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房價信息 » 雷州納海酒店附近房價多少

雷州納海酒店附近房價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5-01 19:31:57

⑴ 哪個海上的島最多

中國
中國有500m2以上的海島(暫缺港澳台)6500個以上,總面積6600多km2,其中有常住居民的455個,人口470多萬。浙江省沿海的島嶼最多,約佔全國島嶼
總數的三分之一

世界
四大洋中最大.最深.島嶼最多的洋是( ),它位於( )洲.( )洲.( )洲.( )洲之間?

太平洋南北長約15 900千米,東西最大寬度約19 900千米,面積17 968萬平方千米。佔世界海洋總面積的49.8%,佔地球總面積的35%。是四大洋中面積最大的。 太平洋平均深度為4 028米,最大深度為馬里亞納海溝,深達11 034米,是目前已知世界海洋的最深點。是四大洋中最深的。 太平洋約有島嶼一萬個,總面積440多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島嶼總面積的45%。是四大洋中島嶼最多的。

資料
http://ke..com/view/1039169.html?wtp=tt
台灣島是我國第一大島,面積三萬五千七百多平方公里,較比利時的領
土略微大一些.其次是海南島,面積三萬二千多平方公里.長江口的崇明島,
面積一千零八十三平方公里,是我國第三大島.散布在南海上的島,礁,沙,
灘,總稱為南海諸島,按照它們分布的位置,大體上分成四組群島,即東沙
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另外還有黃岩島.
我國沿海島嶼的分布很不均勻.浙江省沿海的島嶼最多,約佔全國島嶼
總數的三分之一,杭州灣附近的舟山群島,是我國最大的群島.杭州灣以北
沿海的島嶼比較少,其中比較重要的是黃海北部的長山群島和渤海海峽的廟
島群島.福建省和廣東省沿海地區的島嶼也不少,但是面積一般比較小,其
中百分之九十在一平方公里以下;超過十平方公里的,只有九十多個,超過
一百平方公里的只有十六個.
我國大多數沿海島嶼的面積雖然較小,但是無論在海防上或經濟上,都
具有重要的意義.這些島嶼既是海洋捕撈,近海養殖和開發海洋資源的基地,
又象哨兵一樣,守護著祖國的海防.
除了島嶼以外,我國沿海地區還有不少一面連著陸地,三面被水環繞的
半島,最著名的有遼東半島,山東半島和海南島北面的雷州半島.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41221521.html?fr=qrl3

世界

在四大洋中最大 最深 島嶼最多的是哪個洋?

一,太平洋 面積: 南北長約15 900千米,東西最大寬度約19 900千米,面積17 968萬平方千米。佔世界海洋總面積的49.8%,佔地球總面積的35%。太平洋是地球上四大洋中最大、最深和島嶼、珊瑚礁最多的海洋。 島嶼 太平洋約有島嶼一萬個,總面積440多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島嶼總面積的45%。大陸島主要分布在西部,如日本群島、加里曼丹島、新幾內亞島等;中部有很多星散般的海洋島嶼(火山島、珊瑚島)。 海底地形 可分為中部深水區域、邊緣淺水區域和大陸架三大部分。大致2 000米以下的深海盆地約占總面積的87%,200-2 000米之間的邊緣部分約佔7.4%,200米以內的大陸架約佔5.6%。北半部有巨大海盆,西部有多條島孤,島弧外側有深海溝。北部和西部邊緣海有寬闊的大陸架,中部深水域水深多超過5 000米。夏威夷群島和萊恩群島將中部深水區分隔成東北太平洋海盆、西南太平洋海盆、西北太平洋海盆和中太平洋海盆。海底有大量的火山錐。邊緣淺水域水深多在5 000米以上,海盆面積較小。 二,大西洋 面積: 面積9 336.3萬平方千米,約占海洋面積的25.4%,約為太平洋面積的一半,為世界第二大洋。 重要的島嶼和群島: 大不列顛島、愛爾蘭島、冰島、紐芬蘭島、古巴島、伊斯帕尼奧拉島及加勒比海和地中海中的許多群島,格陵蘭島也有一小部分位於大西洋。 三,印度洋 面積:7 491.7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海洋總面積的21.1%,為世界第三大洋。 島嶼: 印度洋有很多島嶼,其中大部分是大陸島,如馬達加斯加島和非洲東岸邊緣許多小島以及索科特拉島、斯里蘭卡島、安達曼群島、尼科巴群島、明打威群島等。另有很多火山島如留尼汪島、葛摩群島、阿姆斯特丹島、克羅澤群島、凱爾蓋朗群島等。此外在中印度洋海嶺北部上的拉克沙群島、馬爾地夫群島、查戈斯群島,以及爪哇西南的聖誕島、科科斯群島都是珊瑚島。 四,北冰洋 面積: 1 310萬平方千米,約相當於太平洋面積的1/14。約佔世界海洋總面積4.1%,是地球上四大洋中最小最淺的洋。 島嶼:加拿大的北部 冰島、格陵蘭(丹)

⑵ 被五大洋圍繞的大洲是哪一個

沒有被五大洋圍繞的大洲。最多是南極洲被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三洋圍繞。

周圍被五大洲環繞的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

太平洋西南以塔斯馬尼亞島東南角至南極大陸的經線與印度洋分界(東經147度),東南以通過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的經線與大西洋分界(西經68度),北經白令海峽與北冰洋連接,東經巴拿馬運河和麥哲倫海峽、德雷克海峽溝通大西洋,西經馬六甲海峽和巽他海峽通印度洋,總輪廓近似圓形。

太平洋北到白令海峽,北緯65度44分,南到南極洲,南緯85度33分,跨緯度151度。東到西經78度08分,西到東經99度10分,跨177個經度。南北長約15900千米,東西最大寬度約19900千米。從南美洲的哥倫比亞海岸至亞洲的馬來半島,東西最長21300公里。包括屬海的體積為71441萬立方千米,不包括屬海的體積69618.9萬立方千米。包括屬海的平均深度為3939.5米,不包括屬海的平均深度為4187.8米,已知最大深度11033米,位於馬里亞納海溝內。北部以寬僅102公里的白令海峽為界,東南部經南美洲的火地島和南極洲葛蘭姆地(Graham Land)之間的德雷克(Drake)海峽與大西洋溝通;西南部與印度洋的分界線為:從蘇門答臘島經爪哇島至帝汶島,再經帝汶海至澳大利亞的倫敦德里(Londonderry)角,再從澳大利亞南部經巴斯海峽,由塔斯馬尼亞島直抵南極大陸。

島嶼

太平洋島嶼眾多,主要分布於西部和中部海域,按性質分為大陸島和海洋島兩大類。大陸島一般在地質構造上與大陸有聯系,如日本群島、台灣島、菲律賓群島、印度尼西亞群島以及世界第二大島新幾內亞島等。海洋島分為火山島和珊瑚島。太平洋中部偏西廣大海域,自西向東有三大群島︰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和玻里尼西亞。其中美拉尼西亞群島多為大陸島,波利尼西亞群島的夏威夷群島是著名的火山群島,密克羅尼西亞群島幾乎都是珊瑚島。

國家和地區

太平洋地區有30多個獨立國家。西岸有俄羅斯、中國、韓國、朝鮮、越南、柬埔寨、寮國、日本等;東岸有智利、秘魯、墨西哥、美國、加拿大等;南邊還有澳大利亞、紐西蘭、西薩摩亞、諾魯、湯加、斐濟等,此外,還有十幾個分屬美、英、法等國的殖民地。

賦名

以「太平洋」命名的企業不在少數,例如:太平洋人力集團,以太平洋命名,寓意在人力資源管理和服務的過程中給客戶帶來穩定、安全、太平;太平洋又寓意著人力資源行業是一個藍海市場,像太平洋一樣浩瀚,海納百川,諸流入海;在中國的奇門遁甲和五行中,太平洋代表「水」,水代表財富,寓意公司的事業可以輕易獲得成功。比較知名的以太平洋命名的公司還有「太平洋保險」等。

