提供了最可靠的依據。這里所謂的「色質」,色即沁色,質指玉質。

玉是一種像有生命的物質,具有善於吸收其他物質的特性。古玉器被埋入土中之後,一方面會將近鄰的物質吸入自己體內,同時,其體內原有的物質也會起酸化作用。特別是地中水銀,會沁入玉質,同時相鄰之松香、石灰及其他各種有色物質也皆隨之浸淫到裡面,所以凡出土古玉,都會沾染上某種顏色,這便是所謂的「沁色」。而古玉出土之後,經過人體的盤玩,其體內的物質成分由於受到人氣的涵養,玉性又會慢慢復甦,從而使古玉原先的沁色發生奇妙的變化,呈現出無光十色的豐富色彩。
相關新聞

* 宋代名瓷精品圖片:汝窯(組圖) (1.19)

古玉沁色是我國獨有的,它的價值不可等閑視之。據報載,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太後外逃時懷中就揣著一塊玉中之王———「脫胎」,後來在路上送給追隨皇室的軍機大臣王文韶。「脫胎」是一塊質地優良的羊脂白玉,經幾百年埋於土中,飽經屍血、氣浸入,出土後又佩在人身上長達百餘年,受活人氣息滲入,然後又入土、再出土,幾次反復才形成,存世罕見。據史籍記載,一塊小小的「脫胎」浸入水中,可讓一大缸清水變為通紅。

出土古玉沁色之所以會千差萬別,是由於入土地時間、地點不同,受沁的深淺程度不同所致。行業內有沁色「十三彩」之說,就是極言其色彩之多。古玉沁色的不同則主要和近鄰物質有關,一般玉埋於土中,總會受到土的侵蝕,受土侵蝕較輕的稱「土蝕」、「土銹」,較重的稱「土浸」、「土斑」,它們都是受地氣熏蒸而致。一般入土時間長的古玉,其「土銹」、「土斑」用刀也刮不掉,因為含沙性的土已經滲到了玉的肌理中,並與玉合而為一了。受黃土沁的古玉顏色如栗子黃;受松香沁的古玉色如蜜蠟,呈淡黃色;受靛青沁的古玉色如青天,這是由於服裝上的靛藍深入到玉的紋理;受血沁的古玉顏色赤紅,稱「棗皮紅」,色深的稱「醬瓣紫」;受銅沁的古玉色如翡翠,稱「鸚哥綠」,這是因為銅器入土後,產生銅綠,如果玉器在它邊上,銅綠就深入其中,出土復原後色澤比翠更加嬌嫩滋潤;受地火影響的古玉則都變成白色,謂之「雞骨白」、「象牙白」、「魚肚白」等。受石灰沁的古玉成淡緋色,經過盤玩後,色如緋霞一樣光彩奪目。

水銀沁有地中水銀沁和殉葬水銀沁之分,殉葬水銀沁又有大坑(大墓)、小坑(小墓)之別。完全受地中水銀沁的古玉,呈黃白色或微黑微青的顏色;完全是大坑水銀沁的古玉,呈黑漆色;小坑水銀沁的顏色則在黑的深度和廣度上比大坑要遜色;古玉上的水銀沁,大則連成一片,小則成塊分布,更有的像線一樣細,這些都是因玉質紋理堅密的不同和所處環境不同而有區別,但均具有色澤黝黑光亮的共性。黑白分明的古玉,一半是由大坑水銀所沁,一半是由地中水銀所沁。祝你發財,祝你好運。

H. 我有一玉石狗,幫忙鑒定下,老物件,不知道品質咋樣

如果是真品 應該叫芙蓉玉!翡翠類的玉石!芙蓉玉再翡翠類的玉種里·屬於上品!
有較高的收藏價值!你這個尺寸多大?

I. 什麼是打針玉

什麼是打針玉?

