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檯子動遷按戶口一個人多少平
㈠ 拆遷分房是按戶口本的數量分還是按戶口本上的人口分啊
看各地的標准,一般都是按照戶口本上的人口每人多少平方的補償標准來分的。
拆遷居住房屋補償
(1)征地拆遷居住房屋,被征地的村或者村民小組建制撤銷的,被拆遷人可以選擇貨幣補償,也可以選擇與貨幣補償金額同等價值的產權房屋調換。
前款規定的貨幣補償金額計算公式為:(被拆除房屋建安重置單價結合成新+同區域新建多層商品住房每平方米建築面積的土地使用權基價+價格補貼)×被拆除房屋的建築面積。
房屋建安重置價(房屋重置價格)是指採用估價時點的建築材料和建築技術,按估價時點的價格水平,重新建造與被拆除房屋具有同等功能效用的的全新狀態的房屋的正常價格。
拆遷房屋的評估價格不包括房屋的裝飾價值。簡單說,建造同樣的房屋需要多少錢再算上折舊率。
被拆除房屋建安重置單價結合成新,由建設單位委託具有市房地資源局核準的房屋拆遷評估資格的房地產估價機構評估;
同區域新建多層商品住房每平方米建築面積的土地使用權基價及價格補貼標准,由被拆除房屋所在地的區(縣)人民政府制定並公布。
(2)征地拆遷居住房屋,被征地的村或者村民小組建制不撤銷的,應當按下列規定對未轉為城鎮戶籍的被拆遷人予以補償安置:
(一)具備易地建房條件的區域,被拆遷人可以在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中心村或居民點范圍內申請宅基地新建住房,並獲得相應的貨幣補償;
(二)不具備易地建房條件的區域,可以選擇貨幣補償,也可以選擇與貨幣補償金額同等價值的產權房屋調換。被拆遷人不得再申請宅基地新建住房。
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貨幣補償金額計算公式為:(被拆除房屋建安重置單價結合成新+價格補貼)×被拆除房屋的建築面積;被拆遷人使用新宅基地所需的費用,由建設單位支付給被征地的村或者村民小組。
被拆遷人申請宅基地新建房屋的審批程序,按照國家和本市農村住房建設的有關規定執行。
(3)拆遷居住房屋,還應當補償拆遷人搬家補助費、設備遷移費、過渡期內的臨時安置補助費,並自過渡期逾期之日起增加臨時安置補助費。
(4)拆除居住房屋附屬的棚舍以及其他地上構築物的補償,按照本市有關國家建設征地的財物補償標准執行。
(5)征地農業人口安置補助費、青苗補償費和土地補償費,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執行。
(1)四檯子動遷按戶口一個人多少平擴展閱讀:
拆遷安置房是政府進行城市道路建設和其他公共設施建設項目時,對被拆遷住戶進行安置所建的房屋。
即因城市規劃、土地開發等原因進行拆遷,而安置給被拆遷人或承租人居住使用的房屋。
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安置房的轉讓交易需要在取得該安置房房產證後才可以進行,這時的過戶交易與一般的房屋沒有任何區別之處。
安置的對象是城市居民被拆遷戶,也包括征拆遷房屋的農戶。隨著城市建設發展步伐的進一步加快,政府盡可能新建更多的安置房,不斷滿足拆遷戶的需求已迫在眉睫。
根據相關法規及政策的規定拆遷安置房屋一般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因重大市政工程動遷居民而建造的配套商品房或配購的中低價商品房。如黃浦江兩岸進行的世博會拆遷。
按照有關方面的規定,被安置人獲得這種配套商品房的,房屋產權屬於個人所有,但在取得所有權的5年之內不能上市交易。
另一類是因房產開發等因素而動拆遷,動拆遷公司通過其他途徑安置或代為安置人購買的中低價位商品房(與市場價比較而言)。
㈡ 被拆遷時,按戶口補償和按面積補償選哪個劃算
戶口補償是一個人不就15個平方不足15個平方,如果你房管證的面積超過這個平方 ,那麼你就按照房管證上的面積補,戶口和房產證誰的面積大就要誰的補給面積。
㈢ 上海2019年拆遷戶每人現在多少平
現在上海拆遷不看戶口人數的,按上海話叫做數磚頭,就是看你被拆遷的房子是什麼地段,然後按照你的面積給你拆遷款,然後給你不同的地段給你一些房源作為動遷房來安置你,現在拆遷早就不如以前了,地段都是惠南,嘉定,以後甚至是滴水湖,遠離地鐵之處,以前按戶口還有釘子戶,現在不管你多少人,按面積給你這點錢,然後你們自己怎麼安排動遷組就不管了,自己去打官司吧
㈣ 我們拆遷政策是按戶口賠房,一個人40平方,再看房子大小給現金。我是拆遷區的戶口,但是我在拆遷區沒有