1513年,瓦斯科·努涅斯·巴爾波發現太平洋。太平洋一詞最早出現於16世紀20年代,它是由大航海家麥哲倫及其船隊首先叫開的。1519年9月20日,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270名水手組成的探險隊從西班牙的塞維爾啟航,西渡大西洋,他們要找到一條通往印度和中國的新航路。12月13日船隊到達巴西的里約熱內盧灣稍作休整後,便向南進發,1520年3月到達聖朱利安港。此後,船隊發生了內訌。費盡九牛二虎之力,麥哲倫鎮壓了西班牙船隊發起的叛亂,船隊繼續南下。他們頂著驚濤駭浪,吃盡了苦頭,到達了南美洲的南端,進入了一個海峽。這個後來以麥哲倫命名的海峽更為險惡,到處是狂風巨浪和險礁暗灘。又經過38天的艱苦奮戰,船隊終於到達了麥哲倫海峽的西端,然而此時船隊僅剩下三條船了,隊員也損失了一半。

又經過3個月的艱苦航行,船隊從南美越過關島,來到菲律賓群島。這段航程再也沒有遇到一次風浪,海面十分平靜,原來船隊已經進入赤道無風帶。飽受了先前滔天巨浪之苦的船員高興地說:「這真是一個太平洋啊!」從此,人們把美洲、亞洲、大洋洲之間的這片大洋稱為「太平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和最深的洋,原面積1億8130萬平方公里,在南極洋成立後,面積調整為1億5,555萬7千平方公里。從赤道南北分為北太平洋和南太平洋。它從美洲西岸一直延伸到亞洲和澳洲的東岸,它同時是島嶼、海灣、海溝和火山地震分布最多的海洋。

世界上的海洋分為五部分,分別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極洋、北冰洋。現在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洋。不過美洲大陸和亞洲大陸正在以每年 1-2厘米的速度靠近。所以太平洋正在變小,相應大西洋正在變大。

火山與地震

全球約85%的活火山和約80%的地震集中在太平洋地區。太平洋東岸的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和太平洋西緣的花彩狀群島是世界上火山活動最劇烈的地帶,活火山多達370多座,有「太平洋火圈」之稱,地震頻繁。

洋流與潮汐

太平洋洋流大致以北緯5-10°為界,分成南北兩大環流:北部環流順時針方向運行,由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亞寒流組成;南部環流反時針方向運行,由南赤道暖流、東澳大利亞暖流、西風漂流、秘魯寒流組成。兩大環流之間為赤道逆流,由西向東運行,流速每小時2千米。

潮汐多為不規則半日潮,潮差一般為2-5米。


大西洋(Atlantic Ocean),是世界第二大洋,佔地球表面積的近20%,原面積8,221.7萬Km²,在南冰洋成立後,面積調整為7,676.2萬Km²,平均深度3627米,最深處波多黎各海溝深達8605米。從赤道南北分為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北面連接北冰洋,南面則以南緯66度與南冰洋接連,東面為歐洲和非洲,而西面為美洲。大西洋的中文名稱,最早來自於萬曆十一年(1583年)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的《山海輿地全圖》。

「大西洋」並非譯名,而是漢語固有名詞。中國自明代起,在表述地理位置時,常習慣以雷州半島至加里曼丹作為界線,此線以東為東洋,此線以西為西洋。所以中國人常稱日本人為東洋人,稱歐洲人為西洋人。明神宗時,利馬竇來華拜見中國皇帝,他用中國方式說,他是「小西洋(當時中國對印度洋的稱呼)」以西的「大西洋」人。可見那時中國人已稱Atlantic Ocean為「大西洋」了,此名沿襲至今。

大西洋古名阿特拉斯海,名稱起源於希臘神話中擎天巨神阿特拉斯(Atlas)。拉丁語稱大西洋為Mare Atlanticum,希臘語的拉丁化形式為Atlantis。原指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至加那利群島之間的海域,以後泛指整個海域,在有些拉丁語的文獻中,大西洋也稱為Oceanus Occidentalis,意即西方大洋。

簡要情況

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位於歐洲、非洲與北美、南美之間,北接北冰洋,南接南冰洋,西南以通過合恩角(Cape Horn)的經線(67°W)與太平洋為界,東南以通過厄加勒斯角(Cape Agulhas)的經線(東經20°E)與印度洋為界。包括屬海的面積為9431.4萬Km²,不包括屬海的面積為8655.7萬Km²。包括屬海的容積為33271萬Km³,不包括屬海的體積為32336.9萬Km³。包括屬海的平均深度為3575.4米,不及太平洋和印度洋,不包括屬海的平均深度為3735.9米,已知最大深度為9218米。

⑶ 請問大理州洱源縣客運站附近的酒店、賓館房價是多少

特價酒店網城市大理
¥380起 大理桃溪谷 五星級酒店 滿意度:100% 地址:大理 大理古城三文筆茶廠 酒店位置
¥440起 大理漫灣大酒店 五星級酒店 滿意度:100% 10條酒店點評 地址:下關 大理市漾濞路176號 酒店位置
¥460起 大理風花雪月大酒店 五星級酒店 滿意度:100% 46條酒店點評 地址:大理 大理市古城玉洱路 酒店位置
¥480起 大理粉四酒店 五星級酒店 滿意度:100% 地址:大理 大理雙廊鎮康海村 酒店位置
¥480起 大理中和坊酒店 五星級酒店 滿意度:100% 10條酒店點評 地址:大理 大理市古城三月街 酒店位置
¥500起 大理亞星大飯店 五星級酒店 滿意度:100% 地址:大理 大理市古城旅遊度假區
¥120起 大理金匯假日酒店 四星級酒店 地址:下關 大理市下關經濟開發區巍山路267號(東客運站正對面)

⑷ 中國地理的學習方法(高中文科)

小議「地理學習方法」

作者:張廷芳 文章來源:山東省鄒平縣月河中學256200 點擊數:2639 更新時間:2006-3-3

1、字頭記憶法 :即從同類地理知識中分別提取字頭,編成簡短話語進行記憶,這種字頭法,簡化知識,利於增強記憶。
例1、有關長江的長度、流域面積、流經省市名稱以及長江上中下游的分段等系列知識,地名數據多,硬記有困難,可用字頭法編成順口溜:
兩湖兩江兩海安,川西雲流六千三;
流域超過百八萬,宜昌湖口各拉段。
第一句及第二句的「川西雲」是字頭,指明長江流經的十省市名稱,「六千三」(百公里)是長江全長,「百八(十)萬」(平方公里)是長江流域面積,第四句「宜昌」和「湖口」是長江上中下游的分段點,「各拉段」與「各拉丹」音近似,很容易聯想到長江的發源地「各拉丹冬」。

