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房價信息 » 川東明珠房價多少

川東明珠房價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4-30 04:36:20

⑴ 達州,攀枝花,內江,宜賓,樂山,瀘州分別叫什麼城阿

達州:氣都,「川東明珠」內江:甜城攀枝花:鋼城,中國釩鈦之都宜賓:酒都;萬里長江第一城樂山:嘉州,又稱海棠香國瀘州:瀘川

⑵ 從哪兒到哪兒叫嘉陵江,流經哪幾個主要城市

嘉陵江源為白龍江和西漢水,直至陝西省略陽縣兩河口以下始稱嘉陵江,全長為1119公里,流域面積近16萬平方公里,超過漢江,居長江支流之首。

發源於秦嶺北麓的陝西省鳳縣代王山。幹流流經陝西省、甘肅省、四川省、重慶市,在重慶市朝天門匯入長江。

(2)川東明珠房價多少擴展閱讀:

四川有巴蜀之分,某種意義上便是源於嘉陵江的存在。自古,四川盆地西北部成都平原地區為蜀,嘉陵江以東地區,大巴山南側為巴。

四川的開發,便是從陝西經漢中、隴南,進入四川盆地,再兩路進行。一路沿盆地北緣,向西開發成都平原。秦朝時便已設立的郫縣,都江堰的水利開發,以及三星堆的古蜀國文物出土便是明證。

而另一路便是從劍門關(劍閣)沿嘉陵江一路向東南,經略巴國,然後經長江三峽,直下瞿塘峽,連通楚、湘。嘉陵江可以說是從中國古代的政治中心關中平原,南下經過漢中、隴南,再經流嘉陵江水,直下楚湘的最佳、最經濟的路徑。

⑶ 達州的面積是多少

達州市位於四川省東北部,大巴山南麓。地理坐標為北緯30°75′-32°07′,東經106°94′-108°06′。北接陝西省安康市和湖北省十堰市,南與廣安市接壤,東、東南與重慶市萬州區城口縣、開縣及重慶市梁平縣、墊江縣相鄰,西抵巴中市和南充市。是中國西部四大名城——重慶、成都、武漢、西安交匯輻射的中心地帶。達州資源富集,交通便捷,發展勢頭良好,開發潛力巨大,是四川省的人口大市、農業大市、工業重鎮和四省市結合部的商貿中心和交通樞紐,素有中國氣都和中國薴麻之鄉的「川東明珠」美譽。總面積16591平方千米。總人口637萬人。市人民政府駐通川區西外市政中心,郵編:635000,代碼:511700,區號:0818,拼音:Dazhou Shi,車牌編號:川S。達州市轄1個市轄區、5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行政區劃
達州市是1999年經國務院批准,由原達川地區更名建立。現轄通川區、達縣、宣漢、開江、大竹、渠縣4個縣和代管萬源市,全區幅員面積1.66萬平方公里,全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地形雄奇逶迤。達州人民早在「川陝革命根據地」時期,即為中國革命作出過無私奉獻,徐向前、李先念、王維舟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塊赤色土地上留下的動人事跡,至今碑於眾口。新中國成立後,老區人民發揚紅軍精神,艱苦創業,使具有光榮歷史的達川地區形成了自己的經濟優勢和獨特的文化風情。

⑷ 達州怎樣的城市

達州市位於四川盆地東北部,轄7個縣(市、區),幅員面積1.66萬平方公里,人口646萬,是四川省的人口大市、經濟大市、資源大市和文化大市,素有「川東明珠」之美譽。 聞名遐邇的紅色土地。1923年,川東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在宣漢成立;1929年,萬源固軍壩起義開啟了達州土地革命的征程,創立了四川最早的革命武裝力量——中國工農紅軍四川第一路游擊隊,達州成為全國第二大蘇區——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哺育了王維舟、張愛萍、魏傳統、向守志等50多位共和國將軍。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徐向前、李先念、許世友指揮了關系紅四方面軍生死、川陝蘇區存亡,影響整個工農紅軍命運和中國革命前途的「萬源保衛戰」,孕育了「智勇堅定、排難創新、團結奮斗、不勝不休」的紅軍精神。 資源開發的戰略高地。達州資源富集,天然氣儲量高達3.8萬億立方,探明可采儲量6300億立方,被稱為「中國氣都」,宣漢縣普光氣田是全國最大的整裝海相天然氣田;薴麻種植面積、產量佔全國30%,是「中國薴麻之鄉」;有「液體黃金」之稱的油橄欖種植面積達10萬畝,被譽為「中國油橄欖之都」。煤、石灰石、富鉀鹵水等28種礦產資源儲量豐富,化工、煤電、冶金、紡織、食品、醫葯、建材等工業體系逐步完善。正著力打造中國西部天然氣能源化工基地、川渝鄂陝結合部大城市、秦巴地區經濟文化強市,全力建設活力達州、開放達州、和諧達州。 巴人文化的發祥寶地。達州歷史悠久,上古屬巴地,夏朝稱「巴方」,商朝稱「巴奠(甸)」,西周封為子國,首領為巴子,通稱巴國。自東漢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設縣治所,隋唐稱通州,宋元明清為達州。達州地傑人靈,戰國四君子之一春申君、西蜀名將王平、宋代文學家張思訓、清代思想家唐甄皆出於達,李嶠、劉晏、元稹等唐宋兩朝6位宰相曾宦居於此。達州文化璀璨,渠縣漢闕多達6處7尊,居全國之最,被譽為「漢闕之鄉」;「羅家壩巴人遺址」 出土文物涵蓋兩漢、周、商、夏、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有3000-4700年的歷史,是繼三星堆遺址之後古巴蜀文化的三顆璀璨明珠之一。 旅遊發展的希望之地。全市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個,國家AAA級旅遊區2個、AA級旅遊區2個,國家級森林公園2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明代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贊為「西南奇勝」。萬源八台山、花萼山雄奇壯麗,幽深高遠,有「川東小峨眉」之稱;宣漢百里峽,風光秀麗,曲折幽深,不是三峽勝似三峽;大竹五峰山竹海綿連萬余畝,相傳為「天下竹林之根」;宗教勝地達縣真佛山廟群集「佛教、儒教、道教」於一地;燈影牛肉、舊院黑雞堪稱達州獨有。原生態的自然風光、無可復制的人文歷史、巧奪天工的原產地特產,蓬勃興起的的達州旅遊業日益為世人所關注。 四通八達的樞紐要地。達州北與陝西接界,南與重慶相依,東與三峽庫區及鄂西地區相通,地處川渝鄂陝結合部,是西部地區川陝渝大經濟圈的地理中心。河市「3E級」機場,「空客」起降繁忙;襄渝鐵路、達成鐵路、達萬鐵路往來有序,運載量僅次成渝,居西南第三;達渝高速、達成高速、達陝高速(在建)、國道318、210縱橫全境;浩盪的洲河,匯渠江入嘉陵,下重慶進長江,是天然的出境黃金水道。受中國西部四大名城(成都、重慶、武漢、西安)的輻射帶動,達州已成為大西南、大西北、中部地區的交通樞紐和四川通江達海的東通道。

