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港興隆里房價多少錢
❶ 海南興隆房價現在多少
6千-8千左右
❷ 興隆縣城房價每平米多少錢
縣城中心像西關婦幼附近天馬、秀水等要4000多一平米,稍偏遠一點的如集榮麗景、隆城國際、一小附近要3000多一點一平米,在偏遠一點的如隆灣帝園、東區、北區林業局苗圃等樓房要2000多點一平米,看你要那兒的。
不過不著急,樓房目前不會漲價,房子太多,興隆縣就這么大一個小地方,就這么幾個人,沒有外來人口,該買的都已經買了,而且還不止一套,現在想變現都不容易,掛了一年多了都沒賣出去。現在開發商的房子早就已經不好賣了,整天打廣告,沒見幾個人買,像一小、二中、南土門、天馬前面都在拆遷,大量樓房馬上上市,到時房地產泡沫就該破滅了,有可能還會再降點,時間我估計在2年後左右,哥們好好等等吧
❸ 河北承德興隆縣的房價現在是多少錢一平米
買不起房的人有福了:中國房價在將2012年崩潰 來源:搜狐焦點論壇 2012年01月30日07:56 我來說兩句(0) .我們在經濟學上找不到這種理論,但是,中國的現實社會卻構成了這樣一種離奇的經濟形態:窮人,買什麼都漲價;富人,投資什麼都過剩。我把這種經濟形態稱做是,窮人通脹,富人通縮。通脹和通縮,原本是不可能在同一時間作用於同一個經濟體的,既有通脹就無通縮,既有通縮就無通脹。然而,時代變了。
對窮人來說,現在不僅僅面臨著萬千種商品加權指數的上漲,同時也面臨著買什麼商品都會漲價的局面。無論是用弗里德曼的貨幣主義觀點,還是薩繆爾森的商品價格上漲的觀點來分析,對中國的窮人來講,現在面臨的都是惡性通脹。
對富人來講,他們賺錢的指數已經在回落,現在是投資什麼,什麼過剩。所以,他們一股腦地去搞IPO(首次公開募股)。富人,面臨著一種前所未有的恐慌,縱使擁有住宅千幢,問茫茫宇宙,卻仍不知棲身在何處。
因此,我們有必要客觀地看待經濟現象,理性地分析深刻的本質,找出問題的解決辦法。
海量供給海嘯般爆發
很多東西是表面的,而表面的東西帶有很大的欺騙性。市場也是如此,很多人只能看見市場的表象,但是,一個好的經濟學家卻能透過表象,看見經濟的本質。
2009年以來究竟印了多少鈔票?有央行數據為證。2009年M2(廣義貨幣)余額60.6萬億,增幅達29.7%;而且,2010年繼續狂印鈔票,到6月末,M2餘額達到67.39萬億,增幅仍然高達18.5%。
要知道全球貨幣大國美國的國會規定,美聯儲的M2增幅上限為5%,這是絕對不可以超過的。我們GDP的增速是比美國高,但實際GDP的增速也只是高兩倍,但是,貨幣的增長速度最高時是美國的6倍,最低時也是美國的3倍之多。
這種瘋狂帶來的是什麼呢?這種瘋狂帶來了中國經濟的巨大變化和中國社會的深深不安。我們先談表象,也就是大家比較容易看見的現象。
第一個表象是地鐵、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機場、碼頭等基礎設施建設全面開花。美國有的我們要有,美國沒有的我們也要有,結果是透支了國力、透支了國民財富,中央財政赤字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龐大。
第二個表象是我們看見的高房價。全國城市房價高漲,漲到什麼程度呢?實在令人不好言說,還是用貨幣來說話吧,在2009年新增貸款9.7萬億中,有4萬多億流進房地產。所以,一時間把房價托得很高,有的城市房價一年翻了一倍,經濟相對較弱的小城市房價漲幅也在20%上下。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一年房價漲幅為23.4%,但是,國家統計局卻報告說,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上漲1.5%。