例2、記憶世界煤炭儲量豐富的七個國家,可以這樣記憶:俄巴中澳印加美。中亞五國,哈吉塔土烏。
2、綜合法 :認識地理特點的過程,絕大多數情況下,要在分析要素特徵和各部分聯系的基礎上加以綜合。下面結合北美簡易圖像,說明如何分析它的氣候特徵。並介紹綜合法的一般步驟。
圖中哪種氣候分布的面積最廣 (1)指出北美的位置及范圍,即搞清楚在哪裡的問題。
(2)根據事物的組成分解成部分。如分析氣候成因,就要從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洋流、氣壓及風帶等方面去分析。
(3)分析各因素的特點,看它們在構成地理事物中起了什麼作用。由上圖可知,緯度、西風和地形的特點都對北美氣候產生了影響。
(4)分析各部分之間的聯系。上述因素中,緯度位置決定了北美主體在北溫帶,並處在西風控制范圍,南北縱列的高大地形阻礙了太平洋濕潤氣流的進入。這反映了北美緯度、西風同地形之間的緊密聯系。
3、用地圖學地理法 :大家都知道,學地理時,首先要掌握的就是事物的地理位置。因為只有掌握了事物的地理位置,事物的許多地理屬性、特徵、特點以及與其他地理事物間的內在聯系、內涵規律等才容易一下子揭示出來。舉個例子來說,比如,我們知道了某個城市的位置是在北緯35度某大陸西岸。這樣,我們就容易一下子推斷出:它是地中海式氣候。冬季多雨,夏季反而少雨。沒有長久的冰凍,生長著耐旱的,樹皮很厚的常綠灌木。春季景色最美,宜於游覽等等。
上述是僅就掌握事物的地理位置,談談地圖運用的效能。地圖對學好地理的作用當然不局限於此。有人曾說:離開地圖,便不是地理課。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 首先,要利用好教師在課堂上展示的掛圖。教師指圖講課時,學生一定要注意看圖,不要自己看書,或是做別的事情。教師指圖講課,事先是經過充分備課的。他會把圖中的知識直接指給學生,避免學生費時間走彎路地自己去查找。
運用好地圖的另一個做法是要把《中國地圖冊》、《世界地圖冊》和教科書中的插圖,作為自己學習上得心應手的輔助工具。「兩圖」無論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是與教材緊密配合的。而且色調鮮艷悅目,內容生動活潑。如《中國地圖冊》中《地球》一圖,只要看一眼,便會得出地表一片汪洋的結論,而且會掌握大陸分布的基本形勢。《地球五帶》一圖,作者更是用心巧妙,用冷暖顏色顯示地帶溫差,配合以動植物畫面,十分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地帶的特點。運用好地圖的最後一個做法是不要忽視地理作業填充圖的作用,一定要按教師的要求和布置認真做好填充圖作業。
4、諧音記憶法 即把枯燥的數據換成有趣的文字加以記憶。
例3、下列幾個地理方面的世界之最:
(1)世界最低點死海,海平面以下392米(死孩是三舅兒);
(2)世界最深海溝馬里亞納海溝,深達11022米(加大馬力壓那海狗,它只搖搖動雙耳)。這是利用漢字諧音來換字,一語雙關,生動有趣,易於記憶。

例4、地殼的物質組成按從多到少順序排列為:氧、硅、鋁、鐵、鈣、鈉、鉀、鎂等元素,可記為「養閨女貼給哪家美」。

5、識圖記憶法 :即通過看圖、填圖、用圖來記憶地理知識。首先要掌握地圖知識技巧,如辨方向、量算距離、識別地勢高低、熟悉主要圖例、了解經緯網等,練好看圖的基本功。
例4、我國地形特徵之一是:地勢西高東低,有明顯的三大階梯。這一特徵在地圖上用三種不同的顏色顯示出來:最高一段的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呈儲色:由此往北往東就變成深黃色,是海拔1000—2000米的高原或山地,屬第二段;越過大興安嶺、太行山、雪峰山一線往東直到海濱,是綠色或深黃色相同的地區,就是平原和丘陵了。通過識圖,即可記得一清二楚。其次,要養成看圖用圖習慣,日積月累,方可熟能生巧。
6、簡化地圖法 :是根據學習的需要,把地圖作簡化處理,刪去大量繁雜的圖例,只保留有關知識的信息的方法。通過簡化圖的構思設計,達到突出重點、有利記憶和反映動態、易於理解的目的,並更深刻地揭示地理現象之間的內在聯系規律。
例5、長江水系簡圖: 長江幹流猶如「L」和「w」兩個英文字母連接而成。從源頭各拉丹冬雪山到宜昌(B)的「L」形河道為上游,谷深水急,虎躍峽(A)、三峽地段,長江幹流上第一個大型水利樞紐葛洲壩就建在宜昌市以西的三峽東端處。「w」河道則為長江中下游。「w」兩端分別是宜昌(B)和南水北調東線的江都(F)水利樞紐,中點武漢市(D)則有長江最大支流雙江匯人。「w」下方兩處轉折點是我國兩大淡水湖——洞庭湖(C)和鄱陽湖(E)、BE河段為長江中下游,湖泊眾多。
7、歸類記憶法 :紛亂的無條理的事物是不容易記憶的。我們把事物做一點理順和歸類,記憶起來就比較方便。如山脈、河流、島嶼、湖泊等分別歸類在一起,再進行記憶就比較容易。
例6、以半島為例,主要半島我國有山東半島、遼東半島、雷州半島;亞洲有朝鮮半島、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印度半島、阿拉伯半島、小亞細亞半島;歐洲有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日德蘭半島、巴爾干半島、亞平寧半島、伊比利亞半島;非洲有索馬里半島;北美洲有拉布拉多半島。
8、串珠成線法 :在一定范疇內,許多地理概念是相互聯系著的,因此,當思考某一地理概念時,應該放到與其他地理概念相互聯系的整體上去認識。聯系的方法是學習地理的重要方法。串珠成線法是聯系法的一種,是根據地理事象的內在聯系,將零星的地理知識系列化的方法。它有助於我們從整體上把握分散的地理概念之間的聯系,從而提高認識地理事象的廣度與深度。
例7、用鐵路、河流把鐵路樞紐和城市連接記憶。
9、比較法 :比較法在地理學習中佔有重要地位。這是地理課的特點所決定的。運用比較法就是把這一地理事物和另一地理事物進行比較,尤其是充分利用各地的鄉土地理事物同其他地理進行比較,從而獲得新的地理知識,形成新的地理概念。現在,比較法不僅在教學、總復習中被廣泛應用,而且在各級各類命題考試中也常出現。
在地理學習中,以選擇同類地理事物的相似特徵作比較最為常見,目的是有利於減少頭緒,減輕學生負擔。如常常把亞馬孫河與剛果河(扎伊爾河),喜馬拉雅山脈與阿爾卑斯山脈,海河治理與淮河治理進行比較。
作為比較的對象應該是已知的,不能選擇那些尚未學過的地理事物或現象進行比較。
作為比較的對象應該是本質特徵相同或相反的兩種地理事物或現象。還應該具有典型性,即對比各點,無論異同,都要個性鮮明,特徵突出。此外,選定比較對象時,還要遵循「就近取材」的原則,不要舍近求遠。
各種地理事物和現象的共性和個性,都是通過反復比較得出來的。由於地理事物和現象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導致地理教學中的比較法類型的多樣化。杭州十一中張愛珍老師根據比較對象的性質和比較方式的不同,歸納總結了以下幾種比較教學方法:
1.圖表直觀法
即利用課本中的各類景觀圖、曲線圖、示意圖等進行直接逐項比較,從而形成地理概念或地理特徵。
例8、比較長江、黃河流域自然條件和農業差異