⑸ 被稱為川東明珠的地方是哪裡

達州

⑹ 走進達州的川東明珠—— 達州

達州市位於四川省東北部,是原達縣地區於1993年改建達川地區,再於2000年初建市的,現轄通川區、達縣、大竹縣、宣漢縣、開江縣、渠縣,代管萬源市,幅員面積1.6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640萬。達州市地處川渝鄂陝四省市的結合部,是中國西部四大名城-重慶、成都、武漢、西安交匯輻射的中心地帶。達州資源富集,交通便捷,發展勢頭良好,開發潛力巨大,是四川省的人口大市、農業大市、工業重鎮和四省市結合部的商貿中心和交通樞紐,素有「川東明珠」之美譽。
交通便捷,商貿活躍。達州是四川通江達海的東通道,河市機場直達成都、廣州、武漢、西安、深圳、北京等地;襄渝鐵路、達成鐵路、國道210縱貫全境,達萬鐵路、國道318橫穿全市,7個縣(市、區)縣縣通鐵路;達渝高速公路連接成渝,到重慶只需2小時,到成都只需4小時,達陝高速公路也正在規劃建設;渠江航運直通重慶,已基本形成立體交叉、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體系。良好的區位和交通優勢加速了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聚集,達州人氣足、商機多、潛力大。
資源富集,物產豐饒。已探明可開發利用礦產28種,天然氣、煤、石灰石、石膏、富鉀鹵水、鋰、鍶、錳、釩等儲量十分豐富,特別是天然氣儲量高達3.8萬億m3,是僅次於新疆、東海的全國第三大氣田;達州產業基礎較好,是中國和四川重要的糧油、畜禽、薴麻、茶葉、油橄欖、中葯材生產基地,燈影牛肉、巴山雀舌、東漢醪糟等農副產品享譽巴蜀內外;已基本形成了以達鋼、華川汽車、天府葯業、美好塑業等為支撐,以化工、煤電、冶金、紡織、食品、醫葯、建材等為主體的工業體系,初步構建起了天然氣、煤電、化工產業的主骨架。
生態宜人,山川秀美。全市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個,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個,國家AA級旅遊區2個,國家級森林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省級森林4個,省級自然保護區1個。各種自然、人文景觀異彩紛呈,宣漢羅家壩巴人文化遺址堪與「三星堆」媲美,開發潛力極大;渠縣漢闕堪稱我國古代文化瑰寶;萬源八台山、花萼山雄奇壯麗、幽深高遠,有「川東峨眉」之美稱;宣漢百里峽堪與長江三峽媲美,有「不是三峽勝似三峽」之美譽;大竹五峰山竹海連綿萬余畝,相傳為「天下竹林之根」;達縣真佛山是罕見的「三教合一」聖地。
商機無限,前景美好。當前,達州市委、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圍繞到2010年使達州GDP總量、人均GDP、工業增加值、財政一般預算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在全省排位明顯提升的目標,堅持「融入成渝、聯動秦巴、強工重農、興城活商、追趕跨越、富民強市」的跨越式發展思路,到「十一五」末,努力構建活力達州、開放達州、和諧達州。初步建成中國西部天然氣能源化工基地、川渝鄂陝結合部大城市、秦巴地區經濟文化強市。

⑺ 四川達洲市的面積有多大有多少人口

達州,位於四川省東部,轄5縣1區1市,幅員1.6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650萬,是四川省的農業大市、資源富市、工業重鎮和交通樞紐,素有「川東明珠、巴蜀秀壤」之美譽。

達州,歷史悠久,文化厚重。自東漢建縣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歷為州、郡、府、縣所在地。這里曾積淀了距今約3700年前的古巴人文化,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宣漢羅家壩巴人文化遺址,堪稱我國古代文化瑰寶。這里曾留下了全國最大的漢闕群,渠縣漢闕存量佔全國的四分之一。這里曾培育了唐宋時期李嶠、李適之、韓晃、劉晏、元稹、張商英六位宰相。茫茫五峰山、幽幽百里峽,巍巍八台山,流淌著濃濃的巴山情懷。

達州,區位優越,交通便捷。地處川渝鄂陝四省市結合部和長江上游成渝經濟帶,位於中國西部四大名城——成都、重慶、西安、武漢交匯輻射的腹心地帶。襄渝鐵路、達成鐵路、達萬鐵路在此交匯;達渝高速公路連接成都、重慶,達陝高速公路正加快建設;國道318線、210線縱貫全境;河市機場可直飛廣州、成都、北京等地;渠江航運經重慶可直達上海。目前,達州集陸、水、空運輸於一體,是四川通江達海的東通道和第二大交通樞紐。