有的,你落戶口的地址房屋被拆時是有賠償的,不管房子是不是你的,你有沒有住在那裡,只要戶口在那個地方就有一份,但一生只想有一次這樣的賠償
㈤ 房屋拆遷賠償與戶口人數有關系嗎
拆遷賠償的性質不同,賠償方式也不同,有的是按幾個戶口本賠償,有的是按照戶口上有幾個人來賠償。具體如下:
1、城市裡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適用法律是國務院590號令和各地人民政府制定的實施細則。依據該法房屋徵收補償是對房屋所有權人進行補償安置,與有幾個戶口不直接相關,但對於實際居住人屬於住房屋困難戶和無房戶,在房屋徵收中可以依據各地政府的政策申請廉租房,或申請購買經濟適用房解決徵收安置。
2、對於集體土地上房屋征地拆遷,適用《土地管理法》和各地政府依據該法制定的實施細則,集體土地上 征地拆遷是按本村集體經濟成員進行征地補償,是與本村戶口相關的,賠償對房屋的土地不作價賠償,因為土地屬集體的,對地面上建築造價經評估對房屋所有權人進行補償。依據土地管理法對有戶口的村民可以分配宅基地,分配面積與人口多少相關,但每戶人家只能分一塊宅基地,對有單獨戶口的一家人視其是否成家立業能否分戶另行分配宅基地由村委制定的統一章程規定處理。
3、對村集體的公共積累用於拆遷賠償補貼或補助的應按本集體經濟成員按人頭分配補貼。
㈥ 拆遷安置一個人多少錢不是平方算戶口上一個人多少錢
如果是宅基地的話,村民補助(一般包括住房安置補助費和提前搬家獎勵費)是給拆遷補償及安置人員認定表上所有人的,區位補償價(地錢)、重置成新價(房錢)、裝修及附屬物補償(裝修和設備錢)和移機費(搬移物品費用,針對寬頻熱水器等特殊物品)是給以上物品所有人的。搬家補助費是給是實際搬遷人的。停產停業補償給實際經營人,如果是房主出租給承租人經營的話,就是二人共享。如果是城市房屋的話,應該沒有住房安置補助費,提前搬家獎勵費是給因拆遷而需要搬家的配合方。其餘一樣
㈦ 房子動遷按人頭30平方一人分配,拆遷協議上簽了四個人的名字,房產證已經做出
當然有權利了,如果拆遷協議是四個人的名字就是每個人30平,那就是120平,雖然最後你是房主,但是你不能把別人的份額給私吞了,房子賣了沒辦法了,所以只能把錢還給他們了。
㈧ 拆遷補償平方到底怎麼算的
拆遷計算方法如下:
1、住宅的面積計算是按房地產權證記載的建築面積為準的;無房地產權證的,以相關批准文件記載的建築面積為准,實際建築面積小於相關批准文件記載的建築面積的,以實際建築面積為准。
2、相關批准文件未記載建築面積,或者雖無批准文件但在1981年以前已經建造用於居住的房屋,以有資質的房地產測繪機構實地丈量的建築面積為准。
3、承租房:
1、承租的公有非居住房屋,以房屋租賃合同記載的建築面積為准;
2、承租的公有居住房屋,以租用公房憑證所記載的建築面積為准;
3、租用公房憑證記載的是居住面積的,按下面所列的換算系數計算建築面積:公寓2.06、獨立住宅1.83、新里住宅1.82、新工房(有電梯、成套)2.00、新工房(無電梯、成套)1.98、新工房(無電梯、不成套)1.94、「兩萬戶」新工房1.65、舊里住宅1.54、簡屋1.25。
4、在2001年11月1日以前租用公房憑證中已有記載的,用於居住並已計算收取租金的閣樓,高度在1.2米至1.7米的部分,按照實際居住面積的一半及上述規定的換算系數計算建築面積。其他任何建築形式的閣樓,是不計算在建築面積的。
㈨ 拆遷賠償是按幾個戶口本,還是戶口上有幾個人來賠償
拆遷補償是根據地方規定。
上海拆遷補償政策
一、國有土地上房屋拆遷補償
一般補償形式
(1)私房補償:
①未出租私有居住房屋或者出租居住房屋,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協議解除租賃關系的,補償形式為:房屋上的補償(房產證)+人頭上的補償(按戶口)房屋上補償公式:(被拆除房屋的房地產市場單價+價格補貼)×被拆除房屋的建築面積
②出租居住房屋,被拆遷人未與房屋承租人協議解除租賃關系的:拆遷人應當對被拆遷人實行房屋調換。安置房屋由原房屋承租人承租。
(2)公房補償:補償對象為同住人(人頭上的補償)。同住人的認定以戶口為依據,參照上海的應安置人口標准。如果是公房的戶主,對房屋也有所有權,雖然沒有產證,也可以分到房屋上的補償。
(3)享受過住房政策性補助和拆遷安置的,基於人頭上的補償不能拿到。
(9)四檯子動遷按戶口一個人多少平擴展閱讀:
拆遷補償計算方法
計算方法1
住宅房屋的貨幣補償價格包含兩部分內容,即房屋的重置成新價和區位補償價,區位補償價由被拆遷房屋的基準地價和基準房價構成,重置成新價是被拆遷房屋的重置價格和成新折扣的結合。