長江流域
黃河流域

溫度帶
亞熱帶
暖溫帶

一月均溫
大於00C
小於00C

干濕狀況
濕潤地區
半濕潤、半乾旱地區

年降水量
大於800㎜
小於800㎜

結冰狀況
冬季河流不結冰
冬季河流結冰

植被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溫帶落葉闊葉林

耕地類型
水田
旱地

糧食作物
水稻
小麥、玉米、高粱

經濟作物
甘蔗、油菜、棉花
甜菜、大豆、棉花

例10、如通過對哈爾濱、北京、武漢、廣州等四個大城市各月氣溫變化曲線圖的比較,可以得出我國氣溫分布的主要特點:
(1)冬季氣溫南北差異很大——哈爾濱一月平均氣溫-20℃,廣州一月均溫約15℃,南北溫差達35℃。
(2)位於秦嶺—淮河—線以北的哈爾濱、北京1月平均溫度在0℃以下。此線以南的武漢、廣州1月平均溫度都在0℃以上。
(3)夏季我國大多數地方普遍高溫,圖中四城市7月平均溫度都在22℃以上,南北溫差不大——哈爾濱22℃,廣州28℃,南北溫差僅6℃左右。
為了說明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很大這個氣溫分布特點,教科書上安排了兩張冬季景觀圖:一張是我國最北的黑龍江省北部山區,大地披上銀裝,地面積雪很厚,冰天雪地,人們穿棉衣戴皮帽,揚鞭催馬,在冰雪上行駛扒犁,說明冬季嚴寒;另一張是我國南方的海南島,濃綠闊葉的椰子樹呈現出熱帶風光,廣闊的田野上,插秧機正在忙於插秧,說明這里的冬季溫暖如春。通過這樣的直觀比較,能強化形象理解。
2.類比法
即學習某一地理事物時,引用已經學過的同類地理知識進行比較。
類比法根據對比各點的異同,又可分為同類同型比較和同類異型比較兩種:同類同型比較,就是同類地理事物各點相同或相似,具有共同特徵。
如北美洲地形與南美洲地形相比較;亞洲氣候與北美洲氣候相比較,都具有氣候復雜多樣,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的共同特徵。同類異型比較,即是同類地理事物的對比各點不同,具有相異的特徵。
3.借比法
就是把難以想像,比較抽象的地理事物,藉助學生所熟知的一些事物進行比較的方法。如季風的成因,是教學中常常不易被學生理解和掌握的難點。可藉助露天游泳池和池邊水泥地來說明陸地、海洋受熱和散熱不同而形成季風的道理。夏天,我們去露天游泳池游泳,赤腳站在水泥地上覺得腳下發燙,跳到水裡覺得很涼快,這主要是固體、液體的熱容量大小不同造成的。夏天,大陸增溫快—→氣溫高—→熱空氣膨脹上升形成低氣壓;反之,大洋增溫慢—→氣溫低—→形成高氣壓。空氣同流水一樣,從高氣壓區流向低氣壓區。我國夏季常出現由海洋吹向大陸的偏南風,這就是夏季風。同樣道理,冬季常出現由亞洲內陸吹向海洋的偏北風,叫冬季風。
4.演變法
即同一地理事物從發展過程中,作今與昔的自身比較的方法,又稱歷史比較法或自身比較法。其目的在於了解各種地理事物的過去和現在,從而推斷其未來,明了其發展變化過程和規律。
利用演變比較法,分別對新中國成立前後我國經濟主要指標、科技、國防等逐項進行比較,就能清楚地看出我國的「昨天」和「今天」。隨著一大串大小數字的比較,在學生思想上對社會主義的信念也隨之增強。
實踐證明,比較學習法在地理學習中是一種掌握新知識,鞏固舊知識,減少頭緒,加深印象,深化理解的好方法。它是地理教學中的重要教學方法。

10、 形象記憶法: 是把所需要記憶的材料同某種具體的事物、數字、字母、漢字或幾何圖形等聯系起來,藉助形象思維加以記憶。如:黑龍江省像只天鵝,內蒙古自治區像展翅飛翔的老鷹,吉林省大致呈三角形,遼寧省像個大逗號,山東省像攥起右手伸開拇指的拳頭,山西省江西省像平行四邊形,福建省像相思鳥,安徽像張兔子皮,台灣省似紡錘,海南省似菠蘿,廣東省似象頭,廣西似樹葉,青海省像兔子,西藏像蹬山鞋,新疆像朝西的牛頭,甘肅像啞鈴,陝西省像跪佣,雲南省像開屏的孔雀,湖北省像警察的大蓋帽,湖南江西像一對親密無間的伴侶……

⑸ 海南什麼地方好玩,必去的

1、蜈支洲島
推薦理由:可體驗30餘項海上和沙灘娛樂項目,是中國第一潛水基地
2、亞龍灣
推薦理由:三亞最美的海灣,水清沙白,被譽為「天下第一灣」
3、三亞千古情景區
推薦理由:三亞宋城旅遊區以三亞千古情演出為核心,觀眾呈現一場頗具當地風情的精彩演出。除此之外還有水公園、動物園等園區供遊客體驗
4、亞龍灣熱帶天堂森林公園
推薦理由:樹木繁多茂密、原始的熱帶自然風格,還是《非誠勿擾‖》的主要取景地
5、南山文化旅遊區
推薦理由:108米高的「南山海上觀音」,是三亞禮佛必去之處
6、天涯海角
推薦理由:三亞的象徵,被人們視為愛情的見證地
7、第一市場
推薦理由:來三亞吃海鮮,就來第一市場
8、呀諾達雨林文化旅遊區
推薦理由:三亞的熱帶雨林景點之一,保護的很好,是一處天然的巨型氧吧
9、大東海
推薦理由:三亞最早被開發,離市中心最近,最具規模的熱帶濱海度假區
10、三亞灣
推薦理由:緊鄰三亞市區,岸上綠樹如帶,構成三亞海濱風景區美麗動人的海岸線

還有927條相關問答,更多海南新奇玩法,點擊查看

⑹ 北方地區的房子和南方地區的房子各有什麼特點

北方地區的房屋牆體較厚,窗戶較小,可以防寒,北方地區的冬季降雪較多,斜頂的房屋可以防止雨雪的堆積。

北方地區牆厚為抗寒,南方地區牆薄為通風納涼。北方地區房蓋坡度小為蓄水,南方地區房蓋坡度陡為排水。

(6)雷州納海酒店附近房價多少擴展閱讀:

我國北方地區主要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局部地區是高原氣候。

溫帶大陸性氣候主要是離海洋遠,海洋上的濕潤氣流難以到達,終年受大陸氣團控制。氣候的基本特徵:冬季寒冷,夏季溫熱。氣溫年較差大,氣溫日較差亦大。最冷月出現在1月,最熱月在7月,春溫高於秋溫。

降水量少,而且季節分配不均,集中在夏季。降水的年際變化大。我國西北地區就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

高原氣候是在海拔高、地面廣、起伏平緩的高原面上形成的氣候。我國北方高原氣候主要分布在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地區,特點為:
隨著海拔高度的升高,空氣、水汽、塵埃等隨之減少,太陽直接輻射增強,紫外輻射增強尤為明顯;但有效輻射也增大。在有積雪的高原面上,反射率增大,地面吸收輻射減少,故凈輻射比同緯度平原小;

氣溫低,日較差大,年較差小;降水在濕潤氣流的迎風面上增多,在高原內部和背風面大大減少;風力大。

南方的氣候特點

赤道季風氣候。位於北緯10度以南的南海島嶼地區。年平均氣溫在26℃以上,年積溫達9000℃,氣溫變化很小,四季雨量分配較均勻。

熱帶季風氣候。包括台灣省的南部、雷州半島和海南島等地。年積溫>=8000℃,最冷月平均氣溫低於16℃,年極端最低氣溫多年平均不低於5℃,極端最低氣溫一般不低於5℃,終年無霜。 副熱帶季風氣候。

我國華北和華南地區屬於此種類型的氣候。年積溫在4500~8000℃之間,最冷月平均氣溫-8~0℃,是熱帶與溫帶的過渡地帶,夏季氣溫相當高(候平均氣溫>=25℃至少有6個候,即30天),冬季氣溫相當低。