達州,資源富集,潛力巨大。已探明天然氣、煤、鉀鹽、頁岩、石灰石等礦產28種,其中:天然氣資源總量達3.8萬億立方米,探明儲量6600億立方米,是國家「十一五」天然氣開發的重點地區和「川氣東送」工程的起點,有「中國氣都」之稱。預計到2010年,全市天然氣凈化附產硫磺將達到400萬噸/年以上,成為亞洲最大的硫磺生產基地。達州還是全國的薴麻、商品糧、生豬、黃花、油橄欖、茶葉等生產基地,被譽為「中國薴麻之鄉」「中國黃花之鄉」、「中國油橄欖之都」、「中國富硒茶之都」。達州森林覆蓋率32.6%,正積極爭創全國優秀旅遊城市。

達州,基礎堅實,發展較好。2007年全市生產總值510.41億元,增長14.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5.8億元,增長38.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35.02億元,增長34.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06.6億元,增長35.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5.21億元,增長17.8%。工業上,以能源、化工、冶金、紡織、醫葯、建材為主體的工業體系基本形成。農業上,種植業、畜牧業和農產品加工業各業並舉,正逐步實現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商貿上,市場體系不斷完善,肯德基、國美、新世紀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紛紛落戶達州。城建上,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城市規模加速擴張,達州被列入四川省「十一五」期間重點發展的大城市之一。

達州是一片神奇而富庶的土地,正以其獨特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環境優勢和市場優勢,展示著廣闊的發展前景。當前,全市人民正緊緊圍繞市委二屆十次全會確立的「打造一樞紐、兩中心、三基地,建設秦巴地區經濟文化強市」的戰略定位和「突出一條主線、加速三化進程、推進四大戰略」的基本思路,按照「三步走」的奮斗目標,奮力推進全市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在此,我們誠摯邀請各位領導、各位朋友到達州考察指導、觀光旅遊、投資興業,勤勞淳樸、開明開放、熱情好客的達州人民恭候您的到來!

⑻ 你好我想問下重慶達州有幾個縣,有那幾個

達州市四川省的一個地級市,是1999年經國務院批准,由原達川地區更名建立。位於四川東北部,大巴山南麓。是四川省的人口大市、農業大市、工業重鎮,有「川東明珠」之譽。總面積16591平方千米,轄1個市轄區、5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達州,位於四川省東部,轄5縣1區1市,幅員1.6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650萬,是四川省的農業大市、資源富市、工業重鎮和交通樞紐,素有「川東明珠、巴蜀秀壤」之美譽。
達州市現轄通川區、達縣、宣漢、開江、大竹、渠縣5個縣和代管萬源市,全區幅員面積1.6 萬平方公里,
達州,歷史悠久,文化厚重。自東漢建縣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歷為州、郡、府、縣所在地。這里曾積淀了距今約3700年前的古巴人文化,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宣漢羅家壩巴人文化遺址,堪稱我國古代文化瑰寶。這里曾留下了全國最大的漢闕群,渠縣漢闕存量佔全國的四分之一。這里曾培育了唐宋時期李嶠、李適之、韓晃、劉晏、元稹、張商英六位宰相。茫茫五峰山、幽幽百里峽,巍巍八台山,流淌著濃濃的巴山情懷。
1950年改行政督察區為川北行署區達縣專區,1952年改為四川省達縣專區,1968年改為四川省達縣地區,1993年更名為達川地區。2000年又撤除地建市,改為達州市。達州城歷為郡,州,府,專區,地區治所。
1950年設達縣專區,屬川北行署區。達縣專署駐達縣,轄達縣、宣漢、開江、平昌(原平昌設治局改設,駐江口)、巴中、南江、通江、萬源等8縣。 1952年達縣專區屬四川省領導。 1953年原大竹專區所屬大竹、渠縣、鄰水3縣劃入達縣專區。轄11縣。 1970年達縣專區改稱達縣地區,地區駐達縣。轄達縣、萬源、宣漢、開江、鄰水、大竹、渠縣、南江、巴中、平昌、通江等11縣。 1976年由達縣析置達縣市,屬達縣地區領導。達縣地區駐達縣市。轄1市、11縣。 1979年由萬源縣析置白沙工農區(相當於縣級),工農區政府駐白沙公社。達縣地區轄1市、11縣、1工農區。
〔大竹專區〕1950年設大竹專區,屬川東行署區。大竹專署駐大竹縣,轄大竹、梁山、墊江、鄰水、廣安、渠縣等6縣。 1952年大竹專區屬四川省領導。梁山縣改名為梁平縣。 1953年撤銷大竹專區,將大竹、渠縣、鄰水3縣劃歸達縣專區;墊江縣劃歸涪陵專區;廣安縣劃歸南充專區;梁平縣劃歸萬縣專區。(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沿革》(1949-1979)史為樂編)
國務院1993年7月5日批准(國函[1993]98號):將達縣地區、達縣市更名為達川地區、達川市;將巴中市、通江縣、南江縣、平昌縣劃給新設立的巴中地區管轄。
國務院1999年6月20日批准(國函[1999]51號):(1)撤銷達川地區和縣級達川市,設立地級達州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通川區荷葉街。(2)達州市新設通川區,以原達川市的行政區域為通川區的行政區域,將達縣的雙龍鄉劃歸通川區管轄。區人民政府駐西外鎮。(3)達州市轄原達川地區的達縣、宣漢縣、開江縣、渠縣、大竹縣和新設立的通川區。原達川地區的萬源市由四川省直轄。

⑼ 達州這個城市怎麼樣啊

達州市是四川省的一個地級市,是1999年經國務院批准,由原達川地區更名建立。位於四川東北部,大巴山南麓。是四川省的人口大市、農業大市、工業重鎮,有「川東明珠」之譽。總面積16591平方千米,轄1個市轄區、5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中文名稱: 達州
所屬地區: 中國四川
下轄地區: 通川區、達縣、宣漢
電話區號: 0818
郵政區碼: 635000
地理位置: 位於四川東北部,大巴山南麓
面積: 16591平方千米
人口: 650萬(2009年)
著名景點: 達州元九登高節

