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佛跳牆一碗的價格是多少
⑴ 桂林那家飯店有佛跳牆這道菜.
佛跳牆是閩菜的精髓
在桂林吃不到佛跳牆
===============================================
「佛跳牆」風光背後有隱憂
(中國)海峽消費報 (2006-05-24)
相聲演員郭德綱說過,不能指望在麥當勞吃到「佛跳牆」。但是,因「佛跳牆」無法注冊商標,導致福州市場上濫竽充數者越來越多,甚至還出現在超市裡。
什麼中國菜在英國最貴?
答案是倫敦一家高級中餐館的招牌菜——「佛跳牆」,據說一碗開價108英鎊(摺合人民幣1300多元)。
但在福州的一些酒樓,一份「佛跳牆」只要幾十元。在沃爾瑪超市,只需花20元到30元不等的價錢就可買到一壇「佛跳牆」。
是英國的「佛跳牆」貴得離了譜?還是中國的「佛跳牆」便宜得過了分?或是因為生活改善,以致舊時堂前燕如今成了尋常百姓家的家常菜?
「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眾所周知,此詩說的就是閩菜中的經典名菜「佛跳牆」。百餘年來這壇熱騰騰香噴噴讓人唇齒留香彌久的「佛跳牆」,令無數食客回味無窮,令美食家們津津樂道,令文人墨客雅興大發。
可是這道連佛都會聞香跳牆而來的名菜,如今已是遍步福州的大街小巷,吃過的人卻多是大搖其頭:「不怎麼樣,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好吃。」
面對如今滿街選料好壞參差不齊,烹飪技術高低不均,價格從十幾元到上百元不等的「佛跳牆」,人們不免產生疑問,「佛跳牆」究竟還有沒有標准?是「佛跳牆」真的不好吃還是自己吃不慣?記者帶著同樣的疑問,走訪了「佛跳牆」的發源地——福州聚春園。
「壇燒八寶」非「佛跳牆」
聚春園「佛跳牆」的歷史可以說是久遠而輝煌,不僅僅是解放前官僚名士對它倍加青睞,就是在解放後,它不但進了北京,上了國宴,招待過美國總統里根等多位來華訪問的外國元首,還榮獲了國家商業部優質產品最高獎——金鼎獎。
說起如今市面上質量參差不齊的佛跳牆,郭總連連搖頭,深表無奈。他認為,那些濫竽充數的低價佛跳牆,根本算不上是佛跳牆,最多也就是「壇燒八寶」罷了。而「壇燒八寶」聚春園也有賣,一份才20元。這一份20元的「壇燒八寶」怎麼能和一份288元「佛跳牆」相提並論呢?可是有些店家和商人,是見利就做,沒有維護閩菜品牌的意識。郭總說,曾經也有一些超市找到聚春園,希望能推出「普及版佛跳牆」,可是被他回絕了。後來個別超市還是推出了方便裝「佛跳牆」,郭總非常氣憤:「什麼『普及版佛跳牆』,簡直就是『佛跳樓』,是作踐名菜。」
郭總說,聚春園做閩菜,注重菜的味道,更注重菜的文化。記得改革開發初期,聚春園的佛跳牆也曾經劃分為好幾個檔次,有30元、50元、80元等各種價位,但是郭總認為,佛跳牆就是佛跳牆,應該只有一個標准,而不應該再去分成什麼普通佛跳牆、特級佛跳牆。從1994年開始,聚春園的佛跳牆就只實行一個標准,一個價格。
「不是聽說聚春園已經注冊了『佛跳牆』這個商標了嗎?」記者問道。
郭總解釋,1994年時注冊過一次,但因為涉及「佛」字,所以不讓注冊。2002年的時候,又嘗試了一次,但是卻被告知「佛跳牆」已成為通用菜餚名,不能注冊了。
正宗「佛跳牆」來自量化標准
那麼正宗的「佛跳牆」究竟有沒有什麼標准呢?