第三個表象是因為房地產的暴利,引發了全國各大中小城市的拆遷運動。這是一個簡單的道理,它表明房地產在中國經濟當中的比重過高,大量的房地產企業都要生存,而一二三線城市已經沒有空間了,大家只有撲向縣城,把縣城拆完後還能拆什麼呢?沒有了,房地產業也就崩盤了。
這三個表象將帶來三種供給:
一是房價居高不下引發民怨,政府將加大保障型住宅的開發和建設。這個量在新聞報道上都比較大,而實際完成情況不一定理想。這並未妨礙社會保障型住宅在2010年、2011年一窩蜂地大量開發,2012年將達到供給的最大峰值,預期將佔住宅總量的15%~25%,因為這將成為一項任務。
二是中國大中城市住宅用地的供地高峰在2009~2010年,形成供給高峰主要在2012年。除去661座城市和2000餘座縣城不算,僅僅全國70個大中城市就將推出住宅總量2000餘萬套,而這2000餘萬套住宅按可比價格計算,需要12萬億左右人民幣才能形成支撐。央行把所有的印鈔機開足馬力,也不可能給房地產提供如此之多的鈔票。新建印鈔廠已經來不及,所以,開發商唯一的辦法就是降價銷售。2012年一年,房價的下降幅度會超過50%,大量的開發商破產倒閉,宣告泡沫破滅。
三是661座城市和2000餘座縣城異軍突起,大量的城鎮住宅推向市場,而市場再不會給房地產面子。原因是全社會購買力極度匱乏,城鎮居民和農民不可能大量地去購買這么高價格的商品住宅,加上一窩蜂而起的住宅開發在結構上本身就存在很多問題,誰也不知道這將意味著什麼。
這三大供給在2012年一起形成高峰。設想一下,泡沫破滅的時候,一定會非常壯觀,但是誰也阻止不了。因為現階段房價的上漲不可能被遏制,只要房價在上漲就不可能阻止大規模的拆遷,而現在拆遷的成本註定了房價的走高。在全民財富消耗殆盡以後,這樣的供給就是房地產的墓場。
需求群體潮水般退卻
什麼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的需求?不用我回答大家也知道,現在所謂的需求只是投機性需求。如果說還有一部分改善性需求的話,那也非常少。現在買房子無非是因為房價上漲,貨幣貶值,買家覺得把錢放在房子上比存在銀行里要保值。但是,這種購買力已經無法成為主流購買力。
最大的剛性需求群體是大學畢業生,他們工作幾年後因為成家立業需要一個新房。我們每年有600萬大學畢業生,但是,令人遺憾的是,中國的70個大中城市給他們提供的就業崗位不足200萬,也就是說,2012年,真正想要成家立業買房子的不到200萬人。
在這200萬人中,真正有支付能力的人,只要有給一套房子交首付的錢,就足可以支持他們留學海外。在中國經濟衰退和中國社會變動的情況下,大量的有支付能力的大學畢業生選擇去海外求學,這個群體約有50餘萬。就算2012年房價下降50%,剩下的150萬人中的大多數也是沒有支付能力的。所以,真正在2012年買房的群體,只有幾十萬人。
不要談農民工進城買房的可能,沒有幾個農民工能夠買這么昂貴的房子,真正先富起來的農民,也早已在城市有了住宅,所以,這個群體基本被逼出了市場,完全可以忽略不計。這種現象是如何造成的呢?這與中國社會的年齡結構變化有關,從中國的國情來看,24~35歲為買房的高峰年齡,而在2012年,因為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24~35歲年齡段的人減少了40%。
2012年真正的住宅需求群體在一瞬間消失,沒有誰知道為什麼一年前還有那麼多人買房子,到了2012年就再也沒人買房子了。很好,這也是天問。
空置住宅如堰塞湖破
造成這一切的基本原因,就是2010年中國社會無法解決6540萬套空置住宅的問題。然而,這就像一個堰塞湖,到了2012年一定會破。試想,懸在中國經濟和中國社會上空的堰塞湖,突然崩塌,洪水一瀉千里,將是何等景象?