目錄

行政區劃
達州交通
達州地形
達州山脈大巴山
華鎣山
銅鑼山
明月山
達州水文渠江
通川橋
達州氣候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一、能源礦
二、金屬礦
三、非金屬礦
水能資源
中草葯資源
動植物資源
旅遊資源
森林資源
草資源
地名由來
建置沿革
達州民俗
風景名勝四川百里峽風光
八台山省級風景名勝區
三教聖地真佛山
宣漢觀音山森林公園
歷史名人元 稹 唐代著名詩人
唐 瑜 達州第一位帝師
李長祥 明末清初抗清將士
唐 甄 中國100名傑出思想家之一
李 雄 (274—334) 帝王
李 特 帝王
近代名人:張愛萍
王維舟
黎玉璽
向守志
王定烈
沈忠厚
魏傳統
范紹增
李家俊
達州籍文化名人魏傳義(著名畫家)
楊牧(著名詩人)
陳清泉(著名畫家)
樑上泉(著名詩人)
龐中華(著名書法家)
達州籍藝人任家萱
周浩東
郭 映
陳 爽
羅 彬
劉 怡
達州現在的第一
達州城市名片
達州市樹
達州市花
達州學校名錄小學
中學
高校
達州友好城市和地區行政區劃
達州交通
達州地形
達州山脈 大巴山
華鎣山
銅鑼山
明月山
達州水文 渠江
通川橋
達州氣候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一、能源礦
二、金屬礦
三、非金屬礦
水能資源中草葯資源動植物資源旅遊資源森林資源草資源地名由來建置沿革達州民俗風景名勝
四川百里峽風光 八台山省級風景名勝區 三教聖地真佛山 宣漢觀音山森林公園歷史名人
元 稹 唐代著名詩人 唐 瑜 達州第一位帝師 李長祥 明末清初抗清將士 唐 甄 中國100名傑出思想家之一 李 雄 (274—334) 帝王 李 特 帝王近代名人:
張愛萍 王維舟 黎玉璽 向守志 王定烈 沈忠厚 魏傳統 范紹增 李家俊達州籍文化名人
魏傳義(著名畫家) 楊牧(著名詩人) 陳清泉(著名畫家) 樑上泉(著名詩人) 龐中華(著名書法家)達州籍藝人
任家萱 周浩東 郭 映 陳 爽 羅 彬 劉 怡達州現在的第一達州城市名片達州市樹達州市花達州學校名錄
小學 中學 高校達州友好城市和地區展開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達州市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達州市現轄通川區、達縣、宣漢、開江、大竹、渠縣5個縣和代管萬源市, 全區幅員面積1.6萬平方公里,人口650萬,其中城市人口83萬。全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地形雄奇逶迤。達州人民早在「川陝革命根據地」時期,即為中國革命作出過無私奉獻,徐向前、李先念、王維舟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塊赤色土地上留下的動人事跡,至今碑於眾口。新中國成立後,老區人民發揚紅軍精神,艱苦創業,使具有光榮歷史的達州形成了自己的經濟優勢和獨特的文化風情。
編輯本段達州交通
達州交通便捷,商貿活躍。達州是四川通江達海的東通道和川渝鄂陝結合部的交通樞紐。國道210、318線縱橫全境。達渝高速公路直達重慶,達陝高速公路已經開工建設,該路全線將在2011年底竣工,從達州到西安只用一天便可往返一次,從成都經達州到西安約需要9個小時。2009年12月23日達州至巴中高速公路正式開工,建設工期3年,2012年建成通車;2009年9月10日達萬高速公路正式開工,建設工期3年,預計2012年建成通車;2010年7月19日,南充至大竹至梁平高速公路正式開工建設,南充至渠縣段建設工期3年,渠縣至石橋段建設工期5年。達州市河市機場直達成都、廣州、深圳、北京、上海等地。達州是四川通江達海的東通和川渝鄂陝結合部的交通樞紐。渠江航運直通重慶。共有通航河流9條,分別是渠江、巴河、州河和前河、後河、中河、鐵溪河、清溪河、林崗溪,基本形成以渠江、州河、巴河這主幹流的水路運輸網路,流域覆蓋全市四個縣(市)。 達州鐵路網線十分發達.現有達成,襄渝,達萬鐵路,在建達巴鐵路。
達州火車站有開往重慶、成都、萬州、貴陽、西安、北京西、漢口、鄭州、福州、廣州等地的列車,集客運,售票,行包,後勤等服務項目,車站始終以信譽第一,賓客至上,優質服務為經營宗旨,盡心盡責,為每一位顧客服務。達州火車站為西南第四大火車站,西南第二大編組站。 2010年9月20日,達州至成都開行「CRH和諧號」動車組,全程運行時間最短2小時20分,目前,達州至成都間每日對開5趟「和諧號」動車組。
編輯本段達州地形