郭總認為:「如果一定要給正宗的『佛跳牆』下一個標准,應該是八個字——與時俱進,追求極致。」佛跳牆成菜於19世紀70年代,一百多年來,人們的口味和生活條件都在不斷地發生改變,所以「佛跳牆」不可能一成不變,什麼算做正宗呢?別說端出一百多年前創始人鄭春發做的那壇「佛跳牆」,就算端出十幾年前的「佛跳牆」,現在的人或許沒有一個會說好吃。」
最初佛跳牆的主料多以雞鴨豬肉為主,相對油膩。而在上世紀60年代初,適逢我國經濟和人民生活困難時期,聚春園為了響應市委財貿系統的號召,想方設法製作出物美價廉的飯菜,那時還用「瓜菜代」等副食品仿做佛跳牆,價格便宜實惠。據說當時吃的人川流不息,還要排長隊呢。如今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因此去掉了一些油膩的肉類原料,加入各式海鮮。
經過多次的反復嘗試實踐,1994年,聚春園推出了「佛跳牆」的量化標准,從「佛跳牆」每樣主配料的重量到每道工序的加工時間,都制定了一個嚴格的標准,這套標准一直延用至今,所有主配料嚴格按照這套標准實行。
在這套標准里,製作一壇「佛跳牆」大致需要兩三天時間,單是在火上煨制的時間就要求達到8小時。另外配料就有幾十種,其中主料共有10種,分別為:魚翅、鮑魚、瑤柱、刺參、鱉裙、魚高肚、魚唇、蹄筋、鴿蛋、花菇等。把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游的、山上長的山珍海味都包括在內,品質更加上乘,味道更加可口。
據透露,要吃最正宗的「佛跳牆」,那麼就一定要吃大壇的「佛跳牆」,而且最好還要提前幾天預定。因為小盅的「佛跳牆」只是比較方便客人食用,但是由於分裝成小盅,那種開啟大壇「佛跳牆」時香氣四溢的絕妙感覺就無法體會得到,實屬一件憾事。
而且,大壇「佛跳牆」裡面的主料是分為三層整齊擺放的,層與層之間用豆腐皮或白菜葉等原料隔開,一層一層地吃,別有風味。
聚春園大廚揭秘「佛跳牆」
身為福建閩菜大師、中式烹調高級技師和聚春園大酒店現任廚師長的楊偉華看上去非常年輕,也就三十齣頭的樣子,斯斯文文、白白凈凈的。憑著高超的廚藝,他已經是國內外公認的閩菜大師了。特別是堪稱一流的「佛跳牆」製作技術,使他成為了聚春園里當仁不讓的頭號掌勺大廚。
楊偉華十幾歲時從烹飪學校畢業後,就分配到了聚春園做學徒。回憶起當學徒的日子,他不禁感慨:「真的是太苦了。」菜館工作量大,每天從早上7點一直工作到晚上10點,除了洗菜切菜外,還要做衛生,盤爐子,什麼臟活累活都得做。
他師從聚春園上一輩名廚姚信銳。但是當時姚師傅的學徒非常多,根本不可能有那麼多時間手把手地教徒弟。「佛跳牆」比較復雜,製作難度又高,如果自己想學到東西,就需要格外的勤奮加上天賦。
楊偉華說他當時為了能學做一點「佛跳牆」,總是利用業余時間偷偷地看,偷偷地學。「那時候,師傅在邊上做,我就找機會在一旁做雜活,然後手在這里做,心就在師傅那裡,眼睛總偷偷往師傅那裡看,看一點算一點。」楊偉華回憶,「做到關鍵時候,師傅會故意把我們打發走,等我們回來後,關鍵那一道程序就已經完成了。我還躲在門外,透過門縫偷看。還有一次被師傅發現了,師傅嘴上雖有些責備,可是看得出來他心裡還是高興的。後來我才知道,師傅那是在考驗我們,看我們是不是有那份學藝的上進心。」
就這樣幾年過後,有一天師傅終於讓我試著做菜了。就靠著幾年來偷偷學來的點滴積累,我給師傅留下了不錯的印象,師傅認為我很好學,也就更樂意點撥我了。
不過學習廚藝,還是應了那句老話——師傅領進門,進步靠各人。其實每道菜品都在不斷更新改良,這就要靠每個人悟性琢磨,有些東西是從師傅那裡學不到的。
不眠不休做出「佛跳牆」,廣交會上一炮打響