人工、染色浸色玉俗稱「打針玉」

1·人工染色
人工染色是在玉器的表面或沿晶粒間及裂隙處加染顏色,以達到改色的目的。玉器的人工染色作為玉器製造的一大工藝,戰國時期就已出現。自宋代開始,人工染色逐漸演變為一種玉器作舊仿古的重要手段。從宋代至清代,歷時近千年,技術日臻完善,方法多種多樣,加上染色和土沁的結合,有些極難辨別。從傳世玉器中看,較多的人工染色方法有以下幾種。
(1)烤色
烤色技術主要用於仿製古玉和掩飾瑕綹兩個方面。仿古玉烤色是為了仿製土沁。在漢代和元代玉器上,常常帶有黃赭色斑片,因而清代宮廷仿古的烤色主要用於仿漢代玉器和仿元代玉器。經過烤色的仿古玉,如果在雕工、造型上無明顯破綻,不了解清代烤色技術的人是很難正確鑒別的,往往會認為玉上的顏色是真正的沁色。清代玉器常常有黃色、黑色的斑點、斑片、斑塊,最初被認為是玉皮(玉璞之皮),也叫「皮子」,後來發現這些黃、黑色「皮子」總是出現在玉的綹縫和瑕斑處,尤其是該處玉質明顯劣於其它部位,這不是玉皮,而是人工烤色。這種烤色同仿古玉上的烤色是一致的,文物商店的同行稱「烤皮子」。
(2)血沁玉
曾有人認為玉上的紅色沁色是由於屍血的侵蝕造成的,因而謂之「血玉」或「屍古」。在古玩界中,有關玉受血沁而變紅的說法流傳甚廣,似成定論,但從考古發掘中得到的玉器,多見鐵銹色的沁色,幾乎沒有帶紅色血沁的,因此,傳世玉器的血沁很可能是後人染色的。清末的劉大同在《古玉辨》中詳盡地記述了古玉的作偽,「偽造古玉之法,虹光之草,似茜草,出西寧深山中,汗能染玉,再加腦沙少許,燃以竹枝烤之,紅光自出,此法名曰老提油,今已不多見矣。新提油之法,用烏木屑煨之,色即黑,用紅木屑煨之,色即紅,今玉工偽造多用此法。」因此,傳世玉中的血沁很可能與「虹光草」有關。由於血沁染色的玉器在明初就已出現,因此傳世血沁玉部分應屬明代或更早的玉器。
(3)火燒玉
用火燒烤玉器,使玉器受熱而變為白色,如雞骨白色,稱為「偽石灰古」、「仿雞骨白」。目前流傳較多的仿良渚玉器即用此法。
(4)琥珀玉
琥珀是古代松柏樹脂的化石,顏色為淡黃至暗褐色,它具有受熱融化並可加入染色劑的特性。琥珀玉以琥珀為染色顏料,將其塗入玉質原有綹縫中;或用金鋼鑽在玉上刻劃出斑點,在斑坑填入琥珀質染料,再用溫火燒烤。
(5)羊玉、狗玉
把活羊的腿割開,埋入玉器後縫好;或把狗殺了,將玉置於腹中,埋入地下。數年後取出,玉器表面便出現紅色細絲、土花、血斑,故稱為「羊玉」、「狗玉」。此說與血沁玉類似,存疑。
(6)叩銹
將玉器用鐵屑拌勻加熱,然後用熱醋淬浸,十幾天後埋入地下。數月後取出,玉器表面會出現桔皮紋,紋中銹如鐵紅色並且有土斑,如同古玉。因這是乾隆時由無錫的阿叩所傳,故稱為「叩銹」。
另外還有「膩子色」、「硇提法上色」等許多染色的方法,但其基本原理都是人為地使用各種原料,採用不同的方法讓顏色滲入玉器,有的還將玉器埋入地下,使染色更深入,更穩定。

2·沁色與人工染色的鑒別
沁色玉在考古出土玉中常見。由於沁色是玉器入土後經長時間的風化侵蝕,鐵、錳氧化物緩慢地滲入,因而沁入的顏色與玉的原色銜接自然,不僅滲入玉器表皮,往往還滲入玉器的皮層深處,或者玉的全部。
沁色玉器無論雕刻層次深淺和線條凹凸變化,其沁色均勻,即雕刻突出而有沁色,低凹面也有相同的沁色。但同一玉器因所埋土質中不同物質的侵蝕,會有不同顏色的沁色,沁色玉器表面往往有細微的質地上的腐蝕瘢痕和土斑,有的瘢痕較大、較深,甚至破壞原有的雕刻紋飾。
染色玉在傳世中常見,往往表現在仿出土古玉和仿帶皮玉兩個方面。由於人工染色採用速成法,故所染之色往往與玉本色銜接不自然,染色於玉表皮或玉紋理中。有的因加熱而致玉紋理分支延伸,染色滲入紋理里看似網路狀,這在岫岩玉中多見。同一玉器的染色大多隻表現出一種顏色,僅深淺會有些變化。