達州市地勢東北高 (大巴山區),西南低 (盆地丘陵區)。最高處是宣漢縣雞唱鄉大團堡,海拔2458.3米;最低處是渠縣望溪鄉天關村,海拔222米。大巴山橫直在萬源)宣漢北部,明月山、銅鑼山、華釜山由北而南,縱卧其間,將全市分割為山區、丘陵、平壩3塊。山地佔幅員面積70.70%,丘陵佔28.10%,平壩佔1.20%。北部山體切割劇烈,山勢陡 峭,形成中、低山地貌單元;中南部較為平緩,形成平等谷地地貌單元。
編輯本段達州山脈
大巴山
嘉陵江和漢江的分水嶺,四川盆地和漢中盆地的地理界線。狹義大巴山僅指川、陝、鄂 3省接壤地帶的米倉山和大巴山,東西綿延500多公里,故稱千里巴山。簡稱巴山。廣義大巴山為川、 大巴山
甘、陝、鄂 4省邊境山地的總稱,包括米倉山西延的摩天嶺,大巴山東伸的神農架山在內。大巴山介於北部的秦嶺地槽和南部的四川台向斜之間,由於南北兩大構造線的控制,山體呈一系列規則的背斜和向斜組成的平行褶皺帶,但東、西兩部略偏北,中部稍偏南,故或稱大巴山弧形褶皺帶。地層古老,以石灰岩、白雲岩、變質岩、砂岩為主,局部有花崗岩分布。前二者多峰叢、溶洞、暗河等喀斯特地貌,著名者有廣元龍洞、旺蒼黃洋洞、通江中峰洞等。山脊由堅硬的結晶灰岩組成,經上升剝蝕後渾厚雄偉,海拔約2000米,巫溪太平山2797米,最高的湖北神農架3105.4米。
華鎣山
華鎣山發脈於大巴山南麓,是川東平行褶皺嶺谷和川中丘陵的界山,呈東北至西南走向,跨達州、廣安、重慶和內江、自貢、瀘州、宜賓等市,全長325公里。因「雪積巔頂,遠望如瓊瑤撒地,晶玉鋪山」,故名華鎣山。華鎣山從渠縣南部進入廣安區東北,南至鄰水縣與華鎣市交界的寶鼎延伸入重慶市渝北區、合川區境內。華鎣山在廣安市境內長約70公里,一般寬6公里,最寬處9公里。從鄰水廟梁子至寶鼎,是整個華鎣山最高峻的部分,高登山海拔1704米,也是四川盆地的最高峰。華鎣山有豐富的礦藏,茂密的森林,種類繁多的動物,極具旅遊開發價值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1993年,華鎣山被列為省級風景區。
銅鑼山
銅鑼山
銅鑼山是川東平行褶皺嶺谷區的第二條山脈。北起達縣雷音鋪山北端,呈東北至西南走向,跨達州、大竹縣、鄰水縣和重慶市長壽縣、渝北區、南岸區、巴南區、綦江縣等縣區,止於綦江北岸天台山。全長260公里,寬5公里一10公里,一般海拔600米~1000米,最高峰萬峰山在鄰水縣龍安鎮境內,海拔1054米。因長江橫切重慶市以東的山嶺,形成銅鑼峽,峽中江水擊石,有如銅鑼之聲,故名銅鑼山。銅鑼山由大竹縣大安槽進入鄰水縣境內,經新鎮、太和、冷家、長安、梁板、九峰、幺峰、幺灘等鄉鎮,長約65公里,其中萬峰山至顯應山一段,山勢險峻,溝谷幽深,是銅鑼山地勢最高的地段。背斜軸部遭長期溶蝕,呈「一山二嶺一槽」形態。槽內殘丘、溶蝕窪地、落水洞星羅棋布,具有典型的岩溶景觀。大坪、貴人槽、梁板、昌家槽等谷地,地勢平坦開闊,人煙密集,良田連片,物產富饒。槽谷兩側,溶洞遍布,尤以九峰至幺峰御臨河小三峽一帶最多。溶洞多達30餘個,其中九龍洞、月亮洞、藍家洞、何家洞、獅子洞、仙女洞景色最佳。
明月山
明月山為川東平行褶皺嶺谷區的第三條山脈,北起開江縣,呈東北至西南走向,跨達州、梁平、大竹、鄰水、墊江、長壽、渝北區等縣區,止於巴南區永興場。全長232公里,寬4公里~6公里,一般海拔700米~1000米。因長江橫切渝北區與巴南區之間的山嶺,形成峽谷。峽岸峭壁上「有圓孔如滿月狀」,故稱明月峽,山以峽為名。
編輯本段達州水文
達州市河流主要屬長江支流的嘉陵江水系,發源於大巴山,由北而南呈樹枝狀分布。前河、中河、後河匯成州河後與巴河在渠縣三匯鎮匯合成渠江,向南流300公里入長江。境內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3條,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幹流有15條。共有通航河流9條,分別是渠江、洲河、巴河、前河、後河、中河、鐵溪河、清溪河、林崗溪,基本形成以渠江、洲河、巴河這主幹流的水路運輸網路,流域覆蓋全市四個縣(市)。各河流可通航里程不等,運載量在100噸以下。
渠江