⑺ 世博園出入口附近的賓館及其房價

您好,來上海看世博,建議選擇上海世博會官方指定酒店。我和幾個朋友都是在這里選擇的酒店,性價比是最高的: 1.最低179元起訂 上海格林豪泰連鎖酒店@(世博園店) 格林豪泰上海世博園酒店--格林豪泰上海世博村酒店是格林豪泰酒店管理集團在上海開設的又一家高品位、高性價比的商務連鎖酒店,酒店位於浦東南路3588號。距陸家嘴金融... 地處: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 位於:上海浦東新區浦東南路3500號甲 酒店詳細信息: http://www.lenizhu.com/hotelinfo.asp?cityid=321&hotelid=6934 2.最低238元起訂 上海坦福商務酒店(世博店) 上海海錦酒店公寓與「世博會」地塊接壤,並鄰近「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外灘觀光區,南京路步行街,東方明珠,金貿大廈,國際會議中心,濱江大道」(約十分鍾車程)和「新上海... 地處:浦東塘橋、昌里商業區 位於:上海浦東新區南碼頭路101號 酒店詳細信息: http://www.lenizhu.com/hotelinfo.asp?cityid=321&hotelid=4529 3。最低258元起訂 上海雁盪假日賓館(世博店) 。 上海雁盪商務酒店隸屬上海雁盪旅館管理有限公司,按照三星級標准設計建造,集住宿、餐飲、會議、娛樂於一體、主要為商務人士設計的現代化綜合酒店。酒店座落於上海楊浦區。... 地處:盧灣區 位於:盧灣區局門路541號(近第九人民醫院) 酒店詳細信息: http://www.lenizhu.com/hotelinfo.asp?cityid=321&hotelid=10410 4.最低208元起訂 上海如家快捷酒店(浦東南路世博店) 上海如家浦東南路世博店是坐落於浦東南路2253號的一家全新酒店,酒店設有免費上網的商務中心,為入住酒店的商務人士提供便捷的辦公服務、無煙樓層讓您獲得充滿人文關懷... 地處: 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浦東南路2253號 酒店詳細信息: http://www.lenizhu.com/hotelinfo.asp?cityid=321&hotelid=7334 5.最低498元起訂 上海維也納國際酒店(世博園店) 維也納國際酒店(上海世博園店)是維也納酒店管理集團榮譽管理按高星級標准興建的集豪華客房、中西美食、商務會議、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精品連鎖商務酒店,錦江之星酒店,毗鄰... 地處:世博園區 位於:上海浦東新區上南路3039號 酒店詳細信息: http://www.lenizhu.com/hotelinfo.asp?cityid=321&hotelid=10373 6.最低238元起訂 上海欣和圓賓館(世博園店) 上海欣和圓賓館(世博園店)位於上海中心區域黃浦區半淞圓路688號。緊臨世博園區,旅客在房內盡觀世博園全貌。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毗鄰南浦大橋及盧浦大橋,距黃浦江南外... 地處: 位於:上海黃浦區半凇園路688號 酒店詳細信息: http://www.lenizhu.com/hotelinfo.asp?cityid=321&hotelid=7958 7.最低380元起訂 上海黃金島大酒店(世博店) 上海黃金島大酒店(世博店)座落於美麗的黃浦江畔。於2010年按三星標准全新裝修的商務型酒店,是一家距世博會最近的酒店。相鄰世博會浦西會址二、三號大門入口僅100... 地處:淮海路地區 位於:上海黃浦區製造局路(中山南一路口)789號 酒店詳細信息: http://www.lenizhu.com/hotelinfo.asp?cityid=321&hotelid=5513 8.最低237元起訂 上海漢庭快捷酒店(世博村店) 漢庭酒店上海世博村店位於浦東南路3500號,北靠南浦大橋,南鄰2010年世博會場館,西覽浦江美景,長途汽車站和浦東游泳館近在咫尺,酒店交通便捷,10餘條公交線路... 地處: 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浦東南路3500號(近華豐路) 酒店詳細信息: http://www.lenizhu.com/hotelinfo.asp?cityid=321&hotelid=9861 更多世博會酒店預訂,請查看: www.lenizhu.com/shibohui

記得採納啊

⑻ 中國能看到海的旅遊勝地有哪幾個

中國能看到海的旅遊勝地有:

1、潿洲島: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北部灣海域中部,北臨廣西北海市,東望雷州半島,東南與斜陽島毗鄰,南與海南島隔海相望,西面面向越南。島內景區包括鱷魚山景區、滴水丹屏景區、石螺口景區、天主教堂景區和五彩灘景區等。

2、亞龍灣:號稱「東方夏威夷」。亞龍灣為一個月牙灣,擁有7千米長的銀白色海灘,沙質相當細膩。而這里的南海沒有受到污染,海水潔凈透明,遠望呈現幾種不同的藍色,而水面下珊瑚種類豐富,可清楚觀賞珊瑚,適合多種水面下活動包括潛水等,令海底成為了當地的旅遊的核心。

3、鼓浪嶼:因島西南方海灘上有一塊兩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當漲潮水涌,浪擊礁石,聲似擂鼓,人們稱「鼓浪石」,鼓浪嶼因此而得名。鼓浪嶼街道短小,縱橫交錯,是廈門最大的一個嶼。

4、太公島:太公島位於日照山海天旅遊度假區苗家村太公文化度假村東面海域,與第三海水浴場隔海相望。在平時是一座半隱於海下的海島,只有島頂和一個逃生塔露於海上。退潮後,整座島就浮現了出來。可以在上面拾貝、海釣。附近有姜太公故里。

5、媽嶼島:媽嶼島地處北緯23°20′,東經116°44′。在汕頭市汕頭港出海口,德洲水道北側,北距大陸約0.3公里。與德洲島和升旗山成鼎足之勢,為汕頭港屏障。因島上有媽祖宮得名。昔日漁民出海經此拜媽祖,必備活雞,拜後就地放生,故又名放雞山。

⑼ 高中地理怎麼學

1、用地圖學地理法:大家都知道,學地理時,首先要掌握的就是事物的地理位置。因為只有掌握了事物的地理位置,事物的許多地理屬性、特徵、特點以及與其他 地理事物間的內在聯系、內涵規律等才容易一下子揭示出來。舉個例子來說,比如,我們知道了某個城市的位置是在北緯35 度某大陸西岸。這樣,我們就容易一下子推斷出:它是地中海式氣候。冬季多雨,夏季反而少雨。沒有長久的冰凍,生長著耐旱的,樹皮很厚的常綠灌木。春季景色 最美,宜於游覽等等。
上述是僅就掌握事物的地理位置,談談地圖運用的效能。地圖對學好地理的作用當然不局限於此。有人曾說:離開地圖,便不是 地理課。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首先,要利用好教師在課堂上展示的掛圖。教師指圖講課時,學生一定要注意看圖,不要自己看書,或是做別的事情。教師指圖講 課,事先是經過充分備課的。他會把圖中的知識直接指給學生,避免學生費時間走彎路地自己去查找。
運用好地圖的另一個做法是要把《中國地圖 冊》、《世界地圖冊》和教科書中的插圖,作為自己學習上得心應手的輔助工具。「兩圖」無論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是與教材緊密配合的。而且色調鮮艷悅目,內容 生動活潑。如《中國地圖冊》中《地球》一圖,只要看一眼,便會得出地表一片汪洋的結論,而且會掌握大陸分布的基本形勢。《地球五帶》一圖,作者更是用心巧 妙,用冷暖顏色顯示地帶溫差,配合以動植物畫面,十分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地帶的特點。運用好地圖的最後一個做法是不要忽視地理作業填充圖的作用,一定要按 教師的要求和布置認真做好填充圖作業。

2、字頭記憶法:即從同類地理知識中分別提取字頭,編成簡短話語進行記憶,這種字頭法,簡化知識,利於增強記憶。
例1、有關長江的長度、流域面積、流經省市名稱以及長江上中下游的分段等系列知識,地名數據多,硬記有困難,可用字頭法編成順口溜:
兩湖兩江兩海安,川西雲流六千三;
流域超過百八萬,宜昌湖口各拉段。
第一句及第二句的「川西雲」是字頭,指明長江流經的十省市名稱,「六千三」(百公里)是長江全長,「百八(十)萬」(平方公里)是長江流域面積,第四句「宜昌」和「湖口」是長江上中下游的分段點,「各拉段」與「各拉丹」音近似,很容易聯想到長江的發源地「各拉丹冬」。

例2、記憶世界煤炭儲量豐富的七個國家,可以這樣記憶:俄巴中澳印加美。中亞五國,哈吉塔土烏。

3、綜合法:認識地理特點的過程,絕大多數情況下,要在分析要素特徵和各部分聯系的基礎上加以綜合。下面結合北美簡易圖像,說明如何分析它的氣候特徵。並介紹綜合法的一般步驟。
圖中哪種氣候分布的面積最廣(1)指出北美的位置及范圍,即搞清楚在哪裡的問題。
(2)根據事物的組成分解成部分。如分析氣候成因,就要從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洋流、氣壓及風帶等方面去分析。
(3)分析各因素的特點,看它們在構成地理事物中起了什麼作用。由上圖可知,緯度、西風和地形的特點都對北美氣候產生了影響。
(4)分析各部分之間的聯系。上述因素中,緯度位置決定了北美主體在北溫帶,並處在西風控制范圍,南北縱列的高大地形阻礙了太平洋濕潤氣流的進入。這反映了北美緯度、西風同地形之間的緊密聯系。