那麼,既然大量的空置住宅的問題已經被提了出來,為什麼無法解決?這個問題是很容易回答的,這就要看是誰擁有這么多的住宅。
這個問題奇怪嗎?不奇怪!因為在任何一個經濟發達的國家,都有一個基本的法案,叫陽光法案。作為政府公職人員,理應要向政府報告財產,作為民眾監督公職人員行使政府公權的權利之一,以便民眾監督,看看在履行政府公權時是不是主持公正。然而,這個法案,唯獨中國沒有,中國民眾因此不能監督政府官員履行職責。
那麼,某些中國政府官員在權錢交易中,基本處在肆無忌憚的狀態,只要不得罪他的上一級領導,基本上就可以有恃無恐。現在的問題來了,一般的官員是無法將財產轉移出境的,即便是存錢到瑞士銀行他們也覺得不安全。那麼多的錢存在銀行戶頭上現在只有傻瓜才會干,像重慶的文強那樣,將現金埋在池塘里也是極少數,因此,將現金轉移到不動產上是最好的渠道。於是,某些官員就用這種方式開始大量洗錢。
這么多年"洗"下來,再加上一些有能力貸款的人和少數暴發戶也來如法炮製,不提防全國許多城市住宅空置量一下龐大起來。全國的老百姓、媒體從業人員和經濟學界人士就開始關注住宅空置問題,許多人自發地去調查樓盤空置率和亮燈率。調查方法多種多樣,很多方法都是可取的,比如說,查電表轉不轉,水表流不流,也是客觀判斷住宅是否空置的好辦法。
用這個辦法一查,驚天的秘密就暴露出來了,就在開發商大談供求關系的時候,居然這么多的住宅資源處在浪費狀態,相信空置房中的大多數在銀行都有貸款。試問,這樣的住宅市場還是一個健康的狀態嗎?一方面是老百姓買不起房;另一方面是大量空置住宅。這裡面對應的是一種什麼邏輯關系?隱藏的是什麼樣的利益?
這懸在半空中的堰塞湖,給中國社會出了一個這么大的難題。很顯然,在2010年,這個堰塞湖不會破,因為中國社會還沒有恰當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比如說開征房產稅的問題,比如說陽光法案的問題,都不是說做就能做到的。換句話來說,這個堰塞湖裡的水還不夠滿,預期突破1億套時,此湖必將破。從時間上來推算,中國661個城市空置住宅突破1億套,也將發生在2012年。
❹ 海南房價現在多少錢
三亞的要稍微貴點的,市中心的大概要8000左右,在海邊的還要貴點的,建議在陵水那裡的房價現在還比較便宜的,大概3000多的,到三亞也才30公里左右,我的朋友剛剛買了,還是比較好的,升值的空間也是比較大的!你可以去看看
❺ 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興隆里8棟1單元8號的張忠生
一般個人隱私還是要尊重
所以個人信息還是不要公布在網上
❻ 房價排名,遼寧省哪裡房價最便宜
遼寧省的房價沈陽是最便宜的。
沈陽的老五區的的小區,二手房價在五千到更多之間,其中二十年以上的有很多都只有五千,五千意味著什麼?不如遼寧南部沿海一個縣城的二手房價,而務工 醫療 教育 環境 福利 法制等都遠遠強於這些縣城。
所以我認為最便宜的還是沈陽,所以沈陽的房價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沈陽的房價上兩萬的好像都沒有,一個省會城市呀!新小區二手房價8千左右也要去沈陽買房。
至於哪裡房價最便宜呢?我認為是盤錦,盤錦是後成立的城市,人口少,屬於依靠資源型的城市,它的房價在全省應該是最低的,盤錦的興隆台區房價一樣不如南部縣城的房價,其中盤錦的大窪應該是低中最低了。
遼寧的房價大連最高,但是收入和房價比太離譜了。沈陽的性價比最高。丹東的房價前景不錯,畢竟有很多朝鮮灰色的資產在,也是中國對外的門面城市之一,所以丹東的房價近期不會崩。
剩下的所有城市房價都會跌,其中重點一些的比如大連的庄河市,營口的鮁魚圈區,鞍山的海城市等等縣城的房價實在是太虛高了,如果不是本地公務員還是去沈陽定居比較好。
遼寧省各城市的人口結構以及逐漸形成,年輕人除了進關的外,多數都聚集在了沈陽和大連兩個城市,剩下的城市主要人口是老人 孩子 ,農村進城買房的青年。而農村進城的青年買房這條路也逐漸開始完成了,也就是房子已經飽和,這些城市的原住民是老人帶孩子有退休金,所以消費行業主要以賺孩子和老人錢的產業為主體,也就是說青年人不消費,這樣的市場房價只能跌,所以記住別買房,等著,瞧著。
營口的蓋州市海邊海景房只需要一千五,市內卻需要四五千,已經有了鶴崗房價樣貌了,還有營口市區周邊的鬼城,鮁魚圈區的鬼城,總之遼寧省第一個房價暴跌的我認為是營口,從蓋州開始,大石橋的房價會比營口其他地區穩定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