渠江屬嘉陵江水系。嘉陵江支流眾多,最大的兩條是涪江和渠江。渠江發源於大巴山,又稱潛水,流經巴中、達州,至渠縣三匯鎮始稱渠江,全長720公里;涪江發源於岷山雪寶頂,流經綿陽、德陽、遂寧、廣安等川中丘陵地區,全長700公里;兩江均於合川與嘉陵江匯合。渠江,從渠縣的三匯鎮起,在渠縣境內自北而南,流經三匯區、土溪區、臨巴區、城郊區、渠江鎮、鮮渡區、琅琊區等8個區、鎮,21個鄉,其間先後有涌興河、桂溪河、流江河、中灘河等支流注入。從渠縣最南端的琅琊鄉瓦窖灘出境,進入廣安縣的蕭溪鄉勤勞村,由北東向南西斜貫廣安縣境中部,流經恆升區、石筍區、觀閣區、代市區、觀塘區、協興區、廣福區和華瑩市,從廣福區的化龍鄉老君村,進入岳池縣中和區、羅渡區。其問有源於華瑩山脈的臨溪河、羅渡河、新民河、匯入渠江幹流,在岳池賽龍鄉順梁寨村的單溪口出境,進入合川區東北部,流經渭溪、龍市、小沔、官渡、雲門5個鎮的香爐、碼頭、蚊龍、古城、孫家、渭溪、雙槐、淶灘、小沔、白沙、大沔、方碑、安全、官渡、喻家、蒲家、渠嘉、灘子18個鄉,在合川縣城北7.5公里處的渠河咀,注入嘉陵江。
通川橋
漢渝公路為接送蘇聯援助抗日物資至重慶的一條最近的路線,當時有「川陝東路」之稱。它比川陝中路縮短90餘公里,比川陝西路縮短270餘公里。因此,武漢國民政府於1938年2月下令興修。 丁貢南於當年8月到漢渝公路,先後任第二測量隊隊長及第二工務總段段長,負責達縣北段的測設與施工。1940年6月,因蘇聯援華物資減少,漢(中)宣(漢)段奉令停工,將原來的漢宣、宣渝兩個工程處改組為漢渝公路工程處,丁貢南任主任工程司,負責萬沅至重慶,全長共417公里公路的測設施工。其中達縣以北地區,地形復雜,工程艱巨,選線十分困難。但漢渝路的機構、人員及經費等條件較優,技術標准要求較嚴,從而加重了勘測選線的艱巨性。在他和廣大技術人員的共同努力下,使漢渝公路成為當時線形標准較好的一條公路,受到好評。 通川橋橋涵工程較多,大多採用石拱及鋼筋混凝土永久式結構。為此,當時確定跨徑10米以上的橋梁和渡口,另設橋渡工程處負責。但其中於1941年初建成的通川大橋是由丁貢南在任第二測量隊隊長時負責勘定的橋位。該橋位於達縣縣城附近,跨越州河。州河由前河、中河、後河匯合而成。洪水季節,山洪爆發,水流湍急。他經過反復勘測選定了當時的橋位,水流順直,基礎較好。該橋後經橋渡工程處設計為11孔跨徑20米的鋼筋混凝土懸臂梁橋,連同引橋,全橋共長300.94米,設計載重為15噸。系當時跨徑最大的懸臂結構的永久式公路大橋。
編輯本段達州氣候
達州市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類型。由於地形復雜,區域性氣候差異大。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河谷地區氣候溫和,冬暖、春早、夏熱、秋涼,四季分明,無霜期長;海拔800至1000米的低、中山氣候溫涼、陰濕,回春遲,夏日酷熱,秋涼早,冬寒長;海拔1000米以上的中山區,光熱資源不足,寒冷期較長,春寒和秋霜十分突出。 全市熱量資源豐富,雨熱同期,全年平均氣溫14.7度-17.6度之間,無霜期300天左右。全市雨量充沛,年平均雨量在1076至1270毫米之間。春季多寒潮低溫天氣,夏季多伏旱和洪澇、大風、冰雹,秋季多連綿陰雨。
編輯本段自然資源
鳳凰山鳳凰樓
土地資源2000年全市土地面積為166平方公里 (2001-2003年無變化)。耕地面積為90.80萬公頃。2001年略有減少,為29.08萬公頃。人均耕地2000年為人均0.055公頃,2001年為0.054公頃。平壩、丘陵土地肥沃,有機物含量豐富,主要分布在開江縣、達縣、通川區、大竹縣、渠縣等地。境內潛在土地資源十分豐富。低產田土、低產園地、低產林地、低產水面土地有57.6萬公頃,佔全市耕地、林地、園地、養殖水面之和的47.67%。以大竹縣、達縣、宣漢縣萬源市較多。待開發土地資源為27.03萬公頃,占轄區面積的16.31%。以萬源市、宣漢縣、達縣較多。
編輯本段礦產資源
全市已發現礦物38種,產地250餘處。其中探明儲量的28種,產地146處;可開發 利用的28種,已開發利用的21種。 知名產業: 天然氣;鐵礦;石煤;薴麻
一、能源礦
石煤 已探明儲量7.63億噸,其中保有儲量5.80億噸,表外儲量1.22億噸,煉焦用煤6.39億噸。主要分布在達縣(含通川區)、大竹縣、宣漢縣、渠縣及開江縣、萬源市境內。 天然氣
天然氣資源富集。達州天然氣遠景儲量達3.8萬億立方米,已探明天然氣儲量6600億立方米,是全國繼新疆塔里木、內蒙古鄂爾多斯氣田之後最具開發潛力的大氣田。中石化在宣漢普光發現迄今為止國內探明規模最大、豐度最高的特大型海相整裝氣田,探明天然氣儲量高達3561億立方米,到2009年預計探明儲量將達到7700億立方米;中石油萬源羅文鐵山坡氣田單井日產無阻流量高達1550萬立方米,創全國陸地單井日產量之最。中石油、中石化已把達州作為「十一五」期間天然氣勘探、開採的主戰場,到2010年,將建設普光、羅家寨、鐵山坡、渡口河和石河等5個天然氣凈化廠,達到天然氣處理能力7400萬立方米/日,年新增商品天然氣量200億立方米,年產硫磺450萬噸。
二、金屬礦
鐵礦 保有儲量3743萬噸,預測儲量1400萬噸,主要分布在萬源市紅旗、長石、城區、關壩、水田、沙灘等地。達縣新興,宣漢縣新華、樊噲、漆碑、天生、上峽等地也有分布。 錳礦 萬源市大竹河田壩一仙鵝一帶,發現一處錳礦。礦床延伸30餘公里僅在北段8公里地區內探明菱錳礦表外D級儲量113.5萬噸。礦石中錳最高含量36.27%,最低 11.1%。 釩礦 主要分布在萬源市大竹河蒲家壩、隔檔溪地區,D級保有儲量,五氧化二釩42.88萬噸,礦石5918萬噸。 鋁土礦 分布於萬源市花尊山一帶,長18公里,厚度0.43至3.2米。探明儲量84萬噸,平均品位35%-51%。
三、非金屬礦
石灰岩 萬源市、渠縣、通川區境內局部地區探明保有儲量5億噸。大竹縣、宣漢縣、達縣都有出露。全市地質儲量20億噸左右。 石膏 已探明儲量2.3億噸,主要分布在渠縣、萬源市、達縣等縣的一些地區。 岩鹽礦 達縣鐵山背斜北端含鹽塊區,面積12平方公里,遠景儲量2億噸以上;宣漢縣西北含鹽塊區,面積14平方公里,遠景儲量4億噸以上;通川區羅江、宣漢縣王家含鹽塊區,面積12平方公里,遠景儲量0.9億噸以上。 富鉀鹵水 已探明儲量1.3億立方,主要分布在宣漢縣境內。 白雲岩 遠景儲量2272萬噸,硅石遠景儲量5億噸,鉀鹽礦遠景儲量1000萬噸,鋇礦遠景儲量20萬噸以上,鑄石遠景儲量5億噸以上,大理石遠景儲量2000萬立方以上。其他非金屬礦產耐火粘土地質儲量500萬噸,磷礦保有儲量631萬噸,硫鐵礦200萬噸,膨潤土 (俗稱白泥巴)保有儲量11.76萬噸,頁岩、粘土礦695萬噸。
編輯本段水能資源
年平均降水量為207億立方米,年徑流總量為105.7億立方米,過境水量145.685億立方米。溪河分布廣,水資源發電潛力很大,水力蘊藏可開發量為44萬千瓦。2000年發電量為20.07億千瓦時,供電量為25.27億千瓦時。2001年發電量為20.30億千瓦時,比2000年增加5.1%;供電量為29.26億千瓦時,比2000年增加15.8%。
編輯本段中草葯資源
全市普查鑒定的2158種植物中,可供葯用的有1652種,現已收入標準的有500多種。大宗品種有30多個,暢銷國內外市場。達縣出產的白芷、紅花、百合、烏梅;宣漢出產的黃連、黨參、大力子、厚朴;開江縣出產的香附子、山植;萬源市出產的陳皮、黨參、柴胡、杜仲、天麻。渠縣出產的白芷、川芎等均為大宗產品。其中天麻、杜仲、黃柏、厚朴、首烏等頗負盛名。
編輯本段動植物資源