4、諧音記憶法即把枯燥的數據換成有趣的文字加以記憶。
例3、下列幾個地理方面的世界之最:
(1)世界最低點死海,海平面以下392米(死孩是三舅兒);
(2)世界最深海溝馬里亞納海溝,深達11022米(加大馬力壓那海狗,它只搖搖動雙耳)。這是利用漢字諧音來換字,一語雙關,生動有趣,易於記憶。

例4、地殼的物質組成按從多到少順序排列為:氧、硅、鋁、鐵、鈣、鈉、鉀、鎂等元素,可記為「養閨女貼給哪家美」。

5、識圖記憶法:即通過看圖、填圖、用圖來記憶地理知識。首先要掌握地圖知識技巧,如辨方向、量算距離、識別地勢高低、熟悉主要圖例、了解經緯網等,練好看圖的基本功。
例4、我國地形特徵之一是:地勢西高東低,有明顯的三大階梯。這一特徵在地圖上用三種不同的顏色顯示出來:最高一段的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呈 儲色:由此往北往東就變成深黃色,是海拔1000—2000米的高原或山地,屬第二段;越過大興安嶺、太行山、雪峰山一線往東直到海濱,是綠色或深黃色相 同的地區,就是平原和丘陵了。通過識圖,即可記得一清二楚。其次,要養成看圖用圖習慣,日積月累,方可熟能生巧。

6、簡化地圖法:是根據學習的需要,把地圖作簡化處理,刪去大量繁雜的圖例,只保留有關知識的信息的方法。通過簡化圖的構思設計,達到突出重點、有利記憶和反映動態、易於理解的目的,並更深刻地揭示地理現象之間的內在聯系規律。
例5、長江水系簡圖:長江幹流猶如「L」和「w」兩個英文字母連接而成。從源頭各拉丹冬雪山到宜昌(B)的「L」形河道為上游,谷深水急,虎躍峽 (A)、三峽地段,長江幹流上第一個大型水利樞紐葛洲壩就建在宜昌市以西的三峽東端處。「w」河道則為長江中下游。「w」兩端分別是宜昌(B)和南水北調 東線的江都(F)水利樞紐,中點武漢市(D)則有長江最大支流雙江匯人。「w」下方兩處轉折點是我國兩大淡水湖——洞庭湖(C)和鄱陽湖(E)、BE河段 為長江中下游,湖泊眾多。

7、歸類記憶法:紛亂的無條理的事物是不容易記憶的。我們把事物做一點理順和歸類,記憶起來就比較方便。如山脈、河流、島嶼、湖泊等分別歸類在一起,再進行記憶就比較容易。
例6、以半島為例,主要半島我國有山東半島、遼東半島、雷州半島;亞洲有朝鮮半島、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印度半島、阿拉伯半島、小亞細亞半島;歐洲有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日德蘭半島、巴爾干半島、亞平寧半島、伊比利亞半島;非洲有索馬里半島;北美洲有拉布拉多半島。

8、串珠成線法:在一定范疇內,許多地理概念是相互聯系著的,因此,當思考某一地理概念時,應該放到與其他地理概念相互聯系的整體上去認識。聯系的方法 是學習地理的重要方法。串珠成線法是聯系法的一種,是根據地理事象的內在聯系,將零星的地理知識系列化的方法。它有助於我們從整體上把握分散的地理概念之 間的聯系,從而提高認識地理事象的廣度與深度。
例7、用鐵路、河流把鐵路樞紐和城市連接記憶。

9、比較法:比較法在地理學習中佔有重要地位。這是地理課的特點所決定的。運用比較法就是把這一地理事物和另一地理事物進行比較,尤其是充分利用各地的鄉 土地理事物同其他地理進行比較,從而獲得新的地理知識,形成新的地理概念。現在,比較法不僅在教學、總復習中被廣泛應用,而且在各級各類命題考試中也常出 現。
在地理學習中,以選擇同類地理事物的相似特徵作比較最為常見,目的是有利於減少頭緒,減輕學生負擔。如常常把亞馬孫河與剛果河(扎伊爾河),喜馬拉雅山脈與阿爾卑斯山脈,海河治理與淮河治理進行比較。
作為比較的對象應該是已知的,不能選擇那些尚未學過的地理事物或現象進行比較。
作為比較的對象應該是本質特徵相同或相反的兩種地理事物或現象。還應該具有典型性,即對比各點,無論異同,都要個性鮮明,特徵突出。此外,選定比較對象時,還要遵循「就近取材」的原則,不要舍近求遠。

⑽ 英語的詞語記法

英語最佳的學習法
(一)重視詞彙和閱讀

由於語言環境的限制,99%中國人學習英語不可能做到像漢語那樣先會對話再進行學習,我們學習英語必須從音標和詞彙開始,有了一定的詞彙量以後,你有能力去閱讀相應的文章,英語閱讀是非常重要的,一般閱讀做好了,其他方面自然會融會貫通,而詞彙是閱讀的基礎,所以掌握一定的詞彙量是必須的。很多人說閱讀的同時記單詞,但所有的詞彙都要通過閱讀來記憶是不現實的,大部分還是靠背,第一效率太低,你打算閱讀多少篇文章增加多少詞彙量?最直接最快速的增加詞彙量的方法就是背單詞!第二一詞多意,每個單詞在文章中都只是一種特定的意思,你能通過閱讀輕易的掌握它所有的意思嘛?況且有些考試最喜歡考的就是單詞比較偏的那個意思!這么說並不是說英語閱讀不重要,只能說通過閱讀記單詞有它的局限性,特別是應試考試,像大學的考級和考研絕大部分人都是通過背單詞增加詞彙量的,使用詞典和課本記單詞效率太低,我用過一些詞彙記憶軟體,感覺都還不錯。

(二) 聽不懂也要聽

練習聽力時,許多人抱怨聽不懂,因而喪失了聽的樂趣,往往半途而廢。其實,即使聽不懂也是一種學習,只不過你自己覺察不到而已。雖然暫時聽不懂,但你的耳膜已經開始嘗試著適應一種新的語言發音,你的大腦在調整頻率,准備接受一種新的信息代碼,這本身就是一次飛躍。所以切記:聽不懂時,你也在進步。練習聽力,要充分利用心理學上的無意注意,只要一有時間,就要打開錄音機播放外語磁帶,使自己處於外語的語言環境中,也許你沒聽清楚說些什麼,這不要緊,你可以隨便做其他事情,不用去有意聽,只要你的周圍有外語環境的發音,你的聽力就會提高。

(三) 敢於開口

學英語很重要的一點是用來和他人交流,但開口難也是中國人學英語的一大特點。問題出在以下幾點:
一是有些人把是否看懂當成學習的標准。拿到一本口語教材,翻開幾頁一看,都看懂了,就認為太簡單了,對自己不合適。其實,練習口語的教材,內容肯定不會難,否則沒法操練。看懂不等於會說,把這些你已經學會的東西流利地表達出來,才是口語教材最主要的目標。
二是千萬不要用漢字來記英語發音。學習一門外語如果發音不過關,始終不會真正掌握一門外語,而且最大的害處是不利於培養對外語的興趣,影響下一步學習。現在有人把用漢語發音標注英語,比如把「goodbye」記作「古得拜」,甚至把這種做法作為成果出版,這樣做肯定後患無窮。
不敢開口的第三點是怕語法有錯。沒有具體問題,一般不要去讀語法書。超前學習語法,會使你如墜雲里霧里,喪失學習外語的樂趣和信心。而且,語法好比游泳理論,對於沒有下過水的人來說,游泳理論是用處不大的。同樣,對於語言實踐不夠豐富的初學者,直接學習語法的用處不是很大。所以,一定要結合語言實踐來理解語法,語法是學會語言後的一種理論思考。學語言不存在對錯,只要能說出來,意思讓人家明白就可以了,不用費盡心機考慮用什麼句型,只要能選准一個單詞就行。