關於閩菜,關於「佛跳牆」,讓楊偉華說,十天十夜也說不完。為什麼楊偉華做的「佛跳牆」能夠格外好吃,屢受好評呢?楊偉華想了想,笑眯眯地說:「有秘訣的哦,呵呵,那就是做『佛跳牆』的時候一定要用心。從最初的選料,到最後每時每刻的火候,都不能掉以輕心。如果說做菜也需要功力,那麼做這道菜時就必須使出畢生功力了。」
楊偉華做過的「佛跳牆」無數,最讓他引以為豪的就數2005年4月廣交會開幕式上的招待宴會。那次是福建首次承辦廣交會的招待宴會,聚春園要將經典閩宴——「佛跳牆宴」帶給來自世界各地的賓友。出席這次宴會的530人都是國家領導人或者海內外貴賓,這讓楊偉華感到從所未有的巨大壓力。
為了做好這道「佛跳牆」,楊偉華提前三四個月就開始准備了。由於廣交會的嘉賓來自世界各國,各人口味不一,加上各有禁忌,比如在「佛跳牆」第一道高湯的熬制過程中使用到的豬肉牛肉,有些客人會有忌諱,就不得不取消。這就使得這道本來就非常復雜的菜餚更多了十分難度。楊偉華跟其他廚師日夜加班研究,不斷地做菜試菜,最後終於找到了豬肉牛肉等忌諱食物的替代品,並使味道毫不遜色。
雖然准備充分,到了做菜現場,楊偉華仍然非常緊張。這不僅僅關繫到個人和聚春園的名譽,更關繫到閩菜以及整個福建省的聲譽。楊偉華一絲不苟地測量,精準地把握火候,忙碌了兩天兩夜,基本上沒吃沒睡。那天直到53壇「佛跳牆」端上桌時,楊偉華腦袋裡還是一片空白,呆站在門口等著賓客的反饋。當得知大家都非常的滿意時,擱在心裡幾個月的大石頭才放了下來。
「聽說往屆廣交會宴會的時候,菜都還沒上完,很多賓客就走了。可那次宴會,大家都是吃完了最後的水果才走的。當時我心裡真的是無法形容的高興。」楊偉華自豪的說。
價格太貴,自家妻兒至今沒嘗過正宗「佛跳牆」
說到去年廣交會開幕式上的「佛跳牆宴」,楊偉華還講了個有趣的小插曲。記得那次,為了保質保量完成任務,聚春園的郭總也親自在後廚忙裡忙外的打理著。雖然那次大家都很辛苦,可是在「佛跳牆」得到來賓的一致好評後,大家都非常地高興。郭總興致勃勃地問:「這么好吃,還有沒有,給我也嘗一口吧。」可是楊偉華卻讓郭總失望了,在他的精確測量下,所有的主配料都是剛剛好,一克不多,一克不少,53份的大壇「佛跳牆」送出去後,連一滴湯都沒有剩下。郭總只能無奈地說:「沒吃到今天的『佛跳牆』,真是遺憾啊。」
正在我們驚詫於連老闆想嘗一口「佛跳牆」都這么難時,楊偉華卻說,就連他的父母、妻子、孩子,也從來都沒吃過正宗的「佛跳牆」。
這不免讓人不太相信,可楊偉華說,這是真的。
多年來,他基本上是以店為家,早出晚歸,很少有在家裡吃飯的時間。他說,就算偶爾有時間,單憑家裡的設備,也根本做不出「佛跳牆」來。最有可能的就是來聚春園吃,可僅靠他和妻子的工資是吃不起的。
楊偉華說:「有時老婆還開玩笑地數落我『在外面你這么能做,怎麼就從來不見你做給我們吃吃呢。』不過她雖然這么說,但是其實最理解我,我今天取得的所有成績,和她的支持是分不開的。」(
⑵ 網上賣的冷凍佛跳牆與正宗的佛跳牆有什麼區別,能買來吃嗎
當然有區別。不建議買來吃,一是不知道衛不衛生,二是不知道正不正宗。
區別如下:
第一:材料不同。
正宗的佛跳牆的材料有十幾種之多,鮑魚、海參、魚唇、氂牛皮膠、杏鮑菇、蹄筋、花菇、墨魚、瑤柱、鵪鶉蛋等。
而網上的佛跳牆的材料還不一定有這么多。
第二:材料的價值不同。
正宗的佛跳所採用的材料當然是真實優質的。
而網上賣的冷凍佛跳牆可以不一定有這樣的真材實料,很容易以次充好,魚目混珠。
後來,衙廚鄭春發學成烹制此菜方法後加以改進,口味勝於先者。
到鄭春發開設「聚春園」菜館時,即以此菜轟動榕城。