全市共有脊椎動物400餘種,其中獸類60多種,鳥類230多種,爬行類14種,兩棲類10多種,魚類85種。有國家、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52種。屬國家二級保護的獸類14種,鳥類20種,兩棲類1種 (大鯢,俗稱娃娃魚);屬省重點保護的獸類3種,鳥類12種,爬行類2種;屬四川省林業廳公布的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野生動物250種。 全區有野生植物5000餘種,分屬201科、1269屬,具有種類多、分布廣、數量大、南北植物兼備等特點。除稀珍保護植物31種,佔全國列為保護類的8.8%左右外,還有葯用價值植物、油脂植物、芳香植物、澱粉植物、纖維植物、單寧植物、菌藻類植物和花卉等。
編輯本段旅遊資源
達州市的名山大川、河湖風光、花草樹木、飛禽走獸等,自然景色絢麗多姿,被明代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贊為「西南奇勝」。達州市歷史悠久,廟宇古塔,石刻雕塑遍布全境;歷代能工巧匠、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文物古跡。革命文物亦為豐富。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達州市是全國第二大蘇區川陝革命根據地的組成部分。無產階級革命家劉伯承、徐向前、李先念、王維舟和李家俊都曾在這塊土地上戰斗過和生活過,留下諸多文物可供後人瞻仰。在已公布的全國和全省重要文物保護單位中,達州市有15處。主要名勝古跡有:通川區的龍爪塔、夏雲亭;達縣的真佛山、鐵山森林公園;開江縣的金山寺;萬源市的花萼山、觀音峽、八台山以及萬源保衛戰陳列館;宣漢縣的百里峽、王維舟紀念館和紅四方面軍第33軍紀念碑;渠縣的漢闕、漢代宕渠城遺址、文廟、三匯文峰塔;大竹縣的竹海公園等。
編輯本段森林資源
全市主要喬木和灌木有73科192屬357種。現有林業用地622087公頃,占幅員面積的37.5%。其中有喬木林地403048公頃,灌木林地72768公頃,疏林地48207公頃,未成林造林地35013公頃,跡地50203公頃。森林覆蓋率為32.21%。達州市有經濟林木面積42092公頃,占林業用地的6.77%。主要有:木本油料的油桐、油檄攬、油茶、核桃等;木本食物的板栗、柿;木本葯材的杜仲、黃柏、厚朴、銀杏等;水果類的柑桔、蘋果、梨、桃等。林化、林副類的生漆、銀耳、木耳等;還有桑、茶等。特別是油桐、生漆等產量和質量在全國和全省頗有名氣。
編輯本段草資源
全市草場植物約有100科475種,其中可供牲畜採食的植物約432種。在飼用植物中,禾本科約73種,菊科45種,豆科44種,莎草科18種,雜類295種,可供引種馴化栽培的15種。全市天然草場面積389840公頃,占幅員面積的23.5%。全市成片草場面積111處,面積為90666.67公頃,占草場總面積的23.26%,其中面積666公頃(萬畝草場)以上32處,面積共52000公頃,主要分布在萬源市、宣漢縣、達縣。全市草場資源的年產草量6438554噸,其中可利用量396679.6噸,利用率61.61%。
編輯本段地名由來
達州歷史悠久,人傑地靈。達州上古屬巴地,自東漢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設縣治所,歷為州、郡、府、專署、地區所在地,隋、唐稱通州,宋、元、明、清為達州,1999年撤銷達川地區,成立地級達州市。 清設達縣。因此地聯絡金房,翼帶漢沔,西出渠閬,東下夔巫,地居四達之路,故名。
編輯本段建置沿革
達州上古時屬巴地,夏屬梁州,殷商屬雍州,春秋戰國屬巴國,秦和西漢屆宕渠縣。東漢和帝時在今達縣城置宣漢縣,劉宋永初年間(420~422),升宣漢縣為巴渠郡,轄宣漢,始興,巴渠,東關,新安,下蒲,晉興七縣。梁大同二年(536),廢巴渠郡置萬州,轄開巴郡,新安郡,萬榮郡等七郡。西魏廢帝二年(553)改萬州為通州。隋大業三年(607)通州改為通川郡。唐武德元年(618)復名通州。 武德三年,於通川縣城置通州總管府,轄通,萬等八州。武德七年,改總管府為都督府。貞觀五年(631),廢都督府。天寶元年(712)。改通州為通川郡。乾元元年(758)復名通州。宋乾德三年(965),通州改名達州。明洪武九年(1376),降州為縣。正德九年(1514)復升為府級州,轄東鄉,太平二縣。清嘉慶七年(1802),改達州為綏定府。 民國2年(1913)撤綏定府.民國24年,川政統一,置四川省第十五行政督察區。 1950年改行政督察區為川北行署區達縣專區,1952年改為四川省達縣專區,1968年改為四川省達縣地區,1993年更名為達川地區。2000年又撤除地建市,改為達州市。達州城歷為郡,州,府,專區,地區治所。 1950年設達縣專區,屬川北行署區。達縣專署駐達縣,轄達縣、宣漢、開江、平昌(原平昌設治局改設,駐江口)、巴中、南江、通江、萬源等8縣。 1952年達縣專區屬四川省領導。 1953年原大竹專區所屬大竹、渠縣、鄰水3縣劃入達縣專區。轄11縣。 1970年達縣專區改稱達縣地區,地區駐達縣。轄達縣、萬源、宣漢、開江、鄰水、大竹、渠縣、南江、巴中、平昌、通江等11縣。 1976年由達縣析置達縣市,屬達縣地區領導。達縣地區駐達縣市。轄1市、11縣。 1979年由萬源縣析置白沙工農區(相當於縣級),工農區政府駐白沙公社。達縣地區轄1市、11縣、1工農區。 〔大竹專區〕 1950年設大竹專區,屬川東行署區。大竹專署駐大竹縣,轄大竹、梁山、墊江、鄰水、廣安、渠縣等6縣。 1952年大竹專區屬四川省領導。梁山縣改名為梁平縣。 1953年撤銷大竹專區,將大竹、渠縣、鄰水3縣劃歸達縣專區;墊江縣劃歸涪陵專區;廣安縣劃歸南充專區;梁平縣劃歸萬縣專區。(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沿革》(1949-1979)史為樂編) 國務院1993年7月5日批准(國函[1993]98號):將達縣地區、達縣市更名為達川地區、達川市;將巴中市、通江縣、南江縣、平昌縣劃給新設立的巴中地區管轄。 國務院1999年6月20日批准(國函[1999]51號):(1)撤銷達川地區和縣級達川市,設立地級達州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通川區荷葉街。(2)達州市新設通川區,以原達川市的行政區域為通川區的行政區域,將達縣的雙龍鄉劃歸通川區管轄。區人民政府駐西外鎮。(3)達州市轄原達川地區的達縣、宣漢縣、開江縣、渠縣、大竹縣和新設立的通川區。原達川地區的萬源市由四川省直轄。
編輯本段達州民俗
中國 達州元九登高節
達州元九登高節這一傳統已沿襲千年,每年正月初九,數十萬人傾城出遊,這一壯觀景象在全國也屬罕見。相傳公元815年,元稹(779年-831年,唐代詩人,世稱元九)貶謫通州(今達州)任司馬,初到任時,通州:「人稀地僻、蛇蟲當道」,元稹勵精圖治,清正廉潔,政績斐然,為當地百姓幹了不少好事。公元818年元稹調任河南,民眾便於正月初九元稹離任當天,全城父老登上城南翠屏山和城北鳳凰山,萬民送別,依依不捨。達州從此留下了「元九」登高的傳統習俗。每年元月初九這一天,達城萬人空巷,男女老幼競往城外登山,登高遠望,紀念這位好官,而且風雨無阻,不達山頂絕不罷休,一直延續今日。人們藉此登高眺遠,祭天祈福,期待一掃去歲頹勢,迎來新年萬事暢達。當代達州籍著名詩人樑上泉有這樣的詩句:達州原是古通州,山自青青水自流;元九登高懷元九,詩魂常伴鳳凰游。 「元九」登高節已在國家工商行政總局商標局注冊,成為達州的城市文化節日品牌。