學口語最好的辦法,不是做習題,不是背誦,也不是看語法書,而是反復高聲朗讀課文,這種做法的目的是培養自己的語感,只有具備了語感,才能在做習題時不假思索、下意識地寫出正確答案。而且,當你熟練朗讀幾十篇課文後,很多常用句子會不自覺地脫口而出,所謂的「用外語思維階段」就會悄然而至。

(四) 「盯住」一套教材

現在市場上學英語的材料鋪天蓋地,這給了大家更多的選擇餘地,但處理不好也會帶來不良後果———今天用這個教材、明天換另一種,學習便失去了系統性。正確的做法是選中一套教材,以它為主,其餘材料都作為補充。
還有,目前市面上不少考試材料都以「真題」為賣點,不少考生把希望寄託於做「真題」上,以為這樣就能通過考試。其實,很多正規的考試取材十分廣泛,經過了嚴格的難度論證,使用過的材料絕不可能二度使用。面對這樣的考試,僅僅以做題備戰顯然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做題只能起到幫助考生了解題型的作用……對考生來說,語言能力的提高才是關鍵。

不要頻繁更換學校不要盲目崇拜外語學院,這些學院確實有很長的歷史和經驗豐富的老師,但是有時也有局限性,教材陳舊、觀念陳舊、方法陳舊是他們的通病和致命缺點。學習英語沒有「速成」之說。學好英語也沒有捷徑,只有方法的好壞。比如記英語單詞,低著頭拚命默寫就不是一個好辦法。好的方法是大聲朗讀,反復訓練發音器官和耳朵,把聲音銘刻在腦子里。這樣既可以提高聽力,又可以改進口語發音,還記了單詞。默寫只是訓練了眼睛和手,可是它們不能替你聽和說。這就是好學校和普通學校的差別,好學校通過學習方法的訓練,能讓學員在最短的時間里得到提高,但這還是需要學員的付出和努力的。不要期望高學費能回報顯著的學習效果,付出比較高的學費並不意味著不要學習。
更不要在急用英語的情形下,病急亂投醫,不管學校學習方法是否適合自己,先上著再說,等覺得不合適了再換。這對於孩子尤其不好———英語學習進行不下去,就停止或換班,不但會讓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磨沒了,而且,由於師資水平不一,孩子學到的是「夾生英語」,以後想要糾正過來都比較困難。所以,家長們選擇好、決定好可信任的教學思想、方法和師資之後,不要輕易換來換去,這樣只會給孩子的外語學習帶來適得其反的效果。

(五) 尋找一個學習夥伴

學習英語還要有較大的動力。每次你坐下來學習,無論在家裡還是在語言中心,都需要短期動力集中精力讀和聽。但更需要長期動力,保證每天經常做這樣的事情———這是最難的。所以許多人開始學習英語,過一段時間很快就放棄了———我們學習英語不是一個持續的提高過程,而是通過一系列的突然提高以及間隔著似乎沒有變化的階段,這就是所謂「高原效應」。在幾個月的學習中,你都可能注意不到英語的巨大提高,在這些時候,學習者最容易失去長期的動力並放棄學習。
避免「高原效應」的好辦法是,盡量不要完全一個人學習。如果你不能到語言中心學習,至少你應嘗試找一個「學習夥伴」,這樣,你們能夠互相鼓勵和支持。當然,如果能到一個好的語言中心學習就更不錯了。

地理學習法——字頭記憶法

【釋義】即從同類地理知識中分別提取字頭,編成簡短話語進行記憶,這種字頭法,簡化知識,利於增強記憶。

【示例】有關長江的長度、流域面積、流經省市名稱以及長江上中下游的分段等系列知識,地名數據多,硬記有困難,可用字頭法編成順口溜:

兩湖兩江兩海安,川西雲流六千三;

流域超過百八萬,宜昌湖口各拉段。

第一句及第二句的「川西雲」是字頭,指明長江流經的十省市名稱,「六千三」(百公里)是長江全長,「百八(十)萬」(平方公里)是長江流域面積,第四句「宜昌」和「湖口」是長江上中下游的分段點,「各拉段」與「各拉丹」音近似,很容易聯想到長江的發源地「各拉丹冬」。

地理學習法——綜合法

【釋義】認識地理特點的過程,絕大多數情況下,要在分析要素特徵和各部分聯系的基礎上加以綜合。下面結合北美簡易圖像,說明如何分析它的氣候特徵。並介紹綜合法的一般步驟。

圖中哪種氣候分布的面積最廣 (1)指出北美的位置及范圍,即搞清楚在哪裡的問題。

(2)根據事物的組成分解成部分。如分析氣候成因,就要從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洋流、氣壓及風帶等方面去分析。

(3)分析各因素的特點,看它們在構成地理事物中起了什麼作用。由上圖可知,緯度、西風和地形的特點都對北美氣候產生了影響。

(4)分析各部分之間的聯系。上述因素中,緯度位置決定了北美主體在北溫帶,並處在西風控制范圍,南北縱列的高大地形阻礙了太平洋濕潤氣流的進入。這反映了北美緯度、西風同地形之間的緊密聯系。

地理學習法——用地圖學地理法

【釋義】大家都知道,學地理時,首先要掌握的就是事物的地理位置。因為只有掌握了事物的地理位置,事物的許多地理屬性、特徵、特點以及與其他地理事物間的內在聯系、內涵規律等才容易一下子揭示出來。舉個例子來說,比如,我們知道了某個城市的位置是在北緯35度某大陸西岸。這樣,我們就容易一下子推斷出:它是地中海式氣候。冬季多雨,夏季反而少雨。沒有長久的冰凍,生長著耐旱的,樹皮很厚的常綠灌木。春季景色最美,宜於游覽等等。

上述是僅就掌握事物的地理位置,談談地圖運用的效能。地圖對學好地理的作用當然不局限於此。有人曾說:離開地圖,便不是地理課。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

【做法】首先,要利用好教師在課堂上展示的掛圖。教師指圖講課時,學生一定要注意看圖,不要自己看書,或是做別的事情。教師指圖講課,事先是經過充分備課的。他會把圖中的知識直接指給學生,避免學生費時間走彎路地自己去查找。

運用好地圖的另一個做法是要把《中國地圖冊》、《世界地圖冊》和教科書中的插圖,作為自己學習上得心應手的輔助工具。「兩圖」無論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是與教材緊密配合的。而且色調鮮艷悅目,內容生動活潑。如《中國地圖冊》中《地球》一圖,只要看一眼,便會得出地表一片汪洋的結論,而且會掌握大陸分布的基本形勢。《地球五帶》一圖,作者更是用心巧妙,用冷暖顏色顯示地帶溫差,配合以動植物畫面,十分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地帶的特點。運用好地圖的最後一個做法是不要忽視地理作業填充圖的作用,一定要按教師的要求和布置認真做好填充圖作業。

地理學習法——諧音記憶法

【釋義】即把枯燥的數據換成有趣的文字加以記憶。

【示例】下列幾個地理方面的世界之最:

(1)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13米(爸爸試爬,要上);

(2)世界最低點死海,海平面以下392米(死孩是三舅兒);

(3)世界最深海溝馬里亞納海溝,深達11022米(加大馬力壓那海狗,它只搖搖動雙耳)。這是利用漢字諧音來換字,一語雙關,生動有趣,易於記憶。

地理學習法——識圖記憶法

【釋義】即通過看圖、填圖、用圖來記憶地理知識。首先要掌握地圖知識技巧,如辨方向、量算距離、識別地勢高低、熟悉主要圖例、了解經緯網等,練好看圖的基本功。

【示例】我國地形特徵之一是:地勢西高東低,有明顯的三大階梯。這一特徵在地圖上用三種不同的顏色顯示出來:最高一段的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呈儲色:由此往北往東就變成深黃色,是海拔1000—2000米的高原或山地,屬第二段;越過大興安嶺、太行山、雪峰山一線往東直到海濱,是綠色或深黃色相同的地區,就是平原和丘陵了。通過識圖,即可記得一清二楚。其次,要養成看圖用圖習慣,日積月累,方可熟能生巧。