3·常見人工染色的鑒別
烤色的色澤一般過於桔黃或過於烏黑,表面發亮。烤色遇綹縫就沁入其中,表現為外部黃色或黑色,與之對應的內部也有黃色或黑色,因此可以鑒別這絕非皮子。烤色往往著色於玉器的個別側面,並且烤色於雕刻突出的平面,而雕刻的深凹部則難以烤上顏色,因此也可以鑒別這不是土沁。
血沁最容易沿玉質綹縫、紋理沁入,因而仔細鑒別(放大鏡下)帶血沁的玉器紅色不一,深色往往呈線狀、脈絡狀、網狀的走勢和分布。
火燒玉因加熱所致,玉器表面有火燒的細裂紋,加熱過度會有較深的粗裂,質地顯得疏鬆。白色有的發灰,有的發黃,有的玉質中會有未燒透的點點瑕疵。
由於沁色玉的色澤自然美觀,變幻多樣,在古玉器中甚為稀罕,具有較高身價;而染色玉則是刻意模仿沁色玉,籍以抬高身價。因此,鑒別玉器的沁色與染色是玉器斷代和估價的重要依據。

J. 什麼是老玉,老玉的價值

老玉是指天然玉石,經過了打磨拋光以及雕琢,沒有經過人工優化處理,質地天然,價值相對來說都比較高,但如果是從古玩界的角度上來看,是指明清以及民國時期的玉,距離現在仍然有一段歷史。

老玉的特點:活玉(陰起石和鈉鉻輝石) 水頭好,質間透明度高,其上品透明度如玻璃,稱為玻璃種和冰種,其種翠綠,綠的可愛,被稱為高綠、艷綠、翠綠。

收藏價值:

一是從玉質本身來說不存在新老問題,玉的形成要3億年時間,所謂老玉只能從使用時間程度來說明。目前行業內以百年來計算,使用百年以上的玉器稱為「老玉件」。

二是從老玉件來說,收藏的不是玉質本身而是收藏它的故事,它的歷史,它的文化內涵,它的時代特徵。有故事才有價值,有時代特徵才值得收藏,所以並非所有老玉件都值得收藏。

三是從材質上相比,新玉材質要比老玉好,溫潤堅密,潔白無瑕,如同凝脂,而且如今雕刻工藝也越來越好。老玉件除了材質比不上新玉,由於使用年份久遠多少還存在一些瑕疵,如開裂、殘缺等。

拓展內容

一般漢代以前的玉器為「古玉」,美英等地的博物館,以及港台等地的古玉收藏家,均喜歡收藏漢代以前的高古玉器。那麼,對於古玉,如何加以初步鑒定呢?

1、藏玉器首先應該認真細讀、多讀有關古玉的專著,這些學術著作凝聚著豐富的知識。推薦的書籍有:清末吳大徵所著《古玉圖考》,對古玉的時代、用途、名稱、尺寸均有詳盡說明和考釋,且繪圖精確,頗有參考價值。

另外,楊伯達主編的《中國美術全集·玉器》,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玉器全集》,周南泉的《古玉器》,昭明、利群的《中國古代玉器》,張廣文的《玉器史話》,香港專家李英豪的《鑒別古玉》、《民間古玉》、《護身玉》、《保值白玉》,台灣專家李更夫老先生的《玉器鑒定全集》等書,皆可拿來認真品讀,細細揣摩。

2、直接接觸非常重要,一般人在博物館只能隔著玻璃看,應該盡可能多地上手細看各門各類的古玉。摸多了就能感覺出其中的區別。真古玉器玉質老舊、手感沉重、外表柔滑、沁色自然、刀工利落、包漿滋潤。新玉則沒有這些感覺。

3、早在宋代時期,就出現了仿古玉,當時有人以虹光草偽造雞血沁;而清以後的造假情況可謂越來越多,手法上也有不少「創新」,如「狗玉」、「羊玉」、「風玉」等,引人上當。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的以玉粉經人工高壓合成的偽玉,顏色和硬度近似和田玉,鑒別時要特別留心。

4、真古玉有土沁、石灰沁、水銀沁、屍血沁、硃砂沁、銅沁、表面氧化層等,贗品的沁斑有的是油炸的,有的是火烤的,有的是用化學葯水浸蝕的。就此而言,弄清楚真品和贗品在顏色、光澤、厚薄諸方面的差異和區別,顯得尤為重要。

5、玉器表面的雕刻線條斷面不同,有V形,半圓形和U形等,U形是現代機器工特徵。雕刻的線條槽口表面的皮殼,在顏色、包漿等方面一致的,可以初步判斷為真品,而線條槽口兩側有毛道崩裂現象,則是現代「機器工」製作的特徵。

參考資料:古玉鑒定——網路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972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443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727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803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569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95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2032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676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665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