⑽ 四川達州挨著哪些城市啊!

四川達州挨著5個城市,自東向西分別為:重慶、安康、巴中、南充、廣安。

達州地處川渝鄂陝四省市結合部和長江上游成渝經濟帶,是四川對外開放的「東大門」和四川重點建設的百萬人口區域中心城市,達州市幅員面積16591平方公里。

達州自東漢建縣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歷為該地區州、郡、府、縣所在地。轄2個市轄區(通川區、達川區)、4個縣(宣漢縣、開江縣、大竹縣、渠縣)、代管1個縣級市(萬源市),另附加一個經濟開發區。

(10)川東明珠房價多少擴展閱讀:

達州歷史著名人物

1、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唐朝大臣、詩人、文學家。字微之,別字威明,河南洛陽人。北魏宗室鮮卑拓跋部後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九世孫,比部郎中元寬之子,母為滎陽鄭氏。聰明過人,少有才名。

貞元九年(793年),明經及第,授左拾遺,進入河中幕府,擢校書郎,遷監察御史。一度拜相,在李逢吉的策劃下,出任同州刺史,入為尚書右丞。太和四年,出任武昌軍節度使。太和五年(831年),去世,時年五十三,追贈尚書右僕射。

2、唐甄

唐甄(1630—1704),初名大陶,字鑄萬,號圃亭。四川省達縣(今四川省達州市通川區蒲家鎮)人,帝師唐瑜的第十一代孫,中國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和政論家。

唐甄與遂寧呂潛、新都費密,合稱「清初蜀中三傑」,與王夫之、黃宗羲、顧炎武並稱明末清初「四大著名啟蒙思想家」,被中宣部、國家教委列為對中國歷史有重大影響的「傑出思想家」。

3、成武帝李雄

成武帝李雄(274年―334年),十六國時期成漢開國皇帝,304年―334年在位。李特在四川起兵時,李雄被封為前將軍。303年李特喪身沙場,秦文王李流收拾殘兵敗將,接管其部,自稱大將軍、大都督、益州牧。李雄帶兵打敗晉建平太守孫阜,大獲全勝,聲勢復振。

李流病死後,將軍權交給侄子李雄。李雄自稱大都督、大將軍、益州牧。不久,攻克成都。304年稱成都王,建元建興,306年稱帝,國號「大成」,史稱成漢,改元晏平。

314年漢中的楊虎和梁州的張咸也先後投奔了李雄,成國疆土達到最大。334年李雄頭頂生瘡而死,享年61歲,謚號武皇帝,廟號太宗,葬於安都陵。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2167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635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933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2000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761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2085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2224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865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869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