計算公式為:房屋拆遷補償價=(基準地價×K+基準房價)×被拆遷房屋建築面積+被拆遷房屋重置成新價。
其中,K為容積率修正系數,按照《房屋拆遷容積率修正系數表》確定。房屋拆遷補償價計算公式中的住宅房屋拆遷的基準地價、基準房價和土地級別范圍。現階段按《住宅房屋拆遷基準地價、基準房價和土地級別范圍》的規定確定。
土地級別為七至十級的地區的基準房價,由區、縣人民政府在市國上房管局規定的幅度內確定。並報市國土房管局備案。(現以北京舉例)
例如:王先生在東直門北大街有一處佔地面積20平方米、建築面積為30平方米的私有房產,遇到拆遷,開發商准備在這一地區建一規劃容積率為3.2的高檔物業。
那麼,根據《北京市房屋拆遷評估規定(暫行)》的規定,該房產的基準地價在4400元—5400元/平方米之間,現評估價確定為5000元/平方米;現狀容積率為30/20=1.5,
規劃容積率為3.2,修正容積率為:1.005;基準房價為:1000元/平方米;重置成新價為21000元;那麼,王先生可得拆遷補償款:(5000×1.005+1000)× 30+21000=201750元。
計算方法2
非住宅房屋的貨幣補償價格包含兩部分內容,即房屋區位補償價和地上物補償價。計算公式為;非住宅房屋拆遷價格=區位價格×K1×K2×K3×建築面積+地上物補償價。其中,K1為容積率調整系數;K2為房屋原用途調整系數;K3為規劃用途調整系數,
當規劃用途為市政府確定的市政公益事業等重點工程時取0.7,其他情況取1.0;地上物補償價的計取按各市、地、縣有關規定採取成本估價法,用房屋重置成本結合成新進行計算。(現以北京舉例)
例如:某公司在東直門北大街上有一座佔地面積200平方米、建築面積為300平方米的二層酒樓,遇到拆遷,開發商准備在這一地區建高檔寫字樓。那麼,根據《北京市非住宅房屋拆遷評估技術標准》的規定,
該酒樓的區位價格在9000元—10500元/平方米之間,現評估價確定為9500元/平方米;容積率為:300/200= 1.5, K1為0.95;K2為0.95;K3為1.0;地上物補償價為350000元。
那麼,該公司可得拆遷補償款:9500×0.95×0.95×1.0×300+350000=2922125元。
㈩ 拆遷補償是按戶口分配嗎
根據《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及國土資源部、最高院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表明,農村宅基地補償依據區片綜合地價,房屋是按照地上附著物進行補償。具體的拆遷補償分三種:
1、有宅基地安置條件的,優先採取宅基地遷建安置,另補償房屋重建成本價。
2、選擇貨幣補償,也就是不給安排宅基地也不給安置房,直接用錢補償。
3、選擇產權房屋調換,也就是給安置房安置。
因此,總體而言,集體土地上房屋和國有土地上房屋的徵收補償都與戶口沒有關系,都是依據面積來計算拆遷補償的。所以,房屋面積越大的,拆遷補償費用也會越多,不管戶口上有多少人。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十八條規定:「徵收個人住宅,被徵收人符合住房保障條件的,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優先給予住房保障。
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這一條對於房屋面積小但是人口多解決居住問題做出了原則性的規定。實踐中,為了落實住房保障條件,各地地方法規、規章中往往制定了一些與戶口有關的規定。所以,該規則也需要結合地方的具體政策進行適用。
(10)四檯子動遷按戶口一個人多少平擴展閱讀: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七條規定: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徵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
1、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2、因徵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3、因徵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參考資料:網路-拆遷補償
網路-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