地理學習法——簡化地圖法

簡化地圖法

【釋義】簡化地圖法是根據學習的需要,把地圖作簡化處理,刪去大量繁雜的圖例,只保留有關知識的信息的方法。通過簡化圖的構思設計,達到突出重點、有利記憶和反映動態、易於理解的目的,並更深刻地揭示地理現象之間的內在聯系規律。

【示例】長江水系簡圖:

長江幹流猶如「L」和「w」兩個英文字母連接而成。從源頭各拉丹冬雪山到宜昌(B)的「L」形河道為上游,谷深水急,虎躍峽(A)、三峽地段,長江幹流上第一個大型水利樞紐葛洲壩就建在宜昌市以西的三峽東端處。

「w」河道則為長江中下游。「w」兩端分別是宜昌(B)和南水北調東線的江都(F)水利樞紐,中點武漢市(D)則有長江最大支流雙江匯人。「w」下方兩處轉折點是我國兩大淡水湖——洞庭湖(C)和鄱陽湖(E)、BE河段為長江中下游,湖泊眾多。

地理學習法——歸類記憶法

歸類記憶法

【釋義】紛亂的無條理的事物是不容易記憶的。我們把事物做一點理順和歸類,記憶起來就比較方便。如山脈、河流、島嶼、湖泊等分別歸類在一起,再進行記憶就比較容易。

【示例】以半島為例,主要半島我國有山東半島、遼東半島、雷州半島;亞洲有朝鮮半島、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印度半島、阿拉伯半島、小亞細亞半島;歐洲有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日德蘭半島、巴爾干半島、亞平寧半島、伊比利亞半島;非洲有索馬里半島;北美洲有拉布拉多半島。

認知地理的感性知識和理性知識(二)

2.理性知識

地理學科的理性知識是反映地理事象本質特徵和內在聯系的知識,是感性知識的抽象與概括。學好理性知識,也有助於記憶感性知識。

(1)地理概念

地理概念是反映地理事物本質屬性的知識。形成地理概念是學習地理的中心環節。形成地理概念要把握其內涵和外延。內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地理事物的本質屬性;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地理事物的范圍,例如「河流是指陸地上循一定路線經常流動的水體」,反映的是河流的本質屬性(不同於湖泊與海洋),是河流的內涵;其外延包括世界上任何一條河流。根據內涵和外延的不同,可以把概念分為以下三類。

①一般地理概念,它的外延很廣,不是專指某個特定的地理事物,而是泛指一類地理事物。如平原這一概念,不是指某個平原,而是指世界上一切平原。在自然地理中出現的高原盆地、氣溫、氣壓、季風等,在經濟地理中如重工業、消費城市、民族經濟等都是一般地理概念。

②單獨地理概念,是專指某一地理事物或地理現象獨有的特性,它的內涵比較豐富,外延較小。如長江、黃河、北京、大行山等都屬於單獨地理概念。

③集合地理概念,是指某一地理要素區域的特徵,它的特性以地區類集而成。如中國氣候、華南氣候、中國少數民族、吉林農業等。

在學習概念時,應注意善於利用邏輯推理縮小地理概念的外延,增加其內涵,或擴大概念外延,縮小其內涵,完成從一般地理概念到單獨地理概念的過渡,或由單獨地理概念到一般地理概念的過渡,掌握地理概念的從屬關系的演變聯系。例如,從河流的一般概念出發,增加其內涵,河水能直接或間接流入海洋的屬性就構成了「外流河」的概念,這樣外延就縮小了,不包括內流區域的河流;若進一步增加其內涵,加入秦嶺——淮河以南的河流屬性,其外延就又縮小了;若再加入入源地、流經路線。河口地點等具體屬性,就可限定到長江等單獨概念。相反,經過概括,由長江等減少其內涵,擴大外延,就可推移到秦嶺一一淮河以南的河流→外流河→河流的有關概念。

(2)地理原理

①地理特徵。地理特徵,指地理事象異同點,因為它反映的是各種地理事物的異同點,因此為認識現象的本質、屬性,形成地理概念提供了可能,學習地理特徵主要採用比較法,同學們可以把各種地理事象分類列成表,進行比較學習。

②地理規律。地理規律包括地理演變和地理分布兩大規律,它反映著地理事實間的必然聯系及其規律。如學習我國降水的分布規律和植被破壞,水上流失造成黃河水害的演變規律,必須與地圖緊密結合起來,通過分析、歸納、概括,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這引起地理規律。

③地理成因。一種地理現象在特定的條件下引起另一種地理現象,這種反映地理事物的園果聯系,揭示地理特徵和地理規律形成原因的基礎理論叫地理成因。例如,人地關系諧和論,板塊構造學說,大氣環流形成原理等。學習理論知識,要積極思考,提出問題並設法解答。把因果關系搞清楚,由因推果,熟練後再反過來由果追因,以加強對知識的理解。此外。還可運用圖解法,把抽象的地圖與現象的思維相結合,推求其因果關系。

認知地理的感性知識和理性知識(一)

人類在社會實踐中,認識和積累了豐富的地理知識,它可分為感性知識和理性知識。對地理知識的學習是由感性知識上升為理性知識的過程。

1.感性知識

地理學科的感性知識是指大量的事實材料。因此,又可簡稱為地理事實。這部分知識需要同學們記住,因為它是今後學習的基礎,是運用地理語言,解決地理問題、提高地理技能的關鍵。

(1)地理名稱

地理名稱即地名,具有空間性、量大等特點,記憶時應與地圖緊密結合,與其它地理事象及語意、語源聯系起來。

(2)地理分布

地理分布是指地理事物在地球表面的位置。它分為數理分布,包括經緯度分布、海拔高度分布等;相對分布,包括海陸分布、坡向分布,以及地理事物間的相對位置等。地理分布知識在教材中所佔的比重很大,它對認識產生地域差異的原因有重要作用。與地圖緊密結合,探求分布規律及其成因,是掌握這部分知識的有效途徑。

(3)地理景觀

地理景觀是指反映地理事物景色或外貌的知識。分為自然景觀,包括山地、河湖、沙漠、熱帶草原景觀等;文化景觀,包括工業區、農日、城市、交通運輸景觀等。學習掌握這部分知識,可對周圍地理事物進行觀察,也可通過看影視、錄像、幻燈來學習。

(4)地理演變

地理演變指地理事務的發展變化過程。分為自然地理演變,如晝夜和四季更替、水份循環等:人文地理演變,如人口、民族的演變、農業演變、工業演變等。學習這部分知識要和地理景觀結合起來,按照時空發展順序,分階段、分過程地掌握,不能只抓頭尾,去掉腰身。

(5)地理數據

鐵路長度、地區面積、江河流量、南北溫差等定量數字和比率數字稱為地理數據。這些抽象的數字反映著具體的地理事物。學習地理數據知識,必須充分利用圖表,把數字具體化、形象化、規律化。如在學習經濟地理時,要注意運用特定的一些地理數據,去分析和掌握各地區的生產規模、速度、差異及其規律。

地理學習法——串珠成線法

串珠成線法

【釋義】在一定范疇內,許多地理概念是相互聯系著的,因此,當思考某一地理概念時,應該放到與其他地理概念相互聯系的整體上去認識。聯系的方法是學習地理的重要方法。串珠成線法是聯系法的一種,是根據地理事象的內在聯系,將零星的地理知識系列化的方法。它有助於我們從整體上把握分散的地理概念之間的聯系,從而提高認識地理事象的廣度與深度。

【示例】弄清楚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大氣輻射、大氣逆輻射之間的關系:

大氣

又如,有關氣候若干概念之間的關系:

形成氣候的因素

地理學習法——比較法

比較法

【釋義】它用於對同類地理事物或具有相似特點的地理事物問,進行異同比較。比較總是根據一定目的,按確定標准作比較,常用形式是列表。

比較法對理清知識很有幫助,例如學了七大洲的地形特點之後,可按海拔、地形起伏、地形種類和分布立項作比較。

比較法一般要同其他方法相結合,才能揭示事物的特徵、規律和聯系。例如要認識我國東部河流汛期自南向北的變化規律,用比較法易理解。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2167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635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933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2000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761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2085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2224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865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869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2009