有一次,一批文人墨客來嘗此菜,當福壽全上席啟壇時,葷香四溢 ,其中一秀才心醉神迷,觸發詩興,當即漫聲吟道:「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
同時,在福州話中,「福壽全」與「佛跳牆」發音亦雷同。
從此,引用詩句之意:「佛跳牆」便成了此菜的正名,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⑶ 佛跳牆多少錢一盅啊
有貴有便宜的,便宜的300-600就有,貴的就沒封頂了,幾千塊都能宰的。
⑷ 吃佛跳牆貴嗎
不貴,億豐海鮮樓有58-98-168元位的。
⑸ 佛跳牆究竟是什麼美味在家可以做嗎
大家都會很熟悉談論佛跳牆。您會自己做這道美味的佳餚嗎,今天推薦這個自製版的佛跳牆,讓你在家也能吃到營養豐富的食物。一壇佛跳牆,展示的是家常菜的版本,和諧又與眾不同,可以在家裡做。
從鍋里准備油,用熱油煎鴨腿,煎至兩面金黃,然後撈出備用。將鴨油留在鍋里,炒薑片,炒五花肉、豬蹄、鴨胗、豬蹄筋,炒,加入剛剛炒好的鴨腿炒,加入湯匙醬油、八角、肉桂、冰糖,炒,加入雞湯,小火煮沸煨半小時,然後撈出湯第一層薑片,第二層竹筍,第三層蘑菇,第四層雞腿,第五層蝦其次是豬蹄、豬肚、豬蹄筋、鴨胗、鴨腿肉。
繼續加入鴿蛋、花膠、螺螄肉、鮑魚、海參,加入雕花酒和炒鴨腿、雞內金的油,最後加入雞湯至八分鍾飽。把所有食物放好,蓋上蓋子,燉很久。海參可以在煮的時候加入,這樣整個海參就可以吃了,不用煮。如果吃不完,可以放冰箱里。第二天可以加點面,喝一碗佛跳牆面的湯。
⑹ 佛跳牆價格多少
至2021年8月,價格在200-500元左右。
佛跳牆的價格要看佛跳牆的市場地點來定,不同的餐館會有不同的價格,佛跳牆最少的價格都在二百元左右,最貴的價格在小四百元,食用不同的地點會有不同的價格,因此到不同的地點吃到的佛跳牆會有不同的價格。
佛跳牆選用多種海味產品和少許肉類原料,盛入特製瓷壇內長煨時間制而成,葷香可口、不油不膩、補腎、補血、滋補強身,有很高的食療價值。
吃佛跳牆注意事項
食用佛跳牆時,不能吃芝麻和菊花,或者含有這兩種東西的食品,容易導致食物中毒。
佛跳牆不可以和李子和兔子肉一起吃,會出現腹瀉的症狀。
佛跳牆不能和芥末一起食用,會引起上火,佛跳牆里有時會放竹筍,如果有吃了竹筍就不能吃羊肝了,這也是對身體不好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佛跳牆
⑺ 國宴菜排行榜中佛跳牆最貴嗎
在國宴菜排行當中,佛跳牆不是最貴的。佛跳牆菜的原料有幾十種之多:海參、鮑魚、魚翅、干貝、魚唇、鱉裙、鹿筋、鴿蛋、鴨珍、魚肚、花膠、瑤柱、鴿子、排骨、蟶子、火腿、豬肚、羊肘、蹄尖、蹄筋、家養老母雞雞脯、家養黃嘴鴨鴨脯、雞肫、鴨肫、冬菇、冬筍等等,價格應該是在200~40000美元之間。不用看當中的佛跳牆,要根據當地的市場和食材價格決定的。
⑻ 臨沂佛跳牆價格
河東鮑翅皇、榮華,其實檔次高一些的酒店都可以做,價格100-200之間的就可以保證口感了
⑼ 著名美食佛跳牆鮮美滋補,真的賣到了上千元一碗嗎
為大家分享一道福建當地的名菜,匯集了山珍海味,在秋季吃非常滋補養顏還能強身健體,佛跳牆成為滿漢全席的當家菜之一,古來有壇放葷香飄四鄰的說法,也有天下第一湯的美譽,秋冬季喝這款湯最為合適,但是食材與材料要求比較多,我們在製作時一定要有耐心。
13.鮑魚與海參需要放到最上面,然後鍋中放入濃湯,可以加入蒸好的南瓜放到湯中進行攪拌,在加入適量的食用鹽、白沙灘發、雞精小火慢慢燉煮勾芡即可,再放到鍋中蒸5分鍾就可以食用來。
⑽ 襄陽食神酒店佛跳牆多少錢一碗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